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4400000007

第7章

唐代银杏虽有尊长之位,但太少了,寥寥几棵,与年岁拼搏着,撑着皱纹笑在秋风中,有点凄凉。因此,去看的人并不多。若要领略银杏真正的盛典,必数海叶阁。平日只觉得是茂密的院中树林,到了那些天,居然喷涌出漫天金黄。银杏又高又密,因此这种金黄有一种让人无法逃遁的压迫感,压迫得魂魄俱融。

整年安静的海叶阁,会在银杏盛开的那些日子,向扬州市民开放。

赵弼臣还特地邀请各界朋友前来观赏,院落里熙熙攘攘,笑语连连。不请自来的市民更多,赵弼臣支派全府仆役都来接待。

其实他也不反对在这些日子开放藏书楼,让各色人等见识见识。但三位阁老竭力反对,理由很多。最后达成协议,锁住藏书楼的书库,但要开放藏书楼最大的客厅嘉乐堂。嘉乐堂里悬挂着不少名人书画,可让市民参观。

辅仁书院的学生也来凑热闹,既看树,又看人。这些日子在这个宅院里,他们已经像半个主人,热情地向市民们引路介绍。

让他们眼睛一亮的是,扬州城里很多昆曲班子的演员也来了,其中有不少是年轻女子。

这些女子与街坊间的女子不一样,漂亮,大方,谈吐不俗。演员要经常面对各种观众,没有不大方的;而她们所演的昆曲又文辞讲究,使她们的话语也斯文雅致。

昆曲女演员们见到辅仁书院的学生,都会略略躬身致意,然后目光一闪,快速地打量一下,转身与女伴一起轻笑。对此,学生们有点猝不及防,立即就腼腆了。

在客厅嘉乐堂,两个女演员看着锁住的书库,大方地询问坐在那里喝茶的学生:“请问,这里边也该有汤显祖和洪昇的作品吧?”

那两个学生还没有学到过汤显祖和洪昇,皱着眉头想了想,说:“不清楚。他们是学者还是诗人?”

两个女演员笑着说:“是学者,也是诗人。”互相看了一眼,又转身看书库的门,说:“里边一定有。”

这时,从客厅的角落传来一个苍老润厚的声音:“当然有。《牡丹亭》和《长生殿》,我们藏了不止一个版本。”这是邹阁老。

两个女演员一听到老人的声音,连忙快步迎过去,走到邹阁老跟前,深深鞠了一躬。其中一个女演员说:“尊长,我们演过那两个本子,但都是手抄的,很凌乱。这里收藏的本子,什么时候能借我们一读吗?”

邹阁老说:“欢迎来阅读。我们还藏有汤显祖、洪昇的诗文集,你们也可以参考。昆曲作品,海叶阁藏得很全。”

这一下,把两个女演员乐坏了。她们又深深向邹阁老鞠了一躬,正准备转身离开,听到身边传来另一位老者响亮的声音:“邹阁老,今天你们这里真热闹!”

邹阁老抬眼一看,便站起身来:“哦,是孙掌门。你们辅仁书院的学生来了那么多,为我们添了不少人气!”

孙掌门对于美貌的女孩子似乎很敏感,虽然大声地与邹阁老打招呼,两眼却盯着那两位女演员。

“你们也来拜访邹阁老?”他问。

“不是拜访,是请教。”一位女演员说。她还笑着反问了一句:“听起来,您是辅仁书院的孙掌门?我们是昆曲班的,刚才还在商量,能不能到你们书院上学,再到这里读书呢!”

“欢迎,欢迎呀!”孙掌门两眼炯炯,满口答应。

邹阁老说:“昆曲大有学问。昆曲班的学员如果能到辅仁书院上学,是一件好事。”

“您老一言九鼎!”孙掌门转身对两位女演员说,“我会派一名助手到你们那里,看有几位报名。”

“学费贵吗?”一位女演员问。

“不考虑这些琐事。”孙掌门说,“如有杰出才艺,一切麻烦都免了。”

5

昆曲班女演员要上辅仁书院的事,出乎意料,遭到了书院学生的强烈反对。

这让孙掌门惊讶了。

他想,我为你们找来这么一批貌如天仙的同学,今后书院的日子会过得多么美妙,你们凭什么反对呢?

然而,学生们的口气越来越尖刻。

他们在书院走廊里贴出一张张不小的纸条:

“堂堂理义,岂可混杂艳歌浪舞!”

“士子受教,不与女子小人同席!”

“坚拒俗音市声,严斥丽容色相!”

“一唱何能入儒,百姿不成其学!”

“丝竹误国,昆腔伤魂!”

“学子九叩,掌门三思!”

“书院清净地,莫可乱心旌!”

……

其实孙掌门只要细细一想,应该能够明白学生反对的真实原因。

学生们都在垂涎女演员。但这种垂涎,只是偷视,只是暗想。一旦真让目标出现在眼前,必定处处自卑,手足无措。这自卑,不仅是对比女演员,而且也对比男同学中的竞争者。结果,越垂涎越自卑,越自卑越反对。中国历史上很多文人反对女子、女乐,多是出于这种悖逆心理。请看辅仁书院,除了那么多学生反对,教师们也火上加油。那些纸条上的字句,一看就知道高于学生的文字功力,肯定是经过教师修改的。可见师生一心,不分辈分。

自古以来,学生和教师中的“激进反对派”,看似道貌岸然,其实大半是出于垂涎和自卑。垂涎和自卑的具体内容,各个时代并不相同,但心理秘密却是一样。

很多扬州市民,都到辅仁书院来看走廊上贴着的纸条,一时成为全城话题。奇怪的是,连很多戏迷,也都站在学生一边。原来,戏迷之迷,是一种消费。他们也不希望被自己消费的艺人,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

招收女演员的事,当然没有成功。

这事的好处,是让那些天真的女演员看清了自己生存的真相,看清了自己台下观众的真相。这时,如果舆论转向,全社会恭请她们去上学,她们也不想去了。

那两个想阅览汤显祖、洪昇剧本的女演员,还是到海叶阁来了。经历了上学风波,她们的表情变得很成熟。而且,因成熟而典雅。

三位阁老和岑乙对她们特别热情,借以表明,真正的文人并不拒绝她们。

岑乙带着她们找到了汤显祖、洪昇的剧本,请她们在临窗的一张书桌前阅读。她们读了一会儿,手指就轻轻地打起了节拍。岑乙知道,她们一定是读到了自己演唱过的唱段。有时,她们还会很轻地哼出几句,却又连忙扭头看看四周,有没有影响别人。

过了一个时辰,她们起身还书,岑乙便轻声询问她们:“你们在梓园戏院,应该见过吴可闻本人吧?”

两位女演员一笑,说:“吴可闻只演独场。化妆室、上场道也都单独使用,有人守护着。只要吴可闻一开唱,我们就在台下一侧站立着,恭恭敬敬观摩。”

“你们会不会觉得,吴可闻这样躲躲闪闪,有点作态?”岑乙问。

“不,这是我们心中的神!”两位女演员异口同声。

两位女演员走后,岑乙想,那位黑衣人何求不来,自己再看吴可闻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真可惜。

6

那两位女演员来海叶阁看书时,已接近这一年的年底。银杏已经落尽,院子在寒风中有点凄凉。

阴云凛冽,有点要下雪的样子。但是等了好几天,下下来的只是一些雪子,并不积地。湿漉漉的城市,变得比大雪纷飞还要寒冷。

又要过年了,这是嘉庆四年的春节。

春节照理应该到梓园看戏,但是黑衣人何求还是没有出现。

正月刚过几天,初四的中午,传来一个惊天噩耗:乾隆皇帝驾崩。

扬州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发抖。大家都知道他年事已高,差不多九十岁了,而且已有新皇帝嘉庆接位,但还是不适应这位掌权六十多年的老皇帝离去。

官衙、楼宇、牌坊都披挂了“国丧之孝”,处处是抢眼的白幔、白练、白幅,黑幔、黑练、黑幅。酒楼停宴,梓园歇业,一切娱乐场所都闭门谢客。扬州就像是一个最有表情的老年贵妇,对家长的离世显得特别动容。

但是,国丧的气氛延续得很短。几匹快马传来廷报,朝中最有权势的和珅,在乾隆去世第二天就被查处,半个月后即令其自杀。

如此干脆利落,让全国上下兴奋不已。

处决和珅,不太容易。天下人人皆知,他最受乾隆皇帝信任,任职二十余年,通揽全国军政、财务大权。而且,和珅的儿子娶了乾隆的女儿;和珅的女儿嫁给了康熙的重孙;和珅的侄女又嫁给了乾隆的孙子。这层层叠叠的关系,竟被新皇帝嘉庆一刀斩断,而嘉庆又丝毫没有流露出对乾隆的不敬,这实在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见到过的霹雳手段。凭这手段,朝野对嘉庆皇帝钦佩不已。这年嘉庆皇帝三十九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更让人钦佩的是,嘉庆皇帝剪除和珅,没有过多地纠缠在民众很难判断的权力斗争上,而是非常通俗地展示和珅的贪污数额之大。这事并没有夸张,却让嘉庆皇帝立即具有了无限正义的光环。尤其聪明的是,这种无限正义中又包含着无限财富,因为和珅的巨额赃财正是自己的新政所必需。

和珅已经死了,不少亲信如福长安、苏凌阿、吴省兰等都一一裁处。接下来,就轮到那几个“军机章京”了。在刑具环绕的厉声逼问中,他们用半个月时间交代完了军机处的种种事项。最后,还提到了一次和珅亲自布置的“幻想式追寻”。

“幻想式追寻?”审问官一听,立即产生了警觉。在他们看来,和珅是天下最实际的人,一切“幻想”都会兑现,哪怕在天涯海角,也会手到擒来。因此,也就不存在“幻想”。

审问官觉得,这里一定又掩盖着一个重大案情。因此,他们再度精神勃发。

“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的声音放低了,却又把脸靠得更近。

当他们知道,和珅的这次追寻,是追寻明代海盗王直留下的巨额财富,立即就笑了起来。

果然,非同小可。

只要是和珅,对巨额财富,不可能半道歇手。

在继续审问中,“军机章京”叙述了追寻的简单过程。怎么找线索,分几项推进,如何锁定几个疑点,最后又为什么集中在扬州赵家,一个叫海叶阁的藏书楼。然而最后,终于排除疑点,未果而返。

审问官很警惕,说:“未果而返?怎么可能?这可是从来不言放弃的和珅!和珅很可能绕过你们,跳开一切中间环节,直接与赵家做了私下交易。这样的例子,在和珅大案中比比皆是!”

“军机章京”虽然早已遍体鳞伤,却还是摇头。他们告诉审问官员,连他们都没有去扬州,是派了几个黑衣密探去的,但黑衣密探也没进赵家。和珅本人,不可能亲自去做私下交易。

审问官一笑:“你们把自己的主子看简单了。我只问,扬州赵府的嫌疑,和珅本人是不是知道?”

“知道。我们直接向他禀报过几次。”

审问官又问:“后来是他下令停止追寻?”

“是。”

“那就对了,”审问官说,“一切都符合他瞒天过海的套路。他叫你们停止,是因为他自己盯上了,而且很有把握。如果没有把握,他必定让你们继续追寻。唉,倘若不是匆促倒台,贪污大单上又会多一笔扬州巨资。好了,狼迹就是路标,扬州赵府,应该并入和珅大案!”

几天后,几匹快马向扬州奔驰。

为了不“打草惊蛇”,没有立即关押赵弼臣、查抄海叶阁。但是,赵府的每个门口,都已派了衙役把守。同时放出传言:这与和珅大案有关。

7

“海叶阁可能与和珅有关?”扬州城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来观看。把门的衙役不允许赵家人出门,却不阻止市民在门外围观。

围观了几天,开始有一些纸张贴在赵府的围墙门口。署名都是“辅仁书院士子”,没写明是学生,还是教师,或者是掌门。

那些纸张上写的内容,好像出自“非常内行”之手。写出的毛笔字,更是娴熟、老到。

写了什么呢?请看——

“海叶阁客厅名嘉乐堂,此名实乃和珅本人之堂名,有其《嘉乐堂诗集》为证。巧合若此,岂非无因?”

“和珅字致斋,而海叶阁尊长邹阁老之字亦为智斋。致、智同音,请释其同。”

“和珅深信海叶阁秘藏倭寇王直巨财,故多次派人寻访。何谓海叶?只因王直副将名徐海、麻叶。今且问赵府何辩?”

……

这些句子写出来,要有不少文史背景。至少,要知道和珅的“堂”和“字”,知道王直副手的名,甚至还要知道邹阁老的“字”,那就远远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细看就可发现,拎着糨糊桶在贴的,是学生;但递给他们一卷卷写好的纸的,是几个年长的教师;在学生和教师背后不断抬手指点,又附耳说话的,是辅仁书院的孙掌门。

同类推荐
  • 评论家论温亚军

    评论家论温亚军

    身为武警,温亚军是带着陕西人特有的拗劲、闷劲,带着对于西部乡土的记忆和文学的执著登上文坛的。正如评论家孟繁华所言,他“不是那种暴得大名的作家,他是靠自己的韧性,以坚忍不拔的努力和探索获取对小说的理解和成就的,他从新疆一路走向北京,在红尘滚滚的文坛杀出重围”(孟繁华:《作为文学资源的伟大传统》,《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温亚军17岁参军到喀什,一待就是16年。
  • 弄堂

    弄堂

    时间一晃就跨过了一个世纪,现在我已是四十好几奔五十岁的人了。这个年龄段的人,被世纪之河分成了两半,一半河东一半河西。按理也不算老态,但是麻白的头发,已经乱七八糟像经冬的枯草。发呆成了标志。在许多静谧的场合,我们总可以看到一张靠椅上躺着一个试图理清头绪的人,像是睡觉一样眯着眼睛,边上放着一杯浓茶,在深沉地想很多很多的心思。
  • 回家(中篇小说)

    回家(中篇小说)

    晴空万里。台北桃园机场。旅客们相继登上一架巨型客机。一对老年夫妻从容走来。女的穿天蓝色旗袍,红色毛线外套;男的穿着普通夹克衫。他们手牵着手,轻声谈笑着。健步登上舷梯。男的叫姚铭道,82岁;女的叫周淑娟,77岁。客机腾空而起,冲向蓝天。这对老夫妻的眼眶里闪着泪光……女的说,终于可以回家了。男的说,这一天,等了整整六十年呀!两人对视了—下,幸福地微笑。机舱外云海滚滚,机翼下波涛汹涌……客机经过一个多小时飞行,飞抵杭州上空。周淑娟激动起来,高声叫,西湖……西湖……铭哥。
  • 京都第一案

    京都第一案

    1949年11月底,台北,国民党中央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朝一纸电文凝视片刻,紧锁的眉头忽然舒展,嘴角也溢出一丝笑意:他埋藏得最为隐蔽的几张王牌,正是为京都及周边小县的铁道而设,只要计划周密准确出击,没准儿扭转乾坤就在此一举———12月6日,也就是6天之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将乘火车赴苏联,与斯大林会晤。毛人凤霍地站起向机要秘书发令:立即命令大陆有关人员,不择手段,不惜代价,于关隘要津下手,一定要炸毁毛泽东乘坐的专列!
  • 阴阳师 第1卷

    阴阳师 第1卷

    日本平安时代,世界明暗未分,人鬼妖杂相共处。阴阳师安倍晴明,白衣飘飘,儒雅不羁;武士源博雅腰悬长刀,淳朴耿直。平安京异事频发,妖魅为祸,迷雾重重。看安倍晴明与源博雅,如何洞悉人心之咒,解决一桩桩动人心弦的诡奇事件!
热门推荐
  •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文史学者刘梦溪的学术精选文集。全书以现代学术和文化的反思与展望为论述中心。
  • 十方策

    十方策

    天地有十方,一策涂万灵谁得到十方策,谁便是天下主宰。只是……他算无遗策,唯独算漏了自己的心。
  • 逍遥侯

    逍遥侯

    李中易,本是最牛的中医,因车祸到了五代十国,附体在一个文不能科举、武不能提刀的废柴身上!这时候,儿皇帝石敬塘刚刚卖掉燕云十六州不久。后蜀国主孟昶,正在与花蕊夫人嬉戏。南唐后主李煜,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周世宗柴荣,做梦都惦记着北伐。北宋太祖赵匡胤,正琢磨着黄袍加身。这是混乱的时代,却也是李中易的时代!逍遥侯书友一群:75206776,欢迎兄弟们进群讨论!
  • 萌爱:误惹豪门继承人

    萌爱:误惹豪门继承人

    他们结婚,只不过是为了离婚。两年之后,江以沫跟她的初恋颜宴尘在他们共同的大学同学的婚礼上偶然相遇,那天,她在吊灯砸到颜宴尘之前,推开了他,当着自己现任丈夫夏炎烈的面。仿佛是笼罩了宿命的悲音,她深爱着颜宴尘,可是颜宴尘早已经将她忘记,她依赖着夏炎烈才能生存,可夏炎烈却只想将她从他的生活中剔出去。她一个人空寂艰难,跌跌撞撞的行走,拥有的甜蜜过往已经彻底失去,想要的灿然未来,却被一场场山呼海啸的权谋,彻底穿透。而错失了的情爱,一瞬倾覆,从此,那些旧爱新欢,终究也不过是可望不可即的镜花水月。
  • 许你漫天星海

    许你漫天星海

    那位传言高冷禁欲,俊魅妖孽的盛三爷暗戳戳的在微博上公布了结婚证照片,配字:我的妻子,司星翎。娇妻是巨头娱乐公司的CEO整个星城炸了众人表示对这段的婚姻摇头:两个强势的人在一起,绝对离婚,我们等着结果等着等着,等来的是三天两头夫妻两个甜蜜恩爱被偷拍的镜头比如从来没见着笑过的三爷居然对着娇妻笑了将近十分钟……比如两个人手牵手逛商场,三爷居然蹲下身亲自给娇妻换鞋再比如财经新闻的采访,这个深沉禁欲的男人扣着无名指上的戒指,目光柔和的看着台下某个方向,温声的分享自己在家的地位。对于盛三爷来说,她是星辰大海,也是他的人间四月,更是他一辈子的救赎。
  • 独家秘婚:影帝撩无度

    独家秘婚:影帝撩无度

    慕清尘,漫画家,模特儿。乍一看温文尔雅;以退为进,坑人于无形,人称六爷。六爷爱好:画漫画,看美男,腐天腐地的腐自家男人。六爷经典语录便是:“算了,别计较。”可是后来,惹了她的人,个个被她玩弄于鼓掌之中。如同脱缰的恶狼,谁惹上了便痛不欲生。……燕京宁家,最低调神秘的豪门,几乎没有人知道混迹娱乐圈的宁泊炎是宁家的继承人。宁泊炎,全民男神,孤傲影帝。乍一看高雅如兰;冷若冰山,狂妄不羁,人称宁鬼才,看得,却沾惹不得。宁先生爱好:护短,护短,一切都是为了护犊子。宁先生经典语录便是:“媳妇儿,别动,我好累,就抱一抱。”可是第二天,某人浑身酸软无力躺在床上仰天长叹:“男人都是骗子,特别是会演戏还好看的男人,就更不能信了!”某人满脸委屈突然侧身抱住:“是我新姿势解锁的不到位吗?再重新来一次?”“滚!”某人被一脚踢下床。……对了,宁先生还有一个经典语录:“谁敢动她一根汗毛,我定会让她很痛苦。”确实,宁先生够狠!*【伪情话】宁先生:“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若是我喜欢,那也是我的,包括你。”六爷:“没关系,大家分享嘛~”“分享?我你也打算分享?”宁先生满脸不满。“emmm,如果是男人的话我成全你们。”一脸认真。“那如果是女人呢?”满眼期待。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种人哪个女人敢勾引!”“万一我主动呢?”生气。某人满脸幽怨,心疼地看着旁边的人:“那我就只能打断你的腿咯。”“……”*多年后,宝宝问妈妈:“粑粑是怎么追到你的,肯定很浪漫,对吗?”浪漫个鬼,某女咬牙切齿。世人都说他是的块孤傲的冰块,握草!然而,他夜夜热情似火分分钟解锁新姿势,冰块什么的都是老流氓掩人耳目的外衣,卖萌耍贱需求无度才是真相!……【他是豪门贵公子,冷酷阎罗,也是叱咤风云的孤傲影帝。她是他的恶狼宠妻。】*********注③:喜欢此文,请加入书架,请日日追文,请投票送花【认真脸】注②:双洁,双处,1v1婚恋。
  • 心理学与微表情

    心理学与微表情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身体语言,挥挥手,露出微笑,皱下眉头,这些都是基本的身体语言。当你与熟悉的人交流,或者与陌生人擦肩而过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表情、身体姿势、手势、腿脚动作等,这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可靠渠道。当你能够轻松地看懂身体语言,娴熟地运用身体语言的时候,就可以向别人展现一个更丰富、更有魅力的自我,同时更加准确和透彻地理解对方的心理,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摩擦和误解,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一个身体语言高手自然也是一个沟通的能手,掌握并熟练运用身体语言会让你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 杂纂三续

    杂纂三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血

    龙血

    双眼所能捕捉到的只有重浊的黑暗,身之所处仿佛是洪荒的最初,世界的尽头。有什么东西滴落在地上,发出清悦的声响。那是无数人回忆的汇聚,宛如世上的第一滴玄溟水,渗进地面后迅速而无声地蔓延开来,延展成一线光阴。微光随之从地底泛起,一绺婉转而明澈的光芒朝阳初生一般漫漫然渗透黑暗,映照在征岚的眼底,使男子冰冷而坚毅的轮廓多了一丝暖意。他长身立在黑暗之中,注视着半幕光明——生命中总有那么些人是为了打乱命盘而出现的,一旦遇上了,一生跌宕起伏、千回百转,从头到尾都被改写。
  • 讲个故事有点甜

    讲个故事有点甜

    先是动物园。然后乱七八糟的东西混进去了。唔,不要嫌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