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5200000027

第27章

古杭雲棲寺蓮池禪師 袾宏 校正

檇李桐邑淨業弟子 莊廣還 輯

淨土兼禪章

論淨土禪宗

(還)謹按永明禪師云。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言二者之貴於相兼也。柰何中峯大師又云。禪與淨土。理雖一而功不可並施。脩之者貴於一門深入。則二者似又不可得兼矣。將如之何而可。噫。不觀諸蓮池禪師之言乎。師云兼之義二。足躡兩舡之兼。誠為不可。圓通不礙之兼。何不可之有。由此言之。淨土兼禪之說。不待辨而自明矣。況石機禪師著蓮社釋疑論。有淨土為先之說。夫既以淨土為先。則必以參禪為後。今雖曰相兼。但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又何疑於中峯功不並施之說乎。

蓮社釋疑論曰。或云參禪第一。或云念佛為先。畢竟如何用心。兩無一失。答。參禪欲了生死。念佛亦欲了生死。生死不了。二者虗名。盖生死者。即我今要參禪念佛之心耳。若能了知。何法不備。禪宗覔心無處。即登祖位。蓮宗心佛兩忘。亦躋上品。以此證之。二宗何別。但蓮宗行人。恐在娑婆。佛難值故。境強觀淺。仍被流轉。故此發願。親近彌陀。如孩子近母。則無湯火之虞。禪宗亦發願。願生中國。正信出家。但恐力微耳。若有力。如阿難云。五濁惡世誓先入。地藏云。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苟具此力。何必往生。但愧我等。幸逢聖教。稍有一知半解。終是力微。若不求生淨土。親近彌陀。如彼孩子。一失湯火。則難救矣。可不求生淨土為先耶。

豫行篇(見袁氏坐禪要訣)

脩禪之法。行住坐臥。總當調心。但臥多則昏沉。立多則疲極。行多則紛動。其心難調。坐無此過。所以多用耳。然人日用。不得常坐。或職業相羈。或眾緣相絆。必欲靜坐。遂致蹉跎。學者須隨時調習此心。勿令放逸。亦有三法。一繫緣收心。二借事煉心。三隨處養心。何謂繫緣收心。唐人詩云。月到上方諸品靜。心持半偈萬緣空。自俗人言之。心無一物。萬緣始空。今云心持半偈萬緣空。此理最可玩索。盖常人之心。必有所繫。繫之一處。漸束漸純。半偈染神萬妄俱息。故云。繫心一處。無事不辦。究實論之。即念佛持呪。及參話頭之類。皆是妄念。然借此一妄。以息羣妄。大有便益。學者知此日用間。一心不亂。專持佛號。行住坐臥。綿綿密密。無絲毫間斷。由是而應事接物。一切眾緣。種種差別。而提撕運用。總屬此心。吾參祖師活公案。不參凡夫死公案。又何間斷之有。何謂借事煉心。常人之心。私意盤結。欲情濃厚。須隨事磨煉。難忍處須忍。難捨處須捨。難行處須行。難受處須受。如舊不能忍。今日忍一分。明日又進一分。久久煉習。胸中廓然。此是現前真實功夫也。古語云。靜處養氣。閙處煉神。金不得火煉。則襍類不盡。心不得事煉。則私意不除。最當努力。勿當面蹉過。何謂隨處養心。坐禪者。調和氣息。收斂元神。只要心定心細心閒耳。今不得坐。須於動中習存。應中習止。立則如齋。手足端嚴。切勿搖動。行則徐徐舉足。步與心應。言則安和簡默。勿使躁妄。一切運用。皆務端詳閒泰。勿使有疾言遽色。雖不坐。而時時細密。時時安定矣。如此收心。定力易成。此隨時方便也。

正脩篇

(還)謹按天台以止觀為禪要。故以止觀為正脩。淨業以念佛為禪要。故以念佛為正脩。所謂圓通不礙之兼。此之謂也。雖然。前章有念佛持法矣。此篇不亦贅乎。曰。前之念佛。所主在日課。中下乘事也。此之念佛。所主在兼禪。最上乘事也。設使日課之念佛而皆能攝心。則雖中下乘之因。實成最上乘之果。是篇誠為贅矣。苟不盡然。則桑榆之收。猶可救東隅之失。是篇其容己乎。

論攝心念佛(見淨土玄門捷要)

欲脩淨業者。可於淨室置一牀坐。却將從前無明煩惱等事。盡情放下。沐浴更衣。向佛菩薩像前懺悔。事畢上牀。須要端身正坐。閉目定息。微微動口。默念六字佛三五七聲。或十聲便止。默念默計南無阿彌陀佛一。南無阿彌陀佛二。南無阿彌陀佛三。從四至百。又依前從一至百。默念默計。或計五六十聲。妄情忽起。或見色聞聲。或意逐攀緣。皆是正念不切。使佛聲間斷。數目不清。不至于百。是莫作數。或是三迴五次。念不至百。定莫作數。或至九十九聲。唯少一聲。亦莫作數。直要佛聲數目。歷歷分明。方可作百之總數。計數之法。不可緣於外境。如念珠。及他物計數之類。總數別數。皆計於心中。或計一百。乃至一萬。數目分明。若無間斷。此是淨業相繼也。既有如是工夫。切不可生歡喜。若三迴五次。數不至百。亦不可生煩惱。若坐久。佛聲間斷。數目不清。緩緩下地。或掐數珠。或出聲持念。隨意自在。行住坐臥。隨時隨處。念佛或出聲。或不出聲。都不相妨。只要心念無令間斷。自覺事務稍定。還復上牀。依前默念默計。此是日間動靜念佛底節次。至於晨昏二時。必須向佛菩薩像前懺悔。復於牀上依前攝心。坐至夜深。身心倦怠。和衣歇息。欲脫衣時。必留襯衣。若欲歇時。須默念佛。不用計數。念至睡著。覺來抖擻精神。端身正坐。依前默念默計。若乃佛聲斷絕。數目不清。身心煩惱。緩緩下牀。或禮拜。或徑行。一心念佛。逍遙片時。還復上牀。攝心端坐如前。默念默計。此是攝心念佛底樣子也。

論數息念佛(蓮宗寶鑑亦不盡同)

大集經賢護品曰。求無上菩提者。應脩念佛禪三昧。偈曰。若人專念彌陀佛。號曰無上深妙禪。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坐禪三昧經云。菩薩坐禪。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初機脩習。未免昏散二病。須假對治。人天寶鑑云。凡脩禪定。即入靜室。正身端坐。數出入息。從一數至十。從十數至百。從百數至千萬。此身兀然。此心寂然。與虗空等。不煩禁止。如是久之。一心自住。不出不入。時覺此心。從百毛孔中八萬四千。雲蒸霧起。無始已來。諸病自除。諸障自滅。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爾時見徹。不用尋人指路也。今此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凡欲坐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禪定。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虗空等。久久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唯心淨土。

論參究念佛(見沈氏集錄上司)

念佛之人。欲要參禪見性。須要於淨室正身端坐。掃除緣累。截斷情塵。瞠開眼睛。外不著境。內不住定。迴光返照。內外俱寂然。密舉念南無阿彌陀佛三五聲。迴光自看云。佛即是心。心是何物。不得作有。不得作無。只今舉的這一念。從何處起。覷破這一念。復又覷破這覷破的是誰。參究良久。又舉南無阿彌陀佛。又如是覷。如是參。急切做工夫。勿令間斷。惺惺不寐。如雞抱卵。不拘四威儀中。亦如是舉。如是看。如是參。忽於聞聲見色時。行住坐臥處。豁然大悟。親見本性彌陀。內外身心。一時透脫。盡乾坤大地。是個西方。萬象森羅。無非自己。盖參禪乃寂照無為之法。不是塵世中說得的事。要在放下。澄心靜慮。方許少分相應。不須別舉話頭。但持一箇阿彌陀佛。自參自念。久久自有所得。

論實相念佛

宗鏡錄曰。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諸想不生。空寂無性。滅諸覺觀。是名實相念佛。

考證 實相念佛。即一心不亂。即念佛三昧也。名雖異而實則同。一心不亂。已見於念佛持法矣。今以念佛三昧之說。錄於左囗三昧者。梵語。華言正定囗蓮社釋疑論曰。或問楞嚴經云。念性元生滅。又云。以生滅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然則念佛不能契彼無生明矣。答。經不云乎。無所念心。修念佛三昧。夫無所念心。即般若也。般若之體。如大火聚。攖之即燒。所以觸有有敗。觸空空壞。豈生滅而能預哉。苟以是心念佛。則無生道於此顯然矣。云何不契無生耶。能知此者。方明念佛三昧囗西方合論曰。一切修行法門。言空即斷。言有即常。未為究竟。唯此念佛三昧。即念而淨。淨非是無。即淨而念。念非是有。達淨無依。即是念體。了念本離。即是淨用。是故非淨外有念。能念於淨。若淨外有念。念即有所。所非淨故。非念外有淨。能入諸念。若念外有淨。淨即有二。二非淨故囗中峯有詩云。心中有佛將心念。念到心空佛亦忘。此之謂也。

(還)謹按攝心念佛。念佛之始事也。實相念佛。念佛之終事也。二者固不可偏廢。至於參究數息二法。唯人量用。何以故。參究所以明吾真心。數息所以對治昏散。若已悟真心。既不昏散。則二法可不用故耳。

調和篇(見止觀禪要)

(每日功課之餘。申酉相交之際。刻期止靜。此雲棲之程規也。然止靜非坐不可。故以調和之法繼之)。

同类推荐
  • 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

    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ystem of Economical Contradictions

    System of Economical Contradic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草木子

    草木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芳谷集

    芳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凤乱江山

    凤乱江山

    新君登基,小宫女趁乱偷了大批金子欲逃离深宫,却不料被神秘侍卫抓了现行。为保性命,只好谎称肚子里怀了龙种……问题是,她连昏君的面都没有见过,情非得已,抄把菜刀敲昏某侍卫,偷偷蒙混过关。却不料,一不小心误把某大人物给强了……大人物威逼、昏君要滴血验亲……怎么办?
  • 英雄联盟之都市影流

    英雄联盟之都市影流

    在国外上学的杨澜偶然间得到了瓦罗兰大陆影流之主——劫的神魂系统,从此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开始了一段充斥着杀伐与征服的人生。“不要畏惧迷离之道,不要否定我,没有人可以逃离,切断他们最后一口气,悄无声息,大开杀戒。我,是黑暗之刃。”——影流之主劫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余光中亲自审定篇目,全面收录《听听那冷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我的四个假想敌》《山盟》《沙田山居》等多篇经典佳作。九十载人生沉淀,聊人情世故,谈游记见闻,撰文化随感,诉人生感悟。在余光中的文字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一份乡愁、记忆和青春。他瘦弱的身体里,有炽热的光,照亮了苍白年代里无数幽闭孤愤的心灵。
  • 学会选择 懂得放下

    学会选择 懂得放下

    学会选择,你的心灵得到了洗涤,生活就会变得简单。人生的苦楚源于不舍得勇敢放下。懂得放下,人生才会得到解脱.快乐才会一生相伴。人要学会选择,选择自己该做的事,才不会委屈了自己。人要懂得放下,放下心中难舍的痛,才不会迷失了自我。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程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应用、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应用、安全生产部门规章应用、《矿产资源法》和《煤炭法》应用、《矿山安全法》应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应用、《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应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应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应用。
  • 谜案故事

    谜案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紫微星主

    紫微星主

    修真百态,道法自然。陨落的星球,平凡人的悲哀。大浪淘沙中,且看每个人的求生之道。与天争,与人争,争争不息。为你讲述修真界的是是非非。
  • 柯亭词论

    柯亭词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藏人(天黑莫上山,夜半鬼藏人)

    鬼藏人(天黑莫上山,夜半鬼藏人)

    (新书《憋宝人》已经上传)三十年前,一支神秘的勘探队在大兴安岭深处全军覆灭,只有谷爷爬回来,背上刻满了地图,手掌上刻着“三十年后……”;三十年后,谷爷的外孙小七,在北京过着皮货店掌柜的悠闲生活,突然间得知一位猎人死在大兴安岭林子里,临死前扒开桦树皮,咬断手指在树干上血书小七的名字……为查明真相,东家组队上山,却发现另有两支队伍也在暗暗行动。经历种种后,他们被莫名的力量引到阴山狼城。这座神秘的城池,不仅没有城门,里面还遍布着巨大的人骨坑,狼窟,巨大的狼形石雕,半空中悬挂着手腕粗的铁链子,风干的肉干。一个足以颠覆想象的宿命轮回抹平了时间的痕迹……
  •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