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5200000028

第28章

夫行者初學坐禪。先須善調五事。必須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一調食者。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脉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食若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此二者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穢觸之物。令人心識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功。須深慎之也。二調睡眠者。夫眠是無明惑覆。不可縱之。若其眠寐過多。非唯廢修聖法。亦復喪夫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沒。當覺悟無常。調伏睡眠。令神氣清白。念心明淨。如是乃可棲心聖境。三昧現前。故經云。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者應合用。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有異也。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須悉詳審。若所作麤獷。則氣息隨麤。以氣麤故。則心散難錄。兼復坐時煩憒。心不怡怡。身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初至繩床。即須先安坐處。每令安隱。久久無妨。次當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牽來近身。令左脚指與右[月*坒]齊。右脚指與左[月*坒]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脚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先當挺動其身。并諸支節。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已。則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當口吐濁氣。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麤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閉口。鼻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次當閉口。唇齒纔相拄著。舌向上齶。次當閉眼。纔令斷外光而已。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手四肢切爾搖動。是為初入禪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不急。是身調相。四。次入禪調息法者。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云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云何為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覺滯不通。是喘相也。云何為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云何息相。不聲。不結。不麤。出入綿綿。若亡若存。心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息相也。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即定。坐時有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復為心患。心亦難定。若欲調之。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徧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言之。不澁不滑。是息調相也。五。初入定時調心者有三義。一入。二住。三出。初入有二義。一者調伏亂想。不令越逸。二者當令沉浮寬急得所。何者為沉相。若坐時。心中昏愔。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沉相。爾時當繫念鼻端。令心住在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沈。何等為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心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爾時宜安心向下。繫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定住。則心易安靜。舉要言之。不浮不沉。是心調相。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繫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當寬放其心。想氣皆下流。患自瘥矣。若心寬病相者。覺心志散漫。身好逶迤。或口中流涎。或時暗晦。爾時應當斂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以此為治。心有澁滑之相。推之可知。是為初入定調心方法。夫入定本是從麤入細。是以身既為麤。息居其中。心最為細靜。調麤就細。令心安靜。此則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調三事也。二。住坐中調三事者。行人當於一坐之時。隨時長短。或經一時。或至二三時。攝念用心。是中須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若坐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令其安隱。中無寬急。平直正住。復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次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或浮沉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中適。此三事的無前後。隨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之中。三事調適。無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則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剋。三。出時調三事者。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脉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初動肩膊。及手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徧摩諸毛孔。令摩手令煖以揜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煩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以從細出麤故。是名善入住出。

(還)謹按調心之法。雖具於右矣。又如永嘉之六種料揀。不可不知。故錄于左。

永嘉集曰。六種料揀者。一識病。二識藥。三識對治。四識過生。五識是非。六識正助。第一病者有二種。一緣慮。二無記。緣慮者。善惡二種也。雖復差殊。皆非解脫。是故總名緣慮。無記者。雖不緣善惡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性。此二種名為病。第二藥者。亦有二種。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謂不念外境善惡等事。惺惺。謂不生昏住無記等相。此二種名為藥。第三對治者。以寂寂治緣慮。以惺惺治昏住。用此二藥。對破二病。故名對治。第四過生者。謂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緣慮。因藥發病。故曰過生。第五識是非者。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乃緣慮。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緣慮。亦乃入昏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但歷歷。兼復寂寂。此乃還源之妙性也。此四句者。前三句非。後一句是。故云識是非也。第六正助者。以惺惺為正。以寂寂為助。此之二事。體不相離。猶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為正。以杖為助。脩心之人。亦復如是。

明宗篇上(前三篇。論修禪之事。此二篇論修禪之理。事理合一。可與說禪矣。雖然。此二篇乃禪宗之玄談。非淨業之實事。似非所急者。但淨業既熟。舍妄歸真。則此理不可不預究也故並錄之)

楞伽經曰。第一義諦者。但唯是心。種種外相。悉皆無有。彼愚夫執著惡見。欺誑自他。不能明見一切諸法如實處。大慧。一切諸法如實者。謂能了達唯心所現。

宗鏡錄曰。本靜禪師云。汝莫執心。此心皆同前塵而有。如鏡中像。無體可得。若執實有者。則失本源。常無自性。圓覺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楞伽經云。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則不生。維摩經云。法非見聞覺知。且引三經。證斯真實。

華嚴經云。遊心法界如虗空。則知諸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虗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種即佛境也。是為觀心。

今宗鏡所論。非是法相立有。亦非破相歸空。但約性宗圓教以明正理。即以真如不變。不礙隨緣。是其圓義。若法相宗。一向說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向說非真非妄。此二門。各著一邊。俱可思議。今此圓宗。空有二門俱存。又不違礙。此乃不可思議。若定說有無二門。皆可思議。今以不染而染。則不變隨緣。染而不染。則隨緣不變。實不可以有無思。亦不可為真妄惑。斯乃不思議之宗趣。非情識之所知。

萬法從緣。無自體耳。體而無自。故名性空。性之既空。雖緣會而非有。緣之既會。雖性空而不無。是以緣會之有。有而非有。性空之空。無而不無。何者。會則性空。故言非有。空則緣會。故曰非無。非有非無。何獨言語道斷。亦乃心行處滅也。如是。則名體既空。言思自絕。可謂萬機泯跡。獨明真心矣。

真如者。遣妄曰真。顯理曰如。觀和尚拂此義云。無法非真。何有妄可遣耶。則真非真矣。無法不如。何稱理可顯耶。故如非如矣。斯則無遣無立。為非安立之真如矣。此釋甚妙。故信心銘云。良由取捨。所以不如。立即是取。遣即是捨。今無遣無立。道自玄會矣(上俱宗鏡錄)。

肇論曰。心亦不有。亦不無。不有者不若有心之有。不無者。不若無心之無。何者。有心。則眾庶是也。無心。則太虗是也。眾庶止於妄想。太虗絕於靈照。豈可止於妄想。絕於靈照。標其神道而語聖心者乎。是以聖心不有。不可謂之無。聖心不無。不可謂之有。不有。故心想都滅。不無。故理無不契。理無不契。故萬德斯弘。心想都滅。故功成非我。所以應化無方。未甞有為。寂然不動。未甞無為。經云。心無所行。無所不行。信矣。

黃檗心要曰。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已來。不曾生。不曾滅。無形無相。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虗空。無有邊際。不可測量。唯此一心即是佛。

蓮池禪師曰。靈明洞徹。湛寂常恒。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

(還)謹按蓮師又云。言性有二。兼無情分中。謂之法性。獨有情分中。謂之佛性。今云自性。且指佛性而言也。由此觀之。已上諸篇所言者。法性也。法性與佛性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論性其無餘蘊矣乎。

攷證 傳云。靈者靈覺。明者明顯。日月雖明。不得稱靈。今惟至明之中。神解不測。明不足以盡之。故曰靈明。徹者。通也。洞者。徹之極也。日月雖徧。不照覆盆。是徹而未徹今此靈明。輝天地。透金石。四維上下。曾無障礙。盖洞然之徹。靡所不徹。非對隔說通之徹。云洞徹也。湛者不染。寂者不搖。大地雖寂。不得稱湛。今惟至寂之中。瑩淨無滓。寂不足以盡之。故云湛寂。恒者久也。常者。恒之極也。大地難逃壞劫。是恒而未恒。今此湛寂。推之無始。引之無終。亘古亘今曾無變動。盖常然之恒。無恒不恒。非對暫說久之恒。云常恒也。非濁者。云有。則不受一塵。非清者。云無。則不捨一法無背者。縱之則無所從去。無向者。迎之則無所從來。言即此靈明湛寂。不可以清濁向背求也。舉清濁向背。意該善惡。聖凡。有無生滅。增減。一異等大哉二句。贊詞。大者當體得名。具徧常二義。以橫滿十方。竪極三際。更無有法可與為比。非對小言大之大也。真者不妄。以三界虗偽。唯此真實。所謂非幻不滅。不可破壞。故云真也。體者。盡萬法不出一心之體。體該相用。總而名之。曰真體也。不可思議者。上明而復寂。寂而復明。清濁不形。向背莫得。則心言路絕。無容思議者矣。不可思者。法無相想。思則亂生。經云。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是也。又法無相想思亦徒勞。經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是也。故曰。心欲緣而慮亡也。不可議者。所謂理圓言偏。言不能盡。經云。一一身。具無量口。一一口。出無量音。如善天女窮劫而說終。莫盡。是也。故曰。口欲談而詞喪也。故用此四字。總結前文。盖是至極之名也。末句結歸。言如是不可思議者。當是何物。唯自性乃爾。

龍舒淨土文真性說曰。金剛經十七段。其大意。不過言真性皆無所有。如虗空然。此虗空謂之頑空。頑空者。直無所有。而真性雖如虗空。而其中則有。故曰。真空不空。頑空則可以作。可以壞。若此地實。掘去一尺土。則有一尺空。掘去一丈土。則有一丈空。是頑空可以作也。若此器本空。以物置之。則實矣。此室本空。以物置之。則實矣。是頑空可以壞也。若真性之空。則不可作。不可壞。本來含虗空世界。烏可作乎。無始以來至於今日。未甞變動。烏可壞乎。真性中俱無所有。無得而比。故不得已而以頑空比之。是般若心經云。是諸法空相。謂諸法皆空之相。乃真性也。終之以空中無色。以至無智亦無得。謂真性中皆無所有如頑空中皆無所有也。既皆無有。然有一切眾生者。乃真性中所現之妄緣耳。大槩言之。真性如鏡。一切有生者如影。是真性中所現之影也。影有去來。而鏡常自若。眾生有生有滅。而真性常自若。生滅既除。真性乃現。盖生滅者妄也。真性者真也。故楞嚴經曰。諸妄消亡。不真何待。此性上自諸佛。下至蠢動含靈。初無有異。其異者皆妄也。

又妄想說曰。楞嚴經第一卷。佛與阿難七次論心。終之以尋常所謂心者乃妄想耳。非真心也。真心即性也。圓覺經謂眾生妄認六種塵緣為自性相。是尋常所謂心者。乃六種塵緣之影耳。謂此心本無。惟因外有六種塵緣。故內現此心。若外因有色。內則起愛色之心。外因有聲。內則起愛聲之心。外因有香味觸法。內則起愛香味觸法之心。盖真性如鏡。六種塵緣如形。此心如影。若外無六塵。則內亦無此心矣。此心豈不為六種塵緣之影乎。形來則影現。形去則影滅。而性鏡則常自若。故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此三心皆妄想心也。故有過去未來現在。若真心。則無始已來。未甞變動。烏有過去未來現在者乎。不可得者。謂無也。此三心皆隨時滅壞。故云不可得。

(還)謹按法性佛性。其性未始不一。而或真或妄。其機未始不同。故以龍舒之說總結之。

考證

七次論心

楞嚴經云。佛問阿難。汝心何在。答。在身內。如是七問七答。佛皆破其妄所。意在顯真。

同类推荐
  • 大日如来剑印

    大日如来剑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utobiography and Selected Essays

    Autobiography and Selected Essays

    The purpose of the following selections is to present to students of English a few of Huxley is representative essays. Some of these selections are complete; others are extracts. In the latter case, however, they are not extracts in the sense of being incomplete wholes.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鹦鹉洲

    鹦鹉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湖小史

    西湖小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殿下,君四爷来了!!

    殿下,君四爷来了!!

    身为血族三亲王的萧钰被一个人类害死了(当然,最主要的是她本身的懦弱),重生之十六岁时,女扮男装,步步为营。但,谁告诉她,这个君四爷是神马情况!!!!!!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尽管有诸多的压力,尽管有诸多的苦闷,生命的长河都是无止境的,用你的人生阅历,用你对人生的睿智感悟,来正确面对你处的任何一种困境。本书在于让人们认识抑郁和抑郁症的特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学会自我诊断,更重要的是掌握消除它的方法。
  • 契约缠身:国民校花,有点甜

    契约缠身:国民校花,有点甜

    身为“人工制造”的第二人类可可冬止重生了。原本只想好好做个平凡人的她完全没想到会被牵扯到种族大战中。别和她提什么吸血鬼殖民地全球公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她只想好好的坐在学校里学习ABCD当个三好学生,至于那些不开眼跑来的找事的人,打死就好了。拯救世界她没兴趣,但是撩妹打渣男,教育几个极品学生,她还是很在行的。【女主很强,男主更强,反派逆天,欢迎入坑,BIUBIUBIU】
  • 闪闪奇遇记三:恶棍乌鸦吉姆

    闪闪奇遇记三:恶棍乌鸦吉姆

    《闪闪奇遇记三:恶棍乌鸦吉姆》生性邪恶的乌鸦吉姆做尽了坏事,在林中残忍地偷吃鸟蛋,让曾经平静的森林陷入了悲伤和恐慌,他还使起小聪明,耍得蓝松鸦警察团团转,究竟是法网恢恢还是魔高一丈呢?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 红楼迷梦之国士无双

    红楼迷梦之国士无双

    泱泱红楼,重重迷雾,慧心黛玉静堪迷局繁花之下,有暗流汹涌,笑面之内,有险恶之心。林家女儿有傲骨,宁赴清流不入污渠死而后生,看才情卓绝的黛玉怎样破茧成蝶;历尽波劫,慧黛玉终成无双国士。阅尽了人间险恶,看淡了儿女情长,心怀济民之志的黛玉,反而更令人着迷,是默默守候的如玉君子,是狂情肆意的异族王者,还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他,他,他,都是绝世男儿一时之选,可哪一个才会是妹妹的归处?
  • 哈利波特之天生反派

    哈利波特之天生反派

    当穿越到哈利波特的世界,却发现自己穿的是一个二世祖反派——德拉科·马尔福不对啊,我是直男啊喂!这个略晋江的设定是怎么回事?嗯,家里挺有钱的,也有地位。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逍遥个几年之后伏地魔回来了,连家都没了,政治成分大有问题的老爹混得惨得看不下去。那么问题来了。是当个好人还是坏人呢?看样子两边的大腿都不好抱啊。
  • 败给非校花

    败给非校花

    被男人甩的杜杀杀,像个弃妇,得了种叫“硬恋期”的病,处处受人同情,316宿舍的美女们,每天都过着杯洗交加的日子,这年头当个美女咋就这么难捏,看什么看,没见过“非校花”吗?有钱帅哥了不起呀,边去……
  • 玫瑰耳朵

    玫瑰耳朵

    在没有那束玫瑰之前,阙如英在绿鸟广告公司的分量,绝对要比现在更轻。这是吴丽霞很久以后才品出来的。尽管,现今的武汉时尚中人要形容一个男青年的恶俗,说他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捧着一大把火红的玫瑰挤公共汽车抢座位,是绝对的毒辣。但是,阙如英不是男青年,阙如英也没有捧着玫瑰花挤公共汽车抢座位。人家阙如英是一个年近四十的嫂子,人家却每周一定时收到一束匿名的玫瑰花。送鲜花的是花店的小伙计,怯怯的眉毛,眼睛都没有长醒的一个毛头小伙子,每周一的九点却准时推开绿鸟广告公司策划部的门,训练有素地说,阙如英女士,这里有您的十一朵玫瑰花,请您签收。
  • 冰山总裁的贴身神医

    冰山总裁的贴身神医

    【火爆爽文】会武功,懂医术! 新书《豪门战神》正式上线qq阅读,给你们不一样的精彩! 欢迎进入豪门俱乐部群:81748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