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4500000003

第3章 练习簿(2)

“苏阿姨”。他们像机器人一样发出既定的信号,四只眼睛在晓白与晓蓝的身上来回地扫描。而晓白晓蓝也反过来扫描着他们、以及客厅角落里一张蒙着黑纱的像片——那是女主人,隔着蒙了灰的玻璃相框,她表情高深地直冲着所有的来客。

妈妈指点着,让晓白叫“成功哥”与“珍珍姐”。晓白一一照办。晓蓝也先后叫了“丁伯伯”与“成功哥”,但在叫“珍珍姐”前,她犹豫着抿上了嘴,妈妈于是恍然大悟地笑了,站在那里跟丁伯伯讨论起姐姐与珍珍的大小,他们非常耐心地分别报出自己女儿的出生年月,阳历及阴历,小小的讨论与比较之后,最终发现,珍珍确实比晓蓝大三个半月,该叫“珍珍姐”。两个大人满意地笑起来,像共同演算了一道非常复杂的数学题。

妈妈让晓蓝重新叫,晓蓝把头扭到一边,嘴里像突然多了一粒糖,含糊地滚了过去,而那个“珍珍姐”,则过分响亮地应了一声,带着肤浅的胜利感。不过,就这个称谓本身而言,珍珍的第二次享用,那已是很多年之后,他们所有的人,都是另一番情形了。

——时光啊,像根甘蔗,哪一头甜哪一头苦?谁能说清。此刻,这屋里,来自两边的两个大人、四个孩子,没有一个人会意识到,由于他们的结识,生活将会怎样铺下后面的轨道……他们所能留意的只是此刻、这个不那么顺溜的初见:在相互的介绍与问候结束之前,包括讨论珍珍与晓蓝的生日大小之时,所有的人一直都站着,如同被画定了圆心,他们像落尽叶片的树桩那样站在各人的位置上,身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硬,构成富有启示的几何线条,彼此叠加、互为因果……

这天晚上,晓白磨蹭着把那软乎乎的练习簿卷成一个细卷儿,然后摊平,再卷。他感到自己的脑袋像堵塞了的下水道,他弄不明白:对他而言,“那边”,到底意味着什么?

思前想后,为了摆脱这沉甸甸的心烦意乱,晓白在练习簿上默写了几个上周刚学过的成语:以身许国。碧血丹心。忧国忧民。浩气长存。一共三遍,默完了,觉得多少表达了部分的衷肠,心里舒服多了。可以看出,晓白是个热爱成语的孩子,成语这东西,对文学家来讲,既庸俗、又局限,可在这个年龄的晓白看来,却觉得那里面有着了不起的精确性与延展性,是他用以对世界倾诉的最佳格式。

就在写完这些成语、放下笔的瞬间,晓白脑袋里突然“叮”地一响:看哪,每天放学路上,他一直渴望着的热乎乎的家、热乎乎的人,这不就来了吗!当然,丁伯伯那个“黄灯”加“红灯”,他有点接受不了。而珍珍,准跟妈妈和姐姐一个样。可那里有个丁成功呀,哥哥、兄弟、老大!太好了!他可以死心塌地投奔这位保护人、踏踏实实地搭在他肩膀上,而不必再像个瓜藤那样地蔫下去了……什么“倚靠”、“搭在肩膀上”,瞧瞧,晓白那么胖,那么重,但偏偏把自己定位得软不拉叽、弱柳扶风——心理医生听到,准又要大摇笔杆了。

合上练习簿,晓白感到有了盼头,但三层下巴的皱褶里同时也有几分忧虑——见面仪式上,那个“成功哥哥”,与众人打个照面后,就立刻缩到他自己房里去再未露面了,那短暂一瞥中所传达出的冷淡是不言自明的。

3、自此,晓白对“那边”重视起来,并以寻求一个“保护人”乃至建构一个亲热大家庭作为他的目标:让六个花瓣拚成一朵大花朵、把两块破棉絮捏合成一床暧暧和和的大被窝!就算多年之后,回忆起初衷,他依然感到这想法不赖、挺朴素的,这是一种超越了小市民趣味的情感寄托,是吧,都不介意什么继父后爹假哥哥假姐姐的……

他注意观察起妈妈——得弄清楚,妈妈与“那边”的关系,其好坏优劣与发展前景。

但是,却很难看清!妈妈是那么的“层峦叠嶂”!晓白一直奇怪妈妈的变化,爸爸的去世是个分水岭,她“面目全非”了,有时,她像生了病,接连几天都不做饭,只买些烧饼来应付他和姐姐,她自个儿则仰面躺在床上瞪视屋顶;但或许仅仅两小时之后,她又一骨碌起来,哈着腰殷勤地收拾家务,连雨靴都拿出来反复洗涮。有一条是肯定的,她不爱说话了、就算说话,也总有点假假的。有一个成语,晓白一年后才学到:行尸走肉。这约摸可以形容这个变化了的妈妈。

妈妈去“那边”时——起先跟平常的夜晚一样寡淡,晓白晓蓝在餐桌上做作业,头顶的日光灯发出苍蝇般的“嗡嗡”声,沙发上的妈妈却有点不安定了,她站起身来回的走、东摸西摸。晓白挠着脖子瞧她;姐姐晓蓝也咬着笔杆子看她,她掩饰地用手做出拨打空算盘珠的样子。她是烷基苯厂二分厂财务室的会计。

……继续做作业,妈妈又替他们一人倒了杯水。最终,她直接摊牌,眉头紧皱,像是不情愿地:“我,过去一下。明早我回来做早饭。晓白听姐姐的话。”

晓白不抬头,像急着赶作业;姐姐站起来,相当体贴:“路上慢点儿。”

等妈妈拍上门,晓白马上丢下笔,站起来,像一匹矮而肥的小马一样遛达起来,房间不大,被他踱来踱去占得满满的,他如同哲人那样忧心着,思考着一些不具体的困惑。

姐姐把刚才装出来的礼貌给扔了,不耐烦地冲晓白直嚷:“走来走去烦不烦?影响我背单词!作业完了就洗洗睡!”

关于妈妈或是“那边”,他们姐弟两个并无交谈,但晓白相信,姐姐应当跟他一样——他们其实不介意妈妈的有了“那边”,或是她的定期前往,这并没有什么,她这种情况,用晓白无意听到的邻居们的话来说,“在外面有人”也是可以的。

问题在于:不对劲。

第一,那个丁某,全名叫做丁伯刚的,实在太!叫人怎么说呢!秃顶、酒糟鼻、搓着手的寒伧样、带铁锈味的藏青工作服、眼神躲躲闪闪……厂区这么大,这么多男人,就是闭了眼,也不见得能撞上这样儿的一个来!以貌取人这是不对的,但这跟他们原来的爸爸,差别实在太大!爸爸的俄语说得跟外国人一样。爸爸穿米色风衣。爸爸每天晚上擦他的皮鞋。妈妈这是怎么回事?

随之而来的第二个疑问,则令人更加不快:对于跟丁伯伯的关系,妈妈虽然是投身进去了,但她从不开诚布公,避免向任何外人提起,她天真地对此保密,似乎所有的邻居、同事、熟人们都比她本人还要天真,似乎整个厂区大家庭的诸多成员们尤其是女性成员们都是瞎子、聋子与哑巴。

这令晓白羞耻,也很不踏实。妈妈的只字不提,蕴含着这样一种可能性,她随时会全盘否定她与“那边”的关系,像个不可捉摸的赌徒,翻脸就不玩了。

唉,总感到生活是摇摇晃晃的,不踏实。

4、妈妈的去“那边”,通常固定在星期三——晓蓝通宵翻读时能够明显地看出,晓白的练习簿,每到这一天,就记得很不好。他常常索性就不写字,只画一些随心而至的图案,细密的茎脉、狂乱的荆棘,把那破烂的旧本子戳得满是印子。

为何是星期三,说来也简单。那边的珍珍姐今年读刚考进个中技,住校;成功哥高考却不成功,目前待业在家——不知报了个什么学习班,每个星期三他去城里上夜课,因赶不上最后一班车,他借住在城里同学家。这样,星期三的“那边”,是小鸟儿们都不在、只有大鸟的“空巢”。换句话说,妈妈的在“那边”过夜——对那边的两个孩子而言,是假装并无此事的地下状态。

了解到这一情况,晓白先是松了一口气,接着却感到气恼:想想看,成功哥哥会因此多么瞧不起啊!他本巴望着建立一种坦荡、可靠的兄弟关系,富有义气和豪情的,同时,作为一个大家庭,其气氛应当是庄重、自然的……他们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弄个恶心的星期三!真像刻在脸上的字啊。

好好的星期三,就这么的给毁了,周而复始,每周都要撞到一次,从不头破血流,却令人浑身疼痛。他惦记这个日子,他假装世上根本没这个日子,还假装他没有妈妈,假装他不是妈妈的儿子,假装这一切都可以从马桶里给冲洗得无影无踪。

软搭搭的旧练习簿上,有那么一个星期三,是两扇被涂得乌黑乌黑的窗户、中间却伸出一只手,黑色的背景下,那白色的手骇人地张开着,向前伸着,直逼到眼前——这里面,有一只“手”的故事。

须得简单说明他们房子的地理,晓白永远都不会忘记的那套小房子:位于烷基苯厂职工宿舍楼最边上,紧临着一条窄巷,他们住一楼,窗户正对着小巷,晓蓝的床在窗户下面,晓白与妈妈合住的另一张大床则挨着内墙——若晓白的爸爸再晚去世个一年半载,若他爸爸是个善于运筹和巴结的人,他们大约有可能从房产科调换到另一套稍大些的房子。当然这种假设毫无意义,生活是严厉的,是笔直向前的箭,它蔑视一切的假设。

顺便介绍一下姐姐晓蓝,少女时期的晓蓝。晓白承认,她好看。这是烷基苯厂宿舍区公认的,就像他是公认的胖孩子一样。其实,十五六岁的年纪上,好看的小姑娘多的是,可晓白听人谈论过姐姐,大概的意思是:晓蓝之所以令人过目难忘,主要的奥秘在于她的神情,非常坚决、非常之有主见——任何人看了都会有想法,而那想法就是:完全没了想法。

这效果有点怪吧,但没错,她就是有点怪的人。她最讨厌别人夸她好看,似乎这就在暗示她是绣花枕头;她故意不讲究穿衣服,妈妈嫌瘦的她穿,邻居们送来的她也穿,如何的旧、过时都不管。但成绩倒真不错,有种大象式的耐心和野心,常捧世界名著啃或是捧着字典挨个儿背单词,好像将来要做了不起的大事情。

总之,从表面上看,她是一个词:正确性,并会让人联想到“优秀”、“纯洁”、“努力”等一系列的好词儿,但这些词儿,只要与厂区这个破烂背景搭在一块儿,就有点滑稽了!她以为她是谁,真还“出污泥而不染”、真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吗?唉!所以她这个正确性,不是自然的,而是出于不认命——她眼睛深处,或是头发末梢,或是衣服下摆里,总有些格格不入的东西,针尖似的闪动,看了简直让晓白有点害怕。

回到那个酷夏的星期三晚上,晓白先睡去,晓蓝还在看书,窗户未关、窗帘未拉——晓白后来想到,姐姐也真是书呆子啊,略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内亮而外黑,若有不轨之人,是很容易发现这家里,只一个痴肥的男孩与他俊俏的姐姐……晓蓝到很迟才睡,她放松地挨着窗户躺下,并为偶尔吹来的凉风而感到惬意,很快,在功课里折腾了一晚的她带着成就感睡熟过去。

……已经睡了一小觉的晓白突然醒了,像有人把他给掐醒似的,他一动不动地侧身躺着,黑暗中张开眼往前方凝视,他正对着晓蓝的床,他清清楚楚地看见,一只黝黑粗大的手正从窗户外伸进来,试探性、寻找性地摸索着,那只手十分耐心,动一动,再停一停,像探路的人在判断方向,缓慢的寻找中,那手掠过晓蓝的肩膀,一拐弯到了晓蓝的胸脯前,这里,他满意地停下,小心地动作……晓白张开嘴,他确信他在大声呼叫,可奇怪,竟没有声音!

晓蓝一动不动,像是睡死在那里,好一大会儿,她哼了一声,从侧身变做平躺了,小衣服的纽扣现在已完全散开,胸部敞露,那只手张得更大了,快活而仔细地玩弄着,甚至,手后面的头脸与上半身也忘情地耸肩往前探着,黑乎乎的剪影眼看着越来越大……晓白想要坐起来,想奔下床去,想推开那只手、推开那个人,可四肢却像梦靥了似的被紧紧缚住,动弹不得……现在,那只手得意洋洋地往下走了,灵巧地翻开晓蓝内裤的上沿,往下褪着,匍匐着往里钻……

“啊——啊!哥哥!哥哥!”晓白终于尖锐地哭叫出来,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叫喊出一个“哥哥”来,同时他把自己尽可能缩小了,以手抱头,双眼紧闭,两只脚在空中无助地乱蹬,活像个巨大的初生婴儿。

晓蓝这下子被惊醒了,她猛地坐起,翻身下床,跌跌撞撞地直冲到晓白的床边:“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

她压根没有注意自己的衣衫不整、肢体半露,她全然不知她身上刚刚发生了什么。

晓白用手指着她,又指着窗户。“手!手!”像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只会这一个单字。当然,那只手早已消失,窗户敞开着,木格格的线条在黯然中保持着不谙世事的体面。

晓蓝意识到了,她的身体从睡梦中复苏过来,她低头看看自己,先是用两手捂起敞开的胸衣,接着又迅速移到下面,拉好内裤,然后左手捂住胸,右手攥着短裤,拚命晃起脑袋,背朝着窗户在狭小的房间来回跑动、冲突着,像只被注射了致命剂的小白鼠,徒劳地想要找个什么隐蔽的角落去蹲下,把自己给活埋起来。

这一夜的下半截,晓白和晓蓝都没睡。

他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不用说,窗户是关上了,还别上了暗销,窗帘也是拉上了,并用针线在下边角粗粗地缝死了,窗帘里面,他们还用板凳、晒衣撑、脸盆、空文具盒、烧水壶等架空着,做成了一个虚张声势但十分巧妙的机关,任何一个人,只要从外面推动窗户,这一切就会稀里哗啦掉下并发出巨大声音。

但他们还是没法睡,他们一起坐在妈妈与晓白那张大床的床沿上,看电影一般,紧紧盯着对面的窗帘,他们准备了充分的恐惧,活像在期待着那只手能够再次出现。

同类推荐
  • 接生

    接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游戏

    游戏

    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终结?在我身上发生了十分荒唐的事,起初看起来像是个意外,后来又像个玩笑,但最后我发现这事情其实非常严肃。第一次发生,是在地铁上。晚上10点40分,从天台路开往仁义广场的末班地铁驶出。车厢里空荡荡的,加上我一共七个人,镶嵌在天花板上的灯管奢侈地照亮了整个车厢,人们脚底下拖着长长的影子。大家仿佛都不乐意群聚,分散在车厢里的各个部位。两个看样子是刚下班的中年男人隔开一米的距离坐在我对面,一个扭头望着窗外,一个在专心发短信。一对年轻情侣紧靠在车厢尽头,互相之间做些小动作。
  • 翘起后腿撒尿的母犬

    翘起后腿撒尿的母犬

    清晨六点,一阵刺耳的警笛骤然响起。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的我浑身一激灵,迅速由熟睡转为了半清醒状态。警笛声越响越急促,红灯也闪烁个不停。尽管有一百二十个不愿意,可我还是迅速地从热被窝里钻了出来,跌跌撞撞地来到放手机的茶几前,飞快地抓起手机摁下了接听键。“喂,懒鬼,赶紧起床,六点十分在南湖公园集合。”手机里传来严厉的命令。我此刻已完全摆脱了睡梦的纠缠,转为了清醒状态,当下赶紧哀求:“燕警官,多给五分钟行吗?好歹让我把衣服穿齐整了呀。”
  • 秘密情报组

    秘密情报组

    秘密情报组1933年10月,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伯力的秋天,风和日丽,山林尽染,满眼望去,五彩斑斓,真是一个美丽的金秋。突然,在通古斯卡河畔的树林里,蹿出一位穿苏军制服的中国青年,只见他拼命地奔跑,还不时回头张望。这时,两名苏联士兵从草丛中跃起,拦住他的去路。青年急忙往旁边一闪,顺势跑开,一名苏军士兵见势立即扑上去,两人厮打在一起。“砰!”苏军士兵被击倒在地,青年猫腰钻进了树林。两名苏军士兵气急败坏,端着步枪就要射击。忽然,从树林中走出一位佩戴中校军衔的军官,用手势阻止了他们。
  • 莫失莫忘

    莫失莫忘

    打动300000人的告别笔记,秋微销量与口碑齐赞之作。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学会与亲人、挚爱告别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十年爱念,四次分离。这是一本关于告别的笔记,写给我们在心底日夜牵挂的人,没有好好说再见的人,还有生命里不能触碰的痛。写尽了温柔的、漫长的、闷声不响的、没有好好准备的告别。总有些人,虽已不在身旁,却给你力量。在绝望、无助、迷茫的日子里,是他们让我们没有放弃希望,不再孤独地行走,这也是他们离开的意义。爱是一生的修行,能安放好感情,就能安放好人生。我们离开了彼此,我们成全了爱。
热门推荐
  • 萌宝来袭:帝少独宠不良妻

    萌宝来袭:帝少独宠不良妻

    一个背叛,一场车祸,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不会有孩子……五年后,当他带着怒火抓秘书加班的时候,意外的发现,竟然有两个酷似自己的男孩,还有一个天使般的女孩……“孩子不是你的,我没那么眼瞎”他还没问出口,火爆秘书即道。“徐秘书,要不去做个亲子鉴定?”“总裁,你确定应该去医院做个检查,神经病得趁早治。”他们是他的孩子吗?不管他怎么查,都查不到任何信息,而他们的确几个月前才认识,难道真的只是巧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岁序总考全集

    岁序总考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洪荒天尊

    重生之洪荒天尊

    一样的洪荒,不一样的故事,一个后世穿越的人,纵横洪荒世界,拯救鸿钧脱离天道,最终成就一个至高的存在……无需介绍太多东西,一切都需要你们自己前去观看……你们便是主角,你们便是纵横洪荒的牛人,尽情的想象吧!
  • 女帝霜言天下

    女帝霜言天下

    相信了那个男人,结果一颗子弹引来了死亡,异世重生,没有再去相信男人了,温柔不再,一片淡然,结果却引来了那么多只的男人,大家之中的公子哥,王朝之中的高贵,会医术的神秘好友,同门师兄,呀,怎么连师傅也找来了,那个手下怎么也来凑热闹,是觉得孤王这天下太昌盛了,前来投靠么?那个,邻国的那只,别老钻孤王的被窝!
  • “活死人”谜案

    “活死人”谜案

    戈登的门口突然出现一个阴森恐怖的黑衣人。他用一种毫无语调、阴沉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说:“我要杀死你,戈登!我要杀死你!”戈登被这突如其来、阴森森的恐怖吓得浑身颤抖,原本健康红润的脸顿时煞白;他僵硬地倒在桌旁大椅子里,肥硕的大手紧紧抓住桌子角,惊叫道:“杰克森!”身着黑色葬服的凶手一脸杀气,两眼直视前方,双手鹰爪般伸向戈登,越来越近。戈登再次尖叫道:“站住!杰克森,我什么地方惹了你?”回答依然是单调、刺耳的那句话:“我要杀死你,戈登!”
  • 万世魔尊

    万世魔尊

    诸天万界,宗门林立,强者如云,废材少年死而复生,传承魔门残脉,修无上魔道,集万世法宝,成绝世战尊,一步步踏上最强主宰之路……
  • 101次枕边书

    101次枕边书

    沈千树和夜陵在法国相知相爱,却因夜陵的病被迫分离。七年后,小童画红遍大江南北,成了国民儿子,夜陵看着酷似自己的小脸。“你是谁?”小童画:嘿,便宜爹地!
  •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照亮客户的眼睛,第一印象决定沟通效果——提高印象分的6大技巧。摸清客户底牌,听懂弦外之音——有效倾听的7大技巧。重视语言技巧,沟通更流畅——完美表达的7大技巧。看懂边缘信息,身体语言暗藏沟通捷径——捕捉信息的5大技巧。锁定关键词,快速突破沟通障碍——找融合点的4大技巧。应对有术,对症下药成就高效沟通——多方应对的10大技巧。进退有度,迂回让沟通柳暗花明——玩转局势的6大技巧。法有定数,高效沟通有原则——原则性沟通的6大技巧。摆正位置,客户永远是沟通的主角——角色定位的4大技巧。
  • John Halifax

    John Halifa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光裕的战争:家族企业从野蛮生长到制度文明发展的启示

    黄光裕的战争:家族企业从野蛮生长到制度文明发展的启示

    从一无所有的农家穷小子,到富豪榜上的首富;从一家小商贩的小地摊,到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帝国;从风光无限的中国首富,到因涉嫌经济犯罪而黯然失色……股权之争让黄光裕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黄光裕成为了时下最受关注的问题企业家。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小说式的生动描述,刀锋一样犀利的点评,解密了国美的成长轨迹,记录了黄光裕极富争议色彩的商业生涯。本书是对黄光裕沉浮伏人生最完整的记述,而且从一个公正中立的角度,对其家族式企业野蛮生长过程中的制度文明和企业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希望能带给人们警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