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8000000005

第5章 学科建设发展与规划(4)

因此,在我国力争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倡导大学实现特色优势发展的今天,各个高校都应该把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模式向科层与矩阵结合的组织结构转变,以此发掘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三、学科发展的模式

(一)学科建设的发展动力分析

我国学科建设的发展,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国家层面、社会领域、人才市场以及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四个方面。

1.以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以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为动力的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国家重点学科的设置,其学科建设主要集中在部属院校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以学科为依托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以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为目的,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截至2007 年,我国共组织了三次评选工作,共评选出全国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7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2.以新型领域科技发展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学科与科技、产业的紧密结合是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科教兴业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新型领域科技、产业的突飞猛进,为高校学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各级政府部门在省级重点学科设立和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围绕本地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大力开展特色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集群的建设。例如:重庆市“十二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学科建设的“适应需求原则”,“在学科发展战略选择、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经费投入和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必须立足于适应我国特别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支柱产业、新型战略性产业、重点领域的人才和科技需求”;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围绕首都积极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战略部署,重点建设首都经济、现代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都市农业等10个学科群。不仅如此,学科与科技、产业的结合,已逐步突破原始的单一学科或几个学科与产业的协同发展,转而向更为复杂的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上来。因此,新型领域科技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建设,势必成为未来学科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

3.以社会需求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社会人才需求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事业和新型领域科技发展不仅直接推动了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社会人才需求,这就要求学科在强调自身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功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探索和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环境,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此延伸学科为社会服务的触角,增强学科发展的后劲储备,是学科长远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4.以学科自身发展为动力的学科建设

无论是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新兴领域科技推动,还是社会人才需求,均是学科发展的外部动力因素,除此之外,学科内部自身发展规律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学科内部发展规律,是指学科在产生、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从其发展逻辑上看,一般需要经历起步、发展、提高三个阶段;从其发展趋势上看,会呈现“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是分化与综合的高度对立统一”的规律。因此在外因的影响和推动下,学科要实现健康发展,还应遵循学科的内在发展规律,如果失去了学科自身发展这一内在动力,仅仅依靠外部动力的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将会失去目标,甚至误入歧途。

(二)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

基于上述学科发展动力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归纳出,学科发展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的发展模式,即:以国家重大发展目标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以新兴领域科技发展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发展模式、围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发展模式。

四种类型的学科发展模式之间,不是单独孤立或取一舍三的存在关系。对于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或者某个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发展模式的选择也会不同,甚或几种兼而有之。同时,四种类型的学科发展模式也不是一种绝对的划分,他们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存在着交叉。

“以国家重大发展目标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适用于大学或科研院所的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密切相关的高水平学科领域的发展。同时,这一发展模式也是“围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发展模式”的深化,是围绕着以两院院士及骨干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学科团队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模式。

“以新兴领域科技发展为中心的学科发展模式”适用于与行业紧密结合、与企业协同创新的理工科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当然,如果相应的新兴领域科技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该模式也就与第一种发展模式相互融合。

“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发展模式”是一种普适性的学科发展模式,当然,在学科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这一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存在差异,但作为大学主要职能之一的人才培养,学科的这一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在学科发展初期或中期,社会人才需求是学科发展的主要发展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其最主要的任务,这个时候该发展模式在学科发展中是以显性方式得以表现;然后当学科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将成为这类高水平学科的主要任务时,人才需求的导向在学科发展中以隐性方式而储存。

“围绕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学科发展向高层次、高水平阶段过渡的时期,以高水平领军人才对学科进行带领和引导,以实现学科由量变为质变的一种发展模式。当然,正如前所述,当以国家重大任务目标进行科研攻关时,也存在这一发展模式,只是此时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是由顶尖的学科团队而组成,是一种更为宏观层面的“带头人”学科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学科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沉淀;同时,学科发展本身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对象,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创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复杂的、灵活的,没有统一的约定俗成,也没有固定的理论范式。本文试从学科的内涵、学科的管理、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学科发展的主要模式等方面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一定的探索,以期为广大的学科建设者和管理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和建议,共同为学科的发展与繁荣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杨俊,郭跃)

基于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现代大学跨越式发展途径

重庆师范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过近60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由一所单一的师范专科学校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师范大学。学校的发展进步,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学科建设不动摇。学科建设是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的基础、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突出特色优势,才能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一、学校学科建设整体现状

“十五”以来是我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工作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领导,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分层建设,整体推进,使学科建设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学科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已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 000余人,其中教授199人,副教授440人,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500余人,其中博士270余人;博士生导师15 人,硕士生导师350 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市级学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等30余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科研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二)学科综合优势突出,学科门类覆盖面广,科学研究基础较好

目前,我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17个、包含二级学科硕士授权90余个,以及教育专业硕士、农业推广专业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考古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翻译专业硕士、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和工程专业硕士,学科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先后建有运筹学与控制论、动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教育学、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市级重点学科;拥有教育部最优化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活性物质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运筹学与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动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以及运筹学与控制论、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光学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等5个市级高校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重庆市儿童发展与教师教育等5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近100 项,科研经费达5 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7 371篇,SCI、EI、ISTP( CPCI)三大检索收录论文731篇,出版著作429部,省部级科研获奖47项。

(三)学科体系结构日趋合理,学科优势特色逐渐形成

通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新的学科点不断崛起,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即形成以教育学科为特色,文、理学科为优势,涵盖十大学科门类的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其中,教育学科作为我校的特色学科,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研究为一体,独树一格;同时,还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同行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文、理学科。

比如市级重点学科“运筹学与控制论”,通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支以年轻博士和教授为核心的创新团体,学科群体实力雄厚,科研成果显著,在国际国内学术界影响较大,其优势地位已经形成。市级重点学科“动物学”在寄生无脊椎动物学、资源昆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鱼类学等3个研究领域上,在学术界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子课题、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课题、博士后基金课题等项目多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4年被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市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发挥学科群体优势,在中国抗战文学与文史研究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市级重点学科“地理学”围绕三峡库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形成了区域旅游规划、城乡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与灾害管理等三个研究方向。此外,市级重点学科“专门史”关于中国区域文化史和三峡文化史的研究,市级重点学科“特殊教育学”关于特殊儿童心理诊断的研究,“光学工程”关于高功率激光器的研究,“旅游管理学”关于重庆市区县旅游规划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区域经济学”关于库区经济与山地经济的研究,也使这些学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重庆市和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四)研究生综合素质高,社会评价良好

自1986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授权单位以来,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目前学校的17个学院在十大学科门类、71个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领域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同时还开展有非全日制的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以及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工作,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3 000人,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始终把质量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特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我校研究生在校期间平均每人发表2篇学术论文,其中有不少论文在学科级刊物上发表。我校研究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社会评价,毕业生中有一半以上考取博士研究生。在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我校每届毕业研究生都有人获优秀硕士论文奖。此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校一些知名教授还依托国内其他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这些博士生也都顺利地获得了博士学位。

(五)办学条件良好、实力较强

学校占地3 300余亩,其中图书馆建筑面积1 .2 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80 万册,报刊8 000余种,馆藏文献资料位居重庆市高校第三位。实验室建筑面积52 756 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8 500万元,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 222台(件)。高速宽带校园网络覆盖全校,教学管理与办公已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

同类推荐
  • 我们怎样读书

    我们怎样读书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一书的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9)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百余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最草根生活

    最草根生活

    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国平民阶层生存状态的纪实力作。以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为时代大背景,展示了一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经历,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历经动荡曲折,遭遇种种不幸,然而他们处惊不乱,依照自己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世态万象,作为“小人物”艰难而韧性地活在这个巨变的大世界。
  •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热门推荐
  •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销售工作中,心理那点事儿还真是不得不琢磨,否则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忤逆了客户的“心”。《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并非学术著作,其内容旨在通过故事和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带读者轻松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 大学教师的工资条(2005-2006)

    大学教师的工资条(2005-2006)

    最近,网上攻讦很多,因为俺在凤凰《一虎一席谈》里表述了一个观点——“人类社会分出阶层并不可怕,分出阶层利于激励勤勉,鞭策后进,这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分配制度的基础,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阶层对低阶层没有关爱。”——这意思一出,一帮希(稀)奇古怪的网名便炸了营,纷纷断章取义,说阿忆讲了,要把财富全给精英,让劳动人民饿着,因此这个叫“阿忆”的人,应该是北大最无耻的副教授。
  • 陌少的后世宠妻

    陌少的后世宠妻

    一次意外,让多才多艺全能助理李千雪触碰了时空之门,跌入了梦境般的时代。那个经常被她嫌弃的娱乐公司总裁陌羽,却成了一个清风霁月、对她不屑一顾的禁欲系二少爷!二人成婚还是被女方各种阴招逼迫而成!而她死心塌地追了五年的人气偶像于白,到了民国,却成了赫赫有名的戏剧大师,并且二人还有着一段纠缠不清的曾经,相爱相恨。如果只是一场梦,她真的想快点醒来!这个时空一点都不好玩!甜宠文,不是很霸道的总裁文!欢迎入坑!
  • 青梅竹马之帝君追后

    青梅竹马之帝君追后

    他与她从小青梅竹马,只是她从不知晓。一方君主,一缕残魂,她为他甘心入宫,为他打理后宫琐事,不再做自由的鸟儿;而他为她废弃整个后宫,只专宠她一人。但,一场阴谋,一张皇纸毁了他们之间所有的感情,她走时,天还是那么蓝,连一丝云彩都没有;花还是那么娇艳,连一丝败谢都没有;连皇宫中的琉璃砖瓦都不曾改变半分;抚上脸颊,依然是原先的样子,可他却不再信任她了……『看小说享受的便是过程,我们都知道,不管经历什么,他们都会在一起,只是给我们的感觉不同罢了,为了更贴切故事,念念修改了简介,希望大家喜欢*^_^*』另外,念念隆重推荐《昭花册》这本书,里面有关于念念的故事哟~至于真假,你们猜呀~
  • 海上那群男子汉

    海上那群男子汉

    本书由前远洋大副梁斌撰写,书中讲述了31个中国远洋海员在世界各地遇到的真实故事,在越军炮火中撤离的最后一艘中国船拒绝带走华裔姑娘,巴拿马圣诞夜的肚皮舞娘与中国海员的情感交流,主人公钓上一条大鲨鱼,女海员的风流事……真实地告诉你发生在远离陆地的远洋船上的事。
  • 逆梦奔走

    逆梦奔走

    女主人公小敏为寻找三年前意外失踪的表哥南生,走进了南生生前到过的前镇,发现了一系列难解的谜题........
  • 宫妃难为:三十六计宠妃计

    宫妃难为:三十六计宠妃计

    苏浅一粒感冒药下去,穿成了北岚王朝苏府的嫡小姐。关键是!剧情还不按套路来?!没有继承原主记忆的苏浅为了不被整个苏府当成谋害大小姐的妖孽,怀着满腔悲愤踏上了入宫为妃的这条不归路。他,是君临天下的帝王,清冷寡淡,没有一个女子能入他的眼。原以为此生终将孤独一人,那个鲜活动人的小姑娘却在不经意间住进了他的心。于是被深度欺压的某浅咆哮:为嘛作为皇帝的女人不仅要伺候这位祖宗,还要和各路争宠的牛鬼蛇神日日斗法?!宫妃难为,本姑娘不干了!“因为,只有你。”某男人的深情告白让苏·傲娇·浅老脸一红,“这辈子,我苏浅赖定你了!”——这世间有大好河山,唯独你是我的情之所钟。美貌霸气小姐姐X淡漠痴情闷骚帝,1V1,SC
  • 我的身体有地府

    我的身体有地府

    别人修炼的是紫府元婴,他修炼的却是地府十八层地狱。一个黑色的小球,让他的修仙之路和别人完全大相径庭,同样的修真功法,别人修炼出来的是紫府,他修炼出来的却是地府,别人炼气,他也炼气,然而别人炼气凝丹,他炼气凝结出来的却是地狱刑具。不同的修炼道路,不同的战斗方式,不入流修真世家的小公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感悟,在这个修仙者的世界里,踏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条成神之路。
  • Living Democracy
  • 不夜之神

    不夜之神

    她乃灵气所化天生强大,因此受人嫉妒被奸人所害,在自爆前用最后一丝力量逃到下界交易重生,却不想遇见一个人前冰冷、禁欲、强大,人后腹黑、狡诈、强大的男人,当两者相遇,节操对她说再见,脸皮被他丢干净。她因他改变,他为她除敌。片段一:两人,一个在水上泡温泉只为她能自己上来,一个在水下憋气等他离开,最后她忍不住上来喘气却被他抓住。片段二:夜晚,当她进入房间第一眼欣赏了一副美男出浴图,该看的看了不该看的也看了。他贱贱道:“夜夜,我是你的人了。”她怒道:“这是我的房间。”片段三:“娘子~我来了~”某人扑过来。身后的属下默默转身:这是主上?该不会是假冒的吧?(作品将不定期更新,上学码字,放假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