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4200000008

第8章 亚洲现代作家(7)

1945年解放后,从汉城来到平壤,他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领域。继续写剧本、散文、小说。主要的剧作有《金山郡守》、《两家邻居》、《江华岛》、《爱国者》、《不死鸟》等,其中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题材的《江华岛》为最有名。他的剧本《爱国者》和短篇小说《石工组合代表》已有中文版本。宋影还曾任朝鲜对外联络委员会委员长。

赵基天

赵基天,1913年11月6日出生在朝鲜咸镜北道会宁郡一个贫农的家庭里,后来随全家流亡到苏联西伯利亚地区谋生,1945年8月随同苏联红军回到朝鲜,投入了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1951年7月31日,他在美国飞机轰炸平壤时牺牲,年仅39岁。

赵基天的创作生涯只有短短5年。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却写出了大量的诗篇,其中不少堪称佳作。他的诗歌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在内容上是丰富多彩的。从题材和主题的角度来看,大体属于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表现祖国新面貌的诗歌。这类作品大多写于朝鲜解放之后,抗美救国战争爆发之前。面对祖国的新生和民族的解放,诗人怀着无限喜悦的激动心情,写下了许多热情洋溢的诗篇,歌唱祖国,歌唱人民。抒情叙事诗《土地之歌》(1946)、长篇叙事诗《生之歌》(1950)是这种类型的代表作品。

二是反映抗美救国战争的诗歌。这类作品写于炮火连天的年代。在那些年代里,诗人随军队参加过战斗,还曾到过洛东江前线。在《在燃烧着的街道上》(1950)、《朝鲜的母亲》(1950)、《让敌人死亡》(1950)、《朝鲜在战斗》(1951)和《我的高地》(1951)等激动人心的诗篇里,尖锐地揭露了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所犯下的血腥罪行,热情地赞颂了朝鲜人民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三是讴歌抗日武装斗争历史的诗歌。这类作品在诗人全部创作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其中最出色的作品是《白头山》。

抒情叙事长诗《白头山》(1947)是赵基天的代表作品,也是朝鲜当代的优秀作品之一。这部长诗以普天堡战斗为中心,热情地讴歌了***同志所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的辉煌业绩。

《白头山》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叙事与抒情密切结合。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方面,诗人充分发挥诗歌的特长,善于通过典型事件进行艺术概括。他所选择的典型事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抓住主要之点,反映本质方面,避免面面俱到,防止捡芝麻丢西瓜;二是注意彼此之间内在联系,既有一定跳跃,又不使人产生割裂之感;三是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有感染力,给人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因此,他笔下的故事是生动的,情节是紧凑的,人物是鲜明的。同时,这部长诗又具有大量的抒情因素,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诗人是怀着满腔热情进行创作的,他的感情渗透到全篇的字里行间。不仅如此,他还往往压抑不住自己的激动,通过优美动人的抒情插笔直接抒发感情。

千世峰

千世峰,1915年生于咸镜南道高原郡,自幼家境贫苦。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并创办农民夜校。1940年初在郡城运输部门当雇员和公务员。1945年开始创作生涯。1946年2月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岭路》。1947年以后创作的《五月》、《新的脉搏》、《土地的序曲》、《虎老爹》、《故乡之子》、《青松》、《新管理委员长》、《新春时节来了一个年轻人》等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虎老爹》是他短篇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主要描写农民之间为争交公粮而发生的故事,反映他们对人民政权的热爱和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他的中篇小说《战斗的村民》和《白云缭绕的大地》是两部较优秀的作品。前者描写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时期一支活跃在敌后的农民游击队的战斗事迹;后者以修复被敌人破坏的水电站为中心,多方面反映了后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因作家曾参加过游击队,对农村生活很熟悉,所以塑造出来的游击队员和农民形象真实、善良、个性鲜明。长篇小说《大河奔流》是继李箕永的《土地》之后一部反映朝鲜土地改革的作品。千世锋的《战斗的材民》和《白云缭绕的大地》均有中文版本。

黄健

黄健,1918年生于两江道丰西部一贫苦农民家庭。他曾在普成高等普通学和全州师范讲心所学习。毕业后,在全罗北道茂朱郡和中国长春当过教员。两次去日本留学,就读于明治大学政治经济专科。1940年以后,在家乡从事畜牧业。1945年朝鲜解放,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先后创作了《旗帜》,《矿脉》、《牧畜记》等短篇小说,在文坛引起轰动。朝鲜解放战争期间,他随军到前线,发表了朝鲜人民军保卫祖国英勇事迹的短篇小说《燃烧的岛》,被评为描写战争题材的优秀短篇小说。他两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儿女》和《盖马高原》,都是战后所创作。前者着力塑造了一个坚强的抗日战士的形象。后者反映朝鲜青年一代在解放后的成长过程;他的作品结构严谨,手法细腻,擅长于心理描写。

黄健的代表作还有《燃烧的岛》、《盖马高原》等。均有中译本。在中国来访期间,写下《六亿人民的呼声》一书,受到好评。黄健还历任朝鲜作家同盟小说分科委员长和两江道作家同盟委员长等职务。

密尔·穆罕默德

密尔·穆罕默德,1722年生于北方邦阿格拉,在德里求学。由于他的用词简练,通俗易懂,又尖锐辛辣,在北印度和德里享有声誉。1782年移居勒克瑙,直至去世。

密尔用乌尔都语写了6部诗集,用波斯语写了一部诗集。他写了大量的抒情诗,以“闺阁语言”抒情诗著称。他的诗反映了莫卧儿王朝没落、印度沦为殖民地后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穆斯林的艰难处境。他采用波斯写诗语韵律,从而屏弃宗教哲理的俗套,以双行诗、三行诗和四行诗等诗体,用明快通俗的口语,反映印度现实的社会生活。他的抒情诗创作被推崇为开创了乌尔都语文学史上诗歌的新阶段。他的长篇叙事诗大多反映印度的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色。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中以描述印度王公出巡回猎场面的《狩猎篇》,自比为龙,把别的文人比作被龙征服的蛇虫鸟兽的《龙篇》,反映他一生的痛苦和18世纪印度社会的动荡不安与民不聊生的《家境》等,至今仍备受广大读者喜爱。密尔还写有自传和用评论介绍乌尔都语的《密尔的言论》和《诗人的警语》等。

贝克姆·查卓·查特吉

贝克姆·查卓·查特吉,1838年出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奈哈蒂附近的农村。他的父亲是农村税务官。11岁进入胡克利学院预科学习。17岁进入加尔各答大学。1858年在加尔各答选拔学士比赛中获学士学位。同年任财务检查员。1869年通过法科学士的考试就任法官。他早年写了一些诗,但却未取得很大成功,于是便开始创作长篇小说。1864年用英文写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拉贾莫汉之妻》。后来用孟加拉语写作。1865年出版他的第一部孟加拉语历史小说《将军的女儿》。以后又接连发表了几部小说。在70年代初~80年代初是他的创作旺盛时期,由他主编的孟加拉语杂志《孟加拉之镜》也于1872年创刊。这份刊物在当时影响很大,它不仅促进了新孟加拉文学的发展,而且还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思想,为培养新作家也作出了贡献,泰戈尔曾说它“征服了我们孟加拉人的心灵”。

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长篇历史小说,如《将军的女儿》、《格巴尔贡德拉》(1866)、《茉莉纳丽尼》(1869)、《钱德拉谢克尔》(1873~1874)、《拉吉辛赫》(1875~1876)、《阿难陀寺院》(1882)等。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者诽谤印度民族没有历史,印度人民没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国家,他用小说的形式再现了印度的光荣历史和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主义精神,加以反击。他的小说多以历史事件作为背景但又具有现实意义。

《将军的女儿》是写17世纪印度人民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故事;《阿难陀寺院》描写18世纪中期印度北部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塑造了吉瓦南德、香蒂等人不畏强暴、英勇作战的爱国者形象。其中有一首写《礼拜母亲》的诗则表达了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到处传唱,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第一首颂诗,泰戈尔于1906年为之谱曲后成为印度的国歌,直至1950年。另一类是写社会题材的长篇小说,如《毒树》(1872)、《英迪拉》(1872)、《拉吉尼》(1874)、《拉塔拉尼》(1875)等,主要是描写社会生活中新旧思想的斗争,妇女的不幸遭遇,以及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的影响。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但其中表达的某些观点是保守的,例如《毒树》写寡妇再嫁如有毒之树。但是,用小说的形式描写现实生活,他是首倡者之一。

此外,他还撰写评论文章,抨击时弊,也提倡复古思想。还著有《作家的技巧》一书,总结了他的创作经验。他被誉为孟加拉语现代文学的先驱,泰戈尔、普列姆昌德、萨拉特、拉梅什等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泰戈尔

泰戈尔,1861年出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哲学家、诗人和宗教改革家。兄妹也多热心于社会改革和文学事业。他的家庭是加尔各答许多知识分子的聚集地,经常高明满座,讨论国家大事,并举行朗诵会,演出戏剧等,这种环境对泰戈尔的世界观,文艺观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泰戈尔七、八岁时便开始练习写诗,14岁时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庙会》;16岁时发表长诗《诗人的故事》。1878年,遵从家训到英国学习法律,但到伦敦后,他便按自己的志趣学习英国文学和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884~1901年间,泰戈尔大部分时间住在他父亲的庄园里。这段生活经历对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此,他接触并了解了农村生活,写了一系列表达爱国精神的故事诗和近70篇反帝反封建的优美的短篇小说。其中《河边的台阶》(1884)、《弃绝》(1892)、《摩诃摩耶》(1892)等短篇小说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以及种姓制度给妇女造成的悲惨命运。1901年,他怀着改造社会的目的在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与劳动结合的新型学校(以后发展成为著名的国际大学)。

1905年后,印度掀起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的高潮。这时,泰戈尔来到加尔各答,积极投身于反英斗争,并写了许多激发人民爱国热情的歌曲。但不久他与运动的领袖们产生分歧,便退居乡间,过着脱离现实斗争的退隐式生活,埋头于文学创作。这一时期,他连续发表了《小沙子》(1903)、《沉船》(1906)、《戈拉》(1907~1909)、《家庭与世界》(1916)、《四个人》(1916)、《最后的诗篇》(1929)等中长篇小说,14篇短篇小说和包括《暗室之王》(1909)、《邮局》(1911)在内的十多个剧本。同时,他还把以前诗集中的诗有选择地译成英文,编写成诗集《吉檀迦利》(1912)在英国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也成为东方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新月集》(1913)、《园丁集》(1913)和《飞鸟集》(1916)也陆续在英国出版。这些带有浓厚哲学色彩的优美的诗篇,反映了泰戈尔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和高度成熟。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泰戈尔应邀访问了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许多国家,并发表演讲集《民族主义》,其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热情,洋溢着为振兴亚洲而献身的精神。1919年,面对英国殖民主义者镇压爱国群众的野蛮暴行,泰戈尔拍案而起,他愤怒地写信给英国总督表示强烈抗议,并庄严声明,放弃1915年英国国王授予他的男爵爵位和特权。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回国后发表了《在中国谈话》,对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及苦难处境深表关切和同情。1930年,泰戈尔访问了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

1941年,泰戈尔在加尔各答逝世,享年80岁。他一生共写下了50多部诗集、30余种散文著作、12部中长篇小说、近100篇短篇小说、20多个剧本、2000多幅画、2000多首歌曲以及其他方面许多论著创作。在印度文坛和世界文坛上,像泰戈尔这样多才多艺、创作丰富的作家是十分罕见的,他以自己的优秀作品建造了一座人工所不能建造的千古不朽的纪念碑。

塞若特·查特吉

塞若特·查特吉,1876年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胡克利县德瓦南达村。他的父亲穆迪拉尔·查特吉由于家境贫寒,又经常失业,最后不得不将全家迁到比哈尔邦帕格尔布尔县依靠妻弟生活。他的童年在极端贫困中度过,中学毕业后无力升入大学。

同类推荐
  • 粽香在舌尖舞蹈

    粽香在舌尖舞蹈

    乡村是永远的家园,行走乡村总能让人亲切平和。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童年岁月、儿时游戏、农家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还原昨天的面貌,即使曾经的苦难也存有温馨。乡村离都市越来越远,顺着作者的目光,我们走回过去,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诗意和醇厚。而文化是观照一个区域的坐标,无论是林语堂、周碧初或者是三平寺、灵通山,人和景的融合,物和事的渗透,在作者的笔下,遥远地平和走来。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念,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散发岁月的芬芳,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 古代边塞诗词三百首

    古代边塞诗词三百首

    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边塞诗词在中国韵文史上有着夺目的光辉。本书的编选,以《诗经》中的征戍诗为起点,延续到清代乃至晚清的边塞诗词。选录的过程中,本着兼顾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的新颖性以及不同时代、不同诗人作品兼收并蓄的原则,对于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重要的边塞诗人、经典的边塞诗作作了重点选录,其中尤其突出选录了唐代的边塞诗词,作品达160余首。
  • 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

    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

    《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力求使读者对我们民族的文学思想传统有个初步印象,认识到那里面有许多生动活泼、含蓄隽永的言论,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同时作者希望通过对古代诗学的研究,能够使读者感受到本土文论的无穷兴味,体味到古代很多文论著述有助于我们对一切文学的欣赏,有益于心理的纯净和精神升华。
  • 翱翔在天空

    翱翔在天空

    刘心俭,空军政治部某部部长,大校。现已退休。回忆了中国空军的成长史。从1964年8月到1969年年底,国民党的美制无人驾驶飞机又侵入大陆领空97架次,先后被我军击落了20架;其中,空军航空兵击落14架,地空导弹部队击落3架,海军航空兵击落3架。空军是保卫国家的利器,建国多年来,中国空军一直翱翔在天空。
  • 无非求碗热汤喝

    无非求碗热汤喝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豆瓣、知乎、虎扑知名作者张佳玮暖心美食随笔。从家常食话,到零食小点;从应景吃食,到各地风物,从文化掌故,到童话臆想……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有吃,有文化,有故事;关于吃,吃什么,怎么吃;更关于吃的心情,陪你吃的人,你吃的时候想着你和你想着的人……
热门推荐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茅盾推荐的中国读者要读的37部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入选“中国读者理想藏书”书目。1999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人理想藏书之一。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
  • 我在极北道院那些日子

    我在极北道院那些日子

    我叫白生,刚毕业就被骗去给丧葬店铺开车,从此碰各种怪事,倒各种血霉,终于被搞死去了鬼界,原以为这一生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我不仅在鬼界玩泥巴看美女见大佬,还带着一段古老的记忆回了人界,万万没想到,我的这桩变故,让世界都乱了套,游走的尸体,苏醒的邪龙,现世的赤婴,一切却都是一场天大的阴谋,而我早已过世的父母也没能逃过算计······
  • 大耳博士的房间

    大耳博士的房间

    西京路上开了一家小旅店,主人是大耳博士。周小唐对旅店一直很好奇,通过对于大耳博士神奇旅店的探索和追踪,他最终发现了关于大耳博士的惊天秘密。
  •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收到高维生发来的10卷《独立文丛》电子版,我躲在峨眉山七里坪连续阅读了三天。三天的白天都是阴雨,三天的夜晚却是星光熠熠。我在山林散步,回想起散文和散文家们的缤纷意象,不是雾,而是山径一般的韵致。
  • 总统书架:美国总统推荐的读书计划

    总统书架:美国总统推荐的读书计划

    美国历届总统最为推崇的案头藏书。你可以没看过这些书,但一定要警惕看过这些书的人美国五届总统共同推荐的励志奇书除《圣经》之外,对奥巴马影响最大的人生智慧。
  • 陡峭(中国好小说)

    陡峭(中国好小说)

    讲述了外乡广告业务员江小藻因为儿时的一场意外在城市到处漂泊寻人的故事,这之中穿插了与马小剑的爱情故事。结构精巧,语言生动,笑中带泪。
  • 逃妃倾城

    逃妃倾城

    目睹丈夫背叛的她彻夜买醉,却不幸遭遇车祸,魂穿异世,成了不受宠的相府哑巴四小姐。一纸圣旨,她嫁了,成了残疾三王爷的王妃,她女扮男装,包袱款款,逃了……本以为孑然一身、绝情断爱的她从此可以逍遥自在,然她的到来并非偶然,一段三世未了情,一句“隐星现,天下变”,一段宫闱之中的爱恨情仇将她越卷越深,从此她步步为营,在这陌生的世界挣扎求存。腹黑如北辰夜,身份尊贵的三王爷,对她恨之入骨,誓洗被弃之耻;聪明如欧阳文轩,温文尔雅的全国首富,对“他”日久生情,呵护备至;暴躁如雷震宇,刚毅强势的第一堡主,因她甘愿化为绕指柔,一世追随;多情如琉璃炘,玉树临风的公子,却惟独对她情有独钟,痴缠不休;……本文正剧,女主渐强型,且看女主如何在这男子为尊的异世斗智斗勇,大放异彩,引得无数美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俯首称臣。
  • 瓶中魇

    瓶中魇

    下班后,杨白和往常这个时候一样,步行到车站等候开往自己家里的那班公交车。他看着眼前一辆辆飞驰而过的车子,眼睛里流露出焦急之色,已经等了将近二十分钟,可还是没有见到25路公交车的影子。正是下班的高峰期,等车的人越来越多,车站显得有些拥挤。一大一小两个乞丐正在人群中乞讨,几乎每个人看到他们迎面向自己走来,都皱着眉头后退几步,脸上挂着十分厌恶的表情。这种景象在这个城市里到处都是,杨白已经司空见惯了。小乞丐大概只有七八岁,此时正眼巴巴地望着杨白,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 20几岁学点博弈论(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博弈论(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博弈论》内容简介:正所谓世事如棋,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棋逢对手的时候,也有兵败滑铁卢的瞬间,要想料事如神、见招拆招,就要看清楚棋盘上布的每一个子,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在于这每一步走得是不是正确、精彩,无论是在商场、官场,还是在职场,人们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在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中,也都会遇到不同的冲突和竞争,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有策略地思考问题,以理性的角度分析和筹划,预测对方的反应并采取合理的行动,以取得优势,创造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这就是《20几岁学点博弈论》要展示给读者的生存本领。
  • 丧尸世界来袭

    丧尸世界来袭

    末日黑夜笼罩之下人们苟活于残垣断壁之间人性尽显有人舍弃灵魂卑劣而生 有人重拾战志,一曲歌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