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1100000006

第6章 沈元 空气动力航空工程航空教育专家

沈元(1916.4—2004.5),福建福州人,空气动力、航空工程、航空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毕业于福州英华中学。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航空工程,1940年毕业后在西南联大任航空系助教。1943年在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航空系攻读博士学位,1945年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7年晋升教授。1952年就任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1964年当选中国航空学会首任理事长,1980年任北京航空学院院长,1983年任北京航空学院名誉院长(后为名誉校长)。1990年12月,沈元被国家教委授予从事高级科技工作40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1991年被授予航空航天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被授予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1993年世界杰出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及金质奖章。沈元1951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任数学物理学部常委。2004年5月因病在北京去世。

1935年沈元从福州英华中学高中毕业,由于经济原因,他失去了直接报考清华大学的机会,只好到毕业前中学已保送并已被录取的燕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36年夏天,沈元又重新报考清华大学,以第三名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航空工程。进入清华第二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沈元随清华南迁,于1940年毕业并留在西南联大任航空系助教。

1943年沈元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提供的奖学金,被推荐到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航空系攻读博士学位。1945年夏天,他的博士论文《大马赫数下绕圆柱的可压缩流动的理论探讨》通过了答辩,在伦敦大学接受了哲学博士学位。在论文中,他用速度图法证实了高亚声速流动下圆柱体附近极限线的存在,从理论上与计算结果上证实了高亚声速流动下圆柱体表面附近可出现正常流动的局部超声速区。这一首创性的发现第一次从理论计算上得出高亚声速绕圆柱体流动的流线图,得出速度分布,以及在某一临界马赫数下,流动可以加速到超声速而不致发生激波的可能,为设计新型高速飞机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文获得了答辩委员会的很高评价,被推荐到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第9873号报告上发表。他也被接纳为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副高级会员。

沈元在取得博士学位后,又用1年的时间,主要到以生产喷气发动机著称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考察技术。

1946年沈元接受清华大学的邀请,回母校任教,第二年晋升教授。1948年4月,他发表了《高亚声速下可压缩性流体绕椭圆柱体的流动》的论文,载于《清华大学理科报告》第5卷第1期。在当时经费和设备都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他为清华大学设计并建造了一座低速回流式风洞,这是当时国内高校中最先进的风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沈元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科研工作,他倾心投入到这所新中国自己的航空高等学府的建设,成功地实现了从航空工程技术人才向管理人才的转化。建校初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他领导师资培养工作,组织大批青年教师向苏联专家学习,使学校的师资队伍及时得到充实。他从基建计划到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培养和师生生活都亲自安排。这些工作使他无暇顾及个人的学术研究工作,愉快地服从了党的教育事业需要。几十年来,他从中国航空教育的实际出发,根据长远的需要,在师资培养、新专业设置、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和试验设备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1956年沈元参加制定国家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后,和学院领导一起预见到宇航事业和导弹工业人才需要的紧迫性,采取果断措施,率先在全国高校中第一批建立了火箭、导弹等方面的一整套新专业,这批专业的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栋梁之才。

1958年,沈元筹划组织、具体领导在北京航空学院自行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中型超声速风洞,并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1958年以来,北京航空学院开展了新型飞行器、高精度陀螺以及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设计试制工作,设计制造了超声速风洞、高空试验设备、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试车站、热应力试验设备等重大教学科研试验设备,填补了中国当时在这些领域的空白。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身为主管教学科研的沈元副院长的亲自指导是分不开的,从初始的规划到开创条件付诸实践,沈元都费尽心血。

沈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比较敏感,他较早地注意到电子计算机将会对整个工业包括航空航天工业起革命性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末,他组织选派教师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学习,并批准购置了一台刚试制成功的国产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文化大革命”后期,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克服了思想上和物质上的重重困难,使北京航空学院于1975年从国外引进了Filex-256第三代中型电子数字计算机,建立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粉碎“四人帮”后,北京航空学院又继续从国外引进一些更先进的小型计算机并购进一批国产计算机,为培养人才和推广计算机在各专业的应用起了重要的作用。

沈元积极倡导同国外大学、研究机构、航空航天企业的国际交流。1973年北京航空学院开始聘请英国专家为名誉教授,开展双边参观讲学、学术交流,增派进修教师,为改革开放及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8年全国高校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北京航空学院首次一年招收了128名研究生。沈元对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精选苗子,宁缺勿滥,打好基础,严格要求,能力培养和科研任务结合”的方针,并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亲自指导培养了四届研究生。1982年,他积极鼓励组织北京航空学院的可靠性研究,对推动航空工程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对我国航空航天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及国产飞机延寿起了重要作用,为可靠性学科理论在我国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沈元积极筹备成立中国航空学会并担任筹备组长。1964年中国航空学会成立,作为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我国航空航天教育事业开拓者之一的沈元当选为首任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成立后,组建了空气动力与飞行动力、航空动力、结构设计与强度、工艺与材料、电子与自动控制5个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了《航空学报》和《航空知识》,并在北京、江苏、辽宁、陕西和黑龙江等地成立了省市航空学会。在1979年7月中国航空学会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沈元又一次当选为理事长,恢复了航空学会5个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并新成立了人体工程和航空医学救生、航空维修、管理科学3个专业委员会。

沈元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5月因病在北京去世。

同类推荐
  • 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

    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

    她是一代才女,在与王赓、徐志摩和翁瑞午的情爱纠葛中,在繁华奢靡歌舞升平的舞台上,她用生命进行着绝艳的演出。也许是上苍的眷顾,陆小曼不仅生得倾国倾城,还多才多艺。用现代的的眼光看陆小曼,她是一个极具勇气、毫不伪饰、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真女子,而绝不是什么“祸水”。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谙昆曲,也能演皮黄,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她长于油画,还会弹钢琴,被胡适誉为“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 百年跨越:韩培信踏遍大江南北的脚印

    百年跨越:韩培信踏遍大江南北的脚印

    在经过大量的采访、阅读有关韩培信在任期间的文件、资料,广泛听取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家人、乡亲、朋友,本着尊重历史、信守真实的原则,以真实可贵的史料和率真流畅的文笔,以及大量的历史图片,竭力如实再现韩培信童年的苦难,少年的追求和成长,青年义无返顾的投生革命,以及解放后走上地、省级领导干部岗位的精彩故事,努力还原一个从孤儿到省委书记,传奇人物的每个历史阶段的真实画面,同时展现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
  • 名人传记丛书:哥伦布

    名人传记丛书:哥伦布

    名人传记丛书——哥伦布——开创了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

    《布衣天子:刘邦》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刘邦。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热门推荐
  • 卿如沐尘风

    卿如沐尘风

    ————新文《疏妆》已开,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崇吾山上,白雪苍茫。自沉睡千年的卿潇上仙睁开双眼那刻起,四海便不再安宁。女娲灵石,神女再世。冰境灵主,画族之后。妖族祸起,八荒战乱。散尽元神,以血为祭……一切尘埃落定,且问沉浮与谁,倾情亦与谁。只道是如沐尘风,不染霜雪。
  • 功德女主大过天

    功德女主大过天

    【甜文】1V1,慢热型,女主前期攒技能,后期吊炸天的故事。
  •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1939-1945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战争,也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较量。在这场以法西斯德、日、意轴心国为一方,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的同盟国为另一方的大战中,双方投入兵力兵器之多,战场波及范围之广,作战样式之新,造成的损失之巨,产生的影响之大、之深、之远,都是前所未有的。本书精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个经典战役。翻开本书,你将亲身感受当年那一个个惊心动。
  • Histories

    Hi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冥囍

    冥囍

    我叫佑生,是云南省玉溪市一家照相馆的老板。说是照相馆,其实也就街边是一间十几平米大的小铺子,还是我跟我一个大学的舍友合伙开的。平时也就是接一些拍证件照,或是打字复印之类的活。
  • 春答

    春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宿

    灵宿

    浩瀚苍穹……亘古传闻天定人命,诸星指引,万道维持!莫名少年背负时日无多的生命,依然踏上这条未知的道路,是生,是死,是轮回,还是真的天命?故事于此开始。
  • 高原美丽人生

    高原美丽人生

    这是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一个真实的故事。剧中主要人物,均为真实姓名,事件也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讲述的是西宁市湟中县下麻尔村残疾(无手)回族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在读了他的新闻和深入采访他之后,我的灵魂被深深震撼。他用别样的方式诠释着人生的意义,演绎着生命的美丽。在三尺讲台,在生活中,他用超出常人想象的顽强和毅力,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认识马复兴老师的人都会说:“马老师有手,他的手在他的心里。”马复兴曾荣获中央电视台“三农人物”、“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模范等荣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 天武灵尊

    天武灵尊

    天武大陆,万千宗门大派,无数武者为追求武道至高境界不懈奋斗。萧葫,一个被下品宗门长老捡回来当药童的孤儿,突然有一天听说师傅只剩三年阳寿。为了保住师傅的性命,为了师姐不再被受人欺负,萧葫开始疯狂修行,争取一年之后的宗门大比中获得前三名,拿到紫灵丹帮助师父突破瓶颈。武道漫漫,我自昂首向前!神秘的小玉葫芦,造就了一个威震天武大陆的无上灵尊。
  • 美丽的家

    美丽的家

    居民丁:你找个焊工,把垃圾道都焊上!居民戊:让不让养鸽子,你们拿个准主意!居民己:我们楼上老摔碗,一天摔一个,摔得我妈都快神经了!居民庚:我他妈没工作,你丫得给我找个工作!居民辛:主任,你知道么,锅炉房里有人养一毛驴!大民可能根本没听见,只是陶醉在众星捧月的感觉之中,居然挥舞手臂,朝大家频频摇动,就像领袖迟缓而威严的动作,也像电视里时髦的总统竞选人。他真的醉了。传来了急促的小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