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0700000006

第6章

上堂,拈拄杖云:“登山渡水全藉者人。”擲下拄杖云:“相見易得好,共住難為人。”上堂:“寂寂惺惺,有氣死人;惺惺寂寂,無用頑石。嘻!下載清風付與誰。”

止庵居士錢象祖

嘉定二年閏二月薨於天台里茅。象祖初守金陵,甞在保寧問道於無用,有所得。後於鄉州建接待十所,皆以淨土極樂名之。創止庵高僧寮,為譚道之所。自左相辭歸,兼修淨業,得微疾,有問起居者,則曰:“不貪生,不怖死,不生天上,不生人中,惟當往生淨土耳!”言訖,趺坐而化,時天鼓震響,異香芬郁。未終之前,郡人有同聞空中聲云:“錢丞相當生西方蓮宮,為慈濟菩薩。”

可菴然禪師法嗣

如如居士顏公

有舉趙州見南泉話問,居士因以頌答之,云:“解把一莖野草,喚作丈六金身,會得頭頭皆是道,眼中瞳子面前人。”又頌子湖狗話,曰:“盆家無所有,只養一隻狗,便是佛出來,也須遭一口。”

道場無庵全禪師法嗣

常州華藏伊庵有權禪師

臨安昌化祁氏子,年十四得度,十八歲禮佛智裕禪師于靈隱。時無庵為第一座,室中以從無住本建一切法問之,師久而有省,答曰:“暗裏穿針,耳中出氣。”庵可之,遂密付心印。甞夜坐達旦,行粥者至忘展鉢,鄰僧以手觸之,師感悟為偈曰:“黑漆崑崙把釣竿,古帆高掛下驚湍,蘆花影裏弄明月,引得盲龜上釣船。”佛智甞問:“心包太虗,量周沙界時如何?”師曰:“大海不宿死屍。”智撫其座曰:“此子他日當據此座呵佛罵祖去在!”師自是埋藏頭角,益自韜晦,游歷湖湘江浙幾十年,依應庵於歸宗,參大慧於徑山,無庵住道場,招師分座說法,於是聲名隱然。住後,上堂:“今朝結却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亂走,心行滅處解飜身,噴嚏也成師子吼。栴檀林,任馳驟,剔起眉毛頂上生,剜肉成瘡露家醜。”上堂:“禪,禪,無黨無偏,迷時千里隔,悟在口皮邊所。”以僧問石霜:“如何是禪?”霜云:“[鹿*瓦]甎”又僧問睦州:“如何是禪?”州云:“猛火著油煎。”又僧問首山:“如何是禪?”山云:“猢猻上樹尾連顛。”大眾!道無橫徑,立處孤危,此三大老行聲前活路,用劫外靈機,若以衲僧正眼檢點將來不無優劣,一人如張良入陣,一人如項羽用兵,一人如孔明料敵。若人辨白得,可與佛祖齊肩,雖然如是,忽有箇衲僧出來道:‘長老話作兩橛也!適來道道無橫徑,無黨無偏,而今又却分許多優劣且作麼生祗對?還委悉麼?把手上山齊著力,咽喉出氣自家知!”淳熈庚子秋示微疾,留偈趺坐而逝。茶毗齒舌不壞,獲五色舍利無數,[療-(日/小)+土]于橫山之塔,分骨歸葬萬年山寺。

雙林用禪師法嗣

婺州三峰印禪師

上堂,舉野狐話,曰:“不落不昧,誣人之罪,不昧不落,無繩自縛。可憐柳絮隨春風,有時自西還自東。”

大溈行禪師法嗣

常德府德山子涓禪師

潼川人也。上堂:“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遂喝曰:“鯨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眾中忽有箇衲僧出來道:‘長老休寐語。’却許伊具一隻眼。”上堂,橫案拄杖曰:“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循環逆順數將來,數到未來無盡日,因七見一,因一亡七,踏破太虗空,鐵牛也汁出,絕氣息,無蹤迹。”擲拄杖曰:“更須放下這箇,始是參學事畢。”上堂,拈拄杖曰:“有時奪人不奪境,拄杖子七縱八橫;有時奪境不奪人,山僧七顛八倒;有時人境兩俱奪,拄杖子與山僧削迹吞聲;有時人境俱不奪。”卓拄杖,曰:“伴我行千里,攜君過萬山,忽然撞著臨濟大師時如何?”喝曰:“未明心地印,難透祖師關。”

淨慈水庵一禪師法嗣

四明天童息庵達觀禪師

務之義烏趙氏,年十二受業於縣之法慧寺正覺,初參應菴於天童,次見無庵於道場,後於天封水庵室中明得二老垂手處。木庵在閩,機用峻峭,為衲子一關,徑往扣之,一語破的而返。至龍翔柏堂,遽分第一座,識者偉栢堂知人。開法嚴州靈巖,閱四五剎,自金山被旨居靈隱。上堂,舉二祖見達磨話,頌曰:“長安深夜雪漫漫,欲覔心安轉不安,縱使言前開活眼,那知已被老鬍謾。”

袁州仰山簡庵嗣清禪師

上堂,舉達磨大師一日謂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最後慧可出,禮三拜依位而立。磨云:“汝得吾髓。”師頌曰:“揑目生花立問端,得他皮髓被他謾,這般瞎漢能多事,六月無霜也道寒。”

徑山別峰印禪師法嗣

鎮江金山退庵道奇禪師

僧問:“雪峰云:‘望州亭與汝相見了也。’意旨如何?”師云:“左眼半斤。”云:“‘烏石嶺與汝相見了也’作麼生?”師云:“右眼八兩。”云:“‘僧堂前與汝相見了也’又且如何?”師云:“鼻孔大頭向下。”云:“只如鵝湖驟步歸方丈,保福入僧堂,此意又作麼生?”師云:“水自竹邊流出冷,風從花裏過來香。”僧禮拜。上堂:“此段大事,無處不周,新焦山未離東霞時已與諸人相見了也!且道相見底事作麼生?幾多頭角成龍去,蝦蟹依前怒眼睛。”上堂:“至道本乎無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所以道吾打鼓,四大部洲同參,拄杖橫也挑幹;乾坤大地,鉢盂轉也覆却,恒河沙界到這裏,象王行處,狐兔絕蹤,水月現時,風雲自異。古今収不得,歷劫不知名,千聖立下風,誰敢當頭道。咄!我王庫內無如是刀。”

鎮江金山蓬庵自聞永聰禪師

杭之於潛徐氏,八歲依縣東資福寺,行居服僧伽梨,後還家,塾授五經。十五從父游徑山,慕別峰機辨警拔,白父曰:“人天龍象也!願學焉。”別峰器焉。至育王天童,當拙庵、密庵全盛時,往來兩翁間十餘年。後游閩越江東,西湖南北,凡遇名流,反復愽約,雍容婉辭,盡底蘊乃已。出世台之淨慧,徙金陵保寧蔣山,轉金山。終時壽六十五,臘五十七。

萬年心聞賁禪師法嗣

溫州龍鳴在庵賢禪師

上堂,舉崇壽示眾曰:“識得凳子,周匝有餘。”雲門道:“識得凳子,天地懸殊。”師曰:“崇壽老漢坐殺天下人,雲門大師走殺天下人,龍鳴則不然:識得凳子,四脚著地,要坐便坐,要起便起。”上堂,舉趙州勘婆話,頌曰:“氷雪佳人貌最奇,常將玉笛向人吹,曲中無限花心動,獨許東君第一枝。”

潭州大溈咦庵鑑禪師

會稽人也。上堂:“木落霜空,天寒水冷,釋迦老子,無處藏身,折東籬補西壁,撞著不空見菩薩,請示念佛三昧。也甚奇怪,却向道:金色光明雲,參退喫茶去。”上堂:“老胡開一條路甚生,往直祇云:歇即菩提,性淨明心,不從人得,從人不得,其門一向奔馳南北,往復東西,極歲窮年無箇歇處,諸人還歇得麼?休!休!”上堂,舉晦堂和尚一日問僧:“甚處來?”曰:“南雄州。”堂曰:“出來作甚麼?”曰:“尋訪尊宿。”堂曰:“不如歸鄉好。”曰:“未審和尚令某歸鄉意旨如何?”堂曰:“鄉里三錢置一片魚鮓如手掌大。”師曰:“寧可碎身如微塵,終不瞎箇師僧眼。晦堂較些子,有般漢便道熟處難忘,有甚共語處!”上堂,舉罽賓國王問師子尊者蘊空公案,師頌曰:“尊者何曾得蘊空,罽賓徒自斬春風,桃花雨後已零落,染得一溪流水紅。”

四明天童雪庵從瑾禪師

永嘉楠溪人,俗姓鄭。禮普安院子回為師落髮,謁心聞於瑞巖,一日入室,聞舉紅爐片雪,問師,擬答,忽領旨。留待三年,入福州見佛智于西禪,問:“甚處來?”師曰:“四明來。”智曰:“曾見憨布袋麼?”師便喝,智便打,師接住拳云:“和尚不得草草。”智云:“瞎漢!這邊立。”時心聞主江心,師歸,謁命充維那。一日,問師:“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如何是一喝分賓主?”師便喝。聞云:“此喝是賓是主?”師云:“賓則始終賓,主則始終主。”聞笑曰:“汝又眼花了?”師即呈偈云:“一喝分賓主,依然又眼花,倒飜筋斗去,蹈殺死蝦蟆。”初住儀真靈巖,僧問:“如何是靈巖境?”師云:“鹿跑泉冷浸明月,龍闘港深藏白雲。”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云:“夜半須彌安鼻孔。”僧云:“如何是禪師?”云:“仰面不見天。”僧云:“如何是道?”師云:“全身入荒草。”僧云:“如何是法?”師云:“千重百匝。”僧云:“作家。”師云:“収。”上堂:“金槌影動,三世諸佛不敢當頭;法令施行,外道天魔悉皆拱手。峭巍巍,木無板仰,淨躶躶,不用安排。行住坐臥不用猜疑,好惡是非一時放下。然後和泥合水,拽把牽犁,任運縱橫,總無妨礙。正恁麼時,且道太平一曲作麼生唱?”良久:“鐵船橫古渡,重整舊家風。”上堂:“金剛圈裏飜身,築著帝釋鼻孔;懸崖頭上撒手,突出達磨眼睛。往復三回,興猶未盡,機輪一轉,勢不可停,倒拈蝎尾,婢使聲聞,順捋虎須,奴呼菩薩;釋迦已滅,彌勒未生,佛法祖令,總屬天童。把住放行,如何施設?”良久:“無孔鐵槌當面擲,普天匝地起清風。”慶元六年七月二十三日索浴更衣,書偈,投筆而寂。壽八十四,臈七十,全身葬心聞塔之左。

大洪老衲證禪師法嗣

蘇州萬壽月林師觀禪師

俗姓黃,福州候官人。僧問:“三聖道:‘逢人則出,出則不為人’意作麼生?”師云:“錯。”僧云:“興化道:‘逢人則不出,出則便為人’又作麼生?”師云:“錯。”僧云:“興化鎗旗倒卓,三聖肝膽齊傾。”師云:“引不著。”僧云:“只如今日和尚作麼生為人師?”云:“一棒一條痕。”上堂:“諸佛於此轉大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正恁麼時,甚處見釋迦老子?”良久,云:“三門頭合掌,佛殿裏燒香。”上堂:“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當處發生,隨處滅盡。阿呵呵,見不見,秋風一陣來,落葉兩三片。”上堂,舉楊岐禪師示眾云:“身心清淨,諸境清淨,清淨清淨,身心清淨。”“還知楊岐老人落處麼?就船買得魚偏美,踏雪酤來酒倍香。”

靈隱東谷光禪師法嗣

四明天寧直翁一舉禪師

上堂:“機先一句,萬別千差,三日一風,五日一雨,田疇水足,萬物發生,且道陝府鐵牛,髭鬚長多少?”卓拄杖下座。

焦山或庵體禪師法嗣

四明天童癡鈍智頴禪師

出世茶陵軍嚴福,遷金陵保寧蔣山、紹興報恩、蘇州靈巖,再住蔣山,遷四明雪竇,至天童。上堂:“德山棒,臨濟喝,龍躍雲津,雷驚蟄戶,開得眼者,頓彰意氣,無轉動者,死在其中。諸人要見德山臨濟麼?”卓拄杖,喝一喝,下座。上堂:“日面月面,機前轉變,千人萬人,是誰親見?西風一陣來,落葉兩三片。”上堂:“馬祖陞堂,百丈卷席,象王回旋,獅子返擲,擬議青天轟霹靂。”頌初祖見梁武帝話,曰:“提起須彌第一槌,玉門金鏁擊難開,重施背踏空勞力,應悔迢迢萬里來。”贈術士偈曰:“無位真人赤骨律,面門出入有誰知,太虗元與渠同壽,庾甲憑君子細推。”示張大夫獄吏偈曰:“活捉生擒百種囚,敲枷打鎻問來由,箇中一字能通變,活却從前死路頭。”

四明天童茨庵堯禪師

讚二祖偈云:“青雲未遂讀書心,白首窮途困少林,三拜起來連底錯,承虗接響至于今。”

龜峰晦庵光禪師法嗣

杭州徑山蒙庵元聰禪師

福州人。晦庵會中得心要,眾推為高第。弟子上堂,舉玄沙見僧禮拜,沙云:“因我得禮你。”師頌曰:“因我得禮你,莫放屁撒屎,帶累天下人,錯認自家底。”上堂,舉趙州和尚在東司上見文遠侍者過,驀召文遠,遠應諾,趙州曰:“東司上不可與汝說佛法。”師頌曰:“明明道不說,此理憑誰識,春風一陣來,滿地花狼藉。”送行者求僧,偈云:“山前麥熟雨初晴,桑柘青連柳色新,毫髮不存風骨露,頭頭總是比丘身。”

雲居蓬庵會禪師法嗣

萬松壞衲大璉禪師

讚出山相佛,偈曰:“行滿功圓徹骨窮,不勝羸瘦髮髼鬆,彌天罪過今無數,毗舍耶中一欵供。”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从前的故事

    从前的故事

    在船山村,余小宝是外来户。说外来户也不确切,因为余小宝是一个人,他没有家。没有人知道余小宝多大年纪,他看上去只有十八九岁,皮肤有点黑,笑起来很善良的样子,像个孩子。他老家在江苏,现在想起来,应该是苏北吧。但在我们乡下人心中,并没有“苏南”和“苏北”的概念。我们一律将江苏人叫做“江苏佬”,而且总是将“江苏佬”和要饭的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我们将所有的要饭的都叫做“江苏佬”,原因也无可考,大约足某一年要饭的特别多,而要饭的人当中绝对多数都是江苏人吧——也许那一年江苏(极可能是苏北)的某个地方遭了灾,呆在家里实在活不下去,于是成群结队地外出要饭。
  • 冰水

    冰水

    中午12点,正是学校里老师和学生下课用餐的高峰期,这也是餐馆集中的普赖斯中心最热闹的时候。我们面前的这条通往图书馆的路上,刚才还冷冷清清,现在却不知从哪里一下子涌出了很多人,把书抱在胸前穿着短裙和人字拖鞋的女孩,背着背包踩着滑板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绕来绕去的男生,像公务员一般手拎黑色提包表情肃然的老师,甚至还有戴着棒球帽身穿制服的学校工作人员也来凑热闹,他们开着小小的电瓶车慢吞吞地行驶在塞满人的道路上,似乎一点也不着急。在这些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各色人物后面,是半山坡上形状像只蘑菇一样但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蘑菇都难看的图书馆。
  • 心悦君兮君知否

    心悦君兮君知否

    舒念从小到大过得顺风顺水,无论是生活、学习、交际还是即将迎来的实习工作,她仿佛就像是上帝独有的宠儿。直到遇见邹寒屹。这个人刻薄、毒舌、不近人情,秉承着有机会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贬损她,打击她,奚落她的原则将她这么多年累积起来的优越感秒的连渣渣都不剩。但脱离工作身份以后,邹寒屹会莫名其妙收敛起尖酸刻薄的讨债老模样,有时候甚至会大发慈悲地赏一个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微笑给她。往往这个时候,舒念会被吓得毛骨悚然。她觉得,邹寒屹绝对是患上了人格分裂症的晚期患者。没救了。这是一场关于暗恋的故事。有些暗恋可以从尘埃中开出花,可有些,却只能无疾而终。
  • 斯文变相

    斯文变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言律

    七言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无常数

    道无常数

    世界是轮回的,从很久以前,王羡就一直坚信着这个事实,可是,世界却又是相对的,即使轮回数万次,他也只能于九天之上,独瞰众生。并非是他过于无敌,而是,真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道无常数,唯他定数。
  • 如花的托斯卡纳(心如花园双语悦读)

    如花的托斯卡纳(心如花园双语悦读)

    《如花的托斯卡纳(心如花园双语悦读)》是一本读五分钟就能让你享用一生的书!五分钟——你完全可以读完一篇心灵美文;五分钟——你完全可以了解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生故事;五分钟——你完全可以感悟出一段深入浅出的处世哲理;五分钟——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以感恩的积极心态,面对那些阴雨连绵、没有鲜花和掌声的生命时光。
  • 夙愿难勉

    夙愿难勉

    逝去的岁月尚且一去不再复返,失去的人又哪里寻的回来?是非成败转头空,不如转世重新再来!
  • 大乘缘生论

    大乘缘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胡文敬集

    胡文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