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800000007

第7章 时中(2)

原本是最好的兄弟,我们之间的气氛忽然变得尴尬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早晨走进办公室,明浩已经等在那里了,他苦笑了一下,没作声。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当时的气氛相当压抑。这熟悉的电脑、熟悉的桌椅乃至熟悉的人竟然变得如此陌生!

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老总作开场白说:“并非公司有意拆散你们两个人,实在是迫不得已啊!”说着,将两份同样的试题分给我和明浩。一个小时的紧张答题,我和明浩几乎同时交出答卷。老总和主任对照图纸研究了好长时间,最终也难分两人的胜负。主任小心地说:“这两个兄弟跟我多年,老总,我是一个也舍不得啊!”老总抬眼瞅瞅他,犹豫半晌,缓缓地说:“这样吧,由他们相互评价对方,再作决定。”然后,将我的设计图纸给了明浩,而明浩的给我,又说:“满分为10分,另外各自需要写出对对方作品的书面评语。”

原本痛苦的我,越发陷入“绝境”!老总简直是将我们推入了古罗马斗兽场!

凝视着明浩的图纸,我久久不能平静。他的思维和技法出众,其中有我熟悉的想法,否定他,就等于否定我自己!多年在一起学习和实践,我们已相互渗透得很深很深……还想什么呢?我轻松地在明浩的图纸上打了个10分。

当我发现明浩也给了我10分时,我流泪了,接着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老总拉住我们的手说:“在这个关头,你们用各自的内心选择了对手,请原谅我刚才的冷酷,也请允许我邀请你们永远留在公司,因为你们虽是两个人,却拧成了一股绳。公司永远需要这种力量,它无坚不摧!”

高尚的品质永远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它就像精美的陶瓷,破碎便一文不值。在名利面前,请保持你的高尚品质。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典句札记】

此处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中庸”方面的区别。君子是有道德的人,所以能够随时随地保持“中”的境界,也就是中和平常。适中,就是在做事情时合乎“中”,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这也是因为君子立身处世,不是图名图利,所以不会患得患失,急躁冒进,也不会气人有笑人无,而是做事情时求同存异,公平客观,所以是中庸的。小人却只想满足一己私欲,图名索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做事情不会遵循客观规律,待人接物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这怎么可能做到中庸呢?更没有可能得到永久的胜利!

无论人们处在何种社会地位,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在人格上始终是平等的。无论权力大小、地位高低、财富多少,虽然等级差别悬殊,但是人都有尊严,都应受到尊重,这是人伦大道。如果忽视这个原则,往往会令自己陷入被动。因为在社会交往中,必然会遇到各个层次的人,如果只对各类“大腕”恭敬有加,却对小人物态度冷漠或予以戏弄,其结果必然是既不会赢得高高在上者的重视,也不会赢得小人物的尊重。而平时相处的人,对你人品的评价就会大打折扣,既失去了他对你的信任,又会被他看不起。

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各式各样的宴饮聚会,宴席上必然有主人、贵宾、陪客,以及应邀出席的同事或是朋友。在这样的聚会中,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水准,正如常说的一句话,酒品如人品。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聚会中各个人物的神态与举止更能反映出人的内心。势利的人,往往会逢迎贵客,或是以权势为中心,忽略了那些在他看来没什么利用价值的人,以至于以取笑他人而彰显自己;自以为是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高谈阔论;圆滑的人,则施展其外交手段,以期左右逢源……这种“尊卑有别”的宴聚,往往令人心存尴尬,甚至更会让人感到十分难堪。有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或许就可能使人的自尊受到损伤而心存反感,产生芥蒂。

人在社会中生存,谁都有可能面临两难的境地,那么如何妥善处理,如何做出“适中”的行为,谁也不能给出唯一的正确指导。很多时候只能自己权衡,依据情势做出自己的选择。高明的人通过交际技巧渡过难关;聪明的人借用外力巧解难题,从而摆脱困境;一般的人只有默然处之,静观自守;智力略显迟钝的人,只有蒙受羞辱,以至于形成僵局。而不论自己处在何种态势,唯一可取的就是“诚”,只要心怀“诚”意,不存杂念,自然会赢得众人的支持,受到敬重。

中庸的处世思想,就是守“诚”。成全他人的自尊,成就自己的人品,维护共同的尊严,使自己不被自己的行为绊倒。

【史例解读】

为君子?抑或为小人?

《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五年,齐国内乱,齐庄公被大臣崔武子逆弑。

齐庄公和崔武子的继室棠姜私通,经常到崔家去,并且不听侍臣的劝阻,把崔武子的帽子赐给别人。崔武子由此怀恨在心。当时,正值齐庄公乘晋国动乱决定要进攻晋国。于是崔武子就想杀死齐庄公来讨好晋国,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五月,由于莒国是这次战役的同盟国,莒子就来到齐国朝见。齐庄公在北城设享礼招待莒子。崔武子借口有病,没有参加。第二天,齐庄公以问候崔武子为由,乘机又与棠姜幽会。姜氏进入内室,崔武子则从侧门走出去,而齐庄公正拍着柱子唱歌。庄公的侍人贾举因以前受到庄公的鞭打,也在伺机报复,崔、贾二人就勾结起来,寻机杀死齐庄公。于是贾举假传命令,禁止齐庄公的随从进入内室。贾举走进内室后,关上大门,崔武子的卫队便立即包围了齐庄公。庄公登上高台请求免死,但遭到拒绝。齐庄公又请求允许他在太庙自杀,仍然没人答应。甲士们说:“君王的下臣崔杼病危,不能发号施令,我们也不能执行您的命令。这里靠近君王的宫室,陪臣的职责就是巡夜搜捕淫乱的人,此外没有接到其他命令。”齐庄公跳墙突围,被人用箭射中大腿,跌入院内,于是被杀。此外,州绰、邴师、公孙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都被杀死,而贾举也未能幸免。申蒯作为当朝管理渔业的人,也和他的家臣一起殉义自杀。崔氏又派人在平阴杀死了鬷蔑。

晏子走到崔氏家的大门外,他的属下说:“也以自杀报答国君吗?”晏子说:“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为什么要我去死?”属下就又说:“那么是要逃离吗?”晏子说:“是我的罪过吗?我何必要逃走?”属下又问:“那么现在回去吗?”晏子说:“国君死了,回到哪儿去?”

晏子说:“君民者,岂以凌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晏子的意思是说,大臣应该为国家殉难,而不应该为国君个人而死。

晏子走进大门,头枕在齐庄公的大腿上号哭,行礼。然后走了出去。

那些杀红了眼的刽子手说:“一定要杀了他!”崔武子说:“他是对国家对人民有功的人,杀了不祥。”

孟子主张:若社稷不利于民众生存时,“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易·革》云:“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可见“中”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顺应时势发展的活的灵魂。

【现代活用】

说话做事要慎重

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尽管不同,但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维护自己的面子。如果你忘记这一原则,在与人们交际时对重要人物恭敬有加,对小角色却态度冷漠,这样自然会伤害后者的自尊。

有这样一场家宴:宴席上坐着男主人、科长,还有男主人的几位同事,圆桌上的酒菜已经摆得相当丰盛了,可是围着花布裙的主妇还是一个劲儿地上菜,嘴上直说:“没有什么好吃的,大家将就着吃。”

男主人则站起来,把科长面前还没有吃完的菜盘撤掉,接过热菜放在科长面前,热情地给科长夹菜、添酒,而对其他同事只是敷衍了事。这样“特别”的款待,试想男主人的几位同事将作何感想?当然,他们很难堪,其中三位竟未等宴席告终,就“有事”告辞了。

像这样的宴席,男主人眼里只有科长,而对其他人则不予理睬,这使同事们的自尊心和面子受到损伤,非但不能增进主客间的友谊,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隔阂。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个人家里办喜事,摆了几十桌酒菜,可是眼看时间过了,还有很多的客人没来,心里很是急躁,便脱口而出:“怎么回事,该来的客人都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喽?这些人觉得如果再待下去的话,就会被主人说不要脸了,于是便悄悄地走了。

主人一看,急了,这可了不得,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而那些没来的客人仍然没来,心里越发急躁了,便说:“这些不该走的客人,怎么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剩下的客人都走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亲近的朋友,目睹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你看现在的情形,说错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旦说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啊!”朋友听了很是愤怒,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因此,说话做事一定要看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要说不同的话语、做不同的事。说出的话与做的事稍有不慎,便会得罪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隔阂。

同类推荐
  •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

    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世界民俗,就是关于世界各地的民俗。全书给大家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民俗风情、风俗独特的世界民俗、世界少数民族部落的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大全集——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一书在手,主持辞及致辞再不发愁。从此不再做期期艾艾的“木讷者”——如果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主持辞而手忙脚乱,如果你还在为不知道如何开口表示祝贺而抓耳挠腮,《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给你锦词妙句,让你能脱口而出;给你华章美文,让你能信手拈来。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热门推荐
  • 诡案宓闻

    诡案宓闻

    一个生活在村庄里的放羊小青年,竟然跟失踪多年的国家至宝有关。国宝追查组的诗,诗穷追不舍,却因此牵扯出二十年前的大秘密……
  • 嘘,别说话

    嘘,别说话

    婚礼现场变成了凶案现场,他死了!她杀的?云深知名悬疑类女作家,这场婚礼的凶案现场,竟和她小说中的情节一模一样。凶案接踵而来,竟是按照她每一部小说凶案发生。她仿佛走进了一个魔咒之中,似乎,身边总是有一双眼睛,在窥视着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少的二嫁萌妻

    帝少的二嫁萌妻

    嗷呜,醒来就发现身边躺着某个惹不起的男人,她拾起衣服就要火速逃走。一只大手拎着她的后领,淡淡地说道,“我们来谈谈负责的问题。”“负责?我不用你负责啊。”“是你对我负责!”他挑了挑眉,“你以为总裁是这么容易被睡的?”
  • 五行修神

    五行修神

    一个穿越的臭小子和五位美女的故事————————
  • 不得不动心

    不得不动心

    宝玲是在拐角的非机动车道上看见于红的。于红扒在把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隔开的那种抹了一层蓝油漆的铁栏杆上。铁栏杆有点年头了,上面早已锈迹斑斑,露出灰黑的生铁的本色来,显出一种老城区的沧桑。那会儿雨下得有点飘,于红的头发有点湿了,一层一层的,像刚上了啫喱膏或喷了摩丝一样,头发卷的花儿翻转着,像一颗又一颗的葡萄,妩媚而别致。宝玲握着车刹停了下来。“你在这里干什么?”宝玲有点严厉地问。自己的女儿,一个大姑娘家,在雨地里,就这样整个身子伏在光天化日的四道栏杆上,太丢人现眼了。于红的身子仍歪在栏杆上,凄楚地对宝玲说:“妈,我肚子疼,难受死了。”宝玲看了看表,再耽搁下去,她要晚了。
  • 农女之华

    农女之华

    小姑娘知道什么是丧尸吗?不知道。知道什么是手枪吗?不知道。你知道什么?你们讲人权,不能欺负我这个古代人。
  • 西游记补

    西游记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rnival of Crime in CT

    Carnival of Crime in C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 斗天御地

    斗天御地

    十万年能有多久,不过弹指一瞬。我是圣仙,无限高于神的存在。上一世因情被人算计,为她忏悔十万年。这一世再下凡界,我注定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