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34300000009

第9章 艺妓芙蓉(2)

“那你要专卖白天啦?”

“我不接客。”

老板笑了。

“你是东京人,又到了这个年龄,该懂得妓女就是为了接客呀。像你这长相,我们四、六分成,光‘开苞’就能赚上一大笔钱,要是成为红妓呀……不得了的钱。”

老板给苹说话时,低三下四,苹觉得他没必要这样儿。这样儿苹就有点恶心他。

“我不为钱,”苹说,“我就为了跟着桃花姐学戏。”

眼角不再舒展了,也不再低三下四,老板认认真真盯着苹,口气变冷了。

“这样呀!也好……我们是和茶园订了合同的。你这样我就不给你一分钱,也不能给你一套艺服穿,由桃花据情安排你在场上唱一段。”

就这么,苹姐成了书寓不在编的姑娘,常常和桃花一道跑茶园。时日久了,就知道妓业也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和跑江湖的一样,有种种忌讳,种种迷信。为了交易方便,有自己一整套的行话,其实也都是些贼语。行话中主要是些忌讳语,俗称“块”。妓女最避忌的有八大块,即龙、虎、梦、灯、桥、塔、鬼、哭。行语是龙为海条子,虎为海嘴子,梦为幌晾子,灯为亮子,桥为海空子,塔为锥子,鬼为倭罗子,哭为撇苏。此外,还有七十二小块,如头为顶壳子,头发为苗,眼为槽子,眉为高吊子,牙为财,嘴为合子,脸为桃,舌为鱼,等等。书寓的姑娘们如忘了行语,说了原话,叫做犯块,必须立即自拧耳朵,连唾三口,或撕破衣角,摘掉衣扣,作为破法。每月朔望两日及过年前后,忌之尤严。犯块又撞见老板,就要被提耳揪发,三次碰壁,重者要头破血流,青包累累。

妓院规矩很多,苹姐最怕的就是规矩。人一陷进规矩里,就什么事情也不能由己了,仿佛鸟入了笼子。

有天,从茶园回来,苹挎着桃花的胳膊走。“桃花姐,你在书寓不怕呀?”

“怕啥?”

“犯规。”

“小心着就不会犯规啦。”

“小心几天行,人不能小心一辈子。”

“就是这样光景嘛。”

“我可受不了!”

这时候,桃花已完全成了东京人,吃饭、说话没了南秀的模样。她朝苹笑了笑。

“这就叫入乡随俗,吃了人家饭,就要受人管。”

苹也笑笑,把桃花的绸袖朝上撩一下。

“要这样管我,一辈子饿死到路边,也不会进书寓。”

说话间,她们就到了第四巷。傍晚的时候,是第四巷的一个黎明。这里书寓一家挨着一家。一九五〇年统计时仅有十三个寓,而实际上,苹姐初入寓时,一街两行都是经营妓业的。那里只要天黑下来,人力车川流不息,巷里灯火彻夜通明,照着各家书寓的金色字号,什么豫新书寓、名花书寓、云喜书寓、双雁书寓、金花书寓、天宝书寓、晏乐书寓等,都是有历史的老字号。姑娘们一个个穿得花枝招展,白天把瞌睡送走了,入夜就精神起来,各自站在自家的书寓门口,想方设法摆弄突出着自己,勾引着从人力车上下来的客人。只要哪个客人朝哪个姑娘瞟一眼,哪个姑娘就会用浅薄的热情上去和他搭讪着。有经验的老妓女,能看准从人力车上下来的人是老手还是新手。老手来了,她站着不动,显出一副娇媚等着他挑选。新手来了,就不顾一切上前扶着他,把他搀下车。新手总是很脆弱,只要一搀一扶,姑娘手下来点小动作,他就瘫软了,跟着姑娘进了书寓里。老手不行,他们感情硬朗,有经验,万万使不得这种把戏。第四巷是东京的一等妓业,客人只要阔气,都往四巷来。这里的姑娘年轻、漂亮,只消半个钟点或一个钟点,各书寓就差不多客满。有很多红妓,压根也不需等客,她们有老主顾。新客要和红妓过宵,还得提前到书寓里和老板、鸨儿商定时间排队。这里度资昂贵,民初时为一夜六贯。一般人是拿不出六千制钱挥霍的。且预订红妓,都得连定两夜。

桃花自然是红的了。她也不需在书寓门口接客,客人若空等只要等到她便很乐意,所以她不急着回去。她带着苹姐在第四巷逛了一个来回,让苹开了眼界。

东京人,一般是不来第四巷的,姑娘就更不必说了,都认为第四巷是个大染缸,近墨者黑。来第四巷的都与妓业有关。那个时候,苹姐没想到她已染指了第四巷,也没想到自己的生涯是从妓,想到的只是第四巷果真热闹。傍晚已过,巷里人稀了,姑娘们都有了主顾,回到书寓的夜欢间干自己的营生了。然灯火依旧通明,照亮了书寓一侧和小胡同墙壁上的广告。广告当然不和如今一样,那时只写字,不画画。字都和字帖一样,写得端正洒脱,一色儿柳体颜骨,一色儿是治花柳病的,都写得十分神奇。有人在各家书寓出出进进,进得快,出得也快。走了这家串那家,拎个洋提包,来匆匆,去也匆匆。苹姐很奇怪这些人,上好的书寓难道没他们满意的姑娘?看他们穿戴也并不是多有钱。

“他们是干啥的,桃花姐?”

“卖保险套的?”

“啥是保险套?”

“你……真的不知道?”

“我咋能知道呀!”

“……”桃花姐想给苹解释保险套的作用,可没有说出口。她站下来,借着一家书寓的大汽灯,盯着苹的脸,看了半天,似乎看透了,她叹了一口很深的气。

“苹……算啦!我不打你的主意了。老板同我商定,说只要我让你在他书寓接一个客人,就给我二十五贯钱……现在,你太纯,我舍不得毁了你,就单单跟我学戏吧,以后也别来第四巷找我了。在巷里寓里走多了,就见怪不怪,自己忍不住要去干那事,要往火坑跳。”

过了年,就开始熬春日。东京人祖祖辈辈都会说:“年好过,春难熬。”我伯死了,油条胡同这两间小屋就显得十分孤寂。不知怎么,大娘和苹姐总是没有更多的话讲。吃过夜饭,母女俩偎在被窝,亮着油灯,各想各的心事。

苹姐在家总觉得饭差,衣差,日子清苦,自己想学戏,可连听戏的五十个制钱的门票都买不起。她不知道日子为什么这样,心里暗暗怨恨。

大娘不同。伯一死,她就病了,先是手麻,后来就抖。吃了几剂中药,双手反而萎缩了。左手轻些,勉强端碗;右手重,筷子也不能拿。她说病没啥,问题是日后不能绣了,这才是大事。手不行啦,她心行,心还健康。她一心想让苹姐学刺绣,将来在马道街里开个刺绣店,字号都想好了,叫“祥福绣店”。

“苹,你爹死了,你连一点儿书也不读呀?”

“眼下都行白话文章了,爹留的书都是古语,没人教真是看不懂,眼一见字头就懵。”

“那就别读了。”

苹姐的眼睛亮一下。

“天不成器地成器,不能学文章,娘就教你学绣。”

苹姐心里又注进了一股冰水。

“娘……你的手?”

“针法你都会了,眼下该学技法啦。铁佛寺下的‘四季春’绣铺里的张姨,是我年轻时的干姐。我就是跟着她学了绣才嫁你爹的。她没女儿,儿子死读书。你去绣铺吧,她说喜欢你。到时她把绝活一教——其实东京也只十四种‘绝针’,你要会了咱家就能开绣铺啦。”

我苹姐并不认真想学刺绣,可也不能总待在油条巷。好日子过不上,赖日子必须还得过下去,想想,她就进了“四季春”。

东京的刺绣,距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北宋时,京城有过一座官办的文绣院,招了三百名绣女,专门为帝主嫔妃及官僚们刺制衣物用品。其间,民绣也十分盛行,大相国寺的佛殿两廊里,摆满了绣售品;领抹、花朵、珠翠头面、花样幞头帽子等。相国寺门东还有一条街,家家刺绣,叫“绣巷”。当时,举国上下最优秀的刺绣艺人云集东京,制作了大量的绝世绣品,除供臣宦贵妇使用外,东京的服务人员,如妓女、丫环,也都打扮得锦绣团身,结束不凡,依时新装,曲尽其妙。大街小巷的繁华场所,如酒楼饭庄书寓会馆,也都是珠帘绣额,花艳华丽。明代屠隆在他所著的《画笺》中写过这样几句话:“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嘉!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回不可及。”由此可见,东京刺绣曾有过它辉煌鼎盛的年月。然到了靖康元年闰十一月,金兵大破东京城,技匠们多被掳掠屠杀,剩下几个刺绣艺人,皇室贵族南迁时都随之带到了江南。明末清初,江南刺绣兴盛起来,多靠的是祖籍东京的艺人的绝世绣技。如今苏绣、杭绣世家们还常说他们是籍贯中州。然而,东京刺绣艺人死亡、南迁,加之黄河水患,到民国初,像“四季春”里张姨这样有“绝针”的人已经寥若晨星。

实说,苹姐到“四季春”里学刺绣,该讲路是通达,走下去会有出息的。

我说:“苹姐,张姨不吝绝地教你,你可真是好福气。”

苹姐淡然笑笑:“我不是有出息的人。我除了爱吃爱穿爱唱再没什么爱的了。”

我很惘然。

爱什么就要干什么,太勉强自己就没多大活头了。苹姐说,她到“四季春”以后,也着实认真了几日。张姨的绣铺有很多珍品,均绣面工整,不见俗气。像门帘上的嫦娥奔月,腰布上的天女散花,挂画上的黛玉悲秋,件件精致细腻,颦笑逼真。加上又绣了几行诗句,如:“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再如“弱柳千条可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什么的,更显出绣的典雅。谁望见,都会觉得张姨不同凡响。

可是,苹总不能放弃对戏的迷恋。“四季春”里很难有空闲,绣活其实就是工夫活,坐在窗光下,捏着发针,无始无终地穿针引线。张姨家的儿子大她两岁,在一家私立中学读书,回家时总坐在她的对面读诗诵文,这时候他们有话可说,她方觉得轻松,针也走得匀称快捷。

有天,苹在给一家生意人绣窗帘,绣的是月下仕女图,张姨就教了她两种针法:滚针和反吃。张姨的儿子奔举见了,显得十分喜悦。

“我娘从来没把这种针法教过人。”

苹抬头望着他。

他说:“真的……可她教给了你,是把你当成我们家的人才教的。”

苹显然很疑惑。

“我怎么会是你们家的人。”

奔举就笑得一脸灿然。

“总会是的吧。”

“我压根就不爱学绣!”

“笑话。姑娘不爱学绣还能学啥,读书也不是你们一辈的事。”

她认真地盯着他。

“我爱学唱。”

“唱?”

“唱梆子。现在我能唱下《莲花庵》的全部戏文了。”

“跟谁学的?”

“第四巷云雀书寓的桃花。”

奔举震一下,惊惧地看着苹的脸,眼睁得瞳球都要爆开来。

苹依旧再用滚针绣着月光下青波涟涟的湖水,没有注意奔举看她。

过一阵,灵醒一个神儿,回身看见母亲正在铺里和人谈生意,奔举才起身关了窗子。

“苹,你疯了!”

苹姐心一走神,针就扎进了手里。

“第四巷是啥地场?妓女街!”

“我又不是不知道。”

“桃花是妓女呀!”

“还是红妓哩。”

“那你还……”

“妓女又不是狼虫虎豹,人家的戏唱红了东京城。”

“你一辈子总不能卖唱呀……”

“就怕没人听,有人给我鼓掌我就去唱啦!”

这样说了气话,苹竟感到很轻松,像一间屋子闭死了,没空气,人将昏去时,突然间开了一个天窗,人就一下缓过了一口气,整个身子都舒坦了。苹脸上挂着浅浅的笑,伸手又把窗子打开来。她猛然发现铁佛寺塔就框在窗子里,塔顶上的瓦是墨绿色,瓦缝里长了一层草,还有一棵指头粗的小榆树在塔顶摇摇摆摆。苹很奇怪,自己在这窗下坐了两个月,竟没发现窗里还框着这般景致。怎么回事呢?

“苹,人来一世不容易,要努力去干正经事。”奔举想开导苹。

苹姐把目光从窗景上拿回来,搁在奔举脸上,像研究古文那样研究着他的脸。她很奇怪奔举会说出那样的话。

“我干了啥事不正经?”

“你不能去学戏。”

“我又没误了你家刺绣,你管得太宽了。给你说,我每天太阳落时都要去山货店街茶园听几段,隔三差五还要替桃花唱几段哩!”

奔举把手里的书紧紧一攥,扔在了桌上。长袍的袖子一扬,扇出一股风。

瞟奔举一眼,苹冷淡地又开始了绣。

“爹在世时也没有这样管过我……我今儿还要去学戏。”

在云雀书寓里,姑娘们有二十来个,若站成一排,莺莺燕燕,凤凤鹤鹤;有的年轻貌美,有的擅长诗画,还有的与客人谈话应对如流,很适宜陪外地来的大商客到东京游览。铁塔观光,两湖划船,繁塔考古,禹王台里论学问,都能把客人打发得称心如意。使客人离开东京时,对云雀书寓恋恋不舍,下次又到东京,必然又来云雀书寓过夜度日。在这些姑娘中,苹姐比较起来,并不怎么闪光耀眼。姿容算不上是绝好的美人;学问上,这里有当官的前姨太太;艺上,她自己什么乐器都不懂。她只是对唱戏酷爱。总之,从哪方面说来,她都算不得上乘。然而和书寓来往之间,老板已发现她有与众不同的人品;脸部表情正直不阿,瘦弱的身体里也总显英锐之气,这是东京妓女群中所没有的。且她学戏聪颖,有一份唱的天资。这就使老板不断动上她的心思。

“桃花,你如让苹接客,我给你三十贯钱。”

“钱是不少,可她一心学的是戏。”

“那就让她多试着登台,唱红了,客人要差就专门让她去。”

同类推荐
  • 公馆魅影

    公馆魅影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公馆魅影》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惊悚恐怖系列之五,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惊悚恐怖中篇故事资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气氛紧张刺激,让热爱惊悚恐怖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别对自己说如果

    别对自己说如果

    “如果那时没有怎样,现在又会怎样?”“如果当初我那样做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如果从头再来一遍,我的现在完全不同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经说过诸如此类的话,当人们这样说时,都带着后悔、遗憾、哀伤甘的心情。虽然很多人都在喊着“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可却很少会有人想“我今天要怎么过”、“要把握好现在”,仍旧沉浸在回忆中无法自拔。当你总是说“如果”时,就表明你活在过去,也表示你无法开始新的生活,无法珍惜现在,无法活在当下。即使今天很精彩,你也会视而不见。从这一刻起,少说一些“如果”,如果没有“如果”,你的生活会精彩许多!
  • 空窗

    空窗

    这是一个青春飞扬的故事:一群优越而忧郁的宠儿,透过都市扑朔迷离的浊流,流露出心灵深处的真情。复杂多角的人物关系为故事营造悬念,奇特的人物设置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章元的小说既具备新生代作家的多元视角和现代性,又不乏女性的敏感和细腻。
  • 草垛圆

    草垛圆

    祸福的降临真的是没有一点儿预兆?不需要理由?也不讲究时间吗?秋天到来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一个瘪蔫的气球重又被吹得圆满起来。我在等待着那种重复过数次的喜悦的到来。蜷缩在壁脚的大黄狗突然站起来,龇牙咧嘴地从我背后跑过去,对着山湾里的下坡路狂叫起来,以为又是陌生人进村。平时总有陌生人背着大包小包来村里用电动喇叭怪里怪气地吆喝,推销那些砍铁不缺的菜刀以及能叫爸爸、妈妈的皮娃娃和翻过来覆过去都能向前挺进的电动作战小坦克,大黄狗看不懂那些怪东西,就不喜欢他们。今天来的不是陌生人。
  • 电梯谋杀案

    电梯谋杀案

    《电梯谋杀案》讲述了:那时,我不晓得杨诗韵正在那里采访大三线的工厂。她是一个鼻子挺灵敏的人,总能抓住时机,抓住题材,而且也能抓住乐于帮忙的男士,属于交际类型有几分姿色的女作者。不知是哪位女同胞这样叹息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说句不敬的话,这可算是吃得太饱太撑以后胃胀得难受,严格讲属于一种快乐的苦恼。但我比较同情杨诗韵,虽然她也有不能原谅的地方。
热门推荐
  • 战国大事记

    战国大事记

    【人间五十,如梦似幻】突降日本战国这大浪潮中,心中的野望像燎原之火般一发不可收拾!看穿越之人颠覆这一乱世,这将是不一样的战国~
  • 幽灵

    幽灵

    凌晨1点多钟时,迈格雷警长办公室的灯熄灭了。迈格雷睁着一双因疲倦而有些肿胀的眼睛,推开了警官拉普安特和邦菲斯办公室的房门。这两位年轻的警官正在那里值班。“晚上好,孩子们。”迈格雷低声对他们说。这时正值11月中旬,雨下了一整天。迈格雷与让维耶警官一起走下楼梯时,觉得寒气逼人。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这样。迈格雷警长在穿过院子时问让维耶:“我把你送到哪儿?”“随便哪个地铁站都行,头儿。”这时,一辆打电话叫来的出租车正等在警察总署的大门外。
  • 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

    本书选入了作家王昕朋2011—2012年在《特区文学》发表的中篇小说《风水宝地》、《十月》发表的中篇小说《方向》、《朔方》发表的中篇小说《村长秘书》等三个中篇。其中,《风水宝地》被《作品与争鸣》转载;《方向》被《作品号争鸣》转载;《村长秘书》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转载。《风水宝地》关注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关注农村土地流转这一时代性话题。《方向》则从一个家庭大门改建的朝向问题,揭示了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改革与阻挠改革的深刻主题。《村长秘书》写的是大学生村官的现实生活和工作。此篇小说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正在拍摄之中。
  • 魂煞萦魂锁

    魂煞萦魂锁

    《萦魂锁》??——黑暗奏响高歌,被它吞噬的苍穹,你能否听见,有一场疯狂的宴会拉开帘幕,又是否闻见,空气中弥漫的血香????
  • 左右逢源的社交术(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左右逢源的社交术(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本书所提供的全方位的方法与技巧将在您的事业之旅中成为您成功的得力助手。本书将扮演一个站在您身后的智囊团的角色,尽其之力,教您左右逢源的成功方法。在伴您创造成功的历程中,使您获得精神上的指引、激励和扶持,最终让你品尝到不断成长中的成功喜悦。
  • 文艺时代

    文艺时代

    他曾在一个小县城中看到一个名叫小武的小偷,也曾在苏州河边见识过一条金发的美人鱼,更是在一个小村子里看过一个汉子在被砍头前学驴叫……本书很墨迹~——————————新书发布了《顾道长生》
  •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

    继《决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之后,陶瓷兔子的又一部成长智慧集。一个人的修养,看失意时的善良。得意而不张狂已是很难,失意却不带戾气更是难能可贵。每天面对着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烦扰和生活的琐碎,在这个节奏奇快、人人脚底生风的社会中,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又如何才能坚守自己的本心?这本书有你想要的答案。
  • 千年之情之几世情缘

    千年之情之几世情缘

    现代的无良修仙者,因一宝物被隐修的各路大神追杀。坠入山涯,再次醒来,成为了浩瀚大陆金麟帝国男扮女装的纨绔小世子,“哈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哼!老天爷都不敢收我”某人在房间里仰天大笑,一度让门外的下人们怀疑他们的小世子是不是摔坏了脑袋。当无良修仙者来到异世又将开启怎样的征程……请看正文
  • 让孩子自由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

    《让孩子自由成长》作者力求突破目前许多家长的“制约式”、“强硬式”、“填鸭式”教育方法,期望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同时,也给教育一个恰当的定位。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是天然的存在,这是人的本能,是自然的意志,而不属于家长意识的一部分。教育的目的、蓝图、对人的期待,应当符合人的天性,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 凤凰斗:携子重生

    凤凰斗:携子重生

    冰冷的地窖潮湿而阴暗,沈千染浑身发冷,向前伸出的手一直不停发抖,牙关几乎被咬出血来,“娘,求求您,把赐儿还给我!”话音甫落。又咳出一口鲜红的血。“你说出暖血玉的下落,我就把赐儿给你!”申茹阴冷地直视着她,“不说,我现在就把他摔死。”申茹蓦地高高举起手中的孩子。一年前,她二哥申敬业亲自抄宁家时,却抄不到宁家传家之宝暖血玉的下落。如今申贵妃寿辰要到了,指着名想要这个暖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