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5200000004

第4章 写在前面的话(2)

对于东方人来说,上述的这种关系十分简单,且很清晰,尽管它对我们西方人来说,显得那样模棱两可和捉摸不定。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关系的存在,恰恰与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相契合。这种关系,被他们形容成一种老大哥和小弟弟的关系。比如说,就像描述一个家庭中,两个兄弟之间的关系一样,当中国政府需要表明自己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时,就会采取老大哥和小弟弟之类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流行于中国的各个地方。实际上,中国政府体制赖以建立的基础——宗法家长制,也是依靠这种老大哥和小弟弟的关系形成的。在小弟弟面前,老大哥自然有凌驾于其上的特权和义务。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在周围卫星小国跟前,中国无疑就是一个道德权威。此外,中国还负有支配正义的权力。与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相比,这些与之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很自然地,我们对这种关系感到由衷地厌恶。因为这种关系本身的存在,极为不确定:既可以轻易地取消,又可以任意强加在别人身上。基于此,这一体系中一些令人称道的特点可以随时被发现,只需要我们依据主观判断,尽量加强或者回避上述不确定的关系。

多少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自身的霸主地位。在她的周围,有很多弱小的和未开化的小国家。这些小国家不断地恭维和赞美,使她变得日益骄傲自满,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关于这一点,善于思考的人们从不感到有任何奇怪之处。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一个小圈子,它由崇拜中国的小国家组建而成。这样的一个小圈子,带有明显的排外性。因此,中国和她的小圈子不希望有其他的国家闯进来。对于那些没有按照她的模式来经营组建政权的国家,对于那些在她所能惠及的范围之外的偏远国度,中国没有理由不采取一种鄙夷的神情对待他们。同时,中国与印度,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关系。关于这一点,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对于印度这个东亚伟大的帝国,中国与欧洲的相互交往,一定会给它带来一定的影响。而这些,中国人从传统的东方立场来看,有着自己准确的看法和判断。

在与欧美国家交往的时候,中国显示出一种坦然自若的神态。然而,这其中也不乏有荒诞不经的骄傲自大。与我们的交往和联系,对中国来说,是一件极其不情愿的事情。很显然,在清政府和它的臣民看来,这种强加在他们头上的联系与往来是多么可恶啊!这就是中国面对欧美等国家,建立良好互动关系时所持有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不准备讨论,必要的时候,一个国家是否可以诉诸武力,以求得与另一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并进行贸易往来。这个问题不是本书所研究的内容,它可以留待专业的国际法权威去回答。所谓的鸦片战争,本书并不想就其正义性问题发表任何有关的看法或意见。当然,本书也不会记录其他人的各种观点和意见。作者想要做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勾勒和描述鸦片战争的真实情景。鸦片战争的经过,对于每一位聪明的读者来说,是了然于胸的,因此,每一位读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解读。然而,在中国人那里,这场战争究竟使得他们持有怎样的观点,怀有怎样的情绪;对于所有外国人的看法,这些情绪和观点是如何扭曲中国人的认识,以及如何影响整个中国的对外关系,等等。像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了解。对于这些问题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基于此,我们要重新描述一遍鸦片战争,以期对近代的中国人有一个客观、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就鸦片战争这一问题,下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

1842年,西方国家攻击了吴淞要塞。这一要塞位于广东省以外的偏远地区。1860年,欧美国家又攻占了北京城,并火烧圆明园。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海陆战争,不管其他原因是什么,在中国人看来,“鸦片”这两个字是导致这些军事行动的直接目的。中国人认为,外国人的不满,只是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他们真正的目的在于,打开中国的大门,并将中国作为倾销鸦片的广阔市场。这些鸦片是外国殖民者在印度种植的,它们被运送到中国,卖给中国的臣民吸食。

在中国看来,上述事实是确凿无疑的,西方国家没有任何可以抵赖的理由。其实,早在1842年以前,清朝政府就规定,不管是公开运送还是暗地里走私,只要将鸦片运到中国,就违反了中国的法律。就这一问题,已经有不少的摩擦和冲突,频繁发生在广东地方政府与东印度公司之间。后来,东印度公司经营鸦片的特权被取缔。接着,它与广东地方政府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日益加剧。1840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被朝廷派往广东禁烟。当时,清朝的皇帝下了一道圣旨,明确指出一定要杜绝鸦片贸易。林则徐谨遵圣谕,丝毫不敢怠慢。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与东印度公司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了白热化状态。来到广东后没过多久,林则徐就发现了一大批鸦片。这些鸦片分装在二十二艘船只上,在广东的水面上停泊着,其价值高达九百万元。这一事实的存在,公然挑衅和亵渎了中华帝国的法律。按照当时的惯例和法则,所有的鸦片连同装运鸦片的船只,一律没收。在这种情况下,林则徐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逼迫外国商人交出鸦片。无奈之下,那些鸦片经由英国商务监督义律交给了林则徐。同时,他还向中国政府保证,从今以后再也不向中国的港口运送鸦片。

在这次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一共缴获了两万两百九十一箱鸦片。这些鸦片全部被运送到海边,进行严格的销毁处理。在海边的高地,林则徐派人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池子,然后往里面注满夹杂了不少石灰的海水。所有的鸦片投进池子里,全部被销毁。事后,销毁的残渣随着潮水流入海洋。在销毁鸦片的现场周围,还安排了很多官员把守。在处理鸦片的过程中,他们仔细地进行监督。谁要是想顺手牵羊,拿走一点鸦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当时,有一个中国人,他妄图从那里带走些许鸦片,结果被当场砍头。可以肯定地说,在这种情势之下,鸦片全部被彻底销毁。对于清政府销毁鸦片的决心,我们深表敬佩。收缴鸦片,并彻底销毁,这是一个政府本应该做的事情。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林则徐扮演着一个仆人的角色。因为对于皇帝的命令和旨意,他忠心不二地坚决予以执行。

虽然中国政府的禁烟行为,是正义的,并且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扬,但是就像中国人早就预料到的那样,英国人派来了海陆军。紧接着,中国沿海的几个港口,被英国人侵占。古都南京,被英国人团团包围;还有舟山群岛,也在几日之间被英军夺取。最后,在军事力量的威逼之下,清政府与英国政府在南京签订了和约。按照和约的规定,清政府给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银元,还将香港岛无条件地割让给英国女王。在二千一百万银元的赔款中,有六百万是鸦片费用,三百万是商贸欠费,一千二百万是军费。

以上所述,就是让中国人难以忘怀的鸦片战争的经过。这一事实,对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他们对外国人产生了偏见。有一种说法认为,英国人采取军事行动,纯粹是出于严重的不满。如果我们想为这种借口辩解的话,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英国人即便不是为了鸦片,也迟早会对中国动武的。在1860年北京被攻占之前,英国人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从来就没有真正停止过。中国皇帝的出逃,以及他在流亡过程中意外病故,使得清朝政府不得不做出更大的让步。于是,鸦片贸易在中国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在中国人看来,只有英国人在华的鸦片贸易得到认可后,他们才会放下武器,进而寻求一种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式。在与英国人的协商或谈判过程中,清政府竭尽全力地劝说英国人尽量与中国人保持合作。否则,鸦片要么被严禁查处,要么慢慢地被拒绝倾销。对于清政府所做出的努力,洞察世事的人心里很清楚。另外,对于清政府的那些请求,英国人或者严词拒绝,或者根本不予理会。关于这一点,中国人也心知肚明。正是这些事实的存在,使得中国人对西方人产生了一种固有的偏见和深深的怨恨。

当时的形势,具有上述那些重要的特点。中国在这种形势之下,被迫从闭关锁国的状态中走出来。她开始接触西方世界,并从正面关注近代的西方国家,尽管她与这些国家建立了一种无奈且不情愿的关系。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一切西方国家无理的侵略行径,都是她所无法容忍的。这一点对她来说,是很正常的。同时,对于那些为她的最高利益服务的人们,她总是怀有偏见和误解。这一点,同样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近代国际法的原则及其具体内容,她的最高统治者一无所知。同样,对于那些支配独立国家间平等交往的准则,中国人也闻所未闻。正是这种无知,清政府总是被他们的最高统治者摆放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上。因此,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本就是一些合法的东西,他们还要力争一番。这样一来,反倒使得胜券在握的外交斗争归于失败。像这样的情况,与评论他们的人一样,清政府自己也心知肚明。然而,由于虚荣心和傲慢自大的缘故,他们从不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无知和失误。在清朝的内阁中,有一位官员,曾经对本书的作者说过:“不管是什么问题,我们最终总会遇到屏障。有时候,情况在最初阶段对我们很有利,然而往后走,我们就会自乱阵脚,顾此失彼,最后酿成错误,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正义和公道究竟站在哪一边,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对于这样一种过于悲观的自我评价,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远远超过说这句话的内阁大臣所能认识到的。

这位内阁大臣的话,通过下面的一个简单例子,可以得到充分的说明。在很早的时候,北京就形成了一个惯例:皇帝不管什么时候出门,所经过的街道,都要进行封闭,不允许任何人在那里随便行走。有一次,皇帝马上就要出门了,总理衙门很快将这条惯例告知各国的外交使团。然而,对于清政府的这种做法,除了一家外交使团没有说话外,其他的各家都纷纷表示强烈的抗议和不满。事实上,外国人所居住的地方,并不在要被封锁的街道之内,因此,这种做法根本不会影响他们的出行。即便有些许麻烦的话,禁止通行的时间也不过几小时而已。其实,在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首都,不管是市政府还是枢密院,都不会主动告诉外国使馆,他们要封锁哪一条街道。出于需要,他们会把某些街道封锁一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当其他国家的外交使团提出质问的时候,他们会立刻用相当体面而又得体的答复予以回应。如此看来,清政府对外交使团过分地客套,反倒惹了一堆麻烦。

如果我们对中国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细数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这些优点和缺点在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再把他们与西方人相互交往的三十年间所发生的事件完全记录下来,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中国在这一阶段,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古老的传统模式没有发生一点变化。相反,中国基本上可以适应近代世界的要求。在她的身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人们表面上看起来头脑停滞,麻木不仁,思维混乱,但实际上,他们绝不是那样的。就本质而言,中国人既骄傲自大,又谨言慎行,甚至有些保守。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沉睡之后,他们突然被唤醒了。实事求是地说,在一种非常不利的环境中,他们被唤醒了。四亿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由于这种唤醒,需要重新塑造和发展。很明显,这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

就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文明成果而言,把中国和日本放在一起加以对比,是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一点说服力的。原因很简单,就本质而言,中国和日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民族。对于日本来说,他们借用中国的服装样式,但是很快,他们就抛弃了这一服装样式。而对中国来说,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亲自设计发明了传统的服饰。这些服饰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身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抛弃东方的模式,吸取西方的文明精华方面,日本抛弃了他们旧有的服饰。与之相反,中国人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在过去的很多年间,中国人在不辞劳苦地纺织棉布。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但他们一直坚持着。

同类推荐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是《话说世界》系列丛书的第46卷。全书讲述了亚洲文明奇迹和非洲文明奇迹,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巴比伦古城”、“吉萨大金字塔”等等,让我们来好好领略领略这些文明奇迹吧!
  • 中国文化博览1

    中国文化博览1

    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百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先辈们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华千年文萃:风俗民情

    中华千年文萃: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也就是一些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采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以杭州为主题城市。主要收录了现当代著名作家,如俞平伯、郁达夫、丰子恺、张抗抗等人关于杭州风土人物的经典之作。通过他们的笔触,可以看出杭州历史的兴衰更替,人文风景的如诗如画。文笔含蓄隽永,读来韵味悠长。
热门推荐
  •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物质生活充裕的80、90后一代正面对现实的残酷,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已经体会到内心的焦虑。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还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的困惑中;书本里的铅字无法立即变成活生生的社会经验,曾经的理想猛烈地撞击着未来的路。《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由蓝狮子编著,从几百封大学生的来信中,挑选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困惑和焦虑,同时邀请15位成功人士一对一地回复,或犀利或和蔼,或清晰或睿智,共同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以及对青年们的无限期待。
  • 年少遇到你真好

    年少遇到你真好

    “痛只有我懂吧,你们一个个都想离开我的世界,那就都滚得远远的不要待在我的世界,没有你们的我一样可以活的很好。……”“那种疼痛让我一辈子都忘记不了。”“你的叛逆我包容,你的叛逆只有我懂……”年少的我,遇到年少的你,青春的美好谁都拥有,青春的疼痛谁都尝过,那苦涩,那酸甜构成了叫生活,我的生活中只要有了你就叫“美好”,美好的生活我想一直拥有……
  •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金章十二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妃轻狂

    帝妃轻狂

    一朝重生庶妹欺负人人得而诛之?不怕,雷霆珠在手一道闪电劈到外焦里嫩香喷喷!传闻夜家千金区区仙尊修为四处招惹是非且自大无脑?她仰头长笑,恶魔鬼帝威明招摇谁敢乱说一句试试!传闻控制凡界四十二节气的雷霆珠不小心成为天下人人觊觎的香馍馍?她一身红衣邪魅天下,有谁不怕死那就尽情来拿!传闻他是大陆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皇,高高在上、不近女色、铁面无情然而事实却是……“娘子,为夫为你逆转时空身受重伤,求收留!“……《注:本文结尾瑕疵较强,介意可以只看免费部分当然也可以绕道勿入》
  •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本书收录了12个福尔摩斯短篇探案故事。其中包括《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身份的确证》、《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杀人的桔子核》、《歪唇男人的人命官司》、《谜样的蓝宝石》、《致命的斑点带子》、《工程师大拇指案》、《失踪的神秘新娘》、《绿玉皇冠之谜》、《铜山毛榉案》。全书故事惊险刺激,情节跌宕起伏,12篇故事各有风格,或神秘,或诡谲,或恐怖,或蹊跷,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英伦背景下,带领读者拨开迷雾,直面真相。"
  • 我的一天有48小时

    我的一天有48小时

    东京漂移【任务目标:获得地下改装车赛事冠军】荒岛求生【任务目标:生存40天】阿波罗计划训练营【任务目标:试着换个角度看看地球吧】…………一个月前张恒发现自己一天的时间多出了24个小时,与此同时他也被卷入到一场危险的游戏中。群号:194329315
  • 家国球

    家国球

    本小说以大爱无疆为核心,以紫桥、阿娇、琼瑶的成长经历与爱情为主线,表现了江致义一家的家国天下情怀。那温馨温暖的家庭氛围、那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那无疆无界的地球之爱……,或许走进您心海。
  •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在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相互裹挟的今天,文学与电影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复杂关系。当前关于电影研究最令人兴奋的前景并不在于出现了某种对所有电影或小说进行理解的新方式和新方法,而是在跨文化的视野之下,所有文本都可作为“互文”加以观察,所有的观看都是重读,所有的改编都是重写,甚至可以试图将改编视为一种文学批评的方式,从而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 少年儿童要养成的80个好习惯

    少年儿童要养成的80个好习惯

    少年儿童时期是锻炼和培养卓越口才的最佳时机,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少年儿童自身的年龄、成长环境出发,从基本语言表达、交谈、朗诵、演讲、辩论、即席发言及巧妙问答等几个方面,为少年儿童朋友们提供80个口才技巧。冲破认识与实践的樊篱,让我们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交际中都能轻轻松松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从而成为口才高手。
  • 保护我方神明大人

    保护我方神明大人

    人无生来神圣,人无生来全明。遇到了恶魔,“为什么你能成就巫师?”夏尔疑惑,“能借我条手臂看看吗?”遇到了神明,“为什么你能久而不衰?”夏尔举起手术刀,“能借我你的脑袋看会儿吗?”神明不语,看着夏尔背后散发恐怖气息的一群老幼病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