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9700000003

第3章 皇帝们都做过什么?(2)

在即位当天傍晚,文帝就住进未央宫,任命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负责宫城殿门的警卫。以张武为郎中令,巡察保卫宫中,负责皇帝的安全。张武实际上掌控了宫廷的军事力量。

反观,后面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的邑昌王刘贺的冒进,简直就是找死。昭帝刚死,因为无子,昌邑王刘贺被征来典丧(其实就是立为帝):身穿斩缞之服,却一点也不悲哀,大吃大喝,还用车装载沿途抢来的女子玩乐;到达京城即位后,他不思进取,聚众吃喝玩乐,利用手中的权力给昌邑的旧部加官进爵,纵容家人胡作非为,强令西域属国进献黄金美女,还跟昭帝的宫人淫乱——不知检点,活该。

刘贺的资质实在太差。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他不知道在他之前被推选为帝的代王刘恒是多么的小心谨慎,一路设防;也不知道,在他后面被拥立为帝的刘病已(即宣帝刘询)是多么的诚惶诚恐,战战栗栗,汗出如浆;更不知道,外藩入继大统当上皇帝,群狼环伺,是多么高危。

老狐狸们的桃子是这么好摘的吗?长点心吧!

汉文帝:杀死舅舅为哪般?

在古代,作为一个政治家,你必须懂得做秀,才能让人支持你;能做好秀,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算是好的政治家了。那种一肚子坏都不加掩饰的,或者说得好听、做得难看的都是混蛋。

在民间故事里,汉文帝刘恒是“二十四孝”中的典范,代表事迹是“亲尝汤药”——他被封为代王的时候,曾衣不解带地陪侍在生母薄太后的病床前,给太后尝煎好的汤药,长达三年。果然道德模范。后来,朝中大臣在讨论合适的皇帝人选时,刘恒的这一举动为其大大加分,终于被迎立为天子。

不过,文帝同时还有一个“大义灭亲”的光荣事迹。诛杀的,正是薄太后的亲弟弟薄昭,也是他的亲舅舅。

在怀疑论者看来,这段史料记载之简陋,里面大有可商榷之处。薄太后之弟薄昭,在刘恒被迎进未央宫之前,曾起过关键作用,他曾奉命见周勃;通过薄昭汉文帝得到了当时手握京师兵权,有左右局势能力的太尉周勃的支持。这是大功一件。薄昭也成了薄氏中唯一封侯的。后来周勃被诬谋反,中间穿针引线,给周勃求情的人,正是薄昭。

文帝曾把周勃以造反之罪下狱。他是否怀疑二人结盟,有过利益勾结?很有可能。以文帝的心思之缜密,必然十分警惕。

《史记·孝文本纪》云:“十年冬,(汉文帝)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死。”记载太略。《资治通鉴·汉纪》载,“(汉文帝)十年冬,上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为什么要派汉使去找薄昭,薄昭为什么会被汉使激怒,又为何杀汉使者,都是谜;汉文帝为什么要鼓励舅舅自杀,薄昭不肯,还让群臣穿丧服去薄家中逼其自杀,则更诡异。

在诛杀薄昭的事件中,薄太后并没有出面。一种可能是薄昭犯的是大过,薄太后不敢;另一种可能是,文帝早跟母亲打过招呼,这个舅舅我杀定了。不管哪种,恐怕母子俩之间必然已存在隔阂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论这件事情说,李德裕以为:“汉文帝杀薄昭,在法律上是圣明的,在道义上却不适当。当年秦康公送晋文公返国的时候,曾发出见到舅舅就如母亲仍然在世一样的感叹。何况薄太后还健在,只有一个弟弟薄昭,汉文帝对他判罪不变,这不是告慰母亲的做法。”又引魏文帝(曹丕)说法:“对待国舅,只应当用恩泽赡养而不应当把权力交付给他,他犯了法以后,根据法律又不得不处罚他。”

司马光责怪文帝在处置此事时,不孝,不智。不过我觉得,薄昭之死,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文帝防止薄氏坐大,将来难以驾驭,欲加之罪。看来在对待薄太后的孝与不孝之间,汉文帝的角色转换得很快嘛。

还有一点似乎没怎么引起史家关注。在文帝上台一年多时间里,实力很强的楚元王、齐哀王、城阳王等纷纷去世,这有不合常理之处。要知道,他们每个人去世时都正值壮年啊。

齐悼惠王刘肥有三子,对文帝威胁最大。大儿子齐哀王刘襄在平定诸吕之乱中功劳最大,本来差点被推举当皇帝的,但功败垂成,回去后很快就病死了。二儿子城阳王刘章,也有大功,文帝本来许诺要封他赵地,后来有意打压他,只给了齐的一小块地方封王,刘章也在第二年就病死了。

三儿子济北王刘兴居,也被文帝骗了,只封了一小块地,早就心存不满了。听说文帝亲临太原,他以为皇帝将亲自统兵出击匈奴,觉得有机可乘,就起兵造反。汉文帝迅速布兵,又用了釜底抽薪之计,刘兴居很快兵败自杀了。想必文帝看到济北王造反,会心中一喜吧?

我真心觉得汉文帝算是中国历史上综合水平最高的几位皇帝之一,不管是行政能力还是人品德行,都很说得过去了。但他一样也在忙着除掉异己。只不过,他除掉异己的方式,既温和,又让人服气,至少没有留下大的把柄。

放宫女一条生路

宋仁宗也是我喜欢的一个皇帝。在北宋的笔记小说《邵氏闻见录》里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宋仁宗赵祯喜欢用导引之术(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相配合的一种健身治病的方法)来整理头发,有一位大宫女特别擅长,时人称之为梳头夫人。有一次,赵祯退朝,让梳头夫人给他梳头,妃嫔也在旁边;有人看到赵祯的袖子里有一份章疏,大家就笑着抢过来看。有位妃嫔把章疏读了出来,原来是御史台的官员请求把宫中的宫女外放出去。大家一时间安静下来,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有梳头夫人叹息说:“现在京师的有钱人还要多娶妻妾呢,哪里有外臣敢对天子的妃嫔侍女说三道四的?官家(皇帝)不如把说这话的人赶出去,就清净了。”赵祯不说话。吃了饭以后,他到后宫,命内侍拿出宫人的籍册,他自己挑选了一些人放出宫去。梳头夫人因为侍候的时间长,第一个就被外放,他也没有干预。后来有人问参知政事吴奎说:“皇帝和汉文帝比怎么样?”吴奎说:“从这件事来看,他比文帝强多了!”

虽是小说家言,但这个故事和仁宗的个性十分相符,应是真事。宋仁宗是比较适合与汉文帝相提并论的皇帝:都是守成之主,行事仁厚慈爱,从善如流,其后宫亦管束得较严,不甚滋事。《宋史》和《汉书》为这二人的盖棺定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他们为了节俭,不建新的露台御苑,行事何其相似。《宋史·仁宗本纪》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你再建功立业、好大喜功,树了多少政绩工程,扩了多大疆域,都抵不上一个“仁”字。

汉文帝刘恒曾经做过一件类似的事,博得赞美一片。《汉书·文帝纪》:(文帝十二年)二月,出孝惠皇帝后宫美人,令得嫁。

我们来看看,惠帝崩之后,为高后元年(前187年);高后执政八年,崩,一番周折之后,文帝登基。就是说,文帝十二年(前168年)离惠帝崩将近二十年。惠帝执政时十七岁,已成年,后又在位了七年多。如果按惠帝崩时这些宫女二十岁来算(多数应该还不止),宫女出宫时至少也接近四十岁了。在那个四十岁女性多已当上祖母的年代里,这种善意,来得太迟了。

不过,汉文帝至少开了一个好的先例。此前,秦始皇把大量的宫女殉葬,吕后又把高祖“诸幸姬”,“皆幽之不得出宫”。在他之后,才打开了宫女出宫的门。对于那些长年不得见君王的女奴来说,也算是人道了。

汉文帝还留下遗诏,曰:“归夫人以下至少使。”如果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可以看一下《汉书·外戚传》:“汉兴,因秦之称号,……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就是说,除了皇后以外,一直到少使这一级别的姬妾,都遣“归”。归,不仅有归家之意,更有“出嫁”之意。想必,这里的“归”,应有既可让其归家,又有任其自嫁之意。史书没有记载,不知没有子嗣的文帝宠妃慎夫人是否也在遣归之列?

汉时不重贞节,饶是如此,汉文帝之举也令人啧啧称叹。比之曹操的“卖履分香”的趣味,又强过许多。

之后,遣宫女、至姬妾出宫、任其改嫁,便是家常便饭了。景帝崩时,“出宫人归其家,复终身”。武帝时,卫子夫再度得宠幸,也是在放出不用的宫人之时。成帝时,“出杜陵(宣帝陵)未尝御者,归家”。哀帝时,又有“掖庭宫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官奴婢五十以上,免为庶人”。平帝崩,“其出媵妾,皆归家得嫁,如孝文故事”……

不仅在汉代,后世的正史和诗歌作品中也一直有放出宫人的例子(只不过把妃嫔也遣嫁的就极少),唐中宗神龙元年更有“放宫女三千人”——冗员就有三千人,那留在宫中的更不知凡几了。

放宫女出宫的原因很多,比如新皇帝即位宫中需换一批年轻的新鲜面孔;比如宫女年长色衰再无受宠可能;比如朝臣为了节省宫中经费要求裁员;比如天灾时为了顺应天时把宫女放归,令“内无怨女,外无旷夫”——虽然宫女出宫,日子未必就一定好过,不过恢复自由是第一步;能否保障她们的后半生,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汉文帝此举,不啻是“凿空”,与宋仁宗有的一比。这又是与他奉行节俭、薄葬、惠民等思想一脉相承的。这两个皇帝在历史上不算抢眼,但史家的评价却颇高。其实,坐上这个权力几乎没有制约的帝王宝座,还能成就“仁”这个字的君王,真需要有非凡的人格、强大的自制力。汉文帝已算是帝王中的表率,别的就更不值一提了。看到那些总是寄望于开明专制的臣民们,我真心觉得,还不如去买彩票呢,至少中奖概率还大些。

同类推荐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明末时节,满清雄起于关外;流贼起于关内,祸乱天下。崇祯,皇太极、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问鼎逐鹿!他以共和国军人的身份,穿越明朝,以大明军人之身,力挽狂澜,总兵天下,摄政大明,重塑中华!
  •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论述印度从开始遭受殖民侵略到最后获得独立的历史。本书着重说明英国统治在给印度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怎样不自觉地导致了印度社会的巨大变革,启动了现代化进程;英国统治怎样促成印度一种新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兴起,这种力量如何成长壮大,如何积极参与促进印度发展并最后迫使英国交出政权。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从印度国情出发研究印度,对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殖民主义双重愈来愈的实现、殖民统治与印度现代的启动、非暴力不合作道路的作用、甘地与国大党的关系、下层人民在民族斗争中的地位、教派主义兴起和发展的缘由、英国在印巴分治中的作用和印度独立的历史意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 贞观纨绔王

    贞观纨绔王

    武元庆,万金油钟点工为其父还债,身兼多职累垮坠楼工地,灵魂穿越一千多年前大唐贞观十一年,附身不学无术欺凌霸市纨绔子弟同名武元庆,还是未来冷血女皇帝武则天的同父异母哥哥,命运坎忑武元庆如何化解?临近破产烂摊子激起武元庆奋进,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引导武氏兄弟走回正途,拓展家族有限资源发家致富,才艺双绝花魁,傻白甜刁蛮公主,钱多人傻王爷兄弟,灾星限量版程咬金,厚黑开国功臣陆续闯入武元庆生活圈。且看坐拥显赫资本,不甘寂寞的武元庆,在贞观年如何运用学识玩转大唐,如何斗智斗勇群臣帝王打土豪,引导未来女皇正确思想观逆转改写悲催人生,成就大唐贞观御赐传奇纨绔王。
  • 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明朝末年的河南,是灾难轮番肆虐的地方,是各路豪杰争雄的战场,更是无数百姓的苦难之地。那是不堪回首的岁月,那是混乱无比的时代,可是,却有英雄悄悄在这块大地上崛起。
  • 贞观祸害

    贞观祸害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书友群:640299482
热门推荐
  • 神御万界

    神御万界

    我若为神,天下无魔!我若为魔,屠尽神灵!我为神魔,天地再无神魔之别!踏天成神,炼狱为魔,皆在一念之间!
  • 胎教方案

    胎教方案

    本丛书主要介绍了胎教、产期生活常识以及产后变化、产后保健、新生儿的生理特征、新生儿的营养和照料、1至3岁婴幼儿的卫生保健、智能训练、疾病防治等知识。该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使用性,非常易学、易懂和易用,是广大孕妇用以指导饮食营养、日常生活、保健预防和用药医疗的良好读物。
  • 当阳光变冷

    当阳光变冷

    镕畅,女,1979年出生。2002年开始写作。小说发表于《黄河》、《厦门文学》、《都市文学》、《山西文学》、《南方》等刊物,作品曾入选《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小说精选》等。长篇小说《花影》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大雨,裹挟着一些微小的砂粒,落进城市的眼里,把白天冰冷的建筑物和高楼大厦弄得泪眼迷离。不一会儿的功夫,马路上行人渐无,只听见一声紧似一声的雨点击打着路面,深入浅出地在夜幕中宣泄着私愤。很多店铺提早关门,卷闸门拉下冰冷的面孔。一只迷路的鸟,盘旋在马路的上空,在人来车往中,凄厉地找寻着日光留下的残美。
  • 吻安,简先生

    吻安,简先生

    她被心爱之人“驱逐”了五年,回国之后她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感,可在他面前她一次又一次的意乱情迷。当被所有人误解为杀人凶手,他为了她将另一个女人罚了数年。“你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离开。不过既然你留下了,那我希望你已经有了做简太太的准备。”
  • 杉杉来吃(赵丽颖、张翰主演)

    杉杉来吃(赵丽颖、张翰主演)

    赵丽颖、张翰主演电视剧《杉杉来了》原著小说。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与Boss斗,其傻无比。这就是一部小职员杉杉在大Boss封腾的磨牙霍霍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斗争史,他们的斗争究竟会有怎样的结局……
  • 新网王之时光不负有情人

    新网王之时光不负有情人

    (新网王同人,原创女主。可能是个坑。)“我也想被一个人包容地对待,我也想被一个人温柔地守护,我也想被一个人长久喜欢…”“我想我就是那一个人。”幼童时的相遇,年少时的相遇,后来的相遇,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 那些难以忘怀的电影(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难以忘怀的电影(每天读一点英文)

    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特点有三:内文篇目取自中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的读本,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影片赏析、单词注解、脱口而出的句子,在重温经典中轻松掌握地道英语!
  • 红马

    红马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麓堂诗话

    麓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穿小炮灰逆袭记

    书穿小炮灰逆袭记

    苏若纪本来惊喜的发现自己在死后重生到了一个年仅五岁的世家嫡出大小姐身上,可是不到两个月她惊恐的发现自己是书穿了,穿到了一个才七岁就被炮灰了的女配身上……女强文,女主不会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