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2900000008

第8章 未若柳絮因风起:古诗词中的传奇女子(8)

据汉书记载:“皇后既立,后宽少衰,而弟绝幸,为昭仪。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髤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帝王喜新厌旧,赵飞燕成为了皇后后,汉成帝对她的宠爱却渐渐不如往日,将爱她的心思渐渐转移到了她妹妹赵合德身上。汉成帝将合德封为昭仪,为合德修建的宫殿昭阳舍也极尽奢华,中庭以彤红之色,殿内油漆一新。门限以黄铜襄饰,并涂上黄金。阶梯都是以白玉砌成,殿内壁上露出的如带一般的横木以金环装饰,同时嵌入蓝田玉壁、明珠、翠羽,真是光华灿烂,富丽堂皇。

当年,汉武帝想修给给陈阿娇的金屋也不过如此吧。只是,汉武帝通过阿娇获得了他想获得的一切之后,他对她的刁蛮任性便厌倦了。阿娇曾是最尊贵最骄傲的公主,也落得长门宫中以泪洗面,郁郁而终的下场。而汉成帝却为出身卑微但讨他欢喜的赵合德真的修了一座金屋。阿娇深爱刘彻,而赵合德并不爱汉成帝,有些男子要的,竟不是一个女子的真心,而是一个女子,是否合他的意。

飞燕大约早就看透了这一点,因此,她并不在乎帝王的宠爱,她要的只是权倾天下的恩宠,这一切,她都得到了。

在那深宫之中,赵飞燕绝美的传说仍在继续。据记载,赵飞燕体态极其轻盈,每当她当风起舞时,就好像要乘风而去一般。一天她穿了一件云英紫裙来到太液池边,在笙歌鼓乐中跳起舞来,突然间狂风大作。赵飞燕裙裾飘飘,竟然被风吹得飘了起来。于是成帝赶紧叫乐师们拉住赵飞燕的裙摆,免得皇后被风吹走。待风停时,发现赵飞燕的云英紫裙已经被抓皱了,从此宫女们盛行穿折叠出褶皱的裙子,美名其曰“留仙裙”。后来,汉成帝为防止赵飞燕被风吹走,还专门修建了一座七宝避风台供她跳舞使用。

《西京杂记》中说“赵后有宝琴名凤凰,亦善为《归风送远操》”,《归风送远操》为:“凉风起兮天陨霜,怀君子兮渺难望。感予心兮多慨慷。”可见飞燕是有诗才的,不止能歌善舞。虽然这首琴操很短,却有悠长韵味。

但在十余年的后宫斗争中,赵飞燕也不是当年那个跳着轻盈舞步,弹着凤凰琴清唱的美貌少女了,也不可能再有心情作诗弹琴了,而跳舞,也是有目的性的,为了帝王的欢悦而跳的舞,并不为自己的心。在后宫中,她终于爬上权力顶峰,但早已迷失了自己。

汉成帝死后,赵飞燕姐妹无子,由定陶王刘欣即位,即汉哀帝,赵合德被诛,赵飞燕被尊为太后。汉哀帝没过几年就死了,汉平帝刘衎即位,赵飞燕则被贬为庶人,一切又成了一场空。此时,繁华落尽,而她作为生存资本的美貌也不再。

罗敷: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

陌上桑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路傍

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

邻娃尽著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叶。

采桑子是由乐府相和歌辞的《采桑曲》变来,又名《陌上桑》。《陌上桑》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南朝徐陵编辑的《玉台新咏》也收录了该诗,题为《日出东南隅行》。赵宋时的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将该诗收入《相和歌辞》。

“陌上桑”,意即大路边的桑林,也就是故事发生的场所。因罗敷在路边采桑,姿容绝代,才引起一连串的戏剧性情节。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是一位长得极美又爱美的姑娘,她精心妆扮着自己,天然韵致加上精致服饰,走在路上,可谓是“绛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轻。”司马光这样的政治家与文学家,也曾写过旖旎的一首《西江月》,描写艳妆后的美人之姿:“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淡妆女子,更为明媚。

从衣着服饰的精致方面描写后,作者又从侧面烘托罗敷那令人惊心动魄之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倾城之美,男女老幼无不为她所倾倒。罗敷究竟有多么美貌,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只写出挑担子的人撂下担子,青年人脱下帽子,农夫忘记了犁地和锄草,甚至招来家人的怨怒,就因为观赏罗敷去了。这种描写美女的手法,有惊人的魅力。后来王洛滨在创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一歌时,也采用了此种方式:“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他并没有直接写那位牧羊姑娘的美貌,但是从人们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这里,可知那姑娘是如何动人了。

后来,有“使君”南来,被罗敷的美貌所惊艳,于是便向她求爱。罗敷落落大方地上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然后把夫君给大大夸赞了一番,直夸得“使君”自惭形秽。

在罗敷的眼里,只有这样的男子才配得上她,寻常男子,哪怕是权贵之人,她也不会多看一眼。包括那自我感觉良好的使君。

正是这骄傲和美艳,让她熠熠生辉。

每次读到这里,总是觉得非常痛快。

这首诗的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多种典籍里都是无名氏作,正如现在很多杂志上的佚名一样。典籍的编者发现了这样好的文字,舍不得丢弃,就让《陌上桑》一直生动在书卷之上。

据载,秦罗敷是东汉光武帝时,今河北邯郸地方的人。也有人说《陌上桑》的秦罗敷历史上并无其人。

因采桑女名秦罗敷,此乐府名又叫《罗敷媚》。宋代陈师道做了一首《罗敷媚》:“春风吹尽秋光照,瘦减初黄。改样新妆。特地相逢只认香。南台九日登临处,不共飞觞。镜里伊傍。独秀钗头殿众芳。”按律,此词也是《采桑子》。

相和歌辞里,有两首《陌上桑》,写美人采桑,皓齿含贝,素手提筐,也写得曲尽其妙: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路傍

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

邻娃尽著绣裆襦,独自提筐采蚕叶。

后来,李白也写过一首《陌上桑》,内容与汉乐府一致,只是又从自己诗人的角度再现了“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的罗敷之美: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貂蝉: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貂蝉

罗贯中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貂蝉拜月这个意象极美。月下美人,含颦蹙眉,却因风姿绝美而使得月亮也为之黯然失色,于是躲进云层,仿佛自愧不如。

貂蝉是四大美女中唯一一位活在传说中的美人。京剧《凤仪亭》说,“东汉末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

在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貂蝉是一位出色的女间谍,她能歌善舞,色伎俱佳,凭借自己的美貌智慧在诸侯争霸的战乱年代,巧妙地辗转周旋于各诸侯之间。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分别用两首诗歌来赞叹貂蝉的歌舞双绝,有词赞之曰: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又诗曰:

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电视剧《三国演义》扮演貂蝉的是陈红,年轻时的她杏眼桃腮,艳丽娇媚,演貂蝉的确有说服力。后来,貂蝉功成身退之时,电视剧也配了这么一首插曲《貂蝉已随清风去》。在那变幻莫测、凶险之极的政治斗争中,貂蝉不过是一颗棋子,报了司徒之恩,便销声匿迹,从此在传说中绝了身影。

说什么郿坞春深,

全不晓天意人心?

受禅台反成了断头台,

帝王梦何处寻?

远离了富贵繁嚣地,

告别了龙争虎斗门,

辜负了锦绣年华,

错过了豆蔻青春,

为报答司徒大义深恩,

拼舍这如花似玉身!

从今后,

再不见儿的身影,

也再不闻儿的声音!

貂禅已随着那清风去,

化作了一片白云……

而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吕布对貂蝉念念不忘,最后还是寻了她,娶她当做妾,在民间传说中,还有关公月下追貂蝉之说,关公怜惜貂蝉,就此放她而去。也有传说说关公担心红颜祸水,对貂蝉毫不留情,结果,一代美人便凄凉地成为了刀下一缕香魂。

其实觉得电视剧给貂蝉安排的结局是最好的。惊心动魄的争斗之后,貂蝉便隐居民间,做一个平凡的民间女子,过平静而安乐的普通人的生活。江湖上如何再风起云涌,早不是她真正愿意关心的事。

蔡东藩在《后汉演义》里评价貂蝉:“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在小说与戏曲中,貂蝉的身影很多。在诗词中反倒不多。大约貂蝉身上的传奇性和故事性太强,而诗意则欠缺了那么一点。

蔡文姬: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蔡琰,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札县人),为汉末著名学者蔡邕之女。蔡邕是汉末文坛领袖,也是大书法家,梁武帝称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此外,他还精于天文数理,精通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家学渊源,蔡文姬自然也是个才女,据记载,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蔡邕四十多岁才得一女,就是蔡文姬,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蔡邕对幼女的疼爱还成为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

文姬小时与父亲隐居在山水之间,过着宁静怡然的生活。有一天,两人忽然听到一阵清脆悦耳的噼噼啪啪响声,忙出去看,原来这是邻居在烧木头。父亲对文姬说:“这是绝好的古琴良材。”于是向邻居要下了这段梧桐木,把焦皮去掉,调好音律,制成一把古香古色的琴。此琴一端被烧焦,故取名“焦尾琴”,后列中国四大名琴之一。

《三字经》有一句“蔡文姬,能辨琴”,说的是蔡文姬六岁时的故事。有一次,蔡邕在一丛郁郁碧竹旁弹琴,文姬在一旁边听边玩。蔡邕弹得正出神,忽然铮然一响,琴弦断了一根。文姬立刻说:“父亲,是第一根弦断了吧。”蔡邕大吃一惊,但又猜测可能是小文姬胡乱猜对的,于是想试她一试。过了一会,蔡邕故意把第四根琴弦弄断。然后问:“现在这是第几根断了呢?”蔡文姬立即应答:“断的是第四根弦。”蔡邕这才相信了女儿确实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更加欢喜,用心教育,蔡文姬小小年纪便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在父亲庇佑下的蔡文姬的童年与少年是幸福无忧的,出落得秀雅动人。十六岁那年,蔡文姬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卫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也是一个大才子。夫妻两人相敬如宾,琴瑟相合,很是恩爱。但仅一年,卫仲道咯血而死,蔡文姬便又回到了父亲身边。

董卓掌权时,请了蔡邕来做官。董卓对蔡邕非常敬重,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又出任巴郡太守,被留为侍中,又被拜左中郎将,随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后来董卓被司徒王允诛杀,重情重义的蔡邕虽然知道他是乱世之奸臣,但想起董卓对自己的厚待,念及平日之情,禁不住痛哭,王允大怒,把他关了起来。结果一代名士就这样死在牢中。王允时候虽然后悔,却也已经来不及了。不久,蔡邕的夫人也病逝了。从此,就剩下蔡文姬一人孤苦伶仃。

同类推荐
  • 黑白斋序跋

    黑白斋序跋

    本书收入作者为40多部文学作品写作的序跋。包括“好汉不提当年勇——序刘林小说集《桃子脸,弯弯眉》”、“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等。
  • 孤旅

    孤旅

    这部诗集着意内在情思的直白坦露,并蕴含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高扬的生命意识,长于用平实的生活语言暗喻哲理,又以意象符号创造艺术意境,因之这些诗超越了繁复的意象而实现了更高层面上的语义简约,使之成为淡泊诗人独抒性灵的精神自传。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这本取名为《人间有味》的散文集共分两辑是由韩晓露编著。第一辑名为“人间有味”,第二辑名为“人间有情”。虽然有“有味”和“有情”之别,其实,所写的都是以女性视角对于人生世情的一些身心感受,是一本充满了时代的现实情感的散文集子。所谓“味”与“情”之别,就在于前者是在对生活的感受之中倾诉着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和期望;而后者则融入了作者在怀旧意绪中对于生命真谛的理解与思索。”
  • 九八·共和国一号黑社会要案

    九八·共和国一号黑社会要案

    二〇〇〇年九月十九日,吉林省长春市。这一天,也许将永远记录在吉林省和长春市的历史上:轰动全国的梁笑溟(又名梁旭东)黑社会犯罪团伙案,由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完毕后,经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封,立即对黑社会团伙“老大”粱旭东等七名主要案犯执行死刑。由于案情重大,这起附带近千万元的民事赔偿的案件,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审理,八月二十六日,随着那长达二百五十六页的判决书和审判长六个小时的宣判,终于作出了一审判决,披着刑事警察外衣的“老大”梁旭东和其他六名主要成员,被判处死刑,其他二十九名成员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热门推荐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 妃礼勿视,王爷请撒手

    妃礼勿视,王爷请撒手

    别人是穿越当大小姐,甚至是皇后,而她,穿越成为不受宠的庶女,还顶着满门等待问斩的压力。如果不是为了肩负的重担,她才不愿意舍生取义地来到四王府。当她的手被他紧紧拽住,她愤愤咬牙,睁大楚楚动人的眼睛说:“你看清楚,我是你的弟媳妇!”当他满身是血地躺在病榻上,望着携卷包袱夺门而出的纤细背影,忍无可忍地爆吼一声:还有三步,你中的十步倒要发作了吧?你继续走试试看!”
  • 你那儿有没有树

    你那儿有没有树

    老洪说,我才不管谁是谁的傻鸟,我就是要告!作为和你种过树的老战友,我提醒你,你告你要吃亏的。孟大然的话有了应验。老洪果真吃亏了。开庭那天他要告的领导根本没有出现,能够代表领导的小秘书仅仅气了老洪几句,老洪就瘫了地,再也没有起来,至于后面能吃什么亏,老洪只能在地下知道了……老洪永远后,上级又把孟大然调回植树连,后来改成了园林绿化公司,老了的孟大然当了经理……
  • 我的26岁女房客

    我的26岁女房客

    一个三无男人与美丽女房客的纯爱故事。爱情到底是什么,又产生何处呢?
  • 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

    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

    《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以典型案例和经典分析相结合,内容涵盖了智慧选择、明确目标、树立自信、注重细节、心怀感恩、宽容待人、注重人脉、有效合作、灵活处世、低调做人等诸多与人生关系密切的方方面面。故事丰富,哲理精当,内容详实,形式灵活,容易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对读者起到良好的熏陶、启示作用。《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的哲理和智慧,将会启迪我们更好地认清自我、认识人性、感悟生活。每一个哲理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每一份智慧都能给我们的生命提质加量。
  •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善法方便陀罗尼咒经

    善法方便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rospector

    The Prospe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远去的日子

    远去的日子

    长大是记忆渐遥,回忆不深。美好的、不好的终将流逝。
  • 轻拂黄沙之封神

    轻拂黄沙之封神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历史是胜利者打扮的小姑娘,自然看到的是想让你看到的东西。多少真相,悄然掩盖在黄沙之下。讲礼的周从不正面回应自己造反的不合理,也不敢取而代之称帝,只是默默给自己加了王爵。经历不一样的封神年代,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