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500000062

第62章

【記】此考祖文明羅漢有退所以。妙玄云。隨信行。生退思護住升進等法。得盡智無學等見。若用金剛三昧。於非想九品惑盡。次一剎那。證非想第九解脫。成盡智。次一剎那。得無學等見。或彼遇違緣有時退故。不說得無生智。此五種是信種性鈍根。因中修道。必假衣食等善根增進。不能一切時所欲進也。止觀云。初從麤住。訖至非想。通有四分。謂退護住進。退。又二。一。任運退。二。緣觸退。緣有內外。外。諸方便二十五種吐納失所。是外緣觸退。內。於靜心中三障四魔。而生憂愛。是內緣觸退。後或更修得。或修不得。此人甚多。護分者。以內外方便。將護定心不令損失。住分者。或因守護安隱不失。或任運自住。即是住分。進分者。或任運進。或勤策進。各有橫豎。橫豎各有頓漸。若十二門一一而進。名漸進。若一時具足。名頓進。特勝通明品品而發。名橫漸。一時具發。名橫頓。又於四分。分分皆有四分。具如修證中說。輔行云。言退者。有因緣退。名緣觸退。無因緣退。名任運退。二十五種等吐納失所。即去取失宜。是外緣觸退。於靜心下。是內緣觸退。又云禪門謂退分中退分者。從九品至初品併失也。退住者。至初品便住也。退進者。至初品已。更能策進至二品。乃至九品。亦能更進。退護者。退已將護。使從初品。以至九品。弗使更退。餘之三分。例說可知。

【註】蓋信行慧解脫人。不修事禪。不得滅盡定。或世智斷惑。但得盡智。不得無生智。遇著違緣。還起煩惱。故有退也。

(違緣者。一長病。二遠行。三諫諍。四營事。五多讀誦。又大經明五緣。一樂多事。二樂說世事。三樂睡眠。四樂近在家。五樂多遊行)。

【記】此玉師出其退之所以。然取止觀文意釋也。如止觀云。一壞法人修九想。但求斷苦。燒滅骨人。急取無學。不欣事觀。既無骨人可觀。便無神通變化。願智頂禪。雖言燒滅。實有身在。例如滅受想。而身作證。此人好退。乃至云若然。即是世智斷惑。慧解脫人。故得有退。非無漏智。斷一品惑。進一品解。而有退也。

【補】隨願而了。名為願智。

【註】又析玄謂。非先種性者。但是無學一道所成。不得堅固。故有退。若是先種性。由學無學二道資(堅固。故無退)。

【記】一道所成。指緣空直入者。二道所成。指帶事兼修者。

【補】一道所成者。或謂是本斷超人。初依有漏智。斷上八地思。至十六心滿。即超無學。不從二三果資加修而入者。名一道。若內弟子。必學無學二道入者。故堅固無退也。若準俱舍意。非先種性者。本是退法。至果練成護住等。此是無學一道所成。故有退。若先是護住等種性。或於學位練成護住等種性。此是學無學二道資持。故無退也。準俱舍及正理論。無學位中。所練根性。名一道所成。若先世所種。若有學位中。所練至無學位。皆名二道所成。正理云。無學位從退法種性。修練根行。轉成思等。此四皆有退性果義。退法種性。雖必先得而是退法。故容退果。諸學位中。從退法性。修練根行。轉成思等。及得學果。皆容退失。諸無學者。先學位中。所住種性。彼從此性。必無退理。學無學道。所成堅故。諸有學者。先凡位中。所住種性。彼從此性。亦無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堅故。

(彼文更有果退性不退等四句分別)。

【補】析玄云。一。果退性不退。即先學位是退法。至果亦是退法是也。二。性退果不退。即練思成護。練護成住。練住成進者是也。三。性果俱退。即先是退法。後練成思等四法是也。四。果性俱不退。則前二道所成。及第六不動法是也。

【備】有師標云。此六種中。約練性練果。云何分別。初時方始轉根。名練性。所修已成。名練果。以退法是先性。故不退。餘四是練性。故皆退。不動得無生智。性果俱不退。又云若據圖中論乎四句。於六種中退法。是果退性不退。如思練護。護練住。住練進。約性是退。約果是不退。是為性退果不退也。若退練為思。乃至退練成進。約性是退。約果亦退。則是性果俱退。若二不動。性果俱不退。顯揚論明前三退思。護。則有退失。四住進不動。則無退想。抑揚隨機也。

【註】然前五種。未必全退。有遇違緣者。故有退耳。故輔行九上(十五)云。然慧解脫。亦不併退。有退義故。故說有退(文)。

【記】此申五種不全果退也。然者。領上之詞。由上文明五從果退。故此領之。以明遇違緣者退。不遇者不退。輔行下。引證上義。

【註】又退者。非久。輔行問。退經幾時。答。經少時。乃至自不知退。若自知退。當脩勝進方便。復次彼煩惱現在前時。心生慙愧。速作方便。如明眼人。晝日平地顛蹶。尋即還起。(文)釋籤云。此生之中。必得無疑。極至臨終。亦得無學故也(文五十九)。

【記】此明退者不久。即還得果也。初一句標示退果不久。輔行下。引證。準阿含明三果人。退戒還家。毀失律儀。不失道共。俗人生謗。言無聖法。佛言欲飽起厭。不久當還更求出家。故知退即還起也。釋籤下。轉明退即還證道果。此是略引。今具記之。文云。若退果者。牽於斯那。二果亦失。至初果住。法爾然也。此生之中。必得無疑。猶如勝人。平地顛墜。四顧遙望。不有他人。見我倒否。即能自起。極至臨終。亦得無學也。

【註】或曰。前時不時。各有慧俱。不動既從時解脫生。得非六種皆有退義耶。

【記】此問意謂時慧兩種有退。既時不時。各有慧俱。則不時中。慧解脫人。應亦有退。練根不動。既從時解脫生。應亦不免于退也。豈非六種皆有退義耶。

【註】答慧人未必一向論退。恐只鈍根有漏智斷。遇違緣者退。

【記】此科簡利根不退也。問中舉前義。而問六當有退。答中指鈍者逢違緣有退若無違緣。即鈍亦不退。況利者乎。況俱人不動者乎。如阿含中阿難問佛。大德。是學退。無學退。佛言。無學退。則知世智斷惑。慧解脫人。故得有退。非無漏智斷惑一品。進一品解。而有退也。

【補】不動者。乃問練根不動。謂退法是時解脫。從退練成不動。亦時解脫。前五既有慧。後一亦應有慧。前五中慧解脫若退。則後一不動中慧解脫亦應有退。故問曰。得非六種皆有退義耶。然此由前釋退所以中云慧人有退。非先種性亦有退。故據此問曰練根不動中慧人應有退義耶。答中謂前五慧解脫人亦不一向必退。但有漏智遇緣方論果退耳。若五位慧人。無漏智亦不退矣。豈有不動慧人。尚論退哉。此斷定不動不退之義也。

【註】今復圖示。

【補】此點示六種羅漢各有慧俱。四教義明。唯退只是先種性。餘皆有練根性。故約性退。惟除退法。

【記】圖中以利鈍分判時不時者。且一往說。其實互有利鈍。止觀云。若論根利鈍者。法行利。內自觀法故。信行鈍。藉他聞法故。又信行利。一聞即悟故。法行鈍。歷法觀察故。或俱利俱鈍。信行聞慧利。修慧鈍。法行修慧利。聞慧鈍。是也。

【註】六種論退。局第四果。通辨四果退不退者。析玄引三家。一。薩婆多云。初果不退。後三果退。二。大眾部云。前三果退。第四不退。三。經部宗云。初四兩果不退。中間二果有退(廣如彼文)。

【記】此通辨四果退不退義。析玄下。指所引宗計不同。

【註】彼但註云。三師難定。今恐成諍。略為和融。輔行九上(十五)引婆沙云。阿羅漢退。牽二三果退。猶如井沙。上下有甎。中間唯沙。上甎若頹。從上至下。其中間沙。豈得不頹。四果如上甎。二果如中沙。初果如底下。乃至初果之前。更無有退。若彼退時。更無住處。(文)不可聖退為凡夫也。合彼初師。然見道既有不等觀四諦。如婆沙云。二十八使見道斷。餘六十使修道斷(先斷三界苦下見惑)見既分盡。果理未圓。例如身子六住尚退。又後三果中斷惑之智。通漏無漏。是則四果俱退俱不退。三師之說。皆無妨礙。

【記】此約義融收三宗也。初二句。指析玄註辭。次二句。明今和融。輔行下。舉所引斷合。然茲略舉所引。今具記之。謂婆沙中問。阿羅漢退。不應二三果亦退。答云。羅漢退。牽二果退。猶如沙井。上下有甎。中間唯沙。上甎若頹。從上至下。其中間沙。豈得不頹。四果如上甎。二果如中沙。初果如底下。若至底竟不復得去。問。若至初果。亦應言退第二第三。答。如人墮於三層之屋。彼亦如是。雖不言退二三。二三實退。復次二三是第四因。其果既退。其因亦退。若爾。初果亦四果因。亦應說退。答。初果之前。更無有果。若彼退時。更無住處。若許初退。則有多妨。本是見諦。今非見諦。本是得果。今非得果。本是決定。今非決定。本是聖人。今非聖人。離如是過。故不說退。總而言之。不可以聖退為凡也。如金出鑛。豈更為鑛乎。則知此論。合彼薩婆多宗說也。然見道下。融初果亦有退義。如婆沙云者。如上註云。先達言。有二種根性。若等觀四諦者。見道斷八十八使。若不等觀四諦者。見道中唯斷三界苦諦下二十八使。餘三諦下之見。隨修道斷。乃鈍根也。見既分盡。果理未圓。猶鏡垢未盡去。光不全現也。例如身子六住尚退者。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薩道。證別六住。欲渡布施河時。有人乞眼。舍利弗言。眼無所用何以索之。若須我身及財物者。當以相與。答言。不須汝身及以財物。唯欲得眼。若汝實行檀者。以眼見與。時舍利弗出一眼與之。乞者得眼。于尊者前齅之嫌臭。唾而棄地。又以脚踏。舍利弗思惟言。眼實無用。而強索之。既得而棄。又以脚踏。何弊之甚。如此人輩不可度也。不如自調。早脫生死。思惟是已。於菩薩道退。迴向小乘。是則身子尚退。況小乘初果聲聞。豈有觸違緣得不退乎。妙樂云。六心中退者。準纓絡意。身子於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爾前。見思俱斷。至六心時。見猶未盡。六心尚退。故云例如也。又後下。融後三果有退不退。如論家云。無漏不退。但禪定退。修得欲界電光之定。此定難促。有時退失名退。無漏無退。又阿含云。世智斷惑。慧解脫人。故得有退。非無漏智。斷一品惑。進一品解。而有退也。是則下。結成四果退不退義。

【註】子縛者。見思煩惱。果縛者。五陰報質也。灰身即滅戒身定身。解脫身。解脫知見中半分。滅智。即滅慧身。解脫知見中半分。則五分法身俱滅也。

【記】此釋出有餘無餘二涅槃體。然就小乘宗。自有二義。一者有宗曰。涅槃體一。約時不同。得二名字。言體一者。於此宗中。煩惱業思。以道力故。應起不起。擇滅無為。是涅槃體。此體是一。約對身智。得二名字。身智未盡。說前涅槃。以為有餘。身智盡竟。向前涅槃。轉名無餘。非身智滅。即名涅槃。以此身智。起已謝滅。是無常故。若斷因故。令後不起。是非擇滅。故非涅槃也。二依成實。涅槃體二。生死因盡。名一涅槃。生死果盡。名二涅槃。由有宗中。要道親斷。方稱擇滅。身口二業。及生死果。非道親斷。故不取之。成實。由斷煩惱。餘不起故。見道斷故。亦得擇滅。故名涅槃。今合有宗義也。

【補】解脫者。於無明心俱解脫。無有餘習。永不退轉。故名解脫。解脫知見者。能於一切斷結道中。念念悉知。又知眾生。深心所念。如應說法。令得解脫。故能於一切眾生。一切解脫道中。知見具足。又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齊。法。謂戒定慧諸法。身者。聚也。聚集諸法。以成其身也。諸法指五陰。戒身。戒法成就。證得此身。因修無漏定禪。得定身。修無漏慧。得慧身。心智斷有漏煩惱。名有為解脫。煩惱滅盡。證得無為真理。名無為解脫。由二種解脫證得。名解脫身。知以智知。見以眼見。因此智眼。於一切法。知覺照了。當體即空。悉皆如幻。得證此身。名解脫知見身。文出三藏法數。又戒身等者。光明記云。謂無學道共戒。滅盡定。無生慧。有餘解脫。照解脫智眼。知名為見。謂自知是初果。乃至四果也。是則前三。並在於果。方名法身。若入無餘。則五分滅。灰身。則戒定有餘解脫滅。滅智。則慧及知見滅也。又解脫者。肇云。縱任無癡。塵累不能拘。解脫也。釋云。變化如意。於法自在。解脫無礙。故名解脫。又云。心得自在。不為不能所縛。故名解脫。淨名疏云。一真性。二實慧。三方便。此當初真性也。解脫知見者。如大論問。但言知。何以復言見。答。言知言見。事得牢固。譬如繩。二合為一。則得牢堅。復次若但說知。則不攝一切慧。如阿毗曇所說。慧有三種。一。有知非見。二。有見非知。三。有亦知亦見。有知非見者。盡智無生智。五識相應智。有見非知者。八忍世間正見。五邪見。有亦知亦見者。餘殘諸慧。若說知。則攝見。若說見。則不攝知。故說知見。則具足。

【備】辨訛曰。將解脫知見分。半分屬身。半分屬智。據經論祖誥。並無此意。又解脫身。即盡智。解脫知見。即無生智。若論身者。五俱身。論智。五俱智。不可半半分對也。又灰身者。乃滅報質身。不可指五分法身。存考。

【註】然身子入滅。而均提答佛。何云五分法身不滅耶。釋籤十云。無作之業。至未來世。名為不滅。非常住不滅也。(文)無作業者。乃功勳耳(云云)。

同类推荐
  • 古宿尊禅师语录

    古宿尊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程粹言

    二程粹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真子外篇

    玄真子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empest

    Temp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异世重生:恋上腹黑妻

    异世重生:恋上腹黑妻

    最后一世缘起缘灭的旅程,最后的抉择和困惑,“对不起,我这一世没能继续爱你。“三世轮回,最爱的人都死在自己手上,难道就没有办法再改变?恋纯为了穿越不惜跳楼,咒语用尽,就算残废也不放弃,谁知穿越不成倒见了阎王爷,“阎王干爹求求你,放我一马吧!”鬼使神差被送去前世赎罪......
  • 茅盾经典

    茅盾经典

    茅盾的散文从个人的感受与经验出发,但并不仅止于书写自我,而是通过“风景”的发现,将主观情感与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在描摹世相、记叙人情的同时,反映时代,超越时代。其小说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挣扎折射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动乱景象,篇幅虽短,但内涵深广,艺术特色鲜明。
  •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本书主要讲述了创业成功的奥秘、发财致富之道、经营销售的诀窍等知识。
  • 北大情绪掌控课

    北大情绪掌控课

    在现代社会,学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对人才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智商、情商、财商、逆商……其实,归根究底,除了具有先天性因素的智商外,其余的都是人对自己的情绪的掌控。卡耐基说:“如果一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就是对的。”充分说明了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北大情绪掌控课》详细阐述了情绪掌控的必要性与方法,所举的例子大部分都是闻名中国乃至世界的北大人的故事,而另一部分则来自北大学子亲身经历。
  •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佐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县佐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霹雳之仙山之主

    霹雳之仙山之主

    九天玄尊为阻邪神之祸,一战消陨。天地之争,自昔年一战之后维系至此。人觉非常君,一字之差,为证人之最,癫狂入魔。法儒昔年情伤,流连德风古道。恰逢精灵天下至强者炀神出世,幽界一代王者夔禺疆霸道九五之路。八岐邪神八部众开路,欲要再侵神州。昔年玄尊闭门弟子仙穹自仙山涅槃归来再起江湖波澜。(新书最强中介系统,求支持)
  • 与你相遇在回忆的季节

    与你相遇在回忆的季节

    《与你相遇在回忆的季节》女主沈音,一个文静的女孩,喜欢画漫画,她出生在农村,是个留守儿童,从小就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在一个温暖的季节,一个长相帅气,但倔强的男孩——王蒙亮,走进了她的生活,可是他们的相遇会带来怎样的结局?青春难免多有遗憾,多年以后,在面对爱情与工作,沈音又将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 快穿游戏,这个宿主有点冷

    快穿游戏,这个宿主有点冷

    #原以为只是游戏数据的某男主,竟然变成了真人,还找上了门,怎么办?在线等,急!对她来说,《三千世界》仅是一个用来帮助她寻找记忆的游戏,却不想,一直存在在这个任务位面的某男主,竟在某一天,带着全身家当,登门拜访……这下遭了,当时在位面搞的事情,岂不是要遭报应?!!精彩内容:“拿了我的珠子,你还想逃?”——《美味的你》“既然替她嫁过来,就给我安分守己点,别给本王整出什么幺蛾子来。”——《替嫁妖妃》“今后我这个体弱多病的普通人,可就要麻烦博士好好照顾了哦~”——《末世危急》
  • 笙苏黎明

    笙苏黎明

    离奇的穿越,黎苏背离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还不等她理清自己的身份,就被卷进了一场命案之中,本想找机会回家,却不料阴谋接踵而至…究竟是保命重要还是秉着本性重要?
  • 生死梦中

    生死梦中

    北黎顾是娱乐圈的巅峰人物,人气独一无二;周继轩曾经因为失忆忘记了自己以前的事情;美丽青春的夏子清是娱乐圈的新晋歌手,不久前才获得了年度最佳歌手的荣誉,人气一路高涨,为何5年之前那个他,会选择冷静的和她做出分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