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500000067

第67章

一未度者。令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此緣苦諦境。二未解者。令解。即煩惱無數誓願斷。此緣集諦境。三未安者。令安。即法門無量誓願學。此緣道諦境。四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即佛道無上誓願成。此緣滅諦境。

【註】四教義三初云。一未度者令度。即是度天魔外道。愛見二種六道眾生。未度三界火宅之苦諦。令得度也。二未解者令解。即是愛見二種眾生。未解愛見二十五有業。令得解也。三未安者令安。即是愛見二種眾生。未安三十七品一切諸道。令安道諦也。四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即是愛見二種眾生。未滅二十五有生死因果。皆令得滅諦涅槃也。

【記】以上如文可知。

二修行二。初結前生後。

既已發心。須行行填願。

【註】觀音玄記上(七)云。若非行山。莫填願海(文)。

【記】此釋以行填願。蓋由觀音玄義云。欲滿此願。必須修行。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互於資導。以行順願。事理圓足。故記云。若非行山。莫填願海。行即福慧。義當六度。五資於慧。慧導於五。其猶目足。不可互缺。五除事障。慧除理障。此二功圓。悟理得事矣。

二正明修行二。初總標。

於三阿僧祗劫。修六度行。百劫種相好。

【補】修六度行者。行施。乃盡命傾財。持戒。則防遮護性。忍辱。則就刀割水。精進。則如救頭然。禪那。乃四儀湛寂。智慧。則一念圓明。大願之心普被。有作之道徧施。度生死流。登涅槃岸。故曰六度。第一名施度。梵語檀那。秦言徧施。若內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心生捨法。能破慳貪。是為檀那。布施有二。一。財施。謂飲食衣服。田宅六畜。奴婢珍寶。一切己之所有資生之具。以及妻子。乃至身命。悉屬他有。為他財物。故云猶屬財施。有所須者。能施與之。皆名財施也。二。法施。若從諸佛菩薩經論。及善知識。聞說世出世法。以清淨心。為人演說。皆名法施也。第二名戒度。梵語尸羅。此云戒。戒以防非止惡為義。謂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之惡也。大論云。云何為戒。若惡止更不作。若心生。若口言。若從他受。息身口惡。是為戒。又戒。訓警也。謂警策三業。遠離過非也。又戒名為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第三名忍辱。梵語羼提。此云忍辱。謂內心能安。忍外所辱之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一生忍。二法忍。生忍復二。一。於恭敬供養中。能忍不着。則不生憍逸也。二。於罵詈打害中能忍。則不生瞋恨怨惱也。二。法忍亦二。一者非心法。謂寒熱風雨飢渴老病死等。二者心法。謂瞋恚憂愁。淫欲憍慢。諸邪見等。菩薩於此二法。皆能忍而不動。是名生法忍也。第四名精進。梵名毗梨耶。此云精進。欲樂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謂之精進。精進有二。一身精進。若身勤修善法。行道禮拜。講說勸助開化等。名身精進。二心精進。勤修忍辱禪定智慧等。是名心精進。大集經佛言。精進有二種。一始發精進。二終成精進。菩薩以始發精進。習成一切善法。以終成精進。分別一切法不得自性也。第五名禪度。梵名禪那。此言靜慮。禪亦有二種。一世間禪。謂根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等。是名凡夫所行禪。二出世間禪復二。一出世間禪者。謂六妙門。十六特勝。觀練熏修等。二出世間上上禪。謂自性等九種大禪。今是事禪。非出世間上上禪也。第六名智度。梵語般若。此云智慧。三藏菩薩所有智慧。惟照生滅偏空之理也。

【註】輔行三下初云。阿僧祗。此翻無數。劫。翻時。

【記】此釋阿僧祗華梵名目也。梵語僧祗。秦言數。阿者。秦言無。問。幾時名阿僧祗。答。大論云。天人中能知算數者。極數不能知。名一阿僧祗。如十千名萬。十萬名億。千萬億名那由他。千萬那由他名頻婆。千萬頻婆名迦他。過迦他。名阿僧祗。或翻阿僧企耶。此云無央數。央。盡也。劫翻時者。大論言劫波。秦言分別時節。西域記云。時極短者。謂剎那。百二十剎那。為一呾剎那。六十呾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五十牟呼栗多。為一時。二六時合成一日一夜。(云云)俱舍言。時之極少名剎那。時之極長名為刧。

【註】俱舍云。八十中大劫。(謂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增減為一中劫。今此一增一減亦名中劫。如劫章。其小劫名。自有十種當詳)大劫三無數。謂六十數中第五十二數。名阿僧祇。謂積此大劫成無數時。故云三阿僧祗(文)。

【記】此釋三阿僧祇數。乃至名三阿僧祇也。若此方數法。秪有十等。如黃帝算經云。億。兆。京。姊。姟。壤。溝。澗。正。載。風俗通云。千生萬。萬生億。乃至正生載。載地不能載也。億分四等。一以十萬為億。二以百萬為億。三以千萬為億。四以萬萬為億。縱至于載。猶可數而知。唯佛法中第五十二數。非心力能及。方名無數也。然六十數中。阿僧祇是五十二數。于六十忘失餘八。故但出五十二名耳。大中小劫。解見前三卷中。今以一增一減名中劫者。乃依劫章中義也。十種小劫名。詳法數云。一時。二年。三月。四半月。五日。六夜。七剎那。八怛剎那。九臘縛。十目呼剌多。是也。大劫三無數者。論釋云。劫性是何。謂唯五蘊經說。三劫阿僧祇耶精進修行。方得成佛。於前所說四種劫中。積何劫。成三劫無數。累前大劫為十百千。乃至積成三劫無數也。今註謂六十數中第五十二名阿僧祇者。翻譯名義中詳載。

【註】俱舍問云。既積無數。何復言三。答。非無數言。顯不可數(文)。

【記】論云。解脫經言。六十數中。阿僧祇耶是其一數。云何六十。如彼經言。有一而無餘。數始為一。十一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叉。乃至大跋羅欃為阿僧祇耶。于此六十數忘失餘八。若數大劫至此數中阿僧祇耶。名劫無數。此劫無數復積至三。經中說為三劫無數。非諸算計所能數知。故得說為三劫無數也。

【註】諸經更有拂石劫。芥子劫。具如輔行一上六紙。

【記】輔行引金光明經言。梵天三銖天衣。三年一拂。拂盡畟方四十里石。以為小劫。八十里盡。以為中劫。百二十里盡。以為大劫。不於如此劫修學。不名菩薩。又云。有一里劫。二里劫。乃至萬里劫。又云有大方城。周四十里。滿中芥子。百年取一芥。芥盡名為劫。經劫無數。名阿僧祇。畟。音出。利也。

【註】若大乘亦有一百零三數(如華嚴)。

【記】唐譯華嚴阿僧祇品。心王菩薩問佛。云何阿僧祗。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言。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乃至言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此又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共有一百二十三數是也。若刊定記破經文。此又二字為長。而清涼師則開此又二字贊一不可說不可說。共有四不可說。而據刊定記。唯一百二十三數。據清涼疏。則有一百二十四數也。

二釋相三。初三祇行因列數二。初總標。

言三阿(無)僧祇(數)劫(時)者。

此句儀文標徵可知。

二示相三。初初祇行行。

且約釋迦修菩薩道時論分限者。從古釋迦至尸棄佛。值七萬五千佛。名初阿僧祇。從此常離女身。及四惡趣。常修六度。然自不知當作佛。若望聲聞位。即五停心。總別念處(外凡)。

【註】輔行六上(十三)云。彼婆沙中。釋菩薩義。明因。則指釋迦三祇百劫。明果。則指彌勒當成。何故爾耶。釋迦果已成。是故指因行。為令慕果而行因故。彌勒因已滿。是故指當果。皆使觀因以知果故。故諸聖教。並明釋迦之因。如說菩薩昔苦行等。並明彌勒之果。如說彌勒下生經等。(文)從古釋迦等者。發軫鈔云。釋迦。翻能仁。牟尼。翻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姓從慈悲利物。字取智慧冥理。以利物故。不住涅槃。以冥理故。不住生死(文)。

【記】此釋今佛修因。古佛姓字。發軫鈔。乃吳興所撰。以釋金剛疏之書也。鈔云。釋迦翻能仁。準本起經。牟尼翻寂默。準本行經。能仁是姓者。長阿含云。昔有輪王。姓甘蔗氏。聽次妃讚。擯四太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歸人。鬱為強國。父王悔召。太子辭過不還。父王三歎。我子釋迦。因此命氏也。寂默是字者。本行經云。又諸釋種。性憍多言。及見太子。悉皆默然。王言。宜字牟尼也。從古釋迦者。婆沙云。過去久遠。人壽百歲。有佛出世。名釋迦牟尼。剎帝利姓。釋種眾生。母名摩耶。父名淨飯。子名羅睺羅。侍者。弟子。出五濁時。皆如今佛。時彼世尊。化導有情。恒涉道路。為風所傷。肩背有疾。令阿難陀。往陶師家。求胡麻油。及以煖水。為吾塗洗。時彼侍者。至陶師家。廣贊佛德。求索油水。彼陶師者。名曰廣識。辦胡麻油。及以香水。為佛灌洗。風疾除愈。佛為說法。彼聞歡喜。即發願言。願我未來作佛。名號弟子眷屬時處。如今世尊等無有異。彼陶師者。即今釋迦。從古釋迦而發心也。

【註】尸棄。此云寶髻。非七佛中第二尸棄也。緣載四教義三初。并大論第三(文)。

【記】翻譯名義云。罽那尸棄。名出俱舍。大論名剌那尸棄。此翻寶髻。亦云寶頂。吾佛世尊。初僧祇滿時。值此佛。與七佛中第二尸棄。隔二僧祇。先達謂同。故今辨異也。所言七佛者。賢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毗婆尸。第三十一劫有二佛。一名尸棄。此云大。二名[鞥-合+(白-日+田)]恕婆。附是賢劫中有四佛。一名鳩飱陀。二名迦那伽牟尼。三名迦葉。四名釋迦牟尼。

【註】從此常離女身者。妙玄四(二十七)釋籤三(十五)四教義三(二)云。第三僧祇。始離五障。一惡道。二貧賤。三女身。四形殘。五喜忘。方乃不墮。如戒疏上三云。初僧祇得五種功德。一生人天。二生富貴。三男身。四根具。五知宿命。舊云初僧祇有遇緣不遇緣異。不遇違緣。即離五障。如戒疏。若遇違緣。至第三祇方離。如釋籤。又初僧祇離障。且約功能。三祇方離。乃據定位。

【記】妙玄云。此菩薩從初發菩提心。起慈悲誓願。觀察四諦。以道諦為初門。行六波羅密。從初釋迦。至罽那尸棄佛時。名第一阿僧祇。常離女身。釋籤科但曰於中分凡聖位。四教義云。從過去釋迦至尸棄佛。名一阿僧祇劫。從此常離女身。爾時不知當作佛不作佛。此初阿僧祇劫。即是得五停心別總相念之位。用性念處。共念處。緣念處。行六度。乃至云是初僧祇劫。修行六度。用四弘誓。安撫生死眾生。心無怯弱。故壞女人之業。常受丈夫之身。爾時未發煖解。位在外凡。戒疏云。初僧祇得五種功德。一不生惡道。二不生邊地。三諸根完具。四不受女身。五常識宿命也。已上所記。皆據方冊明文而註出。四教義等說第三僧祇始離五障者。或依舊本亦未可知。又指釋戒疏五種功德。與今所記前後辭異。然意是同也。舊云下。出舊會釋。又下。今註文會釋。

【補】問。上引戒疏云。初僧祇得五種功德。何故此又言離障。答。以離障即得功德故。如大論云。若離五法。得五法。是名菩薩。何謂五法。離三惡道。常生天上人間。離貧窮下賤。常得尊貴。離非男法。常得男子之身。離諸形殘醜陋。常得諸根具足。離喜捨忘。常憶宿命。得是宿命智慧。常離一切惡法。遠捨惡人。常求道法。攝取弟子。如是名為菩薩是也。離喜捨忘。謂離妄想分別。有了記心。而能知宿命也。

【備】節義云。從此常離女身下。應言妙玄四教義勾斷。釋籤三應移在下。蓋釋五障文。原在釋籤三故。

【註】又文句二(十二)云。不生三惡道。位不退。不生邊地。諸根完具。不受女身。即行不退。常識宿命。不起妄想分別。攀緣諸境。即念不退。(文)妙樂二(二十一)云。第三祇時。橫得三不退故(文)。

【記】此以五種功德。配三不退。乃至通是三不退也。文句云。約位行念論不退。應四句分別。不生三惡道。位不退。不生邊地。諸根完具。不受女身。即行不退。常識宿命。即念不退。具此名不退地三藏義也。妙樂云。第三祇。橫得三不退。故離五障時。三義俱得。即是第三僧祇通至百劫。通是三不退也。至此名為上忍故。今但取藏教初祇五功德。配三不退。

【註】成論以念處為位不退。煖頂為行不退。忍為念不退。數論以下中上忍為三不退。淨名疏以煖頂忍為三不退。各隨義對也。

【記】此明諸文。賢位對三不退。可知。

【註】然自不知作佛。四教義三(二)云。爾時未發煖解。位在外凡。故不自知己身當作佛不作佛。

【記】妙玄亦言。準望二乘。位在五停心別總相念處位中。故不自知當作佛也。

二二祇行行。

次從尸棄至然燈佛。值七萬六千佛。名第二阿僧祇。此時用七莖蓮華供養。布髮掩泥。得授記莂。號釋迦文。爾時自知作佛。口未能說。若望聲聞位。即煖位。

【註】梵語提洹竭。此云然燈。大論云。太子生時。一切身邊。光如燈故。故云然燈。以至成佛。亦名然燈。(文)瑞應翻為錠光。

【記】大論如文。瑞應下。示別翻。有足曰錠。無足曰燈。故瑞應經翻為錠光。摭華言。錠。音定。燈屬也。古來翻譯。回文不同。語異義同。故須從金。

【註】七莖華等者。初儒童為五百道士講論。得銀錢五百。後問王家女。名瞿夷。買得五華。并女寄二華。供養於佛。故云七莖。諸文但云摩納五華奉散也。如集解瑞應經。

同类推荐
  • 胎息经笺疏

    胎息经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铜符铁卷

    铜符铁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阳席上赋白菊

    重阳席上赋白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宗外纪

    武宗外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血刹修罗

    重生之血刹修罗

    末日降临,遗迹现世,魏峰,这前世位居世界前三的顶级强者,因探索古文明遗迹时被遗迹异变所重伤,生死危难之际,又被兄弟趁机痛下杀手,本以为自己这坎坷的一生在此刻就要逝去,却没想到上天让他重生,既然重活一世,他又将如何?六道轮回,万世皆灭!唯我修罗,铸我修罗!!
  • 邪魅王爷:废材狂妃来袭

    邪魅王爷:废材狂妃来袭

    金牌杀手一朝穿越,尼玛,居然是废材一枚。姐乃是魔武双修的超级天才,天下唯我独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什么?初级炼药师便可以横霸大陆,抱歉,姐早已是高级炼药师。灵兽稀有?上古神兽之王麒麟是姐的小弟。What?那个魔武大陆人人崇拜的超级强者要来当我相公?哼,别以为惊才绝艳,有银子,还是个王爷就可以收买我。某男:王妃,别说话,吻我。好吧,其实这闲散王爷胸前八块腹肌还是很不错滴。哇,人鱼线也有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凰清

    凰清

    她的苏醒,是一场梦的结束,还是一个灵魂的回归。他们的相见,他亦如当初的爱着她,而她却已忘了他
  • 剑证苍生

    剑证苍生

    因一字而乱天下,舍一身可救众生。且看一人一剑,如何荡尽寰宇,得证苍生!?
  • 千秋高宅梦

    千秋高宅梦

    一枕江南雨,一枕黄粱梦,一枕相思一枕风……这是纸醉金迷,璀璨奢华的年代。也是暗流浮动,动乱更迭的年代。她身份尴尬,在诺大的家族中不受重视。却在无数的利益交织中成为胜者,肩负起整个家族。从那一刻起,她成了一家之主。军阀、黑帮、戏子、学者……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与高门老宅中的人开始一场错综复杂的戏。她自始至终都以为是台下的看客,却不想,红尘颠覆中,她早就成了台上的一名戏子。
  • 明伦汇编官常典翰林院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翰林院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愿此生不负

    愿此生不负

    他们说喜欢一个的时候,看向那人时眼睛里是有星星的,如果你不知哪种模样,请你看看我看向你时的眼睛
  • 午夜之谣

    午夜之谣

    一切因一幅失踪已久的名画《洛神赋图》而起,几位身世离奇的年轻人,一步步走进深藏在300首古诗中的谜团,生死之间尝尽爱、恨、血、泪,取舍之外是尘世的沧桑与挣扎,而背后更是人神之恋的苦涩、甜蜜与无奈。本书随着一个个死者逐步展开,悬疑、魔幻、惊悚,爱情、亲情、友情,不是作者在写,而是每个灵魂在战栗中前行。
  • 杨维桢集

    杨维桢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5岁眼中的世界

    25岁眼中的世界

    星星点点,给生活加点儿甜度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泰戈尔很奇怪,每个人只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这世界上72亿人,为什么没有长的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夜空中有很多的星星,作为站在地球上仰望星星的一个普通人,也挺好的。人有时候没有必要每次都把自己逼到墙角,让自己稍微缓口气,事情就会有让人喘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