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3500000004

第4章 陈晚 卷(3)

既然童子军在塑造美国男孩儿的综合素质方面是如此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是童子军精神呢?在美国童子军的官方网站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信息:童子军的准则是,值得信赖(trustworthy)、忠诚可靠(loyal)、乐于助人(helpful)、为人友善(friendly)、谦恭有礼(courteous)、平易近人(kind)、服从命令(obedient)、乐观豁达(cheerful)、勤俭节约(thrifty)、勇敢无畏(brave)、整洁纯朴(clean)、虔诚恭敬(reverent)。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每个童子军成员都能达到上述境界,美国的**就会随处可见了。反过来说,我时常在美国各地看到的那些**似的好公民,或许他们就是曾经的童子军。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标语和口号向来都是抽象的,下面我就用几个实例来展示一下美国童子军的精神面貌和活动内容。我家小宝自从上学那一年起就参加了童子军。几年来,通过我的观察,在训练男孩的综合素质方面,童子军团体确实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活动。比如教孩子们系鞋带,学着打领带,叠国旗,制造简单的小木器等,这些都是任何男孩生存的基本要求。最让我吃惊的是,我们心目中的礼仪教育,孩子们在童子军活动中也可以学到。

到了美国以后,我们都会发现,美国人在餐桌上特别讲礼貌。比如谁不慎打嗝了,总会主动说一声“对不起”(excuse me),绝不像在中国的某些餐桌上,打嗝的人此起彼伏,让别人毫无胃口。这种小事,虽然家长是可以提醒的,但如果这种教育出自童子军,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有一次,我在旁观我儿子的童子军活动时,也顺便跟着上了一堂礼仪课。那天,在活动大厅里,到处都贴着讲礼貌和懂礼仪的标语:

Don't talk with your mouth full.(嘴里含着饭时,不要说话。)

Courtesies cannot be borrowed like snow shovels; you must have some of your own.(礼貌行为不是像雪铲一样可以借来用,你必须自己具备这种品德。)

Hold the door open for the person behind you.(为你身后的人开着门。)

Good manners are made up of pretty sacrifices.(好行为意味着你要有所牺牲。)

标语归标语,行为归行为。那天的孩子们,除了阅读上面这些标语并接受餐桌上的礼仪教育以外,他们还学会了如何和陌生人打招呼,如何和人握手,如何在与人交谈时要面带微笑并和对方的眼睛对视。这些细节教育并不是泛泛而谈的,而是每个孩子都要找一个伴儿,两人一起练习上述礼仪。我叫什么,你叫什么,你好吗,天气不错呀,这种寒暄式的交谈,每个孩子都要说一遍。

我站在旁边,看到这些孩子认真练习礼仪的劲头,真的是大开眼界。至少在我们那个年代,上学时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训练。难怪刚来美国时和美国人打招呼,我们总是不敢和对方对视,说话也是颠三倒四的。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在那天的另外一个标语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我们对一个人90%的印象取决于初次见面时的90秒钟(Ninety percent of what we think about a person is determined in the first ninety seconds we meet them)。对中国孩子的礼仪教育,我不敢妄评,但我在美国确实见过不太懂礼貌的中国小留学生。

除了礼仪和动手能力训练,童子军对孩子们的爱心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每年的五月,童子军都要为美国穷人募捐食物。这种活动和中国的学**差不多,但形式上是孩子和成年的公民一同参加。具体流程是,五月中旬的周六,男童军把募捐食物的塑料袋发放给当地居民。几天后,孩子们会站在街头提醒大家,下一个周六请把捐赠的食物袋放到信箱处,男童军会统一收集这些募捐的食物。一周以后,如期而至的男童军成员会挨家挨户收集这些食物,然后再把这些食物送到所属的教区,统一清点食物品种,最后由教区工作人员把这些食物发放到穷人手中。童子军的这种学**活动,一点都不空洞,美国穷人确实可以从中直接受益。男童军的孩子们,也不会为没有需要搀扶的老大娘而发愁。

最近一段时间,时有国内大学生因为嫉妒而投毒杀人的恶性事件发生。美国童子军对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训练,或许值得中国教育界借鉴。如果中国的男孩们也能以童子军的活动准则要求自己,后续效果一定会非常乐观。根据美国前总统对童子军的评价,这样的组织一定会对培养男孩的综合素质有益处。我不禁要问,中国的童子军们,如今你们在哪里呢?

美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话题

一、在美国只会考试远远不够

有一个美籍华人男孩,从小在美国长大,在美国华人界,这个孩子算是出类拔萃的高才生。大学毕业后,他顺利考到美国西部的一所名校读博士,这个孩子志向远大,准备毕业后去美国大学当教授。

谁能料到,他刚上半年学,就坚决要退学。他的父母好说歹说,劝他要慎重考虑,可他就是认准一条路——退学!

这孩子的爸妈一听,急了,赶紧从美国东部飞到西部去摸清原因。聊了一阵子,孩子家长终于明白了。孩子之所以要退学,主要是因为国内留学生把他吓着了,“国内来的学生太会考,太能考了。你看那统计学,我日夜琢磨都考不好,可国内学生根本就不用学,他们就能得全A。我不及格,他们得全A,我可怎么混呢。”

不管父母如何开导,不管导师如何挽留,这孩子最后还是退学了。退学之后,他换了学校,改了专业,最后学了农业工程。在新学校上课的第一天,一走进教室,他的心又开始发毛了。全班六个学生,清一色的中国人,除了他以外,都是国内来的研究生。在随后的考试中,国内留学生的考试功夫又把这孩子镇住了。除此之外,这个在美国长大的孩子,还意外地见识了山东人的厉害:“山东人除了能吃馒头,他们还能吃苦啊。山东人爱学农业,我干嘛和他们做同窗呢,我真干不过他们啊。反正不管我走到哪儿,美国学校到处都是国内来的留学生,我也不能再退学了呀。”

总有人责怪国内的应试教育,殊不知,中国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还能吓跑美籍华人学生呢。这说明,中国的应试教育很成功嘛。仔细想想,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位美籍华人男孩的经历,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利与弊。会考试,能拿高分,这本身并不是缺点。但仅能拿高分,是远远不够的。以我二十年前的留学经历来说明这个问题,至今依然令人深思。当年在我们的生化班上,国内学生占了一大半。刚到美国,我们英文不好,生化词汇也听不懂。为了应付考试,每次上课前,很多中国学生都把一个小录音机放到老师的讲桌上,录下老师当天的全部讲课内容,回家再一遍遍地听。就是靠着这种啃硬骨头的精神,中国学生在考试时把美国学生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应该承认,我们中国学生能克服困难,勇夺高分,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在笔头考试以后,我们每个学生要在生化课上参加一个口头表达的课堂学术汇报(presentation)。每当博士生有类似的课堂活动时,我们博士班上的中国学生集体泄气。即使笔头考试拿了A,也不能保证口头考试能拿A。而那些笔头考试不好的美国学生,反扑的机会终于来到了。哪怕是得C的美国学生,他们一旦站在讲台前,也能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活像一个小教授。

我们应该承认,除非特别出色的人才,大部分中国学生说不过美国学生。除了语言障碍,我们从小缺乏这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一个根本的原因。中国孩子天天啃书本,哪有机会去练嘴皮子呢?悲观地说,口头表达能力不出色的人,即使拿了美国学位,在美国找到了工作,但若在美国生存,后劲儿肯定不足。能够准确而自信地表达自己,在美国求学和生存至关重要。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从国内来美国游学的暑期生。这个学生在国内是班里的尖子,成绩名列前茅。可他站在我面前时,居然低着头,都不敢抬头看我一眼,说话也是静悄悄的。当时我心里很着急——我又不是老虎,你怕我什么呀。在美国面试官面前你若是这样,那肯定没戏。

家长们总爱用“害羞”为自己的孩子开脱。害羞,是人类的一种宝贵情感,尤其是在男女情感中,害羞会有意想不到的朦胧效果。可惜,美国老板不是和你谈情说爱,你对他羞答答的,他不仅不领情,反而还会把你清除出场。对中国孩子,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即使是站在陌生人面前,也要自信、微笑、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说话得体,这些都是中国孩子应该修炼的基本课程。我家大宝有很多美国同学,即使他们是第一次见到我,呈现出来的基本就是这种能让人愉悦的样子。对此,我们不妨喊个小口号:美国孩子能做到的,我们中国孩子也能做到!

二、考美国研究生比考中国研究生要简单

美国考研和中国考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不考政治和专业课,二是改专业比较容易。申请美国研究生主要准备两大类成绩:一是英文成绩TOEFL和GRE,二是大学成绩单。此外,再有几封教授推荐信就可以了。我虽然不在国内,但也知道国内现在是“拼爹”的年代。爸爸不是“李刚”的草根子弟们,你要想绕过层层叠叠的关系网,何不发奋努力,来美国留学呢?很多在美国的中国女人都是先探亲后读书的,而我却是自己考出来的,我让老公探我的亲。我说这些,只是想鼓励一下草根女孩们:我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

来美国读研究生,不需要像读本科那样花很多学费。读硕士仅需两年,读本科却要四年,所以读硕士比读本科至少要便宜一半。更加振奋人心的是,美国很多研究生院,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尤其是攻读博士学位者,更容易得到经济资助。

我来简单罗列一下有关美国研究生经济资助的英文单词,到底哪种资助适合你,需要你和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直接联系:

1.助教(teaching assistant):给美国教授当助理,批改作业,带实验课等,以教学为主。我当年做的就是助教。

2.助研(research assistant):到美国教授的实验室做实验,以搞科研为主。

3.免学费(tuition waiver):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研究生课都不用交学费,它和本科生的学费是一致的。

在上述资助中,读博士者,如果英文成绩和国内成绩都很好,均比较容易得到。硕士生要大力争取,即使能争取个免学费,也就很不错了。但关于经济资助,美国大学有个现象——容易拿到经济资助的专业,就业前景可能不太好。比如,我们的生物专业。拿不到经济资助的专业,很可能是热门专业,比如电脑和电子工程等专业。

总而言之,无论拿哪种资助,来美国读研究生比来美国读大学要经济实惠得多,尤其是草根阶层的孩子们,来美国读研究生,是一个不用“拼爹”而只需自己好好奋斗的不错选择。

三、中国孩子要学会自己为自己做选择

我先后收到过很多80后读者朋友的来信,这些80后关心的主要问题是,想出国却不知怎么下手。国内外差异很大,是否值得出去看看?还有人问我:到底该什么时候生孩子呢?

人这一生,一直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即使买台电视机,你也得考虑一下,到底买什么牌子的好呢?恋爱交友,选择更是影响深远。是找个有房子的庸人呢,还是找个贫穷的才子呢?年轻人的选择与思考,是人类永恒的情感。我二十几岁时,也一直在徘徊。当我不知所措时,那时候的一首诗歌对我影响很大:

不是我的,

我绝不奢望。

属于我的,

我绝不放弃。

回首往事,仔细想想,我确实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在母校考上研究生之后,我随即决定转学去北京。在北京研究生毕业后,我马上考虑出国。在我做出这些决定的萌芽期,并没有人提醒我该怎么做。凭着上面那几句诗歌和当时流行的几句歌词——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我就把自己的一生基本决定了。

今天的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他们的父母大多为50后。当年的50后所受到的灵魂洗礼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一切行动听指挥”。他们所得到的教育精华,也许会在无形中施加给他们的80后独生子女。何况俗语也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些年轻人不敢为自己做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有的80后凡事喜欢东问西问,好像只要有老人出山坐镇拍板,即使是犯了错误,心里都觉得踏实。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本书向读者一一介绍什么是新闻精品,新闻精品是如何抓问题的,是怎样进行访问、观察和调查研究的,是怎样求新的;新闻精品的标题、导语、背景、结尾是怎样写就的;新闻精品的语言、美感和角度是如何选择和运用的;新闻精品是怎样采写典型报道、人物通讯、经济新闻、会议新闻、批评报道的;新闻精品是怎样进行长期积累和精心修改出来的,等等。《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第一版2009年出版以后,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与厚爱。近十年间,作者在继续探索新闻精品形成的规律、特点过程中写就了26篇文章,共计约10万字,经整理补充进书中,并删去原书中不够精练的部分文章。
  • 中国心绞痛

    中国心绞痛

    本书是著名文化学者、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以一个中国独立文化学者的良知及社会责任感所发表的随笔评论的集结。书中文章谈及文化、政策、教育、民风等诸多方面。其文字风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论述简洁有力,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更催人省思。
  •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创新角度探究电视文艺批评方法的专著。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本书是当代高等教育研究前沿论丛之一,由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我国历来是一个非常稀缺的社会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加之,社会诚信制度和监管制度尚未完善,导致在获取教育机会方面存在腐败行为,并越来越严重地侵蚀着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具体体现为高考过程中的集体舞弊行为以及招生腐败行为,特别是在招生过程中获取“保送生”资格和“机动指标”方面。高校内部存在着的“行业性福利”,以及掌握资源的特权阶层通过“隐性”排斥,获取这一部分高等教育机会,加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和差异。
热门推荐
  •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务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务

    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是国家政权活动的重要方面。财政监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具有治标与治本的双重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收支规模的扩大,尤其是近些年来政府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改革的推进,要求切实加强财政监督职能。
  • 刺猬的宿命

    刺猬的宿命

    (本书取材于现代,它主要讲述一个女孩的一生,校园,家庭,社会上一系列她所经历的事情,有对爱情的懵懂,源于内心的叛逆,种种矛盾致使她变成一个她自己都不认识的人,就像刺猬一样扎得人心疼,可是痛的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刺猬的宿命为你演绎一场属于90后的执着与90的后悲伤)一场家变改变她是小公主的命运,夹杂着她眼里爸爸妈妈那算得不是很幸福的婚姻,从此她过得很是辛苦。她始终相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所以一切她都只是顺其自然而然。越长大越孤单,校园与生活交织,使她越来越渴望一份真正的爱情。如果一朝隐忍只是为了他日更好的报复,那么她的乖巧也只是为了有一天更好的逃离。曲终人未散,她不懂当年是她太过于用心,还是执着于某些不争的事实,才将自己弄得遍体鳞伤。终于,在感情的重重打击之下,她的心累了,只想为它找一个可以栖息的港湾。只是天下之大,何处才是其容身之所?新文《时光不曾淡忘我的爱》http://m.wkkk.net/a/525993/
  • 天之仙侣

    天之仙侣

    相传:天地间有一部奇书:天之书。它记载着天地间所有万物的起源,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它就犹如时间一样浩如烟海,无可穷尽。在数千年之后,人间出现了三大派,他们是正道的领袖,是修真界的泰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开派祖师从哪里来。
  •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就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可以通过适宜的活动、娱乐来调剂,保持心情舒畅,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都市之至尊战神

    都市之至尊战神

    【都市江湖,热血不灭】山河锦绣,天骄并起。有传奇将星,风华绝代,屹立国门之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武道枭雄,横压当世,独我无王。有无双国士,两袖清风,愿以一人之死守住万载山河……宁轩辕,本为人间世一粒尘沙,戎马十年,起于青萍之末,以燎原之势,登天而行!!!
  • 跳街舞的灰姑娘

    跳街舞的灰姑娘

    本书已出版。<br/>青春的战斗,原本就来的残酷些,那些对生活的渴望,对梦想的执着,对未来的憧憬,往往就湮灭在一个如梦幻般绚烂的泡沫中。<br/>什么时候我学会了竞争,才发现了生命的意义,成熟的意义。<br/>那些流过的汗,流过的泪,在它们翩翩坠地迸裂时,盛着多少无奈的回忆。<br/>我曾抱怨,我曾愤怒,我曾嘲笑这世界,当现实给了我一记重重的耳光后,我才恍然大悟。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努力着的。努力才有希望,努力才能看见彩虹。<br/>这是关于她们的故事,蜓羽的容忍,若夏的逃避,小妖的混账,三个B-girl的成长故事。<br/>因为孤独,才会想要在一起,因为不想寂寞,才会想要手牵着手,一路走下去。<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恐惧的探险记

    恐惧的探险记

    去一个克里西科岛屿上面探险,去找外星生物,并是在那个岛屿上面经过了很多的生死的危险,但是,始终度过了,而且将两个外星生物的女者相认了,并相爱。
  • 三宜盂禅师语录

    三宜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Virginibus Puerisque

    Virginibus Puerisq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