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8600000002

第2章 序(2)

更具提示性的是,即使是民初以维护国粹为目的的“国粹学派”(以《国粹学报》为主要喉舌)和稍后出现的《学衡》派(其目的与“国粹学派”相近),虽然都被视为“文化保守主义者”,实际上也都在西潮的影响之下。余英时先生已注意到,“国粹学派”的史学家如刘师培等人,“直以中国文化史上与西方现代文化价值相符合的成分为中国的‘国粹’”。[9]特别是《学衡》派,其主要人物的西化程度,恐怕还超过大多数鼓吹“全盘西化”者。《学衡》派主将吴宓就自认他本人不是在传接中国文化的传统,而是“间接承继西洋之道统,而吸收其中心精神”。[10]这是近代中国“在传统之外变”的典型例证。这两个学派是否是文化保守主义者其实还大可商榷,这里无法详论。但这类人也受西潮影响如此之深,更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在近代中西文化竞争中的失败。

如果说“国粹学派”以中国文化史上与西方现代文化价值相符合的成分为中国的“国粹”,是一种时人对西方自觉或不自觉的主动认同,对民国以后的人来说,这样的认同或者已无必要,或者意义已不相同。从广义的权势观看,西方文化优越观在中国的确立即意味着此时“西方”已成为中国权势结构的一个既定组成部分。这一权势虽然不像不平等条约那样明显,但以对中国人思想的发展演变而言,其影响的深远恐怕还在不平等条约之上。君不见在不平等条约已经废除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有些人在讲到中国的人文传统时,所说的仍然几乎全是西洋的东西,就可见此影响有多么深远了。[11]

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西向知识分子将舶来品当作自己的传统,和今人将某些西方观念当作中国人文精神这些现象,未必就体现了他们对国情的误解。对于鸦片和人力车随处可见而又非事事都要考证的人来说,这些东西确实是他们所见的“中国”的一部分。吴宓之所以感到有必要强调他是在“承继西洋之道统”而不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就是因为彼时两者已经有些难以区别了。对于更晚的中国人来说,那些由西向知识分子所传播的半中半西的“新学”以及由吴宓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保存下来的“中国文化”,又何尝不是传统的一部分呢。概言之,19世纪的“西潮”其实已成为20世纪的“中国”之一部分。因此,今日言中国传统,实应把西潮(但不是西方)包括在内。

当然,强调西潮冲击的作用,并不意味着近代中国的问题都为西潮所造成。陈寅恪指出:中国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12]到晚清早已是问题重重了。17世纪以来中国人口激增,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来重分配的调整甚于生产的发展,较难处理因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13]此外,清廷尚面临满汉矛盾这一更难处理的问题。[14]

而传统的“上下之隔”和“官民之隔”,到晚清也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龚自珍在西潮入侵之前的道光年间所写的《尊隐篇》中,已提到中国文化重心由京师向山林的倾移。由于京师不能留有识之士,造成“豪杰益轻量京师,则山中之势重”的结果。孔子早就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只要天下有道,士人就应出仕。而龚生此文竟名为《尊隐》,俨然影射彼时已是天下无道,故士人流向山林,致国失重心。这些都在19世纪西潮入侵之前或同时,中国之衰败不待西潮冲击已经开始。

西潮冲击与中国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首先,西潮冲击下中国抵抗的无力恰有助于使中国士人认识到中国自身的既存问题与不足;其次,西潮入侵也给中国带来不少新问题;再次,因西潮入侵引起的新问题常常也起到掩盖中国自身既存问题的作用;最后,西潮本身确也给中国带来许多可借鉴的思想资源以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也就是说,西潮的冲击既暴露了也掩盖了中国自身的问题,既给中国增添了新问题也提供了一些解决中国问题的资源。但是,西潮进入中国既采取了入侵的方式,这个方式本身就又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士人接受这些新来的思想资源。正如蒋梦麟所说:“如来佛是骑着白象到中国的,耶稣基督却是骑在炮弹上飞过来的。”[15]这个形象的表达正提示了近代中国士人在接受西方思想资源时那种自觉不自觉的踌躇。

近年来,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提倡最力的“西方冲击—中国反应”这一研究近代中国的诠释典范(paradigm),因其西方中心观所暗含的“文化帝国主义”意味,在中美两国均已不受欢迎。前些年美国新兴的取向是要“在中国发现历史”,亦即重视中国的内在发展。[16]近年则更兴起试图寻求一个不受所谓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性约束而更接近历史原状的学术陈述这样一种取向。[17]两者的共同点是比以前更注意从中国的历史视角去观察历史现象(有愿望不一定意味着已做到),这无疑是美国汉学界的新进步,当然是很不错的。

问题在于,用一个典范去囊括一切固然不可取;但因为这一典范被用得太滥就转而以为它已可功成身退,恐怕也未必就恰当。特别是在“西潮”已成“中国”之一部以后,所谓近代中国的内在发展,也就包含了一定程度的西方在。则近代中国士人对许多“中国内在问题”(且不说西潮造成的中国问题)的反应多少也可说是对“西潮冲击”的某种“中国反应”。无论如何,研究典范的合用与否是可以辩论的,“西方冲击—中国反应”这一重要历史现象的存在却是不容置疑的,而且是近代中国历史研究不可回避的一大主题。如果因为某种研究典范的搁置而使人忽略通常为其所涵盖的重要历史现象,则无异于西人所说的倒洗澡水而连婴儿一起弃置。

实际上,西潮冲击中国引起的变化,特别是在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学术史等范围内,中外的研究都尚嫌不够深入,还可作进一步的探讨。类似“西方”、“中国”这样的词汇涵盖面实在太广,近代西方和中国都是变化万千,双方又有其各自发展的内在理路。倘若把视点集中到中国,也应记住冲击中国的西方是个变量(这一点最为中国的史学研究者所忽视);而西潮入侵中国之时,中国本身的传统也在变。如果仅注意西潮冲击带来的变化,而忽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传统自身演变的内在理路,必然是片面的。

而且,中西双方也还有许多——或者是更多——不变的层面。特别是近代中国不变的一面,一向都被忽视,以至于相关的基本史实恐怕都需要从头开始进行大范围的重建,这也许会成为21世纪中国近代史领域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只有在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变与不变的两面,我们才能比较充分地认识近代中国。当然,变与不变是相互紧密关联的,如果能进一步弄清近代中国变的诸面相,也能从反面或不同的侧面为我们提供了解不变一面的参照系。

说到变的一面,近代各种变化中最引人注目者,当然还是西潮的冲击,即晚清人自己爱说的“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国士人面临西潮荡击,被迫做出反应,从而引出一系列文化、社会、思想、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的大变化,无疑是近代最重要的权势转移。这些方面的演变不仅密切相关,而且相互影响、彼此互动。在变的共相之下,各领域(比如思想与社会)的变化速度又是不同步的;这与因幅员广阔所造成的区域性发展不同步共同构成近代中国的一大特色,使得任何框架性的系统诠释都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恰与历史原状相违背。

同类推荐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通俗的语言,逐句为我们解读了这部经典,并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知礼仪敬父母、认识我们的世界、经典的永恒绽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壮多努力这六章。
  • 毓老师说易经(第2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2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历史进入21世纪,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文化”和“创意”的结合萌生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
  •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文史学者刘梦溪的学术精选文集。全书以现代学术和文化的反思与展望为论述中心。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从超神开始的咸鱼日常

    从超神开始的咸鱼日常

    看主角如何纵横超神宇宙,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泡得超神之美女,放得毁天之大招,一切精彩请锁定从超神开始的咸鱼日常?ω?
  • The Trumpet-Major

    The Trumpet-Maj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藏地密码3

    藏地密码3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考证玛雅文明和藏汉文化的神秘纽带。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1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The House of Pride and Other Tales of Hawaii

    The House of Pride and Other Tales of Hawa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葛的天下

    诸葛的天下

    架空的三国时代,诸葛家族的后人意外穿越到这里企图改变家族以后的悲惨命运。这里打战靠的是三大术,军师技、武将技、倾城技。曾经的糙汉子们都变成了萌妹子;张角掌握了雷电,吕布单骑追着百万大军,悲催的主角是多么想回家。
  • 太初之帝

    太初之帝

    『热血激情再续!』万丈天劫无边际,百道雷劫臣服我。尘世中,红粉骷髅,美女画皮,浓妆艳舞,千世轮回为一念,他沉浸武道,伸手直指苍天。阴柔月光下,有魑魅魍魉,蛇蝎心肠,而他只管修炼,挥手天地巨变。只为一天站在天地之间,坐上天主宝座,目览众生,奴役天道。
  • 绝色宠妃:爷,你越界了!

    绝色宠妃:爷,你越界了!

    【穿越+女强】沈清晨,特种部队里的兵王、现代修真界的唯一传人。一朝穿越成废柴三小姐?笑话!我堂堂兵王还能任人欺凌?!待看本小姐掐白莲,虐未婚夫。修炼、魔宠、丹药?很难吗?对本小姐来说,小菜一碟!!只是这妖孽男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本小姐心机不纯?不是要逃婚?要休妻吗?你这宠我上天的节奏是闹哪样?!!“夫人,我错了!求原谅!”
  • 神捕王妃要出逃

    神捕王妃要出逃

    “淫贼!本小姐以未来捕快身份逮捕你归案!”欺骗老爹是家常便饭,跟娘撒娇有各种手段。虽她家世代书香,但到她这里基本断了。“苏卿家,就你的闺女吧!”身为臣弟事务繁忙,常被逼婚心情不爽。人说他长得俊美貌似断臂,但他金殿之上随手一指……三大五粗,一心想当神捕的千金小姐,一道圣旨被迫嫁给传说中的“阎王”,却至始至终不曾与夫君见过面。某日,她一身夜行衣翻墙回府,他冷冷立于墙头,将她抓住,“你怎么在这?”“我还想问你怎么在这?”老管家顶着满脸的黑线,“王爷,这是您的王妃啊!”“王妃,这是咱们王爷呀!”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但……聚头了……啊喂,你俩别打了!再某日,她女扮男装翻墙逃出王府,来到江南一小城,偶遇一侠士,与其一道帮弱小,救无辜,结拜成兄弟,喝酒谈天论地,直至某天来到城外,她才知道,原来他竟是……【诙谐+悬疑+江湖+武侠+宫斗+宠爱=绝不弃坑。】
  • 齐谐志传

    齐谐志传

    严肃的小说。纷乱,考验耐性。是一群生命,为了信念理想捍卫生命、自由与尊严的抗争故事。是意气与战斗之书,更是修行与科学之书。历史总是在有意无意的差错中前进,在有意无意的误判中发生改变。而对于高高在上的大能来说,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所谓的历史,或者是其意志的表象之一而已。涉及诸多宇宙的成住坏空,创世与灭世之争,政治政权与宗教信仰之乱。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有漏皆苦)。但是,义不容辞,乃用无明。我行我法,诸法无存,诸幻无幻。世界的维护,终究离不开责任与担当。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因为是异世界,所以没有华丽的语言,也不要与现实世界的任何体系产生联想……
  • 化学:看不见的大变化

    化学:看不见的大变化

    陶制品是我国先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是人类生活跨入新石器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陶器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利用化学手段而创造的人工制品。陶器的烧成是以自然物为原料,通过高温下的化学反应而创造出的新材料。在高温环境中,泥坯不但改变了它的自然物的形态,而且也改变了它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