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2100000003

第3章 先秦时期孝与法的糅合(1)

一、“伦理化”孝的产生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执著于孝。孝世代相传,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成长成熟,逐渐内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孝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进了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演变成中国人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从传说中的虞舜以孝感天到孝子黄香扇枕温衾,古圣先贤演绎着孝的故事轶闻,让今人不断感动着、学习着、模仿着。

虽然,孝文化中也有不太好的成分,但是,它的优秀成分更加积极地影响着当今社会。比如,“百善孝为先”的观念依然对我们的日常行为有着指引作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关于孝的文化。孝在华夏大地特殊的土壤和气候下孕育和诞生,并发展成为孝道文化。那么,为什么孝能够在古老而神奇的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呢?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字源方面来看,“孝”字最早出现在殷商卜辞里面,甲骨文的“孝”字像一个小孩头顶枝叶,金文和小篆的字形比较相似,上半部分像一个伛偻老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他认为“孝”字是由省去右下角的“老”字和一个“子”组成的会意字。现代社会的学者们的解释与许慎大体上是一样的,康殷先生在《文字源流浅说》中分析得更加有意思: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从这些方面可以归纳出,孝以家族血缘之情为源头,在一般意义上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纯朴的自然状态。

从孝的起源来看,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大体来说,主要有父系氏族公社时代起源说、殷商时代起源说和西周起源说。这些观点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定的道理,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来看,父系氏族时代的孝观念应该是比较朦胧的;通过殷代卜辞和商代铭文也可以证明殷商时代孝观念的产生;而孝的基本成熟和大兴应该是在周代,这被众多文献所证实,大多数学者也比较认同这种观点。

其实,孝来源于动物的一种本能,古语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据说乌鸦是一种最懂得孝敬母亲的鸟,小时候,它受恩于母亲的哺育,当母亲老了,身体很虚弱,不能觅食的时候,子女就衔回食物,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从来不觉得这样做很麻烦,一直到老乌鸦去世为止。羊羔跪乳则是指在羊妈妈精心照顾下的小羊,对母亲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潸然泪下,“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以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上面提到的都是典型的动物“反哺本能”的情感故事。动物“反哺本能”行为,从古代到现代,史籍中记载了很多。

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类“孝”产生了,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物质财富相对而言比较充足的时候,才可能产生孝。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期人类的生活状况来看,生产力水平很低,生活很困难是当时主要社会特征。人类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难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维持个体的生命和种族的延续,甚至发生过“人吃人”的现象。那个时候,当老人体力变得很虚弱,不能进行渔猎、采集活动,成为社会累赘的时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爱斯基摩人当中,当老年人过于衰弱而不能养活自己时,部落迁移时人们就会把他们留下来,用这种方法让老年人们“自杀”,他们的孩子则接受了在食物缺乏时老人不应该成为负担的文化观念,促成了父母的死亡。外部客观条件和人类自身能力限制的双重作用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在原始社会劳动成果非常少的条件下,要谈行孝,是不可能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新石器初期,也就是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型的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劳动工具的改进——弓箭的使用和金属工具的出现。劳动工具的改进,改变了原始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弓箭的广泛使用,使人们在狩猎时,可以捕获更多的飞禽走兽,除了满足食物需求外,尚有剩余,这就具备产生孝的物质条件了。

刚刚产生孝的时候,社会生产力很落后,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长期与自然界作斗争,而对其中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存在一种既敬又畏的矛盾心理,那时候人们都认为人间一切皆由上天主宰,《诗经》中“率见昭考,以享以孝”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孝的原始意义就是人们为祈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这里面包含着浓厚的宗教意味。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孝顺的解释为“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这种后代对老人继承和奉养的关系,远在原始社会,人类还处于蒙昧的阶段就已经产生了。人们在西安半坡村考古发现,成年人死后,先民把他们埋葬在公共墓地。在死者的遗骨旁边,放着日常的器皿、简陋的装饰物,甚至有辛劳所得和有限的粮食,好让他们在死后像生前一样不受饥饿,能安然地生活下去。

到了殷商时期,出现了文字,随着氏族社会中尊老感情和风尚的发展,就有了抽象的文字“孝”。孝字的出现,标志着孝的伦理道德观念初步形成。在这之后,一些古籍对孝也进行了表述,如《尚书·商书·太甲》写有伊尹对汤尹王太甲“奉先思孝”的训示。《战国策·秦策》中载有陈较对秦王讲的商王之子已,“孝已爱其亲,天下人欲以为子”的故事。这个时期,虽然产生了孝的观念并且注重倡导孝道,却还没有形成完整意义的孝道德规范。

到了西周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使孝的这种原始意义更加明显化,无论大宗小宗都建有用来享祀先祖的宗庙,把祭祀祖先、恪尽孝道看成是维系宗法制度的一种手段。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多力量大”的重要性,所以,人们又赋予了“孝”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新意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是这种意义最直接的表述,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要把生育子女当作尽孝的基本义务,要不然就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惩罚。

孝的初始意义主要包括尊祖敬宗和生儿育女,是一种源于对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宗教伦理。之后,经过历代先贤和统治者的改造和倡导,孝观念逐渐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

二、孝中有“法”

探讨法的起源,就必须从“法”这个单字开始说起。“法”字由“灋”字演化而来。灋字有三部分构成:氵、廌、去。氵,这个结构的寓意是法像水一样平,取了公平、公正的意思。廌为神兽,这种神兽能够辨别曲直,去伪存真。因此我们从词源学意义上可以看到,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赋予了法以公平公正、辨别曲直之意。

法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现代社会的一切胚胎都是在作为人类最早社会形态的原始社会中孕育出来的。法是在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的基础上,取代氏族社会世代相传的习惯而产生的。但法诞生于何年何月何日,谁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直到现在有关中国法的起源仍然局限于一些传说和故事。皋陶的故事就是关于中国法起源的最早的故事。

皋陶,名庭坚,字聩,东夷族人,生于曲阜,偃地,故帝赐姓为偃。他的母系应该是出自帝颛顼,父系氏族应该是少昊一族,传说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大业就是皋陶。唐玄宗于天宝二年(743)追封皋陶为“德明皇帝”,即“大唐德明皇帝”,简称“唐德明帝”。

皋陶,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是舜、禹时期的士、士师、大理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除此之外,他还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他为“司法鼻祖”,他的“法治”、“德治”思想,是今天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受皋陶文化中的司法活动与法律思想影响较大。皋陶还被后人神化为狱神,他辅佐大舜和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

把“孝”和“法”联结到一起的是孔子,他把“孝”的思想做了系统总结,并将其作为“德治”的根本。但这并不代表孔子忽略了法的作用。在对小康社会的论述中,我们也看到了孔子在具体的社会治理上主张“刑仁讲让”。“刑”,即“法则”之义。

“宽猛相济”是孔子关于德法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首要是“宽”,这里的“宽”与“猛”相对,是指宽厚仁慈的德治方法。要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实现“宽”,前提是要通过加强对民众的道德教育,让民众具有是非、廉耻的道德观念,然后再对他们违反法律的行为进行惩戒。孔子在《论语·尧曰》中说:“不教而杀谓之虐。”如果统治者没有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直接就对百姓大开杀戒,这是暴虐的统治。其次实现“宽”,要求统治者在处理具体政务上要“宽”:“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

要想得到广大民众拥护和爱戴,使民心自然归顺,就要实行宽厚仁德的治理措施。但同时孔子也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社会治理只有“宽”就容易导致百姓对政令法纪的轻慢,这时就要以“猛”来加以纠正。因此与“宽”并行的就是“猛”。“猛”与“宽”相反,更多的是指法律惩戒的手段,它对社会和谐有序运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刑罚如果不能保证是明确而中正的,就会让百姓不知道应该遵从什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进而影响社会秩序安定。礼规范道德社会秩序,乐契合为政以德的心声,政令以一贯穿行政的过程,刑防止社会奸佞层生。礼乐刑政的目的是一致的,与民心契合而呈现祥和的社会气象。当然如果社会治理过于依赖“猛”就会使民众收到残害,于是要再施之以“宽”。因此在社会治理中要宽猛相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不仅注重通过礼来约束孝,还非常注重通过法律来对孝进行规范。这样,在“礼”与“法”的双重要求下,孝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脉络,也成为积淀。在以孝入法的具体实践上,“亲亲相隐”制度是儒家的一大“贡献”。

三、亲亲相隐制度现雏形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亲亲相隐制度源于儒家的思想理论,也随着儒家的兴盛、衰微而不断变化,尽管朝代更迭,但是亲亲相隐却是历代统治者的共同选择,在这种更迭中亲亲相隐也就不断发生着细微的量变,到唐朝达到了它的第一次质变,唐以后又是一次次的量变,到了清朝又达到了第二次的质变,如此的量变——质变——量变——质变……亲亲相隐制度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阶段特征。

亲亲相隐又称容隐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和伦理原则。亲亲相隐在《法学词典》中的解释是“亦称亲属相容隐,中国旧制指亲属之间可以互相隐瞒罪行”。通常而言,就是指对一定范围亲属之间相互隐瞒犯罪行为不予以追究的一项法律制度。它主要涵盖以下三方面内容:“亲属有罪相互隐瞒、不告发、不作证,对该行为依法不以犯罪论处或者从轻处罚;控告相隐的亲属要处罚,即相互隐匿亲属间的犯罪行为是一项法定义务;特定犯罪不适用亲亲相隐,如谋反、谋叛、谋大逆等重罪除外。”

从我国各个朝代对于亲亲相隐制度的提法来看,人们将亲亲相隐又称之为“亲亲得相首匿”、“同居相为隐”等,容隐范围上为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法定谋反、大逆、谋反等直接危害封建皇权的罪名外,对于其他犯罪,均要相互包庇隐瞒,不能告发,如有违者则被视为“不孝”、“不亲”、“伤情败法”,同样需要治罪。

亲亲相隐思想最早的历史记载出现在先秦时期。首先,《国语·周语》中记载,周襄王劝阻晋文公受理卫大夫元恒讼其君一案时说:“夫君臣无狱。今元恒虽直,不可听也。君臣将狱,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从这则记载中可以看出,虽然周襄王在某种程度上肯定元恒诉其君行为的正当性,但他认为君臣父子之间的伦理纲常更重要,从而提出了臣、子应当为君、父隐瞒罪行。

同类推荐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我读: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全7册)

    我读: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全7册)

    《我读系列》基于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而来,该节目由学者梁文道主持,何亮亮、吕宁思、马鼎盛等主持人侧身其间。每天以八分钟时间介绍一本新书奇书,文学、历史、科学、财经、商业、宗教、人物传记等无所不包。以最有效的方式探究思想精髓,带读者进入一个个迥异奇妙的书中世界。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木乃伊的魔咒、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复活节岛上的巧合、地球禁区百慕大……一次次巧合,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惊叹不已。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引发我们的好奇,激发我们的大脑风暴,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个百慕大,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巧合,这些巧合让人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可是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着。伽利略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探索那些未被认识的事物。”
  •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文化常识珍闻录》汇集中外古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地理、地名、天文、历法、礼仪、风俗、民族、宗教、科学、文学、学科、教育、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美术、工艺、交通、邮政、政治、军事、新闻、出版、经济贸易、著名品牌等方方面面,好玩、有趣、实用,堪称中外文化的普及本,人人爱读的百科全书。
热门推荐
  • 生肖西游

    生肖西游

    玉帝王母渡劫失败,众圣闭关,一场大劫同时也是机遇来凌!看孙悟空和牛魔王还有众圣如何斗智斗勇。再续生肖和西游的经典传奇。
  • 古罗马神话(下)

    古罗马神话(下)

    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罗马文学输入欧洲,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文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罗马神话丰富了文学艺术,卓越的文学艺术又反过来给古代神话以新的生命。西方文化正是在神话和文学艺术互相推动促进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 萌狐来袭:总裁大人请接招

    萌狐来袭:总裁大人请接招

    她是一只刚刚修炼成八尾的雪狐,在即将要修炼成九尾狐的时候却被另一只嫉妒她的狐妖推进了阵法里面穿越千年来到了现代,他叫司空翼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她对自己撒娇,他感到舒适;看到她对别人撒娇,他感到恼火;看到她哭,他感到心痛;看到她笑,他也跟着快乐他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心,但是她是一只狐妖即使是即将要修炼成狐仙可是她还是不能和他在一起,为了他,她三番五次的割破自己的手让自己宝贵的血液流出来去救对他很重要的人,她一次次为他耗费自己的修为可是最后他却不相信她。后来,误会解除,她甘愿为他前去菩提树下受剔骨之苦,从此沦为一世凡人,只为与他相守一生。
  • 御医

    御医

    他,君浣溪,平生没什么理想,学学医,炼炼药,看看病,在这异世混吃混喝也就是了,谁知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莫名当上御医,做了天子面前的红人,更位列名满天下的四大公子之首,宫中府外,左右逢源,称兄道弟…怪了,那几个外表风度翩翩,内里健壮如牛的哥们,怎么一见他就多病多灾,体虚气弱,个个宽衣解带,敞开胸怀,追着要他诊治,他们不会是…发现了他身上的秘密吧?!——俊美御医,却原来是个清丽佳人……那个,自己身为大夫,治病救人是天职所在,不容质疑,可是,这哥们中了媚毒,却要她怎么救,真要赔上身子又丢心吗……(本文将延续央央一贯之清新浪漫的文风,不恶俗,不小白,喜欢的亲们一定记得收藏和投票,谢谢!)——感谢好友静海深蓝为本文制作的精美封面——◆◆◆◆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傲风】风行烈【军火皇后】潇湘冬儿【步轻尘】李筝【魔鬼的吻痕】秋如意【帝凰】天下归元【四人行必有我夫】央央【总裁的叛妻】静海深蓝【狂状元】雁无痕【玩火】孑羽遗风【前妃太抢手】漫天花雨【魔君请你温柔一点】北棠【驭妖】枫飘雪【帝妻】初晨【娘子你几岁】祥云涧【云倾天阙】素素雪【简随云】草木多多*************************推荐好友美文:浅绿《错嫁残颜》素素雪《江山如画,红颜堪夸》
  • UNDINE

    UND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放兖州

    解放兖州

    1984年6月至7日,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部在津浦路中段战役中,对据守兖州的国民党军的一次攻坚战。攻克兖州,切断了国民党军济南、徐州间的陆上联系,有力地配合了华东野战军主力进行的豫东战役,使鲁中南、鲁西南解放区连成一片,进一步孤立了济南的国民党军。6月20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包围兖州,激战至25日,扫清了外围,并攻占西关。7月1日山东兵团再度包围兖州,在完成各项攻城准备后,12日17时发起总攻。第7、第13纵队向兖州西关攻击,鲁中南纵队向东南助攻。经一昼夜激战,至13日19时全歼国民党守军2.7万余人。
  • 霸道订制:娇妻要乖乖

    霸道订制:娇妻要乖乖

    整个荆市,除了莫家人,没有任何人知道莫凛楠的心中有个心头宝。而她,古灵精怪的出现在宴会场上,不仅想方设法的想要去勾引他,还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陷害他不成,反而特别高调的对他说:“莫凛楠,我喜欢你,既然我把我的初吻都献给你,你就得当我的男人!”莫凛楠目光深沉的看着她:“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为了让他见识到她决心,她布下层层陷阱,在撩拨莫凛楠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直到有一天,他反将她的双手扣在头顶上,眯眼逼近,“说,今晚,你想怎么喘?”
  • 爱的便当

    爱的便当

    纯煕,你离开他吧。你跟他不合适。我不要求他发展得多好,我只希望他平安快乐就好。但你不一样,你有你的野心和理想,你们不适合在一起。你如果不能给他一个未来就离开他吧。好久没想起的往事,在这孤独寂静的夜里突然都在脑海里浮现。让她突然感觉到好想好想那个笑起来傻傻却让自己倍感温暖的少年,原来他真的一直深藏在自己心底,无论自己再怎样去刻意忽略,他就是不能忘记…………
  • 迷人小涩妃

    迷人小涩妃

    话说她李果儿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居然被一条狗追着跑,跑着跑着居然穿了!果然,在急速奔跑中可以扭曲空间的这话不假,所以,李果果倒霉的穿了!赤身裸体的变成了一个十岁大小的女孩,掉在了一个男人身上。不就是看了一下帅哥吗?有必要为此负责?李果儿张大着眼睛,看着面前笑咪咪的被称为王爷的男人,咽了一下口水。美男的诱惑太大了,于是她李果果就这样把自己给卖了!话说金宓三十年,天降神女,落入了当朝月王爷的怀抱。国师说,福星降世,金宓安宁。皇上,太后十分高兴,为两人赐婚,喜结良缘。于是乎,十岁左右的李果果成了金宓王朝月王爷的未婚妻人们都羡慕她,说她捡到了宝,事实上,只有她自己知道,美男在前不能吃的苦恼。没办法,为了发泄自身的闷气,只好多接近接近美男。豪气云干的小弟,妖娆邪魅的师叔,还有俊美温柔的神医!甚至还有那个冷酷无情的国师!其实,她就是色了一点,无聊了一点。偶尔和美男一起逛逛街谈谈心提高一下生活情调没有想到,那个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夫君,却恶狠狠地将她带走。美其名曰:调教未来王妃,但事实上,他却是把她送走,来了个不见不心烦!——天七月!我恨你!等到几年过去,她长大了,出落得美丽动人。十五岁及笄,她回到王府,从此,王府不再安宁!所有人的生活,也不再平静。【注】本文非小白,一对一,慢热,偶有小虐!女主逐渐成长,男主腹黑强大,各色美男,应有尽有。简介先用这个,如果玄月想到了更好的,会重新修改。更新时间不定,但一定是一日一更。请亲们多多支持!票票收藏是玄月的最爱!【推推荐新文】《穿越之孤儿寡母》请各位多多支持了!【推荐旧文】《一个儿子七位夫》《五岁儿子是相公》《穿越之亲妈后妈》
  • 弹头十字架

    弹头十字架

    《弹头十字架》讲述了某次艰苦的边境战争最后防御阶段,某驻防连连长急于建功,命令狙击手出动,狙杀敌方,招致对方大炮报复,我军众多士兵阵亡,连长亦在下撤过程中牺牲的故事。本书是作者施放创作的一部笔力雄健的战争小说。书稿以某次边境战争为底色,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者极力淡化时代背景,将目光聚焦于战场上的士兵,不追求视觉化的战争场面,而是反复扫描、观察,给读者呈现士兵在特殊而又艰苦的战场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变化。由此,作者的个人思考也无限接近战争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