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33900000017

第17章 祠堂(2)

不好再说什么话。也许,回去就真的提干了。指导员私下说过的。提干了,就再也不是农民了。想到自己参军前那段农民的人生,他油然生出一种后怕,生出一种凄苦。初中毕业,回家务农,粪担子压在他十七岁的肩膀上,就像挑了两座山,每走一步,心都朝喉口升一下。一天一天,就像走在一条无头无尾的黑胡同。去了一次城,他为农民的日子感到不公平,感到城里人的日子才配叫生活。无望了,麻木了,在黄土上的劳作使他开始痴呆了。就在这当儿,娘活完了她的一辈子,把他一人孤单单地留在了人世。就这当儿,支书说,你当兵吧,怪可怜的,小伙汉子,要烧饭,要补衣,谁受得了!支书救了他的半条命,把他的命运改变了一半儿。参军了,能不能提干全凭自己了。支书给你一只船,能不能横渡苦河靠你的本事了。不能提干部,就照旧回去当农民,伴着那几样农具,单调地过一辈子。提干了,就渡过了那条苦水河,整个儿人生都翻了一个个儿。当干部、穿军装、住公房、吃皇粮,讨上个知情达理、能心疼人的贤惠媳妇儿,和营长、教导员一模样,一回家媳妇就把饭菜端上桌,筷子摆在碗边上,把好菜往男人碗里夹;星期六晚上还要喝上几盅粮食酒,再看看电影,逛逛商店……这一切,在他心目中组成一轮生活的太阳,把他那泯灭了的农民生活之光重新照亮了,燃烧了,使他对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希望和热情。眼下,差的就是那一纸提干令。他为那一张命令,训练投弹把胳膊甩肿了,做好事把扫把和枪一样并排放在床里边,背毛选他连熬十几个通宵不睡觉,把《老三篇》一段一段抄在胳膊上,连标点符号都能极准确地背下来……现在终于快了,快走出那条暗黑的胡同了,已经看到了胡同尽头耀眼的光亮了。只要支左期间,能看到一张石涧大队的好鉴定,差不多就可以有那一张提干命令了。他抬起头,默默望了红妹好一会,很有意思地说:“提干不提干,还要靠你们党支部的鉴定呢。”

红妹把车上的几穗青麦捡起来,放在手心揉了揉,把皮壳吹出去,就有一窝透亮的嫩麦裸在她手心,给他递过去,见他摇了头,她就把麦倒进了自己的嘴,嚼着,说:“鉴定,你叫咋写就咋写。”

“哪能,”他道,“党支部得集体讨论通过的。”

她略带自豪地笑了笑,笑得很淡:“公章在我那里的,张排长你自己写写就是了。”

“到时候请你高抬贵手啦。”

“就怕你一提干把盖章的人忘得一星半点也没啦。”

说着,她抬头有情有意看了一眼张三才,就把头埋下去,好一会儿不肯抬起来,如头上盘了一座山。那神情羞羞答答,和往常的女支委红妹不像一个人。

张三才瞅着她,不知该说句什么得体话,就又把目光从她身上拿过来,放到远处的一座山上去。山顶上有两棵大树,对峙相立,不知究竟有多大。他想起做娃儿时,为了度饥荒,一开春他就四处找榆树,找高得没人能够得着的大榆树,那树上榆钱稠,一晌能摘一大篮,够他和母亲吃几天。有次,他差点从榆树上摔下来,若不是榆枝柔韧,他胡乱地抓了一枝,也许早就过完了自己的一辈子……“张排长。”她抬头叫了他一声。

他微微愣一下,见她很平静,刚才勾头的羞涩在她脸上一点也找不到,就很大方地嗯了声,和她一样地一脸正经相。

“你提干了,不会……忘了我吧?”女支委红妹又重复了这句话。她这忽儿,好像很坦然,很纯正,盯着张三才,眼睁得很大,火辣辣的,没说出的话,全在眼里说给了张三才。

“不会。”他也一样盯着她。然而他的话语和眼神,却都很平淡,像日常大家在讨论一件很平常的事,“我到石涧第一个认识的就是你。”说这话的时候,张三才又把目光从她身上移开了,看了看还睡着的牛把子。

红妹似乎有了一丝失望,她的脸稍微白了白,眼中火辣辣的东西就渐渐没有了。看看前面不紧不慢走着的牛,看看车后那一条长长的灰雾龙,抬起头,很淡漠地看看天,也一样很淡漠地说:“日头真刺眼。”就把头歪到一边不动了。

回头看一下,张三才见偏了西的太阳,变得红血血的,有点像街上画的“红太阳光辉照千秋”的革命宣传画,就说:“你过来背着太阳坐。”

她过去挨他坐下了。

胶轮牛车摇摇晃晃,有弹性地颠簸着。红妹子先还睁了一会儿眼,一会儿就睡了。她把身子往下拉了拉,头慢慢歪到了代理排长的腿上去,开始是虚枕,后来就实实在在地枕着不动了。张三才想叫醒她,或把大腿移一下,可不知为啥儿,他张张嘴,朝四周望一眼,见一片安静,就把嘴又合上了。他看了一下红妹留给他的半张脸,惊异和喜悦在他心里汇成了一股担惊受怕似乎又求之不得的河,湍湍地流得很急,像积聚了多少日月的坝里水,突然闸门被人打开了。她的耳朵压在他腿上,就像一个橡皮圈样嵌到了肉里去。他感到她是有意重重地枕着他的腿,头发朝后拢过去,撩在他的机织粗布衬衣上,就像有无数只小手在他身上抓痒痒。二十六了,不要说这样由一个姑娘枕着腿,就连和姑娘对脸说话,也不曾发生过。入伍六年,离家三百二十来里路,他没有回过一次家。娘死了,房子被雨淋塌了,没家啦。没家也就没人给他张罗媳妇了。在那坐落在半山崖的营房,是很难见到女人的,入夜一上床,想到媳妇,觉得是个女人就成,不憨不傻,能生能养,会烧饭洗衣,就够了。可这一二年的光景,他成了党员,成了学毛著积极分子,成了支左小组长,忽然间就管了男男女女两千多口人,没想到家里三代红的女支委就躺在自己腿上睡着了。她样儿并不丑,自己若不是有提干的指望,她是决然不会这样的。他有点庆幸自己,心里的轻松愉快在脸上跳来跳去,就像梦求不到的东西,忽然有人送来了。得到太容易,太意外,叫人不敢相信是真的,叫人本能地意识到一种到手的东西早晚还要丢的感觉儿。可毕竟那东西眼下活生生地在眼前,不牢靠是日后的事,眼下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伸手可摸的。就像一条久旱的干沙河,渴急了,不管从哪来的水,只要从河床上淌过去,它都要把它吸掉。张三才这一会儿,觉得口干舌燥,喉咙似乎要着火,他顾不了那么多,顾不了那么长远了。他被一种梦寐以求的欲念麻木了,把自己放在一种侥幸得来的惬意里,乐意着,害怕着,小心小胆地凝视着红妹子。

不会有人发现吧?

你看,多静,除了牛把子乏累的鼾声,再就没有别的声音了。

算不算违犯《八项注意》的第七条?

她瞌睡了……只要你不动一下手。

叫醒她吧,别出了什么事。

叫醒了,不定红妹还说你又封建哩。

这是大白天……

也许人家是真的瞌睡了。

别忘了你是党员,学毛著积极分子呀!

自由恋爱也是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嘛。

这就是恋爱吗?

谁知道……

女人给男人的激动就是爱情吗?

谁知道……

她也这样激动吗?

谁知道……

你是支左组长啊!

也是人嘛,都二十五六了……

你还想不想提干?

提干?

提干!

他身上一震,就像一个锤子,猛地敲到他心上,使他浑身都跟着动一下。直到这忽儿,他才发现自己的右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耷在了她的肩头上,在抚摩着她肥软软的肩。天呀……张三才慌不迭儿缩回手,动了一下腿。

“快到了吧?”

红妹抬起头,坐直身子瞅了瞅:“快了。”

“我到对面坡上看一看。”

她惊疑地盯着他,目光迷惑了。

“你去石涧水库吧,咱们分开检查。”

说着,张三才很利索、很坚决地从车上跳下来,站在路边不动了。

如今回头想,事情就此发展下去,结局倒也不会错:一个支左的代排长,一个年轻的女支委,按说都属风云人物,偷偷谈情,悄悄说爱,用革命的名义,一遮一掩,到张三才提了干,一副“翻身不忘共产党,结婚感谢毛主席”的对联一贴,就“革命夫妻”了。可事情偏偏不是这结局。那天傍黑,代理排长从胶轮牛车上跳下来,回来路过牛头崖,忽然看见崖下躺着一个人,是从崖上跳下的,血淋淋的。他把那人抱回村,没想到他就是吴秋霞的爷。

一早,天还黑着,远处村落里的鸡叫,混合着出早工的钟声,悠悠从山沟传过来。张三才从外面走回来,在祠堂院里站一会儿,把中间一个屋门推开来,就去晃还熟睡着的高亮的肩。

“谁?”

“我。”

“早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正睡黎明觉……”

“你起床,我有话和你说。”

“啥鬼事?”

“你出来。”

张三才走出屋,东方已微微显亮,晨曦在祠堂院像是落了一层霜。

“三才。”

“小声点!”

“啥鬼事?”

“给你个任务。”

“任务?”

到代理排长面前,高亮揉揉眼,“我做梦结婚了,妈的……啥任务?”

“很重要,人命关天。”代理排长说。解放三十余年,石涧村没出过一户军属。唯一和军字有瓜葛的是吴秋霞的爷爷吴太炎,老家伙六十七岁了,住石涧村东头,单门独院,偏离村子。说日本人在镇上盖监狱那年,他才三十二岁,跟着日本伙计当泥匠,垒狱角的炮楼时,瓦刀敲得叮当响,炮楼盖起来,他就成了打更人。入夜,或风或雨,或雪或冰,洋鬼子和伪军在炮楼耍麻将和女人,他就在监狱的围墙下边当游神,“咣——咣——”一面铜锣不停歇地响,间或唤几声“平安无事喽——平安无事喽——”如铜锣不响,嘴里不唤,鬼子就知道不是平安无事喽。一九四四年腊月,抗战早就开始大反攻。一夜,黑天黑地,不见星月,游击队跟吴太炎说好要劫狱,让铜锣响一点,唤声大一点,可家伙,等游击队从他腰下猫过去,爬上狱墙时,他竟吓得蹲在地上屙了一裤子,屎从裤腿搅着尿水朝外流。一屙一尿,锣就不敲了,嗓也不叫了。鬼子警觉起来,一梭子弹射过来,就把狱墙上的队员掀下来,打死了。来日,鬼子给他十万元赏金,家伙也就接了钱。他用这钱在镇上买了个号称“桃花仙姑”的妓女,两人成亲住在狱墙外的两间瓦房里。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媳妇和一个伪军私奔到东北,给他留下个不到一岁的男娃儿。就是吴秋霞她爹。一九六〇年闹灾荒,儿子、儿媳相继饿死,给他留下个孙女吴秋霞,爷孙俩一搭过日子。到了这年月,石涧有十几个地富反坏右,汉奸却只有他一个,所以挨斗和义务活儿自然多一些,病了就由孙女顶,前几天张三才开会宣布能挪动爬动的都要去出工,没想到常年病着不出门的吴太炎拖着病身去割麦,队长按人头分活儿,一下给他分了一亩多。他望着那小半扇坡地,麦子稀稀疏疏,割到天黑才割了一半,孙女去替他,他说回去吧,先烧饭。孙女走了,他就一头从崖上栽到了沟底,眼下不行了,双腿骨折,瘫在床上不能动,疼得死去活来。

到末了,代理排长问高亮:“老乡,你看咋办?人命关天呀!”

高亮看着张三才,像听故事一样听完了,默一会儿,他有些不以为然。

“汉奸……你管得宽了一点吧。”

张三才好像很作难。

“谁能想到他就是那个汉奸呀。”

“你打算咋办?”

“死了倒好啦,可还活着……”

“要说是不能见死不救,可汉奸……”

“我们得实行点革命人道主义。”

“那就让他去治病。”

“问题是没钱。我刚从他家回来。家伙在床上疼得哎呀哎呀,吴秋霞在床下愁得泪像雨珠子。”

钱这东西很实在,太具体了,没有就是没有。高亮一月十一块钱,每月给家寄八块,只留三块作为日常杂用小开支。说到钱,他就变得有气无力了。

“我想好了,”代理排长看着他,很能替人排忧解难,“你家钱上紧巴,我是光身汉,有存款,趁天还没大亮,我出钱,你去给吴家送过去,让他们今天就去镇上卫生院。”

高亮很聪明地愣了愣。

“天没亮,你送去不就拉倒了?”

张三才说:“我是支左组长,让人撞见不太好。”

高亮有些生气了。

“我让人撞见就好了?你这人也真是,支左组里就咱俩近,同县又是一年入伍的,你还总把危险的事儿分给我。你又不是不知道,同年入伍的老兵里就我没入党。”

尴尬包围了张三才。

“高亮呀,不看在同乡的分上我能把这任务分给你?信任呀,你懂不懂!入党的事我早就替你想过了,支左期间,有我张三才这代理排长在,你愁啥?今年还怕入不了党?我包了!只要你不偷盗腐化。可我提干的事,你高亮敢包吗?要靠连营团三级党组织,你掂量掂量哪重要?”

高亮不吱声。

天色越发显得明亮,抬头就可看清头上是一片片树叶。

张三才有些急。

“你到底去不去。”

“你这是坑我。汉奸……要是地主富农还好些。”

“那你出钱我送去。”

“非要管这事?”

“那你说咋办?就忍心不管?”

“送多少?”

“五十。”

“你敢包我入党?”

“只要不犯路线错误。”

“豁出去……妈的!”

从张三才手里接过一卷钱,高亮就像《奇袭白虎团》接受任务的排雷英雄那样,气宇轩昂地站一会儿,扭头走进屋里。他怔怔站一会儿,想了想,点上蜡,把郝丁丁叫醒了。

“小郝,排长让我问你入团申请交没有。”

郝丁丁一下从床上弹起来,惊得半晌竟没能说出话。灯光里,他的小圆脸像是一个乒乓球,单纯得没法再单纯。郝丁丁家是黄河以北人,今年才十七,洗澡时,全连人都发现他脖子以下,没有一根毛,嫩得像是一指长的白条鱼,全连人都叫他“白粉笔”。今天的事情着实有些破天荒,副班长不仅称他“小郝”了,且还问他交没交入团申请书,使他实实在在地吃了地地道道一惊吓,说话口都变吃了。

同类推荐
  • 欠你一句我爱你

    欠你一句我爱你

    赵一枚是一个开路虎的IT业成功女孩。在别人眼里,她是与众不同、美貌与智慧兼具的工程师,却没有人知道,她骄傲的外表下,心头的累累伤痕。多舛的命运,使她注定要和异父异母的哥哥秦扬发生一段理不清的感情,他们相逢相爱在大学校园,却只如樱花盛开般灿烂而短暂,惨烈的分手,从此成为她至今无法释怀的初恋。她以为再也不会爱上一个人,直至遇见了潘明唯,那样一个笑容如春风般和煦的香港男人,温文儒雅,体贴备至,呵爱有加。她的心,终于一点一点地敞开。然而冥冥之手再一次拨转命运的轮盘。
  • 如果时光忘记了

    如果时光忘记了

    五年前,他把她从黑暗的地狱中救出,却又亲手将她推进绝望的深渊。五年后,他们再度重逢。他为了私心,明知她已有男友,却执意纠缠,甚至不惜赌下整个集团。她清楚他只是拿她当妹妹,却控制不了日渐沉沦的心……那些年,那些鲜血淋漓的回忆,那些连时光也治愈不了的伤痕,是孽缘天定,抑或是人为的精心算计?当谎言的外衣层层剥落,当真相步步逼近,他们的爱情,该何去何从?
  • 故乡

    故乡

    回故乡之路就是看望母亲之路,寻找母亲之路。用当地方言说就是鸡上架,娃娃寻(醒)他娘。这个娘在我们当地人叫nia(尼阿压),这么发声就对啦,你就成了个娃,碎碎一个娃,不管你在外边弄多大个事做多大个官,哪怕做了皇帝回到故乡你就是毬把高个娃,卵蛋大个娃,老远地你会听见你压(娘)在黄土高原的深沟大壑里长一声短一声地喊叫:狗娃回来!狗娃回来!回来喝豆豆米汤。你的眼泪就大颗大颗地滚下来,就像你压(娘)在锅里煮的米汤里的大颗白豆。
  • 猴戏

    猴戏

    太无聊了,干些什么呢?“先叫你学会站来,之后学会立,又学会这走路打着跟头。学会了推箱子,又学挂脸子,学了跑马上刀山来,咱那个走江湖……”老乔哼起了曲儿。这曲儿很古老了,最早不知是谁唱起,打从他跟他爹学的时候,就听说已经传了多朝多代。他跟他爹各地去耍猴,挪场子的路上,他爹牵着猴子优哉而行,八成要唱这个曲子。他爹嗓子有点儿嘶哑,大概是耍猴太久,把嗓门儿喊破了,唱起那些老曲儿,有种难以言喻的沧桑,好似千冬万夏的故事变成秋风,悠悠苍苍地刮过山冈和旷野。他背着被子卷儿跟在后头,耳听着他爹的曲子,从这乡到那镇,从这县到那城。
  • 纪委书记2

    纪委书记2

    南江省金碧辉煌的城市背后,隐藏着一群肆无忌惮的蛀虫,它们攫取钱财,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所过之处,到处千疮百孔。李思文,狮子县纪委书记;于清风,北川市纪委书记;徐建国,南江省纪委书记;三名纪委书记联合公检法等六大部门,在县市省三条线上,掀起了一场‘灭虫行动’。让他们措手不及的是,反扑来的如此迅猛而激烈。弃卒保帅、栽赃暗杀,撕下伪装面具的‘蛀虫’们,这一刻成为一群可怕的暴徒。不上一条船,就见阎罗王。是高抬贵手,还是决不手软的零容忍!一线厮杀、内线交锋、高层博弈,当纪委书记们走上这条悬空钢丝,就意味着狭路相逢勇者胜。每一次交锋都是一场人性道德良知的考验,个中滋味五味杂陈,只有真正的纪检人员才能体会。
热门推荐
  • 末世有间客栈

    末世有间客栈

    末世前,他只是一个保安经理,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末世后,他成为一名客栈老板,丧尸遍地怎么开客栈?不靠谱的系统,还是测试版本的!凭借这个不着调的系统,他开始在末世中装神弄鬼!总体来说,这是一个不专业的客栈老板,抢了神棍的饭碗后,在末世中装神弄鬼的故事……PS:别问女主的事,女主被诸多书友嫌弃了,此刻女主正在学习怎样才能不讨人嫌!慢热型非正统末世文,后续发展更精彩……PS:新建书友群:887114613……欢迎书友!
  •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本书,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学会如何守护内心无穷无尽的力量,如何在躁动的世界建造温润的生活,在繁杂的世事中锻造超然心境。
  • 中华传统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中华传统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一个个妙趣横生的魔术,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魔术,《走进魔术世界:中华传统魔术》寓教于乐,将魔术里包含的科学原理一一解释出来,并且将有趣的小魔术表演也一步步教给读者。学得有兴趣,学得有快乐。
  • 时间移民

    时间移民

    《时间移民》是中国科幻文学之王刘慈欣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时间移民》《镜子》《吞食者》《西洋》等刘慈欣经典获奖作品,是近年来刘慈欣作品的最好版本。
  • 废材痞妃:帝君,别撩我

    废材痞妃:帝君,别撩我

    她不过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女,却遭邪猫绑架被魂穿,还寄生到一个男人的体内。更欺人太甚的是,这男人,是被诅咒的恶魔,天生不能修行!嘿,这运气,简直了。看什么看!这男人被锁链捆着,却依旧骄傲的扬起美死人不尝命的脸,凶的可爱。看你咋啦!她擦了擦口水,理直气壮,谁让你不穿衣服。白丑儿离开精神世界,却发现夜色里立着个君王般的男人,直直的盯着她。白丑儿气急,烦人!这世界怎么这么多莫名其妙的人跟自己过不去!她捂着自己的男儿胸,你看什么看?没见过娇滴滴的美男子?他不语,可霸气的眼神没有半点妥协,似乎看穿了她灵魂的外强中干。
  • 倾城一笑入君心

    倾城一笑入君心

    重活一世,我将忘记曾经的一切,将自己的实力显现出来。废材,呵,我的天赋逆天……渣男渣女,呵,通通杀他个片甲不留……“咦,这个戴面具的男子是谁?”“别,你走开,再过来别怪我不客气了。”“哈哈,娘子,你要对为夫怎么不客气呀?”“我,我要把你弄死!”“好呀!娘子,我等你来把我弄死哟!”一对一恋情~~双强系列~~
  • 晚婚娇妻之璀璨明珠

    晚婚娇妻之璀璨明珠

    出身豪门的夏晓嫣的人生本该是璀璨夺目的,一场意外,年幼的她痛失了母亲,也没了父亲的疼爱,被亲生奶奶逼迫到海外成长,任由自生自灭,受尽人情冷暖。二十年后,吾家有女初长成,夏晓嫣重归故乡……
  • 男人,别对我说谎

    男人,别对我说谎

    男人都会觉得对不起旧情人,就算是旧情人先离开他,也会觉得是自己对她太坏才让她失望,但是很少有男人觉得对不起身边的女人。如果你是他身边予取予求的女人,他当然懒得花心思去想你的情感需求,这是恋爱中低级的姿态。懂点恋爱手段的女人都明白,对待男人要若即若离,才能激发他们的男性荷尔蒙,让他们产生占有欲,不顾一切去追你。
  • 填词浅说

    填词浅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在喜剧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乐观主义是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的基调。在他的喜剧中,蕴含着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理想,以及对人类光明前途的展望。本书收选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莎翁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