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2300000006

第6章 经述(4)

修己安人或修齐治平,是儒家治国哲学的基本条件。人作为历史的存在、道德的存在,参与天地化育、社会改造,就需要孜孜不倦的自我省察及努力。那么如何去做呢?从哪里做起呢?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格物致知”,不仅要推究事理,扩充知识,更要摒除物欲,回归本真,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正。

【史例解读】

家不齐,如何治国

王举正,字伯仲,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宋仁宗时任给事中、参知政事。岳父是宰相陈尧佑,“荣盛无比”。妻子凭借娘家势力,对王举正蛮横不敬。当时,御史台推荐李徽之做御史,李徽之是王举正朋友的女婿,王举正认为李徽之不合格,就以给事中的职责驳斥对李徽之的推荐。李徽之因此怀恨并且控告王举正说:“妻悍不能制,如谋国何?”意思是说你连家里的老婆都管不了,如何能够治理好国家呢?王举正听到了,不得不自动要求离职,以礼部侍郎职衔出任许州。

正心能够治国

杨云翼(1170-1228),字之美。祖籍赞皇檀山村(今属河北赞皇)。杨云翼生于世宦之家,自幼天资颖悟,刚学会说话就能“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杨云翼得中状元,授官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此后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杨云翼天性雅重,自律极严。他交友重义气,为朋友死生祸福在所不辞。对国家之事,他知无不言,且极具远见。杨云翼博学多才,对历法、医药、经学均有研究,著作除文集外,尚有《续通鉴》《周礼辨》等。他是金朝杰出的人物之一,《金史》将他与赵秉文誉为“金士巨擘”。正大五年(1228)去世,谥赠“文献”。

杨云翼为官期间,金朝已由盛转衰,内外交患。外与西夏对峙,由攻转守,受到侵吞的威胁;东部边界蒙古人虎视眈眈,时时存在被进攻掳掠的危险;又与南宋时和时战。内部吏治腐败,权臣专擅,矛盾重重,党争纷纷;国内横征暴敛,国力亏损,民不聊生,灾乱迭起。面对如此艰险的时局,他忧虑在心,勉力支撑,直言劝谏,不避权势,遂以刚正不阿享誉内外。同代人赞其“宏衍博大”“中朝第一”。

泰和年间,金兵频繁用兵南方。杨云翼对于这种穷兵黩武、不顾国家大局的祸国之举,极力反对。他从天时、地利、人和及历史发展的轨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利害得失,坦诚直言:“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于既得淮南之后……”后来,金兵南伐大败,几至全军覆没,宣宗愧言无面目见云翼。

杨云翼为官清正,办案理事依据律令,不受上司甚至皇帝干扰、阻挠。一次,河朔边境的百姓因被蒙古骑兵追杀,被迫泅渡黄河进入南宋。后来这些百姓回到金国后,朝廷欲依法处决,云翼极力谏止,他说:“法所重私渡者,在于防止奸细混入,今平民百姓为兵所迫,奔入于河,只为逃生。如果使民不死于敌,而死于法,那么以后就只有屈从敌人一条路了。”这番话使宣宗幡然醒悟,百姓得以生还。

哀宗即位后,杨云翼升任礼部尚书兼侍读。在讲授《尚书》时,杨云翼对皇上说:“帝王的学问不必拘泥于章句之义,只要把握治理国家的要点和关键就行了。例如任贤去邪,如果处理得好,天下就会大治;处理得不好,天下就会大乱。有的人虽然说话不顺你的心,但却是深含哲理的忠言;有的人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舒服,但却损害了你的志气。诸如此类,关键在于使自己的心正、意诚,那么,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杨云翼患有风湿病,遇到风雨阴湿天气就疼痛难忍。皇上很关心他的病情,并亲自询问治好这种病的药方。杨云翼于是借医寓理,回答说:“只是先把心治好而已。心中没有病,邪气自然平息。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君王先把自己的心放正,行为正派,那么正气就树立起来了,朝廷百官就没有人敢于作奸犯科,天下百姓也就自然安居乐业了。”皇上豁然明白。

杨云翼不仅政声卓著,练达吏事,直言敢谏,且文名大盛,与文人名士交往甚广,经常推荐贤才,鼓励后进。元好问曾盛称杨云翼云:“唯其视千古而不愧,是以首一代而绝出。”

诚信,不战而屈人之兵

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4),晋国攻打一个小国原国。原因是原国不愿臣服于他,而且不断地挑衅,制造事端。晋文公为平息动乱,完成霸业,决定讨伐原国。

晋文公在战前亲自部署作战方案,并在出发前说:“根据我们国家的实力,我们能够速战速决。以七天为期,降服原国。”晋文公命令部队携带七天的粮食,说七天打不下来就撤军。可是,到第七天原国还是没有投降。原国的将士在强大的晋国面前,虽然伤亡惨重,给养不足,陷于困境,但人人英勇顽强,死守城池。

七天的期限已经到了,晋文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打下去直到胜利;二是遵守诺言,撤兵。晋文公派往原国的间谍回来报告说,原国正在准备投降。于是军队统帅请求,等原国投降后再撤。虽然,再坚持攻打,原国很快就会攻克,可是晋文公不顾这种情况,还是下令撤退。晋文公说:“信用,是立国的根本,百姓靠它来生存。如果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百姓失去了依靠,那我们是得不偿失的。”虽然晋文公没有用武力征服原国,但是他言而有信的名声传到了周围许多国家。第二年,晋文公又发兵攻打原国,这次他没有告诉士兵期限,而是说:“我们必须坚持到底,达到彻底征服原国的目的后再返回。”

原国人听到这个消息,知道晋文公不达目的不会罢休,于是战争没有打响就宣布投降了。另外一个不肯投降的卫国也投降了,不久其他国家纷纷投降,推举晋文公做了霸主。

修身诚意的车夫

晏子做齐国宰相时,一次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

她丈夫替宰相驾车,头上遮着大伞,挥动着鞭子赶着四匹高头大马,神气十足,洋洋得意。

不久车夫回到家里,妻子就要求离婚,车夫问她离婚的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齐国的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态度是那样谦逊,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而你身高八尺,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看你的神态,趾高气扬,却自以为挺满足,因此我要求和你离婚。”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

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也如实相告。

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典句札记】

此句讲的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上自天子,下到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人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从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平等、无差别的。但是,后来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教育等诸多外因的影响,人就有了差距,甚至天壤之别。有的人衣食无忧,有的人穷困潦倒;有的人名位显赫,有的人平庸无奇;有的人挥金如土,有的人身无分文。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如果我们未能富贵名显,甚或处于庸碌穷困之中,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自叹凄凉。而应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身边的一切,积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并凭借自身的努力去追求,去奋斗。即使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我们也会因此而自豪,因为我们是实实在在地活着,我们的行为合乎社会的规范,我们的人格是能够站立的,我们没有做出有愧于天地良心的行为。

【史例解读】

修身是唯一的根本

公孙龙,相传字子秉,赵国人(今邯郸),战国时期哲学家。公孙龙曾与赵惠文王论偃兵。

有一次,赵惠文王谓公孙龙说:“我致力于消除兵患,已经几十年了,可是还没有成功,战争消除不了吗?”公孙龙说:“消除兵患的根本,在于兼爱天下的心思。兼爱天下不可能用虚名做到,一定要有实际。现在蔺、离、石归属了秦国,你就穿上了丧服,束着头发;向东攻打齐国得到了城邑,你就设宴庆祝;秦国得到土地,你就穿上丧服;齐国失去土地,你就加餐庆祝。这不是兼爱之心啊!这就是不能成功消除战争的原因。”

同类推荐
  •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全书跨越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科藩篱,通过探讨近代大变局中传统的中断与传承,中西文化竞争与民族主义的特异,思想衍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等各层面的多元互动,揭示近代中国社会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丰富特性。随着四民社会的解体和经典的隐退,出现了民国之中“国进民退”的倾向。这些演变既产生了众多问题,又遮蔽了不少问题,当时就造成读书人的困扰,迄今仍在影响我们。
  • 本色中国人

    本色中国人

    全面、客观地描绘中国人的性格、品质,既包括缺点,也包括优点。缺陷和不足纠缠在一起,相映成趣。理论分析,与场景描述和故事记录相融合。
  •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全集)

    《学术与传统》是著名学者刘梦溪的学术学术文化巨著,围绕学术与传统的题旨,分上、中、下三卷, 内容则厘为六分卷,共百万言。入选文章取题义至今仍有价值而又不失学问之滋味者。第一卷为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专题文章。第二卷是关于马一浮、熊十力、钱锺书、张舜徽等王、陈之外其他现代学者的个案研究,以及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通论。第三卷专门论述传统文化与国学,是为著者近年特别关注的课题。第四卷系古典文学和文化史的思想与人物研究。第五卷以阐释“六经” 价值论理的《敬义论》、《立诚篇》、《论和同》以及《将无同》为领题,钩沉中国文化的“与人和同”的《易》理哲思,及对传统的反思和前瞻。第六卷为序跋之属,内容取与全书各卷能够承续相接之篇什,从中可窥见著者为学的心路历程。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爱在时光里

    爱在时光里

    以一个名为旧约的咖啡馆作为背景诉说着来到这里的人生往事,和一个个在这里许下的约定后发生的一些温暖的事情。曾经的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许下了许多的约定和承诺,但是我们又能遵守多少呢!最终不能守住的约定带着伤都变成过眼烟云,那本该守住的约定只因为我们的迟疑也和我们背道而驰。
  • 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个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卷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300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神秘宇宙、远古文明、帝王之谜、后宫之谜、生命探奇、军事之谜、神秘宝藏、文化迷踪、科学奥秘、动植物之谜等13个部分。编者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客观地将多种经过专家学者分析论证的观点一并提出,展示给读者,使读者既多了一个与大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又驳了一条了解真相的途径,从而见微知著、去伪存真,揭示谜嘲背后的真相,满足其探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本书配有4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实物图片、出土文物、自然风光、建筑景观、摄影照片等。
  • 十月怀胎营养必读(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十月怀胎营养必读(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顺利走过十月怀胎艰苦历程,一朝分娩带来母子平安喜悦。成功妈妈从这里起步,选择最佳怀孕时机,孕期营养的科学安排,孕期用药宜忌,每月胎教方案,分娩知识与技巧。
  • 绍兴名人传略

    绍兴名人传略

    选入本书的传主,包括大禹、勾践、文种、谢安、王叔文、李光、沈炼、姚启圣、邵力子、周恩来十位名人,侧重于政治家系列。从洪荒时代的大禹到20世纪的周恩来,均为历史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青史留名的人物。本书是绍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 重生之前方高能

    重生之前方高能

    重生平行世界,从美食开始,努力学习系统技能,不抛弃不放弃,每天坚持,这样你就再也找不到女朋友了。。。。。本书设定清奇,灵气复苏。。副本。。新怪谭。。什么都有,没错,我们就是要搞事情!
  • 岳千年的江湖(中国好小说)

    岳千年的江湖(中国好小说)

    这是描写明朝时期的一部武侠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独特,描绘了一系列各色人物的争斗。江湖,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长。有人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岳千年的江湖,是一个时代的讴歌,人性光芒的闪耀。江湖并不只是书本和屏幕上的刀光剑影与血雨腥风,那叫绝杀,不叫江湖。江湖的真正定义,是波诡云谲中的一线光明,是利害得失后的根本底线,是人与人的对决,是人与自身的较量,更是人性人心的放弃或死守。
  • 何问那年青春

    何问那年青春

    【伪呆萌真沙雕女主VS忧郁风歌唱小王子】青春,承载着成长的苦恼,青春,承载着美好的回忆,有苦有甜,有失有得,才不负青春一场。贴近生活,接近现实,抒写单纯美好的高中生活与情感。
  • 衣配良缘

    衣配良缘

    一不小心穿越回到唐朝,给古人设计衣服,妆扮形象,做得有声有色!没想到异性缘如此好,嫁进豪门不错,可是豪门深似海,嫁给皇帝也不错,可是宫斗的生活太累,这三个人中之龙的男子都对得她很好,究竟该是何去何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其中,上篇讲述了低碳概念的成因及高碳对未来人类影响,包括“后天也许不是一个传说”“生活在碳基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做的选择”“开疆拓源勇往直前”“低碳城市”。下篇介绍了低碳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并介绍如何才能更经济地走向低碳、走向绿色健康生活的方式,包括 “低碳生活我做主”“消费低碳”“低碳起居”“交通低碳”“办公低碳”“低碳旅游”。全书事例清楚、条理清晰,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
  • 重生吧!血之少女

    重生吧!血之少女

    异族的一场灾祸现世的一场意外两个本没有交集的灵魂相遇在同一个身体两个魂一体,导致其中一个灵魂的沉睡同样的目的不同的身份现世与异族的仇恨到底由谁来报?那个默默守护的人,那个一直深爱她的人,究竟是否能够迎来她的回眸?PS: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