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5100000006

第6章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1)

如何使生活充满张力

有一次路过市立图书馆,看到里面宽敞明亮的展厅正在布置画展,询问这样的大展厅租金如何。北欧这边如果以私人名义租房子来做一天活动,价格贵得离谱。比如去年公司要租一个教育机构的教室用一天,结果告知4小时2000克朗。当得知是协会名义租,他给出了一个价格,活动一天的费用1000克朗不到,要知道这是足球场那么大的展厅啊!不禁暗自惊奇,怎么协会的待遇就这么好!但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北欧社会对多元化的协会活动的支持。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财力上。

一个有点想法又勇于去实现的人,这样的性格,在其他一些地方也许是容易碰壁的,因为其不合群的性格,会遭到大多数人的排斥和反感。所以在我们以和为贵、崇尚中庸之道的民族历史长河里,三国魏人李康在其《运命论》里早大发感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而在北欧诸国,则又提倡疏导、释放,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政府不单鼓励各种有思想、有才干的志同道合者组成协会,充分发挥其特长,还在物质上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通过温和有序的引导与支持,终于造就今日协会百花齐放的局面。

活跃的协会像一个个活力细胞,使北欧社会充满生活的张力。良好的协会运作模式,也像黏合剂,让人们既表达了想法,又证明了其价值。

我所在的海港城市哥德堡,因其工业城市的魅力,成为了移民的聚居地。除了人数尚不算多的从东南亚来的如华裔、泰国人、越南人、日本人等,更大部分是从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等穆斯林等国家来的移民。从中东地区来的移民,又以战争国家的难民为多。如何使不同族裔的人和平稳定地生活下去,协会在此时就彰显了其无比强大的黏合作用。所以整个哥德堡,大大小小的协会竟有上百个。

北欧诸国,工会、雇主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发达活跃,它们既独立于国家政权之外,又能够进入政治过程,对公共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协会的性质,也多由保护妇女儿童协会、文化艺术协会、商会、同乡会、联谊会等等林林总总的名目构成,都属于民间公益组织。

如果一个协会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比如50个人以上,就可以向政府申请月租很少或者完全免费的固定场地使用。举行大型活动比如文化节的时候,还可以向政府申请补贴,补贴视活动规模大小,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

北欧的租房价格,通常一个小两室一厅,每月都要至少三五千房租。但是给协会的场地,因为考虑到活动人数及场地,通常都是整个一层楼,或与此等同的面积,且是免费。所以有时总想到北欧人的“舍得”二字。

轻物质,重思想,不仅是北欧人个人的人生态度境界,也是整个社会的映射。要说北欧条件最好的公共设施,一个是幼儿园,一个是学校,再就是城市博物馆和图书馆。一幢闹市中的百年豪华公寓,尤其是以前有钱人捐赠的那种,如果独幢别院又恰巧在一楼,通常都会改造成幼儿园,毫无悬念。

我做幼儿园老师兼职期间,接触过哥德堡大大小小市中心的幼儿园(因为选的是市中心兼职中心),其中不少幼儿园,都是这种别墅加大院子改造而成的模式。私人买,这种别墅通常千万起价昂贵的价格有难度。可为了教育,也为了压制有钱人的做派(即使有钱,也不是什么都能买的),统统规划到教育机构或福利中心做公共用途。

因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所以2006年定居瑞典之后,2008年就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哥德堡中瑞文化交流协会。协会一方面介绍、传承中国古典精粹文化,让大家领略中国文化之美,另一方面也将北欧优秀的文化及文明传介到中国,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北欧。而在组织成立和运营这个协会的过程中,也让我充分了解了北欧协会运作模式。

想要成立一个协会,取得政府认可的合法身份是第一步。所以协会章程就显得很重要,洋洋洒洒瑞典文三大页,里面包括协会名称、负责人、协会目的、全年活动筹划安排,以及理事会成员简介、收取会员会费等。里面当然还有税务报表以及必须要求的年会财务报告等。协会虽说是公益性的,但是在瑞典这样一个“以税治天下”的国度,税务报表即便按程序,也是要填的,只是简单说明协会的财务运转状况。协会会长及理事们不是终身制,几年大选一次这个协会内部自己制定。

一经取得合法身份,协会的活动就会在各个方面极大程度地得到政府的支持。比如同样是租场地,以个人或者公司的身份,价格高得出奇,而以协会的身份,便可获得一个“白菜价”。另一方面,北欧社会是个兼容型的社会,不但注重自己国家文化的宣传,比如国外出版社若有意翻译瑞典书籍,瑞典政府会有个这方面的补贴措施给这家国外出版社和译者,因为这是对瑞典文化的一种宣扬,所以要支持。同样,也非常注重国外文化在本国的宣扬,比如每年在哥德堡的中东移民聚居区,都会举办各国文化服装舞蹈游行集会,参加这些协会,都会多多少少得到政府的补贴。

有人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就是看这个国家对待女人和孩子的态度,在北欧妇女儿童协会及青年会会分外得到重视。比如青年会,在这个青年协会里,只要每个会员的年龄在26岁以下,在协会成立之初,都会按人头得到800克朗的补助,用于协会运作。

大大小小的协会活动,不仅打发了北欧漫长的冬日,为人们的生活装点了无尽的情趣,也为一个又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提供了展示其价值的舞台。北欧业余休闲生活确实比较闷,没有KTV,没有林林总总的娱乐场所。周末大家最大的去处就是咖啡馆和酒吧,除此之外无他。尤其在漫长的从10月到次年3月这段幽冷黑暗时期,不出去会会朋友,参加点协会活动,简直会闷死。

而且出国的精英不少,身边认识的人,动不动就是“潜伏”民间的前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或者数学世家,又抑或书法家画家专业戏剧票友。协会活动,平时娱乐一下,遇到重大场合比如国家领导人来访中外首脑济济一堂,艺术团代表海外侨团一表演,艺惊四座,也算给咱华人平添三分自豪。

在瑞典人自己的协会组织里,和中国文化有联系的最恒定持久的可算瑞中协会,这个协会主要由瑞典人创办,意义就在于在瑞典中国之间搭起一座文化的桥梁。这个协会还有杂志,刊登一些中国文化历史典故、风俗民情与时事,是很多瑞典人了解中国的小窗口。

北欧协会的意义,不仅活跃了人们的生活,也使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出来的移民们有了一种归宿感,和本民族文化传递的使命感。这让即使移居异国的人们,亦可通过协会这样的方式将本民族文化传承下去。从这一点,又可见北欧社会多元文化形态开放之一斑。

书与咖啡:一个人的社交

北欧人排外吗?这是每一个关注北欧生活的人所提出的质疑。有的人认为北欧人受常年寒冷环境的影响,又地处岛国,连性格也变得冰冷孤僻,很难真正做朋友。与北欧人交往,往往仅是一杯咖啡的距离。

果真如此吗?参加过几次不同的聚会酒会以后,大大改变了我的想法。究其原因,还在谈资的问题上。我们中国人自己都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连同居或者婚姻中的伴侣,如果没有共同语言,北欧人都会立刻分道扬镳。何况一个半道上初次相逢认识的朋友?北欧人与跟自己谈不拢的人,认为交往只是对时间的消耗,很难建立真正的友谊。不管是对自己人还是外国人。

书以及从书中获得的渊博知识,是北欧人际交往的最好媒介。即便是萍水相逢的朋友,刚好谈论的书两人都看过,由此延伸的思考和讨论,足足能让两人兴奋一阵子。而我们感到难于和北欧人交往的普遍症结所在,真相是我们的阅读量远低于对方,故缺乏可以与之交往的谈资。对付外国人,我们最拿手的武器是美食,火锅、饺子一出,天下无敌。但再好吃的美食,每次都吃也难免乏味。反之,由阅读建立起来的自我认知、与双方文化的融入、对人生的思考、对事物的看法,以及价值观的认同,才是两情相悦最持之以恒甘之如饴跨国界的交往。

再没有一个民族像北欧诸国子民这样,如此热爱阅读的了,这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民族!电车上、火车上、飞机上、候机厅,以及各种候车厅,也或者排队的时候,甚至等朋友的间隙,大家都会随手从包里或者裤兜里掏出一本书,几乎是立刻进入阅读状态。更别说春日里的草坪、夏日里的海边、暖暖咖啡气息缭绕的咖啡馆世界!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是最好的参照。在北欧,大大小小林立于每个城市的此“三馆”极大地满足了好书之人。比如芬兰,并不大的一个国家,却有近千个公共图书馆以及流动图书馆,分布于全国大大小小的城镇。

像其他北欧人一样,绝大多数的芬兰人经常光顾图书馆。也可以说书简直成了沉默寡言的芬兰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北欧的人均读书量是一年24本,相当于一个月两本书。

实际上在北欧,个体阅读量已经明显大于这个数字。见缝插针的阅读率性而惬意,不拘于环境,不拘于场所,阅读已经是北欧人生活中信手拈来的一个习惯。所以北欧最流行的书,是纸质轻巧、排版压缩、便于携带的口袋书。于是商场里卖的最俏的男士休闲裤,则是膝盖部有足够大的口袋可以装下一本书的那种。

走出去社交,是北欧人生活的理念之一。而书和书中的知识,就是最好的媒介。大街小巷林立的咖啡馆正是最好的证明。北欧人每家都有咖啡机,除了最简单的滴漏式、液压式,还有高端的,现磨咖啡,可以煮出各式花哨咖啡诸如卡布奇诺、拿铁等。所以你要说喝咖啡,家里一杯咖啡足矣,却为何还要巴巴地跑到咖啡馆去消遣?因为那里就像我们从前的茶馆一样,是一个社交的世界。

而对于北欧人来说,最典型的社交,却是“一个人的社交”。此意何解?北欧人泡咖啡馆的方式多种多样,约朋友去畅聊是一种,像《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发迹之前那样,带着稿纸或电脑去创作的又是一种。而更多的一类人,则只是为了一份在人群中的感觉。这类人家里有的是空间、却往往偏要携一本书,在人来人往的咖啡馆求得一份“清净”。

这种人非常能代表北欧人中“沉默的大多数”,读书与之堪称“心灵的阅读”。自己独处时感觉世界很喧嚣躁动,一旦到咖啡馆,世界立刻安静了!在热闹的场合干自己的事,不为交友,不为赶热闹,就为在人群中的一份存在感。有了这份存在感,和一本读来甚是愉悦的书,对于北欧人来说,足矣!一本书、一杯咖啡、一个桌旁阅读的自己,再加上咖啡的气息和低低流淌的音乐,完美!这就是北欧人骨子里狂爱的、沦陷在人群中的“一个人的社交”。所以尤其那些爱独来独往的“精神洁癖者”,一天不到咖啡馆小坐一下,必定怅然,如有所失。为了这群人,体贴之至的咖啡馆周末一大清早就会搭配好各式美味早餐,煮好咖啡,等着发型凌乱、睡眼惺忪的客人们一杯咖啡叫醒自己。

北欧人阅读的内容,天文、地理、哲学、历史、音乐、艺术,以及感人至深、引发人生思考的各种小说等等,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而在这里面是绝对不会包括为了升职加薪、为自己充电而必须要学的专业技术书。如果让北欧人把学习工作中的压力带到业余生活中,还不如杀了他们。生活,是为了来享受的。学习,那是学校中的事。而一旦需要学习,北欧人随时会投身学校,专注地学习几年,毫不含糊。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北欧人的学习能力,因为他们几乎一生都从未离开过书籍。

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习惯。由此延伸起来的北欧人的聊天内容,若没看过几本书,真的挺难走进北欧人的社交圈。这种特质很明显地表现在北欧人的另一个流行社交场所:酒会上。这时候你会突然发现,一向沉默的北欧人端起酒杯是那么健谈,歌剧院的中场休息,围绕着本歌剧展开的音乐及古往今来音乐家的讨论,你不懂那么几个,谈话简直不能进行下去。而这也绝非北欧人故意地为难,这只是一个人生活素养的一部分,长年累月阅读的积累,已经深深潜入北欧人生活中各处。

北欧有一句俗语叫: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意思有两层:一、你不是天生就什么都会;二、你不是从来都不会犯任何错误。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经历着新的事情,几乎每件事情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像春夏秋冬的轮回、就像一朵花从绽放到凋落,里面必然经历了萌芽、求知、体验、深刻、反省、了然这些不可或缺的程序。在佛教里,称之为因果,凡事有因才有果。所以反观北欧人的读书意识,追根溯源,几乎大多数源自孩童时代和父母的床头阅读时光。

同类推荐
  •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可不可以不艺术

    可不可以不艺术

    就像那些火药创作、焰火表演,我也是爸爸的一件艺术作品。如今,在这件作品上面,我努力署下自己的名字。
  •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所选的中国经典神话,在故事的类型上,与世界神话学及中国神话学的体系是相同的,既对应了神话学的学理要求,也对应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北欧神话的类型。也就是说,本书的四辑分类从学术的角度上看是科学的,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上看也是严谨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穿越“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亦被称为“死亡之海”。郭小川在诗集《昆仑行》中曾一咏三叹:这里是名为“进去出不来”的大沙漠,黑夜只听风声,白日只见云朵;这里是几乎没有动物的“死亡之国”,大雁不敢停留,小鸟不能掠过……来到和田,我就急不可待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4师以及北京市援疆指挥部的同志一道去采访老战士宋才盛。他们几个月前还见过面。没承想此番找到宋家,却是斯人已“去”。
热门推荐
  • 北平代州会馆及主人沉浮录

    北平代州会馆及主人沉浮录

    北平代州会馆,顾名思义,以代州为名。代州,即今山西省代县,是历史上一个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的州郡。它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北踞北岳恒山余脉,南跨佛教圣地五台山。境内的雁门关居九塞之首,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宋辽对峙的边关重城,杨家将祠堂就在代县境内,新旧广武城和雁门关构成了天下闻名的军事要塞。——题记2011年夏天,代县博物馆原馆长崔有良先生携全家到北京旅游。回来,在《雁门关》杂志2012年第4期发表《代州会馆的变迁》一文,文中留下许多悬念。会馆的主人是谁?辛亥革命以后到“七七事变”这段重要的转折时期会馆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两个土豪

    两个土豪

    屁大的黑瞎子沟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孙子多,一个是菜包子。孙子多三辈单传,父母为了孙氏家族人丁兴旺,把希望就寄托在他的身上,给他起个名叫子多。父母也是糊涂,子多倒无可挑剔,关键是和孙氏联系在一块儿,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可孙子多不这么看,他觉得名字就是称呼,相当于商品上的标签,要想创出品牌,除自身的产品过硬,牌子必须标新立异。父母能给他起这个名,这里包含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孙子多当然不负父母的厚望,媳妇也争气,一下子给他生了个龙凤胎。菜包子当然不是餐桌上的主食,是一个人的外号。之所以叫他菜包子,是因他姓蔡。
  • 甜妻送上门:总裁请签收

    甜妻送上门:总裁请签收

    婚姻是什么样子的?对于许念念来说,最开始她的婚姻由她,她老公,一个白莲花小三组成。开玩笑她许念念是这种包子吗?渣男你找小三,我也找!于是,她的婚姻变成了,她,她老公,她老公的小三,以及她的“小三”组成。“嗯?小三?”苏晟揽过她的腰,低沉的嗓音中带着丝许危险。“……咳咳!今日的风儿格外喧嚣呢。”秒怂的许念念望天……
  • 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

    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

    央金拉姆,禅修大师,世界级的心灵音乐家,2011年,获得格莱美音乐奖,是首位获格莱美音乐奖的中国籍歌手。她曾是奇正藏药的创始人,事业巅峰之时,毅然放弃事业,潜心修行;她曾是坚定的不婚族,却用600秒定下婚约,从此缘定今生。她独创“央金玛歌舞觉醒法”,把音乐、舞蹈和修行融为一体,通过古老的“观音法门”,使观者快速进入觉知的境界,深得弟子和观众欢迎。《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是央金拉姆修行经历和体悟的整合,是一本专为现代忙碌女性而写的觉醒手册,帮助女性战胜内心的烦恼,找回温柔慈悲智慧,蜕变为圆满的女人。
  • 大湄公河

    大湄公河

    《大湄公河》是作者在山西省作家协会和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三上湄公河及多次赴滇采访,又参阅了400多万字的资料,完成的一部作品。作品介于非虚构与虚构之间,分两条线索,以两种笔法展开:一条围绕湄公河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一条围绕发生在金三角的“10.5”惨案。对其中的一些人和事,在依据事实的基础上,作了细节性的想象与描述。特别是被毒枭屠杀的。13名中国船员,当时他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煎熬。13条鲜活无辜的生命啊,作者力图把他们梦断之前的美好,与面对屠杀的痛苦挣扎还原出来,以祭他们最后的一段人生航程。本刊选载如下几章,以飨读者。
  •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后现代主义不同代表人物的各种表达、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剖析,深入揭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话语裂变与思想困顿。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意识形态以及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现代性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 不负流年不负青春0a

    不负流年不负青春0a

    “说要保护我的人,是你。说要守护我的人,也是你。可最后,为了保护她拿着剑,一剑刺向我心脏的人,还是你。”正与邪的对抗,是谁在那次的对抗中失了心,刻意输给了她?是谁在那次的对抗中丢了心,只想为她而活?是谁在那次的对抗中动了心,只为寻找她的身影?
  • 史上最牛主神

    史上最牛主神

    改变剧情?我是改造世界!方默意外获得主神光球,成为主神代理者。“轮回任务(二选一)轮回任务一、把位面改造成末法世界。轮回任务二、把位面改造成鬼怪的乐土。”方默,“······”。“轮回任务不应该是改变剧情吗?为什么我是改造世界?”这是方默带领不同位面时空轮回小队,不断改造轮回世界的故事!————PS:书友群575562129
  •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生意场上,他机灵诡诈,善敛财,会散财;社交场上,他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解人意、附庸风雅,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黑白两道,游走于商界、政界……杜月笙所塑造的黑帮神话,早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人其事也因历史的重重迷雾越发充满传奇色彩。
  • 从诛仙穿越诸天

    从诛仙穿越诸天

    这是一本,主角从诛仙开始带着气运面板穿越,寻求变强的小说,一头水麒麟在诸天现身的故事。书友群:971740231(QQ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