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1700000001

第1章 常识不寻常

熊丙奇先生的新著《教育的挑战》就要出版了,嘱我写点文字。我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因为我一直为这位敢说真话、为教育鼓与呼的朋友而感动。

丙奇兄是一个勤奋的写作者。在《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等全国报刊上,几乎每天都可以读到他的文字,尽管有些文章用了“冰启”等马甲,但我一看就知是他的笔法。我也在三个报刊上开了专栏,一个月一篇,就已经够忙乎了,但是丙奇兄的专栏大多是一周一篇,他的忙碌与勤奋可想而知。

丙奇兄也是一个智慧的学习者。其实他并不是教育的“科班”出身,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党委宣传部工作,所以,他的早期著作基本围绕着大学生教育问题展开,如《步入大学》、《成功宝典》、《大学生创业》、《高校学生工作者手册》、《青春档案》、《迈向成功》、《网络文明》、《直面就业》等。这些著作为他转向教育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要想解决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必须回到基础教育。所以,他与此同时又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其中一个路径就是与教育学者对话。记得2004年,熊丙奇先生作为新浪网的特约记者,与我进行了一次很长的对话,我提出了教育的最大失误是不把人当人、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要倾听民众的声音、应该让社会资本更容易地进入教育领域等观点。后来这篇访谈以《教育改革的方向》为题正式发表。

丙奇兄的可贵,不在于他说出了多少石破天惊的言论,而在于他守住了一份教育学者的良心,守住了教育的基本常识,敏锐地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教育问题。我百度了一下,关于熊丙奇的相关新闻约55000篇,其中2012年4月18—19日两天,丙奇就在各种媒体发出了以下声音:“大学校长被撤喜与忧”、“决策公开难行高校腐败不止”、“自主招生资格造假也应认定为作弊”、“一桩剪发引发的血案”、“幼儿园校车不应该被排除在保障体系之外”、“高考志愿,合适才是最重要”等,可以说,中国社会的每一个教育问题,几乎都有他的声音,他从来没有缺席。

这本《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是丙奇的第四本教育时评作品精选。在这本书中,丙奇围绕年度教育的重大事件,对事件背后的教育问题做出了深度剖析,并按照教育的价值挑战、教育公平的挑战、教育理念的挑战、教育模式的挑战、教师职业的挑战、教育管理的挑战、教育改革的挑战、教育国际化的挑战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梳理。这样,一篇篇看似单独的文章,就有了强大的逻辑力量。

在有的人笔下,当今中国教育时评其实很好写,只需怒骂就能成文章,但丙奇不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他这本书,不是简单地指点江山信笔评论,不是幸灾乐祸地把伤疤揭开来示众,而是努力剖析教育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土壤,尽力提出许多具体的解决方案。所以,他的这种建设性的批评,在浮躁的当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在全书的结束语部分,丙奇深有感触地说道:“教育的本质十分简单,就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为此,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公民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但现在,教育被注入太多的非教育功能,因此,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有不少也已经不知道教育的本质。另外,在长期政府、学校、社会责任不明晰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大家已经不清楚教育的权责边界,不知道政府拥有哪些教育权力,公民有哪些教育权利,在政府不履责,同时越权,自身权益受损时,还浑然不觉,有时甚至为政府越权管理的方式叫好。从这一意义上说,我国教育需要一场全民启蒙运动。”

我非常赞同丙奇的判断和呼吁,几年前,我也提出了“回到教育的原点”,希望开展一个全民的教育大讨论,通过讨论,让全社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教育,知道教育应该做什么,教育的底线在哪里,什么是好的教育等等。当我们不停地大声疾呼创新时,往往会忽视,“旧”的精彩之处是创造“新”的坚实基础。教育的常识,恰恰需要我们辨析、继承、坚守。丙奇的意义,在于他主动承担了这份责任。愿他永秉此心、奇笔制胜,在中国教育的全民启蒙讨论中,且行且歌且评且谏,用笔用心,书写出自己不寻常的人生。

朱永新

2012年4月19日晨,写于张掖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得者熊培云继《重新发现社会》之后最新力作。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本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出版四年来,累计加印三十余次。本次增订,加入新作六万余字,特别增加“历史与心灵”一章,并对自由与责任、中国人的自由传统等内容作了必要增补。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日常生活,并成为广大民众人人奉行、时时奉行但其自身并不自知的日用常行,才能称得上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作为“兴国之魂”的立国价值,此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的要旨。本书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维分析,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尝试性探究。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 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

    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

    社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推陈出新。以往管理科学只注重正面的理论及方法的阐述,对于如何防范和解决问题则论及甚少。《社会管理丛书: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八个必须为线索,结合新中国60多年来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遴选最新的各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先进典型,展现、交流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经验,研究和探索省市县社会管理创新规律,从而推进我国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热门推荐
  • 金光明最胜忏仪

    金光明最胜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CROSS THE PLAINS

    ACROSS THE PLA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亮剑精神 蓝血精神 解放军精神

    亮剑精神 蓝血精神 解放军精神

    《亮剑》是一部军事影视剧作品,“蓝血”是世界军人企业家的代名词,“解放军”是战无不胜的东方组织。如果要用一根线把这个三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那就是军魂——军人的胆和识。无论是艺术塑造的影视人物、东西方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还是我们崇拜敬仰的人民解放军,他们刚毅的气质、过人的胆识、卓越的智慧、巨大的成功不仅深深吸引了普通人的目光,而且引起了企业家和中外职场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的精神不仅是军魂,还是企业和个人发展壮大的精气神,是职场人士学习的绝佳案例。
  • 地上地下之大陆小岛

    地上地下之大陆小岛

    1949年,解放前的重庆暗潮涌动。潜伏在国民党保密局的我地下党员“蜂王”忽然被捕,毛人凤亲自审讯这位被戴笠亲手安插进军统的特工······同为潜伏人员的女特工“母后”被迫转移到台湾,在小岛上与敌人周旋……谍影重重,步步惊心,生存存亡系于一发,每个人都是嫌疑者,走错一步即人头落地。大陆小岛谍海风云变幻莫测,国共两党秘密战线生死角力。这是残酷的挑战,这是智者的游戏!大幕落下,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 九十日春光

    九十日春光

    鱼尾而人身者,其名为鲛。他们貌美神秘,泪可凝珠,价值连城。淼淼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以人类身份踏上湖岸。她无欲无求,只为接近一人。纵然飞蛾扑火,也甘之如饴。我喜欢你,九十日为期。
  • 霸主召唤系统

    霸主召唤系统

    龙轩重生来到了异世勇者大陆,脑海中多了一个霸主召唤系统,不管是斗士还是斗圣,统统召唤出来…………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非常值得一读。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
  •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文学包罗万象,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是著名作家余华亲自编选的一本最新杂文集。本书正是他近年来所发表的杂文结集,余华充满睿智又真诚地分享了他的观察和思考,内容包罗万象,从往事到现实,从自我到时代,既漫谈生活体验,也谈及创作心得,他生动回忆了他和福贵、许三观等笔下人物的相遇,也讲述了走访世界时和勇敢的波兰农民、意大利精神病院病友的相遇……有时候他们千千万万,有时候他们就像是同一个人。这些对人性宽广与丰富的探究,展现出一位优秀作家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而命运无常中凝练出的一个个故事,不仅连接着我们的过去与未来,也最终指向了所有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最根本的力量来源。
  •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