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500000003

第3章 怪异的货物 (2)

“我觉得这件事有必要查清楚!也许这里面的金币本身就是来路不明的,所以应该要查个明白。”他对霍克说。

霍克笑着走了。不一会儿,他就拿着钢锤和钢凿回来了。

由于猛然间坠地,才使桶子崩裂的,所以,箍着桶子的铜片也在外力的作用下脱落了下来。幸好铁箍没受什么影响,仍紧紧地箍着桶身,才使铜片没有完全脱离。

为了扩大裂缝,霍克使劲把铜片往上推。缝隙在不断地扩大,大量的木屑漏了出来,同时,又有几枚金币滚下来,落到了甲板上。两人惊得面面相觑。

刚刚发生的意外,使工人们还都惊魂未定,这会儿,都还将注意力集中在吊绳上的四只桶子那呢,根本没有注意到身边发生的事情。于是布洛顿和霍克不动声色地捡起了所有的金币。这回掉出来六枚,布洛顿还是将他们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然后,他和霍克假装漫不经心地扫视了一遍甲板,没什么收获,此时两人心里满怀着疑惑。他们回到木桶旁边后,布洛顿提议说:“把裂缝再弄大一点,你觉得怎么样?”

“没问题。”霍克回答,“这件事太诡异了!我先撬开桶子的木板壁,你用我的帽子接住裂口里露出来的东西。”

霍克用铁锤敲落了本来就已经松脱的铜片,于是,桶子一侧出现了一道差不多有六英寸长、四英寸宽的裂缝。很快碎木屑差不多填满了帽子,布洛顿去掉黏在铜片上的木屑,然后捧起帽子放到木桶上,两个人便开始急切地在木屑中搜寻起来。

“哇!我的天哪!”结果让霍克有些兴奋,但他还是把声音压低了喊道,“这里面有很多金币!”

正像他说的,在帽子里他们又找到了七枚金币。

“加上之前的,有十八枚了!”布洛顿又将金币收进口袋,然后用极其不可思议的口气说,“这个桶子里如果装满了金币,那保守估计也得有个几万英镑!”

两人禁不住又重新打量了一下桶子。心里都想着,这只酒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除了结实、美观之外,它和别的桶子一样。但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普通的酒桶里装的都是金银财宝呢?霍克禁不住蹲下身来,从裂缝朝里面窥探。突然,他好像看到什么,惊得一连后退好几步。

“布洛顿先生!”因为兴奋,他的嗓音都有些沙哑了,“快看,快看这里!”

布洛顿也蹲下身子,朝裂缝里看。就看了一眼,他猛地后退几步,躲避开去。

这次他看到了什么?木屑当中居然有几根人的手指头!

“这回事情更复杂,更不寻常了!”他害怕地低声说着,就好像突然遇上了大灾难。但是,他不愿相信自己看到的,于是很快又像如梦初醒似的,大声地否定自己的猜测道,“没什么嘛,那是一件雕刻品!”

“什么?一件雕刻品?”霍克提高声音说,“你可别搞错了,那是件雕刻品吗?肯定不是!那是一具死尸!”

“光线太暗了,根本看不清!你去拿盏灯来,我们看清楚点儿,怎么样?”

霍克拎来了一盏手提灯。布洛顿马上把它放到了裂缝那儿,顺着光线往里看去。现在,他的第一印象得到了证实,那不仅是一根纤细的女性手指,而且还有一枚闪闪发光的戒指套在上面。

“到了这个地步,只能将事情追查到底了。霍克,帮个忙,把木屑拨开好吗?”布洛顿挺直身子说。

布洛顿又把帽子放到了裂缝的下面,霍克则用尖头钢棒小心地将手指周围的木屑挑开。没多会儿,手指周围的木屑被清干净,除了手指,手腕也逐渐露出来了。慢慢地整条赤裸的手臂出现了。刚看到手指的时候,布洛顿就觉得她是个高贵、优雅的女子,现在看到整条手臂,他的想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布洛顿把帽子里的东西,都倒在了木桶上,从中又找出三枚金币,并将它们放入了同一个口袋。然后他又继续查看桶里的情况。

这只让人产生众多惊讶和疑问的木桶,比普通的葡萄酒桶大一点。它高约三英尺六英寸,直径大概有一英尺六英寸。从那个裂缝推测,桶壁的厚度至少有两英寸,所以正如前面所提,它非常结实。可能是桶壁太厚了,不容易弯曲,所以与别的桶子相比,它更接近一个圆筒,而使它的两端比别的桶子大很多。怪不得霍克刚才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没能把它立起来。除此之外,桶子外围的铁箍也不是一般的铁箍比得了的,它们不是用平常使用的薄铁片,而是用坚固的铁条做成的。桶子一端的底部,用大头针固定着一张厚纸板做的标签。标签上的笔迹有些生硬,看来是外国人写的:

伦敦西区 多特亚·德特路 西卡博街141号

瑞恩·菲利克斯先生

途经诺昂及海峡

标签底部盖着印章,显示这里面装的是“雕刻品”。并且,上面还附加了寄件人的姓名和地址:

巴黎 库若内 康坦森道 布罗潘斯街

雕刻品制造业 德比耶鲁公司

桶的底端标着“请退回”的黑体字样,是用英、法、德三种文字写的。

布洛顿仔细地观察着标签上的笔迹,他觉得也许能从中找出些蛛丝马迹,但结果是他大失所望。当他拎着的手提灯向前照时,忽然,他发现了新的线索,并为此精神一振。

标签上写着寄件公司的广告语,在广告语和收件人姓名、地址之间的线条加了框,除此之外,还用黑色的粗线把它们分隔开来。这条断开的直线引起了布洛顿注意。他认真研究了一下,线条的中间部分有经过裁剪的痕迹。因为有漏洞,便又用标签来贴补好。由此可见,收件人菲利克斯的名字是写在后来贴上的半张标签上的,并不是在最初的那张标签上。修补的手法娴熟、巧妙,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就看不出来。这个发现开始时让布洛顿非常的困惑。但是,他还是试着猜测了一下,来解开心中疑惑,也许凑巧寄件公司的标签不够用,所以就拿旧标签来将就着使用。

有很多的金币装在桶子里,还有那露出来的手臂可能是一具死尸的一部分。这是一桩非常怪异的案件,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才行。布洛顿心里静静地打算着。

布洛顿站起身来,眼睛盯着那只怪异的桶子陷入了沉思,想着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才好。

他坚定地认为,这只酒桶涉及到一桩重大的犯罪案件。这个时候,最理智、正确的做法是将事情的真相没有任何隐瞒地向上级报告。但他到这来的任务是核对葡萄酒的数量,难道能把这个任务放到一边,不去理会吗?他开始有些左右为难了。但很快,他又将所有的顾虑抛开。他深信,桶子事件非常严重,它的严重性足以使自己的行为得到谅解。况且,他并不是对自己的任务完全地置之不理,因为现场还有货运经办人。他是一个沉稳谨慎的人,做起事来从不马虎,深得布洛顿的信任。实在不行的话,可以从码头办事处再调过来一个人。最终,他下定决心这就回总公司,去向董事艾赫利先生报告这件事的始末。

“霍克!”他说,“这件事非比寻常,我要回总公司去报告一下。你在这儿先尽量把它恢复成原来的样子,然后留在这里。除非得到艾赫利先生的指示,不要让这只木桶离开你的视线范围。”

“嗯,好的,布洛顿!”霍克赞同道,“这是很明智的做法!”

于是两人先把洒落到甲板上的木屑归拢到一块儿,又都放进桶里。霍克把拆下来的木板放回原处,然后用铁锤敲紧,又用钉子钉牢。

“我先走了,等我的消息!”布洛顿说。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从船舱上走下一位绅士跟他搭话。这位中等个头的绅士肤色发黑,下巴上浓黑的胡须呈倒三角的形状,一看就知道是个外国人。他头戴一顶呢帽,帽檐向上卷起,帽顶凹陷,身上的蓝色上衣十分考究,脚上穿着一双短筒白靴。自始至终,他都笑脸盈盈,看起来气宇轩昂。

“请问,你是I&C公司的职员吗?”他用流利而略带外国腔的英语说道。

“是的。我是从总公司来的。”布洛顿答道。

“嗯,这么说有事儿问你就可以了?巴黎德比耶鲁公司通过这艘船运送了一只桶子给我,里面装的是雕刻品。我想知道我的货物到了没有?”他掏出来一张名片给布洛顿看,那上面印着的字样正是:伦敦西区、多特亚·德特路、西卡博街141号。瑞恩·非力克斯先生。此时的布洛顿敏感地意识到,他的名片显示的内容和桶子上贴的标签的内容一致。他假装仔细地看名片,实际上心里在盘算着该怎么应对目前的状况。他想,眼前的这个人如果真的是收件人,那么一旦知道桶子已经到了,就会马上要领走。他是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拒绝他那样的要求。可是,他先前已经想好,要先向公司报告这件事,不能让他把货领走。所以他想先以“货物还没清点,不知道有没有送达,不过可以派个人帮他查”的借口,拖延一下时间。

他刚要这样回答,就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那只桶子,现在就在靠近码头船舱那儿的墙边立着。站在舱口码头的附近,很容易就能看到它。没准儿,那位外国绅士一直在注意他们俩,把他们如何撬掉桶子上的木板、如何取出金币的事全都看在眼里了。要是他真的看见了那只桶子,只要往前走两步,根据上面的标签,自己的谎言马上就会被揭穿。这种情形绝对有可能发生,顾虑到这一点,布洛顿便决定告诉他实情。

“是的。”他答道,“寄给你的货已经到了,而且恰巧,它就在我身旁。因为相比之下,这个桶子跟其他的葡萄酒桶不太一样,所以我们才刚从货堆中把它分出来。”

菲利克斯显然有些诧异,认真地看着布洛顿,说:“谢谢。我很喜欢收藏艺术品,希望能早点儿看见那件雕刻品。运货的马车我已经安排好,现在可以领走吗?”

他有这样的要求早在布洛顿的意料之中,所以他也准备了一套巧妙的应对之词。

“这个我答复不了您,”他客气地说,“因为这件事不是我负责的,所以我没有权利决定。为了让您能够早些得偿所愿,还是请您按照正常的提货手续,到码头办事处去办理吧。正好我也要去那里,您请跟我来吧!”

同类推荐
  • 劳模

    劳模

    孙建蹲在地上,一手举着焊枪,一手举着面罩,专注地焊着一个精巧的弯件,徒弟大志蹲在一旁殷勤地打着下手。葛小炎走了过来,蹲下,认真地看着他一丝不苟地干这个细活儿,冲他挑了下大拇哥,赞赏道还是咱孙哥,这么精细的活都能干得这么漂亮。孙建没理他,一直把最后一个点焊完,才摘了护脸罩,递给大志,抹了抹流到脖子里的汗水,瓮声瓮气地问有事啊?葛小炎使劲地拍了他肩膀一下,卖弄地说好事,大好事。孙建见他蛰蛰蝎蝎的咋呼样子,说有屁快放,我还有俩活呢。葛小炎不满地说瞧你这劳模劲儿的,你睁开眼睛看看,就那两个烂工资,还不能按时发到手,值得你这么卖命啊?孙建不吭声。
  • 少许是多少

    少许是多少

    游兵在厨房里修菜罩子,他希望在老婆起来之前修好。游兵的父母从外地来了,母亲一来就把菜罩子给弄坏了。她总是抢着做家务,见缝插针地抢,差错因此增多。那个菜罩子看上去很简单,就像把开合的无柄洋伞。平时看见老婆,揪着伞尖,一拉一压,收放自如。母亲不知道怎么操作的,菜罩子竟收成了合不拢的冻鸡爪,合也不是张也不是。母亲已经是第二次操作失败了。第一次是母亲刚来的第一天。母亲当时就很难堪,父亲在旁边像向主人献殷勤一样,强烈指责妻子:不会弄的东西,别想当然乱来。这不是你自己家!母亲讷讷,手里还想努力。
  • 秦大娃兄弟打工记

    秦大娃兄弟打工记

    在一个偏僻村庄,有一秦姓人家四兄弟。父母叫他们为秦大娃、秦二娃、秦三娃、秦四娃。当地长辈和平辈也都这样称呼他们的小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长大成人,长辈和平辈仍这样称呼,他们一点不在乎,甚至当他们第一次与不熟悉的人相见,也会自我介绍自己的小名,久而久之,知道他们学名的很少,即便知道也觉得称呼小名顺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伴随打工大潮涌起,秦大娃四兄弟先后外出打工。本文集中反映了四兄弟打工的不同命运、揭示了俗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负面影响,颂扬了党和国家对农民重大政策,特别是给农民减负。
  • 档案里的事

    档案里的事

    事情是办内退引起的,但和内退一毛钱关系没有。冯雪霜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工作很虚,没有压力,但是,没有压力却每天要赶点打卡,这对冯雪霜来说也是压力。四十多岁,退休还早,她和老公一商量,决定先办内退,只要工龄达标,内退工资和在岗差不多,而以她的工龄,办内退绰绰有余了。冯雪霜认为自己的内退手续会很简单,没想到几个月了也没有批下来,她犹豫了几天,决定去单位人事处问问。人事处是个严肃的部门,那里的人从来不会笑,路上碰见更不会主动跟人打招呼,他们人员流动好像也不和别人一个体系,总是神秘地来一个,又神秘地走一个。
  • 五只小猪

    五只小猪

    年轻的卡拉小姐在结婚前夕被告知自己的身世——十六年前她的父亲被杀,而她的母亲被当做杀人凶手死在狱中。大为震惊的同时,她也收到了母亲临死前留给她的信,信中坚称自己不是凶手。困惑的卡拉找到波洛,希望查明真相。波洛走访了五位当年的见证人,从他们的叙述中还原出了一幅耐人寻味的画卷……
热门推荐
  • 路遥:平凡世界里的人生

    路遥:平凡世界里的人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文学兴盛的年代,路遥正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家。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人生》和广播剧《平凡的世界》曾风靡一时,他作品中的人物高加林、孙少安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影响了几代人。在路遥去世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他的作品依然是书店中的长销书,他笔下的故事依然为文学青年们津津乐道,他的人生之路依然鼓舞着许多年轻人,他依然是这个文坛不能忽视的存在。
  • 茶仙

    茶仙

    雪花棉絮一般飞扬着。西北风凶猛而又匀称,雪花就旋动起来,一圈、两圈、三圈,然后像一群群飞累的鸟儿在远处飘落。天地也像被雪花旋动起来,如同一架摇动着的纺车。大雪已下了整整一天一宿。官庙镇被白茫茫厚雪包起来,已看不出房舍、院墙、树木和街巷的模样,倒像是两座平缓的小山耸起在无际的雪野中。将镇一分为二切割开的长街,如同冻结的山沟一样将镇子衬托得幽静而恬淡,好像这是天边的国度似的。驴的叫声打破了如梦的宁静,随之出现了狗叫的声音,甚至巢中的喜鹊也饮着雪片放喉长歌。随之,一缕缕炊烟从雪地里蹿出——是吃晌饭的时候了。
  • 王小波全集(第二卷)

    王小波全集(第二卷)

    对于以思维为乐趣的人而言,王小波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在王小波去世后的这些年,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为了纪念这位不朽作家离世十周年,首次编辑出版了《王小波全集》十卷本,该套书收录了王小波生前的重要著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首次整理出来的思想火花。全套书分为杂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书信集及未竟稿,约200万字。每部均配有王小波亲笔签名的精美藏书票。
  • 高夏蔡田

    高夏蔡田

    蒿杆打来电话说你抓紧时间回来一趟,有大事,大事。我想他能有啥大事?一个小小村长,中国最小的官僚,还大事,大事的。不过我还是踏上了回村的路。高考恢复的前一年,蒿杆参军了。在当时参军是最光明的前途,因为可以转业到城里吃粮本本,拿工资。最不行,回到大队能弄个民兵营长,咋都能出人头地。蒿杆他爹是大队长,他当然就参军了。他走的那天,我、猪头、菜瓜几个人坐在野鸡岭上,看着他披红挂绿的被敲锣打鼓地送过狼崾岘,消失在明媚的阳光中,我们明白了这个世界有多么的不公,因为从身体条件来比较,我们哪个都比他更像个兵。
  • 东北出马实录

    东北出马实录

    真实的揭秘骗术,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正能量的面对生活!
  •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 哪位才子能考100分

    哪位才子能考100分

    本书精选中国历史上36位才华横溢的才子,通过考卷的形式,以档案、个人自述、综合测评、古今闲话、趣闻大播报等多个活泼有趣的互动板块,全方位展现他们的一生。
  • 一切从微笑开始

    一切从微笑开始

    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二进制虫

    二进制虫

    科学天才异想天开,企图以二进制数据制造填充灵魂的容器,实现人造神计划。
  • 西汉逗比大事件

    西汉逗比大事件

    耍帅,搞机,宫斗,你觉得够不够味?不够?装傻,腹黑,背锅,小白脸,算命先生,还不够?误会了!!这不是宫斗剧,这也不是权力游戏,这是地地道道的历史!刘邦,项羽,韩信·····英雄的年代!文帝,武帝,宣帝·····伟大的君王!卫青,李广,霍去病·····开疆拓土的勇士!昭君,细君,刘解忧·····胡琴哀怨的美人!在那个上厕所用土坷垃的年代,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权力,金钱,美女,理想,爱情,阴谋,背叛,英雄,无数人点亮这个时代,无数事情被岁月掩埋,这个是一个大时代!如果您还不信,就让我带您一起,穿越千年,走进那个充满逗比的西汉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