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7200000005

第5章 文学自白(1)

祥和、温馨、安宁的50年代中期,一个端午节的黎明,有个小女孩降生在新中国的首都北京,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她的双亲,都是既有大学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又有在新中国成立裁即加入中共地下党的革命经历,可称为极端忠诚新生政权的社会中坚分子。再往溯,她的母系一支,祖籍沈阳,世代科举做官,“九”事变之后流亡入京;她的父系一支,本是河北昌黎的乡绅,昌黎号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郡望,读书风气甚盛,到了父亲一代,因为成绩优良,乃得以进京读书,从此背井离乡。可惜昀是,小女孩的祖父和外祖父均是盛年早,他们对她来说,恍如隔世又邈如河汉,直到“文革”当中,因“造反派”的批判,才识得模模糊糊的只容片貌。

小女孩是这个“诗书考乙义加共产义革命思想”的正统家庭中最小一个孩子,因此得到了更多一些的宠爱。也就是说,父母会偶然从他们繁忙的革命工作之中抽出身来,教她背几首毛主席诗词和李白古诗,有时也督促和检查一下她的日记——谁料,这竟成为她的文学启蒙。

文学的强大力量是极其令人震惊的,它可以温润整个社会,也能够塑造个体生命。

小女孩的家掩映在云锦般灿烂的一片郁绿浓红之中。这个名传遐迩的欧罗巴式“协和大院”,坐落在紫禁城之东的一环路上,从外面的马路上,就可看见一座座哥特式小楼像一位位历史老人,安详地矗立在婆娑曼舞的松、柏、枫、柳、杨、槐、桑……之中。进得院门,巨型花坛里常年鲜花吐蕊,石板甬道旁翠柏点头迎客,喜盈盈的梨、苹果、枣儿、葡萄、海棠、石榴……笑红了脸。如茵的绿草地上,成群的蜻蜓在狂舞,纺织娘在引吭高歌,小蚂蚱在尽情打滚,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香气。入夜,小女孩坐在草地上,仰头数着星星,期盼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到来……

在这童话般的大院里,小女孩玩不够也梦想不够。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稳稳地排在班里的前一二名,特别是作文,每回都是第一。但她很晚也没有学会思考,从来也没想好将来长大了去做什么,。她的小心眼里只有一个最切近的目标,就是考上北京师大女附中,当年那是北京考分最高的女子中学。

就在快要接近这一辉煌的目标时,灾难突然降临了!“文革”动乱洗劫了小女孩的家庭、她的学校,还有她的大院,父亲被揪斗,花坛被砸毁,焚书的大火烧了三天,连她最心爱的童话和民间故事也没能幸免。那一年她刚刚以消灭了4分和期末双百的骄人成绩上完五年级,跨入12岁的门槛。

外面突然变得天昏地暗,只要她一出门,风婆就来撕扯她的头发,雨鞭就来抽打她的面庞,昔目的小伙伴就来骂她“狗崽子”。她大哭着跑回家,独自舔着流血的伤口,向童年告了别。从此她把自己关在家中,每天摩挲着书架,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幸亏母亲解放后成为中共党史研究学者,家里还剩下一批党史书籍没人敢烧,这就成为她的精神救济粮。她反复读过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直到现在还能讲出有关情节。还有全套的《红旗飘飘》、《星火燎原》,最爱看的是那些有情节、有故事,还有人物的革命回忆录,遇到不认识的字和纯粹的理论分析段落就跳过去不读。她一路跟着它们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又消灭了八百万蒋匪军,俨然也就成为小半个党史专家。可她一点儿也没想到,文学的种子,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了。

等到两年以后重新被召回课堂,小女孩惊讶地发现,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怎么变得这样低?又考了一次语文,题目很简单,可就她一个100分,她明白自己是从母亲的党史书中受益了。

有一天班里出墙报,刚刚读了《红卫兵诗选》的她,不知怎的也忽然写了一首诗,是歌颂红五月的。恰好被教务处的一位姓常的女老师看到了,特意把她叫到办公室,鼓励了她一番,她多读多写。这位素不相识的常老师后来还辅导了她好几次,一直被她满怀感激地铭记着,因为这是她的第一位文学启蒙老师。

从1968年初到1970年6月,短短两年半时间,小女孩就算中学毕业了。前面两年都是在下乡劳动、军训、挖防空洞、支农、大批判、跳忠字舞、半夜游行庆祝最新指示发表……中度过的,顶多学了半年功课,连课本都没有,老师完全是凭良心教,谁爱学就学,不爱学就不学。小女孩记得清清楚楚,英语就学了一句Longlfe Charman Mao(毛主席万岁);数学就学了一元一次方程;语文好像是学过几篇鲁迅杂文。那时她已经长到15岁,开始求学若渴,记忆力也出奇的好,可惜生不逢时,赶上了最最黑暗的年代,空自贻误了青春年华!

一个人对于历史来说,当然实在是极其渺小的。可是他只活一辈子,时光过去即不再回来。悲矣哉!

1970年6月28日,小女孩怀着紧张的心情,迈入北京电子管厂的大门。她被正式分配到工厂做工,从此成为这个万人大厂中一颗最小的螺丝钉。

小女孩从此变成小青工。

16岁,正应该是青春花季,享不完的阳光雨露。可小青工的心里,却沉甸甸地压上了两大块磐石:一是进厂的第三天她就后悔了,面对着红灯绿灯闪闪烁烁的庞大机器,她什么也不懂,手足无措,知识这时显得是多么珍贵啊,她后悔自己在学校时怎么没好好学!二是她赶上的,正是狼烟滚滚、连绵不断,整天里刺刀见红、杀声震彻云霄的阶级斗争大厮杀时期,今天抓“五一六分子”,明天批斗破坏军工生产的反革命,后天又拉练、批林批孔、读两本书、评法批儒、改造形式逻辑、工人阶级讲哲学……没完没了的政治变幻,“左”的思想统治着一切。有一天书记找她谈话,严肃批评她下班以后只读一个小时的马列,然后就公然学数理化,“小心白专啊!”

小青工的脸变得惨白。她心里不服气,可是不敢吭声。

有一天,一个伙伴偷偷塞给她一本《普希金小说选》,这颗犹如从天庭窃来的火种,一下子就把她心中的文学之火熊熊点燃了。从此她像地下工作者一样,一本接一本地偷看外国文学书,比葛朗台老头还要贪婪。有时读得心醉神迷,偶尔抬头看看周围,竟迷茫不知身在何处,恍然不知自己是谁。她多希望走入书中的世界,永远不再回来。

然后,当然了,她也信笔涂起鸦来,比比画画的,写过散文,还有诗歌和小说,甚至还有古诗词。发表的园地是车间的板报,有时还能上分厂的墙报。这样的东西写多了,小青工还在厂里有了点小名声,更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事。一天突然有人来找她,说是厂里成立了“工人文学创作组”,吸收她参加,“要写反映我们工人生活的小说,歌颂火红的时代”。

北京电子管厂是北京市数三数四的万人大厂,厂里出面,从市属最高规格的《北京文艺》编辑部(今《北京文学》编辑部的前身)请来一位编辑——郭德润老师。

郭德润老师是小青工永志不忘的文学恩师,可以说,是他把她领进了文学殿堂神秘的大门。当年如果没有碰到他,如果没有他手把手的教诲,今天的小青工肯定还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爬摸。是他改变了小青工一生的命运,塑造了今天的她。老郭首先是一位善良的儒生,从没有因小青工们的水平低而轻视他们,而当年创作组的几个人,文学素养低得多么,可怕。老郭弯下腰,很认真、很投入地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教他们走,当他们自卑时还不断加以鼓励。其次,老郭是一个极有文学事业心的编辑,尽管家务负担沉重得难以想像,可还是尽力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抓稿子当中。他同时辅导着北京市好几个系统的工人创作组,重点是抓刊物的头条小说,那时他正申请入党,想用出色的工作成绩来加快实现愿望。他的工作方法是让小青工们讲车间里发生的新鲜事,人际关系啊,风波啊,矛盾啊,然后看看里面有什么可挖掘的没有。那个时代正是江青主抓文艺的时代,除了上海的《朝霞》杂志可以多样化之外,全国都只允许一种叫做“三突出”的创作方法,即“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主要英雄人物中要突出第一号英雄人物”。这在现在听起来很可笑,是不是?然而当年可是圣旨一样,大家都得无条件遵守。老郭作为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遵守得很虔诚,很天真,很信,他每次到厂里来,或者小青工们到编辑部去,大家都正襟危坐,一遍一遍地编故事,回家分头写下来;再一遍一遍地编,再写。可是稿纸都用去三尺厚了,却老是不成功,小青工们都灰心了,老郭就又给他们打气。他讲:当年他们一群年轻人跟着老舍先生搞戏剧,实在实在难死了,难得搞不下去时,他们就一起到屋后墙根去看蚂蚁……

两年多以后,北京电子管厂21人创作组的署名小说,终于发表在1974年第6期《北京文艺》上,可是小青工一点儿也没高兴,因为她不认为那是她的作品。倒是几个月后的一天,一股热浪突然在她心中拱着,久蓄不散,她不知所以地提起笔,记了下来,竟写下了一篇散文,这就是后来发表在《北京文艺》上面的《火伯伯》,这篇1000多字的小散文,也可以算是她的处女作吧,时为1975年仲春。

小青工笑了,她第一次体味到文学创作的快乐。

在她长达8年的沉闷的做工生涯中,是文学这片阳光温暖着她,拯救了她,没有使她沉沦……

她的作品再次变成铅字,已是7年以后了。

其时她正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4年级,即将毕业离校。她是1978年考上大学的,俗称“七八级”,那年她已24岁,从北京到天津求学,是平生第一次离开家。4年之中,除了书,她几乎忘记了世界的存在,南开湖中的粼粼碧水,南开园中的花草树木都可以作证,她庶几可称是最用功的学生,曾经把《离骚》、《山鬼》、《长恨歌》、《琵琶行》等倒背如流。

南开中文系非常强调“一心一意读书”,视不好好听课而去搞创作为“歪风邪气”。她就老老实实读书,几乎什么也没写。那变成铅字的是她写作课的3篇作业,由老师推荐给来校约稿的杂志,在《新地》(今《女子文学》的前身)发表的是两个短篇小说,在《旅游文学》上发表的是一篇描写九华山的散文。

1982年盛夏毕业,她被分回北京,有两个单位让她任选,一是光明日报社,一是新华社。她懵懵懂懂的。几个教研室的老师都说:“光明日报社更学术一些,更适合于你。”她就选择了报社。

从小到大,她从没敢想过能当上记者,今天她却成为一个新闻人。那一年,她28岁,年龄已不轻,资历却最浅,也没有任何背景,因此她又成为报社排在最后的小编记(《光明日报》实行编辑兼记者制)。当年的《光明日报》人才济济,那些出手皆成大文章的老记者们在楼道里鱼贯出现,令她钦羡,也令她恐惧和自卑。她从校对科开始实习,又做了3年新闻编辑,这才调入文艺部,从此开始了编辑文学副刊的生涯,直至今天。

昔日里那些曾一起在《北京文艺》办班写作的“业余作者战友们”,有的已露出头角,成为全国知名作家,比如李陀、陈建功、傅用霖、刘恒、许谋清等。小编记有了一种归队的感觉,同时也自惭形秽,但她没有时间多想,就一头扎到副刊的工作当中,她必须赶快建立起自己的作者队伍。此前,老编辑们已经把老作者们交给先去的年轻编辑了,她必须自己另打天下。她做了很多努力,其中包括动笔写散文,因为副刊最大宗的文章就是散文了,你想约到好散文,最好的捷径是自己也写,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审稿判断能力,二方面可以增加作者们的信任感,三方面可以增加信息量。

说来难以置信,她就是从这么,“功利”的目的出发,开始了散文的创作和研究。

同时,她也满怀热情地做起文化记者的报道工作。此时,她的“书香门第十革干”家庭所给予她的全部优秀品质,诸如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肯吃苦、不惜力、埋头苦干、认真、执著、坚忍、严谨、正统……在她身上发挥作用了,她用全部心血浇灌着自己的工作。

小编记从来也没感到过苦。现在想来,她做编记真是适得其所,自小所受到的正统教育,使她具有了一种“君子为国”的大境界,她的活法绝不是为一己谋取功名利禄,也不是关注“私人话语”的小女人,而是要选择为社会做点事——记者就是为社会奉献的一群,你要天生是个无私的人,那么通过你的报道促成了天地人心的进步,就是你感觉最好的时候,何苦之有?

在这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这些年来,小编记活得激情、忙碌、充实而愉快,实实在在地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大量的报道文字中扬善抑恶,大声呼唤正义、道德、良知、人格。

有人曾说她是“文化界最敢于仗义执言的记者”,她为此感到自豪。虽然仗义执言是异常艰难的,她个人也为此付出了许多代价,有时甚至弄得伤痕累累,但她看见坏事恶事,依然忍不住要拍案而起。

比如前些年的“地摊文学”邪气逼人,充斥色情、肉欲、凶杀、暴力,对读者,特别是对青少年毒害极大,小编记就一个一个小书摊地调查摸底,写出一系列文章,不仅向社会披露这些情况,而且尖锐地提出社会职能部门的责任问题。

同类推荐
  • 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

    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

    《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中有活泼的野兔、歌唱的夜莺、茂密的梣树林、归巢的白嘴鸦,威尔特郡的乡野生灵生机勃勃,鲜活灵动,杰弗里斯用一只妙笔描绘出令人心驰神往的英伦乡野风情画。在他的笔下,十九世纪的英格兰乡村生活淳朴粗犷,乡野间的动物和植物充满活力和欢乐,他用精妙的文字和广博的知识将这种欢乐呈现给读者,让人在阅读时尽享自然的宁静、生机、包容。
  • 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是我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现实一种》里的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
  • 灵魂的牧场

    灵魂的牧场

    李永才的内心堆积着满满的弹药,这让他只是与生活轻轻擦下肩,情感就被点燃,那忽明忽暗的火焰就是诗,就是他心灵的图案。这里,诗首先是牧鞭,驱赶着他的情感漫步或疾行,同时诗歌也是一个场域,是灵魂游弋和栖息的牧场。所以诗歌是手段也是目的,是出发更是抵达。因此诗歌不是附属品,不是诗人的影子,而是被生活表象遮蔽的更真实的自己。写诗就是让隐蔽中的自己显像,让迥异于我们视线中的另一个诗人凸显出来。
  • 草原历险记

    草原历险记

    本书收录了蛇医斗蛇、林山血耻、草原历险记、沉重的诺言、家仇、连长之死、父子之死、被劫持的女司机、噩梦申冤等故事。
  •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1977年10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在无数人彷徨的身影中,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一度前途灰暗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1977年12月,全国各省十三届高中毕业生——570万人涌向了高考考场,踏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征途。1977年的寒冬,考场上却散发着郁郁勃发的生气,数百万考生正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未来的轮廓。第二年春天,27.3万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在高校停止招生的十年寒冬后,终于等到了春回大地。1978年9月,新一轮的高考再一次拉开帷幕,前后两届共1000多万的考生,重新燃起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激情。
热门推荐
  • 十天神境

    十天神境

    身为轮回之体,修炼众人都不能修炼的隐属性,行走于大陆之间,穿梭于光明与黑暗的位面,感悟轮回法则,打破轮回,超脱轮回之外,手持轮回剑,斩断世间轮回,破苍天,成神位,噬天神体又如何?看我双剑斩噬天!
  • 智囊一日一思

    智囊一日一思

    《智囊》一书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读之可以启迪思考、发展智力、增强应变能力。书中人物,虽然不乏老奸巨猾的小人,但也有不少德才兼备的贤者,这些人胸怀大志、学贯古今、通达事理,且能出以公心,所以才能扭危局、胜险恶、处事得体。正所谓大聪明者往往是大老实人,大智来源于大度与大勇。
  • 陈在

    陈在

    我很喜欢烟花,因为它的爆炸声真的很美丽——陈在
  • 四阿含暮抄解

    四阿含暮抄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亲逼我当小偷

    父亲逼我当小偷

    我从十岁开始,就一心想当一名享誉世界的作家,到三十岁的时候,拿几个诺贝尔文学奖意思意思。然而,我大学毕业正准备将理想付诸行动之时,与我相依为命的老父亲郑重地对我说,从明天起我就是一个小偷了。这就跟一粒色子突然掷出了七点一样,让我瞠目结舌。我父亲是个小偷,今年七十三岁,我想你一定会非常惊讶,我也曾为此费解:一个七十三岁的老头儿,怎么会有一个二十三岁的儿子?收养的?还是在大街上拣的弃婴?诸多的猜测在我对着镜子的时候都荡然无存。我可以看到,五十年后,我父亲的那张脸会毫无保留地转移到我的脸上。
  • 菜鸟斗苍穹

    菜鸟斗苍穹

    陆不凡有些恍然,喃喃自语道:“神仙爷爷,你说人真的可以逆天改命么。”伏风天烛慈祥的指着他的眉心弹了一指道:“你不是做过这样的事情,又何必问我?”楼小梵只好打起精神,咬牙向前游去!湖水寒凉,楼小梵不禁打了个冷战,突然小腿抽筋,楼小梵身子一沉,呛了一口水,整个身子乱了节奏,身体沉了下去。天择双手举天,十指发出微弱的灵力,像游丝般散开,三只傀儡兽仿佛有所觉察,像天择的方向奔来,又回到了天择的控制中。“好的,”陆不凡手指飞舞:“我写入一段程序,我们给她命名潘多拉,让它与后门对撞。倒要看看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嘿嘿,这世道,每个人都暗藏着不被人发现的野心,史皇智如此,昆华雅提也是如此。”史皇太乙凝思。威风仔细观瞧,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那是几个女子,他们都是一袭蓝衫,相貌虽然略有不同,但是仔细辨认,都是苍梧珠合的模样!
  • 魅世狂音

    魅世狂音

    重生入世,音尊强者的她重生为五音白痴,一曲鬼音五煞调,名动五国!◆将军府五小姐君修月,素以心狠手辣、穷凶极恶闻名赤炎国,因调戏当朝“第一王爷”反被其下了杀手,一命呜呼。她重生而来,锋芒毕露,腹黑冷漠,彻底颠覆昔日形象,在整个赤炎国引起轩然大波。一曲“鬼音五煞调”,以音为攻!一舞“火云九剑舞”,以舞为杀!却,以武入灵——至此,六派竞相争之!◆世人皆传:五小姐是五音白痴!她冷目幽转,素手一勾,音起,煞气动!第一调:求死——求生不得,宁愿求死;第二调:求生…五调动,玄音现!铿锵有力,气势恢宏,让人混觉天上地下,皆是煞气。-世人皆笑:五小姐竟然对五行一窍不通!她绣袍一翻,掌心内五簇火焰映射出众人的震惊,金木水火土…谁说她五行不通?五种属性齐聚一身,她乃第一人!-世人皆讽:五小姐起舞,呵,丑人作怪…修罗云台,是谁广袖如云,灼灼风华,一舞倾城艳,以舞为杀!…至此,修罗五女——绝艳惊世,幽冥骨琴一出,生死宣判!◆◆◆众人看着台上临风而立的一对男女惊呼:“五音废物对7级音攻强者角音师,她是疯了吗?”“我猜一音之内,她必输!”“…”台上俊美男子高傲地抿唇:“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女子扬眉一挑,唇角邪气尽显:“后悔?”是有人后悔,却…不会是她!◆◆◆对面的男子咬牙切齿:“打不过你,老子就不姓林!”君修月挑眉:“哦,其实吧…君亦风还是很好听的。不过呢,主子我家奴才已经够多了,男夫倒是少一个,要不考虑下?”男子一愣,反应过来,直接红透了一张俊脸。“你…你无耻!”“咦,我有说什么吗?”君修月无辜地耸了耸肩,转身朝着身后的妇人“委屈”道:“二娘,你瞅瞅,他还不乐意嫁给你呢?”推荐某凌完结文:【天纵狂颜】推荐好友文文:【风邪绝焰】【祭水琦声】【异火焚天】【刑冷墨】★★★领养区★★★【修月】由【刑冷墨】【祭水琦声】共同领养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
  • 蔷薇如雪

    蔷薇如雪

    菩萨我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故意的。说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她心中的一句戏言竟然成真,一觉醒来她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成为有夫之妇。他,睿智深沉,野心勃勃,他娶了一个世人皆知的荡妇,谁知新婚过后,她聪慧灵动的美让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他,清朗如玉,儒雅温润,一次意外让他遇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她的真诚关怀让他寂寥的心重新获得新生,谁知她竟已是别人的妻。在这乱世中,她苦苦追寻着回家的方向,谁知竟然爱上了一个她不该爱的人,她到底该何去何从?权势,阴谋,国家,天下猜忌,疑惑,彷徨,计谋成就了多少人,命丧了多少人温暖,柔情,相偎,爱情亲吻,心动,相伴,一生你我心中的爱,你我心中的情远离尘嚣,远离权贵,远离尔虞我诈共赴幽梦,共赴田园,共赴海角天涯一段前尘异梦,一段风花雪月曾经的辉煌化云烟,暖的微风撩拨了弦是否应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否应问,专情终得你苦尽甘来相伴,相拥,相锲,梦幻念你,念我,念来,芳华前尘异梦皆远去,徜徉今生化永恒温暖,柔情,相偎,爱情亲吻,心动,相伴,一生你我心中的爱,你我心中的情远离尘嚣,远离权贵,远离尔虞我诈共赴幽梦,共赴田园,共赴海角天涯共赴海角天涯此歌词为读者玉残烟为此文所做,漾漾在此衷心地感谢她,也谢谢大家的支持!
  •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本文旨在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做出全面的解读。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化影响可谓至深至远。本论文在对爱默生的两个核心观念——超灵和自立进行详细解读后,还尝试从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爱默生的超验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