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0500000004

第4章 朱颜帛书

中国古代的小说和画本里,清丽脱俗的花旦,浓墨重彩的戏子,他们的角色,气质,性格是扑朔迷离的。江湖客栈,人声鼎沸的茶楼,卖艺杂耍的闹市,酒肆,花旦,青衣小声,黑脸冷眼的判官,一声断喝,银钱落地,锣鼓齐响。人马散去之后,卸去浓妆的花旦穿着青布小褂,跟着说书先生,戏班子越过米市,盐铺,在人群之中那一朵青菊花般的粉色便消失了。浓妆的花旦,细腔细调,字字叫绝,然而卸去衣妆,抹去粉黛,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酸菜鱼,酱豆腐,茴香豆,人情世故,世态炎凉,才是真正的五味瓶。

清代的小说,笔记,画本中的女子,没有了前代的浓厚色彩,札记、评点、序跋,点写的是女子简单,自然,朴实的画像。中国古代戏曲里的花旦,清代江南农田里的女子,她们的容颜多了些写实的色彩。身着青衣的花旦,怀抱琵琶的歌女,线装书里墨迹清秀,线条婉媚的绘像,都接近一种现实色彩。花旦要求唱腔的清秀美丽、灵敏巧捷,长发飘飘,粉墨脸谱,花纹诡异,色彩绮丽,新奇。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悬念起伏,情节横生。唱的是京腔,快板激昂,慢板平缓,散白流畅,游龙戏凤,眼神犀利。她们的容颜是性格化的,每一种色彩都是韵味十足。花旦粉黛浓墨,你可以从她们的容颜上看出世间的百媚千红。她们浓妆登场,那回首间的眉目与表情,是清代画本小说,绣像小说的精华。华丽的装饰,瑰丽的釉彩,挺拔的绫羽,生动的脸谱,朱笔描摹上去的色彩,情意都在其中。

宋刊话本讲究趣味,悬念,冲突,语言接近口语,波澜起伏,曲折离奇的故事,明白晓畅,通俗易懂。而画本讲究人物绘相生动传神写意,言语与声色,神态与性格,亦夹杂不同方言、市语的故事情节。宋代画本里的俏女子,多是青衣一袭,穿着粗布鞋,背着绣花囊,心灵手巧,大胆泼辣。令两面三刀的地痞流氓,敬而畏之。她们是民间小说里的主角,有着真情意,烈性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气质,构成宋代街头里巷说书先生讲唱的底本。讲说前代书史文传的先生,艺人,惟妙惟肖的讲述,是她们人生经验的另一种酸甜。

古代的画本讲究生动传神,宫阙、衣冠、人马、车乘皆可入题,尤以女子神采最为浓烈鲜艳。古代行走江湖的卖艺女子,行头简洁利索,唱腔高亢,一身淡妆,穿山越岭,披星戴月的生涯,衣襟沾满山野的菊花香。流水的清新,山岭的泰然之气滋养着那嘹亮的嗓音,字正腔圆,宛若转珠。她们的衣妆是青色的,沾染的是深山的雪,竹林的绿,稻田的翠,田野的苍莽。青衣质朴无瑕,一路的风尘,落在肩头。头顶是五彩的流云,过竹桥,越篱笆,停在她们的双鬓。马儿悠悠的穿过春野的油菜地,担上的行囊和干粮沉甸甸的,转过百里稻田,进入京城,闹市里你可以听到她们婉转细腻的清唱,细丝般的穿越云霄。

汉代的歌女,吟唱弹弄,循规蹈矩,没有脂粉气,却也少了儿女温情。然而歌谣极为质朴,表演也是生动传情。古朴的衣妆,打着许多补丁,头巾的色彩已经退去。乱世三国,侠义和神怪传说,民间故事记载的女子多是江南女子。她们杏红色衣衫,青眉低低,衣袖盘盘,捏着紫花布的手绢,在稻花中嬉戏。吴地民歌中会稽山的女子,绍兴采莲的女子,她们唱腔清新婉转,节奏明快,气质出尘脱俗,锦心绣口。那种沉浸在稻田,莲子,青山中的神色是宁静自然的,那衣饰是朴素古雅的。她们的用妆,脂粉是淡淡的,色泽是清秀的,画本上的人像亦是粉墨轻勾淡染,用笔细致,线条飘逸。汉代吴地的女子以青山为粉黛,以稻花翠色为衣襟,娴雅的气质,明快活泼的性子,是古代绣像小说中出彩的地方。青青的禾苗,悠闲的渔舟,红红的莲子,新鲜的淡妆,勾勒出画本深处,汉代女子的神采。

汉代风尘古朴,女子的朱笔浓彩,写下的是生命温情,明快自然的一部分。在古代的绣像画本小说中,也并非全是吟唱山水,当户织锦的小儿女。明清的画本有侠义恩仇,性格刚烈的小儿女,有骑马飞射,英姿飒爽犹酣战的风云女子。古代画本水墨长卷,古朴拙雅的底色,奔腾壮阔的战场,逶迤连绵的燕山山脉,箭矢满地,风云突变,金戈铁马,如从梦中来。清代画本作者大手笔,展开画卷,从潮白河谷到山海关,东西纵横,战鼓擂擂,青黑色燕山山脉耸入云岭。画本中间的人像赫然清晰在列,舞刀弄枪,披荆斩棘,征战青山戈壁。肩披紫云凤纹麾,军旗摇动,五彩缤纷,笔墨淋漓之处,朱颜神色飞动,气势凌人,紫荆盔甲枣红马红菱纹罗绣花袍,乃是花木兰。画本上云烟迷离,陵跨群雄,飞沙走石,花木兰一骑绝尘,飞入敌阵,青山被旌旗遮蔽。古人笔法一变,挥笔点墨,点皴破墨,焦笔涂抹,粉黛点缀,花木兰朱颜从容,青衣在肩,草绿袖口,五彩霞帔。古人画本描摹花木兰笔法简练,随类赋彩,婉若游龙飞凤,器宇轩昂。然而画面精微谨细,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花木兰五彩锦云甲,淡墨抹红妆,流星飞马穿过燕山山脉,跃出东山,日月为粉黛,苍山为衣妆,寒翠草木为战袍,风云变色,朱颜冲冠,北方女子神姿气概,成为明清女性画本小说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朝的札记,民间小说世界的女子则富有玄远,神秘主义的色彩。她们的容颜总是忽隐忽现,朦胧不清。古代描绘南朝的女子的绘像体法雅媚,制置才巧,色彩有奢华,也有简约。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盛行,即使是民间小说里的女子形象也不乏流光溢彩之作。南朝的绘像,虚加炼饰,轻事雕彩,女子的衣妆多是冷色,如,绿色,赤色,宝石蓝。她们与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像是流云,或者那种参悟尘世污浊,忧伤的仙子。她们的衣襟在绘像中总是呈现出飞舞的褶皱,形体飘逸,轻柔的色彩,但如云烟的句子,使人读来会有飘渺人生的感慨。因此,南朝的绘像总有一点虚空,一点破笔用墨,一点皴擦的痕迹,但不会影响虚若无骨的画神态美。那线条像是飘着的,吊在佛龛上的光,一丝一丝的,游离在小说的情节之外的。她们要么有着华丽的神姿,要么有着虚幻的光影,结构和用墨都是介于有意无意之间,用意绵密,画体简细,色彩透亮,闪着金色的光芒,风儿吹着衣袍,仿佛飘出世外。

横州州判王济在《君子堂日询手镜》中讲南方草木,桃李,钱米,那人物的性格与平生是清晰的。但这样的志怪玄言小说中,是看不清人物的性格的,浓淡不一的用墨,消瘦的面容,衣物色彩和谐淡雅,南朝笔记体轶事小说的神秘形象宛如神话,仙子们是虚无缥缈的,来是或者今生,她们都是无迹可寻的。老学究的读书人即使穷尽考证,训诂,辞章,也未必能看到这镜中的朱颜之色。朗朗天地之间,笔记小说的因果报应,前世今生,明月床前,朝露斜阳,离奇而荒诞的情感故事被收录到后人的画本,小说书里面,人世间的痴情不改。画卷里里外外的故事,生离死别,恩恩怨怨,亲亲我我,仿佛黄粱一梦,暖暖的花香,扑鼻而来的小米粥香,使得临摹画本的读书人恍若隔世。她们的姿色依然存留在梦境中,那个年代的花香依然残留,笔下的人生柳暗花明,枯木逢春,又是一好时节。笔记小说世界的仙子容颜迷离,或笑收藏画本的人痴,或叹经营笔墨,辗转反侧的人愚。灿灿的稻谷与小米粥,画像中的某某折痕,朱红的眉批勾画,朱颜不改,青黛的光色就在指缝间溜走。梦中或歌,或醉,或唱,或骂,或叹,或醒,笔记小说世界的病苦与人情,光阴荏苒中化作相思泪。南朝的女子衣袖遮面,流落江湖,每一页故事,每一幅绘像都弥漫着菊花香,草庐炊烟淡淡升起,来来去去的日子,不忘前世的姻缘。栖隐在古人画本和笔记小说中的女子低眉写意,青山隐隐,田野的露水,水稻青绿色衣袖拂去的是古老的时光。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唐人纸笔,用墨,构思,运笔都是古人风范,卷面是春光灿烂,格局开阔。青山绿水,燕子从岭头飞过,女子朱红的面容迎着阳春的桃花山谷,风儿吹过枝头。唐人如此画法,春华秋实,历历在目,色调鲜艳。唐代的文言小说和笔记小说则较南朝的画本,绘像,在色彩和性格上有了更清晰的描摹。女子的翠绿丝袖,头上的簪子,裙下的绣花鞋,唐朝的小说和画本上的女子,容貌清晰,多是豆蔻年华,有着小家碧玉的顽皮,也有着大时代京城里女孩们活泼的性子。仔细翻阅古人留下的绘像,可以看到她们比汉代或者六朝的女子在线条的表现上更加流畅,自然。古代包牺始更卦体,史籀初改画法,唯有唐朝的女子在绘像手法表现上最为亲切,师心独见。

唐代小说语言多为散体,多四字句,句法较整齐,沿袭了六朝志怪小说的传统。女子绘像线条如流水纹,彩云丝,更多的是情韵连绵,风趣巧拔。这是一卷大时代的风俗画的卷轴,奔流肆意的色彩,波澜浩荡的运笔,脂粉气已经不再属于唐代女子的气质形象。宫女坐愁红颜老,只是唐代画卷中的一个褶皱。大红灯笼高挂的富家宅邸,车水马龙的长安,云霞蒸腾的画本,女子们的姿色与神采是鲜活的,那光泽也是明媚的。无论是小说中勾勒的人物形象,还是画本中描摹的京洛女子,豪门贵族,抑或是待嫁闺中的平民女子,都可以看到多彩纷呈的唐代女子形象。这些画本用墨讲究,色彩匀称,讲究布局,勾勒,体法雅媚,制置才巧,女子们置身于京洛繁华的都城,或者栖身于山间草木茂盛的世界,穿着绣花绢绵袍、黄绣花袍,不用脂粉,不穿丝绸。脚下是一滩青石,一淙流水,一山杜鹃,灿烂芬芳的花粉气能透过纸卷,使读小说的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古旧的供收藏家珍藏的画卷,一草一木都是古代的精神气息。流云般的笔法,顺水行舟的唐传奇爱情故事叙事法,匠心独具的色彩点染法,唐代的女子的性格与品格都凸显了出来。

画本上的唐朝女子用线条钩描,绘制精细,有着丰腴的神姿,洒脱不羁的性格。亦有歉然,稳重的一面。唐传奇的小说故事更是精彩纷呈,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画像也随之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唐代的女子绘像用笔圆劲细秀,她们生活在京洛城郊的绿色田野,穿着淡淡的粉色衣妆,戴着斗笠,在山岭下编织着十八年的梦,酝酿着醉人的美酒。春雨从卷轴的上方洒落下来,笔墨和色彩一并展开,她们的容颜焕发出光泽。这色彩与光泽只有那千里沃野的平原上的刺绣才能绘制。古代的女子身着蓝布衣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山野耕作,在秀色满衣的茶园漫步。头插碧玉簪,身佩丁香玉,肤色光滑,眉目清秀,衣带当风,漫山遍野的花香浸透了唐朝姑娘的彩云妆。她们春风满面,在耕作的时节遥望茶园里,斑斓一片,海棠红,翡翠绿,菊花黄,卷轴上的唐代女子容颜之美,已经和整个自然界衔接为一体。

宋元的戏曲,女子唱吟,流落江湖,格调不如唐朝,但是画像姿色亦是别致。宋朝的话本小说在街头闹市里争相传诵,人物形象亦是多姿多彩。她们从神话小说的世界里走出来,是十里扬州采茶的女子,是叫卖茉莉花茶的小儿女,是看似弱不禁风面对丛林草莽,朱颜色不改,声不颤的女子。茉莉花的幽香,白色羽衣的清雅,逸气,蓝紫色土布棉衣的大方自然,朴素格致,亦有农家女子勤劳善良,性格伶俐,聪慧善学的气质。

古代女子的绘像之美是笔记小说和画本中的神秘色彩;画卷上的宋代女子图像,多是善于传写,不闲其思。明传奇故事里的女子亦多是性格刚直,或憨厚,或明智,或大义,或痴情。俳优,艺人,在画本,评书里的形象是绘声绘色。绘像里的宋代女子有妖艳,有朴素,有清丽。衣襟色如胭脂红釉瓷,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连同走江湖卖唱女子的行头都表现的十分生动。田间的女子,身后是山间的竹林,朱红色,赤霞色的云朵在头顶上唱歌,洢水河畔,江浙水泽,黄泥的墙,乌黑的瓦,金黄的油菜花,洁白的栀子花,掩映着女子的身影。她们的肤色是自然健康的色泽,稻米鱼粮,砍柴,磨磨,卖豆腐,是酸菜,酿美酒,日常生活的绘画,田野泥土的清香,素面朝天的宋代女子,一袭黑发,一身青绿色,画卷上的形象超然物外。她们的草鞋,手绢沾满泥土,青草的气息,在说书人的世界里,她们手持百宝箱,做得针线活,重名节,薄利禄。山野的流水洗濯面容上的尘土,森林,草木的光泽都是她们生命的本色。朱颜不该,朱颜之美,不在镜中粉黛,彩笔浓墨,写不尽一江春水。

杨柳春风,朱颜只能在回首一瞬间。

同类推荐
  • 有水曰白

    有水曰白

    这是一次青春迟暮的重逢,也是一次多年友情的回归。人生是一个残缺而孤独的苍凉之旅,假如一段文字的叙说可以构建一个宁静温暖的港湾,这次以文会友的联谊活动也算是一回不虚此行的努力了。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都是纪德的代表作,合称“纪德三部曲”。作品都带有悲剧色彩,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其中《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作者最富自传性的作品。 纪德的作品非常早就传入了中国,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读者注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价值不仅没有被时间埋没,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根结底是他用自己的笔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热门推荐
  • 梨城叛徒

    梨城叛徒

    《梨城叛徒》是作者对“我”二叔李牧叛变的历史之谜及揭示复杂的人性,揭开梨城那段黑暗岁月的真实情况,向我们传递出对“叛徒”这个词的复杂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洞悉。尽管《梨城叛徒》中有较为复杂的历史解读与人性的叙写,但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主题却极为鲜明。
  •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既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同时又是一种选官制度和文化制度。它经历了远古时代的“禅让制”、封建贵族的“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明清的“科举制”等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以隋唐为分界线的“荐举”与“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两种制度。郭强编著的《中国古代选举制度》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改革完善、科举制度的鼎盛和终结等内容
  • 最强明星批发系统

    最强明星批发系统

    女朋友的背叛,生活的压迫,年仅23岁的叶帆喝完酒后选择用一场爆炸结束自己的生命。醒来后的他,发现自己不但没有死,还获得一个神秘系统,来到了一个平行世界。带着那个世界特有的音乐,电影,文学作品,他如同开了挂一般,从一个落魄歌手成长为了一个世人皆知的大明星!【书友催更群:744545189】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 洛圣都警事

    洛圣都警事

    侠盗飞车的经历大家看了一次又一次,但当主角以执法者的身份来到洛圣都,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请看华裔警员刘易斯在洛圣都的执法纪实来将各位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带入这熟悉又陌生的洛圣都
  • 海伦

    海伦

    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绶克西斯(Zeuxis),一个德高望重、精神矍铄的老年画家,童颜鹤发,须眉斑白。满脸皱纹,线条生动,活像刻出来的一般。一身亚麻布长袍,颇具希腊古朴风范。他的画室里,琳琅满目,挂满了他的各种画作。他从其中取下一幅刚刚完成的新作,一边端详着,一边健步走出屋外,把它挂在宽敞院落的一棵树上。
  •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哭有啥用

    哭有啥用

    本文囊括了哭有啥用,空屋,秀色满,白骨说了假话,尖叫,我的心空如大海,乡下人进城出城的经历,星星闪耀在村子里,涂色几大部分,讲诉了何翠红,秀英,赵晨曦等人物为主线发生的小故事,来体现种种现实社会的生活。
  • 女帝养成庶女成长史

    女帝养成庶女成长史

    云归离,侯府的一个小小庶女,在男权和皇权的社会,作为庶女的她无地位可言,在夹缝中求生存。一个声音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命运……『叮……女帝养成系统已经成功锁定宿主』『叮……你还在男权的社会苦苦挣扎么?你还在以一个附属物,而存在着么?开启女帝养成系统,成为绝世女帝,曾经欺你,辱你之人,拜服在你脚,笑看世人……』『是否开启女帝养成系统?』『是』或『否』云归离:妖……妖物……系统:『是否开启女帝养成系统?』云归离:……且看一个小小庶女,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代女帝。纷杂乱世,她已然不是曾经的那个她了……
  • 农家贵女:将军小叔要抱抱

    农家贵女:将军小叔要抱抱

    陈香云死了。临死之前才知晓,婆家伪善,为让相公娶新妇,活生生的把她给逼死了,重生回八年前的陈家村,那时候她刚满十五,是朵娇艳的小花。重活一世,只有一个心愿,发家致富远离刻薄家人与渣男。谁若是敢阻拦她发家致富,她跟谁急。卖药材,卖食谱,开绣纺,置田地,一不小心成了富庶一方的绝色佳人。听说佳人要选夫,条件只有一个,能挣钱能宠妻。某个一不小心被陈香云睡了的男人说,他不仅能挣钱,能宠妻,还能在晚上播种,十个月后收获小包子。陈香云看着他那张和上一世相公一样的脸,冷笑连连:“对不起,我不嫁渣男的弟弟。”某男一笑倾倒众生:“睡都睡了,娇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