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8800000001

第1章 自序

这是一本意外中收获的书。

它不是写成的,而是“说”成的。

它的源起可以概括为:一名职业教师在其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幸得遇一名“最佳学生”,这位学生听了他整整四年的多门课,记录下四十万言的听课笔记,形成了本书初稿。

这位“最佳学生”名叫韩敬源,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专业2001级学生,来自云南石林,他在2001—2005年间听了我讲授的“基础写作”“现代文学”“文学创作与批评”“新闻写作”等四门课程(听了不止一遍)。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的他:纯朴的帅哥,班里的团支书,我“基础写作”课上站起来朗读作文的尖子,有着云南人特有的大舌头……我的朋友、诗人唐欣对其有过精妙传神的口头描述:就像《孽债》(根据叶辛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里的那个孩子长大了。我还记得当他所在年级法定的课程结束以后,他和另外几个同学追到其他班来听我课的情景。别的同学总是提着条凳来,而他总能在第一排找到一个靠墙的空座位,在我讲课的过程中,他总是不断地发出嘎嘎的笑声,每每令低年级初听我课的同学感到莫名其妙,那笑声鼓舞我把课讲得更好……

我何德何能,得遇如此“最佳学生”?

说实话,在本书形成之前,我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一名好老师。二十年来,我在本职教学上所花的心血和功夫,远不及我在业余时间的文学创作——在认知中,我将前者当作职业,将后者当作事业(似乎也分得太清了)。比起那些以校为家、把上课当享受、把学生当亲人的同行(我的同事中就有),我自愧不如,凭什么得遇如此厚待?

我终于还是释然了。

是“最佳学生”韩敬源同学成长的轨迹令我释然:十年过去,如今的他已成为云南省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名优秀教师,并且成为中国80后诗人中最有才华与实力的一位——从结果方能看清来路:是人家自己有需要,对文化对知识有饥饿感!是一位注定要有所作为的青年诗人行于自己命运的轨迹,我不过是碰巧成了这个轨迹上的一个点而已。我受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又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西外”)教了二十一年书,对于“教学”二字多少还是有所体会:在更多时候,是“学”决定了“教”。我永远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我在西外校园中路遇当时的校长,他劈面便说:“小吴啊,你也不能老顾着自己往前奔,你在学生里头也给咱们培养几个诗人嘛!”当时,我听了心里其实挺高兴(外语权威出身的校长毕竟还是认为一所学校出了诗人是光荣的事),但也只能有些无奈而又实事求是地回答:“诗人是培养不出来的。”话音未落,世纪更迭,新世纪伊始,西外创设了汉语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孩子便被招来了,韩敬源便是他们中的一个突出代表。正是由于这个汉语专业的创设,西外成了新世纪以来出产诗人最多的高校,当然,毋庸讳言,我在其中也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九年前,韩敬源毕业的那个夏天,我在一首赠他的诗中写道:

择幽僻之径远行

在山中埋伏好自己的一生

由于韩敬源的女朋友是陕西人(也是他的同班同学),他毕业后老回陕西,我们也常见面。九年前,他告诉我:他在学校里带的课与我相似,他是拿着他当年听我课时记下的笔记当作讲义,走上他的教学岗位的,效果好极了,他的课大受欢迎。五年前,他从中整理出五万字,发到中国先锋诗人风云际会的“诗江湖论坛”上,受到大家交口称赞,热心的女诗人安琪还把它拿到《诗歌月刊》发表了,变成了我当年的一项教学成果。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所在的学校放话说要启动一笔基金来资助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出版,让我萌生将此听课笔记出成一本书的想法,并写信告诉了韩敬源,却终无下文,那笔基金貌似也打水漂了——不,只不过那块石头没有被投掷到我的潭子里(似乎永远都投不到)。此番无果打消了我的奢望,却没有阻止韩敬源的顽强,他继续做着整理工作,经过前后五次的整理,将四十万言精选出十八万字,于去年在新浪微博逐日发出,历六十八天发完,引起众人围观,每日围观者达数十万众,有些日子甚至突破百万,并引起广泛的热议与好评。著名出版家、诗人、我著作长期的出版人沈浩波很快拍板,决定将此听课笔记出版成书。

我的人生没有意外,所遇贵人全都符合逻辑。

当出版机会突然来到面前时,我却变得慎重起来,决定亲自动手从头到尾润色一遍,一入手才知道,光靠润色不行,于是又变成了一场写作。我每改定一课,就在新浪微博和网易微博发布一次,造成了新一轮的围观——但此时这部书稿的性质已经悄然改变:从“听课笔记”变成了“讲义”,从2001—2005年我四门课程的听课实录变成了熔铸我二十一年授课精华的一本“大书”,关于写作、文学与人生……

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写作”过程,当面前摆放着这样一部书稿,我可以放心地对自己说了:你,是一名好老师!

过去的二十一年间,在我“基础写作”的导言课上,我都会对一年级的新生讲出这番固定不变的话:“现在,你们来到了一所二流甚至是三流的大学,但在这里也会遇到一流甚至超一流的老师(譬如在下就是),我希望你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日后成为一流甚至超一流的人才。”

在私下里我也常常用这四个字来激励自己:“庙小神大”。

此时此刻,让我感到幸运和幸福的是:我将带着这样一部“讲义”,走完我今后十二年的教学生涯,我将以“讲得更加精彩出色”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

为了让这部“讲义”变成一本大家爱不释手的出版物,我特别邀请了我的另外一位高足、优秀的青年诗人、才华横溢的插画家李异为本书画插画,只有曾经在场的他能够将我课堂的美好氛围传递给我亲爱的读者。

这是我们师生三人送给世界的礼物,尤其是要送给那些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不抱希望的人。

也请大家允许我保留一点私心:本书终于脱稿的这一年,适逢我儿子吴雨伦同学的高考年,我知道他十年寒窗苦读的一大动力就是为了逃离做我的学生——现在结果出来了,他考上了我和我妻子共同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与父母结为校友,这真是一段佳话。请允许我将本书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他,我希望有一天他会恍然大悟:没有做过伊沙的学生,没听过父亲的课,也算人生的遗憾。

伊沙

2014.7.13长安

同类推荐
  • 穿行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

    穿行在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

    2007年7月,我应澳大利亚北领地旅游局、澳大利亚WDW公司的邀请,随同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制组人员及部分摄影家,前往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保留地,对那一片神奇的土地进行了深入的探访,领略了那里奇特的自然风光,还有令人难忘的风土人情。 丛林中的塔形蚁山 旅行车疾驶在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保留地一望无际的旷野。一眼望去,公路两侧遍布热带气候的标志性植物群落,它们以粗细不等的桉树家族为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植物乐园。
  •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一部一个人的文学史,一部中国版的《人·岁月·生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改革文学”代表人物、著名作家蒋子龙首度回首半生,向读者讲述一个惊喜和意外迭出的时代和文坛,讲述一种人与文互相缠绕的宿命。 全书共分“文学与事件”“记忆与议论”“创作与反思”“交流与反思”四章,在对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作家命运、写作、事件、现象的回忆中,揭示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幻象。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 走宁夏

    走宁夏

    在中华大地的西北边陲,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那里,鄂尔多斯台地与绿色盆地共存,浩浩大漠与滔滔黄河同在,水乡景色与边塞风光交相辉映,西夏文化、阿拉伯文化与华夏文化同放异彩……这,就是被人们誉为“塞上明珠”的宁夏。
  • 百年温柔

    百年温柔

    本书以近现代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为主要内容,以考证、评论、辨析为主线,聚焦张爱玲、林徽因、陆小曼、孟小冬、萧红、潘玉良、张充和、张兆和、严复、刘世珩、吴梅、梁启超、徐志摩、胡适、郁达夫、顾佛影等十六位民国文化名人的家事与情事,细笔勾勒了他们丰富跌宕的情感世界,生动呈现一部近现代私人生活史。书中配有珍罕历史图片100余幅。史料丰富,论点鲜活,文风不拘。
热门推荐
  • 女人要懂得给自己定位

    女人要懂得给自己定位

    怎样做一个女人?是单纯地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家庭的管理员、孩子的保姆,还是成为一个有自主生活方式,有自己事业的新时代女性?这是一个不算很艰难,但是却往往让人困惑的选择。曾几何时,女人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生活,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又应该如何生活,是一个不需要去思考的问题。但是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人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女人也有机会来给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准确定位。
  • 明伦汇编交谊典世谊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世谊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方圆之道,自古至今便被视为生命之大道,做人之大智,做事之大端。方,就是做人要正气,具备优秀的品质;圆,就是处世老练、圆融。在方圆之道中,方是原则,是目标,是做人之本;圆是策略,是手段,是处世之道。千百年来,“方圆有致”被公认为是最适合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成功心法,成大事者的奥秘正在于方与圆的完美结合: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相济,方圆合一。
  • 临时工

    临时工

    电视台临时记者孟想,接下了“卧底”拍摄超市制售变质肉食品的任务,但他不知道这间超市是女友夏晓炎父亲的心血之作。命运多舛、心地善良的中年寡妇刘小菊,迫于生计进城打工,却收获了一份难得又不健康的爱情,与同是养老院护工的老马越走越近。孟想费尽周折拍摄的揭黑节目即将播出,却又被无限期搁置,这里到底有什么隐情?老马媳妇找上门来,对刘小菊百般羞辱,刘小菊儿子护母心切将老马打伤昏迷,将被诉上法庭,事情还能否转圜?孟想最终能否担起记者的社会责任?他不惧怕“临时工”的身份,但他无法面对自己揭露的人是心爱女友的父亲。面对男友承担的道义和父亲的所作所为,夏晓炎又该何去何从?
  •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他们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 综影视男神苏翻天

    综影视男神苏翻天

    时隔一年,作者毕业了,有时间写小说了。推荐作者另一本《位面商铺之卡牌专营店》从第三卷开始是综影视,前两卷是一年前写的,连不起来了,所以画风突变
  • 丑颜弃妇闯情关

    丑颜弃妇闯情关

    现代某都市:“林夷如,我喜欢你,我们交往吧。”穿越千年庆云国:“平凡,激不起本王的半点兴趣,”她早就火冒三丈,正想一掌打过去,他靠近她的耳畔说的下一句话让她彻底呆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货色,还想用这招;如果是个美人,本王还可以勉强,不过,你让我无比厌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魔校草霸道宠:宝贝,乖

    恶魔校草霸道宠:宝贝,乖

    她,落甜依从小和哥哥一起长大,一直以男装示人,没想到被恶魔校草抓住假发,发现自己是女生。 从此,慕翎轩的爱好就是:追她,宠她,护她,爱她。落甜依的爱好就是:躲他,躲他,躲他,还是躲他。某天,慕翎轩把落甜依堵在门前,勾起一抹笑容:“你在躲我?嗯?”落甜依干笑两声:“呵呵,慕大少爷,我们不合适,所以……唔唔……” 他,慕翎轩,霸道到不允许她靠近任何男生,霸道到见不得她受一丁点委屈,霸道到对她的一切都要掌握。
  • 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

    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

    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大规模吸收与改造中国儒学的重要历史时期,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不仅使江户时代日本文化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也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甚至一直影响至今。本书运用了大量的、前人未曾引用的第一手资料,详细论述与分析了江户时代日本六大学派对中国儒学的不同态度以及各学派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展现了日本吸收与改造中国儒学的成功与失败。
  • 来不及挥霍的时光

    来不及挥霍的时光

    放肆的青春岁月里,那些幼稚可笑又可爱的人你是否还记得?青春年少时那纯纯的爱意是否还会不经意间波动你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