登陆注册
6134100000006

第6章 卿大夫章第四

【原文】

非先王之法服[1]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2]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3]不敢行。

【注释】

[1]法服:按照礼法制定的服装。[2]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论。[3]德行: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

【译文】

不合乎先代圣王礼法所规定的服装不敢穿,不合乎先代圣王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合乎先代圣王规定的道德的行为不敢做。

【评析】

卿、大夫为天子或诸侯的左膀右臂,也就是政策决定的集团,全国行政的枢纽,地位也是很高的。但不负守土治民之责,故次于诸侯。他的孝道,就是要在言语上、行动上、服饰上,一切都要合于礼法,示范人群,起领导作用。

【现代活用】

包拯辞官事父母

包公即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交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去的。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众人的表率。

戚继光不负父训

有一次,父亲戚景通问戚继光:“宋代岳飞曾说过什么话?”

“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国家就兴旺。”

“对,你要终生记住这句话,认真读书,苦练武艺,才能为国立功,干一番大事业!”

几年后,戚继光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青年军官。这时,父亲正埋头著一部兵书,有人劝他晚年要多置办些田产以留给后代,戚景通听了后对继光说:“你知道父亲为什么给你取名继光吗?”

“要孩儿继承戚家军名,光耀门第。”

“继儿,我一生没有留给你多少产业,你不会感到遗憾吧?”

戚继光指着厅堂上父亲写的一副对联:“授产何若授业,片长薄枝免饥寒;遗金不如遗经,处世做人真学问。”他读了一遍后说:“父亲从小教我读书习武,还教我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留给孩儿的最宝贵的产业,孩儿从没想过贪图安逸和富贵,我只想早些像岳飞建‘岳家军’一样,创立一支‘戚家军’。”

戚景通听了心中十分宽慰,笑着对儿子说:“我这部兵书已经完成了,现在我要传给你,这是我一生的心血,将来你用它报效国家吧!”

戚继光跪在地上,双手接过《戚氏兵法》说:“孩儿一定研读这部兵法,不管将来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也不会丢弃父亲的一生心血。”

戚景通在72岁时患重病去世。戚继光接到噩耗从驻防地赶回家奔丧。他在父亲坟上哭着说:“继光一定继承您的遗志,为国尽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朝廷派戚继光负责抗倭。他组织“戚家军”在六年中九战九捷,威震中外。他曾对人说:“我之能抗倭取胜,全靠我父亲在世的谆谆教诲啊!”

孝心感化山贼

刘平,字公子,江苏人。王莽掌权时,他任郡吏守萏邱长,政绩显著,治理有方,因此深得百姓爱戴。王莽死后,天下大乱。刘平为了母亲的安全,就带着她逃往异乡,藏在一座深山中。

一日清晨,刘平出去为母亲找食物,遇到了一群山贼,把他抓住并要吃他的肉。刘平毫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却挂念着还未进食的老母,并跪在地上向贼人叩头说:“我今天早上出来是为了给老母亲寻找野菜充饥,如果我不回去的话,老母亲就会被活活饿死。所以,我请你们高抬贵手,先让我回去把母亲安顿好,然后,我自会回来,接受你们的处置。”其实这些所谓的山贼,无非都是一些战乱中无家可归的饥民,本不是穷凶极恶之徒,只是迫于生计才落草为寇的。他们听了刘平的诚恳话语,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就放他回去了。

刘平回到母亲处,给母亲吃完了东西,竟然真的信守诺言,又找到了山贼所在之处。面对他的信义和正直,山贼们都很震惊,没想到真有这样的人。于是,山贼的头领说:“我们只听说古代有节烈之士,没想到今天能亲眼见到。我们怎么能吃你的肉呢?”就这样,刘平化险为夷,回家服侍母亲去了。

后来,刘平又做了官,先被推举为孝廉,又担任义郎一职。

孝心是相通的,山贼们也是父母生、父母养,何况都是饥饿的难民,不是天生“性恶”。所以,面对孝子刘平的孝心与信义,他们内心善的一面被激发了。可见,“孝道”使人向善。

细节展现孝心

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字公纪,是当时的天文学家。他自小受父亲陆康高风亮节的熏陶,深懂忠义孝悌之道。陆绩聪明伶俐,酷爱读书,博学多识,人称“神童”,颇有名气。

6岁那年,他跟着父亲去九江拜见大名鼎鼎的袁术,一点也不怯场。袁术提的问题,他侃侃而谈,不卑不亢,袁术惊叹小陆绩的才学,破例地给他赐坐,还命人端来一盘橘子。那橘子圆圆的,大大的,皮色金黄,肉肥汁多,味道极美。陆绩悄悄地往怀里塞了三个,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到。

一席长谈,袁术对小陆绩的才华非常满意。临走向主人告辞的时候,橘子由于没放平稳,从他的怀里滚落到地上了。袁术开始吓了一大跳,以为那是什么“秘密武器”,待看清那不过是橘子时,不禁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是到我家来做客的,怎么走的时候还要在怀里藏着主人的橘子啊?”陆绩不慌不忙,直视着他的眼睛,真诚地答道:“因为我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她吃。”

小陆绩振振有词,神色自若,一点也不显得难堪。因为在他心目中,母亲是伟大而神圣的。儿子孝顺母亲,天经地义,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袁术听后很惊讶,对这小孩另眼相看,这么小的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想他将来肯定能成为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

果然,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算数,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官至俞林太守。

世人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礼让的人却不多。要知道,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一切。凡事多想想父母,有好东西应该先给父母。不要只顾自己,不管父母。孝心不需要你大量的金钱投资,不需要你无尽的物质补贴,父母在乎的正是你那一个小小的橘子,一把小小的扇子,一句简短的问候!心中有父母就是一种孝的开始,它能够延伸到你生活的每一小的细节,而这些小的细节正是构成一个人道德和名誉的基石。

【原文】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1],行满天下无怨恶[2]。三者备矣[3],然后能守其宗庙[4]。盖卿、大夫之孝也。

【注释】

[1]口过:言语的过失。[2]怨恶:怨恨,不满。[3]三者备:三者,指服、言、行,即法服、法言、德行。备,完备齐全。[4]宗庙:古代祭祀祖宗的屋舍。

【译文】

因此,不合礼法的话不说,不合道德的事不做。由于言行都能自然而然地遵守礼法道德,开口说话无须斟字酌句,选择言辞,行为举止无须考虑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虽然言谈遍于天下,但从无什么过失。虽然做事遍于天下,但从不会招致怨恨。完全做到了这三点,服饰、言语、行为都符合礼法道德。然后才能长久地保住自己的宗庙,奉祀祖先。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

【评析】

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取得成功的人,因为不能慎言谨行而导致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而且往往有这么一个规律: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失败很容易,有时只需要一句话、一个不当的做法,就可以让你身败名裂,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不管是谁,都应当谨言慎行。

【现代活用】

代父从军彰显女儿孝心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

木兰从军讲的是当时一位巾帼英雄的故事。木兰据说姓花,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人,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平日料理家务。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但父亲已年迈,怎能参军打仗呢?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让年迈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其他办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兰随着队伍,到了北方边境。她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故处处加倍小心。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杀猪宰羊,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身,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这段感人的代父从军故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佩服木兰的勇敢和一颗炙热的孝女之心。

【原文】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1]。”

【注释】

[1]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夙,早。匪,非,不。懈,松懈,懈怠。一人,指周天子。

【译文】

《诗经》里说:“即使是在早晨和夜晚,也不能有任何的懈怠,要尽心竭力地去奉事天子!”

【评析】

尽管守土治民的重大责任不属于卿、大夫,但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个群体,君主诸侯的辅政人员,对政治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卿、大夫之孝,应以忠于职守、拥护其主为首要因素,还应特别注意确保他们的言行举止万无一失,因为只有这样,卿、大夫才能长久地享有荣华与富贵。

【现代活用】

教人行孝的太守

历史上,在地方官中,教导人们遵从孝行的人,当数北魏时的房景伯。房景伯,性情淳厚,弟弟们敬他如父。房景伯有个族叔做过官,他的族叔房法寿原本是个无赖,只不过比较孝顺。房景伯的家境比较贫寒,早年靠为人抄书供养母亲,后来他做了清河太守。

当时,清河盗贼作乱。郡民刘简虎曾无礼触犯房景伯,后投奔山贼。房景伯就提拔刘简虎的儿子为佐治官吏,让他告谕山贼既往不咎。山贼们见房景伯不记旧仇,于是相率投降。

不过房景伯被后人称道的是,他向管辖的郡内一个不孝的年轻人示范孝敬母亲的故事。

当时清河郡下面有个贝邱县,在今山东境内。贝邱有一位妇人控告儿子不孝,叫房景伯来管管,惩治一下。房景伯本来想把那个儿子叫来大堂训斥一番。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先告诉了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说:“这些小民未曾受学,不知礼教,应以德化引导,让他们知耻向善。”于是,房景伯召见妇人,每日同到厅堂,与她相对饮食。房景伯还叫来她的儿子,命其子侍立堂下,观看房景伯侍奉母亲饮食。不到十日,这位不孝的儿子就感到非常的内疚,请求回去。崔氏说:“此子虽然表面羞愧,不知内心是否真正悔过,暂留几日。”于是房景伯又把这对母子留了二十天。后来其子深受感化,叩头流血,真心悔悟,他的母亲也流下眼泪,乞求回去。回去后,这位不孝的儿子果然洗心革面,对自己的母亲很孝顺,成为了当时一个著名的孝子。宋朝有人写诗说:“亲见房太守,殷勤奉旨甘。哪能不心愧,岂止是颜惭。”

陈毅探母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他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行孝悌,得民心

韩邦靖,字汝度,明朝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人。他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与哥哥韩邦奇一起考上了进士,当上了山西左参议,守卫大同。当时赶上了荒年,老百姓吃不到粮食,饿死无数人。乡下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韩邦靖见此情景,很想帮助百姓度过灾难,于是他就上奏此事,希望朝廷能赈济灾民,但是没有被通过。他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因此就想辞官归隐,但还没得到批准,就要先动身上路。乡亲们知道后,自发组织起来,站在路旁痛哭流涕,劝他留下来。韩邦靖含着泪回到家乡,不久就病逝了。后来他的哥哥韩邦奇也做了参议,来到大同,乡亲们知道他是韩邦靖的哥哥,都纷纷出来迎接他,并激动地哭了起来。

在此以前,韩邦奇曾经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一年多。韩邦靖非常担心哥哥的身体,并亲自服侍哥哥。给哥哥吃的药,他都要先尝一下冷热,他还亲手送上哥哥吃的食物。后来,韩邦靖病重,哥哥韩邦奇也是不分昼夜地照顾他达三个月之久。韩邦靖去世后,哥哥只吃简单的饭菜,穿了五个月的孝服。乡亲们都很感动,并为他们立了一块孝悌碑。

感天地泣鬼神的孝子

张嵩,陇西人,是个有名的孝子。在他八岁的时候,母亲得了重病,躺在床上不思饮食。有一天她忽然想要吃堇菜,张嵩听说,连忙跑到野地里去找。

当时正是冬天,野外是一片一片的枯草,一丝绿意也没有。张嵩把四处都找遍了,还是不见堇菜的踪影。于是他放声大哭:“娘啊,您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我却不能报答您。现在您生病了,什么时候才能康复啊。上天如果怜悯我,就让堇菜生长出来吧。”

他哭啊哭,从早上一直哭到中午,天空都为之变了色,红红的太阳躲起来了,乌云越压越低,下了一场雨。雨过天晴,张嵩惊奇地发现有无数棵堇菜破土而出。

原来老天爷也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了。张嵩采了许多堇菜回家,母亲吃了堇菜后,便能下地行走,病也立刻好了。

张嵩长大成人后,母亲生病去世了。张嵩家里十分富有,仆役成群,但做棺材、筑坟墓他一律自己动手,不肯让奴仆出力。送葬的时候也不肯让别人帮忙,他们夫妻二人亲自把母亲的棺材背上车,然后张嵩让妻子在前面拉车,他自己则在后面推着,一同向坟地走去。

当时狂风暴雨大作,路上的淤泥可以没过膝盖。但奇怪的是他们送葬所经过的路上却是干干净净,一点泥水也没有。

张嵩把母亲安葬完毕,又哭了一场。此后他天天亲自为母亲培土修坟扫墓,一边做这些事一边哭,哭得头发也掉光了。就这样过了三年。

有一天,张嵩又伏在墓碑上哭。这时在坟墓的正北方向响起了隆隆的雷声,越传越近。伴随着雷声又有一道风云来到了张嵩身旁。风云像长出了双手,抱着他,把他放在东边距坟八十步远的地方。然后,只见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像一把利剑直劈入坟冢,坟被劈成了两半,棺材露了出来。

张嵩非常惊骇,连滚带爬地到了棺材旁边,看见棺材上写着:“张嵩的孝心通达于神明,神念你一片至诚的心,暂放你母亲回去,她还可以再活三十二年,你要好好地侍奉她。”

听说了这件事的人都啧啧称奇。最后连皇帝也知道了,大为感动,便拜张嵩为金城太守,后来又升迁为尚书左仆射。

同类推荐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天下蜀道

    天下蜀道

    道,蜀道,道载蜀道。缘,广元,缘结广元。谨以此书献给中国蜀道文化联合申请世界遗产工程!
  • 左传:封建制度的黄昏

    左传:封建制度的黄昏

    春秋五霸崛起的时代,谁在维护封建秩序最后的尊严?《左传》帮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都能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封建秩序,封建秩序中人们如何思考、如何行事,也能够具体感受到,这样一套存在了几百年的秩序逐步衰颓瓦解,对这些人的生活、感受,产生了多大的冲击。今天被通称为“春秋”的历史时期。“春秋”之名源自《春秋经》,不过若是光看《春秋》经文,我们只能对那个时代雾里看花,很难谈得上认知了解,“春秋”的人与事,今天我们能够谈论“春秋”的历史,其实主要靠的是《左传》所提供的扎实内容。
  • 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王邦维主编的《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上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季羡林与东方学”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多数是季羡林先生当年的学生,后来又大多在北京大学工作,成为季先生的同事。也有的虽没有在北京大学学习的经历,但写了文章,也参加了我们的研讨会。文章的内容因此都与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和季羡林先生有关。本书的第二部分则是学术论文,作者全部是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内的教师,他们分别就自己的教学研究领域中题目撰写了论文,同时发表在几个学术研讨会上,后来又经过修改,收入本书。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热门推荐
  • 三国张济大帝

    三国张济大帝

    我乃西凉张济,我的侄儿是北地枪王,我的妻子是美人邹氏,我的谋士是毒士贾诩,我的目标是……嘿嘿,不用非要说明吧,大家都明白滴!一个张济创造的庞大帝国,就从张济中箭开始……读者群:467571891
  • 乐府指迷

    乐府指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好习惯Get,时间Max!

    好习惯Get,时间Max!

    有没有觉得每天时间总是不够用?最大限度利用时间的最好办法,是养成好习惯并贯彻下来,这会帮你: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光,享受更富有成效的人生,有效率地达成更多人生目标,更有条理地生活,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本书会告诉你如何养成好习惯、如何高效率地利用从早起到晚上入睡之间的一天时光,最终一步步成为人生赢家!养成好习惯,从现在开始,为时不晚!作者介绍杰米的作品大多是谈论工作和生活方式方面的话题。
  • 献给女孩嘉玲的一朵玫瑰

    献给女孩嘉玲的一朵玫瑰

    男生姚远和女生嘉玲的故事是从一盒牙痛安开始的。那是一盒辽宁通化某制药厂出品的普通的牙痛安,但在男生姚远的眼里它已不仅仅是一盒价值四元的牙痛安了,因为这是他今生中第一次收到的女孩子的礼物。而且在男生姚远看来这一盒牙痛安已经明确无误地表达了一个女孩子对他的关心和好感。这一日是2001年11月21日,男生姚远后来对我说,这个日子他到死都难以忘怀。事实上很可能姚远到死都没有忘记它,虽然我曾竭力劝阻过他应该忘记的。
  • 狼的海

    狼的海

    我在寻找那片海,因为阿月说过,找到大海,就找到了自由……
  • 丹曦隐柏里

    丹曦隐柏里

    没有人知道柏弈琛的一眼万年是那一年秋天背着天蓝色双肩包的秋日下
  • 寻缘三生石之倾城皇后

    寻缘三生石之倾城皇后

    纳尼?!好玩不玩玩穿越?虽然在现代没什么值得眷恋的,但是这不符合逻辑啊,拜托拜托,我只是在做梦,老天啊,你别耍我了,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回现代的方法啊。冷酷王子?这是校园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节吧,不对,貌似这个冷酷男好像不是天生就是冷酷的,既然一时半会回不去,就现在这里研究一下这个冷酷男吧。什么,居然有个神秘的老奶奶告诉我这里是我的家乡?怎么回事?难道我本来就是一个古代人?这么说,回不去了,好吧,顺其自然吧。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个该死的冷酷男干什么啊!居然把我召入宫女扮男装当乐师?告诉我,到底还会发生多少荒唐至极的事情?
  •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上)(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 总裁的私宠宝贝

    总裁的私宠宝贝

    她被他家收养了十多年。如果问她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她儿童时期里灰暗的回忆,不止被某小鬼当成最有趣的“玩具”,还在一个风雨夜,被他将初吻给夺了…如果只是这样,她忍了!可那个死小子,她跟其它男生说一句话都不允许!她忍忍忍,却最终忍不下去了,跟帅帅的学长约会的时候,却被一脸阴沉的死小子扛回了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让孩子受益成长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最让孩子受益成长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其实在人生旅途中,支持你内心世界的,常常是一两句素朴、简单的话而已。而在人生成长的阶段,又难免会遇见一些迷茫、失落、困惑的时刻。孩子们需要课堂上老师的教导,需要家庭里父母的细心呵护,但更需要一本经典的好书做指导。这是一本伟大的成长故事书。所汇集的经典故事都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