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6400000013

第13章

述曰。昔雲棲宏祖在日。深慕飛錫法師寶王論及妙叶禪師念佛直指二書。往往博諏未獲遘止。神廟末年古吳萬融老宿某。偶於亂楮中獲一遺編。蓋二書合刻也。磨滅之餘僅存墨影。韓朝集居士正知與靈峰旭老人後先梓而行之。及老人流通淨要時。遂將二書雙珏竝薦。而直指前序略載此緣。且若深惜其未入宏祖之慧照也。今刻十要。奉寶王次十疑之後。其論所云念未來佛即信願二種資糧。故最為得要云。

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上)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 飛錫 撰

客有高信至吾禪居前禮致問曰。成道捷徑。法華三昧不輕之行。念佛三昧般舟之宗。僉為無上深妙禪門。願聞其致。對曰。希高扣寂。未有若君之問者也。子將涉無生之龍津。欲圖南以鵬舉。吾不敏。嘗試論之。略開二十門以明斯旨。

上卷七門(念未來佛)

念未來佛速成三昧門(一)  嬖女羣盜皆不可輕門(二)  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門(三)  現處湯獄不妨受記門(四)  觀空無我擇善而從門(五)  無善可擇無惡可棄門(六)  一切眾生肉不可食門(七)

中卷六門(念現在佛)

念現在佛專注一境門(八)  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門(九)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門(十)  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十一)  夢覺一心以明三昧門(十二)  念三身佛破三種障門(十三)

下卷七門(通念三世無不是佛)

念過去佛因果相同門(十四)  無心念佛理事雙修門(十五)  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門(十六)  諸佛解脫心行中求門(十七)  三業供養真實表敬門(十八)  無相獻華信毀交報門(十九)  萬善同歸皆成三昧門(二十)

念未來佛速成三昧門第一(速成念阿彌陀佛一行三昧)

心之二也。生於羣妄。羣妄雖虗。惑者猶滯。滯之不釋。聖以之憂。(今夫)玄韻暢而無說(皆不可得是以)法身空而具相(無不是佛)。相之不明說之不圓。(則具相)一味之旨(無說)絕言之路詎可知其所歸歟。夫帝網未張千瓔焉覿(不念過現佛豈知未來佛)。宏綱忽舉萬目齊開(既念過現佛則知未來無不是佛矣)。浴大海者已用於百川。念佛名者必成於(一相之)三昧。一言以蔽。其在茲焉。亦猶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想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何眾生非佛耶)。而世人念過去釋迦。想現在彌陀。獨未聞念未來諸佛。何耶。蓋不了如來對眾生之麤說諸佛之妙。遂隔生於佛外。淨名有齅薝蔔不齅餘香。花有著身不著身者。此抑揚大乘也。抑小則置鉢茫然。揚大則(大小)同遊(於)不二。法華決了聲聞法。是諸經之王。(則)一切(香皆)薝蔔(大小俱)不著之旨明矣。苟非其人。以諸佛為至尊也。眾生為至卑也。高下出焉。羣妄興矣。敬傲立焉。一真隱矣。夫如是必草芥萬有。錙銖天下。慢幢已設高倨稜層。目送飛鴻心游青漢。不可屈也。維摩經。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楞伽經。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一切眾生心中。如大無價寶珠垢衣所纏。又城中最下乞人與難勝如來等無有異。所以圓念三世佛。普觀十方尊。理趣般若云。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徧故。夫貧女懷王。米在穅[禾*會]。鏡然可觀。豈可罹八慢之責哉。人皆侮未來玉毫。不敢侮過現金色。起罪之源在當來佛上。非已今佛上也。眾生苟非。當佛焉在。若知母因子貴米以穅全。有叶法華不輕之心。則念佛三昧不速而成矣。法華念佛元是一門。如芝朮之藥。列仙之子。昔各天涯都無仙號。人服其藥羽化雲行。故藥受仙標。人得仙譽。人藥異也。其仙一也。若無聖人誰與道遊。法無佛悟豈令自悟。法非佛不悟。念佛三昧生焉。佛非法不明。法華三昧起矣。一仙兩稱俱得仙名。念佛法華同名佛慧。佛慧既同則不輕般舟無上深妙禪於茲悟矣。

嬖女羣盜皆不可輕門第二

問。嬖女羣盜惡之至者。安得敬如佛歟。對。如佛所演。有對待門.決了門。對女子虗偽。說如來至真。佛可尊崇。女可厭離。厭離有二。一訶欲。二放心。菩薩訶色欲經。女色者世間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世間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世間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行者既捨。若復顧念。是為從獄得出還復思入。從狂得止而復樂之。從病得瘥復思得病。智者知其愚而顛。蹶死無日矣。凡夫重女。甘為僕使。終身馳驟為之辛苦。雖鐵鑕千刃鋒鏑交至不以為患。行者若能棄之不顧。則破枷脫鎻惡狂厭病。離於衰禍既安且吉。得出牢獄永無患難。女人之相。言如蜜。心如毒。停泉澄波蛟龍居之。金山寶窟師子處之。此害不可近也。室家不和婦人之由。毀宗敗族婦人之酷。實為陰賊滅人慧明。亦如獵圍鮮得出生。譬如高羅。羣鳥落之不能奮飛。又如密網。眾魚投之刳腸爼肌。亦如闇阬。無目投之如蛾赴火奔競求之。是以智者知而遠之不受其賊。惡而薉之不為此物之所惑也。大寶積經。鋒刃刀山毒箭諸苦。女人能集眾多苦事。假以香華為嚴好。愚人於此妄貪求。如海疲鳥迷於彼岸。死必當墮阿鼻地獄。現見眾苦皆來集身。善友乖離天宮永失。寧投鐵獄馳走刀山眠臥炎爐不親女色。如鳥為求食不知避網羅。貪愛於女人被害亦如是。譬如水中魚。游泳網者前。便為他所執。豈非自傷損。女若捕魚人。諂誑猶如網。男子同於魚。被網亦如是。次放心者。大寶積經。若人一心專精自守。貪欲心發即應覺知。方便散除還令寂靜。云何散除。應作是念。此是空。此是不淨。求此欲心生處滅處。從何所來去至何所。是中誰染。誰受染者。誰為染法。如是觀時。不見能染。不見所染。不見染事。以不見故則無有取。以不取故則無有捨。以不捨故則無有愛。不捨不愛名離欲寂靜涅槃。又恣入塵勞生死而亦不患貪恚癡等。是謂放心。已上明對待門竟。決了門者。若究竟離諸妄。無染於虗空。則過現佛非未來佛也。夫求無價寶必下於滄溟。采智慧寶必求於煩惱。五逆相即解脫相。魔界如即佛界如。若聆佛音而喜。聞魔聲而恚。非覺於諸法者。北轅適越安得與之論道哉。昔列仙鹿蹄呪令國旱。嬖女誘而得之。女者耶輸也。未來成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阿那律昔為盜首。入寺盜佛額珠。箭挑佛燈令光不滅。阿那律此翻無滅。良在茲焉。當來作佛。號普明如來。未來兩佛猶如皎日。

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門第三

問。梵網經。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而緇服之流佩明月之戒。懸瓔珞之珠。參位三尊。範圍七眾。苟非精持。動行顛沛。斯人也慢之何過焉。捶之何罪焉。對。如來三昧海經。為父王說昔四比丘犯律為恥。將無所怙。忽聞空中曰。汝謂無救。不然也。空王如來雖涅槃。形像尚在。汝可入塔一觀寶像眉間白毫。比丘隨之泣淚言曰。佛像尚爾。況真容乎。舉身投地如大(如字)山崩。今於四方皆成正覺。東阿閦佛。南寶相佛。西無量壽佛。北微妙聲佛。四破戒比丘。一觀寶像僉為世雄。念佛之人豈得自惑惑他歟。大集經。若諸王臣打罵出家持戒破戒。罪同出百億佛身血。若見被袈裟者。無論持犯但生佛想。佛想者念佛三昧也。斯金口明不輕之深旨。安得不懼哉。經云。寧為心師。不師於心。見慳貪人作施想。見破戒人作持戒想。夫然則不為六蔽境界所纏。成六度彼岸觀門焉。若分別心。自取冥罰。能翻此見。念佛三昧如川之流矣。

現處湯獄不妨受記門第四

問。如現處湯獄嬰鬼趣。菩提難發。河清未期。安得同於佛歟。對。采良藥者非華堂所出。集法藥者非無為自出。首楞嚴說四種記。一未發心記。二初發心記。三密與授記。四現前授記。今現處鬼獄。佛記當來必發大志。遇真善友。行菩薩行。還成正覺。即是未發心記也。佛說四種記時。迦葉白佛。我等從今當於一切眾生生世尊想。若生輕心則為自傷。佛言。善哉快論。人皆不應稱量眾生。唯有如來乃能量爾。我敕諸聲聞及餘菩薩。於諸眾生應生佛想。華嚴普賢行願品。破百萬障門亦用此想。夫宅寶未開不妨寶在宅內。頞珠鬥沒何妨珠隱頞中。若不念眾生為當來佛。必以六塵為[宋-木+(袖-由+(儿/又))]賊。則防魔軍(適)自壞其壁壘。(自)存敵國。(使)常起於怨仇。金革所以未寧。鼙鼓於焉尚振。安得高枕於其間哉。能悟色聲為佛。則眾生皆當來佛。必不立心前之境也。或想自身為本尊也。瑜伽真言深妙觀門不謀而會。問。湯獄之子殊未發心。如來法王宥過與記。原夫未悟。從何得醒耶。對。長江之源濫乎一觴。大迷之本存乎二見。若念外立無念。生外立無生。則生死異於涅槃也。萬佛洪音莫能訓矣。若了念而無念生而不生。煩惱即菩提也。一相莊嚴斯能悟矣。亦猶巖上羣蜂己房純蜜。井中七寶何廢稱珍。皆本有之非適今也。吾放其心。徧一切所緣之處。皆見如來道從恚等生。於是乎在。如來藏經。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乃至德相備足如我無異。以九喻廣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寶性論頌釋萎華中諸佛。糞薉中真金。地中珍寶藏。諸果子中芽。朽故弊壞衣纏裹真金像。貧賤醜陋女懷轉輪聖王。焦黑泥模中有上妙寶像。眾生貪瞋癡妄想煩惱等塵勞諸境中皆有如來藏。下至阿鼻獄皆有如來身。真如清淨法名為如來體。以此文證。湯獄之記頓覺明焉。問。至人用心攀緣永絕。今放心徧緣。教何在焉。對。教說起心徧緣六塵三業。仍發妙願入佛境界。一一緣起不離如來名為悉見。此是圓見非由眼也。涅槃經。聲聞天眼為肉眼。學大乘者肉眼為佛眼。曉了己身有佛性故。勝天王經。菩薩摩訶薩以方便力行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心緣自在。緣一切色願得佛色。無所得故。緣眾聲願得如來微妙音聲。緣眾香願得如來清淨戒香。緣諸味願得如來味中第一大丈夫相。緣諸觸願得如來柔輭手掌。緣諸法願得如來寂靜之心。緣身願得佛身。緣口願得佛口。緣意願得如來平等之意。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密。無一心一行空過不向薩婆若者。徧緣諸法而能不著。觀見諸法無不趣向菩提之道。菩薩修習諸行皆因外緣而得成立。又如大地住在水上。若鑿池井即得水用。其不鑿者無由見之。如是聖智境界徧一切法。若有勤修般若方便則便得之。其不修者云何能得。

觀空無我擇善而從門第五

問。即凡而聖。為無我也。三教無我理既不殊。其義焉在。對。三教名未始異。理未始同。夫子四絕中無我者。謙光義也。道無我者。長而不宰也。佛無我者。觀五蘊空也。二教都不明五蘊。孰辨其四諦。六度萬行賢聖階級蔑然無聞。修心之士擇善而從可也。蓋不善無益於至真。無記雙亡於善惡。妨亂佛法何莫由斯。故聖人簡之而不取也。念佛三昧。善之最上。萬行元首。故曰三昧王焉。

無善可擇無惡可棄門第六

問。若擇善而從。何不擇諸佛之善。棄眾生之惡耶。對。不易來問。自成我答。何者擇善而從。蓋即惡而善。即妄而真也。苟能念未來之佛。叶不輕之行。天地一指。萬物一馬。眾生皆佛。此土常淨。異鶖子之土石沙礫。同梵王之珍寶莊嚴。擇善之至矣。無惡可棄矣。法華明絕待。妙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然。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勝天王經。佛所住處實無薉土。眾生薄福而見不淨。夫然則烈三昧之猛燄。不居於纖妄蚊蚋(謂不復存纖妄之見)。鏗十念之洪鐘。不間於散亂稱佛。明矣(謂散不異定。此四句約色心二法明眾生皆佛)。念彌陀通三世既爾。念諸佛菩薩亦然。起信論。依方故轉。方實不轉。是則悟一方。羣方自正。念一佛。諸佛現前。此為大乘法門要義也。

同类推荐
  • 大爱道比丘尼经

    大爱道比丘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浔阳春三首 春去

    浔阳春三首 春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梼杌闲评

    梼杌闲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六汤品

    十六汤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竹县志初稿

    新竹县志初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神力绝妃

    神力绝妃

    她,无双美貌,艳冠天下,游戏人间。但是她的人生不属于自己?不要!绝对不要!人生得意须尽欢,她偏要无拘无束离经叛道,别人笑我痴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那是什么老古董?她就要让古代人的世界观来个彻底大颠覆!缘起缘灭皆有尽数,六道轮回自有安排。可是她偏不要,我命由我不由天!多少人信誓旦旦地说过,但世间又几人能做到?可她就是拧脾气:天若束我,我负天!人若束我,我负人!她是否会为了那守望千年的爱恋放弃自由,甘愿踏入红尘卷是非?听君琴音夜雨时,千年泪尽扰凡尘。青丝磐尽三生石,谁染锦衣磬华妆。谁是她良人!——————————————————————————此文共分四卷。卷一:人间无验返魂香卷二:谁引沧海向东来卷三:请君怜我戏人间卷四: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无意外一日一更。欢迎大家收藏!谢谢光临!打劫打劫,不要银票,只要推荐票票!!
  • 麦城谜案

    麦城谜案

    这是一桩没有凶手的离奇谋杀,在一座无法逃离的荒诞城市中渐渐铺展。在路上旅行了多年的夏天忽然接到电话,告知他的挚友麦子卧轨自杀了,于是匆忙返回麦城。而葬礼上的一些细节,使他开始怀疑这起命案的始末,并着手展开一系列调查,最后却陷入更大的陷阱当中。麦城巨大的阴影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谜题?是幻想,是希冀?是欲望,是梦想?是用大段内心独白来构建出的阴谋,还是追求自由与真理的蓝色骨头和信仰?这些都不重要,唯有他,一直在这城市的深处悄然观察着。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纵横口才

    纵横口才

    口才是否高超,关乎一生成败。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到有些人愿意穷其一生去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却忽略了口才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他们认为口才不过是嘴上的花拳绣腿而已,中听不中用。
  • 来世我想错过你

    来世我想错过你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希望,我可以永远错过你……
  • 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贞观长歌行

    贞观长歌行

    谱一曲盛世华章,奏一曲贞观长歌。一段早已被岁月遗忘的往事,让我们拨开层层雾霭去见证吧!
  •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

    《宦海升沉录》以袁世凯为主人公,描写了中日甲午战争、维新变法事件、义和团运动、立宪之争等政治事件,展示了袁世凯由发迹到下野的宦海升沉历程,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关头,清季朝廷和官场的惊人黑暗和腐败内幕。
  • The Last Thing You Said

    The Last Thing You Said

    Last summer, Lucy's and Ben's lives changed in an instant. One moment, they were shyly flirting on a lake raft, finally about to admit their feelings to each other after years of yearning. In the next, Trixie—Lucy's best friend and Ben's sister—was gone, her heart giving out during a routine swim. And just like that, the idyllic world they knew turned upside down, and the would-be couple drifted apart, swallowed up by their grief. Now it's a year later in their small lake town, and as the anniversary of Trixie's death looms, Lucy and Ben's undeniable connection pulls them back together. They can't change what happened the day they lost Trixie, but the summer might finally bring them closer to healing—and to each other.
  • 我们不曾辜负爱

    我们不曾辜负爱

    宋宸修和林瑾言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也是公认的金童玉女。暑假时两人赴港旅游,林瑾言意外看到宋宸修和另一个女孩相拥进入一家情侣旅馆,天昏地暗之时,她想到的不是宋宸修出轨,而是怀疑,这是宋宸修爱而不得的报复。真相往往没有人知道,林瑾言从未爱过宋宸修。她心里有个人,欠她一场海风、一个渔火通明的夜晚,她无法释怀。时光回溯至四年前,在一家温暖的慈善机构,林瑾言与陈靖易相识,爱情在此发生,那时天空很蓝,连呼吸都是甜蜜的。全新的揪心四角恋,驮着年少斑驳的心,从青春里打马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