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1800000008

第8章 松下的学徒生涯(7)

松下一边看广告板,一边等着,等了好久好久。那位姑娘终于来了,松下赶紧转头注意看,已经来不及了。她站在松下他们前方看着广告板,松下只能看到她的背影侧面。何况她又微低着头,更是什么也看不见。松下当然没有勇气走到她前面,再回过头来看她。这样稍一迟疑,对方已走开了。很可能对方也一样,并没有把松下看清楚。所以,松下无法回答好或不好。到底还是姐姐、姐夫年纪大,比较镇定,看了一眼,姐夫说:“决定好了,我看不错呢。”松下就听从姐夫的这一句话,决定要娶她了。

我们也许有偏见,但命运并没有偏见。

——[美]爱默生

什么时候结婚好呢?所有的费用,至少也要六七十元。当时的六七十元,需要三个月不吃不喝,才能储蓄起来。松下与大家商量的结果是:等到九月底,到时可以储蓄三十元,另外三十元向别人借。松下的婚事就是这样定下来的。一个月收入二十元,不让新娘出去工作,够不够生活呢?计算的结果是:十分够,还可以剩下一点点。老一辈的人都告诉松下,结婚之后反而会有储蓄。这真是奇怪的算术,的确没错。后来经过实际的经验证实,松下相信老人的话是正确的。

只要不生病,虽然家庭生活不能过得很堂皇,普通水准的生活不成问题。如果太太也在家做一点手工副业的话,收入又会增加,生活就更有余了。所以松下就很放心地等结婚的日子来临。

一九一五年九月四日,松下顺利举行结婚典礼,终于成为“社会人”了。不过,他并不怎么感到“社会人”的责任,只不过是过了一阵子如梦似幻的生活。唯一令松下感到不安的是:他没有强健的身体。

前面已经说过,松下天生体质孱弱,经常感冒。结婚之后也经常生病。虽然没有一个使生活稳定的整套计划,可是,在松下心中已开始有了“非做个打算不可”的意念。

对于公司的工作,松下有把握、有信心,可是一想到自己的身体,开始不安起来。可能多少因为神经质的关系吧,有一回,松下因为感冒而病了十来天,那次使他太太很担心。从此,他就愈来愈深刻地运用思考能力,生活上与工作上,都有这种倾向。

身体虽然病弱,升级加薪却很快。婚后第二年,也就是二十二岁那年春天,松下升级做检查员了。这是一般工人梦寐以求的职位。当然,在所有检查员当中,松下又是最年轻的。检查员的工作是:前往客户家,检查前一天技工完成的工作。大约一天要查十五户到二十户,因为是松下久已熟悉的工作,加上工人都是老同事和老部下,他们的工作习惯松下很了解,一看就知道好坏。因此检查员的责任虽重,工作却很轻松,与往日的辛苦劳动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一提起检查员,一般工人都羡慕得要死。松下当然得意洋洋,高兴得不得了。当他以检查员身份到各家去检查,总会受到相当的礼遇,尤其是他这么年轻,更是讨人喜欢。

没想到这个检查员的工作,竟成为松下日后辞职的动机之一。

在做检查员之前,松下自己开始研究电灯插座的改良设计,花了很多心血,终于完成一个试验品,心里非常高兴。他打算先给主任看,请他批评指教,再请公司把插座都改为这种新式设计。

有一天,他满怀信心地对主任说:“有一样东西,我做成功了,请主任看一看,是非常好的东西。”

“好极了,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见识见识。”主任把插座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儿。松下如数家珍,急忙将它的优点加以说明,然后期待着上司的夸奖。主任的话却令人意外:

“松下君,这东西不行,完全没有希望,像这种程度的东西,根本没资格提出来。”

松下好像挨了当头一棒,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过了一会儿才问:“不行吗?”

“不行。还要多多下功夫啊。”

心存偏见的人总是弱者。

——[英]塞缪尔·约翰逊

离开主任面前的时候,松下无法隐藏眼泪。本来深信自己的作品是好的,期望过高,所以失望也大。松下伤心地哭了出来,他自小就比较爱哭。

松下现在想来,主任告诉他的“要多多下功夫啊”那句话是对的。但当时他却认为主任没有鉴赏眼光。过了好久松下才明白,那个插座有一利也有一弊,是完全失败的作品。于是更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研究成功。就在这时,他升级做检查员,便把插座的事搁下,专心去做检查员了。

检查员的工作前面已经说过,非常轻松。一天走上十几二十户。如果顺路,九点从公司出发,两三个钟头就检查完了。这么轻松的工作,在一般工人看来,实在是太舒服了。松下做检查员以后,过了一两个月,开始感到若有所失。慢慢的,对工作失去了以前的热情。不是提早回到公司聊天,就是到处去闲逛,这样的日子,他愈来愈不满意。日子一久,觉得生活很空虚。努力工作七年,好不容易升到渴望已久的检查员,其结果竟是对生活感到无聊。

总得想个办法才行,就在松下这样想的时候,本来虚弱的身体,竟一天比一天瘦下去。以前感冒倒下时,医师对他说过:“有轻微的肺尖炎,休息静养一个月比较好。”一想起医师的话,说也奇怪,咳嗽、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都出现了。松下很烦闷。再去看医生,医生说:“是肺尖炎,要静养。把握时间!”

听医师这么一说,松下想起公司检查员里头,有一个肺不好的人,每天上班坐在他身边,常跟他聊天,一定是被他传染上了。可是,他不能接受医生的劝告不上班。虽然发着微热,身体一直瘦下去,松下也只能一边上班,一边继续医疗。

松下感叹道,想想当时,再想想怎么会有今天,连自己都感到很奇怪。精神上缺少紧张感,对身心有非常不良的影响。在这段时间,他不由得又记起以前改良的插座架。“我做的很好,的确比原来的有改进之处,我要把它完成。检查员的工作,别人看来的确是值得羡慕的轻松工作,可是我不满意。这样混下去行吗?”松下开始烦闷起来。

松下想来想去终于有了结论:“辞掉公司的工作,制造电灯插座,卖给公司。主任说不行,那是他看错了。”松下开始自负起来。由于有了这一决定,精神随之振奋,说也奇怪,心理上也愈来愈不在乎病情了。

从最初的见习生涯开始,到升为工地负责人,再升为检验员,工作变得没有意义。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松下有别于一般职员,不满足于小成就。

一般人要是在22岁时当上检验员,就会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也可以心满意足、安安稳稳地过着小职员的舒适生活。

一般人安稳的人生是人生,松下积极进取的人生也是人生,主要在于选择。松下不满足于舒适的生活,他是上进心强过别人一倍的热血青年。

不过,这不是他要自己出来创业的直接原因,他当时只是在漠然的心境下,总觉得有些不满。这时,决定性的事件发生了。

后来,松下追忆往事时说“那是年轻的冲动”,“身体弱,不适合去工作”。年轻时的冲动,说是这么说,但就是这股冲动,才造就了现在的松下电器。事实上,当时他充满了雄心壮志。“算了,自己干。造出插座给世人看看!”

最危险的偏见,在我们内心反对我们自己,驱散这些偏见是一种创造性行为。

——[奥]霍夫曼斯塔尔

松下先生对于经营的概念,是这样认为的:“经营的第一理想应该是贡献社会。以社会大众为考虑的前提,才是最基本的经营秘诀。企业如同宗教,是一种除贫造富度众生的事业。”

松下幸之助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但他同时又声言,“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甚至要把企业当作宗教事业来经营,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表面文字上看来是矛盾,但在松下的人生、经营实践中,却是高度统一的。简单说就是:正因为把自己的企业、事业纳入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才要不折不扣地强调赚钱、赢利,这正是对社会的贡献;相反,不赚钱,亏损,社会也必将“亏损”。反过来说,如果组成社会的团体、个人都亏损,何来社会的“赢利”?社会何以发展?

赚钱赢利与贡献社会的矛盾,是不难解决的,困难的是树立服务、贡献社会的信念,并把它付诸行动。松下是基于怎样的认识,树立起贡献社会的企业信条的呢?是基于对人、人生的认识。松下幸之助的成功,不仅在于他是赚钱的好手,是优秀的企业家,也在于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伟大的人。他的许多经营理念,实质上是基于他对人和人生的认识的。人幼时需父母的抚养、社会的培育,所以应有所回报;企业也应如此——这就是松下经营理想最简明的逻辑。

把企业和人相比,是松下用得最多的比拟。人有幼、长、大,他也把企业如是分:“一个小公司,其存在虽不能裨益社会但最少不能危害社会,这是它被允许存在的最基本理由。如果公司成长了,拥有数百名或数千名员工,把不危害社会作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就不够了;它不但不能危害社会,还应该在某种方面受到社会的喜爱和欢迎,这才是基本的经营方针。公司大到有员工几万人,它的举手投足都足以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相应地,就应该对国家社会有很大的贡献,经营方针也当然地应与此适应。”

贡献社会不仅应该是经营的理想,也是理想的经营方法,是有灵魂的经营方法。原因很简单,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要依赖和仰仗社会。试想,一个一毛不拔、利欲熏心、恶名昭著的公司,怎么能够存在和发展?况且,国家、社会,对公司的成就、贡献不仅有过帮助,也有回报。松下公司打出“国际”的商标,得到社会的认同,长足发展,就是明证。

把宗教事业和企业经营联系在一起的,松下幸之助大概是第一人。那是他在参观了一个宗教团体的总部,回程途中的联想。他认为,宗教的宗旨是指导人们解脱精神烦恼,享受人生幸福,是指向精神的;企业经营的宗旨是无中生有,除贫造富,是指向物质的。企业经营可以帮助人类社会趋向富裕与繁荣,同宗教一样,也是神圣的事业。

同类推荐
  • 落实决定一切

    落实决定一切

    什么是落实?用两句话说明:布置任务没有落实等于零;追查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就是落实。任何企业或组织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其实光有制度是不够的,还要看落实的结果。本书从目标落实、方法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考核落实五个方面谈了大家们关注的“落实”话题,值得企事业单位研究学习。
  • 创意大师的习惯

    创意大师的习惯

    在问及创意从何处来时,许多著名的创新者都表示,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想法自己就冒了出来,不过他们都明白,要是自己不采取行动,也会有别人这么做。这些创意大师并非人云亦云,他们说的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表示,在产生创意的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切莫骄傲自满。我们很有理由相信,伟大的创意就隐含在常识中,如果有人能将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精神调齐,他们就能看到这些好主意,进而起到枢纽的作用,把这些想法应用于现实。
  • 搞好行政当好经理

    搞好行政当好经理

    本书经过一线作者深入调研,总结出一套优秀企业之所以获得成功的行政管理经验,希望广大经理人从中汲取精华,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不要让自己过得太舒服:王石的万科管理之道

    不要让自己过得太舒服:王石的万科管理之道

    本书深刻还原和剖析了中国第一房地产品牌万科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时间点,以及王石在这些关键点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本书还将呈现了王石是如何以自己建设性的经营模式来掌舵整个万科帝国的。王石不赞同做工头一样的董事长,他善于分权,善于培养人才。王石坚信,一个有文化的企业是不容易被打垮的,所以,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王石的品牌文化战略让万科在房地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强。王石是如何把万科从一个小贸易公司打造成年销售额超过1700亿元的房地产龙头企业的?王石的个人魅力有哪些?王石又是怎样进行日常管理的?相信本书会给您最完美的答案。
  •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

    《打造口碑的160个营销手法》结合了大量小店经营的实践,归纳总结出160个打造小店优良口碑的营销细节,并从普适理论到营销实践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内容涵盖经营、管理、营销、推广各个方面,案例横跨服装、餐饮、网络等各个行业,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热门推荐
  • 末日之灾

    末日之灾

    7月18日,阴,已经连续一周没见到过其他人了,或者说,没见到其他还活着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是我大神

    你是我大神

    新书《长夜漫漫在寻你》(他的血可以救她心里那个少年的命!)结婚前,顾千浅总是会想傅流辰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结婚后,各种名牌包包,衣服,鞋子,首饰一个一个的往她的面前送,最后出现那张精致的脸,“老婆大人,我喜欢你。”顾千浅白了他一眼,“你的喜欢就值这么点东西?”第二次,傅流辰又是花费巨额打造一枚钻戒,通体粉色,晶莹剔透,“老婆大人,我喜欢你。”“哦,你的喜欢现在已经值得上一颗钻石了?”傅流辰悲催,下了血本,壕置十亿天山别墅,“老婆大人……”话还没有说完,顾千浅扑通上前抱着别墅门口的一只白虎一阵狂吻,“老公,你的喜欢我收到了,好喜欢,嗷~”傅流辰,“……”敢情他连带着这么多东西还不如一只虎?
  • 坐着火车去拉萨

    坐着火车去拉萨

    心酸历程,引人深思
  • 小城女律师

    小城女律师

    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和气的人际关系下你争我斗,这就是江湖。江湖听起来很远,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城很小,江湖却一样深。黄一曦就是这个小城江湖中的一名女律师,初涉江湖,前途充满憧憬,也充满迷茫。做律师难,做女律师更难。矛盾焦点,利益纷争,名利丛林,荆棘密布。一个娇弱女子是如何运用手中的法律之刄,在这个荆棘密布的法律江湖中生存?是在不断的挣扎和追寻中破茧成蝶?还是在熙熙攘攘的利来利往中沉沦........
  • 跨天虹

    跨天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此生最爱

    此生最爱

    女主人公姚乐和男主人公梁言从小是邻居,两人青梅竹马,长大后初尝爱情,却因年少任性而使彼此擦肩而过。故事真正的开始是两人分开五年后,为躲避梁言而选择在外旅游治愈情伤的姚乐因为要参加好姐妹的婚礼而回到两人一起长大的城市,而在机场邂逅了梁言后,梁言开始了对姚乐猛烈的追求。而伤痕累累的姚乐却一再选择避让,五年前分开后,两人各自精彩,可从前失败的感情让姚乐不敢再轻易付出自己的感情,这让她没有办法接受梁言。一个追,一个躲,两个人像猫和老鼠一样,玩了一场追逐游戏。当姚乐终于克服心理障碍,抛却一切,想要尝试着跟梁言安定下来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空白的五年却成了隔阂,最终两个人理智地选择了再一次分开。
  • 天高地厚

    天高地厚

    《天高地厚》以华北平原具有丰厚历史承传和诡谲风土人情的蝙蝠村为生活舞台,在我国近三十年来农村大变动的广阔背景上,展开了鲍家、荣家和梁家三个家族三代人升降沉浮、盛衰进退的生活变迁史,把中国农民在时代潮汐的牵引掣动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坚韧意志,不息的奋争和所遭逢、所承受的曲折、挫败、困顿、辛酸和盘托出。
  • 每天都在疯狂杀戮

    每天都在疯狂杀戮

    ————————————出生点竟然消失了!被困在游戏世界里了,怎么办!这里到处都是杀人狂啊喂!听说,游戏的出口在这个世界的尽头,可是想要去到那里,得用刀剑杀出一条血路?其实没有这么麻烦的,因为我的背包里……有核弹啊!
  • 史铁生评传

    史铁生评传

    史铁生其实是一种生存景象,被死神一点点浸入生命暗河的人,从健康,到残疾,到脏器败坏……到死亡,始终没有停止追索。自助和坚韧,生死之辩,贯彻他一生。对他而言,生活和精神都没有遮蔽。他的作品太重要了,跟他的生活紧紧咬合。《史铁生评传》的作者叶立文是学者,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文学修养,且史铁生是他心目中优秀的当代作家。所以,《史铁生评传》中动人的力量,就是来自这位学者的热情。作品中,作者再现了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也厘定了史铁生的创作之路,追索了史铁生作品中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