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1500000007

第7章 关于人生(6)

但社会加于人的祸害是终生的。尽管社会也在变化,道德观念也有不同,但于一个人的生命所经历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来说,一般是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的。社会制度不分南北,道德法律不分南北,一个人被社会制度所不容,也就是被社会法律、道德乃至习俗所不容,甚至一项政策,一个领导的好恶,都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人生活在自然中,人也同时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制度成为人生有所作为或一事无成、快乐幸福或坎坷痛苦、自由平等或剥削压迫的前提。

一种很好的社会制度及其体制和机制,会成为人生幸福的条件,会成为人在其中增长才干、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也会因此对社会做出最大贡献。

好的社会制度在政治上能保障人尽其才,充分享有自由、民主、公平、平等;经济上能为人提供积极创造价值的平台,促进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保证人享有充足的物质财富;文化上能创造并不断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求,规范并养成人的高度文明,全社会形成诚信、敬业、求实的品德。

一种很糟糕的社会制度及其体制和机制,会成为人生痛苦的根源,它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陷入停滞,存在严重的教育、劳动和分配不公,在政治和法律上失去公平、正义,存在严重的愚弄与欺骗、迷信与盲从以及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导致专治和腐化堕落风气盛行,在文化上导致欺诈、浮躁、应付、虚假现象泛滥。

而一种既没有优越性,也不至于令人无法生存的社会制度,最是令人无奈的生存环境,就是一种鸡肋般的存在,人就会在这种环境中慢慢变老,变得无知,变得懒惰,变得没有创造性而只有依赖性,变得没有活力而虚度日月。其结果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碌碌无为、枉活一世,而且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羸弱。

古人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人可以逃脱自然灾害,但不能摆脱社会的制约。自然是一定的,它不会跟随具体的人,所以说人挪一步活;社会制度也是一定的,但它会跟踪人,所以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使对一个罪犯来说,社会虽然容许其悔过自新,重新作人,但犹如破镜重圆,这镜已经不是天衣无缝的镜,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自己心灵的伤痕不可能完全抹去,社会的记忆也不可能完全丧失。一般的人,即使是一个丰衣足食的人,自给自足的人,只要不为社会所容,那也是难逃厄运的。比如在一个要消灭私有制而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中,自食其力的小商贩就难以生存,个人发家致富就更不为所容。

社会不仅有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而且还有道德、习俗、礼仪、人情世故,不仅有显规则,而且有潜规则,而且这些社会元素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在社会中生活,人就离不开社会的影响,人就要顺应社会,顺应社会制度及其法规和道德习惯,要遵守社会的一切显规则,也要遵守社会的潜规则。否则,人就会走投无路,就会成为社会的祭品。个人也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成为好的社会的一分子。所以,一个人幸福的前提就是身处好的社会制度中并与之和谐,与制度中的法律的和谐,与制度中的思想观念甚至道德习俗的和谐。

因为人类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所以,人对社会环境也有选择性。人对社会制度环境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迁徙离开一种不满意的社会制度环境,选择一种好的社会制度环境;二是通过改革甚至变革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环境。二百年前的欧洲人不满意自己的社会制度环境,便选择了移民美洲、澳洲,以至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美国,一个美丽的澳大利亚,而且这个移民过程至今仍然还在持续。但是,移民毕竟是一种特殊的选择社会制度的方式,而更多人则是要把自己所在的社会改造并建立成自己理想的环境,这是人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的一般规律。

领导与人

领导是人之最切近的环境,他属于社会环境,具体讲就是政治环境。人都在领导之下生产生活,即使是领导,其上也有领导,所以,领导环境优劣与人生意义、人生幸福,甚至与生活、生命息息相关。

真正德才兼备的领导是人的好环境,否则,人的生存环境就会变得很糟糕。

在真正的民主制度下,领导是民选的,领导的命运决定在大多数人手中,因此人的领导环境一般是比较好的。但是,在不健全或假民主制度下,人的领导环境就不由自己决定,领导的命运决定在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手中,多数人的命运却由领导决定。可见,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是创造好的领导环境的必由之路。但是,民主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怎么处理好领导关系,就是与人生意义关系重大的事情。

如何创造好的领导环境?作为个人不可能建立一种选择领导的制度,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如何适应环境。其中的办法是因人而异的,但有一点是绝对的,即:万不得已,不要得罪领导。我们说的得罪领导,一般是得罪缺德少才的领导。

有人说,领导不表态就是不同意,领导说出的话就是制度,这不仅是有道理的,而且是人治环境的特征。

不要轻易得罪领导,这个领导就是顶头上司。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直接领导不仅关系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着现实生产生活;不仅关系着幸福快乐,而且关系着健康生存。所以,现官着实是不敢轻易得罪的,万一得罪了,就做好穿小鞋历坎坷走弯路的准备,那是多么受罪的人生啊!

得罪领导的人一般是四种人:一种是傻人,一种是犟人,第三种是又傻又犟的人,第四种人是惟恐天下不乱的人。傻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得罪了领导,而犟人是自觉地得罪领导,以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以为正义必胜,就是不信邪。这所谓的犟人其实也是有些傻的,至少是有些幼稚,用政治术语讲就是不成熟。到头来,以遭遇坎坷、身心受摧残为代价换得一个明白:黑白有时会颠倒的。惟恐天下不乱的人其实就是自私的人,捣乱的人。

得罪领导的原因,于部下而言一般是公和私;于领导而言一般是不公和有私。不公和有私都会损害个人和大众利益,但比起有私来,不公是危害更大也更不可容忍的。不平则鸣,如果持续地不公,势必遭到反抗,但不论什么形式的反抗,都会导致得罪领导的结果。至于为了泄私愤或者为了公众利益而坚持原则,伸张正义,主张公平,那更要得罪领导,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的。所以,尽管这样的领导应该得罪,甚至有必要诉诸法律,但于个人而言,还是万不得已,不要得罪的好。

为什么这样的领导不能得罪?得罪了这样的领导会怎么样?有四条定律性后果:第一,遭受打击报复。领导即官,官是喜欢顺民而极恶逆臣的,民的得罪领导无异于犯上作乱,所以必是不见容于官的。官是特定法权的代表,得罪了官,官是要动用权力实施报复的。作为百姓的个人,怎么经得起公权的打击?

第二,处于孤立无援。人虽然都具有正义感,群众的眼睛虽然是雪亮的,尤其面对领导的为所欲为,尽管民怨沸腾,都希望有人主张正义,但真正出来与领导作对的人,群众虽然同情,但不敢公然支持的,甚至把与领导作对的人视同瘟疫,唯恐避之不及,被领导视为同谋,一并打击,所以,人都奉行明哲保身之策,使得罪领导的人处于孤立地位。

第三,告状无门。古来的衙门都是所谓“明镜高悬”的,似乎都顺应着公正公平的公理的,但实际上却截然相反,不论是官府,还是司法部门,公行的公式是:有理没礼=有理没理。实实在在是有理没钱莫进来!虽说官都是为民而设的,但见逆民就烦这是官的通病,所以,告状的民是不受欢迎的,坚持告状,就被命名为“告状专业户”,这样的专业户是很难有利可图的。

第四,生存困难。人都在一定环境中生活,领导得罪了,群众有些疏远,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生存环境恶化,继续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

为什么领导能使人生顺遂,也能使人生多舛?因为领导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人,可以随意地对待。作为自然人,你得罪了他,也仅止于不满意而已,而领导的不简单就在于他是一种公权的代表,他具有决策权。所以,只要惹他不满意,他便会利用公权来大行个人的意志,叫公报私仇。私仅仅是个人,公就是大众,以大众对个人,个人是多么的势单力薄啊。所以,作为矛盾的双方,领导总是感觉良好,个人总是感觉孤单。领导不仅具有话语权,而且具有支配权,可以通过行使话语权和人财物的调整,甚至通过设置“合法”的程序,让局势朝着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个人就只有被动,至多投诉一下,上诉一下,往往惹来上级领导的不高兴。

古语说官官相护,这是不假的。官与官是相熟相知的,因此也是有些感情的,甚至有些利害关系的,严重者还会上下勾结,所以有恃无恐,而且,小官所有的毛病,大官也是曾经有过而且被民投诉过的。所以,凡官,从吏治角度都是号召民举报违法乱纪行为的,但从感情上是烦告状的。民要告官,不仅要事情性质严重,而且需要证据确凿,否则,是会雪上加霜的。但官都是比民高一手的人,民一般是很难抓到官的罪恶把柄的,所以,所谓的告状,除了自己遭受的委屈,是很难讲出详细具体证据的,更不会有性质严重的罪状的。所以,尽管在自己看来已经是十恶不赦、罪莫大焉,但在领导看来纯粹是小心眼儿。

所以,万不得已,也不要找领导伸冤。这个领导是上一级官员,可能管着直接领导。找这种领导伸张所谓的正义,诉说自己的所谓冤屈甚至反腐倡廉的勇气,其实是一种美好的希望而已。实际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普遍存在的。本来已经身心憔悴,因此寄希望于领导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但是你真正找了领导,也许会把本来尚存的一线希望彻底击碎,让你从此绝望地活着,你不是气死,就是后悔死,找领导干什么呢?领导的对待臣民犹如大夫的对待患者,尽管后者满心希望得到前者的体恤、理解、救助,但任何职业者视工作对象仅仅是物而不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所以,领导接访一般是有些很不耐烦的,其以为上访、告状就不是一件正经事,上访、告状的人哪有正经人呢?在领导看来,任何上访的人都是有些刁民色彩的,所以,必然要以不耐烦的神情尽快趋走上访者的,在不可遏制的时候,还会令你“滚出去!”

当然,领导也有无奈:权力有限的无奈,不能左右全局的无奈;领导也不是正义的化身:不愿卷入矛盾,不愿陷入是非,更不愿惹火烧身;领导也并不是原则的化身,有的领导能屈能伸,能圆能扁,也能见风使舵,甚至有些流氓习气的。有位总统说,领导就是妥协!最大的领导能力就是协调能力,有什么人比领导更圆滑呢!

况且,矛盾的一方既然是恶,那么也包括了运作领导,寻找后盾的。领导虽然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但实际上多数领导都有先入为主的毛病。而且恶人往往先告状,不仅告状,而且俘虏领导。领导虽也知道有理无礼的道理,但无理的人先有礼了,也就会对有理而无礼的人表现出漫不经心或迫使其让步的暗示,办法自然是有的:讲大道理,扣大帽子,用软硬兼施之法,无法查处、证据不足,拖下去。你拿他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在行政权力很大的社会里,在公权很大的社会里,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愿也不敢得罪领导的。但得罪领导往往又是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情,不管是维护个人利益,还是维护公道,甚至由于性格原因,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经意或不经意地得罪了领导。

不得罪领导的道理谁都懂,但怎么做到不得罪领导?这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其要者,慎言与慎行。

要做到不得罪领导,首先一条就是要会听话,能正确表态。领导一般都有决策职能和支配权力,所谓会听话,就是要善于理解、领会领导的决策意图并执行之。一个人尽管不愿得罪领导,但又不善于理解并执行领导的决策意图,那就有可能不自觉地得罪了领导,领导就会认为你不是态度有问题就是能力有问题。

没理解领导的决策意图也不要随便乱发言。领导说话都是经过考虑的,都是有目的的,他说出来不是希望得到肯定,就是要得到否定。如果没有理解,随意表态,甚至明知故意乱说,背后乱发议论,就会与领导的意图相左,被视为有意抵牾领导,这就严重得罪了领导。

其次,要尊重领导,维护领导的尊严和权威。在中国当官就意味着有权,意味着有地位,因此也就有了尊严就有了权威。所以面子问题是与一个领导的权力地位关系极紧密的问题,而且,中国人的“观念”也是极强的,对官虽然背后和心底甚至仇视,但当面是极尽奉承之能事的,往往前呼后拥,门庭若市,这就把官的威严、尊严意识和习惯培养起来了。所以作为下级,时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损坏领导的尊严和权威,不仅当面不能,背后也不能。因为领导获得信息的渠道总是多而畅通的,所以背谈领导是非也有可能得罪领导。

同类推荐
  •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这是一本雷达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雷达大量精选散文,于2006年10月1日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

    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蒲宁的经典散文集,其中收录了蒲宁不同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分为自然抒情、自述生平、人物散记三类。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抒怀抱负,寄情自然,作者都以浓郁的情感溶入文字之中,这些作品表达了蒲宁对自然、对亲人、对爱情和对周围世界的丰富感受,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文学鉴赏价值。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中国牌知识分子

    中国牌知识分子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中国牌知识分子》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青之幻君子

    青之幻君子

    一身高贵的华贵的衣服,身后麒麟爪一样的剑鞘卡着那把“正邪妖剑”站在曾经救过“墨”的那个山崖的云层上面,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杀气,他知道那家伙在朝他过来,不为别的,只为灵鸟的化身“蓝铃”心无气躁的等待着那一刻的来临!因为邱濯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的!“铃儿,你就在这里等着我!我去去就来”高贵纱衣,被风吹的四散飘摆,站在原地望着准备去参战的“幻神”高贵而让人无法轻视的气场,让站旁边的铃儿只能深深的望着这个远去的背影,风轻柔的吹过铃儿的脸颊,那轻盈的铃铛细致的于那乌黑的长发混在一起,风的触摸让那原本安静的铃铛,发出一串清脆的铃铛声音缓慢的迈出一步“幻神!让我也跟你去吧!这一切原本就是因为我!”风将铃儿的头发用力的往前波动到胸前,用哪种坚定的眼神看着站在自己前面的准备参战的幻神,在轻柔风吹拂下,幻神转身,用她那副绝世带着没有任何表情,眼神透漏出担心“你不能跟我去!你先呆在这个里吧!”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京都百侠图

    京都百侠图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 亲人的故事

    亲人的故事

    母亲这段婚姻还真是不顺。再有两个月母亲就到古稀之年了,可她老人家有时却还像孩子样的执拗。莫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老小孩儿么?可我又一想,母亲也不是老了才这样的,只是这几年更厉害了。十三年前父亲去世时,母亲哭得山崩地裂,端庄的脸扭曲着,几粒棕色的雀斑聚到了一起,鼻涕眼泪弄了我一身一脸,把她自己的脸也弄得一塌糊涂。说实话,父亲又不是没病,母亲也不是没有侍奉了父亲——父亲的最后两天,母亲甚至是一直捉着他的手度过的。当然,那时父亲已经深度昏迷。
  • 代嫁贵妻

    代嫁贵妻

    她穿越到一个封建的家族里,本应该是好好的官家小姐,却被打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好不容易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前世所学的医理知识捡回条命,却要面对亲娘的落井下石,嫡母的一再陷害,还有嫡姐再而三地抢她的好姻缘。泥菩萨都要被激出三分火气。是见招拆招,还是一一还击回去?当然是巧计连连,要一步紧跟一步的还回去!但是毕竟人单力薄,敌不过整个封建制度,当她被逼要嫁给一个快要死了的老家伙冲喜的时候,她不得不违心地选择代替妹妹嫁给安平候府三公子——一个患了怪病的哑巴。成亲当天,候府世子爷仍顶着那张迷死人的笑脸来替弟迎亲,终于熬到洞房的时候,世子两眼放光,拿起称杆就想挑了盖头对新娘子的美颜先睹为快,孰料一只杯子横空飞来,热水烫得他手指立即起了泡。回头一看,他的哑巴弟弟穿着大红喜服正笑嘻嘻地大摇大摆走进来,一把挡在新娘子前面,斜着妖娆的眼睛对他说着唇语。“既然是大哥为我做的媒,就应该知道规矩。若是大哥也喜欢她,总也得要等我死后才能将她转房不是?”
  • 不丹第一王妃

    不丹第一王妃

    徒步旅行,邂逅美景,却被美景带入另一个时空,成了另一个身份。她怯生生的望着他,他却在看她第一眼时,便再不能自拔。远走不丹,他带着她,无论众人如何非议。行走佛门,他恋着她,无论教条如何施压。众人说,她是妖女,他封她为佛门圣女。母咗说,她是灾星,他忍痛欲带她高飞。她非美色倾城,却风华入骨;她非国手丹医,却救人无数;她非蛇蝎毒妃,却毒计凌人。敌教要以她为质,他宁愿血刃千万人性命,也不要让她处这般险境。母咗欲安排婚事,他宁愿泪垂当场、割袖断袍,断了母子情分,也不让她受半点委屈。她一手救民于水火,一手毁人于旦夕,只为让他成为不丹第一王。可她不知,他开辟江山国土,浴血奋战,只为让她成为不丹第一王妃。敌派公子,为得美人垂恩,愿与天下为敌。只求夺了这天下,献给她。佛门弟子,为得佳人相随,愿与佛门相对。只求踏平这天下,祝福她。桃花朵朵,她却只信一句:一生一世一双人。此故事纯属虚构,不必认真!
  • 说话,你不能不小心

    说话,你不能不小心

    我们从小就知道“走路要小心,才不会摔跤”“过马路要小心,以免被车撞”“与人交往要小心,以防被人骗”……但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说话也要小心。古人说:“舌为利害本,嘴为祸福门。”其意就是提醒人们:一个人的荣辱成败,在很多时候就取决于他的说话水平。如果说话不小心,张口即来,毫不考虑后果,那么社会就没有秩序可言了。本书集前人经验之大成,从你平常生活中与别人交往的各个细节、说话的多个方面介绍说话需要注意的地方。会说话、说好话之人,一定能结友如云,舌绽春蕾,化险为夷,赢遍天下。
  • 屋顶上的金达花

    屋顶上的金达花

    “小子,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奴隶!”裴宥苏甩了甩手中的契约,傲慢地看向面前的崔智元。她,裴宥苏,出生豪门,从一降生起就过着如公主般优越的生活。她任性,她嚣张,她不可理喻,所幸有着如骑士一般的柳权锡默默包容她所有的坏脾气。公主对骑士不屑一顾,却偷偷暗恋着校园王子仓闵,为了能够顺利接近他,裴宥苏利用所掌握的崔智元的把柄,威胁他与自己订立主从契约,并以卧底的身份潜伏在闵仓身旁,为她制造表白的机会,但这份儿戏般的契约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当骑士对她不再包容,当穷小子变身贵公子,当王子依然若即若离……当一切都向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不断摇摆的情感轮盘,最终将会停在何处?
  • JOHN BARLEYCORN

    JOHN BARLEYCOR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