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2800000030

第30章 地形略上之二(区域乙)(2)

官源区位本境之西偏北二百四十杪,距西城三十五里。本区以龙岭为中心点。龙岭已上,左右分两大溪,而龙岭则溪水会流之处也。左溪发源于鹞山下,右溪发源于溪源里,二水经流屈曲分支而下,至龙岭,乃合而趋于怀安。两溪之旁,分田画井而居者,犬牙相错,皆本区之领乡也。左溪之北,直达罗坪,与大湖分界,南达葛歧畲,与柑蔗区之溪下亭交界。所属之乡,凡三十。曰:罗坪、四五十户。深垅、四五十户。洲洋、七八户。洲满、严姓,四五十户。南浦楼、多田地,少人居。瀛洲、丘、许、潘、池等姓,四五百户,乡多山田 。山蒲垅、人居甚少。黄大坑、王姓,六十余户,多以耕种为业。龙岩、七八户。白箬坑、李姓,四五十户。云坑、蓝姓,二十余户。下洋、陈姓,十余户,此处分两路,一向北,直上三里达云坑,一向北,右折过桥亭,达山蒲垅。有关防、土著、有游、杨二姓。古土盾、陈、杨二姓,五六十户。大岩下,苏姓,百二十余户。里店、陈姓,六七十户。白石洋、陈、林两姓,百余户。苈里、刘姓,十余户。埔后、苏姓七八户。埔前、董、李等姓。坂尾、与埔前相连,共二百余户,多张、林等姓。上宅、杂姓三十余户。沙溪、何、罗等姓,地产竹。曲马、何、江二姓,五十余户,力田为业。下廷坑、陈姓,二十余户。对面山、一名东面山,李姓,十余户。下垅、畅姓,十余户。牛头、崎亭、少人居。由此北行里许,至陈塘桥,过桥半里即达龙岭。流洋、居民约二三十户,勤于耕作,田土极肥美。葛歧畲。人居甚稀。此循左溪即发源于鹞山下者。以北,迤逦南下之属乡也。右溪之南,达官口与柑蔗区之徐厝墩交界。官口过溪,为溪下亭,亦属柑蔗区。北达乌石,与白沙区分界。所属之乡凡二十有七。曰:官口、邹、陈、林、洪等姓,五六百户。下村、由龙岭过溪里许,有狮公殿在焉。由此再行里许,即至下村。大坪、与下村相连,郑、高两姓,五十余户。西境、李姓,二百余户。东境、畅、陈二姓,七八十户。新境、洪姓,百余户,新境及西境三乡多出溪粉,销数甚旺,俗称官源里粉干。增湾、杂姓,六十余户。仁山、姜、刘二姓。七八十户。安邦、林姓,四五十户。黄坑、林、王二姓,三十余户。牛豆、许姓,百余户。侯官厝、江姓,二十余户。溪垅、六七十户。匾坪下、人居不多。唐田、院里、谢、黄、王等姓,共百五十户。石龟、郑、李二姓,七十余户。廷坑、池、魏两姓,七十余户。溪尾、只两三家。溪坪、杂姓,四五十户。龙骨、十余户。山兜、十余户。白大、阮姓,三十余户,此地系从前驿站,尚有马槽在焉。境厝里、仅四五户。虎仔、蔡姓六七,隔里许,有梁山院,为前朝寺宇古迹,前因劫夺行旅,寺为官毁。溪源里、邹、陈二姓,十余户,由官口迁入。乌石。洪、邹两姓,十余户。此循右溪即发源于溪源里者。以南盘旋北上之属乡也。

大穆区

大穆区位本境之西偏北百二十杪,距西城约百里。本区以溪口乡为中心点,而以大穆溪左右岸及闽江东岸之各乡并隶之。溪口土著张姓,约百余户,多业农商。乡之中,绣壤交错,市肆星罗,为各乡货物委输之总汇,颇称繁盛。由溪口沿溪行,直达大坑桥而止。夹大穆溪左右岸而居者共十乡。达大杭桥则入大湖所辖之丁山界。由溪口北折循闽江东岸经行达谢湾而止。沿岸而居者共七乡。过谢则入古田所辖之牛头塘界。大穆溪左右岸之乡,曰小寨,曰大寨,大小寨本处大穆溪之下游,缘为入溪各乡所必由之总路,故聊附丽于此。二乡共八九十户,杂姓,多植果木。曰大穆溪,杂姓,二十余户,业农、商。曰潘安厝,林姓,三四十户。曰铁打桥头,杨姓四五十户。曰院埕,杂姓,五十余户。习耕作,兼榨茶子为油,输出颇旺。曰牛场,曰程头店,两乡相连,张姓七八十户,物产与院埕相同。曰龙峰山山有炊饭石,俗传龙峰寺产米,炊饭石产酒。其石不时自鸣,古迹犹在。山下有民居二三十户,物产与上相同。曰大杭桥。李姓,百余户,土人多以榕油为业,岁出数千石。闽江东岸之乡,曰象鼻山,人居甚稀。曰下洋,杂姓,六七十户,习耕作。曰汤院,陈姓,五六十户,耕种为业。石人浦至此,华离隔绝。中有祥溪口、三官塘、梅埔、大箬、乾鹊口、白芒、雷坑口、水磨、湖柄等乡,则属闽清县辖。再上有小箬、南坑、过洋等乡,则属大湖分县辖。虽非密迩,尚有属县之关切。由大升过溪,曰安仁溪,刘姓,三百余户,是乡无田土,居民多种青果,及撑米船为业。曰罗洋,仅三数户。曰谢湾,刘姓,三数户。此三乡者虽孤悬海外,阻隔殊远,亦本区之领乡也。

穆源区

穆源区位本境之西偏北百二十杪,距西门约百里。本区以穆源溪南岸之桥头乡为中心,而以南北岸指本溪两岸。各乡,及闽江西岸由穆源溪折上,即闽江西岸,与大穆区所属之东岸相对。之各乡属焉。桥头乡杂姓八九十户,傍水依山,自成村落。有市镇以转输货物。有保甲以维持治安,有盐馆以主持课税,有学堂以培育青年人习农商,俗颇质朴,实本区数十乡之表帅也。南岸之东达源溪口,与大穆溪纡斜相对。中有源口、或名鼋溪,土著百余户,均吴姓,田地无几,多产橄榄。金沙、吴、石等姓二三十户习耕作。奎石、张、翁、黄等姓,百八九十户,多种乌柏、李树。中有市肆,颇不枯寂。超墘、郑姓,三百余户。格里、郑姓,四十余户。北山、陈姓,四十余户,皆山田。官路、郑姓,七十余户。淡芦、郑姓,三四十户。大谟、黄、林两姓,百余户。汉头、四五十户。过山、杂姓,三四十户,皆山田。院岚、陈姓,四十余户,皆山田。园坂、陈姓二三十户,皆山田。岚口、吴、郑等姓,六七十户。横苈陈姓,二三十户。是乡田野稍平,多习耕作。由此行二里许,即达桥头。等乡。西达黄义坑,与永福之拱桥交界。中有新厝坵、温姓,五六十户,皆山田。溪源、张姓,七十余户,皆山田,有古寨在焉。安章、陈、林等姓,百余户。举口、杂姓,二三十户。箬洋、张姓,七八十户。南源、即里头垅,张姓,三四十户。仑中、张姓,八九十户。黄义坑杂姓,十余户等乡。北岸之东,由洋后起点由洋后折上行达下崎,属闽江西岸西达下寮坪,与闽清交界。中有过溪、郑姓,二三十户。鸿尾叶姓,三百余户。南洋、朱姓,约五十户。古洋、杂姓,约四十户,与南洋两乡,均在下崎山后。石门山、古沙里、两乡均杂姓,人居寥寥以农,樵为业。栢溪、千里洋、湖边、榜上、南坑、石圳以上各乡,前后相连,多者不过三数十户,姓氏与石圳等乡,大略相同。等乡。闽江西岸由下崎杂姓三四十户,业农,商。起点,上达石郑、溪口,与大穆区之谢湾,隔江相对。中有埕头、陈姓,百余户,业农商,附近有观音亭在焉。青坑、黄姓,四五十户,习耕种。西园、黄姓,三四十户,习耕种。马坪黄姓,七八十户,多产青果。等乡。过此为闽清口,再上又有章洋、林姓,二百余户,习耕作。石郑、傅姓,三十余户。北溪、江姓,三十余户。水井堡、刘姓,三十余户。下埔、上埔两乡皆刘姓,不过三数户。诸乡,虽隔绝界外,中阻闽清口与马坪各乡不相联属。然既归本县之统治,则亦本区之领乡也。

文山区

文山区在县治之西,距城十里。入城分两路,一沿岸行,绕洪山桥直达西门,约十里。一走梅亭、过宝福,转入荷亭,至城约七八里。本区合文山里、林、郭、原等姓,四五十户,山多田少,土人兼为墓佃。内外浦里、两乡相联,陈、金两姓,约百八九十户,多业耕种。盐船岸有盐仓,小市挑盐泊船之所。居民多陈姓,约七十余户,业农。由此沿江行半里,至小桥。居民多张姓,又有 杂姓渔户附籍,共三十余户业农,兼习操舟。为附属乡,而以黄店为中心点。黄店,背山高安山。傍江,洪山江。土著多郭、原、林等姓。市上零星小肆数间,官以其地设制造局焉。区之东隔贵安山与西湖区之白龙交界。南逾高安山,过张都墓湖,与西湖区之凤凰池交界。西为牛远亭、谢姓,五六十户,以耕作兼墓佃为业。转官、杂姓,二十余户,耕作兼墓佃为业。杜坞、吴姓,二十余户,多力田。湖头、杂姓,二十余户、力田为业。下屿、林姓,二百余户,耕作兼种杂果。程田。杂姓,二十余户,耕种兼为墓佃。由此西北折,走鹁鸽垅,与西湖区之马鞍交界。北曰大夫岭、陈、罗、李等姓,约四十户。上凤池、下凤池、皆林姓、约各二三十户、耕山田为业。后壑、林姓,十余户,由尚干迁来。南宰坪、林姓,十余户,住山寮,种薯与松栢为业。李公山、宋丞相李忠定公墓在焉。鹁鸽垅。两乡人居甚稀、均不过数户。过此入西湖区界。详见上。

洪塘区

洪塘区在县治正西,距城十五里,以状元街即洪塘街。为本区之中心。栋宇云连,约计千余户,多杂姓。工者、农者、商者、方巾阔袖而业儒者,靡所不有,亦一繁盛之乡也。土人并能制麻竹篦梳,贫苦者或捞蚬以自给。东之领乡四。曰:洪塘里、杂姓,四五十户,业农圃。上店、陈、林两姓,四五十,多种橄榄,沿山北上五里,有观音亭峙立江上,傍无人居。郭厝里。郭姓,四十余户,以耕种操舟为业。由此过洪山桥入西湖区界。北之领乡三。曰:下店、陈、林二姓,二三十户。田地无多,遍植橄榄。高沙、约百余户。怀安、宋、元、明时县治旧址,有高、张、程等姓,约五六百户。与都巡区之侯官市交界。西北,曰:西边、约二三十户,习农圃。科坞、郭姓,四五十户、业农。横头街、十余户,业农。瓦埕街。杂姓。百余户,业农、商。由金山寺过渡,与都巡区之浦口交界。东南,曰:阵阪,杂姓,七八十户,业耕作、工、商。林厝墩、林姓,二三十户。习工、商,耕作。莫厝墩、莫姓,三十余户,多力田,亦有业孺者。柯厝墩、柯姓三四十户,各习耕贾。东陵州、李厝墩。杂姓三十余户,力田,兼业工,商。至新开垅口,与凤冈区交界。西南,曰:麦埔、施姓,百余户,习耕、商。瀛洲、俗呼岩州,杂姓二百余户,习耕,贾。塘下、刘姓,三百余户,业农圃,兼种时花。梅花楼。杂姓,五十余户业农商。由梅花楼过渡,为潘厝衕,入凤冈区界。

校 注

(1)原文作“有邢、胡、吴、歌阳等姓”,“歌阳”乃“欧阳”之误。

(2)从上下文文意看,此处疑漏“南段”两字。

同类推荐
  • The Last of the Plainsmen

    The Last of the Plains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Bhagavad-Gita

    The Bhagavad-Gi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增修教苑清规

    增修教苑清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内功四经

    内功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筹河篇

    筹河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这些情况在80后父母中是非常普遍的。虽然他们通过书本、网络或是孕前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育儿知识,但从产后住院期间看,大部分父母都不会照顾婴儿。
  • 朝夕暮夕何以归夕

    朝夕暮夕何以归夕

    日积月累的陪伴能不能消除那意外带给你的伤害,如果任何伤痕都可以那么轻而易举的弥补,那么痛苦还有什么意义吗。
  • 吸血姬的堕落

    吸血姬的堕落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大别野。大别野里住着好多妖魔鬼怪,以及一个管理妖怪的道姑。“包租婆!包租婆!怎么没血了呢?”“血包不要钱啊?想吃就打工去。”“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也就画画漫画唱唱歌才能养活自己这样。”相似类型老书《在仙界当漫画家》,不相似类型老书点我头像。(别问封面滑稽,问就是河蟹。)
  • 血色舞台

    血色舞台

    下午两点整。有人打开了走廊尽头的那扇小门,看了看里面在七八个獐头鼠目中显得异常的男子,随便招招手,告诉他可以出去了。男子似乎并不高兴,怏怏地跟着走出去。办公区内,签了字印下指纹,身边负责的警察打量他一眼,好像打从内心觉得这么人五人六的爷们实在很可惜,语重心长地说:“以后可别再犯事了,挺好个小伙子,干点啥不好。”时骏狠狠地剜了眼对方,把笔一扔转头便走。来赎人的霍刚跟朋友说上几句客套话,不紧不慢地跟了出去。
  • 八零女配逆袭之路

    八零女配逆袭之路

    在修仙界只是一个私生女炮灰的谢文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到了陌生的八零年代,再次成为了一个悲催的女炮灰。原主又胖又丑又蠢,用自己的愚蠢丑陋反衬女主的聪明美丽。因为愚蠢,原主的下场自然不好。既然她来了,就不能让自己走上原主的老路。这个年代遍地是黄金,只可惜修炼环境不太好。但谢文音不在意这些,她本来资质就不好,不过胜在毅力非凡,换个环境而已,一样可以如鱼得水。Ps:爽文女强,前期走美食创业虐渣路线,感情线为辅。
  • 校草大大是女银

    校草大大是女银

    学校传说中的特优生校草竟然是个女的,本来风平浪静的校园生活却变成了到处都是穿越者,重生者,OMG还有丧尸群。作者脑洞大开,故事的主角不止一个,但是是以校草大大的大部分角度来讲的。(这个故事作者写的一般般,毕竟新人小菜鸟一个,各位还不会嫌弃。)
  • 真兇

    真兇

    一张泛黄的旧照片,引出了一个十五年前的旧案:当看着失踪的少女变成尸骨;当被命运的齿轮无情碾压……陈沦看着面前的一切不由感叹:我曾经想要改变这一切,到最后也只能选择在命运的齿轮下安之若命……
  • 马营村

    马营村

    陈家桥1972年生于安徽六安,1993年毕业于南京某高校,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早期写诗,从1994年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发表出版小说作品约五百万字,其中长篇小说有《坍塌》《化妆时代》《男虚》《永远爱你》《女疼》《阿P》《南京爱情》《刘行远》《北京爱情》《成都爱情》《1956》《一个女人的五故事》《云南往事》《少年王》《别动》《长安行》《法国女友》等十几部,中短篇小说约一百多篇,有小说集《危险的金鱼》《中如珠宝店》《见爸爸去》《暗香》等。
  • 一本书读懂消失的文明

    一本书读懂消失的文明

    《一本书读懂消失的文明(英汉对照)》主要内容包括世界上已经消失的14大古代文明,它们是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明、古印度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吴哥文明、波斯波利斯文明、蒲甘文明、楼兰古国文明。曾经的它们抑或奇特璀璨,抑或神奇飘渺,抑或深蕴着乡土文化,抑或笼罩着城市风采,这些早已逝去的文明却留下了醉人的印记,带领着我们走进古老神秘的文明探索之旅。
  • 逍遥小镇长

    逍遥小镇长

    PS:开了新书,《我真是非洲酋长》,请大家移步去看看。****要工作,要娱乐,但更要逍遥安逸的生活。高山飞雪,碧水扬帆,放马草原还能探秘深林,我的地盘风光秀美。教堂,学校,警察局;医院,社区,俱乐部,还有一个小政府要运行,作为本地最高领导人我表示压力很大。一颗领主之心,几座农牧林场。数位萌宠娇憨,一群手下能干。春风暖夏夜亮,秋月圆冬雪晴。人间若有天堂,则必在落日镇。大家好,我是王博,落日镇的全能小镇长,期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