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61800000122

第122章 读风偶识(11)

吾读《诗》至《秦风车邻》之篇而不禁喟然三叹也,曰,嗟乎,赵高之祸其萌於此矣!春秋之世齐、晋为强,而战国则秦为盛。然《齐风》首以《鸡鸣》,《唐风》首以《蟋蟀》,而《秦风》之第一篇第一章独斤斤以“寺人”为言。且寺人亦有见於《诗》者矣。“寺人孟子”,《巷伯》有之矣,然特忧谗诗耳。“时维妇寺”,《瞻》戒之矣,然特因“哲妇倾城”而波及之耳。未有郑重言之若此篇者。寺人之权安得而不重乎!曰:“未见君子,寺人之令。”不过往来将命,初无预政事也。曰:寺人所以能干政者,正以其将命耳。寺人亦有何权,寺人之权即君子之权也。故人既见君子则权在君子,未见君子则权在寺人。秦之权,在始皇者也;然人不得见始皇,则始皇之权即在赵高。始皇崩,权在二世者也;然人不得见二世,则二世之权亦即在赵高。彼夫扶苏、蒙恬、蒙毅、李斯之属骈首而就戮者,岂有他哉,不过未见君子而已。藉使扶苏、蒙恬得见始皇,始皇必不杀之;即毅与斯得见二世而言其情,亦未见二世之必致之死也。是以《郑》之《缁衣》,孜孜焉贤人之馆,《齐》之《鸡鸣》,汲汲焉听群臣之朝,无他,皆恐人之不得见君子耳。陈蕃、窦武、杨涟、熊廷弼之属位居台辅,功在国家,而一旦不获其死,无他,亦不过不得见君子耳。故孔子曰:“诗可以观。”岂不信哉!岂不信哉!此治乱兴亡之大要,不知说《诗》者何以皆无一言及於此,而但以为美其君之初有寺人车马也?无怪乎诵《诗》者多,而授之以政而不达者亦正不少也。

秦之寺人

《诗》之言“未见君子”者多矣。《汝坟》曰:“如调饥。”《草虫》曰:“忧心忡忡。”皆据未见时之思慕言之。惟未见时有相慕之忱,故既见时有相逢之乐。而此篇独先以“寺人之令”,若未见时有寺人之令,然後既见时有瑟簧之鼓者。嗟夫,既见君子则“并坐鼓瑟”,“并坐鼓簧”,其情亲矣,其分尊矣,而未见君子则不能不借助於寺人,岂不可惧也哉!是以及时行乐,犹恐耋不能待而其亡也忽焉。亦非但此诗然也。《权舆》之诗曰:“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馀。”何以始重之而终替之也?毋亦惑於近侍嬖幸之言以至此乎?《晨风》之诗曰:“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亦似初尝有功於国而後为人所间,不得见於君者,故《序》以为弃其贤臣。朱子虽疑《晨风》为妇人念夫之词,然玩其词意未见其必然。而百里奚非秦人,《з之歌》不见於经传,恐未可以是概秦俗也(语详朱子《诗传》)。大凡人主任用近侍,贤人未有不为其所谮者。编《诗》者以《车邻》始,以《权舆》终,或亦有深意存焉乎?观於商鞅富强之才必由景监以见,吕不韦惧祸则荐毒以为内援,似秦立国以来多寄耳目於寺人者。而秦本周之旧,先王遗泽犹存,固当有远虑之君子,或者诗人见微知著,故作此诗以风之,未可知也。纵作诗者不必果有此意,而读此诗自可以悟此理,正不待於读《秦本纪》、《李斯列传》而後知其敝也。

嬖幸壅蔽之患

壅蔽之患不但寺人然也,但凡近习嬖幸,苟得将出纳之命,皆能变是非而快恩雠。唐长孙无忌以元舅秉政,受弧之任,而一日不得见高宗,则生死之命悬於许敬宗之手。五代欧阳彬求见楚王马殷,知客樊某索贿不遂,竟不得见殷,卒奔蜀为节度使。故彬诗云:“无钱将乞樊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亦不但人主然也,即府县长吏苟使人将出纳之命,皆能隔聪明而作威福。昔者府县官皆坐堂上理事,吏胥环立案前以听命,讼者投文者咸执牌由门而进,面为批答,置印架上,有文移则取而印之,以故权不下移,含冤者少。寅宾馆在大堂之侧,士大夫来则见之,逾日则往答之,非徒示谦而已,亦欲谘诹小民之疾苦也。以故上下之情常通。不知何时改办事於宅门以内,文呈批稿悉由宅门出入,而为守令者又多耽於逸乐,妄自尊重,往往懒於升堂,讼者待至数月,或至经年,而不得见。至士大夫来者尤不乐与酬对,即其人爵位匹敌,可与并坐鼓瑟鼓簧之人,而亦艰於一见。由是权尽归於门丁吏胥,喜则幅之,怒则祸之,一县中莫敢谁何者。役之烦也,狱之冤也,百姓皆以咎官,而不知主之者自有人也。岂必寺人然後能为威福也哉!嗟夫,《十五国风》人读之皆诗也,余请之皆政也。虽然,此难为世之专事举业者言之也!

《小戎》、《无衣》见风俗之悍

吾读《秦风》而知秦之必并天下也。吾读《秦风》而知秦并天下之後之必不复见三代之盛也。何者?三代盛时皆以德服民,以礼治民。东周以後,王者不作,诸侯地丑德齐,莫能相胜,则惟以力争之;而兵凶战危,人情多惮而不肯前。独秦俗乐於战斗,视若日用寻常之事,《小戎》,妇人诗也,而矜言其兵甲之盛,若津津有味者,则男子可知矣。《无衣》,平日诗也,而志切於戈矛,意在於同仇,行阵也而衽席视之,锋镝也而寤寐依之,则临敌可知矣。其风俗之劲悍如是,天下谁复能当其锋者!汤武既不可作,而自田氏三家擅政以来,即桓文亦不能再观,天下之必折而入於秦者势也。虽然,既以力争之,则亦必以力守之,汉高帝所以威加海内必思得猛士以守四方也。是以所务者惟治其甲兵,扼其险要,峻其法令,以弱天下之民,而先王之道以德,齐以礼者至此都无所用,虽欲复为三代,乌可得哉!无怪乎《蒹葭》之“伊人”之隐而不出也!《朱传》之论《无衣》,深得其旨。惟谓《小戎》为“以义兴师”,尚有未尽。篇中称车甲之盛,固未尝有一言之及於义也。至《序》反以《无衣》为刺用兵,失之远矣。又按《春秋传》,季札观周乐,以《齐》、《豳》、《秦》、《魏》、《唐》、《陈》为次;而今乃列於《唐风》後者,意编诗者之所更定。盖自周衰郑弱,齐、晋迭兴;晋霸既衰,而秦遂有雄天下之势。此古今升降之原,或编诗者预知之而列之於此,未可定也。

《蒹葭》见不惜人才

《白驹》,好贤诗也,曰“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曰“所谓伊人,於焉逍遥”,曰“毋金玉尔昔而有遐心”。《蒹葭》,亦好贤诗也,然但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已,不望其絷维也,不望其逍遥也,亦不恤其有遐心焉否也。何者?《白驹》之时,周道既衰,周礼尚在,特其君不能用贤,其臣不能举贤,故诗人犹冀其人之出仕,其国之中兴焉。迨至平王东徙,地没於戎,秦虽得而有之,而所听信者寺人,所经营者甲兵征战,而不复以崇礼乐,敦教化为务,人材风俗於是大变。然以地为周之旧也,故犹有守道之君子,能服习先王之教者,见其政变於上,俗移於下,是以深自韬晦,入山惟恐不深。诗人虽知其贤而亦知其不於当世之用,是以反覆叹美而不胜其惋惜之情。吾故读《蒹葭》而知三代之将变为秦、汉也。《序》以此诗为刺襄公之不能用周礼,说者因以“伊人”为喻周礼。朱子以其说为凿。夫强指伊人以为周礼,其说诚凿,然以伊人之不出为因周礼之不用,则《朱传》与《序说》未尝不互相发明也;特说《序》者失其指耳。嗟夫,此诗在《小戎》之後,《黄鸟》之前,知秦人惟务强兵而不复以爱惜人材为事,使伊人不在水一方,且将有继子车氏之三良而不保其身者,信乎其有见几之哲,宜诗人之反覆而叹美之也!

陈风

《宛丘》、《东门之》见陈之不能久

《齐风》首以《鸡呜》,《唐风》首以《蟋蟀》,《陈风》何为首以《宛丘》、《东门之》也?君子是以知陈之不能久也。大凡人情宜劳而不宜逸,宜检而不宜纵。奢荡之心胜则本务必荒,於是乎孝弟勤俭之风微。奢荡之俗成则财用必匮,於是乎争夺欺诈之事众。故敬姜曰:“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是以贤,君大夫修其政事,务防闲其民使不得纵态。今《陈风》首二篇即以奢荡为事,则其政事可知已矣。且《三百篇》之中亦有言佚乐者矣──《还》之言夸矣,然不过好田猎耳;《山有枢》言及时行乐矣,然不过酒食衣服以自耳──未有若陈俗之专以游荡为事者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何恃而能久!是以春秋之世,陈最不振。幸而齐桓一霸,得以少安。齐桓既亡,遂折而服役於楚。未久?遂为楚庄所灭。幸而复封,而楚灵复灭之。又幸而再封,而楚惠卒灭之。岂非风俗之敝故哉!诗人盖预知其如是,故赋其事而深讥之;而衡门之高士亦遂乐饥而不出也。

《衡门》非无心仕进

《衡门序》以为“诱僖公”,朱子以为“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今按:“衡门”,贫士之居,“乐饥”,贫士之事,“食鱼”,“取妻”亦与人君毫不相涉,朱子之说是也。细玩其词,似此人亦非无心仕进者,但陈之士大夫方以逢迎侈泰相尚,不以国事民艰为意,自度不能随时俯仰,以故幡然改图,甘於岑寂。谓廊庙可居,固也,即衡门亦未尝不可居。鲂鲤可食,固也,即蔬菜亦未尝不可食。子姜可取,固也,即荆布亦未尝不可取。语虽浅近,味实深长,意在言表,最耐人思。盖贤人之仕原欲报国安民,有所建白,若但碌碌素餐,己无乐於富贵,况使之媚权要以干进,彼贤人者肯为宫室饮食妻妾之奉而为之乎!恬吟密咏,可以息躁宁神。《朱传》得其旨矣。

《东门之池》非刺诗或淫诗

《东门之池序》以为“疾其君之淫昏,思得贤女配之”。今按“沤麻”、“沤苎”,绝不见有淫昏之意。即使君果淫昏,亦当思得贤臣以匡正之,何至望之女子?而人君礼不再娶,恐亦不容别求良配也。朱子以为男女会遇之词,较为近理;然亦无由见其必然。细玩此诗,绝无狎亵之语而有随遇而安之意,恐亦贤人安贫自得者所作。既息交而绝游,则惟有悦亲戚(亲戚犹言骨肉至亲)之情话耳。老莱子携妻负薪,梁伯鸾夫妇偕隐,何尝非贤人之事。正不必因“彼美淑姬”一语遂定以为淫诗也。

《墓门》非刺陈佗

《东门之杨》以下六篇,《序》以为刺诗者五篇。今玩其词,惟《墓门》、《株林》为刺诗耳。《株林》一篇,绝无一语直斥之者,但云:“‘胡为乎至株林?’‘以从夏南故也。’‘然则非株林也,特从夏南耳。’”一问一答,痛疾之意溢於言表。二章又言“说於株野,朝食於株”,则其惟务荒淫,不恤人民,不理政事,显然可见。其言语之妙,与《风墙茨篇》略同,但用笔各异耳。至以《墓门》为“刺陈佗”,则绝不类。陈佗不闻他恶,但争国耳。而篇中绝无一语针对陈佗者。此必别有所刺之人;既失其传,而《序》遂强以佗当之耳。若此果为刺佗,则语皆索然无味,夫人能之矣。吾故读《株林》而知《墓门》之必非刺佗也。盖陈灵之事见於《春秋传》,故得知其事之首尾,因并知其立言之妙;《墓门》所刺之人不见於《传》,故无从知其妙。然则《三百篇》中言语之妙者不知凡几,特其事不见於《传》,无可考耳。吾愿说《诗》者皆缺其所疑,勿强不知以为知也。

《栋林》见陈未遽亡

《陈风》凡十篇,首二篇即言歌舞。其馀八篇,言男女约会思慕者四篇,刺淫乱及无良者二篇,独《衡门》、《东门》二篇为佳诗耳,然皆贤者高蹈不仕之作,则其风俗政事从可知矣。吴季札曰:“国无主,其能久乎!”可谓知乐也已。吾故读《陈风》而知陈之必亡也。然吾读《株林》而又知陈之未遽亡也。何者?灵公虽无人理,然大夫谏之,诗人刺之,是其直道犹存,公论未泯,知其民心尚有一线之未尽。不然,荒淫者听之而已,人亦不复鬼之;即鬼之,亦不为诗以刺之;即刺之,亦无人为传之矣。是以楚庄灭陈而复封之;楚灵灭陈而楚平又封之;至春秋之末而後陈卒亡。信乎诗之可以观也!近世说者动谓诗不当存淫诗,不知政事得失,风俗盛衰,皆於诗中验之,岂容删而不存。若如所言,诗何由得通於政,季札亦何由辨其得失及国祚之短长乎?其亦迂腐之至也已!

《豳风》补说

《七月》非周公作,《鸱》非东征时作,《东山》、《破斧》非大夫美周公,亦非周公劳归士而归士答劳之诗,皆已详於《丰镐考信录》中矣。然《七月》一诗义蕴精深,尚未及详申其说,故复补而解之如左。

《七月篇》解

余少年时最爱《七月》一诗。近因眼疾,艰於翻阅,往往背诵风诗以自遣。吟讽既久,始觉少年所得尚浅,即先儒之说亦尚有未备未安者。暇日乃为之解,於所未备者补之,所未安者易之,两说互异者折衷之,疑则缺之,已详者则不复赘。时嘉庆庚午夏六月也。

本篇前後章法

同类推荐
  • Sylvie and Bruno

    Sylvie and Brun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经传记

    华严经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接骨手法

    接骨手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olonel Starbottle's Client

    Colonel Starbottle's Cli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庸闲斋笔记

    庸闲斋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凌天武帝

    凌天武帝

    出生卑微的平凡少年秦楠饱受欺辱,却在偶然间得到来自天外的神秘眼珠,从此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袤无垠天华大陆,万族林立,群雄并起,神祗恶魔,远古凶兽,天才妖孽,并立争辉!在如此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秦楠如何从一卑微平庸的少年,步步生莲,踏登天武道,铸万载春秋,成凌天武帝!
  • 庶女医经

    庶女医经

    穿越女医师的宅斗权谋史!全城尽知“不榉”冰山睿鬼王的被治驭史!当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医郝九九穿越成了相府庶女凤无忧,她只想说两个字,呵呵!家人各个很极品!嫡母恶毒、姨娘阴险、嫡姐伪善、庶妹有心计!明枪暗箭、媚药寒毒、阴谋阳谋、故技还重施!还有渣男哄骗要利用?呵,亲,昨日未睡好,做梦了吧?哈!她岂是那任人软捏的柿子!长袖善舞,巧舌如簧,她倒要那些瞎了眼的看看谁才是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什么!?想求饶!?那便在这筐鸡蛋上给我跪稳,什么时候孵出小鸡本小姐就考虑饶你们一命!***等到高枕无忧想要过着滋润小日子,却不想一道圣旨毁了一切:“……相府庶女四小姐凤氏无忧医术高明……睿鬼王端木煌恰身有小疾……甚为合配,特赐天婚,择七月十四大喜,钦此!”什么?谁能告诉她到底怎么回事?!医术高明?她不过是几包药玩活了几匹“死马”!那睿鬼王,听名号就知道,鬼王!面容鬼魅!听闻吓死新婚王妃已有数八个!她要做那第九个?!身有小疾?全城人都知道那方面不行!姑奶奶的姓福生活哪找去?!七月十四?鬼节,竟是大喜之日?!欲逃之夭夭,却终是乖乖上花轿!***关于睿鬼王小疾:某女几番被逼无奈,只好使出必治计——端上一锅十全大补汤!保他生龙活虎爆血管!可……为何喝下药的是她!(鬼王思密达,么么哒——看什么看!速来灭火!!!)***干柴遇上烈火,无良狠毒遇上腹黑装熊!穿越女医师的宅斗权谋史!全城尽知“不榉”冰山睿鬼王的被治驭史!一对一,种田女强凤驭凰,男主干净,正剧。***《天赐圣婚》第二部:【美人无忧】之《庶女医经》即是本文。《天赐圣婚》第一部:【美人无殇】之《侯府嫡妻》惊艳重生狠辣复仇嫡女VS纯情专一的轮椅世子爷!他比“欧阳明日”更俊逸温润深情!她比“钟无艳”更加聪慧伶俐!(双双联手双宠!火爆完结!)《天赐圣婚》第三部:【美人无泪】之《嫡女权策》霸道总裁男穿越化身腹黑痴情世子爷怀抱美人斩桃花,将门女泣血归来狠戾复仇独步权谋的故事!(双双联手双宠!力荐!精彩连载!)人名系列文,独立的故事,精彩无限!***请文明用语看文,如不喜,请点上方叉叉,谩骂广告性留言删除加禁言。潇湘书院首发,请支持正版。妞们的收藏是我的爱,你们的订阅是我的菜,哗啦啦的……都到我的碗里来!
  • 重生罪恶之冠

    重生罪恶之冠

    天启病毒消灭后,日本摆脱了GHQ的掌控,开始了蓬勃地发展,可世界的意志,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死亡,重生,天启病毒是为何而存在?交织的命运,无尽的轮回,为何我……一直活着!(有喜欢罪恶王冠的书友吗?那就来支持刀剑!)书友群472362319,欢迎进群。新书《我成了活死人》已经开启,如果有喜欢都市灵异的书友,可以移步一观。
  • 百团大战中的阳泉

    百团大战中的阳泉

    在阳泉,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狮脑山,它海拔1160米,是市区最高峰。在这风光秀丽的山麓上,布满山峦的是葱茏茂密、苍翠蓊郁的油松、侧柏、五角枫,还有黄栌、刺梅等灌木。无论朝华夕月,还是晴雨寒暑,这片树林总是显得那么凝重、肃穆、静谧,而在那疏枝密叶间,似乎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韵。就在这片连碧成云的林荫覆盖下的峰顶,有一片开阔地。在这里,耸立着一座“百团大战纪念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云霄,还有三座副碑峭然并立。一座锻铜圆雕、两座题字碑以及烽火台和“长城”围绕主碑周围,是一座主题森林公园。
  • 染白的英雄生涯

    染白的英雄生涯

    本书别名【某英雄科的替身使者】 我的名字叫染白,不知一天我的脑中竟然多出个替身百科全书,替身百科全书可以让我拥有JOJO中的全部替身,更没想到的是我可以像完美生物一样自己创建替身,发达了,我这样想到。从此「三寸金莲」可以让我像蚁人一样随意变小,「黄金体验」可以让我像@@@一样创建生命,绯红之王可以让我随意消除时间,杀手皇后可以让我随意炸死人……
  • 你和我

    你和我

    安宁承认自己容易心软。向葵向他描述的乱局,让他犹豫了两天,然后心软了。从小到大一路而来,他习惯了承担。他挑了莫扎特《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等几首曲目,与爱音交响乐队合了两个下午,就准备上场了。演出那天,红色大厅灯火灿烂。与每次开演前一样,安宁坐在幽暗后台的一角,让心神静下来。幕布之外,观众们正在进场,到这时他才突然想起,也不知道舞台上方和剧场门外悬挂的横幅是“安静笛子独奏音乐会”呢,还是已改成了“安宁长笛独奏音乐会”,刚才忘记瞥一眼了。如果它们与观众手中门票上印的名称不同,他们会觉得奇怪吗?他的思绪没在这个疑问上停留太久,现在的他不太在意这个。这只是一场演出。不就是一场救场的演出吗?他甚至也没像以往许多次那样纠结,父亲林重道会不会来?
  • 秋在枝头

    秋在枝头

    韩丽莎第一次看清秋部长的嘴脸,是全市统战工作现场会结束后的那天下午。散会以后,秋部长悄悄将市委统战部的李部长一行留了下来,在招待所的雅间里开了一桌很上档次的晚宴。秋部长满面红光,酒未沾唇便三分醉意,端着酒杯环顾了大家说,这次摆酒有两个意思,一是特别宴请李部长,二是为韩丽莎接风,谢她一调来就出了大力,使会议开得空前成功。韩丽莎一听,脸马上红了,激动之余有些紧张。她没想到秋部长居然将新来乍到的她看成一个人物。
  • 爱玛(纯爱·英文馆)

    爱玛(纯爱·英文馆)

    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聪慧而富有的姑娘,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幻想家。她热心关注身边的浪漫故事,却又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不会陷入其中。她自作主张为孤女哈丽埃特导演了一次又一次的恋爱。当哈丽埃特误以为自己爱上了地方官奈特利先生时,爱玛才惊觉原来自己也在爱着奈特利先生。这虽与她一开始就宣布的终身不嫁的誓言有悖,但坠入情网的她不得不放弃自己天真的誓言。
  • 魔装

    魔装

    落魄家族的纨绔少爷苏唐,戴起金色的面具,化身魔装武士,以智慧和勇气,跨过无数艰难险阻,立于人界巅峰。然妖魔乱世,人界濒危,看苏唐如何书写一段擎天史诗。文韬武略平天下,倾世红颜钟我心。皆言无敌最寂寞,可闻天路万骨枯。
  • 农女艾丁香

    农女艾丁香

    刚睁眼便欠了一个男人的救命之恩,被他追着要以身相许,许什么许?本姑娘没空谈情说爱,爹爹的死要查,阿娘的身份要瞒,年幼的阿弟要教,她还要种田种地种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