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5200000004

第4章 告别彼岸的少年(1)

能把生活打趴下的男人不多,可男人们胸口都烙着两个字:不服。

要挨多少时间的打,吃多少岁月的亏,那与生俱来的、如胎记一般的两个字才会消失,这不好说。无须怀疑的是,被生活劝降是早晚的事。在我们突然意识到已经失去的那一刻,在我们突然意识到即将老去的那一刻,我们终会想起一位很久以前曾对我们微笑的长辈,终会理解那位长辈笑眯眯的眼神不是赞赏,也不是鼓励,而是在说你可以不服,但有生活替我治你。

能把生活打趴下的男人,不包括我和太广,那时我们也不信。我们和任何一个尚未懂事的男人一样,在KTV里扯着嗓子吼完一首《海阔天空》,唱完那句“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就隐约觉得自己有了当年,有了故事,甚至也有了未来。那时我们还不知道,当时能唱出眼泪,是在用坚信未来会海阔天空的那份笃定,为即将出行的自己打赏;后来再唱出眼泪,就仅是祭奠了。

我无论如何都忘不掉,多年前,太广喝醉后拽住我的衣领,伸出拇指顶着自己胸口冲我嚷的那句,“我们初中的人都得管我叫广爷”。我也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多年后,太广会把剥得干干净净的小龙虾递给他媳妇,抬起头笑盈盈地问我:“你到底愿不愿意给我儿子当干爸?”

太广是我的高中同学,说话喜欢带一个铿锵的前缀:想当年。我们班是重点班,招来的都是各个初中的尖子,自负一点儿也是能理解的,但像太广这么自负的,我还是头一回见到。那时他说完自己的“想当年”之后,还会故作神秘地加一句:你可别说出去,我不想太高调。结果他的“想当年”,倒是从其他同学嘴里道出来了。我正想问他是从哪儿听来的,被另一位同学抢了台词。甚至连旁边的一位姑娘都捂着嘴惊呼道:“原来大家都知道啊。”

不过说实话,太广是挺有资格自负的。他是我在那个年纪见过的知识面最广的人。不论天文地理还是国际大局势,周易八卦还是生活小窍门,他都能琢磨出道来。但太广也知道自己的短板,他经常自嘲说自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话的确没错。他的特长是太能侃,他的毛病是就能侃。

慢慢地,我们侃的内容越来越庞大,能从古今中外侃到宇宙洪荒,就像两个被迫发了三个月哑誓、终从组织逃离的人。尤其是军训,军训时我们能聊一天一夜,甚至因为站军姿时侃,导致被教官罚跑圈儿时侃。当我们发现我们把牛吹得再大对方都不反感的时候,我们就莫逆了,开始聊一些世界终极问题,比如女人。

太广说,他对女人的态度秉持了贪官污吏的典型作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说白了就是他可以出轨,他女朋友不能。这话被米可知道以后(我发誓绝对不是我说的),太广请了一个全天的病假。

实际上我们都明白,米可也明白,关于女人,太广虽然经常口出狂言,但他就是个既没贼心也没贼胆的货。跟米可一起逛大街碰到美女时,太广连眼都不会斜一下。经常是米可悄悄指着问他“美女漂亮吗”,太广这才眯着眼瞅上两下,瞅完啧啧两声说“哪儿比得上你”。全世界唯一不知道太广的就剩下他自己了,即使我们都明白他脸上的印子是被米可揍出来的,他仍要在我们面前嘴硬:“就她,离开我能活下去吗?”

米可跟太广的父亲曾是同一个军区的战友,也是同一个地方的老乡,转业后又分到了同一个单位,也就住在了同一个家属院里。因此,太广和米可是从同一段青春里长出来的青梅竹马,俩人早就管对方的父母叫爸妈了。我们问他俩从几岁开始好的,太广说不知道,好像不知不觉就在一起了。但米可的答案不一样,她说是在他俩十三岁刚上初一的时候。

那时米可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封情书,是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写给她的。放学后,米可拿着情书去跟太广炫耀,没想到他无动于衷,甚至连她赌气说要答应那位男同学,太广也依旧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

米可问:“你是不是以为我不敢?”太广一脸轻浮,说:“是。”米可噙着泪转身要走,太广将手伸进桌洞里,掏出一堆各式各样的信封甩在桌子上,全部是他收到的情书。米可心里咯噔一声,却还是不忘用余光数了数,一共有六七封。她正讶异太广从何时起收到这么多情书时,太广说了一句话。米可跟太广确定关系是从这句话开始的,虽然在她心里,早就非太广不嫁了。

太广说:“我这辈子除了你不会跟任何人好的,我知道你也一样。”

这是太广第一次跟米可说这样的话,他指指桌上的情书,又说:“这些对我们来说跟废纸没什么区别,他们找错人了,接下来还得继续找,不停地找,甚至满世界去找。但我们跟他们不一样,我们一生下来就不用找了,我们只需要等着再长大一点儿就行了。”

六年后,太广和米可分手了。

他们确定在一起后的这六年里,米可跟太广分了无数次,最长的一次持续了两天,结束于太广放学后的一次等待;最短的一次持续了两秒,结束于太广扑上去的一个热吻。但这次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这次是太广提的,因为一个和米可没有任何关系的理由:他高考失败了。这个理由对太广来说,比任何一次都要充足。

高考失败犹如突如其来的死刑,被推上断头台的是太广享受了十八载并引以为生的年少轻狂。

我们那里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是要估分的,太广刚考完那天就估完了,估了五百九十多,比他的正常水准还要高二三十分,上一个中上水平的一本大学绰绰有余。谁知成绩下来,他才考了四百九十多,连一本线都不够。太广拿着成绩单的样子,将我们这群习惯了他说“想当年”的人折磨了一个暑假,考得越好的人越不敢面对他,尤其是那几个模拟考无论如何也超不过他的,比借给他钱还难受。当然,我们的难受和米可的相比不值一提。

太广决定复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米可分手,米可用尽了所有办法都没有让他回心转意。她问太广,不是说只要等长大一点儿就行了吗?为什么刚刚长大就要分开?太广冷笑着说了一句话。米可跟太广结束关系,也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太广说:“你知道我为什么高考会失败吗?因为我对未来一点儿期待都没有了。你知道我为什么对未来不期待了吗?因为你。”

太广拽我衣领那次就在他读高四、我们几个上大一的那个寒假。那天米可没有去,太广特意嘱咐让我们不要叫她。那天我们几个兄弟围着太广,又过了一遍他的“想当年”。那天我们谁都没开他玩笑,而是像上课一般认真听着。太广已经喝蒙了,但还是感觉到了我们的异样,他讲着讲着停了下来,双手叉在胸前对我们笑。

“你们是不是在看我笑话?”他说。一个想发火的人,全世界都会帮他,亲手奉送无数理由。太广笑了两声,继续说:“这样吧,换你们讲,讲讲你们的大学,让我也羡慕羡慕。”

我听他阴阳怪气的就生气,说:“大过年的你别犯病,这里没人瞧不起你。”

太广一愣,脸一白,拍着桌子说:“我说你瞧不起我了吗?”他一把揪起我的领子冲我吼道:“想当年,我们初中的人都他妈得管我叫广爷,你他妈上个大学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正准备推开他,一个姑娘的声音从我们身后透了过来:“你有本事你别复读,你有本事你别上大学啊!”

我们扭过头一看,是米可。米可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绑着丝带的钢笔盒,眼眶里汪满的眼泪把她愤怒的神情放大了好多倍。太广一看到米可,立马把我的衣领松开了,不知所措地看着她。

米可努力压住发抖的下巴说:“你瞧瞧你现在的样子,你考不上大学就拿你哥们儿撒泼,你考不上大学就跟我分手!你又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天爷一欺负你,你就欺负我们。除了伤害在乎你的人,你还会什么?”说完,米可眼睛一眨,眼泪唰地划过脸颊滴落下来。她把手里的钢笔盒往太广身上一扔,扭过头就走了。

太广直勾勾地望着米可走掉的方向,往前踉跄了几步,我们都以为他要追过去,谁知他往下一跪,腮帮子一鼓,吐了。吐完依然不肯起来,拾起米可丢给他的钢笔盒,趴在地上小声嘀咕,我蹲他旁边拍他背的时候才听清。

“太难受了,米可,瞧不起自己太难受了。”他说。

一年后,太广拿着三本录取通知书,低着头走进了所谓的大学。所谓的大学是太广用来自嘲的话,就像他瞧不起复读的自己一样,同样,他也瞧不起上三本的自己。太广入校门时没让他的父母送他,嫌他的身份配不上父母的两步一回眸、三步一招手。去学校那天晚上,太广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是硬着头皮进去的,说自己是凤凰落架不如鸡。我劝他,说文凭也没那么重要。太广又阴阳怪气地说我考的是一本,当然说这种站着不腰疼的话了。

我正想反驳,电话那头发出了一声怪音,像一只被踩了爪子的狗发出来的。完后太广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刚才柔和了许多。

“不好意思啊,”他说,“我心情不太好。”

我以为他还在为三本的事耿耿于怀,正想继续劝他,他又说:“我今天看见米可了,就在他们学校马路对面。”接着,电话那头又传出来一声怪音,听了半天我才知道,那是太广在哭。“我看见她在马路对面跟我招手了,可我不敢过去,我只能装没看见,我他妈只能装没看见。”太广哭得太凶,后面说什么我就听不清楚了。末了平静下来,他用像要杀人一般恶狠狠的语气说了一句话。

“我要考研,我要一雪前耻。”

有一首歌叫作《笨小孩》,但有些小孩,不论笨还是不笨,老天自始至终都不待见。我一想起太广就觉得老天不公。也努力,也爱琢磨,变着法儿在生活面前讨喜,却怎么都得不到命运的偏爱。

太广为了“一雪前耻”消失了整整三年,我们就连过年也没能见到他,包括米可。听说他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城中村里租了一间短租房,他的寒暑假就是在那里度过的。

跟我担心的一样,三年后,太广考研失败了。这么说可能有点儿伤人,我从很早以前就隐约觉得,太广是考不上的,自他上大学起就这么觉得了。

我不是不相信太广的能力,而是不相信太广的心。实际上,我比任何人都希望他能考上,也比任何人都确信他考不上。因为我明白,他考研不是为了学习深造,甚至连有一个好起点,将来能找一份好工作都不是。太广就是在赌一口气,跟曾经那个说着“想当年”的自己,跟那些一夜间输掉的桀骜不驯。这种赌气带来的压力能毁掉一个人,带来的动力却微不足道。

考研失败之后的见面,太广再没有对着我乱吼,也没有吐得满地都是。他只是目光呆滞地坐在家乡的湖边,嘴唇微动,对着湖水说了句“不提了”。说完他抬起头,脸上的泪痕被月光映得亮晶晶的。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心里连劝他放弃还是继续都没谱。我们已经在社会上混过一年了,也发现了文凭的意义。文凭就像擦屁股的纸,到处都有,但没揣在兜里就完了。这些话我不能对太广说,我怕什么他都能听成讽刺。我问他明年还准备考研吗,太广头摇得好像我在问他吃不吃屎一样。

突然,他一挺身,侧过身问:“哎,你说我是不是命不好?”问完又自顾自地摇了摇头,“其实我也不是命不好,我知道我为什么考不上。”

“为什么?”我问。

太广像是琢磨出了什么天机,故意卖关子不说,只是梗着脖子冲我笑,笑容有些害羞,竟有点儿像是在示弱。他以前从未有过这种庸人的笑容。

“因为我其实挺普通的。”他笑着说。

我一愣,也跟着他沉默了。看着他温软的眼神,我心里难受得很,比四年前听他说“瞧不起自己太难受了”还要难受。之前像是站在病床边看他挣扎,现在则像是参加他的葬礼。我拼了命想安慰他的话,却什么也说不出口。我想说,他在我心里一点儿也不普通,却知道这些话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对了,”太广主动打破僵局,问,“米可这几年怎么样,你们还有联系吗?”他问的时候依然看着湖水,尽力装作是临时想到的,但他就连面前的一汪湖水都骗不过。随着一阵突如其来的微风,湖面泛起的波光将他的心思映得昭然若揭。

同类推荐
  • 救赎

    救赎

    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何国典跟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了上海,在这个大都市里他经历了种种来自灵魂深处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折磨,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同样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作家李西闽用他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描绘了灾难给人带来的残害,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为幸存者的心理重建作了深刻的探索。《救赎》不仅仅给受地震灾害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救助的文本,而且给所有经历过灾劫的人的心灵安抚提供了一种可能。在黑暗的心灵中寻找光明。
  • 很大风等

    很大风等

    阿进的鼻子上蚂蚁卵一样的汗珠。阿进刚接到客户的电话,他们要飞过来签合同,阿进很着急,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制造出一间他“自己的设计公司”。阿进打电话说:像样儿的写字楼,有没有?房屋中介回答他:写字楼、住宅都有,要多大面积?阿进说:我用两天,急用,最好明天。
  • 城里的兄弟

    城里的兄弟

    《城里的兄弟》是一部题材丰富、内容深刻、文字隽永的小小说作品集。作者写作手法独特老道,描摹现实,发人深省;刻画人物,惟妙睢肖;思考人生,探幽发微;解读历史,眼光独到。小说故事跌宕起伏,富含哲理,令人回味,给人启迪。
  • 无奈的费叶

    无奈的费叶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三生梦·百年心

    三生梦·百年心

    两个相爱的人,一段重生的感情;用疼痛的忧伤镌刻着心灵成长过的痕迹。经历了权力的角逐,爱到最后,仿若隔世。那高高在上的帝座高台,终究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唯有爱,才像四月阳光下的玉兰,美丽而真实。一半西风吹去,玉兰花落,恨有尽期,爱无天涯……
热门推荐
  •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代表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他们的作战经历,以及走向失败的过程。
  • 亦是曾经

    亦是曾经

    胆小懦弱是我曾经的代名词,但既然我可以重来,就不再懦弱,不再错过,不再遗憾。你,会乖乖等我来找你的对吗?
  • 从晚清到民国

    从晚清到民国

    长江三峡的曲折动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二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人文史观”一如“自然史观”,1840年的一场战役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潮流中的长河,尤需历时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书。
  • 完结碎笔

    完结碎笔

    多年以后,这腔热血恐怕早已被生活带去了温度,平淡无奇,熟练锋芒。美好的青春啊,怎少得了无尽的幻想,不知将它们写下,会不会让血液感受到那时的余热?或澎湃激昂,或平静温和,到头来也只是多愁善感在呼唤着。
  • 师徒一遇赖终身

    师徒一遇赖终身

    狐呆呆拔过玉帝的胡子,抽过龙孙的龙筋,拐过二郎神的哮天犬,她闯过无数祸事,三界之内的仙和妖想到这个祸头子,都头疼不已,为了三界的安宁,玉帝派人将她送到远古上神凤愿那拜师学艺。她指着眼前这个年轻俊美的男子问,“你就是我的师父,凤愿上神?”男子点头,“正是。”
  •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想变得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这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变得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这样,你才会出类拔萃。本书诠释了“借他人之智,完善自己”这一美好主题,通过讲述和冷静的、智慧的、明智的、坚韧的等14类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在一起,学习其生活处世中积极闪光的一面,告诉你如何成为理想中最好的自己。
  • 地狱使者

    地狱使者

    一场机遇,一段离奇的身世,让少年不得不成长起来,逐步踏上巅峰!扬名立万!
  •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内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内科速查手册》一书。全书分为急症、中毒及各系统疾病共十个章节。
  • 陪葬的手机

    陪葬的手机

    晚上,乌去纱第一次和绿珠睡在父亲生前住过的厢房里。乌去纱梦见了吴大爹,他额角淡淡的红斑清晰可见,他没有说话,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一晃就走了。第二天早晨,绿珠醒过来,对乌去纱说:“好奇怪,我昨晚梦见一个老人,不像是吴大爹,他的头发比吴大爹要多些、短些,也没那么白,额角没有红斑。”乌去纱问:“你梦见他在干什么?”绿珠说:“他什么也没干,对着我很慈蔼地笑一下,就走了。”乌去纱把绿珠拥过来,脸颊摩挲着她的鬓角,轻柔地说:“你见到了我父亲。”
  • 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

    设立国家勋章的意义非常重大,她可以使那些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获得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名至实归、名副其实。更重要的是,设立国家勋章也是贯彻宪法,贯彻宪法至上精神的具体体现。本书收录了作者收藏的各种类型的勋章,并对其作了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