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9800000004

第4章

第三三云。一境对法.二果对法.三能对对法。亦如前说 言四种四者 第一四云。一教对法。教谓论教。故此论云。论谓传生无漏慧教。以声为体。如下别明 二理对法。理谓谛理。如此论说。又婆沙云。此中何者是甚深阿毗达磨。谓空无我及如实觉 又解。诸法甚深道理皆名为理。故婆沙云。此中何者甚深阿毗达磨。谓灭定退。及如实觉等。如彼广说 三行对法。行谓无漏慧及有漏慧并慧随行。如此论说 四果对法。果谓涅槃。如此论说。又婆沙云。复有甚深阿毗达磨。谓一切依皆永舍离。爱尽离染。寂灭涅槃 又解。果有二种。若证得名为果涅槃名为果。若从因生故名为果亦通余有为 应知四种先后次第者。教能显理。依理起行。依行证果。且约一相以明次第。若据依教起行。行证理果亦无妨矣 第二四云。一教对法。二行对法。三境对法。四果对法。初二后一如次前说。第三境者若理若事。但是所缘皆名为境 第三四云。一世俗对法。二胜义对法。三境界对法。四果对法。如前两种对法中说 第四四云。正理意说。一自性对法。谓无漏慧。二随行对法。谓慧相应俱有诸法。婆沙云。随转名异体同。三方便对法。谓有漏四慧等。婆沙云资粮。名异体同。四资粮对法。谓教为体。婆沙云具。名异体同。若依俱舍。四慧及论总名资粮。开合为异。此即第一明随数增 言渐加增者。或立一种所谓自性。或立二种又加随行。或立三种又加方便。或立四种又加资粮。或立五种又加境界。或立六种又加于果 自古诸师但立前五不立果者。未委所由。若言果是灭谛所摄。五中境界收。不别立者。自性随行道谛摄。方便资粮苦集收。亦应不别立。良由境名对法约心境以论。果名对法据因果以辨。由斯道理故别立果 又解。或立一种。所谓自性。或立二种又加随行。或立三种又加修慧。或立四种加修惠随行。或立五种又加思慧。或立六种加思随行。或立七种又加闻慧。或立八种加闻随行。或立九种又加生得。或立十种加生随行。或立十一又加论教。或立十二又加谛境。或立十三加非谛境。或立十四加涅槃果。或立十五加非涅槃果 二略释名者。前明对法虽有多种。且依四种对法之中。初四对法教.理.行.果以释其名 西方释名。多依六释。言六释者。一依主释。谓此依彼。或云依士。名异义同 二有财释。如人有财。亦名多财如有多财。名异义同 三持业释。谓一法体双持两业。业谓业用。或云同依。两用同依一体。名异义同 四相违释。谓二法体彼此各别据。互不相属 五邻近释。体非是彼近彼得名

六带数释。谓法带数。如言五蕴 四对法中。若将教望理依释。六中有其三释。若言法之对故名为对法依主释。即理名法教名为对。若即对名法持业释。即此论教是对亦法。若用法为对有财释。即所显理名为对法。此教用彼理法为对故名对法 若将理望行。以行望果。各有三释。准前应知。此即顺释 若将果望行亦有三释。若言法之对故依主释。果是所对故名为对。行名为法。若即对名法持业释。即所证果是对亦法。若用法为对有财释。即能证行名为对法。此所证果用彼行法为对法故 若将行望理。以理望教。各有三释。准前应知。此即逆解 若将教望行。行证理果顺逆三释。及释余对法皆准前思

已释对法至名对法藏者。此下第二释藏名。结前问起

颂曰至俱舍名者。颂答。摄彼胜义故。依彼故。此立对法俱舍名

论曰至此得藏名者。释摄彼胜义故。苞含名藏。由彼根本对法论中所有胜义。入此论摄。此论得藏名。对法之藏名对法藏。依主释也 又解。藏谓坚实。此论是彼根本对法之坚实义。故正理云。藏谓坚实。犹如树藏 解云。树藏谓树心。树之坚实莫过树心。即以树之坚实名为树藏。此藏属树。树家之藏名为树藏。况法可知

或此依彼至故亦名藏者。释依彼故。所依名藏。或此论依彼对法。从彼对法论中引生。是彼对法所藏。而名藏者。以对法为藏名对法藏。有财释也。故正理论云。藏或所依。犹如刀藏 解云刀藏谓刀鞘。是刀所依。以刀从彼藏中出故。此刀以鞘为藏。故名刀藏。况法可知 释藏名中。理亦应有持业释。论主不欲自取。推功归本

是故此论名对法藏者。结释下句

何因说彼至恭敬解释者。此下第三明说意.说人。双举两问征起颂文

颂曰至说对法者。前三句。及因此说对法。明说意。答初问 传佛说对法。明说人答后问 说对法言。通于两段 世间。谓有情世间 有海。谓三有海 余文可知

论曰至说彼对法者。总释颂文

欲令世间至如理简择者。别明说意 欲令世间诸有情类得择法故。所以说此对法 伏难云。说余二藏足能利物。何须别说此对法耶 今通言。若离对法。弟子。不能于诸法相如理简择。经正诠定。律正诠戒。定.戒二种。于断惑中但助非正

然佛世尊至邬柁南颂。别明说人。亦通伏难。伏难意云。若是佛说。何故乃言迦多衍尼子等造。通意可知 迦多衍尼子。是造发智论师 等。谓等取舍利子等造六足论师 迦多衍尼子者。迦多名剪剃。衍名为种。尼是女声。此人是剪剃种女生。从母姓为名。故名迦多衍尼子。是婆罗门十姓中一姓也。此剪剃种。西方贵族。所以名剪剃种者。依婆罗门法七岁已上在家学问。十五已去受婆罗门法游方学问。至年四十。恐家嗣断绝。归家娶妇生子继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 昔劫初时。有婆罗门。生二子已入山修道。二子觐问见父鬓发蓬乱遂为剃除。形容端正。诸仙见已皆欲剃除。弟性慈愍来即为剃。兄心傲慢非我父者我不能剃。诸仙嗔怒咒愿弟言。乃至劫末是汝种族常大富贵。咒愿兄言。乃至劫末是汝种族常大贫穷剪剃自活。故今印度见有二类。其弟种族名剪剃种。从本为名。极大富贵而不作剪剃事。其兄种族名非父种。极大贫穷剪剃自活。仙人咒力使之然也。若言迦多衍那。迦多衍如前释。那是男声。从父为名也 法救。梵名达磨多罗。佛涅槃后。三百年出世 等者。等取空.无我等 邬陀南。此云自说。即十二部经中第五自说经也。无人问佛佛自说故。大德法救。佛说无常颂者集为无常品。佛说空.无我颂者立空.无我品。乃至说梵志颂立梵志品。印度现有梵本流行

若言邬陀南。此云集散。集散说故。或言集施集所说义施有情故

毗婆沙师传说如此者。毗名为广。或名为胜。或名为异。婆沙名说。谓彼论中分别义广故名广说。说义胜故名为胜说。五百阿罗汉。各以异义解释发智。名为异说。具此三义故存梵音 世亲论主。健驮罗国人也。本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因即受持彼部三藏。后学经部情谓为真。于本所学时怀取舍。然更欲往迦湿弥罗国研核有部考定是非。恐彼诸师情怀忌惮。遂改本名潜往寻究。时经四载。数以经部异义难破说一切有部宗。时有阿罗汉名塞建地罗。唐言悟入。即众贤师主。怪其神异遂入定观知是世亲。乃私告曰。可急归本国。长老此来。数以自义难破他宗。众中必有未离欲者知是世亲。恐当相害。因此遂归本国。至而未久。造俱舍论六百行颂。遣门人寄往迦湿弥罗。时彼国王及诸僧众。闻皆欣悦。严饰幢幡华香伎乐。出境来迎标颂香象。前后引从至国。寻读。咸谓弘我宗义无不欢庆。时彼悟入。告众人曰。此非专弘汝义。何事须欢。颂有传说之言。似相调耳。如其不信请释即知。于是。国王及诸僧众。发使往请。并奉珠珍。论主受请为释本文。凡八千颂。还遣寄往。果如悟入所言也 论主意朋经部。于本处学心生疑惑。所以。于此俱舍论颂文。往往置斯传说之语。显非亲闻也

何法名为至说对法耶者。此下大文第二明正宗。前解正宗。虽有三说。今依初说 就正宗中。一明前八品。二明后一品。就前八品中。一总标章。二别解释。此下总标 问何法名为彼无漏慧所以间择法。因此传佛说能简择对法耶。举能简择问所简择。虚空非择灭。虽非是彼无漏慧缘。答文义便兼明彼二 又解。彼者。有漏。无漏慧。以颂答中亦说虚空.非择灭故

颂曰至别得非择灭者。此即颂答。此三行颂。标前八品名总标纲要分初一句。总明有漏.无漏法。标界.根二品。次三句。别明有漏法。标世.业.随眠三。后两行颂。别明无漏法。标贤圣.智.定三品。前之序分及此总标。以文少故。寄在界品中明 又解。此颂但标界.根二品。以此三颂通明有漏.无漏法故。又解。此颂唯标界品。于界品中初标显故

论曰至谓有漏无漏者。此释初句

有漏法云何者。此下别明有漏。此即问也

谓除道谛余有为法者答。四谛之中苦.集.道谛。是有为法。于中除道谛。余苦.集有为法名有漏

所以者何。征

诸漏于中至自当显说者。释也 漏谓漏泄。即诸烦恼。诸漏。于彼苦.集二谛相应法中。所缘境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相望力齐。故名为等 又解。诸漏。于彼相应法中。所缘境中等皆随顺增长义均名等

缘灭道下。显非有漏。指同下解 佛涅槃后五百年中土火罗缚蠋国法胜论师。造阿毗昙心论中。随生解有漏。至六百年。达磨多罗(此云法救) 以生义有过。如灭.道谛诸漏虽生。而非有漏。改为随增。即无有过。故今论主亦同彼释 又解。缘灭道下。通伏难。伏难意云。苦.集生诸漏即名为有漏。灭.道亦生漏。应亦名有漏。通斯伏难故有此文 又解。此文牒破法胜论师

已辨有漏无漏云何者。此下别明无漏结问

谓道圣谛及三无为者。总答

何等为三者。问数

虚空二灭者何者。问数

择非择灭者。答

此虚空等至名无漏法者。结无漏法

所以者何者。征

诸漏于中不随增故者。答。诸漏。于彼无漏法中不随增故。谓无漏法。性违于漏。必非相应可为漏境。然性相违互不随增。不可对漏说名有漏。若灭道谛。缘不随增。若于虚空非择灭。非缘非随增

于略所说至色于中行者。此中亦应明道圣谛。后文广解故今不释 无为体性。若随事别体乃众多。今总标三。故言略说 虚空但以无碍为性。容受一切诸有为法故。正理论云。虚空容受色等有为(已上论文)虽言容受而不可说虚空体性在此在彼。无方所故。如眼识等 问若不碍故说名虚空。空界色性。亦不碍他。应名虚空。解云。空界色。性虽非能碍。而是所碍。被余色障而开避故。其体不生。世言虚空者。于空界色说虚空声 若尔。无表非能.所碍应名虚空。解云。以从碍生故亦非例 若尔心.心所法。二无为等。非能.所碍。又非碍生。应名虚空。解云。据此义边亦同虚空。从别立名。虚空但以无碍为性。虽标总称即受别名。如色处等。由此虚空无障碍故。能所造色。于中行动。以实住等亦据虚空。据显说行 或行谓生。色于中生 又解。虚空既无方所。不可得言色于中行。而言行者。于空界色中行。空界复由虚空得有。此中解虚空。而言空界色者以粗显细 问虚空体亦不碍无色。何故但言色于中行。解云。虚空。理亦不碍无色。以色相显故偏说之 问无色之法。亦无碍性。如何虚空言不碍无色。解云。无色有为。能起作用。虚空不障名为无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梦生命

    梦生命

    人的一生,那么长,或许,又那么短暂,我想,也许可以用文字来记录我这一生,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存在过的痕迹,至少,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是吗?很多人可能也经历过同样的事,你可能比我幸运,又或我比你幸运,但是这是我的青春,我们可以一起寻找共鸣ps:我是四川人,我在书中用的是我们这面的方言写得,谢谢
  • 坐等男神来倒追

    坐等男神来倒追

    简介:毫无疑问,她仅有的三段恋情都见不得光:一段是神女有心,襄王无梦;另一段从开始就是一场充满了算计的交易;最后一段则碍于身份,同样不敢让众人知道。谈恋爱谈的这么憋屈,后来她便想开了,大概是因为拿到了女配剧本,既然如此,那不如一个人安安心心养包子吧。
  • 天之九野

    天之九野

    为了追寻心中那份莫名的感情,一名少年带着一条奇异的小白蛇离开了人迹罕至的绝地大裂谷,来到了九天之上……从此,这片古老的天地又多了一个传奇!
  • 外星秘密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外星秘密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重生冥界:彼岸迷途花

    重生冥界:彼岸迷途花

    她被最亲近之人背叛,落入冥界,命中注定的相遇,却将她还未愈合的心口再次撕裂。为了那份爱而不得的心动,她努力的想追上那个男人的脚步,可是……“你可知道,我们是生生世世注定了不能在一起的!”
  • H069

    H069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贼之大海风神

    海贼之大海风神

    一个对海贼王知之甚少的大学生来到海贼王的世界会发什什么?并且阴差阳错,成为了娜美的哥哥,变成了一个妹控。所有试图吃娜美豆腐的人都可以死了!看什么看说的就是你桃之助!这是一个海军的故事!一个掌握了大海上航行最重要因素——风的故事。简介较为无力!进来看看吧!
  • 将军如修罗,待嫁公主好怕怕

    将军如修罗,待嫁公主好怕怕

    她一心复仇潜藏入宫,却稀里糊涂成为了公主的代嫁新娘。传言她的丈夫是一国大将,神似修罗,满手鲜血,可这丰神俊朗美少年又是何等人物?大仇未报,她绝对不会简单沦陷。少枫:人人说我神似修罗,面目狰狞,娘子觉得一下如何呢?秦嫣然:披着狼皮的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书香人家

    书香人家

    曾经她以为幸福可以永恒,曾经她以为樱花依旧会开。然而,刺眼的鲜血缺染湿了衣裳,无边的烈焰终焚尽了希望。前世,她生活平静,死于车祸,而今生,她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宠溺自己哥哥姐姐。然而这样的幸福,持续在她六岁那年,便消失了……一场大火,一个场阴谋摧毁了她的幸福……她拿起手中的利剑,怀着复仇的心,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 Sesame and Lilies

    Sesame and Lil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