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6900000003

第3章 “说学逗唱”溯源头(1)

相声既然是我国特殊的民族艺术形式,那么,它一定具有久远的发展形成历史。但是,遗憾得很,至少在清代以前,我们在古籍中并未发现很多关于相声的记载。这或许是由于这一民间技艺,被过去封建文人视为“末流”,不屑一顾,未予重视,但也不会不透露一些信息,如戏曲、小说那样,尽管材料零碎、片断,也还是斑斑可见的。因此,过去有人认为相声并无历史可言。而一般艺人只据口耳相传,也认为相声自清代始有,以前的寻本求源,不仅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这当然不符合相声发展的实际。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萌发、繁衍和成熟的历史。研究它们的形成轨迹,当然是研究其艺术规律的重要方面。相声自然不能例外。它的直接材料可能贫乏,但不应是我们回避历史研究的借口,反而应该益发逗起我们寻本求源的兴趣。

相声虽然是一种单纯的口头艺术,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的艺术手段并不单调。恰恰相反,就像戏剧被称为“综合艺术”一样,相声的艺术手段也丰富多样——带有一定综合性。“说学逗唱”历来被相声演员作为他们学习的“四门功课”,实际这是四种不同的艺术手段。“说”指叙述表白能力,“学”指声情模拟能力,“逗”指戏言巧辩能力,“唱”指声乐表现能力。它们分别成为不同形式、不同节目、不同演员的各自不同特长,并且相互融合、渗透在整个相声的艺术特点之中。比如,单口相声和对口相声中的“一头沉”(逗哏为主、捧哏为辅的形式)是以“说”为主,对口相声中的“子母哏”(不分主次、互为捧逗的形式)是以“逗”为主,而另外一些对口形式则以“学”或“唱”为主。演员也由于他们各有所长而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特征。显然,这四种手段不是自天而降、突如其来的。它们其实也是当初形成相声的四项因素,表明这一形式不是从单一胚胎中直接发育而成,而是如“杂花生树”——吸收了多种营养,融合了多种因素,经历了长时间的种种扬弃和筛选、分离和黏结、沉没和升腾,最后才达到稳定而趋于成熟的形式。这自然是艺术史,特别是民间文艺史上常有的多源合流的现象。它的四项因素,特别是“说”、“逗”两项因素,也渐渐被突出、生发而成为相声艺术的重要特征。“说”不仅是语言手段,也还指相声的表现方式;“逗”不仅指对话形式,也还指相声的喜剧内容。“说”、“逗”结合使相声成为具有喜剧风格的说唱艺术,而不是戏剧或其他曲种。而“学”和“唱”则分别附着在“说”与“逗”之中,使“说”、“逗”的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它们之间又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令人感兴趣的是,一旦把这四项因素放进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它们果然与相声形成和发展的关系极其密切。因此,我们可以说:相声的可证之史虽短,相声的可溯之源却极长!

“逗”——讽刺传统

讽刺艺术源远流长,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国风”里,就有“善戏谑兮,不为虐兮”的诗句,提出了讽刺的原则和标准:“戏谑”指的是语言轻松,“不虐”指的是内容严肃、不过分。轻松的形式和严肃的内容相结合,这正是讽刺的美学和道德准则。因此,即使像孔子这样士大夫阶级的代表,也承认诗可以“怨”和“刺”,以便在民歌中“观风俗,知得失”,不断地调整统治阶级的政治杠杆。据说,至少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以讽刺为职业的艺人了。他们开始在民间,后来才走进宫廷。当时人们把他们称为“俳优”。“俳”本身就有“滑稽谐谑”的含义。“优”是艺人——演员的通称。当然,他们也还兼有歌舞表演的技能。这些人多是作为统治阶级的玩物,或为体现统治者“从谏如流”的政治目的才被弄进宫里的。先秦时期俳优活动已相当活跃。司马迁《史记》的《滑稽列传》里,专门记载了一些优人如优孟、优旃、郭舍人等的活动。比如优孟“贱人贵马”的故事:说的是楚庄王的爱马死了,非要以“大夫”的规格礼葬。群臣左右以为不可,楚庄王硬是不睬,说:“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这时,优孟走上宫殿仰天大哭,他说以“大夫”的规格太低了,应该以“人君”的仪式礼葬!这样才能使诸侯知道大王“贱人而贵马”。于是,楚庄王才醒悟到自己的错误,请求良策。优孟提出以“六畜葬之”:“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说得通俗一些,优孟就是建议把马切巴切巴放进锅里,搁些作料,让人们大嚼一顿!楚庄王终于采纳了优孟的意见。又如,优旃讽刺秦王的故事: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要扩大“御园”多养珍禽异兽,也是无人敢于劝阻。优旃即说:“好!多养禽兽,敌人如果从东方打来,我们把麋鹿放出去,只要用鹿角就可以把敌人顶回去!”这当然是荒唐可笑的,秦始皇终于改变了自己的主张。以后秦二世继位,又要把城墙油漆一遍,优旃仍说:“好!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秦二世也改正了他的错误。俳优的这些活动虽然是“进谏”,但却颇有艺术性,显示着他们“善为笑言”的艺术才能。这是一种“顺其所好,攻其所蔽”的讽刺方式,即不正面、直接地反驳对方的论点,而是采取“顺竿爬”的方式,接过论敌的论点,并同时给以引申、发挥,在夸张、强调论敌观点的同时,使他们自己发现自己主张的荒谬、错误。这当然是一种相当聪明的方法,既批评了朝政又保护了自己。因此,司马迁表扬他们“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这种聪明的表达方式古人称为“滑稽”。从字面解释,“滑稽”就是语言滑利、出口成章、词不穷竭的意思。它的特点是“言非若是,说是若非”,往往把俳优的本意隐蔽、曲折地,甚至以相反口吻巧妙地表现出来。这正是我们民族的幽默形式,表现了我们祖先思想和语言的敏捷。

虽然,俳优们所从事的还不是自觉的艺术活动,但已经具有明显的娱乐性质,可以视为我国古代逗笑艺术的滥觞。这种抨击政治、关心时事的讽刺传统,到唐代“参军戏”有了突出的发展。“参军”本来是一种官职,后汉称作“参军事”(参丞相军事),它的职分是参与军务。晋以后谘议、录事之类的幕僚也称为“参军”。到了唐代,“参军”兼做郡官。“参军”所以成为一种艺术活动,是在十六国时代,后赵石勒因为一个担任参军的官员贪污了官绢,就让一个优人穿上官服扮成参军模样,由另外的优人在一旁戏弄他,于是,这种讽刺行为就渐渐成为自觉的艺术活动,称作“参军戏”,并从一个角色发展为两个角色,被戏弄的叫作“参军”,戏弄他的叫作“苍鹘”。两个人一愚一智、一主一从,以一问一答、一庄一谐的形式进行表演。其在唐代宫廷里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优伶。这种形式被一般学者认为是我国戏剧的雏形。但他们只有角色的轮廓,并以即兴表演为主,时时跳进跳出于情节内外,绝似后来的对口相声。因此,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它是相声的滥觞,或者就是“古代的相声”。我们且看高彦休《唐阙史》的一段“三教论衡”,它描写的是当时著名“参军戏”艺人李可及讽刺儒、道、释三教的故事:

其隅坐者问曰:“既言博通三教,释迦如来是何人?”曰:“是妇人。”问者惊曰:“何也?”对曰:“《金刚经》云:‘敷座而坐。’或非妇人,何烦夫坐,然后儿坐也?”上为之启齿。又问曰:“太上老君何人也?”对曰:“亦妇人也。”问者益所不喻。乃曰:“《道德经》云:‘吾有大患,是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复何患?’倘非妇人,何患于有娠乎?”上大悦。又曰:“文宣王何人也?”对曰:“妇人也。”问者曰:“何以知之?”对曰:“《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吾待价者也。’向非妇人,待嫁奚为?”上意极欢,宠锡甚厚。翌日,授环卫之员外职。

这是当着皇帝进行的一场表演,如果我们把它转译一下,很像一篇现代相声:

乙 (隅坐者,下同)既然你说你精通三教的教义,那么,释迦如来是什么人呢?

甲 (李可及,下同)是个女人。

乙 怎么会是女人?

甲 《金刚经》里说:“敷(读夫)座而坐。”如果不是女人,她怎么会叫丈夫、儿子坐了自己才坐呢!

乙 噢!那太上老君是什么人呢?

甲 也是个女人!

乙 啊?

甲 《道德经》里说:“吾有大患,是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复何患?”“有娠”——如果不是女人,她怎么会怀孕呢?

乙 那……孔夫子是什么人?

甲 女人。

乙 怎么见得?

甲 《论语》里说:“沽之哉!沽之哉!吾待价(《论语》原文作贾,这里故意读作价)者也。”不是女人,孔夫子怎么会等着出嫁哪!

在这里优伶用的是“谐音双关”的手法,把“敷座而坐”歪解成“夫坐儿坐”,“有身”歪解成“有娠”,“待价”谐音为“待嫁”,以开玩笑的形式,嘲笑了当时不可一世的三教的尊严。因此,古书上称赞他“滑稽谐戏,独出辈流”、“智巧敏捷,不可多得”。像李可及这样杰出的优伶在唐五代还有黄幡绰、敬新磨等许多,他们或以非常的智巧奚落了“天之骄子”——皇帝的骄横,或以惊人的胆识挞伐了阶级剥削的黑暗,在笑的艺术史上写下了生动的讽刺篇章。比如,后唐庄宗喜好优戏,一次他自扮“参军”,在庭前大呼:“李天下,李天下何在?”敬新磨即跑上前去,毫不犹疑地给了他一记耳光,弄得群臣惊恐,庄宗也要发作。这时,敬新磨正颜厉色地说:“理天下者,只有一人,你在这里又在喊谁?”结果庄宗反而化怒为喜。敬新磨无非是借题发挥,借恭维“李天下”的言辞,在这位“太岁头上动了土”,替人民群众出了气。再如,也是唐五代时,王知训统治宣州,苛政暴敛,民不聊生。于是,在一次“弄参军”时,“苍鹘”问“参军”道:“你是什么人?为何装神似鬼的?”“参军”说:“我是宣州土地神。只因王知训搜刮土地,我无地藏身,所以至此。”这真是入木三分地揭露了贪官污吏的丑行!令人解颐的笑声中,蕴含着愤怒控诉的眼泪,正是我国讽刺艺术的精髓!它举重若轻,言近意远,讽刺的锋芒比古代俳优益发犀利,手法也益发老练成熟了。

“参军戏”至宋代发展为“滑稽戏”,更向戏剧形式靠拢,但也还不就是戏剧,而是一种“杂耍”——比唐代的“参军戏”杂得多,因此也叫宋“杂剧”。角色有五个之多,体制也已形成,一般有四个段落:开始叫“艳段”,当中是“正杂剧”两段,最后是“散段”。五个角色中以“付净”、“付末”为主。“付净”就是原来的“参军”,“付末”就是原来的“苍鹘”。他们的特点是:“付净色发乔”——善于装憨作傻,“付末色打诨”——善于插科打诨。基本保持了“参军戏”智愚相对、咸淡见义的相互关系。在这几个段落中“艳段”最杂,不仅有说有唱,还有武技表演。“正杂剧”两段则演述比较完整的故事,并且仍以谐谑为主。讽刺时政是它的艺术特长,古书中都强调它“本是鉴戒或隐为谏诤”的作用,这正是自俳优以来的战斗传统。只可惜数以千计的宋金“杂剧”底本皆已失传,今天我们只能从其他散见的古籍中窥测一些“滑稽戏”的风貌。比如《三十六髻》,说的是宋徽宗宣和年间,“童贯用兵燕蓟,败而窜”。于是在一场“杂剧”演出中,有三个女婢登场,她们每人的发式各不相同:一个“当额为髻”口称蔡太师家婢,一个“髻偏坠”是郑太宰家婢,又一个“满头为髻”即童贯家婢。优伶问她们发式各有什么讲究,第一个说这是“朝天髻”,第二个说这是“懒梳髻”,至第三个则说:“我们大王刚刚用过兵,这是‘三十六髻’也!”——“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艺人正是“哪壶水不开提哪壶”,以“髻”和“计”的谐音,尖锐地讥讽了童贯的逃跑主义!再如《二圣环》,说的是南宋初年徽、钦二宗被金人所擒,宋高宗偏安江南。在一次给他演出的宴会上,一个优伶“总发为髻”,头戴“双胜交环”。另一个优伶问他:“这是什么环?”“二圣环——取迎还二帝之意。”这个优伶上去就打他的脑袋:“二圣环?为什么放在脑后?”据说,这个勇敢的优伶因此下狱而死。下面,我们再看一段《我国有天灵盖》的节目,也是讽刺南宋偏安、高宗无能的。不妨把它转译为相声:

甲 若要战胜金人,我国必须处处相敌。

乙 对!金国有粘罕。

甲 我国有韩少保。

乙 金国有柳叶枪。

甲 我国有凤凰弓。

乙 金国有凿子箭。

甲 我国有锁子甲。

乙 金国有敲棒!

甲 我国有……天灵盖!

同类推荐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画出来的生命:走进影视动画艺术的殿堂

    画出来的生命:走进影视动画艺术的殿堂

    本书主要从历史与社会、人文与生态方面对动画作品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动画的组成元素进行理论分析,挖掘其蕴藏的艺术内涵。让读者逐步跟随作者的脚步进入动画的神圣殿堂,去探索这种独特文化带给我们的无与伦比的动画艺术之美。其次,在动画影片的实践研究中,讲述动画艺术的人文与生态,评述在动画作品中存在的生态伦理观,从而让艺术作品体现深切的社会意识和高度的人文关怀。在本书的最后,对当前动画技术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本书通过对当代戏剧种种现象的分析,并结合戏剧史、戏剧理论和外部文化环境的视角,梳理了当代戏剧危机的根源在于交流语境的危机,并进而探讨了交流重建的可能性,试图为戏剧的未来打开思路。从文化继承的角度来讲,本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是指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全书呈现的装饰艺术也是美化了生活,其内容从《欧美各国的装饰艺术》、《美国的装饰艺术》等多国方面的装饰艺术。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热门推荐
  • 三更夜半

    三更夜半

    本篇小说讲述的是军统上海站由于被叛徒出卖全军覆没,万般无奈军统只好紧急唤醒雪藏特工九影重组上海站,由此展开一系列暗杀与报复行动。然而,九影却屡屡受挫险些再次全军覆没,在危难之际以代号红木犀为代表的中共上海地下党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捍卫民族尊严。
  • Suicide Blonde

    Suicide Blonde

    Vanity Fair called this intensely erotic story of a young woman's sexual and psychological odyssey "a provocative tour through the dark side." Jesse, a beautiful twenty-nine-year-old, is adrift in San Francisco's demimonde of sexually ambiguous, bourbon-drinking, drug-taking outsiders. While desperately trying to sustain a connection with her bisexual boyfriend in a world of confused and forbidden desire, she becomes the caretaker of and confidante to Madame Pig, a besotted, grotesque recluse. Jesse also falls into a dangerous relationship with Madison, Pig's daughter or lover or both, who uses others' desires for her own purposes, hurtling herself and Jesse beyond all boundaries. With Suicide Blonde, Darcey Steinke delves into themes of identity and time, as well as the common - and now tainted - language of sexuality.
  • 较量

    较量

    共产党员张凤山带着使命从延安回到家乡文城,在码头接头时因为叛徒出卖被抓,文城地下党几乎全军覆没。在这种情况下,张凤山只好努力迷惑敌人的视线,扮作富商子弟,暗地里依然不动声色的传递信息,为保全组织作出了坚韧的努力,坚定的守住自己的使命。
  • 重生异能妻:最强首席霸爱上瘾

    重生异能妻:最强首席霸爱上瘾

    (重生异能+女扮男装+可攻可受)林谨言:我不介意让你占点便宜。黎慎行:如果我介意呢?林谨言:……穿上白西装,她是万人敬仰的魔术界最年轻泰斗,坐上赌桌,她是庄家闻风丧胆的赌坛魔术手;脱下西装,她是红透半边天的影后,也是最年轻的世界记忆大师冠军。重生一世,林谨言只以撩到黎爷为己任,见面就抱,高兴就亲,兴致来了撩到他想杀人,但是抱歉……撩完就跑,概不负责!
  • 另类偶像

    另类偶像

    就是在大歪鸡出道的偶像,后面怎么样,慢慢看吧,不会写简介!
  • 你是我不可名状的欢喜

    你是我不可名状的欢喜

    “你说喜欢我,有多喜欢?”他懒懒的坐在沙发上,突然问。“世上人千万,只喜你一人。”她一边收拾着餐桌,一边回。“嗯哼,那,为我去死能做到吗?”他挑眉追问道。“如果是你希望的,我会做的。”她收拾餐桌的动作停下,抬起头,注视着他,目光平静,语气认真。哈,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人呢,傻瓜一样的人,他噗嗤一声弯着腰笑了。不过,不坏呢,被人赤诚真心喜欢的感觉。
  • 叶小梵异世修神记

    叶小梵异世修神记

    水自在新书《重生娇娃虐渣忙》已经上传,欢迎大家踊跃跳坑,管杀管埋哈!叶小梵叉腰怒吼:“靠,老娘助人为乐,积德行善,为毛会穿越重生?”冥界主管一脸尴尬:“拘,拘错人了。”看女主在剑仙漫天飞,妖魔满地跑的异世界拥神器、训渣男、踩白莲、破奇案、收神兽当萌宠、钓妖神当老公,踏上嗑药成神的玄幻之旅。
  • 永世帝唐

    永世帝唐

    唐朝,一个胡风犹存的时代。唐朝,一个玄学、佛学、儒学并行的时代。唐朝,一个华夏文明重新崛起的时代。唐朝,一个令后人又爱又恨的时代。.......唐朝多了一个现代的灵魂,开始进入帝国的时代。
  • 情的夙愿

    情的夙愿

    莫笙,是二十一世纪的女神,靠演艺为生,实际上她样样都会。一次拍摄过程中,她被人陷害,失去了生命。但,她的灵魂却穿越在三千世界的任何地方,她就是宇宙中二神之一的——月樱女神。
  • 续画品

    续画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