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7000000004

第4章 《纸牌屋》背后的行业变革

点拾Deepinsight,个人投资者,发布于2014/2/20

今天我们接着聊视频网站的话题。《纸牌屋》大热,对它的大数据也已广为认知。然而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纸牌屋》从诞生到流行的整个过程说明,未来是属于视频网站等互联网媒体的,而传统电视台将被颠覆,报纸的今天就是电视台的明天。

2014年2月14日,《纸牌屋》第二季上映,再次引发热潮。这次中国的美剧迷们待遇也不错,通过搜狐视频和乐视电视都可以同时收看到。关于《纸牌屋》的大数据分析,想必您已经看得厌烦了。今天我们不谈《纸牌屋》是如何拍出来的,而是聊聊它的一个更重要的标志性意义:传统电视台正式走入衰退,而视频网站或者其他网络媒体服务将取而代之。

《纸牌屋》是13集的电视剧,可是却与传统的电视剧不一样。它不是电视台或者制作公司拍摄的,也不在传统有线电视渠道播放。它既不像中国电视剧一天播几集,也不像美国电视剧周播的形式,而是一次性放出所有剧集。总之,这部火热的电视剧从策划拍摄到观众观看,都没有传统电视台什么事。

其实,传统电视台应该引起小心了。2013年中美都发生了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纸牌屋》的出品方Netflix公司在美国的付费用户已经超过了HBO电视网。而在中国,百度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越了连续N年的中国最大广告平台——中央电视台。如果说核心用户在流失,盈利模式根基在被别人动摇,我们还能指望电视台继续辉煌吗?

这是属于互联网的时代。

首先从用户角度看,电视台的用户群已经在快速萎缩。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剩下的多是中老年。代表未来的年轻人已经很少看电视。艾瑞咨询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京,电视开机率仅仅为30%,而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也显现出老龄化趋势,40岁以上的人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因此,未来电视台的广告平台价值是必然下降的。

其次,互联网视频媒体拥有对电视台天生的优势。互联网视频可以随时随地看,可以多终端看,相互同步,容易拷贝复制,发送分享。可以快进快退,反复看或者跳着看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电视台无法提供的体验。而电视呢,首先你要交每个月的有线电视费,然后你始终是被动选择的受众方,唯一的权利是拿着遥控器换个频道而已。

目前国内电视台还剩下两个赚钱支柱:热门电视剧和王牌栏目。以往热门电视剧都是在几个大卫视首播,然后再放到视频网站。可是我们发现,随着视频网站的资本能力不断增强,也可以逐渐买得起热门大剧,并与卫视同步播出。估计未来很快会出现某电视剧在视频网站上首播的现象。

《纸牌屋》的意义在于,它告诉了所有视频网站的小伙伴们,你们应该比电视台或者制作商更会拍电视剧!因为你们有钱有用户,更有大数据!国内视频网站的微电影、自制剧已经快速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步中国版的类似《纸牌屋》的自制电视剧将诞生并取得重大成功。

而对于传统电视台还拥有的《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对视频网站等也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槛。拥有互联网公司的执行力、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激励方式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一定会逐步吸引专业的制作团队加盟或者合作,从而打造出高质量的自制栏目。君不见,各大视频网站的那些访谈栏目不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吗?

未来几年,国内体制僵化的传统电视台将会逐步面临困境。特别是国内省、市、县每一级都有电视台,每家电视台还都有好几个频道,而内容很多同质化,毫无竞争力。因此,我们预言未来只会剩下央视和部分优秀的省级卫视,其余绝大部分省以下的电视台都会走向今天报纸的境地。而原来央视和卫视现有的地位、收入、影响力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同类推荐
  •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张大千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大千周游世界时,汲取西方的一些绘画元素,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
  •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金元清戏曲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近年金元清戏曲研究成果的汇总,共选取作者在该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图书绪论等三十余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研究对象历史时间为顺序,收录了作者对金院本、元杂剧、明清传奇等戏曲的研究;第二部分为附录部分,汇总了作者从宏观角度入手表达戏曲发展反思的文章,谈古论今,见解精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金元清戏曲论稿》是作近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选编,是一部体例严谨、见解精到的学术专著。从金院本、元杂剧到明清传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的阐述,更有精彩剧本的大段佐证,更彰显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热门推荐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本书主要阐述了曾国藩一生大智若愚的为人处世哲学,以及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坚挺,崇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人格魅力;揭示了他在官场上善于编织关系网,在权力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并懂得放权用权的成功之道;呈现了他在关键时刻远权避祸,在权力太大、功名事业日趋全盛的时候,不把弓拉得太圆太满的做人智慧。
  • 二花和她的儿子

    二花和她的儿子

    农村妇女二花同有权有势的乡党委书记比拼,将儿子塑造成了胜利的象征。因而造成了儿子和二花本人的人生悲剧。故事精彩,引人入胜。小说揭示出了普通人该如何做人,怎样做事的深刻哲理。
  • 超级制造商

    超级制造商

    星云i9智能工厂系统里,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没有它制造不了的,只要你有钱,它可以让你统治世界。从创建第一家‘简陋级’工厂开始,直到一艘庞大商业帝国的雏形出现,而这只不过是刚刚起航。横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世界,只有最原始的贸易,制造与贩卖。把手中的资源,换成所需要的物品,以及财富,用商业划出规则,用金钱绑定一切。
  • 重生之相门毒女

    重生之相门毒女

    上一世,她错爱渣男,被利用,被欺骗,最后被抛弃,视如弃履,最后连死也不能瞑目。临终之前,她满怀恨意,见到了自己的师父,用一生的记忆换取第二次的重生。再一次回到十三岁,遇到了前世心心暮暮的世子,同样翩翩如玉的师父,那些误会,错过,都有机会重新来过。她……又该如何抉择呢?“倘若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再放手了。”
  • 古应国访问记

    古应国访问记

    《古应国访问记》关于古应国,历史文献上只言片语地记载,它是由周武王之子应叔建立的一个诸侯国,至于所处何地,国君是谁,历史有多长,则不得而知。所幸的是,从1986年至2007年的应国墓地考古发掘,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失,破解了应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谜团,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失落小国的真容。500余座墓葬的现身,10000余件文物的出土,使应国墓地的发掘跻身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给男人看的羊皮卷

    给男人看的羊皮卷

    男人,演绎生命的壮丽诗篇。在女人眼里,男人是一部史诗,承载着亘古不变的气概和壮言;在女人心里,男人是一片无际的瀚海,坚守着无言的宽广和深沉;在女人梦里,男人是一盏夜航中的灯塔,指引着心灵深处的归宿和牵挂。
  • 我身边这个死灵法师是假的

    我身边这个死灵法师是假的

    死灵法师的身份只是我掩饰作为神灵在人间行走的职业,直到所有人都知道我是神后,他们说我是个伪善又自私的人。
  • Tropic of Capricorn

    Tropic of Capricorn

    Banned in America for almost thirty years because of its explicit sexual content, this companion volume to Miller's Tropic of Cancer chronicles his life in 1920s New York City. Famous for its frank portrayal of life in Brooklyn's ethnic neighborhoods and Miller's outrageous sexual exploits, The Tropic of Capricorn is now considered a cornerstone of modern literature.
  • 舌鉴辨正

    舌鉴辨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