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6200000003

第3章 宁都(2)

宁都·邱氏宗祠

杨氏曾师从叔子,应得自见闻。邱氏族孙丘尚士康熙五十八年所撰序,则说河东“有老屋数楹,藏书数千卷,纸窗土壁,煤帱尘榻”。《国朝先正事略》中的邱氏传,则不但说该地多古松,“望之苍蔼无际”,且说邱氏“著书其下,称松下先生”(第1039页)——不曾见之于易堂诸子的记述。松大约是有的,“苍蔼无际”则未必;“松下先生”的名目,可能出自后人的杜撰。至于我们所到的村子,已不大见到水塘,更无论古松。邱维屏说其族“背负巽峰而环居,前后绕峰。远近之麓凡百塘,出入沿塘以为途径,无寻丈之余,然意每宽然,视薄海内外万里之区,与鼻息相为呼吸,不自知其隘且迫也”。这胸怀就不平常。邱氏还说那一带的房子都西北向,开门见山,金精十二峰都在望中(《送邹九侯自翠微还归序》,《邱邦士文钞》卷一)。

应我们的要求,赤着脚的邱姓农民,郑重地提来了邱氏后裔集资重修的族谱,十几册,装了一木箱。

“易堂九子”中可称“学人”的,只有邱维屏。叔子对他的这位姐丈很佩服,其《邱维屏传》说邱氏“为人高简率穆”,“晚尤精泰西算,《易》数、历法皆不假师授,冥思力索而得之。桐城方公以智以僧服来易堂,尝与邦士布算,退而谓人曰:‘此神人也。’”叔子还在其他处说到,邱氏学识渊博,却“土木形骸,人不识以为村老”,难免会有少年人前倨而后恭。而村夫子似的邱维屏,偏偏没有琐琐小儒式的鄙陋与势利,“直视达官贵人,与田父牧子无异。所居室如斗大,床灶鸡彘杂陈,衣破敝不能易,然人尝迎致精舍居之,衣以裘缎,直著不辞,视之与陋室敝衣等”(《任王谷文集序》,《魏叔子文集》卷八)——寒士而没有“寒乞”相,并不易得,却又不止凭了“志气”、“骨气”;仅赖“志气”、“骨气”撑持,有可能褊窄,走了愤世嫉俗的一路。如邱氏者,凭的更是以“敝衣”与“裘缎”等视之的那份自信、泰然。

宁都·邱氏宗祠

《邱氏族谱》·邱维屏像

叔子还记有邱氏被其妇支去邻家借米,米没有借,却“袖手立塘塍上,看往来行人”(《邱维屏传》)。读书作文之余,这个后来被方以智称赏的学人,或许就这么寒伧如村老,袖了手立在田塍塘径上,对着往来的行人冥想的?无论“松下先生”,还是“上下千古,啸歌自得”(丘尚士序),都不及叔子所记来得亲切。

叔子的《邱维屏传》后附彭士望《书后》,记邱氏临死前叮嘱儿子道:“食有菜饭,着可补衣,无谲戾行,堪句读师。”彭氏以为“可为世则”——也应当是邱维屏所认为的遗民处乱世之道。

“易堂九子”中,只有曾灿是被人以“贵公子”目之的。曾灿父曾应遴,甲戌进士,崇祯朝曾任兵部侍郎,南明隆武朝官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邱维屏《曾玄荫碑志》曰:“吾县著姓有衙前曾氏,多俊才。”(《丘邦士先生文集》卷一三)

县城中的司马曾公祠已不复旧观,只有的一角梁、桷,颜色沉黯,是年代不详的旧物。住在这将被拆除的老房子中的,确系曾姓,或许是曾灿的族人。

叔子自说幼年与曾灿“比户而居”,长大了又同学,易堂诸子中,与曾灿的交情既久且笃(《曾止山诗序》,《魏叔子文集》卷九)。他欣赏曾灿身为贵公子,却“好慷慨缓急人,未尝一以声势加乡里,又能以死任大事”,对于其人的“以风流相尚”,却微有不满(同上)。曾灿自己也说“少长纨绔”(《再上钱牧斋宗伯书》,《六松堂诗文集》卷一一)——即使经了丧乱,仍不免有纨绔余习。更让叔子、彭士望们看不上的,是曾灿那个形象多变、随时能耸动人们视听的胞兄曾畹(庭闻)。

有明一代,名士往往以生平为创作,不惜出奇制胜。曾畹似乎是其时著名的浪子。畹以宁都人而与吴越名士游,“细服缓带”若三吴名士;一旦出入西北塞外,归来时即毛衣革鞜,面色黄黝,须眉苍凉,“俨然边塞外人”(《曾庭闻文集序》,《魏叔子文集》卷八)——改换形象犹如换装一样方便。看来乱世为此种人物准备的舞台,较平世更为宽广,可以任其表演似的。当彭士望写《与曾庭闻书》时,曾畹显然又宣布了新的形象设计,以至彭氏语含讥讽,说其人“截然如再出一世”(《树庐文钞》卷三)。

曾氏兄弟出处有不同,曾畹曾中顺治甲午陕西乡试,曾灿则在后世的遗民录中。曾灿从来不曾如其兄那样风头十足,每有惊人之举,相比之下,作风较为平实,声光也稍嫌黯淡,在他的易堂朋友看来,却仍未脱“贵介公子”习气。对于曾氏兄弟,彭士望、魏氏叔、季似乎都认为应尽规劝的责任。由诸子批评的激烈程度,倒是可以推想这对兄弟的承受力,甚至胸襟的坦荡。曾灿说叔子是自己的“性命肺腑之交”,“奉为畏友者垂四十年”(《与曹秋岳先生书》,《六松堂诗文集》卷一一),直到叔子故去之后,对于那直言仍感激不已。

曾灿“六松草堂”的大致位置,据邓先生的踏勘,距叔子在水庄的学馆不远。邓先生指给我们那标记,是一方水塘和杉树,六棵松已无存留。墓却还在,被列入了宁都县文物保护单位。乾隆六年刊本《宁都县志》卷二《建设·名墓》,易堂人物的坟茔见诸记述的,只有“三魏”之父魏兆凤墓与林时益墓。

曾灿的墓在临着公路的草丛中,不知是否有人祭扫。天色向晚,我们站在草丛中辨认碑文。由碑文看,墓道文字出诸“易堂友兄”彭任之手,奇怪的是,不曾被收录于彭任的文集。

曾灿是死在京师的,归葬故园,不知是否出于他本人的意愿。

邓先生说,他曾亲见出土的彭士望墓碑,此碑已下落不明。新修的邱氏宗祠,荒草中的曾灿墓,与魏氏兄弟、彭士望有关的遗迹则了无存留——诸子身后的遭际竟也有如是之不同。

在叔子与彭士望遇合的动人一幕中,彭士望邀了同来的林时益,显然是个次要的角色,即使在事后的追记中,也被认为无须给予更多的笔墨。林时益的意境,确也要在此后易堂故事的演进中,才有机会展开。

“九子”当其时,声名已显晦互异。由诸子的文字看,李腾蛟谙练世故,能周旋人情,或不免有一点乡愿气味。叔子曾劝他“把‘忠厚长者’四字绝之如仇”,说如此“学问才有进长”,李氏以之为“药石之言”(《答南昌门人胡心仲》,《半庐文稿》卷一)。但在一个群体中,此种人物自不可少。由邱维屏的文字看,李氏颇能“解纷排难”,以至诸子“恃以无患”(《祭李少贱文》,《丘邦士先生文集》卷一六)。据季子说,李腾蛟徙居三峰后,授生徒,弟子“朝夕歌诗,揖让折旋”,李氏本人,更是“雍雍有儒者风”(《宁都先贤传》,《魏季子文集》卷一五)。《半庐文稿》卷二有《持敬箴》、《主静箴》等篇,胡思敬的跋,说李氏“在易堂中检身最密,尝箨冠为诸弟子讲《礼》,同时朋辈皆畏惮之”。李氏自己却说“于性学之篇,未有所窥”(《嘉禾访道序》,《半庐文稿》卷一),并不自居为理学中人。

李腾蛟为彭任画像,说其人“容貌粥粥,若无能于;其言讷讷,如不出诸口。沉潜温恭,天姿近道”;还说彭氏为“访道”,不惜“徒步担簦”,而从道学中人游(同上),都令人想见其人与三魏、彭士望气象的不同。彭任一再说自己“愚”、“拙”、“鲁钝”,说自己“质鲁而拙于学,不能诗复不能文”(《草亭文集·草亭存稿自序》)。由文集看,彭氏在九子中确也较“庸”。《易》有所谓“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有人正由“布帛菽粟”的一面欣赏彭任那些朴拙的文字(参看王泉之《草亭文集·序》)。

此外由叔子的诗中可知,彭任较他年少,却性情温厚恬淡,有长者风,或许确系儒家之徒,只不过未必如《行略》(见《草亭文集》)所写的那样俨乎其然。看他的那篇《时胡子传》(《彭中叔文钞》),就可以知道其人善诙谐,决不像有一张道学脸。

据叔子说,季子“刚直”,“性讷,寡言论,然往往面折人”(《季弟五十述》,《魏叔子文集》卷一一)——“三魏”性情有别,“作风”于此却不无相近。叔子又说其弟“性褊,不能容物”,这一点与叔子大不同。叔子还说季子“沉毅刚苦,勇于义概,虽水火白刃,不易其一言”(《魏季子文集·序》)。

兄长既负盛名,“弱弟”即不免要生活在其兄的阴影中,尽管季子的性情,毋宁说较他的二哥强悍。由遗留的文字看,季子也像是很安于次要的位置,对其叔兄不胜倾倒。

至于伯子的故事,留待下文中再讲述。

在作了上面的介绍之后,有必要聚焦“九子”中最声名显赫的魏叔子禧。

由季子的《先叔兄纪略》可知,魏氏一族居宁都南关。近代以来城市扩张,城乡的边界渐就模糊,人们已不大有“关厢”的概念。由上文所述魏叔子、彭士望遇合的故事,可知魏氏是傍河而居的,那河就是梅川,诸子在诗文中常用来指称宁都的梅川。魏氏有五子,其二夭,故“三魏”以伯、叔、季行。魏禧,字冰叔,又作“凝叔”。邵长蘅《魏禧传》说魏禧字叔子(《碑传集》卷一三七),不确。明末另有一位姓魏名冲字叔子的,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有传。伯仲叔季,本是兄弟行的排序,而伯子、叔子、季子以魏氏兄弟之名为世所知,无非因了魏禧的名声。

魏氏祖上像是没有高官显宦,曾有先人因捐谷行赈,得到了朝廷旌门、赐冠带的殊荣,于是建了“圣旨门”,“门内建高堂广室,落地者千柱”(《从叔父笃棐翁墓志铭》,《魏叔子文集》卷一八),很是炫耀了一番。据邱维屏说,魏氏“世以赀雄”(《天民传》,《邱邦士文钞》卷二)。也如通常的那样,当我们的故事开始的时候,家道已稍落,因而“三魏”的人生道路,才与寻常富家子有了不同。

季子说他的叔兄“为人形干修颀,目光奕奕射人”(《先叔兄纪略》)。邵长蘅的《魏禧传》则说叔子“修干微髭”。想来此人颀而癯,有点飘飘然的样子。

魏禧不曾“与义”,非理学中人,不以诗名;虽曾授徒,门下绝对没有如刘宗周、黄道周那样强大的弟子阵容。其人在清初的声望既不像是赖有学识(如顾炎武、黄宗羲)、或学识兼才情(如方以智、傅山),也非赖有事功(如其时名臣)。其倾倒一时的魅力,更像是因了热切的救世情怀,因了那真诚,当然也因了使其情怀、真诚得以表达的文字、言论。“三魏”的族祖魏书(石床)批评叔子,说大抵其人其文其行,“皆如水晶射日,又如新剑出冶,光芒刺人而锋锷淬手”(《里言》,《魏叔子日录》卷一,以此而招来“尤怨”,也应以此而令人倾倒折服。

伯子、叔子都曾师事同县的杨文彩(一水)。杨氏是其时名宿,曾灿与其父均出杨氏门下。叔子是杨氏的得意弟子,据邱维屏说,十四岁那年,叔子就敢于校正其师,而杨老先生非但不怪罪,而且以此弟子为“明镜利剑”,说自己理应是叔子的“门人”(《杨先生墓志铭》,《邱邦士文钞》卷二)。叔子自己也说“十四岁受业杨一水先生,时先生年五十三,每命余论定其文”(《孔正叔楷园文集叙》,《魏叔子文集》卷八)。这样的度量,岂是寻常人能有!

这对师弟间关系之亲密,还表现在晚年的杨氏令其子从叔子学,让他的妻妾出见这门生,以至使叔子“得言家事”(《杨一水先生同元配严孺人合葬墓表》,同书卷一八)——这或许是杨氏表达亲密的方式。杨文彩为叔子业师,其子则为叔子门人,就学翠微峰。杨氏八十即逝,以他两个儿子的成人托之于叔子(《门人杨晟三十叙》,同书卷一一)——关系也有此层叠。过分的信任,甚至使叔子不堪承受。他对门人说,他“生平被先生信怕了”(《里言》)。

杨氏确也是奇人,他曾被兵逮系,竟然能酣睡在“狞卒”间而鼻息雷动(《复孔正叔书》,《树庐文钞》卷二),其人的胆量可想。

同类推荐
  • 导弹将军孙继先

    导弹将军孙继先

    一九五七年将军登上新的舞台,导演出新中国一出波澜壮阔的大戏。在1995年授衔的将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很多,酒泉导弹发射场首任司令员孙继先就是其中的一个。有位老军人对我说,孙司令的传说提起来一串,放下去一堆。先说几件奇事。
  • 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中国新民谣代表人物钟立风,文艺之旅上直抵人心的吉光片羽。继《像艳遇一样忧伤》、《没有过去的男人》之后,民谣歌手钟立风最新文字作品《在各种悲喜交集处》。Do.友多闻,讲述与周云蓬、李健、万晓利、小河等众多友人的往事趣闻;Re.素履行,分享作者心中最精彩的音乐、电影、小说之美;Mi.旅梦人则是作者在现实世界以及其他世界旅行的记录,有着某种不确定和幻梦般的色彩。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
  • 我与我的世界

    我与我的世界

    《我与我的世界》是曹聚仁先生晚年所写的回忆录,后由家人整理增补,按“传记文学”自觉经营,坦诚自白,纵横上下,酣畅洒脱,是一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与文本意义的传记。它将其生平世界“不加掩饰地揭示出来”。从金华童年的”神道黄昏”,到浙江一师的“四大金刚”;从“国学”和“文坛”,到“我与鲁迅”和“文白论战”,从上海春秋、报刊生涯,到抗战军兴、执笔从戎;不但阅历丰富、见识繁多,而且他颇想勾画出那一时代的生活轮廓及文化工作”,所以“史的意味,比较更重一些”。正因如此,才是一本既有史料价值,又具文学可读性的大家作品。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热门推荐
  • 那些流过泪的岁月

    那些流过泪的岁月

    我本是一个说话口吃不清,外加脑袋迟钝、反应缓慢、有一点点的智障,从小被亲兄妹们虐待,遭受非人的折磨,我一天天地慢慢熬着,看不到希望的到来。幸好奶奶没有放弃我,她给我讲张海迪的故事,告诉我,身心有残缺的人,一样可以成就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让我不要放弃……在老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跨越了自身的障碍,踏入学校大门。
  • 明月传

    明月传

    她只是一小小的女子,却肩负拯救天下苍生的己任,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谁才能陪她一起走过荆棘岁月,去探寻未知的真相……
  • 重生之庶女修仙路

    重生之庶女修仙路

    人要倒霉喝凉水都塞牙..不就出车祸了吗!怎么就死了?庆幸的是自己重生了^_^又衰到极点重生到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身上还是刚死了娘的#无意中发现了修真之路\仙路茫茫意志力要强狠毒嫡母算计我让我嫁老头\姑奶奶我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哼哼
  • 妃常穿越

    妃常穿越

    穿越到异世王朝,成为绝色王爷妃。初次结合,两人却互相看不顺眼,他想诱她,她要自由。可是,冤冤相报,他们就是上辈子的冤家,总要在这一次有个了结。宫斗、宅斗,助他夺江山、安四夷!却不小心爱上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盘龙之成长系统

    盘龙之成长系统

    很早就开始看小说,看过的书有很多,可以说也是一枚老书虫了。虽然有很多看过的书都已经忘记,但是番茄的盘龙是我最喜欢和最难忘的一本书。我希望自己的这本书可以坚持下去,以此来圆满自己的一份梦想。......一位当代大学生重生到玉兰大陆,面对自己曾经梦想过的世界,他该如何?面对最喜欢的林雷,他该如何?这是他在盘龙世界奋斗的生活,坚持本心,是为上者。脑洞过大!慎入!《亡灵法师系统》已完本!
  • 山海修仙行

    山海修仙行

    洪荒之战,天道崩塌,虞韶再次醒来时,已是在这完全陌生的修真异界。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胜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胜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0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0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5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