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8300000003

第3章 沉静超然,逍遥自在

心安的关键是守静致虚,保持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以无争的沉静持守着出世的超然。正所谓“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庄子将追求自由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并以此构建了一个“人道合一”的极妙境界——“逍遥游”。修道者先觉知清净,并以清净为行为准则,才能实现“道”的最高境界。无法静心的人,不是因为生活太艰难,是你的内心不从容。

1.静心是自救的良药

——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箴言】

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道德经》

【译文】

善于运动的人能战胜寒冷,善于守静的人能战胜酷热。清静无为才能让天下太平。

【解读】

周围环境乱糟糟的时候,人们会选择离开,名曰“躲清静”;下班回来劳累的时候,人们习惯单独待着,名曰“静心”。对“静”的追求,是中国人传承几千年的生活哲学。

从语义看,“清静”之“清”为明净、纯净、单一的意思。《诗经·魏风·伐檀》云:“河水清且涟猗。”显然,“清”的本义是形容水的澄澈、洁净。“清”往往与“浊”相对,以表示清高、清明、清远、清洁、清静、清幽的意趣与心境。

“清”与“静”放在一起,组成“清静”这个语汇,更突出了“静”的唯一、极致。老子提出“清静”的学说,主张虚静,也就是保持内心的清澈澄明,摆脱现实的束缚和制约,让心灵释放,以获得自由,从而通达“道”这一最高境界。

作为道家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清静”的意识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生活观念里。老子认为,道的特性就是虚静,虚静是自然万物的本来的面貌。因此,只有通过虚静,自然万物才能呈现应有的形态。对个人来说,保持内心的虚静,才能去感受自然万物的存在,进入对生命本源的观照,获得人生智慧。

庄子继承了老子“清静”的思想,提出了“心斋”、“坐忘”这两个命题。在《人间世》里,庄子说:“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所谓“心斋”,就是不依靠感官的直接感受,保持内心的虚静澄明,用心去体悟。所谓“坐忘”,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即忘记自己的肢体,把内心的杂念统统剔除,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一个内心急躁、欲壑难填的人,会失去理智和理性,干什么事情都毫无头绪。这是心不静的结果。与人交往,和他人共事,首先要调整好内心,保持原本的状态,而后才会一步步实现做人做事的圆满。

【智慧人生】

老子所说的“清静”其实也就是“虚静”。“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要保持内心的清静,就必须无为、去欲,只有这样才能与自然万物相通相融,与天为一,与物为一,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审美境界。

生活中,一个人保持内心的宁静,他的身体才会平和下来,进而感知这个世界。心静的人,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缜密,他们在沉静中体验到了自我的存在,也获得了体能的恢复,从而迎接新一天的开始。

西敏士主教的墓志铭

西敏士教堂的一位主教去世了,在他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段话,描述了他一生的经历与感悟:

青春年少时,我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当我年事稍长,阅历增多时,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很快,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然而,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没有丝毫的改进。

年事已高时,终于顿悟,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这样我甚至可以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

时光匆匆,人生不能没有理想,否则必将一事无成。但是,理想不等于幻想,更不是空想,只有静下心来,从现实出发,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如果飘然不定,左右摇摆,只会把宝贵的时光耗费掉,一事无成。

镇定自若的惠灵顿公爵

一个脾气暴躁的人闯进了惠灵顿公爵的书房,他说:“我叫亚玻伦,有人派我来刺杀你。”

听到这里,公爵不慌不忙地说:“刺杀我?真奇怪。”

刺客把话重复了一遍:“我是亚玻伦,我一定要杀了你。”

“难道一定要在今天吗?”公爵反问道。

“他们没有告诉我在哪一天刺杀你,但是我必须完成任务。”刺客回答。

听到这里,公爵仍旧不慌不忙地说:“现在不方便。我很忙——我有很多信要写。你下次再来吧,我等着你。”说完,他就继续写信。

公爵的从容、镇静让刺客大为吃惊,他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与暴戾相比,安静又何尝不是一种力量?心静如水,冷眼看待世间一切,不仅可以化解外来的纷扰,更能睿智地解决各种问题,做到闲庭信步。

2.心纯如水自逍遥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箴言】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

【译文】

大言气焰凌人,小言则论辩不休。

【解读】

世间的人都说自己累,原因在于他们内心不安宁。心不安,生有许多杂念,那么说话办事就多了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各种矛盾也就产生了。

说大话的时候盛气凌人,在小问题上争论不休,这都是内心欲念太多、无法放下的结果。因此,想过上恬淡的生活,首先要让心灵保持一份纯净。

对于人的这些烦恼,庄子在《齐物论》中有这样的论述:人们在睡觉的时候精神交错,醒来时形体不宁,和外界交接相应,整天钩心斗角。显然,人们喜欢把自己圈在个人世界里,用自己的观点想去改变他人,由于心中的杂念太多,所以快乐就少了。

面对生活的打击,仍然能够做到沉静超然,非苏轼莫属。在中国历史上,苏轼不但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也是宋代政坛上的一位风云人物。尽管他有经世济时、仁政爱民的执着追求,但是官场的种种争斗和险恶带来了仕途坎坷的命运。公元1079年,他因为写作诗歌讽刺当时的新政,结果被逮捕,并投入到监狱中,几乎在那里丧命,最后落得被贬的下场。

此后多年,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到惠州、琼州等地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面对种种不幸,他始终保持着心纯如水的豁达,对生活保持信心,并积极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比如,他不念自己的得失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并在散文、诗词等领域刻苦创作,成为一代名家。

苏轼是不幸的,他在仕途上遭遇了惨败;苏轼又是幸运的,他凭借自己的超然心态,在文学、书法、绘画上颇有建树,让世人铭记。

这个世界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也有太多的无奈和不幸,就让我们修炼一颗如水的宁静心灵吧,去坦然面对人生的种种风景。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你的人生将会多一些阳光,少一些暗淡。

【智慧人生】

心纯如水,心像纯净的水一样没有杂念,才会使自己成长在快乐之中,心纯并非要你不谙世事,而是让你去除不必要的杂念,让好的占据你的心灵。

正确清理你的杂念,保持内心空灵的状况,适时地接纳别人的劝解,积极吸收正确的新观念,是让我们能够不断激发创意、快乐生活的不二法则。

放下,放不下

兄弟俩去山上朝拜,听了道士的高论,他们受益良多。在回来的路上,经过一条湍急的小溪,只见溪水边有一位衣着端庄、貌美如花的姑娘,正坐在溪畔的石头上,望着河水发呆。

哥哥走过去,问那位姑娘为何独自坐在溪旁,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姑娘说:“我着急到邻村赴亲友的喜宴,可是溪水因为大雨变得又急又深,过不去了。”

听到这里,哥哥就和姑娘商量了一下,然后背起她过了溪水。

弟弟跟在后面,也到达了对岸。接着,大家道别兄弟俩继续朝家走。走了没多久,弟弟突然开口对哥哥说:“哥哥,刚才在道观里,道士说让我们心静如水,不要迷恋女色,可是你……”

哥哥笑着说:“你认为,我背那位姑娘过溪,做得不对,是吧?”

弟弟迟疑地回答:“是啊,我总感觉这个……男女授受不亲啊……”

哥哥大笑:“刚才那位姑娘,我只是背着她过河,而且在溪旁已经将她放下,任她自行离去了。而你呢,到现在还不愿将她从心头放下,硬是拴住她,还不肯放人家走。”

看破一切的马季

著名相声大师马季一生坎坷,却总是泰然处之,丝毫也不申辩。凭借这份淡泊、平和的心态,他度过了那段特殊的岁月。

多年以后,回忆起往事,马季总是说:“一个人要看开一些,我如果小心眼儿,这世界上早就没有马季这个人了!”

后来,马季活跃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忙于传帮带,让有潜力的年轻相声演员脱颖而出。这时候,有人就劝他:“为什么不自己多露露脸,大家都快把你忘了。”

对此,马季满不在乎地说:“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干嘛老让大家惦记着呢。那些名、利,对我来说都是空的,谁不知你身上有几两肉?给后辈人创造点机会,我也就知足了。”

无论是在风云岁月,还是在和平年代,马季遇到任何情况都能保持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他一生都是那么快乐,所以才把更多的笑声带给了观众。

3.荣辱毁誉都不放在心上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箴言】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道德经》

【译文】

恩宠是上给予下的恩赐,所以受宠者就会感到惊慌失措,如果失去了额外赐予,也会因为失宠受辱而陷入慌乱。这就是“宠辱若惊”的意思。

【解读】

“宠”,是得意的状态;“辱”,是失意的状态。老子认为,得到了荣誉、宠禄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这样的人才会逍遥自在。

范进中举以后,竟然高兴得疯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担当大任呢?至于日常生活中有人遇到冒犯、遭受挫折,便无法控制情绪,注定也难有大的作为。

这是一个速度制胜的时代,人们身处在瞬息万变、诱惑四伏的社会里,总是被外界的各种事情打破内心的沉静,于是许多人变得浮躁起来,在丢失了平淡沉稳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面对这种情形,培养宠辱不惊的心态尤其必要。

“荣辱毁誉不上心”,就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甚至会出现得意忘形的情况。

古往今来,官场、商场、情场,都上演着一幕幕名利纷争,是一个鲜活的舞台。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君子”精神,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等,都是对古往今来那些豪杰英雄的赞美诗。

在荣辱问题上,道家主张要“难得糊涂”、“去留无意”,这才叫潇洒自如,顺其自然。一个人,经历了千辛万苦,凭借自己的努力、实干,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奖赏,不必飘飘然、受宠若惊,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一份自知之明,保持谦恭。反之,受到了打击,失去了往日的财富、权位,也不必一蹶不振,而应随遇而安,享受粗茶淡饭的生活,或者积蓄力量,谋求东山再起。

【智慧人生】

人生需要奋斗进取,也需要豁达超脱。在生活中面对成败、得失、苦乐等,不能钻牛角尖,更不能陷入固执、计较的泥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获得胜利固然可喜,然而失败也能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明白了人生价值不全在于结果,还在于为达到成功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那么我们就能以豁达的心态欣赏人生中不同的风景。

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逆境,这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生活中的不如意难以避免,经历人生风雨的时候,豁达的心态是我们应对坎坷与挫折的利器。它可以使我们保持开阔的胸襟,积极乐观地坚守自己的人生理想,避免了从此一蹶不振的尴尬。想要培养豁达超脱的心态,我们需要注意如下两点:

第一,不患得患失。遭遇坎坷的时候,我们离自己的目标会更加遥远,许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自暴自弃的行为。这时候不患得患失才能避免让自己的情绪大起大落,从而做到处变不惊。

第二,专注于奋斗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结果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最后得到的时候反而会怅然若失。所以专注于我们奋斗和努力的过程是很必要的,经历过、体验过,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用淡定维护大局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曾经和项羽在两军阵前谈话。当时,刘邦列举了项羽的种种罪过,气得对方勃然大怒。情急之下,项羽示意弓弩手一齐向刘邦放箭,尽管刘邦迅速躲闪,但是仍然有一支箭射在了他的胸口上,而且伤势非常严重,整个形势急转直下。

这时候,如果刘邦倒下去,那么项羽必然乘胜攻击,则汉军势必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最后全线溃败。显然,刘邦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他不得不忍着巨痛镇定下来,淡然地对项羽说:“你们射箭的水平太差了,才射到了我的脚趾上,哈哈!”

看到刘邦无大碍,汉军吃了定心丸,丝毫没有乱了阵脚,而项羽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就这样,刘邦依靠自己的从容自若维持了大局,挽救了汉军。

遇到紧急和突发状况,当事人如果不够淡定反而自乱阵脚,不但会失去理性,无法作出科学决策,还会让对方钻空子,带来巨大损失。重要关口一定要淡定,这是掌控局面的关键。

宠辱不惊的老太太

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文学院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因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即将隆重发布。

然后,英国老太太多丽丝·莱辛却不关注这些,她早早地出了们,在附近的小市场上悠闲地逛来逛去,还不时微笑着跟熟悉的邻居打招呼。

逛了半天,老人心满意足地朝家里走。刚到门口,就发现这里人声鼎沸,许多记者围在一起,站在门口的台阶上。难道是拍电影吗?

很快,有人认出了多丽丝·莱辛,她被告知是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老太太没有惊喜,只是安静地在台阶上坐下来。就这样,一次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家常的记者招待会就此开始。

记者问:“莱辛女士,祝贺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刻你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激动吧?”老太太微笑着说:“这的确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不过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样惊喜。我想,我得奖的原因是因为我已经88岁了,所以趁我还活着的时候赶紧颁给我。”

刚说几句话,屋里的电话响起来,老太太站起身,跟大家道歉:“真对不住,我去接一下电话。请大家稍等,一会儿我请大家吃点心。”

老人的心态竟是如此平和、淡定,在场的记者唏嘘不已。经历了八十多年的人生风雨,多丽丝.莱辛早就参透了一切。一切都看开了,还有什么事情值得为之狂喜,为之深忧,为之激动难眠呢?

4.丢弃生命中的一切负担

——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箴言】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庄子》

【译文】

颜回说:“四肢无觉,耳聋目盲,忘掉形体和心智,与大道合一,这就是‘坐忘’。”

【解读】

外在的各种东西,有时候是必需的,有时候又会成为一种负担。当我们感觉身心疲惫的时候,就要尝试着做减法,放弃此前的加法。

小小凡心承载不了太多忧伤和拖累,那么就选择放弃和忘记吧。放弃不必要的负荷,身心会变得轻灵;忘记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内心便获得了安静。

抛开外在的物欲,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内在修养,这其实是一个人重新认识自己、找回内心真正需要的过程。做到了这一点,个人就可以超越物欲,与自然虚静之道相通。

在《人间世》里,庄子说了这样一段话:“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心去听,甚至是用气去体悟,那么离事物的真谛也就不远了。

丢弃生命中不必要的负担,必须把它们“悬搁”起来,从而通过凝神守气去体悟宇宙万物之道,最后达到“无待”逍遥游的“至乐”境界。

寒冷的冬日,一个卖包子的和一个卖被子的同到一座破庙中躲避风雪。天晚了,卖包子的很冷,卖被子的很饿,但他们都相信对方会有求于自己,所以谁也不先开口。

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说:“吃一个包子。”卖被子的说:“盖上条被子。”又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又说:“再吃个包子。”卖被子的也说:“再盖上条被子。”

就这样,卖包子的一个一个吃包子,卖被子的一条一条盖被子,谁也不愿向对方求助。到最后,卖包子的冻死了,卖被子的饿死了。

包子可以充饥,被子可以御寒,两个人只要互换一下,就可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挽救自己的性命。他们之所以找不到自救之道,是因为谁也不肯放下面子和尊严,说出第一句恳切的话。

人若爱我,我便爱人;人若求我,我便求人;人若予我,我便于人。卖包子的和卖被子的所奉行的,就正是这样一种人生哲学。他们谁也不肯首先奉献自己,而是在期待别人给自己让利。结果呢,没有人能够很好地收场。

生活已经够艰辛的了,我们何苦为了不必要的自尊而跟自己过不去呢?放下过多的、不必要的负担,人生会很轻松。

【智慧人生】

人与人相处应当放轻松点,觉得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就主动提出来,只要下次你也投桃报李就行,不会亏欠任何。自我欣赏的结果必然是自我封闭。给别人一条路,也等于给自己一条路;给别人一个机会,也等于给自己一个机会。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最关键的,是谁先献出一点爱,从现在开始行动才最重要。放下自己的面子,多一点爱心,立刻行动起来,会让自己有更宽的路可走,也给别人带来了爱的温暖。

放下生命的负荷

汤普森急救中心,是英国伦敦一家著名的医院。在医院的大楼上,刻着一句话: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所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

这句话出自美国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1936年,他在英国演出时紧急住院,病因是心肌衰竭,源于身体过分肥胖。尽管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医生还是没能挽救他的性命。临终时,利奥·罗斯顿说出了上面那段话,医院为了提醒后人,决定把它刻在大楼上。

后来,美国石油大亨默尔也住进了这家医院,起因也是心肌衰竭。这位商人整天忙于生意,结果把自己身体搞垮了。还好,在医院治疗了一个月,默尔顺利出院了。接着,他卖掉了公司,到苏格兰的乡下别墅安度晚年去了。

1998年,默尔参加了汤普森医院的百年庆典。当时,有人问:“为什么要卖掉公司,过农夫一样的生活?”他指着大楼上的那句话说:“巨富和肥胖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

身体长出多余的脂肪和肉,而它们并不是人体必需的;存折上有巨额财富,而他们远远超出了自己生活的需要。这些,都是生命中的负担,会耗费我们的时间、精力。因此,不妨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轻装前进,会增加许多快乐。

放下无谓的担忧

建筑工地上,新来的安全生产总监正在检查工作。迎面来了一位建筑工人,他推着沙车,不小心划破了沙袋,沙子洒了一地。但是,他像什么都没看见一样,径直往前走。

安全生产总监有点着急了,大声说:“你的沙子漏出来了,快把口子系好啊。”但是,建筑工人好像没听到一句话,照样往前走。

难道碰上了一个聋子?安全生产总监干脆跑过去,拍着建筑工人的肩膀,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这时,建筑工人才若无其事地说:“漏了就漏了,又拣不起来,再说马上要下雨了,我还是先把能剩下的沙子运过去再说吧。”

安全生产总监怔了一下,感觉那个工人说得很有道理。的确,既然事实已不能改变,那就抓紧时间做好下一件事情吧。如果在应接不暇的事务中,无法分清轻重缓急,不能放下无关痛痒的小节,必然失去做事的逻辑,乱了阵脚。

5.忘我的根本是无我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箴言】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道德经》

【译文】

什么叫觉悟大的忧虑,像觉悟自我一样?我之所以有大的忧虑,是因为我有身,有我;如果没有了我的身体,那么我还会有什么担忧呢?

【解读】

物质是基础,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对人来说,各种喜乐、痛苦、愤恨都是建立在肉身和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如果我没有了身,没有了我,也就不会有任何忧虑,烦恼,痛苦了。

因此,老子主张放下对身、对我的执著,才能远离痛苦、不安。显然,执著于身,执著于我,就是执著于“有”,而渴求的东西多了,必然会给自己设置一个牢笼,里面的人怎么能获得沉静超然的状态呢?

庄子认为,世界上的万物尽管变化无常,却只是“道”的物化而已。比如,各种动物都遵循生老病死的规律,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对人来说,一次次失败后,会品尝一次次痛苦;一次次成功后,会享受一次次喜悦。每一次的痛苦,都是相同的;每一次的喜悦,也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无论是非成败,人都应该看开,不要拘泥于暂时的喜乐,去追寻更大的目标,跟随时间的脚步前进才行。这就是道家所说的无我。

获得逍遥的人生,保持内心的沉静,有赖于道家的无我。一个人的贪欲、嗔念没了,那么各种烦恼也就不会有了。

(1)自我是最大的囚牢

天下最大的囚牢,不是别人,而是自我。因此,做到“无我”,生命就获得了超然物外的自由,自己就远离了藩篱的束缚。

(2)忽略自我,避免人生局限

执著于“自我”的人,太在乎现实的利益,必然给人生处处设限,这也不能丢掉,那也不能放弃。身上的包袱太重,怎么能轻装前进呢?执著于有形有象之物,就会失去无限可能性,就会失去无形无相的道,就会失去了无所不有的无。

(3)超越自我,赢得大道

有身,故有我。有我,即有忧虑,有烦恼,有痛苦。如果我没有了身,也就没有了我,也就没有了私,没有了欲,最后就可以超越万物,超越天地,与宇宙精神相往来,也就成为了道。

【智慧人生】

人们常常容易被万事万物所迷惑,人们容易迷于五色,迷于五音,迷于五味,迷于田猎游戏,迷于难得之货。人们之所以容易被万物迷惑,根本原因是人们有身体的欲望,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贪欲,执著,与妄念,有功名之欲,有名利之心。

因此,修身养性之道,在于魂魄不分离,魂魄合一,阴阳合一。欲魂魄不分离,人们就不能为万事万物所迷。而不为万事万物迷惑的根本,是要觉悟万物皆有其无,万物的无,是万物的大用;万物的无,是万物无中生有,生生不息的根本;万物的无,是万物的无限可能性。

老子告诫人们,要“为腹不为目”,即为心不为身,要放下身体的欲望,追求心中的理想,最终连心中的理想也一同放下,超越生命所有的执著,回归自然,回归于道,回归于无,自然而然地无中生有,生生不息。

丢掉高人一等的心理

有一天,英国大作家萧伯纳到楼下散步,碰上了邻居家的一个小女孩。两个人一起玩了半天,非常开心。

后来,他把小女孩送到家门口,习惯性地说了一句:“你知道我是谁吗?回家后告诉妈妈,就说今天你和萧伯纳一起玩了!”

小女孩眨了眨眼睛,露出了笑脸,然后天真地说:“知道我是谁吗?告诉你,刚才和你一起玩的是克里佩斯莱娅!”

听完小女孩无心的一句回答,萧伯纳不禁羞愧难当。自己的名利心太重了,怎么能随便向人炫耀自己的名望呢,而且面对的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

多年以后,萧伯纳经常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每次他都感慨万千:“是那位小女孩给我上了人生最好的一课!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个人不论取得有大的成就,拥有多高的地位,他在人格上都应该与周围的人平等。”

一个人追求地位、财富,功成名就之后不仅满足了个人欲求,还会不自觉地与周围的人比较,并从中获得高人一等的心理满足。殊不知,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最容易暴露你的偏狭和无知,还是尽早舍弃为妙。

忘我地奉献

有一年秋天,我和几个朋友去云南旅行。在当地租了脚踏车,一群人四处晃荡,很是开心。天黑之后,大家迷路了,又冷又怕。

抬头望望星空,只见繁星点点,在璀璨的银河里闪耀。可惜,它们无法给迷途的人指引方向。胡乱闯了半个多小时,几个人终于找到一个灯光闪烁的小房子。

大家走过去,敲开了大门。里面走出一个中年男子,他在这里做小生意。了解了具体情况后,他打开庭院的灯,努力为我们指引方向。但是,早已经饥肠辘辘的我们,哪里还能分清方向呢?

男主人明白了一切,主动给我们做了饭。酒足饭饱之后,他提出开车送我们回旅馆。可是到了屋外,我们发现下起了小雨,天气变化太快了。这么晚的天,还下着雨,太麻烦人家了。

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汽车在山路上跑着,冷风在耳边呼啸。安全到达旅馆后,我们的心才放下来,明天可以准时赶到机场,去下一个目的地了。

望着中年男子驾车而去,我们一行人不知道说什么好。在旅途中碰上了好心人,并得到无私的帮助,那种感恩之情非亲身经历,很难体会得到。

有爱心的人,乐于帮助别人。他们忘记了风雨,忘记了艰苦的付出,在舍弃小我中成就了他人。他们因为提供帮助而活得自在,尽享充盈的人生。

6.追求超然物外的精神自由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箴言】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

【译文】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解读】

有一天,庄周和惠施在濠水桥上散步。庄子随口说:“河里那些鱼儿游动得从容自在,它们真是快乐啊!”

身边的惠施问:“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回答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快乐?”

接着,惠施又问说:“我不是你,自然不了解你;但你也不是鱼,一定也是不能了解鱼的快乐的!”

在这里,庄子因游于心,思想自由驰骋,因而可以体悟到鱼之乐。而惠施因遵循常规的认识方法,故而不能了解庄子对鱼之乐的体悟。达到超然物外的精神自由,最重要的是“游心”,让自己的一颗心追随自然万物去遨游,不停留在世俗的杂物上。

快乐是一种心境,其滋味如人饮水,因人而异。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乐、悲喜。能使别人快乐的事物不一定能使你快乐,唯有自己才知道该如何去追求快乐。一个心中有目标并且充满希望的人,很容易超然物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绝望和痛苦。

【智慧人生】

人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习惯,即以自己的标准对自己以外的人和物进行评价。当对方的年龄、性别、经历等方面的因素与自己相似时,人们在潜意识中习惯将对方当做自己的一个影子,容易发生投射效应。

可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你看到的只是一种表象,是旁人想表现出的一种状态,至于你知道旁人旁物处何种境地、生何种情感,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是自己主观认为的,而并不是完全真实的。

真正的幸福感,来源于人自身天性的兴趣,来源于人自身身心的舒展,来源于人自身个体需求的真正满足,绝不是通过外界的比较就能得来的。这种比较往往忽略他人背后的沧桑与心伤,高估了他人的幸福,而低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中,只有看向自己的幸福才能真正拥有。

造船的年轻人

有一群年轻人整天无所事事,他们没有人生方向,也不知道快乐究竟是什么。这一天,大家相约去见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化解心中的疑惑。

听完了大家的来意,苏格拉底没有正面回答他们,而是提出了一个要求:“请你们先帮我造一艘船吧,发挥你们最大的能力,然后我再答复你们。”

就这样,一群年轻人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去森林里砍倒大树,然后把木头运到海边,再裁剪成木板,一步步接近目标。

因为忙碌,大家每天过得都很充实,忘记了什么是快乐,什么是不快乐。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努力,船终于做好了,大家等待着大哲学家的检阅。

到了试航的日子,苏格拉底穿了一身新衣服,和年轻人一起登上船,并对众人夸奖一番。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家在甲板上光着脚丫,开心地玩乐。这时候,苏格拉底问:“请问,你们快乐吗?”

“快乐!”年轻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接着,苏格拉底又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造访。”

一个人不开心的时候,往往是集中于那些让人烦扰的人和事。其实,只要转移视线,或者集中精力做另外的事,就与原来的烦恼告别了。显然,精神超然物外,就只有幸福来敲门了。

做超然物外的乞丐

一个乞丐在大街上拉住一位富商,开始要钱:“咱们以前是邻居,看在这个情分上,给我一些钱吧?”

富商仔细看了看乞丐,立刻认出了他:“对啊,你确实是隔壁的邻居。你家原来挺富裕啊,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难道家里遭了灾?”乞丐说:“是啊,前年一场大火把家里烧了个精光,什么东西都没剩下。别提多倒霉了。”

富商又问:“那你为什么要当乞丐呢,干点别的事情就能养家糊口啊。”乞丐说:“我是为了买酒喝才要钱的!”

这个回答让人意外,富商连忙问:“那你又为什么要喝酒?”乞丐回答:“喝了酒之后,我才有勇气乞讨呀!”

听到这里,富商简直惊呆了。不去干活,不好好过日子,却为了乞讨而乞讨,这不是把自己困在一个牢笼里了吗?而这个人竟然痴迷于此,不知醒悟。

其实,世人不正像这个乞丐一样吗,为了酒、色、财、气耗尽了一生的时光,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这又何必呢?被物质上的东西捆绑,失去了自由,还不如放下种种贪欲,直接享受超然物态的自在呢!

7.莫为别人的批评而烦恼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箴言】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道德经》

【译文】

真正认识我的理论价值的人极少,按照我的理论行动的人也极希贵。

【解读】

每天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费尽口舌,还不一定把事情办妥。这是因为人们的利益、想法不一样。价值观相异的时候,甚至还会遭到别人的批评和误解。难怪不少人感叹,人这一辈子,朋友不在多,有一个知己就足够了。

不被人理解,确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过话说回来,让每个人都理解你,围着你转,也是不现实的。老子倡导人们认识“道”,不过能真正深入理解的,又有几人呢?真正取法于他就更不少了。

因此,面对他人的不理解,以及反对的声音,请压住怒气,更不必烦恼。理解他人,理解这个世界的博大,会让焦躁的心静下来,享受那份恬淡。

有人和你唱反调,的确让人不爽。然而,换个角度想一想,他们说的话也许是诤言,也许是激发你奋进的动力,也许是让你有反省自我的能力,这难道不是一种可贵的帮助吗?

想得开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面对他人的批评,你可以一笑置之,或者从中发现有益的提醒,让自己进步一点点。

【智慧人生】

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林肯,早年也是经历坎坷,曾经多次受到别人的谩骂。但是,他对这些责难置之不理,成功顶住外界的压力,一步步踏上了成功之路。

后来,林肯写下了如何处理对待批评的方法,已经成为了文学上的经典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阿瑟将军曾经把这些方法抄下来,挂在总部的写字台后面。而丘吉尔也把这段话镶在框子里,挂在书房的墙上。

每一个想成功的人,都不应该为别人的批评而烦恼。诗人但丁说过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身在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虽然不能够阻止别人对自己做出不公正的批评,但是却可以做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我们可以决定不让自己受到那些不公正批评的干扰。

更多时候,批评是照亮自我的一盏明灯,能够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最后,请牢记一句话,合理的批评是训练,不合理的批评是磨练。

唐太宗理智克制成大事

有一次,魏征在朝堂上与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本想要发火,但又觉得魏征说得有道理,最后气冲冲地回到后宫。

这时候,长孙皇后走过来,关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唐太宗怒气未消,忿忿不平地说:“魏征这个老头儿,简直太气人了,他竟然当着群臣的面责问我,总有一天我要杀掉他!”听到这里,长孙皇后没有说话,而是返回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然后对着唐太宗跪拜。

“你这是做什么啊?”唐太宗吃惊地问。

长孙皇后抬起头,认真地说:“陛下,我早就听说过,英明的天子会有正直的大臣,魏征这样正直做事,说明您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我当然要向陛下表达祝贺了!”

唐太宗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幡然醒悟,魏征说的都是忠言,对国家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埋藏在他心头的烦恼和怒火顿时烟消云散了。

听到批评、反对的声音,一般人都接受不了,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身在高位,或者面对特定的情境,你要认真想想这种批评对不对。如果对,就要压制怒气,冷静处理,理智地面对一切,开创大局面。

唐太宗正是由于听从魏征的意见,善于采纳长孙皇后的中肯评价,理智地处事,才做到了知人善任、选用贤才,实现了“贞观之治”。

不为别人的批评而苦恼

早年,马修布拉在华尔街创业,后来成为美国国际公司总裁。显然,不经历千辛万苦,不饱尝商界苦难,是无法取得这一成就的。

有人问他,遭受别人的批评、非难时,如何处置?他回答说:“是的,我早年对这种事情非常的敏感。我当时急于要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非常完美,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呢,我就会非常忧虑。”

“那么,你如何让自己适应不同人的不同意见,并让自己妥善处理与每个人的关系呢?尤其是被批评时,怎么应对呢?”对方接着问。

马修布拉说:“开始的时候,如果有人对我抱怨,我总是想办法取悦他们。可是我所做的讨好他的事,总会让另外一些人生气。然后,等我想要补偿这个人的时候,又会惹恼了其他的人。结果,我越想讨好别人,以避免别人对我的批评,就越会使我的敌人增加。最后,我不得不告诉自己,努力适应别人对你的批评吧,别把它们看得太重要。”

现实情况是,当马修布拉想通了这一点,他就不再患得患失了,反而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能够左右逢源地处理各种复杂事务了。由此可见,不去刻意做一件事,反而让自己获得空前的自在。

同类推荐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论语通解(一)

    论语通解(一)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论语》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论语》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论语》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 特别清凉

    特别清凉

    本书从作者雪漠的作品中精选一些具有励志作用的名言警句分类编排,并配以书法和绘画小品,内容包括认识生命、认识自心、了解生命人生的真相,保持心灵的纯洁,不执着于个人得失,超越个人的局限等方面。
  •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主要内容包括:浪漫派——道家、理想派——柏拉图、虚无派——叔本华、快乐派——杨朱、功利派——墨家、亚力士多德、新儒家、黑格尔等十三章,每一章都详细的介绍了有关哲学和与人生的区别与联系。
  • 对话生命:让来去之间的生命更精彩

    对话生命:让来去之间的生命更精彩

    通过他人相似的经历和至性至情的讲述,从他人的力量中获得自己的力量。在这样一种生命智慧课程的指引下,讲述者们放下心理戒备,打开心扉,让生命的隐痛变成笔下倾泻的文字,无论是亲人还是爱人的离去,都变成了一股股生命成长的力量,温暖着人心。那些生命对生命的影响,从这本书里可以读出真实的味道。
热门推荐
  • 中国赫哲族

    中国赫哲族

    本书围绕赫哲族文化从古至今发展的脉络,纵横式的叙述了赫哲族的历史、社会、人文、经济、政治等。具体、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赫哲族有史以来的文化生活,是一部反映赫哲族的翔实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 皇朝经世文三编

    皇朝经世文三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项少的大神老婆

    项少的大神老婆

    【甜蜜】【独宠】【爆笑】【狗粮文】【双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人前玩世不恭的暖帅关系户主编,连蒙带骗住进小编辑家里,交房租,做家务,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变身有暖床功能的小保姆,排除千难万险只为抱得金砖归——除夕夜。“项彧,只要这七天你好好表现,这个月的房租就免了。”某男拍拍胸脯,“放心吧颜颜,包在我身上了!”宋颜白满意地点点头,按了门铃,拿着一叠相亲对象照片的某老娘刚打开门,只见一道黑影从门口窜进来,一把握住自己的手,张口就是一句——“妈!”美女望天,不禁感叹,这贤惠的小保姆真不错,戏真好!有种自己把自己给卖了的错觉o(╯□╰)o然而,这肯定不是错觉啊!于是,生活就很精彩了——“谁让你帮我洗胸罩的!”“妈说这个不能丢洗衣机,要是手洗。”“谁让你跟总编说我结婚了!!”“妈不是说把你下半辈子都交给我了吗?”“谁让你睡床的,滚下去——”某男趴在床边,可怜兮兮地开口,“妈说,明年要带外孙一起回去,才让进家门。”……深藏不漏的被催婚女青年,外表无害的心机迷弟,一场我追你,如果我追到你,我就“嫁”给你的脸红心跳真爱游戏。
  • 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

    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

    《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作者以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发展及组织间关系为逻辑主线,运用调查、文献、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城市开展体育休闲活动、提高体育休闲品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一番有选择性的探寻。书中对英、美、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重点介绍,对发达国家的体育休闲架构和运作方式也做了介绍。作者以杭州为主要调查对象,以点带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的现状,在中外比较的基础上,参照借用生活质量理论、现代组织理论和善治理论,比较全面和深入地审视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如何才能促进体育休闲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最后做出八点结论性意见并提出四点对策性建议。
  • 问尘仙

    问尘仙

    人生而短暂,贪婪有何不可。世人或贪财、或贪名。我仅贪生,求吾、父母、妻儿、兄弟、师长安然。掌者视众生为刍狗,尚知刍狗亦惜命。
  • 诛神记:狂傲天下女神

    诛神记:狂傲天下女神

    【完结】千年前的那次背叛,让她恨得牙痒痒地,看着他一步步堕入魔道,她有种恨钢不是铁的感觉。无奈,对方剔除神籍时说了句,根本没有爱过自己。那刚才还抱着自己哭,贱!狠狠甩了他几巴掌后,从此恩断义绝,心彻底死去。原本以为今生再不会相见,可谁知神族人的身体消失后,灵识还可以活这么长。是呀!自从被那小三暗算后,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千年了,自己终于出“山”了!可变数却相继出现,那个贱男也现世了!还好自己有云成,抱着亲一个,气死贱男!
  • 时光如故:我们如初

    时光如故:我们如初

    从未让你骄傲,你待我却如获至宝。我们可以无话不说,也可以两两沉默。 - 本书收纳中短篇小说,以TFB同人为主,也会有少数非同人。 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随便选择一章就好,欢迎光临.
  • Sweet Treats & Secret Crushes

    Sweet Treats & Secret Crushes

    When a blizzard threatens to ruin Valentine's Day, three seventh-grade friends make and distribute fortune cookies to their lonely neighbors—and confront the secrets they've been keeping from one another. Confident Kate doesn't notice much but the latest gossip, and shy Georgia can't say out loud what's always on her mind. They're joined by observant, careful Olivia, whose epic, single-minded crush on PBJ (real name: Phillip Becker-Jacobs) is starting to frustrate them. Using fortune cookies that mysteriously always seem to speak directly to the person who opens them, the three girls try to work together to bring some love to their building while reminding each other why they're such good friends to begin with.
  • 开始或者结束

    开始或者结束

    为自己的日子,在自己的脸上留下伤口,因为没有别的一切为我们作证。——海子:《我,以及其他证人》。葛葛走出宾馆的时候,天还没有亮透,太阳好像隐藏在东边的某个地方,一跳一跳地向外挣扎着,所触之处弥漫上了一层金色。此时大街上没有什么人,一阵冷风吹来,葛葛不由自主地缩了一下脖子。葛葛忍不住回头,看了四楼上的某一个窗户。她以为施大字会像以前那样打开窗户,默默地目送着她远走。
  • 封印神兽(兽王系列)

    封印神兽(兽王系列)

    沙漠部落、军部、向家堡三股势力在沙漠上展开了彼此攻伐,神秘莫测的桃花源叛徒哈里兽突然出现在地下城中,原来他是受到新联盟的委派,前来帮助向家堡消灭沙漠部落和兰虎等人,修为高强的哈里兽试图用自己精制多年的神剑坯体封印腾蛇,炼制成威力无匹的神剑,腾蛇不甘心被封印,与哈里兽厮杀起来,沙漠部落派出全部精锐战士,联合云岩城中倾向沙漠部落的军队首领,对向家堡发动了最后的反攻,向家堡被攻了个措手不及,向天道狗急跳墙,从自己的地下基地中引来了秘密研制多年的尚未完善的成千上万的各种基因兽,对攻打向家堡的众人展开了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