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4300000008

第8章 “七国之乱”的前因后果(1)

“七国之乱”说的是西汉景帝时期,七个王子联合起来反叛朝廷的故事。

既然题目叫“前因后果”,那就先从“前因”说起。最早需要追溯到汉高祖刘邦做皇帝的时代。那时候他拥有天下,把一些功臣封王封侯。王侯享有封邑,成为一方之主。不过后来外姓王像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被他逐个消灭,亲王就只剩下他的兄弟子侄了。他索性下了一道旨意:嗣后凡不是姓刘的,生前不得封王。这当然因为姓刘的是他的亲族,能够维护刘家天下万代千秋的缘故。

建国初期,他的亲族人数不多,所以诸王国占有颇为广大的疆域。其中最大的三国是齐、楚、吴。刘邦封他的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封他的侄子刘濞为吴王。

到吕后临朝时期,曾一度封诸吕为王,如吕产封梁王,吕禄封赵王,吕通封燕王。但这个时期很短暂,吕后一死,诸吕被消灭,诸王就又都是姓刘的了。

三十年过去,刘姓皇族人丁繁衍,需要封王的子孙多起来,而藩国疆土早已划定。文帝十六年,皇帝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比如齐王刘肥死了,文帝就把齐国一分为六:封刘肥的儿子刘将闾为齐王,刘志为济北王,刘贤为淄川王,刘雄渠为胶东王,刘卬为胶西王,刘群光为济南王。淮南王刘长已死,文帝将淮南一分为三,封刘长的儿子刘安为淮南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

但这种办法只是权宜之计。前王死了,把国土分给他的儿子,就像后来人们继承遗产一样,当事人没话可讲,然而尚在的诸王就难以分封了。何况刘邦这种大封宗亲为王的办法,从社会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倒退,长此下去,说不定又会出现春秋、战国那样纷乱的局面。所以有识之士就提出了削藩的建议,将藩国的势力削弱,加强中央朝廷的统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最初向皇帝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个年轻人,名叫贾谊,他的官职是长沙王的太傅,后任梁王太傅。文帝前六年,贾谊给文帝上了本万言书,那便是著名的《治安策》。这篇文章开头就说:“臣窃以为如今天下的事势,可以为之痛哭的有一,可以为之流涕的有二,可以为之长叹息的有六。”而他认为应该痛哭的——也就是最严重的一件事,便是诸王分封,力强难制。

他说:有人说,“天下已安已治了”。他认为完全不是这样。他打了个比方,说好似人躺在积薪之上,薪下便是火种。眼前只是火还不曾燃烧,因而有人才说“已安已治”。他说,现在天下的“久安”,只是由于大国的诸王幼弱未壮,朝廷为他们设置的太傅、国相还在掌政。等到数年以后,诸王大抵都长大了,血气方刚,而朝廷派去的傅、相老病退罢,诸王将在丞、尉以上的官员中遍置亲信。那时再想让他们服从,恐怕尧、舜也办不到。

可惜的是,贾谊短命,他三十三岁就死了。而另一个力主削藩的则是晁错。

晁错原任太子家令(太子属官,一千石),他能言善辩,思想活跃、深刻。太子刘启称他为“智囊”,意思是浑身都是智慧。

文帝去世以后,太子继位,是为景帝。景帝很信任晁错,任他为内史(治理京师的官员),以后又任为御史大夫。他得到皇帝的信任,因而他的主张就能得以实践,这是他比贾谊条件优越的地方。

文帝时,晁错就曾几次上疏,请皇帝削藩。不过文帝宽厚,一直不肯下手。到了景帝即位,晁错便上疏说:

“当初高祖平定天下,弟兄少,儿子年幼,所以大封同姓王。齐国得七十余城,楚国得四十余城,吴国得五十余城,这些庶孽的封地几乎占了天下的一半。如今吴王因太子的缘故怀有仇恨,假装生病不肯入朝,按国法就该处死。文帝不忍处分他,反而赐他几杖。他受先帝这样的恩德,本应改过自新,他却变本加厉,愈发骄横,就铜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纳天下的亡命之徒阴谋作乱。看来,削他也反,不削他也反。削他,他反得快些,为祸还小;不削他,他反得慢些,为祸就更大。”

晁错奏章里提到的几件事,这里须加以说明。

那还是文帝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事。有一年正月,吴王假装生病,不肯入朝,派吴太子刘贤做代表。景帝刘启那时还是皇太子,他和刘贤都是年轻人,很谈得来。朝见之后刘启便约刘贤到太子宫玩耍,两个人先喝了酒,然后下起棋来。年轻人争强好胜,为一着棋争执不下。刘贤是吴国太子,一向骄横惯了,竟然对皇太子口出不逊。刘启火了,拿起棋盘掷打刘贤。不料恰巧打在刘贤的太阳穴上,刘贤当场毙命。

这是失手伤人,文帝责备刘启几句也就算了。他派人把刘贤盛殓起来,装入棺椁,送回吴都广陵。吴王刘濞非常生气,对来送棺的汉使说:

“既是同宗,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好了,又何必送回来呢?”他不肯接收儿子的棺木,竟让汉使再带回去。幸好正月天气寒冷,刘贤的尸体运来运去,不曾腐败。文帝没办法,只好在长安选一块墓地把刘贤葬了,但对他这位堂兄却十分不满。

嗣后,吴王便不再入朝,仍然以有病为借口。汉朝规定,春天诸王入朝称为“朝”,秋天则称为“请”。吴王不论“朝”、“请”,都是派使者去应付。文帝很生气,把替吴王入朝的使者扣押起来审问,不过没有什么结果。这年“秋请”,吴国又来了一名使者。文帝再问他。使者说:

“吴王殿下实在不曾生病,但由于朝廷扣住吴国的使者,吴王恐惧,只好称病不入朝了,为的是怕陛下降罪呀!常言说‘察见渊中鱼不祥’(察知臣下的阴私,使之产生忧患,这不是好事)。希望陛下能原谅吴王以前的过错,给他自新的机会。”

文帝觉得这使者的话有些道理,便把以前扣押的吴国使者都放了,还赐给吴王几杖。“几”是年纪大的人凭以休息的几案,“杖”则是拄着走路的拐杖。并让使者告诉吴王,因为他岁数大行走不便,以后免去他的朝请之礼。

这样一来,朝廷和吴王的紧张关系才得以暂时缓和。

至于晁错奏章里说吴王“就铜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纳天下的亡命之徒”也是事实。吴国境内豫章郡有一座铜矿,吴王把铜开采出来,铸成钱币,在全国使用。当时还有一个大中大夫邓通,文帝把蜀郡严道的铜山赐给他,他也拿来铸钱。史书说:“于是吴、邓钱布天下。”吴国地处今江浙一带,濒临东海和黄海。吴王便煮海水为盐,运到内地贩卖。吴王有了钱和盐做资本,便免去吴国老百姓的赋税。对有些需要征用民工的劳役,一般官府都是不给报酬的,而吴王却按工量发给钱粮。他采用的这种惠民政策自然大受老百姓的拥护。在别处犯了法的人跑到吴国,吴王不分良莠,一律收留。所以晁错才说他“诱纳天下的亡命之徒阴谋作乱”。

景帝接到晁错的奏章,发交朝臣们讨论,只有詹事窦婴反对削藩,其余的公卿、列侯和宗室都不表态。正赶上又到了正月朝见之期,晁错乘机发作,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御史大夫负责对官员的纠察,是“三公”之一)对楚王刘戊进行弹劾,说他在薄太后丧事期间,在守丧的服舍纵淫,应处死刑。景帝下诏赦免,只削去他的东海郡。接着晁错又找借口,削去赵王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六个县。

晁错牛刀小试,是给大举削藩作个试探。他请皇帝批准,发布了三十章有关削藩的政令,引起各地藩王的极大震动。当然也就促使他们设法反抗了。

晁错是颍川人,家里还有个老父亲。晁父听人们议论晃错主持削藩,便到长安来找他,对他说:

“皇上刚刚即位,你蒙恩用事,就该忠君爱民。可我听说你力主削藩,侵削诸侯,离间人家的骨肉。外间人们纷纷反对你,你为什么要这样干?”

晁错回答说:

“是的,不这么干,天子得不到尊重,宗庙也得不到安宁!”

晁父叹口气说:

“你这么干,成了众矢之的。刘氏可能得以安定,可我晁家却危险了。你任性去干吧,但我不能眼见着大祸临头!”

晁父回家以后,自杀而死。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兴兵造反,以诛晁错为名,恰恰应了晁父的预言。

第一个要造反的就是吴王刘濞,因为他知道,晁错的矛头主要是针对他的。

吴国的邻国是胶西。吴王认为胶西王刘卬不久前刚被削去六个县,一定心怀不满,而且刘卬年轻气盛,好勇斗狠,很容易挑动,便派中大夫应高去做说客。应高对刘卬说:

“现在皇上任用邪臣,听信这些奸贼的谗言,肆意地侵削诸侯,凌辱王亲。像我家吴王,不过因为多年患病不能朝请,就被怀疑,时时生活在忧疑之中,唯恐不能免祸。再看大王,只是因为一点小错就被削去六县,罪轻罚重,说不定朝廷不止削地而已,可能另外还会有什么打算。不知大王曾否考虑过这件事?”

“我如何不考虑?”刘卬摇摇头说,“但既做臣子,又能如何!难道足下有什么办法教我吗?”

应高说:

“我家吴王就是因为与大王同忧,才派臣来见大王,共同计划一条生路的。”

“你家大王怎么讲?”刘卬问。

“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顺应天时人心,起兵除害。”

“这岂不是谋反吗?寡人岂敢如此?事急了也就一死罢了!”

“大王这话错了。想那晁错蒙蔽天子,篡政弄权,不但民心大愤,就是上天也在示警,日来彗星出现,蝗虫为灾,这都是朝廷倒行逆施引起的。这时起兵诛逆,整肃朝纲,正是顺应天意民心的行动。吴王愿意追随大王车后,纵横天下,那时所向者降,所指者下,谁敢不服!”

刘卬频频点头。应高继续说:

“如果大王同意,吴王便可联合楚王,攻克函谷关,占据荥阳,夺得敖仓的粮食,抵御汉兵的反抗,而等待大王光临。然后再合兵进攻长安。事成之后,吴王愿跟大王平分天下。”

刘卬被说动了,连声说“好”。应高便回去报告吴王。吴王还不放心,又自己化装成一个使者,悄悄来到胶西的都城高苑,亲自跟刘卬见面。这一对叔侄在密室里研究出一个周密的计划,最主要的是联络齐、淄川、胶东、济南四王,一起出兵。这四王中齐王、淄川王和胶东王是刘卬的哥哥,济南王是刘卬的弟弟,这哥几个倒是不用费口舌,一说就答应。刘卬又去找赵王刘遂。刘遂也答应参加。那边,吴王又跟楚王刘戊(刘戊是老楚王刘交的孙子)联络妥当,单等找一个机会,便可共同举兵。

不久,朝廷发布敕令,削去吴的会稽、豫章二郡,吴王便以“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借口,头一个起兵反汉,其余诸王纷纷响应。“七国之乱”就这样开始了。

不过细查前文,我们便会发现,吴王和胶西王等凑集的乃是八国,而不是七国。为什么又叫“七国之乱”呢?原来这里边出了个岔头,原先答应入盟的齐王刘将闾临时又背约不干了。他的几个弟弟火了,发兵将齐都临淄围住攻打,非要惩治他们的大哥不可。而赵王刘遂跟四国联系不上,就只好率兵驻扎在赵国西边的边界,等着和吴、楚的军队会合。赵遂还和匈奴勾结,要匈奴出兵支援他。事实上,跟朝廷真干起来的,就只有吴、楚二国。

吴王刘濞先把朝廷派到吴国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员杀了,然后向全国下令:“寡人今年六十二岁了,我将亲自出征。小儿子今年十四岁,也要身先士卒。凡我国内年在六十二以下、十四岁以上的男子,都要与寡人一同作战。”结果征集的兵力竟达二十多万人。他又派人跟南边的闽和东越联系,闽和东越也答应发兵相助。吴王大军从国都广陵出发,涉过淮水,与楚王刘戊的军队会合。正式向天下发布檄文,罗列晁错的各种罪状,号召各地诸王响应。

挡在吴、楚联军面向长安进兵路上的,乃是梁国。梁王刘武是景帝的同母弟。他拒绝跟叛军合作,吴、楚联军只好先来攻打梁国。第一仗战于棘壁,梁军伤亡几万人,吴、楚军乘胜而进,再打败梁国的援军。梁王刘武只好退保国都睢阳,同时派急使向长安求援。

削藩令下,有几国会起兵反抗,这早在晁错意料之中。他想这正是削藩的机会,把你打败,你不削也得削。所以等七国的反书上来,他就请景帝调兵镇压。景帝拜中尉周亚夫为太尉,率三十六将军迎击吴、楚;派曲周侯郦寄往击赵军;再派将军栾布到齐国去。

一场全面的战争终于展开了。

战事初起的时候,晁错曾向景帝建议,请景帝亲自带兵平叛。高祖当初是戎马出身,每次出征往往会亲自挂帅,所以晁错希望景帝学习他的祖父。但景帝在宫中长大,偶尔骑马出城打打猎,回来还累得腰酸腿疼,现在晁错竟然让他亲征,要冒刀弓锋镝的危险不须说,就是酷日风霜也够受呀!所以皇帝对晁错这个建议丝毫不感兴趣。

其实晁错劝皇帝亲征,也是为皇帝好。皇帝亲自带兵,只是坐阵指挥,用不着自己去冲锋陷阵,可是众将有皇帝在跟前却要振奋得多。何况皇帝亲征回来,史书上自然要大书上一笔,给后人看着也光荣。所以说晁错所做的一切,他问心无愧,决不藏什么私心。

如果提到唯一的私心的话,那就是他对袁盎的态度了。

袁盎在当时也是个重要人物。他原任文帝的中郎将。在文帝处理淮南王刘长的事情上,他提出过较好的意见。中郎将是皇帝的卫队长,经常跟随着保护皇帝,所以他有机会跟文帝谈话。

同类推荐
  • 水浒任侠

    水浒任侠

    萧家少主,和武二郎同生共死斗权贵;行镖四海,带兄弟结识八方绿林好汉;东京梦华,携燕青在汴梁城浅酌小饮;北地风云,向完颜阿骨打再去讨酒吃;西夏狼烟,与吴玠和西夏军浴血奋战;江南烟雨,同方腊教主还要计较一番......有无数好汉见了你宋江纳拜,可我也有谪仙、布衣剑卿、刈虎刃、铁狮子、青鹘子、一阵风、旱天雷、补天手、一点油、绵里针、小白龙、活死人、乳虎等一票兄弟帮衬。你及时雨宋江既然要招安,那梁山便由我燕云十八骑、面涅郎君、天魁星主的任侠萧唐接手了罢,替天行道那面大旗,我会替你扛下去的。(水浒任侠书友群号:277318413)
  • 汉末之吕布再世

    汉末之吕布再世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新书已发《三国之我去买个橘子》简介:奉先,你在此地不要走动。面对战败的诸侯们,董卓伸出了他的大手,脸上带有笑容,不计前嫌的说着:“来,做我儿子吧!”——————————每天早晚两更,请大家多多支持。
  • 末代驸马

    末代驸马

    一个少年的穿越,使明末的历史转了一个弯。边塞风波,蒙古察哈尔部再掀风波;中原动荡,李自成一家独大;四海翻动,辽东朝鲜动乱不止;……忠臣猛士战死于野,豪杰枭雄称霸于天。江山如娇,谁又能最终主宰沉浮?有些事,因他的穿越变的简单;有些事,因他的穿越而变的复杂。一个完全不同的明末,一个更加混乱的时代,一个英雄逆流而上的天下Q意Q交流群:680509591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大清后宫生存指南

    大清后宫生存指南

    "你当真以为,看几部诸如《甄嬛传》、《步步惊心》之类的电视剧,就真的了解大清后宫了吗?你以为只要长得清纯点、漂亮点,就可以把皇帝或者这个王爷、那个阿哥迷得死去活来颠倒乾坤了吗?你以为只要皇帝喜欢你,你就能够“独步江湖”,什么也不用担心,什么也不用害怕了吗?你当真以为清朝的这些个皇帝,当真智商不怎么地,任由几个没读过多少书整天张罗着梳妆打扮坑蒙拐骗的女人任意摆布吗?你真的认为以你的情商、智商一定可以在大清后宫这种地方纵横捭阖、步步高升,且安然无恙地终老吗?亲们,看完这本书,再做白日梦!"
热门推荐
  • 厉爷追妻路茫茫

    厉爷追妻路茫茫

    她,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父母是谁,从她有记忆以来她就是自己一个人他,冷酷无情,十大家族之首的掌家人,手段狠毒他对任何人都是无情冷漠,唯有对她,永远笑着她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平淡淡漠,唯有对他,才会有其他情绪,表情她遇上他……………
  • 圈宠邪妻

    圈宠邪妻

    【轻松版】天宫月老,一根红线冒险牵上火炎邪神的脚。红线彼端,那厮却是没心没肺的无赖女一枚。他乃当今豪门世家的少当家,俊美无铸,阴毒淡静。她是外遇的私生子,低贱贫穷,无貌无德、冷情懒散。她自觉生的伟大,活着憋屈,刚被同父异母的妖孽弟弟抢了男友,便又被老爸的正妻设计变卖,,做与他百位女佣之一。当阴毒的少主碰上冷情的无赖女...当她酒后失误,对他“霸王硬上弓”,从此,一失足成千古恨!啥?要她负责?靠!这是二十一世纪,他怎不效古寻死!又是啥?要她负责的非他一人?她就纳了闷儿了,她几时对这些妖男下的“毒手”,自已怎么不知?一个个全都对她纠缠不休,逼得那少主越来越变态,竟然...[片段一]“你会游泳吗?”某少主垂眸,一丝笑容魅惑众生。“不会。”某女眨着眼,不明就理。“哦?那你想知道学会游泳的最快方法吗?”悠扬清远的声音,却透着深夜一般迷乱的蛊惑。“...”某女虚心进取,仔细聆听。“来人,把她扔进食人鱼池。”[片段二]古典的四柱床,红幔暧昧——“亲爱的,你是不是找错了新郎?”某少主一身新郎装,倚在门边,俊美如斯,阴冷的看着某女。某女手中捏着撕下的男式衬衣,转头,若无其事道:“偷情而已,你可否装做路人甲?”某少主黑了脸,“来人,把那男人剥皮抽血,挫骨扬灰。”【正文版】前世...她脚踝上的红线,连结着他——他却从来不知!她被他毁于无形,魂魄消散——再无转生之机!这一世...他贵乃豪门帝王,俊美异邪,淡静疏离。她被老爸的正妻设计变卖,做与他百位女佣之一。他是神,在她面前却是魔;他尊贵,却独独对她下流无耻;他淡静,在她看来却阴毒如蝮蛇。她喜欢金银,他将金银焚烧化液,蒸发殆尽;她喜欢男人,他将男人剥皮抽筋,挫骨扬灰!只因为...他不准她的眼中有任何事物——除了他!此文女主强大,美男众多,蝮蛇与残狼的性情,邪神与鬼使的身份,预知祥情,请点“阅读此书”,再劳驾点下“收藏”和“推荐”,这将是给烟最大的精神动力。
  • 这个魔君很爱玩

    这个魔君很爱玩

    啥?'我是妖女?巫漪表示,姐姐我可是魔界女君啊。啥?我是魔王?巫漪表示,姐走的可是boss路线啊。啥?我吃了不负责?巫漪表示,姐可是有理想的魔,调戏六界美男,怎可能被一颗草束缚。吃完不负责是吗?墨渊表示,你的好日子到头了。本文一对一,爆笑,绝对不虐
  • 精灵之传奇缔造者

    精灵之传奇缔造者

    谁也不是生来就是宝可梦训练家,谁也不是生来就是联盟冠军,第一的王座只会由热血和汗水所缔造。上天终究是公平的,心怀着梦想的人们啊,在这一生一世的大舞台上尽情的挥洒着热血吧。
  • 无为的大学生活

    无为的大学生活

    一名女大学生在校园所经历的生活,友情、爱情情情相扣,不一样的情节,不一样的发展。四年大学生活,磨掉了她的青春,磨灭了她的毅力,消磨了他的斗志,走出校园的是一个不同于当初的少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时空之新一皇后

    穿越时空之新一皇后

    本文已经开始解禁,故事从125章才刚刚开始。曲折的身世,离奇的故事情节,穿越了十四年的精彩片段。故事主角的聪明与智慧,被掉包的身世之迷。她爱的人居然是为了江山才肯娶她,甚至连个名分都不想给她。既然如此,咱们就颠覆一下历史吧。做鳌拜的女儿,当上皇后,皇上怎么可能会喜欢她?既然这样,就别怪新一不客气了。抢了皇上的女人,开了最大的一家连锁服装城。成为世界前十位的富豪美女,居然是大清国的皇后。新一,这个女人简直像迷一样,历史是如何记载的?本书的封面全图:http://wkkk.net/2008/05/23/000/wkkk.net新一的宝贝书迷们|1|群号:7109561|满|新一的宝贝书迷们|2|群号:26671982|新|新一的宝贝书迷们|3|群号:22319963|新|新一的宝贝书迷们|4|群号:28083339|新|新一的宝贝书迷们|5|群号:29820642|新|新一的宝贝书迷们|6|群号:29821622|新|新一的宝贝书迷们|7|群号:29820848|新|新一的宝贝书迷们|8|群号:24027187|新|
  • 皇帝培养手册

    皇帝培养手册

    皇帝培养手册:第一,姓刘就行。第二,从低做起。第三,欢迎反叛。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这段时间里,有一个奇葩的军师,做出了一个奇葩的决定,最终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把原本的三国争霸引向了更为奇葩的歧路。
  • 冰山男孩是木头

    冰山男孩是木头

    等候,我不想用迷雾把我的心遮住,让你凝望了半天,感受的是一片模糊。我不是冰,是心冷…………
  • 公子无心爱良夜

    公子无心爱良夜

    谁人不知大赵国公主赵良宴最爱驾一匹白青马飞扬跋扈的往将军府门口那么一杵,高冠长佩,气势凌人的指着大门叫道:“霍斐,今儿你再不出来,我灵犀宫统共两百余宫女嬷嬷太监就跟这儿一堵,本公主就是要让整个长安城的名门贵女知道,你霍斐霍大将军是本公主的人!”谁人都说她乐昌公主不知廉耻,又不知好歹的看上了京城男神霍大将军,霍斐却避她如过街老鼠。可从没人知道她灵犀宫的绣枕下面,还保留着许多年前的那支素银簪。她知道,逼婚是个技术活儿。她也知道,坚持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药。
  • 看不见爱情的房间

    看不见爱情的房间

    初相遇,我睡得正香,蒙眬中鼻端痒痒的,像有个人在对着我的面颊呵气。我心里一慌,条件反射地睁开眼睛,自椅子上跳起来,不想脚下一滑,摔了一个惨不忍睹。可是,眼前却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那时,我并不知道,始作俑者的某男正憋笑憋到内伤。再相遇,家里正半夜上演“鬼影喧嚣”,各种奇幻场景连番上演。我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尖叫着夺门而逃。殊不知,家里某男正又无奈又好笑地看着我被吓得屁滚尿流。终于,某男为我打开了一个神奇的奇幻世界。我们不是一见倾心,却感觉像是认识了好几个世纪。他嘲笑我胆小不禁吓,我奴役他做我的“专属男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