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1700000003

第3章 历史课,记录过往时间柱上的文明(2)

1.以“石”计算官阶的时期

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以“石”为单位计算官阶了。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使得最初的上千个诸侯国变为十来个大国,在这期间我国社会制度也发生了剧烈变革。为了在剧烈的兼并战争中求得生存,从春秋末年起,各国诸侯不得不放弃“世卿世禄”制度,选用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担任官吏。当时,各国领土不断扩张,社会生产力也在不断发展,各国的经济力量空前增长,因此,从战国初年开始,各国便已经不再用封割采地的方法养活官吏,而开始支付俸禄。

最早支付俸禄的方式,就是按时支给实物(米或谷)。官高者获得的就多,位卑者获得的就少,国家每年都会支给禄米若干。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度量单位就开始被借用,用作当时的俸禄级别单位。

当时各国计算俸禄的单位是不一样的:齐魏等国的计俸单位是“锺”,卫国是“盆”,楚国是“担”。用“石”计奉的国家除燕国外,还有秦国。

由于俸禄的厚薄与官位高下尊卑相一致,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石”逐渐有了新的内容,同时也被用来表示官阶的尊卑。

秦朝灭亡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吏俸禄级别也统一用“石”作标准,汉朝也沿用秦朝的制度。

在俸禄制度产生之初,实际所得禄米数与“石”数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到了两汉时期,这两个数目却不符合,有的差距还相当大。这时,“石”数已经成为一种级别标准,不再是俸禄的准确数字了。

秦汉以后,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官阶制度上,这些变化也有所反映。特别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皇权的加强,以及门阀士族阶层的兴起,对官阶制度的演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个时期,官吏的俸禄改用现钱来支付,不再用实物了。

2.以“品”为单位计算官阶的时期

魏文帝曹丕为了篡夺东汉政权得到门阀势力的支持,他改革两汉以来的“察举征辟”制度,实行符合门阀利益的“九品官人法”。选举制度的这一变化,引起了官阶制度的重大变革,所有官吏和士人,分成自“上上”到“下下”的九个等级,即“九品”,按不同的等级授予不同官职。由于是按“品”授官,这样一来,各种官职也可以用“品”来衡量了。“品”就成为了表示官阶尊卑的一个新的标准单位。

新的官阶单位“品”产生后,“石”便仅仅作为俸禄多寡的单位而存在着,无法具备表示官阶尊卑的职能了。在随后的三百多年历史中,“品”代表官阶的尊卑,“石”代表俸禄的厚薄,这两种单位同时使用,俸禄制度一直非常混乱。

公元502年,梁武帝萧衍为了使官阶标准与俸禄标准统一起来,规定:“命尚书删定郎济阳蔡法度定令为九品。秩定,帝于品下注:一品秩为万石,第二、第三为中二千石,第四、第五为二千石。”通过这一改革,才消除了“品”与“石”相矛盾的情况。

鲜卑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了北朝拓跋魏政权,它的官阶制度是模仿南朝设置的。拓跋魏建国之初,原始游牧部落的习惯还保留着。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北魏政权开始采取全盘汉化的政策。孝文帝重新制定了管制,在参考南朝模式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北魏在官阶制度上设置九品官阶,每品分为正、从两级,每级又分成上、中、下三等。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官制。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又取消上中下三等,保留正从两级,自正四品以下,每品再分为上、下两阶,共有正从九品三十阶。

自从曹魏时期九品官阶出现之后,两晋宋齐各代的官阶都只有九品,而且不分正从。从三公到小吏,仅用这九个品级来区分庞大的官吏集团中的尊卑贵贱,显然是不够的。梁武帝天监七年(公元508年),官阶制度再次改革,改为十八班官阶制度。

北齐的官阶制度虽然沿袭北魏,但是却不用“品”而改用“命”。北周官阶最高为“正九命”,次为“九命”,最低为“一命”。

北齐的官俸是按“品”支给,由正一品到从九品,每年各支给俸禄由八百匹至二十四匹不等,执事官还按品级给以不同数量的职分田。虽然北周的官俸是支给禄米,但是数额是按官阶等级“命”支给。这时的“石”为衡量单位,只表示禄米的多少,与秦汉以来作为官阶或官俸级别的“石”毫无相通之处。

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后,沿用北周的官阶制度,在统一中国之后,正式制定“正从九品三十阶”的官阶制度。官吏的俸禄也按照官品的尊卑来支付,不再另设标准。

隋炀帝杨广曾一度废除上下阶,只保留正从十八品,但是不久之后又改了回来。从此以后的一千多年里,正从九品三十阶制度便成为正式的官阶制度,历代王朝一直沿用,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这一官阶制度才被废除。

下面是中国古代主要官衔的介绍: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公元220年,当时魏国由侍中尚书陈群负责制定了“九品官人之法”,这就是有名的“九品中正制”,把被选的官员由高到低分成九个品级,从此中国的官员进入了量化分类制度。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以后地位渐低。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国子监祭酒】古代公卿、大夫的子弟称作“国子”,“国子监祭酒”即国子太学的主官,从四品。

中国古代妇女制度

妇女是人类的半边天。在原始母系社会,妇女的地位一度很高,当时部落中的小孩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后来,父系社会奠定了男权的主导地位,女性便彻底地从属于男性,妇女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低下。特别是在近代,妇女往往被认定为深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对象。那么,中国古代妇女到底生活在怎样的社会规范之下?在现实生活中,她们又是如何突破与塑造着规范呢?

1.男女“内”“外”有别

在古代,“内外有别”是传统社会对两性最重要的规范。男女的位置和分工是以“家(户)门”为界的“男外女内”——男人在外面当官、打仗、服役、种地、打猎、经商等,女人在家负责家务、生儿育女、孝敬公婆等。在上层阶级,男人们主要在“外”参与政事、军事,这是他们的特权,妇女不许涉猎。在下层,农耕社会一个家庭的典型劳动分工就是男耕女织。这种分工就决定了男女之间会形成一种内外隔阂,这种隔阂表现在居处、活动、交往、行为等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也是形成一些封建礼教,诸如“男主外,女主内”、“男女授受不亲”、“内言不出,外言不入”等“男女大防”的原因。

而在家庭内部,讲究的是“男主女从”。家庭组建的原则是男为内、女为外——以“利内”为目的,就是要利于男方家庭的传宗接代、和睦兴旺。女方的亲属叫做“外戚”,因此很多人又说生个闺女就是“外人”。

2.不公平的古代婚姻制度

中国古代的婚姻被认为是男女双方家族的事情,只能由双方家长决定,建立婚姻关系的男女之间没有决定权,这种制度就是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形成的包办和买卖婚姻。可想而知,在当时的宗亲制度下,都是以男子为中心的,夫妻的关系根本没有平等可言,夫权至上,女性附属于男性,没有独立的人格。

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确立了古代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即形式上的一夫一妻制。就是说,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个正妻,但是实际上它只是维护封建宗法和家族统治的工具,根本目的是约束女子。而男子尤其是贵族官僚可以占有多个不同名分的女子,而且被法律所许可。也就是说,男子实际上可以合法纳妾。因此,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古代的婚姻制度中确实存在许多对女性不公的限制,当时的婚姻家庭制度习俗是男主、女从——实行男婚女嫁、从夫居的制度。其做法是男子成年后娶妻生子以继世传宗,已婚妇女必须住在夫家,家庭亲属的身份是按照丈夫的名分、辈分决定的。秦朝开始规定了后妃的等级人数,后来产生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定制,但是历代帝王往往都突破了这个定制,佳丽三千不在话下,宫嫔甚至多以万计。官僚也可以纳妾,但是平民男子却限制纳妾,明代规定男子40岁无子才能够娶妾。

3.古代妇女的“三从四德”

在中国古代,妇女必须遵从“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儒家礼教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对妇女进行了很多规范要求,涉及道德、行为、修养等各个方面。

同类推荐
  •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文明的性别标准和晚清女权论述

    “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文明的性别标准和晚清女权论述

    本书以全球史的视野,探讨了中国女权思潮和实践的缘起,尤其把晚清中国的“女权”论和改革实践放在西方文明论在近代中国传播、转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探究欧美文明论中的性别标准以及成因,考察欧洲文明论的性别标准在晚清如何传入中国,以及对中国社会、中国妇女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晚清女性论者的“女权”论述,探讨女性是如何回应由男性开辟的“女权”论述的。
  • 新时期社会管理总论

    新时期社会管理总论

    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已成为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的大事。本书着重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出发,就新时期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社会管理实践,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梳理和解析。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热门推荐
  • 废材逆天:邪王的宠妃

    废材逆天:邪王的宠妃

    【推荐新书《一等兽妃:傲世女神医》火热连载,请继续支持朱随作品哦!】九王爷名言:小仙女放火我泼油,小仙女抢宝我开路,小仙女揍人我绑票。九王爷煽情:浮生苦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直到遇见她,我开始渴望天长地久。严肃介绍:她,隐世家族传人,穿越异世,沦为貌丑身弱的废材。等死?绝不是她的作风!他,一场美梦,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却爱上了梦中的女子。世人欺她辱她,唯他敬她信她。世人耻笑她不配他。却不知,心有多大,梦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只要她想,没有她做不到!
  • 超级时空之眼

    超级时空之眼

    左眼能看到过去,右眼能看到未来,一个神奇小子,从一名小保镖,逐渐成为都市的主宰......
  • 萌妻难获,总裁誓宠不休

    萌妻难获,总裁誓宠不休

    我可以从父亲那里继承财富和权利,我有一个睿智内敛的父亲,一个聪明可爱的弟弟,除了没有母亲,我也算是有一个完美的家庭,我本身聪明又勇敢,是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儿,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天之骄子,其实我错了,我只是一个努力想要寻找温暖和依靠的可怜虫……
  • 欲望如歌

    欲望如歌

    《欲望如歌》和《欲望都市》好似姊妹篇,而且王松还正写着一部关于欲望的故事。王松不愿称其为“欲望三部曲”,他说应该是关于欲望主题的几种思考。当下社会,欲望是个比较大的主题,它把今天的社会统治起来,人们被种种‘欲望’驱使着,已然不是‘期望’、‘渴望’、‘盼望’所能涵盖的。普通大众生活在欲望潮流中,作家不可以,这项职业本身就决定了你不能充当弄潮儿,这种社会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站在‘岸边’的作家去思考的。
  • LEGENDS AND LYRICS - SECOND SERIES

    LEGENDS AND LYRICS - SECOND SE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级大药师

    神级大药师

    苦逼医学僧李东被系统钓鱼了面对随时可能被废掉的惩罚,李东表示:不要怂,生死看淡,就是干..............................................................................新书《钢铁大侠》已经上传,各位兄弟姐妹多多支持灭霸打起响指的那一刻,王俊灰飞烟灭,魂穿到平行空间这里灵气复苏,生命觉醒,高武可以练,魔法随意耍在这个到处都是觉醒者和妖兽的世界里,王俊这个未觉醒者感觉压力很大嗯,还好有一套钢铁战甲
  • 女友带我吃鸡

    女友带我吃鸡

    简介:这是一个有关王者荣耀大神粟(sù)白的故事,他在女友上官影的带领下,结识了喜欢吃鸡的二次元萝莉少女夏小彤,还有御姐身萝莉心的双重人格美女林雪,组成了一支名为“萝莉”的吃鸡队伍,且看“萝莉”会如何崛起于吃鸡界...俗话说的好,三个成功的女人背后总会躺着一个‘辣鸡’的男人。好吧,根本就没这句俗话,是作者君胡乱说的~嘿嘿~书友交流群(QQ):865767902有什么建议都可以在群里提,还可以一起吃鸡打素材哦~
  • 品质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品质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道德修养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道德修养,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真正达到良好的道德修养,我们精心策划了本丛书!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道德故事,展现出形形色色可歌可泣的美德和令人憎恶的丑行,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 从零开始学炒股(大全集)

    从零开始学炒股(大全集)

    股市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场所,股票操作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对于新股民来说,首要的是学会客观冷静地看待股市,认真、细致地分析股市,准确、合理地把握股市,切不可凭一时热情,盲目入市,随意买卖股票。事实上,在股市中,股民最大的风险不是市场风险,而是股民自身的知识和技术风险,许多股民经不住诱惑,在对股票知识一知半解甚至半知不解的情况下,仓促入市,风险从一开始就高悬在他们的头顶。为了帮助刚刚入市的新股民快速掌握炒股方法和技巧。
  • 九功舞之紫极舞

    九功舞之紫极舞

    江湖广阔,无奇不有,有执剑天涯的潇洒,有快意恩仇的畅快,亦有匪夷所思的杀戮,看似无情实则多情的惊天布局……女扮男装愤而离家出走的配天,在机缘巧合下救了男扮女装的白南珠。这个男人,甘愿为她着红妆,寸步不离地守护;甘愿为她苦守秘密,让生命永远停留在二十五岁。当一场因为阴谋而引发的江湖波澜将他们重聚在一起,执着坚守的上玄,孤注一掷的白南珠,谁能赢得配天的心,谁又能成功得到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