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5700000014

第14章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少尉

大喜爷是我一回村必定要探望的老人。

按着军衔来衡量,解放战争期间,大喜爷曾做到“少尉”的位置——排长。

退伍后,二等残废的大喜爷需要借助木拐才能走路,他在村里做着很重要的事情,他是村里的邮递员兼播音员。广播的时间和内容都不固定,大多是些寻人启事、广告之类。回村时,偶尔能听到他的声音笼罩整个村子:“那个疃东头来了炸油条的,两块钱一斤,谁想买就去买哈!”或者:“那个王二发呀,你在哪里赶快家去,你家来客了!”不管寻人启事还是广告,都免费,并且重复三遍,播出及时。

我必定要探望大喜爷是因为在他那里,我有一份类似青年志愿者的义务。

大喜爷负责村里的书信邮递,谁家不识字,他也给读读信。我帮大喜爷写信。谁家需要写信,由我来代笔。每次写信,大喜爷总是非常庄重,摆出饭桌和文房四宝,擦了又擦。我也会立刻进入角色,用长辈的口气,给那些出门在外的人写一封家书。那些年,人们寄信用的都是大喜爷自己的优抚款,这使人们一直认为寄信是不花钱的。

这已是数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人们大多用电话联系,大喜爷腿疾日益沉重,单拐变成双拐,头发胡子也全白了。

送了几十年的信,大喜爷没有收到一封寄给自己的信。他没有子女,也没有亲人,他与这天网恢恢的世界没有一丝瓜葛。

走进大喜爷的家,他正架着拐在切菜,一束韭菜,一刀、一刀。黄昏正静静逼近这个单身老人的家——院子里没有一只活物,一床窄窄的铺盖卷在炕里边,阴暗、潮湿的怪味,大喜爷坐在炕沿上吃煮韭菜,每一声吞咽都沉重可闻。

同类推荐
  • 白话文学史

    白话文学史

    民国十年(一九二一),教育部办第三届国语讲习所,要我去讲国语文学史。我在八星期之内编了十五篇讲义,约有八万字,有石印的本字。
  • 资乎者也2

    资乎者也2

    《资乎者也2》与许多高大上的人生指导不同,此书中大多观念,皆为作者曾经的思维误区之反省。传统、权威的不容质疑和不敢质疑,混混然地囿于“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一旦开始觉察与思辩,生命便又呈现鲜活的欣欣然。文化与文明日趋多元,对同样一个观念,将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的不同见解并列在一起,本身便是一件非常有趣又值得玩味的事情。况且,每个观念后面都给每个读者留了一席思考的空地……
  • 大都魂魄

    大都魂魄

    2008年的第29届奥运会,让北京成为全球瞩目的城市。尽管作为六朝古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的政治心脏,北京无疑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名的城市。但是要想让世界全方位地了解中国,认识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北京生活工作了50多年,他对这座城市充满深情。2005年1月14日召开的北京奥组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这位身居高官的“老北京”,用庄严的语气,向国际奥委会承诺:要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 志摩美文

    志摩美文

    同他的诗歌一样,徐志摩散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质,是其个人身心的真诚表白。无论是“草青人远一涧流”的淡雅篇什,还是“凤鸣碧梧暗香浮”的浓艳之章,均无一不是其真挚情情的流泻,是他诗歌另一形式的异化与延伸……这,使得他的散文少了些理性与思辨,氲氤于字里行间的,是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情思。徐志摩的散文非常情绪化并富有个性:《印度洋上的秋思》《我所知道的康桥》《欧游漫录》等满含着玫瑰花般的浓艳与葡萄酒般的醇香;在《伤双栝老人》《我的彼得》等篇章里,缱绻的情丝则如溪涧水般静静流淌……本书汇集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分“屐痕”、“自剖”、“心香”、“文思”四辑。
  •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本书收有“大浪淘沙”、“马站着睡觉”、“茗余琐记”、“四合院的话题”、“初冬的春意”等散文。
热门推荐
  • 明月珠(中国好小说)

    明月珠(中国好小说)

    荣耀祖是八旗子弟,解放前过着锦衣玉食、游手好闲的日子。解放后,地位一落千丈,等同于一个小市民,而命运也奇迹般地将他自小讨厌的一个与他同名的大白蓍安排住在了同一个院落。两人磕磕绊绊,相互看不起。大白蓍的儿子在容家院子里捡到了一颗神奇的珠子,此珠不同的人拿去看,可以看见不同的景象。容耀祖认为此物一定是他家的宝物,想方设法想夺回来。他伙同情人金盘的哥哥金毛设计绑架大白蓍的儿子,目的是得到那颗神奇的珠子。而结果呢,珠子到了他们手上却如同一颗石头。这颗珠子到底是赝品还是宝物?到底是谁留下的?后来又落入谁人之手?荣耀祖的命运随着这颗珠子在文革中又会有怎样的起伏?……
  • 曾经,我们是恋人

    曾经,我们是恋人

    作者的评价:四分搞笑三分纠葛两分痛苦一分罪建议大家先看下35章后的那些章节摘要,再决定是否应该继续看下去,这是我的初次,很多朋友对此都很是不屑,我也知道自己的文学功底压根就没有。但是决定写,就是一种追求,不图别的。就像爱上那么一个人,就会决定永远去爱。他一心只想在这所学校浑浑噩噩地混到大学,却总是会无意间邂逅上因自己而纠葛的女孩。他只想安安心心地做着小公务员和超市店长的儿子,无奈亲生父亲总是百般相求。一夜间,他平淡的生活不再平静,他成了几个女人暧昧的对象,他成了商业巨子司徒青的儿子。女人的纠缠、朋友的背叛、仇家的追杀,下面呢?当然不可能没了。额错了,额真的错了,前35章真的不该发的,那是我的历史性左倾路线错误。如果她能看到,我会对她三个字说:请永远陪着二五。貌似不止三个字了。。。。。
  • 死亡锯幻影(上)

    死亡锯幻影(上)

    青峰一直在镜头下盯住那个巨大的电锯,电锯触碰鸟山的一刹那,他的手忽然一抖,似乎有什么不妙的地方。电锯确确实实是从鸟山的身体上切过了,但那不是魔术吗?可鸟山的身体明显是正在经受巨大的痛苦,她张开嘴仿佛努力在克制叫喊,四肢奋力地想要挣脱铁锁。接着,青峰看到血迹渐渐在红色衣服上晕开。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慢下来的幸福:别让聪明阻挡了快乐

    慢下来的幸福:别让聪明阻挡了快乐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生命本身的意图和意义,是人类存在的目标和终点。”我们整日在浮躁现实中奔忙,追求的最终归宿正是幸福。然而每当被问及是否幸福这个问题,却鲜少有人会给出肯定的答案。在许多人眼中,幸福等同于财富、权利、地位,因此,只有足够聪明的成功人士才称得上幸福。殊不知,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聪明并无法帮我们找寻捷径,有时甚至还会成为阻碍幸福的“绊脚石
  • 妖娆丹药师:傻王追妻

    妖娆丹药师:傻王追妻

    堂堂古武世家的中医学天才穿越成为:倚天大陆梅家最无用的嫡出废材七小姐梅吟雪!十系废物!武技废材!家族肆意压榨欺辱,未婚夫公然悔婚!一旨婚配,废物配傻王!认命?笑话!从此后,契灵兽,逆乾坤,覆手翻青天;踏苍穹,炼丹药,傲然立世间!只是为何身边会突然多了一个他,与她一起浴血踏歌,拖刀天下。银脸覆面,白衣翻飞,羽扇轻摇,邪意妖娆,他是谁?(作者非琉璃心,有不喜欢看的亲,可以点右上角的关闭按钮,腾讯这么多的文,总你喜欢的。恶意留言就不需要了,你们直接离开就可以!)
  • 大周群侠传

    大周群侠传

    大周皇帝昏庸无道,江国大举入侵大周国土,半壁江山都以陷入江国之手。大周王爷狄阎罗勾结江国卖国求荣……引起一场大周天下英雄救国起义之事,重明山聚集天下英雄共同推翻昏庸皇帝,狄阎罗野心勃勃派领史文豪,屠杀重明山的英雄。顾嵊父母被史文豪屠杀,引起顾嵊寻找史文豪的复仇之路,顾嵊得到任武神的传授,身怀《金刚武神躯》《赤焰神掌》八大绝学闯荡江湖……一边是国难当头,一边是血海深仇。史文豪为了躲避顾嵊的追杀,在龙华寺出家当和尚,史文豪引起一段武林纷争,栽赃陷害顾嵊屠杀六大门派的徒弟,顾嵊成为武林公敌。顾嵊被栽赃陷害,将江湖闹了个天翻地覆。在楚筱离的帮助下洗脱了罪名,也从中得知圆德就是杀害父母的仇人。
  • 大唐鬼才:李贺传

    大唐鬼才:李贺传

    这是一部在结构上不同寻常的人物传记作品。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解构传主的一生,而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着重写了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得隽、举进士因讳遭毁、任职奉礼郎等决定人生命运和走向的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下篇以李商隐为向导,通过对李贺姐姐的走访,引出李贺的外貌长相、个性特征,进而系统地追溯出其家世背景、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命运结局等。作者把李贺生平事迹、性格命运同介绍李贺诗歌的名篇佳作紧密结合,在诗歌中寻找重要的人物或事件,更着重分析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才华,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李贺的天纵奇才和悲惨命运。作品语言优美,充满感情,深具画面感。
  •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上)

    江湖名门“先天无极派”掌门人俞放鹤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亲眼目睹父亲惨死却无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亲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杀害。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这些人却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恶意的玩笑,还是这“复生”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阴谋?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