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8900000003

第3章 北斗以南第一人——李时珍传奇(下)

第七节迷幻曼陀罗

又见雨湖。湖光山色依旧,人情世态已改变许多,李时珍徜徉湖畔,突然感觉到一种萧索的意绪。他累了,要坐下来静静地想一想。

于是他在濒临雨湖的北岸红花园修建了一所新居,取名“薖所馆”,薖所一词源于《诗经·考槃》。他从此自号濒湖山人,依山傍水,凭栏临风,他有时放下手上修订的新本草书稿,喝喝酒,吟吟诗,写一些医案、脉学。父亲李言闻见到他,只是过问一下孙儿们的事情,长孙建中的举业怎么样了?第二个孙子建元喜欢画画,现在还在画吗?听说以前和你同学的那个乔生要来教他画画,可别把建元教坏了。啰啰嗦嗦的就是这些,很少和他谈及医术。李时珍有点悲哀地想:父亲老了,已经没有精力关心他和他儿子都曾经拥有的事业了。

但是有一天父亲突然谈起了嘉靖三十三年李时珍上山捕白花蛇的事,这种白花蛇是指蕲州四大特产蕲艾、蕲竹、蕲龟、蕲蛇之一的蕲蛇,因为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地方官常常逼迫百姓捕蛇上贡,民间受害不浅,蛇也因此越来越少,甚至在蕲州本地也很难捕到了。李时珍为了仿效父亲写《蕲艾传》,打算也为蕲蛇作传,于是亲自登上蕲州龙峰山,冒着险不辞辛苦地捕捉白花蛇进行观察,回来后写成《白花蛇传》,父亲当时给了他很大赞许。

李时珍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提起这件事,这是他们父子两人最后一次聚谈,过后没多少日子李言闻就与世长辞了。

李时珍不仅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他成长道路上一位对他影响最深、给他帮助最大的良师。第二年当他决定挎上药囊,带上药锄,领着次子建元和徒弟庞宪踏上万里行程时,他在心里默默地告慰父亲,就在父亲故去不久,建中终于中了乡试,成了举人,李家可以出一个当官的人了。虽然这对李时珍已经是无所谓了,但是父亲的死和建中中举使他不再有什么牵挂,他可以放心地开始早就想进行的系统的野外药物采集观察,开始真正的科学实践了。想起来这也是月池翁的遗愿,谁能说父亲临终前不久和他谈到龙峰山捕白花蛇的事,就完全是无意的呢?父亲难道不是向他暗示:要修好新本草,还是应该像上龙峰山一样,走出书斋,实地考察。

走出了薖所馆,这以后的三、四年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李时珍足迹所到,都是他捕蛇的龙峰山。

这里是武当山。

武当又名太和,主要是奉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名山。传说真武就是在这座山中修炼得道,后世称这座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因此得名武当。山上有一种榔梅仙果,传说真武大帝在武当修炼时,久久不能得道,有一天折下梅枝插在榆树上发誓说:吾道若成,开花结果。四十二年后终于功成圆满,榔梅果然开花结出了果实。武当山的道士们年年将它蜜制后进贡嘉靖皇帝,于是榔梅连同武当山的一草一木都神圣不可侵犯,实际上变成了道士们的私产。

李时珍带着庞宪来到山下,就受到当地乡民好心的警告,但武当山盛产药材,不管有什么危险,李时珍也不会放弃进山采药。第二天他就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名为“九仙子”的草药,后来成为他在新本草中新增的三百多种药物之一。

李时珍最想见到的还是榔梅,他要亲眼看看这种果子是不是像传说的那么神奇。采了几天药后,他和庞宪终于在五龙宫北碰到了很像榆树的榔梅树,挂满许多梅子似的榔梅果实。

李时珍摘下几颗先尝了尝,又装了些在药囊里,当他和庞宪下山回到借宿的村子村口时,不巧正碰到几个回山的道士。

道士们一看师徒二人的装束打扮,就知道是上山采药的,不容分说,抢下他们的药囊,一看里面除了药材外,还有严禁采摘的仙果。道士们威胁说要报官,还得先送到观里捆打一顿。

但是村民们已经闻声围上来了,几天来李时珍在村里无偿给大家看病,许多人多年治不好的痼疾都给他治好了,大家说来了个好心的神医,现在一起为他求情。领头的道士也有点害怕激起众怒,放过李时珍师徒又不太甘心,就出了个题目说:

“好了,要我们放过他也不难,听你们说他采了药都要亲口品尝,简直像个尝百草的神农。既然是尝百草的神农,他要敢亲口尝尝风茄儿酿的酒,我们就饶了他。”

村民们哗然了。一个村民说:“道爷,你这是有意刁难,方圆百里的人谁不知道风茄儿酿酒吃了就像发疯一样,弄不好会出人命的。”另一个村民嚷:“神医,你千万别听他的,他们存心害你。”李时珍说:“到底什么是风茄儿?先说来我听听。”

大家描述解释一番,李时珍明白了:“你们说的就是曼陀罗花。原来你们这里有曼陀罗花酿的酒,我早知道曼陀罗花有毒,能使人迷狂,一直没有机会尝尝。”

大家纷纷劝阻,又一个村民说:“神医,这酒是他们观里专门酿来害人的,他们采风茄儿的时候是笑着采、跳着舞采的,一直还没有人敢尝上一口呢。”李时珍又问是怎么回事?另一个村民说:“大家都传说这种花笑着采来酿酒,人喝了就会发笑;跳着舞采来酿酒,人喝了就会跳起舞,这又笑又跳的,难道不是成疯子了?”李时珍沉吟下来,大家都以为他要重新考虑,没想到他一开口就说:“这样一来,我更要试上一试了。”

李时珍冒险进行了曼陀罗花酒的尝试,终于证实了那种传说是无稽之谈。曼陀罗花是一种含有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少量阿托品的茄科植物,确有一定的麻醉致幻作用。服用者要在产生幻觉的情况下才会跟着人又笑又舞。

武当山的道士们不得不放走他们师徒。后来庞宪把事情告诉了建元,建元也受惊吓不小,劝告父亲:“爹,我想起您在家的时候,本来就有眼病,您为了要试验久吃生姜会不会有损目力,就一直吃了好一阵子的生姜。这回又喝曼陀罗花的毒酒,更是在拿性命冒险了。爹,以后您千万不要再做这种事了。”

李时珍笑着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说起久吃生姜、还有胡椒什么的会损害目力,试验后知道了,从此少吃,我的眼病也渐渐好了,这难道不是自己眼前就有益了?你别管那么多,只管帮我用心把这回新采的药画出图来就行了。”

李时珍这回上武当山收获很多,他感到不虚此行。至于带回来的“仙果”榔梅,经过反复观察品尝,他还是没有发觉有什么神奇之处,后来终于只在新修的本草中如实地写下“甘酸,平,无毒”,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而已。

第八节书传天下,誉满人间

几年艰苦的野外考察,李时珍差不多忘记了世事变化,嘉靖四十五年那位一心迷恋方术的世宗皇帝终因服丹药中毒而死,太子朱载垕即位,为穆宗。次年改元隆庆,并撤除炼丹所,停止一切斋醮活动,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得知这些情况后,李时珍不由得感慨丛生,他想起了那玄妙观的丹药,楚王府奉祠所旁边的神坛,太医院里受人雇佣的贾某,武当山存心不良的道士。回顾大半生,竟然几乎都是在和道士神棍方术迷信作斗争中度过的。

在此之前奸臣严嵩父子事败,改革家张居正入阁参与机要,但还没有掌握到能系统推行改革的权力,穆宗皇帝朱载垕又开始受方术蛊惑,久服淫药,在位仅六年就死了。

明神宗朱翊钧继位,万历年代开始,张居正当上了首辅,力行改革。李时珍新本草的编纂修改也接近完成,他取书名为《本草纲目》,万历六年,《本草纲目》定稿。

这是一部举世公认的伟大的东方医药宝典,也是一部博物学的巨著,就从嘉靖三十一年壬子正式算起,也整整历时二十七年,前前后后修改了三次。“始于嘉靖壬子,终于万历壬寅,稿凡三易,分为五十二卷,列为十六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以类为纲,以药为目。”书中收药物1892种,附药图1109幅,附方1096方,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之大成,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先进地位。除了在动物、植物、矿物以及农学上的价值之外,《本草纲目》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于药学方面。通过考察实验,纠偏正误,广征博引,扩充了本草的内容,并结合研究了方剂学。其次是确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新的药物分类体系,先矿物,后植物,最后是动物,每一类药物的排列顺序也大致是先简单后复杂,体现着自然发展由无机到有机,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论思想萌芽,为后世著名的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多次引用。

尽管这种分类法尚未达到瑞典植物学家林耐分类法的水平,《本草纲目》也不能称为一部真正近代科学的著作,而且还存在一些瑕不掩瑜的谬误,比如粉锡(铅粉)无毒,李时珍已经在书中论及铅矿工人的职业病,是长期在铅矿中受毒气所致,却不能由此联系推论出铅粉有毒。另外也残留了一些迷信观点。但《本草纲目》在医药学史上影响深远,是无愧于达尔文所说的古代“中国百科全书”这一光辉论断的。

李时珍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指出脑是人的思维器官,“脑为元神之府”;首先用蒸汽消毒法预防温疫等。他还推断人有胆结石,并且作出以下很有意思的论述:“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易死。诸兽皆有黄,人之病黄者亦然。因其病在心及肝胆之间,凝结成黄,故还能治心及肝胆之病。正如人之淋石,复能治淋也。”

李时珍事实上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猜想”:“人黄”即人的肝胆结石也像牛黄一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且就能对应地治疗人的肝胆病。仔细想想也有点道理:牛黄是牛之病,人黄是人之病,为了防止和减轻病害,牛或人自身的免疫机制会分泌出某种物质来隔离、包裹和排斥异物结石。结石是肝胆的废料,带有毒性,这种分泌物等于是降低了毒性,以毒攻毒,当然就应该能反过来刺激、增强肝胆的免疫功能,治疗人的肝胆病,变废为宝。或者也可以说这种分泌物本身无毒,但通过包裹的结石增加了毒性,“是药三分毒,是毒三分药”,增加的毒性反而带来药性,当然也应该能刺激、增强肝胆的免疫功能,治疗人的肝胆病,同样是变废为宝,实现了以病治病。“李时珍猜想”是否成立?只能留待今后的科学来加以证实了。

年逾古稀的李时珍病卧薖所馆,透过他的生命之窗,已经是一片苍黄的晚景。他的《本草纲目》和李贽著名的《焚书》刻印于同一年,他在等着看到凝聚了他大半生心血的新书。为新书作序的王世贞刚好也在这一年死了。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曾当过刑部尚书,又是执文坛牛耳的大名士,“后七子”之一。他几乎不懂得任何医药或其他自然科学知识,即使在文学上也属于拟古派,晚年还迷恋丹铅方术。但李时珍却不得不登门向他求写序言,“乞一言以托不朽”,一个真正不朽的科学家要靠一个仅仅有刑部尚书官衔和拟古主义文名的人说句话来达到“不朽”,这不是李时珍的悲哀,而是一个重名不重实、重文不重理的社会的悲哀。

现在刑部尚书之类的官衔早已不为人所知,拟古主义的文名也散发着一股子霉味,光耀千秋的依然是《本草纲目》。不过王世贞还是有点眼光的,也算能对得起李时珍,他为《本草纲目》写了一篇很中肯的序,较准确地评价《本草纲目》是“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不能仅仅只当作医书来看。并称赞李时珍“真北斗以南一人”,这可以理解为真是北斗以南一个人物,更可以理解为真是北斗以南第一个人物。

李时珍临终回首,自然先想到书成后十余年间,为联系刻印出版而一直奔波劳碌,心力交瘁,这是暮年的他最受困扰的一件事。万历十五年做七十整寿,自编诗集,全家团圆,子孙绕膝,老人也为这个没有感到完全的舒心畅意。诗集中有一首嘉靖年间写的七律旧作,题为《吴明卿自河南大参归里》,现在看来有一句倒像是为现在的自己写的。那时好友吴明卿在河南为官,因为得罪奸相严嵩,削职还家,李时珍写了这首诗表示同情和安慰,其中一句“久孤兰杜山中待,谁遣文章海内传?”竟成了目前自己的写照,只是谁又像他安慰老友一样来安慰他呢?

总算得到南京藏书家、刻书家胡应龙的同情支持,《本草纲目》刻版了,李时珍放下这块心病后,身体却真的病了。

病中涌现出许多断续琐碎的回忆,如梦似幻。他想起嘉靖三十八年从北京太医院辞职回来,途中见北方的车夫常常随身带着一种叫“旋花”的药,细问才知道,车夫们晚上回去用这种药煎汤喝,可以治一天劳累引起的筋骨疼痛损伤。他想起了为证实穿山甲并不是传说中的“张甲诱蚁”,曾经捉来穿山甲进行观察,并亲自解剖。还有他也曾长时间观察过的细腰蜂(蠮螉)似乎又在眼前嘤嘤嗡嗡地飞,胃里面偶尔会像牛马一样奇怪地反刍出多年前尝过的草药栝楼的甘寒气味,他因此辨明了关于栝楼气味的两种说法。他突然又回忆起万历八年去南京联系刻书不成,失意之中仍然想到去狮子山静海寺看看种在那里的一些海外药物,这是当年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他还不忘逛逛药王庙,南京药王庙也是一个有名的药市。恍惚中,他好像又置身于登过的许多名山,武当山、大别山、茅山、牛首山,面对着许多农夫、渔民、樵哥、猎人和铃医进行询问。一点不夸张地说,他为《本草纲目》读破了万卷书,走遍了万里路,而《本草纲目》最终又能带给他什么呢?如果是带给他名,他早已经是名医;如果是带给他利,他在大半辈子行医中少收或没有收的诊费药钱,都足以使他成为巨富。如果是带给他一官半职就更谈不上了,何况他的大儿子建中早当上了知县,现在又升任云南永昌府通判了。

“严介溪(即严嵩)早死了,死得活该;张叔大也死了,死得可惜。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人都有一死,是不是我的大限也到了呢?”老人在病榻上喃喃念着,他并不能够像后人为他立传所说的那样预定死期,但他是医生,他能够坦然地迎接死亡。

漏尽灯残,老人颤抖的手将早已写好的向朝廷进献《本草纲目》的遗表交给次子建元,表上结尾是这样几句话:“……治身以治天下,书当与日月争光;寿国以寿万民,臣不与草木同朽……”,如果真要说《本草纲目》带给他什么的话,也许就是这样了。

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岁在癸已,李时珍病逝于家,享年七十六岁。他同妻子吴氏合葬于蕲州东门外雨湖南岸土耳地。

万历二十四年的十一月,李建元根据父亲遗表写成了《进〈本草纲目〉疏》,连同刚刚刻印出来、李时珍至死也没有看到的《本草纲目》金陵版新书,一起进献给神宗皇帝。由新书记载的“敕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蕲州李时珍辑。云南永昌府通判男李建中、黄州府儒生生员男李建元校正。应天府儒学生员黄申、高第同阅。太医院医士男李建方、蕲州儒学生员男李建木重订。生员孙李树宗、李树声、李树勋次卷。荆府引礼生孙李树本楷书”来看,李时珍和他的子孙三代人都为这本书付出了努力,其中一千多幅精美的药图都出自建元之手,另外李时珍的徒弟庞宪也有不小的功劳。至于李时珍敕封为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是由长子建中原来官职得到的荣衔,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照当时的说法,他也算是一个“封翁”了,但是在民间,他永远是那个身背药囊、手持药锄、踏遍山野、嚼得草根的清瘦、健谈的老神医,人们传说他不但寻方觅药,访疾问苦,还为民伸张正义。

有一年除夕,李时珍在外地采药,遇上当地州官派人请他看病。李时珍在外地采药,遇上当地州官派人请他看病。李时珍很奇怪,这位州官大人吃饱喝足了民脂民膏,养尊处优,能有什么病?一问才知道,原来州官大人也像荆宪王、楚王和世宗皇帝们一样,想要长生不老,闻李时珍之名,派人重金来请。李时珍对来人说:“今夜除夕,有所不便,我人不能去,但是可以先开个方子给你带回去,你也算交差了。”于是写了一个方子交给来人带回,收下的金银散给了当地穷人,让他们也能好好过个年。州官得到药方打开一看,写的是:“千年陈谷酒,万载不老姜,隔河杨搭柳,六月瓦上霜,连服三万七千年。”气得那贪官不但没有长寿,差点当时就短命了。这个传说就叫《千年长寿方》。

还有传说李时珍神奇医术的故事:李时珍在外采药,有一天来到江西、安徽交界的湖口地方,一家药店老板的儿子也知道他的大名,听说他来了,急忙一翻身跳过五尺高的柜台,跑出去要见识他,一看是个瘦老头,人不出众,貌不惊人,老板的儿子就有点瞧不上眼,傲慢地问:“先生,你既然号称神医,看看我可有病?”李时珍看他一眼,给他诊了诊脉,说:“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请赶快回家吧,免得家里来抬尸。”老板的儿子大怒,骂李时珍:“你红口白牙说鬼话,咒我死,我刚才喝了半斤酒,吃了四大碗饭,还能纵身一跳,翻下五尺高的柜台,哪里会死得这么快?”众人也都不解,谁知不到三个时辰,老板的儿子果然死了,原来正是刚才吃饭过饱,又接着纵身一跳,内脏受损,肠子已经断了。这叫“活人断其死”。

李时珍在湖口采药行医,一天又看到有一群人抬棺送葬,棺材里直往外滴血。李时珍仔细一看,不是瘀血是鲜血,急忙上前拦住:“停棺停棺!棺材里的人还有救。”人们都不相信。李时珍再一问,棺材里是一难产而死的妇女,他向死者的丈夫说:“你家娘子是难产,假死,开棺后,定教你妻还阳,添贵子。”于是开了棺,李时珍先给死者按摩,然后在她心窝处扎了一针,不多一会,妇女“哎哟”一声,活转过来,接着生下一个儿子,这就叫“死人诊得活”。从此在湖口传为佳话,李时珍一根针救了两条性命。

写千年长寿方的李时珍,活人断其死、死人诊得活的李时珍,以及那个让雨湖神变成石头来报喜的李时珍,还有为楚王“药谏”的李时珍,用枳椇子解酒巧惩恶棍的李时珍,也许都不是历史上记载的李时珍,却是人民大众心目中的李时珍。

谁能说哪一个更真实呢?

同类推荐
  • 猫寺

    猫寺

    这时节天气变化得快,忽然一阵风来,天边就盖满了乌云,本就不甚明亮的天空完全暗了下来,一派风雨欲来的景象。赶路的人步履匆匆,期望能在晚上下雨前赶到可以避雨的地方,他记得前方不远处是有一座寺庙的。心急的人抄了小道,然而大概是许久都没有人走过这条道,竟然长了齐腰深的杂草。他却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双手并用的拨开草叶前行。
  • 老男孩(刘烨、林依晨、雷佳音主演)

    老男孩(刘烨、林依晨、雷佳音主演)

    刘烨、林依晨、雷佳音、胡先煦主演电视剧《老男孩》同名小说,吴争,帅气俊朗的民航机长。一个看上去成熟世故,干练稳重的男人,实际上却是个依然没长大的老男孩。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生活中,他恣意潇洒,可当他潇洒的他遇上‘从天而降’的一个十六岁儿子,以及莫名其妙闯进他生活的麻辣女教师林小欧,原本的轨道就开始一去不返……“怎么是你?”“怎么又是你?”从被迫‘喜当爹’,到知爱不少年,什么样的缘分的纠葛,让这对儿见面就互怼的欢喜冤家开始逐渐相爱?
  • 鸟语林(中国好小说)

    鸟语林(中国好小说)

    就在中年男人孙援为杂志社招聘的事忙得错天黑地的时候,就在承援与刻骨相恋却又终归于平淡的爱人为家庭生活感到苦恼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只如同三月阳光般的小女子宁芳进入了应聘者的行列,也闯进了孙援的生活,他的日子从此开始动荡起来……这段危险的迷情游戏究竟怎样收场?
  • 黑手

    黑手

    一纸审计令如一把利剑,指向了彬江房地产市场。就在此时,审计局长与年轻的女地产商突然祼死在轿车内。一时之间,传闻四起,焦点再一次聚集在风生水起的房地产市场。权力、金钱、色欲,硝烟弥漫的地产市场,到底隐藏着多少罪恶与血腥?父亲、儿子、兄妹,凄风苦雨的人生路上,演绎着爱恨情仇的绝唱……
  • 北京户口

    北京户口

    本书选入了作家王昕朋2011—2012年在《星火》发表的中篇小说《北京户口》、《红豆》发表的中篇小说《胡老板进京》、《刘大胖进京》。《北京户口》先后被《中华文学选刊》、《红旗文摘》转载。《胡老板进京》被《北京作家》转载。《北京户口》关注生活在北京的农民工后代的生存身份认同问题,因为没有户口,学习成绩再好也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小说发表后曾产生较大反响。《胡老板进京》写的是外地老板进京跑项目、拉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腐败问题,符合中央正在整治的“四风”问题的主题。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别再丢下我

    重生之别再丢下我

    她自从遇上一个汉服男子,就没有好事发生!回家路上遇到了小偷,相亲宴上被对象坑,邻居上门投诉。最让她震惊的是,怎么好端端睡个觉,一睁眼她就穿越到古代了!起先她以为自己穿越到了一本小说里,还会做什么预知梦,后来这厮坦白告诉她,她才知道自己欠了这厮的情债,这不,被拉来还债了…拜堂成亲之日他说:“夫人,上辈子你嫁给了我,是我无能保护你。老婆,这辈子说什么,你都别再丢下我了好吗?”她说:“夫君,你又帅又有钱,长得还高,我怎么会舍得丢下你呢?”甜文不虐,放心入坑
  • 超神学院的洪荒仙

    超神学院的洪荒仙

    无简介。。。。。。。。。。。。。。。。。。。。。。。。。。。。。。。。。。
  • 校草你家吃货又不见了

    校草你家吃货又不见了

    新文:(替嫁甜妻:亿万老公,请温柔)欢迎填坑。转校第一天,惹上大恶魔,从此身陷狼窝。“亲一下,给你一根棒棒糖!”某恶魔的算盘打的啪啪作响,机关算尽让她留在身边。饿了?恶魔亲亲就不饿了。累了?恶魔亲亲就不累了。困了?恶魔亲亲就不困了。“混蛋!不要再亲了!”小吃货终于忍无可忍,奴隶翻身要把歌唱。而这次,宠她上天的恶魔步步逼紧,“小吃货,吃了我的棒棒糖,哪有不以身相许的道理?”遇上她之前,他不知道什么叫爱情。遇上她之后,他的心里眼里都是她!
  • 趣味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

    你的焦虑、恐惧来自何处?要如何应对复杂的人事纷争?荆棘丛生的环境中如何自处?爱的博弈中你是否是最后的赢家?
  • 勋章

    勋章

    《勋章》这本小说散文集中除了《勋章》,还收录了《羊羹》、《手表》、《鞋子》等作品,均为作者晚期作品。此书秉持了作者一贯的风格,对日本战后的普通百姓的生活加以刻画,不失为是一部融汇浮生的作品。
  • 带着女帝玩穿越

    带着女帝玩穿越

    王宇死了,他需要完成各类位面的剧本任务。而他遇到的队友又是些什么人呢?一个来自高武世界的女帝,一个退伍特种兵。第一个剧本就遇到了白无常,玩我吧!
  • 九界圣君

    九界圣君

    【诙谐幽默,暧昧爽文】人不风流枉少年。本文讲述一个小无赖成长为一代圣君的风流史和独霸史。且看他如何修炼绝世功法,击杀举世强者,手握乾坤,拥绝世美女逍遥万世。【跪求收藏、推荐】
  • The Classic Mantle

    The Classic Mantle

    In The Classic Mantle, acclaimed sportswriter Buzz Bissinger tells the story of Mickey Mantle's unforgettable career. Mantle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one of baseball's most memorable figuresplaying his entire 18-year baseball career for the New York Yankees (195168), winning 3 American League MVP titles, playing in 20 All-Star games, and winning 7 World Series. Today, more than 40 years after his retirement, he still holds 6 World Series records, including most home runs (18). Bissinger goes beyond the statistics to bring Mantle to life, and stunning photographs by Marvin E. Newman make this book a fitting tribute to Mantle's career and his lasting impact on the sport of baseball. Praise for The Classic Mantle: Even if you're a Yankee hater, you can't help but love this bookand Mickey Mantle.” The Buffalo News
  • 穿越之带着全城一起富

    穿越之带着全城一起富

    一个梦想成为警察的女法医,一场无里头的穿越之旅,既然在现代完成不了自己的梦想,那么她誓要在古代建立自己的警队,可是,当梦想照进现实,她当警察,还是做法医呢?这是个问题,最终,带着全城一起富。片段一“你是谁?”雪末疑惑看着面前抠着大脚丫的——某样生物!头上两只角,鼻子上套着大铁环,皮肤黝黑,肌肉隆起,长得极为不像人。“阴间和平管理委员会会长,简称阴长”阴长摸了摸自己嘴边的胡子说道。“咦——”雪末鄙夷的看着他,好恶心,刚刚还在抠脚丫。片段二雪末道:“阿蒂,你怎么在这里?那个小乞丐呢?怎么没有跟你在一起”。阿蒂甩了甩尾巴,道:“放心,我把他拴在马厩了,对了,末末,你说要给我做剁椒鱼头吃的,赶快啊!小爷都饿死了”。雪末桃花眼诡异的看了阿蒂一眼,马厩?貌视那是你待的地方吧,片段三雪末爽快道:“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喜欢你就给你了”,再说了,这里的东西她也要不了啊!君上邪低垂的淡蓝色眼眸翻过惊天巨浪,慢慢恢复平静,抬头看着雪末,定定道:“你的话我记住了”。片段四“做了我的皇后,你便可以母仪天下,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君孜然满脸邪肆的说道。雪末点头,疑问道:“这么好的位置,你自己不做,便宜我,谁信啊!”。片段五雷霆刚毅的脸上满是深情,道:“我宁愿你当时没有捡我回去”。雪末笑了笑道:“小乞丐,我没想捡你的,可是你偏要撞到我的枪口上来”。…雪末仰天大喊:“我绝对是个好人”。众人道:“谁信?”。
  • 妃本萌物:王爷,我们不约

    妃本萌物:王爷,我们不约

    他可是欹猷王朝金金贵贵的萧王爷!为什么他要苦命悲催到娶这样一个女人!!大哥的王妃贤良淑德,二哥的王妃聪慧可人,三哥的王妃调皮可爱,而他的王妃!三从四德,不会。穿针引线,不懂。相夫教子,没学。父王母后他不要啦!三嫂教过他,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的啊!他又不是收破烂的,凭什么这个“大龄剩女”要婚配给他这个风流倜傥、英俊迷人的王爷呀!那个女人……哦,不!那个上官若璃动不动就和自己作对,况且他还打不过这个女人,娶了她,他这辈子都要屈服在她的淫威之下,那他的下半辈子要怎么潇洒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