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4400000006

第6章

1

海叶阁里,很空闲。

原因是,书虽多,不外借。外面别的事,也不参与。

三位阁老读了一辈子书,早就厌了,再加上眼睛老花,更愿意释卷聊天。岑乙带来了年轻人的见识,他们感到新鲜,因此最愿意拉他。

“多读伤神!来,坐下,喝水。”他们在招呼他。

岑乙刚进海叶阁时要熟悉庞大的藏书格局,要补读很多没见过的书籍,舍不得在闲聊上浪费时间。但一年下来,该熟悉的也熟悉了,该补读的也浏览了,又有不少问题要请教,因此也愿意与老人聊天。但他不喜欢坐着,总是拉着老人在院子里边走边聊。

他说:“那么多树,那么多花,每天都不一样,我们不去,这院子就太寂寞了。何况,散步能让长者强健筋骨。”

三位阁老认为他说得有理,就乐呵呵地跟着他,天天绕着院子散起步来。几个人的脚步,让院子的每个角落都有了精神。

那天,走到东墙一道长久未开的边门那里,一股无可抗拒的烹调香味扑鼻而来。

岑乙与三位阁老都停步了。岑乙用手在鼻子前挥了挥,说:“太香了,应该是葱油吧,小时候家里常有,却从来没有这么香过。”

一位阁老说:“是葱油,却非同小可。平常的葱,平常的油,用平常的锅一熬,却出了奇迹。诀窍是,在热油中切下细葱,稍稍一熬就转小火,小得几乎没有。然后,花很长的时间慢慢等。”

另一位阁老抢着说:“一定不能熬焦,连棕黑色都过头了,只能是深褐色。你知道要熬多久?一个时辰。”

那位被打断的阁老又连忙把话接上:“在这个时辰里,满街满巷的气味都归它了,家家户户都在吞咽口水。”

邹阁老笑着总结道:“这就是中国饮食大义:至简至素,而成至香至味。迷倒了远近,却还只是一束葱、一勺油、一粒火。没有任何荤腥,没有任何加添。”

“花一个时辰熬葱油,做什么菜?”岑乙问。

邹阁老说:“不做菜,做主食,那就是葱油拌面。把那熬成的葱油放在一边冷却,就着手煮面条。选碱性稍重一点的,煮沸两遍,也放在漏篓里冷却。等两方面冷得差不多了,便拌在一起。”

岑乙问:“难道不是趁热把葱油倒下去?”

邹阁老说:“那就成了浇面和炒面了,太热络,低了一个等级。不像葱油拌面,在两相冷静中合成极清极香。这也符合人间交友大义。”

岑乙听得入神,问:“这么一碗葱油拌面,你们这几个大儒,为什么如此精通?”

一位阁老说:“精通,是因为着迷。”

“你们都会亲手操作?”岑乙觉得非常奇怪。

“遇到了一位老师,是个女孩。现在这香气,肯定还是她在动手。她曾经在赵弼臣先生的厨房里为我们做了示范。”一位阁老说。

岑乙又伸着脖子嗅了嗅,问:“她在动手?那是在边门外面啊,她怎么会在那里?”

“那是赵宅的别院,是主人女儿回扬州时的住所。那个做葱油拌面的女孩,是主人女儿的助手。”那位阁老说。

邹阁老说:“主人的女儿叫赵南,那个女孩叫小丝。我们只见过小丝熬葱油,却从来没见过赵南。”

“赵南,小丝,别院,葱油拌面。”岑乙归总了一下,又摇摇头。他觉得兴味无穷,又不可理解。

三天后,他们又散步到这里,没有闻到葱油香味,便谈起了别院。

邹阁老说:“这别院是赵宅最神秘的所在。据说是南宋末年那个奸相贾似道兵败后的避难处,大家觉得晦气,谁也不想进去。赵弼臣的女儿赵南出生在苏州外婆家,长大后也在苏州读女塾,母亲亡故后经常到扬州看望父亲,但不愿意住赵府正宅,便装修了那个别院。装修成什么样,没有见过。但我们见到了小丝,吃了葱油拌面,还向她请教了做法。一碗面都那么精彩,就可以推测别院里一定很精彩。”

“赵弼臣先生自己进去吗?”岑乙问。

“父亲当然要进去。他们父女感情很好。”邹阁老说。

“有没有可能与赵先生商量一下,什么时候带我们到别院看一眼?”岑乙问。

“绝无可能。赵南闭门杜客,更不许自己不在时有人擅入。别院里用的丫鬟、小厮,也是从苏州带过来的,都很警觉。”邹阁老说。

“赵南几岁了?”岑乙问。

“无可奉告。”邹阁老笑着说。

第二天散步时,又闻到那股葱油香了。为这香气,几个人在东墙边站了好一会儿,不再说话。

2

黑衣人这次与岑乙会面,情况全然不同。

还是在戏院二楼檐廊的茶座边,还是看吴可闻的演出,还是在岑乙落座后立即在耳边响起的声音。但是,声调不再低沉,而是变得爽朗,尽管还是说得很轻。

为这爽朗,岑乙转过头去看了一眼。

岑乙记得,在泰州初次见面时,黑衣人的眉眼是正常的,但到扬州之后却变得玄奥莫测了。几次在剧场里见面,都不敢细看。但今天,好像可以看了。果然,那人的眼睛也闪烁着笑意,等待着岑乙的目光。

黑衣人以前总是在头顶遮着一个黑色的“半头套”,故意侧头躲在阴暗处,看不清楚。今天他把那个“半头套”翻下在脑后了,又大方地迎着茶座上的烛光。岑乙一看,还是泰州见到的那张脸,鼻子很挺,但额头有点黯,目光中透露出机灵和干练。

岑乙笑着点了点头,算是“熟人重见”的招呼。

黑衣人说:“赵府的财源已经查清,不用再查。”

岑乙说:“照理我不该细问,但我已经带着这个疑问深入赵府这么久,还逗引几位阁老猜测过各种原因,因此请原谅,能否约略告诉我,一解心头之惑?”

黑衣人说:“现在告诉你,已无大碍。赵家自老翰林去世后,几代都在福建与人合伙贩茶,没有做大,却足以维持家道。到赵弼臣,与苏州巨富结亲,赵家商事业如日中天。他岳父在十年前撒手尘寰,赵家失去了靠山,但商事却更加兴旺,不知招得了何等英才。但是,这已经不是我们追查的范围。既然赵府自有商业上的财源,那就与王直的家谱和遗存没有什么关系了。”

岑乙一听十分吃惊,问:“你们怎么会对赵家的财源调查得如此周详?”

黑衣人说:“由于久探无果,军机处便向地方官府查询。他们那里,人员众多,查起来比我们方便。你的事,也就此了结。你若想继续留在赵府,也可以,若想再与我们一起办事,那就是查找扬州的老地库。”

“老地库?”岑乙问。

“这事倒不保密。在南京遇见一位退休的原工部侍郎,说他过去在工部旧档里看到,扬州城由于富贵千年,挖有不少老地库、老地道。若有隔代宝藏,如果数字很大,一定与地下有关。我们已请他什么时候返回京城,再到工部文档室仔细查阅。如果找到了相关记载和图表,我们再按图索骥。”

岑乙连忙说:“不,不,我是书呆子,不善于参与这种事,这你也看出来了。我还是留在赵府管理图书吧,因此还得感谢你为我谋取了一份满意的差事。”

黑衣人一笑,说:“我确实已经看出来了。那就留在赵府吧,我们也算是有缘相识。我姓何,宿州人,今后如果有事,还会按照原来的办法找你。”

岑乙说:“在泰州初见时你已经报了姓,却不知是哪个字。怎么,你与和珅大人同姓?”

“不。和大人的和有多好,禾苗就挨着口,张口就有吃。我这个何,整个是一个疑问,为何?为何?……而且,我是单名,一个求字,疑问更大了:何求?何求?”

“岑乙笑了。此刻他觉得这位叫何求的黑衣人有点可爱,以前只觉得有点可怕。于是便问,上次你已经告诉我是苏州人,怎么一点苏州口音也没有?”

何求一愣,笑着说:“仍然是口音和耳朵出现了误差。我家乡是宿州,不是苏州。听到过宿州吗?鼎鼎有名的灵璧石,就是我们那里出的。”

这么一说,气氛变得轻松。岑乙决定,要问一个搁在心中的问题了。

岑乙不好意思地说:“有一件小事,不知该问不该问。我们两次一起看戏,我都发现你感极而泣。这是为什么?那情节,不至于……”

“不说这个,不说这个。”何求用手拍了拍岑乙的手臂。

岑乙觉得,此人对我非常了解,而我对他却一无所知。既然话题已经拉开,不妨再追问几句。便说:“莫非有几段唱词拨动了心弦?”

何求侧身看了岑乙一会儿,终于说:“我只是联想到了家事。”

岑乙问:“家事?”

何求说:“我家里已经没有别人。本来还有一个,但是……哦,不说这个,不说这个。”

幕间休憩已经结束,吴可闻又要出场了。

3

半个月之后的一天上午,海叶阁突然热闹起来。

这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事。

很少露面的主人赵弼臣来到海叶阁,吩咐打开最大的客厅嘉乐堂。他身后,跟着几个人。

坐定后,赵弼臣介绍,年长的一位是扬州辅仁书院的孙掌门,两位年轻的,一位是孙掌门的助手,一位是巡抚的外甥。

巡抚的外甥从外公那里听说过海叶阁,这些日子到扬州游览,就顺便来拜访了。

海叶阁在默默无声中居然被远在南京的巡抚大人高看一眼,赵弼臣既惊讶又兴奋。辅仁书院的孙掌门却羞愧了,同在一城,居然没有往来。因此他诚恳地请求赵弼臣,能否让书院的学生定期来参观,甚至借阅藏书。

处于兴奋中的赵弼臣满口答应。他告诉孙掌门,任何时候都欢迎。他还看了三位阁老和岑乙一眼,对几位客人说:“藏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被人阅读,被人传诵。辅仁书院如果能充分利用海叶阁,是赵家之幸。”

三位阁老和岑乙一听都点头,但是也就轻轻地点了一下子,表情平静而严肃。他们还没有完全赞成主人赵弼臣的“大方”,总觉得辅仁书院在扬州士人间评价平平,这里还需要拦几道门槛。

倒是辅仁书院的孙掌门反应极快,说:“既然赵先生如此慷慨,我们书院也就立即响应。下午,我们就安排八十名学生来参观、阅览。”

赵弼臣连说,好啊,好啊。

辅仁书院学生的到来,并没有像三位阁老预想的那样混乱。那些年轻人很有礼貌。看到密集的藏书,只是捂嘴惊叹,没有动手去开函翻阅。步子放得很轻,并无高声谈论,也没有向阁老和岑乙提问。

这次,学生们是由孙掌门的那位助手带来的。学生们粗粗走了一遍,回到门厅,那位助手便向阁老和岑乙躬身,说:“初次打扰,不便拖延,今天的参观就结束了,学生们一定体会很久,得益很多。下次少不了再来麻烦。”

从此,辅仁书院的学生就来得很频繁了。他们既翻书,也在院子里散步。岑乙一直等着他们来询问与书籍有关的事情,却一直没有等到。主动与他们谈话,他们也有点躲避。

原来岑乙以为,是他们的掌门规定了纪律,让他们在海叶阁不要多开口,以免产生骚扰。但后来有一次,三位阁老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邹阁老年轻时曾在湖南、河南两个书院任教。另外两位阁老,也曾在别的书院讲过课。

邹阁老说:“他们不提问,是心中没有问题。他们不讲话,是肚子里没有话。他们不谈书,是实在不太懂书。”

“但他们是辅仁书院的学生啊,”岑乙说,“社会上一听都会高看一眼,怎么会这样?”

邹阁老说:“天下学问,多因自学。聚而授之,事倍功半。书院开课,只讲四书五经里的皮毛。其实连皮毛也说不上,只是皮毛上的浮尘。有点研究的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要讲一些研究成果,就有挟私之嫌。即使挟了,学生也听不懂。而事实上,书院里的教师,多数都徒有其名。”

另一位阁老笑着点头,说:“现成的例子,辅仁书院的那位孙掌门,名位不低,但我在朋友那里不小心读到他写的两首诗,那实在有点——”

他拖着一个字不说出来。

“有点弱?”岑乙问。

摇头。

“有点僵?”岑乙又问。

又摇头。然后一笑,说:“有点惨。”

“惨,还做掌门?”岑乙问。

“这就叫,饕餮掌门,百兽不近。哈,这样说就太刻薄了,写不好诗,不等于没有学问。”那位阁老说。

邹阁老接口道:“对,我们还是厚道一点。不管怎么说,浊世滔滔,利欲熏天,有人办学教书,毕竟是好事。”

这说得有理,大家都笑着点头。

以后辅仁书院的学生进来,大家也就不以为意了。学生们东看西看,阁老和岑乙也埋头做自己的事,彼此很自在。

终于有一天,岑乙把心底的一个疑问说了出来。自从他被黑衣人何求“训练”了一阵,他有了与别的文人不一样的头脑。

他问邹阁老:“辅仁书院的资金来自何方?是官方划拨,还是收取学费?收取学费肯定不够,因为书院的学生多数是贫寒子弟,有钱人家都会在家里专聘教席。我似乎听说,经费并非官拨,这是怎么回事?”

邹阁老只说了两个字:“隐捐。”

“什么?”岑乙没听明白。

邹阁老说:“隐捐,也就是无头捐献。捐献者隐姓埋名,把一笔资金打入钱庄,指定捐献的方向。一般隐指最多是两个方向,一是寺庙,二是书院。”

“钱庄知道捐献者吗?”岑乙问。

“照理钱庄会知道,但有行规,必须保密。”邹阁老说。

“捐献者为什么隐姓埋名?”岑乙问。

“一般的说法,大善喜隐。但我看了大半辈子,有部分隐名捐献往往是为了赎罪。”邹阁老说。

4

秋天是海叶阁最美的季节,特别是深秋。美之极致,是满院的银杏。

据说,这些银杏是宋代就种下的,几百年了。但在银杏家族里,这还算年轻的。扬州城有好几棵唐代银杏,那就一千多岁了。

焦黄的薄嫩,被阳光照透,又连成一片,让人觉得高贵的连绵,苍老的新鲜。这,正合那千年的秘哲。但这秘哲敞亮而又灿烂,一点儿也不艰涩。

同类推荐
  • 米谷

    米谷

    全村妇女倾巢而出,这些摆脱了词典意义的“农民”,在城市各处游荡,沿街行乞。美丽的少女米谷也深陷其中,单纯的她为了生存也渐渐在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同时也开启了她悲剧的命运……当生存成为唯一的信念,还有什么不能卖?
  • 传奇海兰察

    传奇海兰察

    雍正十一年,大漠草原上一座城郭拔地而起。此城背靠大兴安岭,扼界河临牧野,是防御沙俄的塞外第一兵家重镇。这便是黑龙江将军衙门新设置的呼伦贝尔城。镇守使的官阶为副都统衔,正三品的官员。这片原野地域广阔,草天相连望不到边际。这片丰腴的草场却很少有牧人光顾。为甚?地冷天寒,六月飘雪不是啥稀奇的事情。厄鲁特部蒙古人曾到这水草丰美处游牧,可是因为冬雪厚积,朔风酷寒,牛羊不愿长膘也离开了这里。直到迁来布特哈索伦部八旗,修筑起城池,又迁来巴尔虎部前来驻牧,并从京城迁来商家,呼伦贝尔草原上人烟稠密起来。
  •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小说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
  • 小镇边缘的黑暗

    小镇边缘的黑暗

    劳拉·卡蒂诺手持9毫米口径的手枪,穿梭于僻静的小镇,调查凶案,追击嫌犯,为被害人主持公道。过去孩子们都在户外肆意玩耍,到天黑才回家,如今他们沉迷于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虚拟世界更加自由,也更加危险。移动设备是进入孩子生活的密道,易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这就是wkkk.net Black获得达芙妮·莫里哀奖提名的惊悚小说《小镇边缘的黑暗》所传达的信息。14岁女孩的尸体在小镇公园被发现。嫌犯狡猾、老到、无迹可寻。
  • 走下楼梯的裸女

    走下楼梯的裸女

    围棋冠军柯宇祁与未婚妻在花园迷宫酒店吃饭时,其准岳父逻辑学教授倪思楠在家中被杀,警察荆柏智怀疑此事与黑社会头目蔡崇义有关。因为荆柏智以前的破案搭档公安局牛芮安局长是蔡崇义的舅舅,寻找蔡崇义犯罪的直接证据,是相当复杂而谨慎的;其间线人聂子善的失踪,更使案情扑朔迷离。与此同时,副市长叶一炜与妓女白鸽有过一夜情,受蔡崇义团伙要挟,一个杀人合同在不折不扣地实施中。白鸽与同伴朱琳的反跟踪,始终巧妙而机智,但最终仍是一场惨不忍睹的悲剧。另外,送奶工苗海根受到蔡崇义马仔周小华的讹诈,抱着不能给恶人欺负的念头,找报社、派出所无果,最终采取极端手段,一并结束这几个案子,同时也结束这个故事。
热门推荐
  • 燕少,请你消停点!

    燕少,请你消停点!

    【已完结】被渣男出卖,被流氓讨债,走投无路之际,她落入了他的地盘。他把她逼到墙角,挡住危险的同时倾身问她:“为我做事,我替你还债?”……他执掌庞大的商业帝国,却是一位看不见的王者,只能在她的眼前呈现俊美的容颜。她是初入行兢兢业业的新人小妹,势单力薄,只能在公司底部任人搓圆捏扁。“想不想往上爬,坐坐我的位置?”他食指轻佻地抬起她的下颌。于是,总裁的小鲜肉弟弟缺爱,她得去照顾;总裁的绯闻女友挑衅,她得去迎战;总裁的七大姑八大姨争财产,她得去打脸;甚至总裁的爹妈要给他相亲,她还得假孕冒充未婚妻!终于有一天,林小莹忍无可忍。“燕某某,你准备用我到什么时候!”此文讲述了一个职场小菜鸟在人生最惨淡的时期意外捡到炫酷高级玩家号,从此开挂,打怪、捡宝、升级,最终推倒男神,嫁给大总裁,一步步登上人生巅峰的传奇故事!实乃励志、疗伤、治愈、慰藉心灵之良品也~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人生运势500问:解梦100问

    人生运势500问:解梦100问

    解梦是迷信吗?NO,解梦是牵强附会吗?NO,看透梦境,就看穿了内心潜藏的秘密。做解梦达人,了解最真实的自己。成为释梦高手,看透TA内心的秘密。
  • 上品衙内

    上品衙内

    宋徽宗期间,大将王厚扫河煌虐得吐蕃跪地求饶,名将种师道马踏横山逼得西夏俯首称臣,武装太监童贯南下平方腊,大奸臣蔡京兴学办全民教育,赵佶妙笔生花玩起石头更不亦乐乎,大宋双绝李师师、赵元奴争奇斗艳难分高下,这是一个世风开放文明爆发的大时代,当金兵铁蹄入侵,一切烟消云散!现实社会职场大鳄,意外穿越到水浒世界小种经略相公的儿子种彦峰身上,利用现代知识和对水浒世界的了解,让好汉任其驱使、美女任其戏耍,国难来临,一雪种家军前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种家军千古!
  • 桧亭集

    桧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梅甜甜的

    青梅甜甜的

    白豆豆和祁漠琰同年生,可因为该死的辈分,让祁漠琰足足大了白豆豆一辈,每天被白豆豆尊称,祁漠琰烦的要死,让他总会觉得自己很老很老了……新书……《顾先生很狂很痞》,男主毒舌腹黑,快来看男主怎么怼人吧……
  • 你是你,我是我

    你是你,我是我

    夕阳穿过洁净的窗玻璃折射进办公室,橘红色的光晕温暖地洒在崔若珊的脸上。她轻轻把这几句诗念出声来,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你是我,我是我,但是我们的痛苦一直沉默。”她的眼泪一滴、两滴……悄无声息地落在手背上,她的眼泪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闪烁。她终于第一次为那个曾经短暂地靠近过她生活的男人流出了眼泪。
  •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傲魔女收桃花

    狂傲魔女收桃花

    杀手排行榜的第一位血纱,在一次做任务时被人设计嗝屁了,再次睁开眼,转型成婴儿,庶母恶毒害死娘亲,没事,我很大度的,毁了你最骄傲的女儿就好了……庶妹没事找事,没事毁了你一身灵气,让你变成废人……父亲冷淡,热爱权势,不管不顾母亲的死活和自己的生命,嘿嘿,既然你爱你的权势,那么我就毁了你一心巩固的权势。只是,不知不觉间,围绕在身边的男人怎么越来越多了魔玄冥:吟儿,当年是我错了,我会弥补你的。百里彦:小雪雪,我看了你的身子,我会负责的。尘清逸:丫头,我非卿不娶还有他、他、他……简介小白,内容精彩……绝对宠文
  • Actions and Reactions

    Actions and Reac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