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2500000008

第8章 鄂尔多斯婚礼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我国现有蒙古族人口近五百万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西北地区以及云南部分地区。有“马背民族”和“草原骄子”等别称。近些年,蒙古族聚居区的农业文化有所发展,但其长期以来秉持的畜牧业文化特色在其传统习俗中仍有明显表现。蒙古族聚居区地域辽阔,其婚姻仪式也丰富多样,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婚礼是蒙古族婚礼中极具特色和吸引力的隆重礼仪,它凝聚了蒙古族礼仪风俗的精华,集中展示了蒙古族人民豪爽热情和讲究礼仪的民族性格与风情等。

鄂尔多斯婚礼仪式形成于蒙元时期。15世纪,随着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甘德尔敖包上,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鄂尔多斯民间,至今仍有较完整的保留。依旧俗,蒙古族人多习惯于金秋八月开始谈婚论嫁,于冬季完婚。同宗族之间不说亲。多为男方主动提亲,媒人是婚礼诸多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中介人物。鄂尔多斯婚礼仪式大致可分为定亲、婚礼和回门三个程序,每个程序中又包含有若干礼仪。

1.定亲仪式

定亲仪式可分为小定和大定两部分。初为小定。通常是男方先物色好人选,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媒人再找一个合适搭档,两人带着男方家准备的哈达、圆饼点心和白酒等礼物,前往女方家。在女方家,将点心摆在桌子上,请姑娘父母品尝,再向他们每人献上一条哈达,说明求婚来意,并向女方双亲敬酒。接着在女家的欢宴上详细介绍男方家庭和未来女婿的情况,希望双方能够结亲。女方父母及姑娘都同意后,小定仪式基本完成。

随后为进一步确定婚约的大定仪式,主要为商定聘礼的数量和结婚的大致时间等事宜。两个媒人带着未来女婿和男方一位近亲,除了前次礼物外,要另加一只俗称“羊背子”的煮熟的整羊或砖茶,择吉日到女方家。女方一般也要有娘舅近亲和邻里等几个主要人物在场。男方让女家主人品尝奶食之后,便献哈达,将圆饼和羊背子摆在桌上,表示送来了定亲礼物。女方家便出来一个人,象征性地品尝一下羊背子之后,便端起盘子正转一圈再放下去。而后媒人向女方长辈每人敬酒两盅,便开始饮酒用膳,商量聘礼等诸事。聘礼通常以给姑娘的穿戴为主,比如有大布、帽缨、腰带和结婚礼袍等,多数作为陪嫁又带回男方家。也要酌量给女方父母一些银钱、砖茶等作为报答。大定以后,双方父母就可以作为亲戚互相走动。男方家请人择定吉日后,通知女方家,双方进一步商量操办婚礼的具体细节,并向亲邻发出婚宴邀请。

2.婚礼仪式

结婚日期定下后,双方各为嫁娶忙碌,进入婚前的紧张准备阶段,要为新人备婚装、搭新蒙古包等,还要宰牛杀羊,备下美酒、烟、茶等招待客人。婚礼仪式一般要持续两天,先后有佩弓迎亲、拦门迎婿、祝酒献羊、掰羊脖子、分辫、临别哭嫁、跳旺火和拜公婆等仪式环节。

鄂尔多斯婚礼仍保留男到女家迎娶的习俗,迎亲队伍多在傍晚时分出发。新郎头戴圆锥红缨帽,身着红绸长袍,腰扎金黄宽带,脚登高筒马靴,佩带弓箭,装扮得威武英俊。领头人、婚礼祝颂人和伴郎等也都穿上节庆盛装。出发前,迎亲队伍先到蒙古包前象征蒙古族人民勇敢精神的“玛尼宏”旗杆下,祝颂人领头唱起欢乐的迎亲歌,众宾客相和。歌词大意是:

成吉思汗传下来的婚礼,是草原上最欢乐的时候。抬出那肥壮的牛羊,摆上那丰美的奶食,让我们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纵情欢乐……

歌毕,迎亲队伍扬鞭策马向新娘家驰去。按照传统礼节,迎亲队伍先要骑马绕新娘所在的居住地跑一圈,然后才在新娘家的蒙古包前下马。这时,新娘的亲友们在包外围成一个半月形圈子,作出拒娶的样子,还用一条丝带将迎亲者挡住,这叫“彩带隔门”,是鄂尔多斯婚礼中最常见的拦门迎婿场面。见此情景,迎亲队伍中善于辞令的祝颂人便高唱民歌发问:

你家是天天关门,还是见我们来了关门?是嫌我们来的人多,还是因为错过了时辰?

口齿伶俐的伴娘立刻用民歌回敬,然后再即兴反问对方:

什么象征着洁白无瑕?什么标志着幸福荣华?这样的礼物是什么?你可把它带到姑娘的家?

祝颂人听了再一一作答。双方一问一答,充满情趣,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之后,如祝颂人能对答如流,伴娘们尽兴了,才会收起彩带,放迎亲者进门。

进屋后,祝颂人拿出送给新娘的首饰和衣物,请女方父母亲友等过目,并敬献上奶酒和全羊。新娘的父母以丰盛的全羊美酒招待男方,宴时,先割一片羊肉祭祖,然后敬新郎和新娘。宾主齐为新人举杯祝酒,高歌助兴,直到深夜。当年长者退席后,姑娘和小伙子们捉弄新郎的活动就开始了。他们会拿来一个煮熟的羊脖子,让新郎掰,羊脖骨髓中还经常被事先插进去一根红柳棍或筷子,以增加难度,考验新郎的力气和智慧。当新郎识破伎俩,终于把羊脖子折断时,他要当众与新娘分着吃,预示着两个人的爱情将像羊脖骨那般节节相扣。

当晚,还有一个“分辫仪式”。按鄂尔多斯蒙古族习俗,未嫁女子平时都梳一条独辫,在婚礼上,要请一队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全福人”父辈夫妻为“分发父母”,将姑娘的一条发辫散开,顺着两鬓梳成两根辫子,然后在辫子上系戴新郎送的华丽首饰。通过分辫仪式为新嫁娘做婚前婚后的角色转换,并希望“全福人”的福气能延及新人。

第二天起程前,新娘被打扮一新:身穿桃红色的蒙古袍,腰扎宽阔的绿绸带,足蹬长筒马靴,健美且俊俏。新娘要离开娘家时,往往泪如雨下,向父母和朝夕相处的姐妹们诉说感恩、友谊之情,依依不舍地告别。这也是鄂尔多斯婚礼中古老的“哭嫁”习俗。这时,祝颂人带领新郎等开始“抢亲”。陪亲的姑娘将新娘围住,保护起来。男方好言相劝不成,便挤进人群中“抢”新娘,场面十分热闹。最后,自然还是“抢亲”的人获胜。于是,新娘和亲人们依依惜别,送行的人们唱起送亲歌,歌声中,伴娘用红纱为新娘蒙上头。新娘上马绕自家的蒙古包一周后,便策马向新郎家驰去。一路上,双方亲友相互追逐嬉戏,看谁抢先到达。有时,女方送亲人会抢下新郎的帽子,挑在马鞭上或扔到地上,新郎为拿回帽子可能延误时间,落在后面。但男方也有办法,会在离家不远处,设宴招待送亲人,趁他们享受时,快马跑在前面。通常都是男方抢先到家。

到了男方蒙古包前,新郎新娘要骑马绕蒙古包一圈。下马后,先在蒙古包前的“玛尼宏”旗杆下举行跳旺火仪式,两人拿着鞭子,双双跳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避祟求吉,象征着双方爱情的纯洁与婚后生活的兴旺等。进入蒙古包,祝颂人要问新郎的父母:“新娘蒙头盖脸,能不能露面见人?”应允后,婆婆揭开新娘的红盖头,然后赠送礼品,并给新娘起新的名字。新郎新娘要先拜佛爷、灶神,再拜父母、亲友等。接着,全羊席开始,歌酒尽兴,持续到天明。清晨,新婚夫妇举行送客酒宴,送亲的人都要畅饮三杯,然后跃马扬鞭,踏上归程。

3.回门仪式

回门仪式是鄂尔多斯婚礼庆典的余绪,有大小回门之分。小回门指女方的送亲队伍离开男方家后,女方代表又回马来到新人的蒙古包,喝罢茶后,向新郎新娘各送一份特别的礼物。大回门指婚后第三天,新娘领着新郎回娘家之俗。

同类推荐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闲话三分

    闲话三分

    书中文章最初为专栏连载(成书经过详见《再版后记》),篇幅不长,每篇从一条线索写起,看似闲闲写来,却能独辟蹊径,以小见大。舒芜先生评之为“虽是一本小书,而文心史识,意趣笔墨,四美并具”。作者是文章大家,文字纵横自如,加以见识通达,在短小的随笔中包含着丰富的视点,耐人寻味。虽写故实,偶尔将现代的“流行语”信手拈入文中,遂穿越了历史和当下的世态人情,令读者会心一笑。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趣生活

    趣生活

    这是写给都市青年的一本生活励志书。觅趣,不是让年轻人握着拳头,热血沸腾地喊一句口号,也不单单是为了猎奇、寻趣,更为打开生活多扇门之时,看到成长过程中,不曾领略的风景,见证不走寻常路的人生的诸多可能。书中的人和事是具体的,一纸文字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启发有多大,思想行多远,这不需要问别人,只需看自己,是否有一个知道去哪里、怎么去的头脑,一双拿得起放得下的手,和一颗能走出去走回来的心。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热门推荐
  • 娇妃惊天下:霸爱罗刹王

    娇妃惊天下:霸爱罗刹王

    被莫名的丢到异世,杀宣王妃揍皇帝扁摄政王,还生死无惧是为啥?带着神兽小弟,扛着嗜血剑,风风火火的把天下当成了自家后院逛了便,没想到她欠了一屁股的感情债。“我会等你的。”那傻得有点痴呆的严诺。“杀了我嫔妃,你就留下来顶替她的位置吧。”沉默寡言的宣王居然密谋想监禁她终身。“你就是死了,我也能让你活过来,区区逃跑就想躲开我可能吗?”不当人是条命的秦月居然占有欲完全超标。看来除了回家没有其他的出路了。
  • 摄瞳人

    摄瞳人

    她时常做一个梦,梦到白衣长衫男子手持柄剑刺进她的胸口,无数次她想看清那男子的面容,却从看不清楚。传言有一种人专门剜取鬼魂的双眼,阴界称之其为摄瞳人,摄瞳人手中有一把刀为摄冥刀,凡阴邪之物触碰,轻则灼伤,重则魂飞魄散。李天旭:“小时姐,你真的剜鬼眼睛当下酒菜吃啊。”苏青时咬牙:“谁对你说的。”李天旭一脸无辜:“我二哥啊……哎?小时姐你要去哪里!”苏青时头也不回:“剜了你二哥的眼睛给你当下酒菜!”民国时期的老上海,一件件离奇的死亡案件接连发生。南明路12号警区,新来锋宇队成员苏青时打着混吃混喝的名义与亡者通灵。新书推荐:《半世烟雨半世桃花》正在连载中。。
  • 天神圣典

    天神圣典

    伊甸园、巴别塔、诺亚方舟、永生的神、龙、与天使——这是关于世界起源的神话物语、这是世界最古之王与神的盛宴!原来,圣经、两河、埃及、希腊等主流神话讲述的都是天神们共同的故事。穿梭5000年的时空,见证上帝如何成为上帝、旧日主宰如何悄然隐退、新神如何在历史中翻江倒海,诸神的离去又如何在人类世界掀起了惊天变革……遍览大神进化史,又怎能不触及非凡、成就传奇?书友群:698363135
  • 入法界体性经

    入法界体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跳槽不如卧槽

    跳槽不如卧槽

    《跳槽不如卧槽》针对人们所关心的跳槽还是卧槽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差异角度,全面揭开了跳槽与卧槽的区别。本书特色同时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跳槽和卧槽的差异,探讨两者对职场人的利害关系,从跳槽的原因、目的到给跳槽者提供合理的建议进行了梳理。通过真实的数据客观性地进行阐述,为读者全面了解跳槽风险和如何跳槽提供必要的参考,相信读者读完这本内容详实的书籍后,必将能启发他们规划好职业生涯,收获理想的人生。
  • 玄古长生

    玄古长生

    “丹田自种留年药,玄古长生续命芝。世上漫忙兼漫走,不知求己更求谁。”修仙之路便是求己之路,更是不断突破自己之路;女主芮卿资质运道俱佳,然而在追求长生的漫漫仙路之上亦有随时殒身之可能,唯有坚持己心,才能长证大道。且看一平凡女子如何在仙路之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真之路上芮卿有竹马相伴,也有无妄桃花,但最后相伴终生之人会是谁呢,唯有到达长生的彼岸后才知。
  • 为你闹翻全世界

    为你闹翻全世界

    俗话说,冲钱就能变得更强,这亦是无数先辈用钞能力堆积出来的恒古真理。但除了这一最简单的方式之外,还有‘肝’这种稍难点、和‘欧’这种全凭脸的方式。陆离,性格中立、三观刚正、挺拔帅气、身无分文,他跳过时间、跨过空间、穿过维度、走过次元,只为找回那位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欠他的1000个金币。在面对鬼神的执念、人类的贪婪、邪恶的棋局、疯狂的计划。他摘掉了面具,卸下了伪装,顺便一并丢掉了节操,掏出了让人闻之色变的旷世神兵:“拖把沾屎,犹如吕布在世!”
  • 凡心问道录

    凡心问道录

    古语有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而后又不知多少千万载岁月,盘古陨落化作万千桃林,山崖,深海,岩石…天之涯畔,盘古残灵化作灵气,滋养大地,万物初生。万物若能开悟,便可化灵为己用,有所神通,功至大成,便可幻化无形,飞仙而去…莫一帆因为一场旅行误入南天绝境,被卷入时间缝隙之中,待他从深谷里走出,面对强者为尊的新世界他又将何去何从?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且看少年如何翻云覆雨,超脱无形,只身傲世群雄。
  • 县令契约娘子要种地

    县令契约娘子要种地

    他的爹和她的娘姻缘差错没在一起,契约娃娃亲延续到她和他,任他守她护她,她的眼里心里身体里都是别的男人……那个渣男。这一世,他反省,余生珍贵,不与无缘未婚妻纠缠,她偏赖他床上,还带着他的种偷跑了,把这个县令惹火了……得了,爷认输,媳妇儿跑哪儿,咱跟上,你种地,我帮你扛锄头,好不好?种地你热了我帮你脱衣服……脱……衣……小县令音如苍蝇声。
  • 豪门冷少别太渣

    豪门冷少别太渣

    一份契约令他们纠缠在一起,他冷血霸道,她善良纯真……可是他却伤害她伤到骨子里……她与他的契约已备受别人的白眼,一切都是为了她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