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8400000002

第2章 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

道①,可道②,非常③道。名④,可名⑤,非常名。无名⑥,天地之始。有名⑦,万物之母。故常⑧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ǎo)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⑩。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道: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道:说,说清。

③常:常规的,一般的。

④名:事物的变化形式。

⑤名:说明。

⑥无名:没有形的。

⑦有名:有形的。

⑧常:经常、常常。

⑨徼:边际,轨迹。

⑩玄:幽深,奥妙,高深莫测。

【译文】

事物运行、发展的规律是可以用言词来表达的,它不是一般的“道”;“名”是可以用文字来阐明的,它不是普通的“名”。“无名”是天地的本原,“有名”是万物的根本。所以,经常没有欲望,可以从无形中去体悟“道”的微细奥妙;经常抱有欲望,可以从有形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轨迹。这两个方面,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幽深而幽深,是洞悉万物变化奥妙的总门户。

【延伸阅读】

《老子》第一章就讲“道”。这个“道”,也就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有时也包括人事吉凶祸福的规律。《老子》用“道”构造了一个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以此来说明宇宙、说明社会、说明人生。

宇宙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宇宙就像是一部无字的天书,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它像一个深不可测的世外高人,更像一个腼腆含蓄的闺中少女。

其实,宇宙就是宇宙,它始终存在着,永不停息地演变着。变化是绝对的,这是宇宙运行的规律;但变化的规律本身是不会变的,这就是真理。“道,可道,非常道”,“道”就是规律、就是真理。

规律可以探索,但无法设定;真理也可以被人所认识、掌握,但却是无法创造的。规律本身没有语言,不会向人描述自己;真理本身没有嘴巴,不会向人推销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宇宙的规律像世外高人一样沉默,宇宙的真理如同闺中少女一般羞涩。

人是不甘寂寞的,在发现了一些宇宙的规律后,便急急忙忙为它设定律、立公式,以为规律不过如是。不知“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以偏概全,是否算是摸到了“道”的脉搏?

人是不甘落后的,在认识了一些宇宙的真理后,便轻轻松松为它作诠释,以为真理仅此而已。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挂一漏万,是否算是了解了“道”的真谛?

事实上,迄今为止,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极其有限,而且这种认识永远不会终结。老子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哲学命题。如果用一种“道”去对应宇宙间的所有变化,那是徒劳无功的;用一种“名”去印证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那是无济于事的。

从总体上来说,今人应该比古人聪明。今人的知识结构和物质文明,远远超乎于古人。现在人们考虑问题,强调逻辑思维,似乎这种思维方式最为严谨,最为科学。殊不知,逻辑思维是平面的,仅局限于一维至二维的尺度。相对来说,逻辑思维的内容是简单的,而形式却越来越复杂。尤其是现在的数理逻辑,完全可以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来描述,电脑简直能取代人脑,展示出一种绝对有序的操控运算系统,将数理逻辑描述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然而,一旦出现无序的现象,电子计算机便会束手无策,逻辑演算也只得搁浅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古人也许比今人聪明。古人的思维方式,当然也有逻辑思维,同时又有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和感知思维等。所谓“感知思维”,是超越感官的一种思维方式,能够看到四维以上的真如世界。释迦牟尼如果不运用感知思维,便不可能悟透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而成佛;老子如果不运用感知思维,便不可能捕捉到无声无息、无影无踪的“道”。

我们生活在三维时空层次,对《老子》中的“虚”和“无”等描述很难理解。这是因为,我们不具备老子的感知思维能力,仅凭借有限的感官要去认识“虚”和“无”,怎样去对它定形、定量、定性呢?不能。不能,只说明我们的感官能力有限、认识水平低下、思维方式不对,并不能说明“虚”和“无”的不存在。

几乎可以说,凡是五官健全的人,都能看到东西、听到声音、嗅到气味、尝到滋味、感觉到冷热,等等。谁也不能否认自己感官所接触的事物,并以此作为思维判断的标准,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是这个道理。人们无法超脱自己生活中的实物环境,去探索“虚”和“无”的更大的领域。大多数人甚至不愿接受这一概念。这并不是人的保守或顽固不化,因为人的感官确实无法感知“虚”“无”。

逻辑思维是人类的理性思维方式,其前提是人对客观世界已有的认识。因此,对感官无法感知的东西,便怀疑甚至否定它的存在。逻辑思维又可称是“线性思维”,它只能认识在一个水平线上发现的相对真理,而无法认识宇宙的绝对真理。宇宙有不同的层次,人类的认识水平也有不同的层次。人可以借助于天文望远镜,看到一百万光年范围内的宇宙运动。但你要想了解一亿光年乃至一百亿光年的宇宙空间,地球上任何仪器都不管用了。而一个“道”字,就涵盖了宇宙的无穷。

“道”就是“虚”,“道”即是“无”。遗憾的是,人们通常都相信“实”,相信感官,相信仪器。可笑的是,人们相信粒子的结构,因为它“实”;却不相信粒子的信息波,因为它“虚”。人本身就是实在的,不愿超越感官的觉识。现代人很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感官能力的局限,因而热衷于从事科学分析法,试图通过探讨微观世界的实质,去认识宇宙的真相。然而,“道,可道,非常道”,微观世界绝对不是宏观世界的简单缩影。宇宙的面目越来越玄,哲学亦显得贫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门”如何进去呢?

老子所说的“道”,是万有之本,可以派生出一切。因此,“道”没有一刻处于静态,它像一张巨大的网,包罗了整个宇宙。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道”却超越时空,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甚至连因果都没有。人们概念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是时间的一个片段;人们印象中的物质世界,只是宇宙的一个角落。只有“道”能总括一体,因为它是永恒的。

第一章是《老子》全书的总纲,“道”则是贯穿全书的灵魂。“道”究竟是什么,很难用语言来表述。

魏晋时期的玄学家王弼认为: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杨韩生教授在《试论老子的道与名》一文中却认为:

道是可以讲解、理解和传授的,但不是当时社会上通常所谓的永恒不变的道,不是当时圣贤、侯王所倡导的传统的道,而是更加广泛、更加深奥的道。

对“道”的认识,见仁见智,尽可各抒己见。

要真正悟解《老子》“道”的精髓,不能光从字面上去解释“道”的意义,而应从全章乃至全书所阐述的整体思想上,去理解、去认识“道”的确切含义。

这一点,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做到了。他在《老子道德经解》注上篇第一章时指出:

此章总言道之体用,及入道工夫也。老子之学,尽在于此,其五千言所敷演者,唯演此一章而已。所言‘道’,乃真常之道,可道之道犹言也。意谓真常之道,本无相无名,不可言说。凡可言者,则非真常之道矣,故非常道。且道本无名,今既强名曰道,是则凡可名者,皆假名耳,故非常名。此二句,言道之体也。然无相无名之道,其体至虚,天地皆从此中变化而出,故为天地之始。斯则无相无名之道体,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而万物尽从天地阴阳造化而生成。

人求“实”而知万物生成于天地阴阳造化,其本源则为“虚”“无”之“道”。“实”与“虚”及“有”与“无”,都相对立而存在。随着人的感知范围扩大、思维方式改变,“虚”可能变成“实”,“无”可能变成“有”,这时人们对“道”的认识,就会比现在深刻得多。

同类推荐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1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1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力图以评论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于评论中见时代之思想,睿智之对话,生动之现实,为本刊理想与追求。为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您的见证,还有您的参与,进而使改变现状成为可能。
  • 发展伦理研究

    发展伦理研究

    本书研究对象是发展伦理学,从两个向度展开,一是范式与理论研究,对发展伦理学的范式与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力图呈现、拓展发展伦理学的主要范式、基本构架、基本视域等的构成特点及创新可能;一是现实与问题反思,以经过反思的发展伦理学为视域,对一些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力图呈现、拓展发展伦理学关注现实、反思现实、切入现实的可能张力。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 现代性的辉煌与危机:走向新现代性

    现代性的辉煌与危机:走向新现代性

    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首先梳理了西方现代性的内涵,包括启蒙理性的主要价值观、自然法与个人主义、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意义等,并从中西思想比较的角度辨析了理与理性和理念概念的差异,其次梳理了西方现代性危机的发展阶段、表现形式以及思想界和学术界对西方现代性的典型批判,最后分析了西方现代性危机与前现代思想资源的关联,旨在给读者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轮廓。作者期望为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一些前车之鉴。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走向新现代性的观念及其指导思想,并从若干方面进行了理论务虚,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热门推荐
  • 左手南怀瑾,右手季羡林

    左手南怀瑾,右手季羡林

    本书尽揽南怀瑾、季羡林两位大师的典籍,采撷其百年人生智慧,结合先生们的人生经历,置身于他们真诚的述说中,感受他们的人生哲理,以及无为胜有为的境界,将其真善、淳朴、宽容、恬静的情怀展现给世人。同时从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浩瀚学识中得到安身立命的生存哲学,找到自身做人、处事、治学的方法。
  • 幼科切要

    幼科切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历代兴衰演义

    历代兴衰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颠覆古代之吃定暴君

    颠覆古代之吃定暴君

    现在本书已入五折书库。第一卷:动情篇他,炎国国君,出门到人家府上去做个客,到口美食竟为一女子所夺。他令皇弟去惩罚她,谁知道,他却把她带回王府!做客王府,竟然她再度夺他美食。见不得她简单的快乐,将她带回宫里,谁曾想,被这个女人因为吃,又半路逃脱。还顺便将他的侍卫身上银两洗劫一空!她,失去味觉,却总是喜欢用吃来证明,她跟常人的无异!遇上了残暴的他竟不分青红的惩罚她!动心,就在一瞬间。于是,她日日跟人争峰吃醋。死心踏地的跟着他三年。第二卷:伤心篇不料,他因为弟弟喜欢,便下令将她赐给了他!此时,她正怀有身孕,他竟然亲手喂她喝下了红花水!再送她入他弟弟的房!恨欲狂,她刺伤他弟弟,逃离皇宫!他亲自带人追捕至绝漠边缘!她无法,只得死在他的面前!失去她,他方才知道,他,竟是如此的爱她!爱发狂!伊人却已芳魂杳然!多年之后,再度遇见,她竟未死,居然还身为炽国国后!一怒为红颜,两国开战!谁曾想,真相,远不是他所见所想!第三卷:轮转篇她已不是当年的她,她再不好欺,也再不软弱,更加,再不爱他!她要他伤心,伤情,伤身,对他极尽伤害.绝不原谅他!本文搞笑。不喜勿入。自备胃药,自备手帕。保证肚子不会笑到痛,手帕不会哭太湿。下面的视频是新制作的,亲们可以看一下。某多还是喜欢这个哦。http://m.wkkk.net/deux_m.wkkk.net下面介绍颠覆古代的其他作品:之一:冷月飞雪,赌色倾城:之二:知月掠爱修罗:之四:色女无痕之五:红颜祸水另推荐好友的文:下堂妇饿魔郎君《绝代凤华》作者:初晨
  • 随身空间在古代

    随身空间在古代

    一朝穿越,三十来岁的李苏,转眼变成了五六岁的小女孩。虽心有不甘,可天意难违。好在老天对她还不错,其他穿越主角有的宝贝空间,李苏也有,虽品质不同,但各有千秋......
  • 杜甫和草堂

    杜甫和草堂

    一座草堂,几间茅房,坐落在乡野,掩隐在绿荫,堂前有花木,宅畔有流水,春燕在屋檐下筑巢,秋雁在屋顶上落脚。寒风吹过,屋上茅草飞扬,冰雪袭来,梁架摇摇欲摧。一座最普通的乡间草堂,为什么风雨无法摧毁,冰雪难以掩埋?一千多年,荒而不废,塌而又起,亿万人络绎不绝来到这里,站在柴门边看草堂内外的景象,亲近宅院中的一草一木,倾听园林里的天籁。杜甫草堂,是成都的魂魄所在,也是中国诗史上的一块举世无双的碧玉。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饱尝人间的风霜和苦难。
  • On The Firing Line

    On The Firing L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主的21枚无泪指环

    公主的21枚无泪指环

    红烛在岸,焰火满天。精致的铜铃,茉莉一般大小,环在嫁衣的裙摆。动辄有清越之音,细细琐琐。好一场美,盛世无双。新娘落下第一颗泪,在绣了丁香的鞋尖。一拜,天地。
  • 总裁的平凡妻

    总裁的平凡妻

    《总裁的平凡妻》——温馨暖文女主:秦海月,29岁,身高159cm,职业C大图书馆档案员兼资料员,单身。长相平平,生性冷淡,不喜交际,为人低调,很容易让人忽略她的存在。一场酒宴,渐渐的使她的生活不再平静……[花絮一]关云飞:明天下午跟我去登记结婚。(注:关氏总裁)秦海月:不去。关云飞:为什么?秦海月:我不嫁总裁。一向沉稳的关云飞气得暴跳如雷,发誓一定要他当上关氏的总裁夫人。[花絮二]陈鸿志:海月,我很喜欢你,我们交往吧!秦海月:没兴趣。[花絮三]江舟:你我订个契约结婚,你老实本分地照顾好子默,不许干涉我的私生活,我不会亏待你。(注远洋公司总裁)秦海月:有病。江舟冰冷的眸子一沉,是吗,我们走着瞧。[花絮四]关馨月:秦阿姨,你当我妈妈好不好?(关云飞的女儿)江子默:她是我妈妈,你不许跟我抢。(江舟的儿子)秦海月:……本文走温馨清水路线,慢热。平凡小女人的周围,有美男,亦有美女作陪,更有小美女与小帅哥的争母好戏。因本人的坚持,结局将是一对一,喜欢的亲请支持,投票+收藏。更文时间:每晚8点。谢谢某位不知名的亲为杨柳做的封面。
  • 新编当众讲话训练手册

    新编当众讲话训练手册

    面对听众总是难以启齿、羞于表达;语言总是枯燥、贫乏,没有生动性;演讲总是缺少魅力,不能吸引听众;面对职场中的尴尬、工作中的冲突,不知如何表达……这些你都该怎样去应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具有说服力的人,但当众优雅而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容易。本书介绍了当众讲话的基本要求、原则、注意要点及相关的语言艺术,并结合一些场景讲话和成功实例进行分析说明,语言通俗易懂,结构鲜明有序,内容丰富实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将会使你的口才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