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1700000002

第2章 《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序

熊丙奇博士1972年生人,小我6岁,早已是当今中国极受关注的著名教育学者了。作为一名大学教育的从业人员,教育实践以外,他勤于写作,著述宏富,如《大学有问题》、《步入大学》、《高校学生工作者手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八讲》等,这些著作在出版界、读书界大受好评。他长期为《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深圳《晶报》、《珠江晚报》、《现代教育报》等报刊撰写专栏文章,也使得他的教育学观点广泛传播,得到相当普遍的认知。丙奇兄的博客和微博也非常知名,更令他在年轻人中大有影响,拥趸众多。他的文字,我拜读过很多,深受教益。

丙奇兄的很多意见,背后既有学理基础,又有实践经验,极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所以,一经提出,往往就备受关注,引发争辩讨论。

比如,针对各种考试作弊层出不穷的情况,很多专家提出“应该实行更大程度的利益回避,调整考试组织,由当地组考、监考改为异地组考、监考,即由另一个地区的教育部门来安排考场、公安部门来维护考场秩序,另一个地区的老师来监考。这样,当地教育部门官员参与作弊的难度就加大,同时,买通官员、巡考、监考的可能性也减少”。丙奇的意见无疑要深刻得多。他直接了当地表示,这种异地组考是未必应付得了当地官员参与作弊的。因此,他提出:“治理这种现象,根本之策是招考分离,即将考试由政府部门组织,转变为由社会专业机构组织。”

丙奇兄的意见是极有道理的。正如他早就明确指出的那样:“总体而言,我国的考试组织,目前基本上都是以行政部门为主导,无论是国家教育考试,还是职称资格考试,并没有社会化、专业化,考试的权威性不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而是由政府部门的许可获得。由于没有竞争,考试组织者并不重视考试质量,每年的高考出题质量都饱受质疑,但由于仅此一家,考生来年也必须选择,我国考生很难像美国学生那样,既可选择SAT,又可选择ACT,还可选择AP考试——这些由社会机构组织的考试之间,完全是竞争、争夺招生高校认同和考生认同的关系——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监督不够,各类考试中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作弊问题。”

尽管我国教改《规划纲要》早就有这样的说法:“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是的,这一描述明确界定了政府、社会机构、学校和考生的权责。然而,仅仅靠描述,终究于事无补。丙奇兄明确提出了对策:政府教育部门退出考试组织领域。这样做是必须的,道理显而易见:“其一,必须排除既得利益的阻力,打破政府部门对考试组织的垄断,交出考试权和评价权。拥有考试权和评价权,势必掌握教育与考试的主导权,对此,行政部门是难以主动放权的。要让行政部门放权,必须从国家改革层面调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剥离这些机构原来拥有的权力。其二,应积极培育考试组织的公平竞争环境。在过去几年时间中,我国也号称在推进这方面的改革,比如各地都相继组建教育考试院。政府教育部门也称教育考试院是专业的考试机构,但实质上,教育考试院还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具有十分强的政府性质,而高考、中考等考试的具体组织,都依托当地的教育局和学校,考试社会化改革也就‘换汤不换药’。由于政府力量极强,社会中介组织难以生长,这反过来又成为政府部门不愿意放权的借口——社会机构力量薄弱,公信力、权威性不够,很有可能一放即乱。”

丙奇兄认为:“只有行政退出,社会中介机构才可能有生长、发育空间,而在逐渐生长、发育中,这些社会专业机构将在考试竞争中确立公信力,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依法监管。”这样的真知灼见,难道还不值得我们重视吗?

又比如,在面对“素质教育提倡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一点效果都没有”这样的问题时,丙奇兄的回答是:“我们现在推行的是虚伪的、形式主义的素质教育,而不是针对个体的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不是在高考科目学习之外,增加一些课外活动,而是要将公民教育、生活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这样的“比如”,可以长长地排列下去。

利用书籍、电视、报刊、网络、讲坛,丙奇兄不停地向社会阐述着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面对中国教育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公众对中国教育的不信任感,丙奇兄不停地解释着、论证着他自己提出来的应对方案和解决方法。他的热忱和努力,让我感受由衷的敬佩和尊敬。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经济领域物质财富的增加,可谓举世瞩目。然而,天下没有不需要代价的成功,中国在付出了早就意识到的、至今还没有意识到的沉重代价之后,也开始面临史无前例的困境和难题。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为安全感、幸福感、尊严感的日见缺失而惶恐担忧。这背后的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是,教育问题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教育理应是朝向、增加人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尊严感的。然而,在当今中国,理性的人恐怕都会对此深加怀疑了。

这是极其严重的问题,是断断容不得我们采取鸵鸟政策、视而不见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教育问题难道还少吗?难道还不够触目惊心吗?展开报刊、点开网络、打开电视,我们还能忽略公众对教育的质疑、忧虑和不满吗?

就在丙奇兄命我为他的这本新书写几句话,到今日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微博上就爆出了不少有关教育的热点话题。举三个还都算不上最严重的教育事件吧:

一个是一位家长在网上晒出了儿子的语文试卷,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让梨吗?”这个问题时,孩子答“不会”,结果当然是一道红色的大叉。家长问道:“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吗?”评论蜂拥而至,几乎都是支持这个孩子说出内心真实想法的。

一个是江苏某中学的一位学生,在发表升旗仪式演讲时,改动了演讲稿,对学校将学生视作“升学工具”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据说同学们掌声如潮。学校给了这个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学生一个处分,虽然后来很快就撤销了,但还是遭到了几乎一面倒的严重质疑。

一个是湖北京山某个中学,学生为了抗议学校的某些收费,竟然以集体焚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网上的意见几乎都是支持学生的。

怎么会?!怎么办?!怎么改?!中国教育早就开始面对无数的问号和惊叹号了。

我是高度认同丙奇兄对教育本质的观点的:“教育的本质是让人们生活更美好,教育应该首先让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对自己负责。”丙奇兄在这本书的跋里说道:“我们在基本教育价值理念上,缺乏共识。教育的本质十分简单,就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为此,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公民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但现在,教育被注入太多的非教育功能,因此,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有不少也已经不知道教育的本质。另外,在长期政府、学校、社会责任不明晰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大家已经不清楚教育的权责边界,不知道政府拥有哪些教育权力,公民有哪些教育权利,在政府不履责,同时越权,自身权益受损时,还浑然不觉,有时甚至为政府越权管理的方式叫好。从这一意义上说,我国教育需要一场全民启蒙运动。”我当然也高度认同丙奇兄“教育需要一场全民启蒙运动”的呼吁,尽管我像很多人一样,都对“运动”深恶痛绝。但是,对丙奇兄倡导的“全民教育启蒙运动”,我是完全赞成,并且愿意追随、力效绵薄的。

《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是丙奇兄从2009年开始书写个人教育蓝皮书之后,第四本围绕年度教育事件的书。书中对教育问题做出了深度剖析,是丙奇兄最新的教育时评作品精选,按照教育挑战的八个方面进行了编排,既结合实际地指出了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一本书,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关注和欢迎,自然无须辞费。

丙奇兄命我为本书写“序”,这是我绝不敢当的。于是,只能略述丙奇兄对我的启发和教益,同时也借此机会表达一下自己对中国教育的关切和忧虑之情,聊以交卷。

钱文忠

同类推荐
  •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独立学院管理概论》基于激励理论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宏观的研究,主要研究的领域是独立学院的演进历程、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独立学院的组织管理、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师管理、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以及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长期纯净的根本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出版业要稳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要靠制度。本书以转型期中国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业转型,对三十余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提出了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殛现实意义。
  •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本书选编了作者近40篇论文,分为民族和疆域理论、文明理论、民族史、中外关系史、社科改革和科研之路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东北民族史研究、东北亚各国对渤海和高句丽的争议、我国疆域形成与变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部分对小私有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类文明史及东北亚文明的延续性和稳固性等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对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诸多民族进行了探索研究;第四部分对东北亚的历史文化继承、东亚圈的发展远景、海上丝绸之路等提出了独到见解;第五部分则对社会科学研究改革之路和科研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
  • 给老公诊断

    给老公诊断

    作为女人,能够准确地诊断男人是成为幸福女人的堂入门课,希望《给老公诊断:妻子爱情读本·女性幸福手册》能帮助女性读者们在生活中快速而准确的对男人做出诊断!不同年龄阶段的男人有着不同的情感和心理。与女人的精细相比,男人的情感世界如矿藏般深奥和丰富。那么,各个年龄段、各种各样的男人,其感情世界各有哪些特点?他们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 职场心理健康大讲堂

    职场心理健康大讲堂

    现代职场健康调查显示:由于上班族压力过大,及对生活现状的强烈不满,导致近半数的职场人士有明显的亚健康征兆,其中大部分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不会自我调适心理,就无法享受工作的乐趣,心理产生疾患,就无法实现人生的理想。本书从多重角度,列举事实,分析原因,提供方法,帮助职场人士梳理心绪,呵护心灵,调整心态,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向上、身心健康、事业腾达的优秀职场人士。
热门推荐
  • 用制度管人 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 按规章办事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法治国家,要强调依法治国。一个企业,也应该依法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内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一个有生机的团队的基本特征。如果没有行为准则来规范人的行为,那么,这个团队就是缺乏凝聚力的一盘散沙。卓越的管理必然是科学的管理,而科学的管理就必然要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就必须打破“人治”观念。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并不一定意味着领导和管理是呆板和沉闷的,因为管人既要讲规矩,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 魔王妄世录

    魔王妄世录

    (暂弃坑) 原名《罪不成欢》 ——你有罪。——什么罪?——你爱上了一个人。“我会一直找她,直到我灭亡的那一刻。哪怕已经被她遗忘。”“我会为她踏尽日月星辰,不顾生死。我会为她披荆斩棘,奉她为王。”
  • 求你揍我一顿吧

    求你揍我一顿吧

    老马上去就给了罗序刚一拳。醉了酒的老马无法控制出拳的轻重,一下子打在罗序刚的下巴上,把罗序刚给打痛了。罗序刚有些恼火,他说你他妈的还真打呀,一拳打在老马的眼眶子上。老马也火了,于是。两人摇摇晃晃地打了起来。路边的行人看见罗序刚和老马打架,连忙给110报了警,说:长白街上有人扰乱公共秩序。在打架斗殴……
  • 南洋有你

    南洋有你

    腐败中的强者你以为你可以一直完胜于我吗?可惜你错了终有一日,我会让你站在我脚下仰视我
  • 摩诃毗卢遮那如来定惠均等入三昧耶身双身大圣欢喜天菩萨修行秘密法仪轨

    摩诃毗卢遮那如来定惠均等入三昧耶身双身大圣欢喜天菩萨修行秘密法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世倾尘

    一世倾尘

    四海八荒,灵山之上,天女出,四海同庆,卿渊奉仙帝之命,前来接天女回宫。而刚刚成形的天女只修得了魂魄却没有肉身,于是便由卿渊,这位八荒最善医药的西漓上仙为其塑成肉身,并唤名落尘。帝之九子钟漓化龙,在卿渊为其塑成肉身后,仙帝便命钟漓昭告四海八荒纳落尘为妃,即日后同升为天帝天后,而落尘心有所属便推却了仙君的要求。而自古以来,天帝之女必须入嫁天家才能保万世太平,聚其灵力不被魔族所用,若此不然,宁可其灰飞烟灭。钟漓不忍落尘落得如此下场,便逼她与自己成婚。新婚之日,落尘不愿就此留在天界,欲要逃往凡间,于此,三生树千百年一次七星会日聚转,卿渊借此将落尘送往凡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喊山

    喊山

    山是有灵性的,这里的兵都这样认为。山是会说话的,这里的兵都深信不疑。这里的山是穷山,山上不长树,山下不长草,疯长的是无法排解的愁绪。这里的山是大山,挡住了天,挡住了路,挡住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挡不住的是四季风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一座大山,一座哨所,哨所旁是一栋营房,营房里住着两个兵和一条狗。这就是大山深处的一户特殊人家。大山里有一座鲜为人知的战备仓库,这里被列为军事禁区。说不清走过了多少岁月,说不清经历了多少风雨,自从有了这仓库就有了这深山哨所和这守山的兵。
  • 人生三篇(人生智慧书系)

    人生三篇(人生智慧书系)

    本书提供了中国人生智慧的一种现代版本,它的努力在于参悟人生,吕读人生,进而获得人生。本书对每个人的生活以及现实社会的条件与理想人生作了详细的论述。
  • 孙传芳(北洋风云人物)

    孙传芳(北洋风云人物)

    孙传芳的人生极具传奇色彩:幼年寄人篱下,历尽世间艰苦;中年投军,鼎盛时威震东南;晚年看破红尘,一心向佛。他,聪颖过人,文韬武略;他,好战成性,视战争为消遣。孙传芳的一生,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篋中集

    篋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