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4100000003

第3章 家学渊源的俞平伯

曾祖父俞樾父亲俞陛云

在现存的中国作家群中,如果要说到学识的渊博,俞平伯可以说是有数的一位了。他不仅精通旧诗词,新诗的创作也颇丰,他还是散文家,著名的《红楼梦》研究专家和昆曲家,此外,他还偶写小说。俞平伯,原名俞铭衡,原籍浙江德清县,1900年1月8日诞生于苏州,并在苏州长大,从小一直跟他的曾祖父住在苏州马医科巷。他家学渊源,曾祖父在清代是名重一时的曲园老人(俞樾)。他的父亲俞陛云,官翰林编修,为现代著名词家。俞平伯自幼便受到文学熏陶,他对《红楼梦》的研究,比许多红学家要来得早,他在答复笔者询问时,指出:“我在民国元年(1912年),开始看《红楼梦》(按:当时他约12岁),时在上海,……《〈红楼梦〉辨》出版在20年代之初。”20世纪20年代初,俞平伯对《红楼梦》的研究,已颇精深,曾与我国著名文史学家顾颉刚互通心得。

俞平伯著成《〈红楼梦〉辨》时,只是20岁出头的青年,但当时这本书一经出版,迅即引起文艺界的重视,从而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这本书后改名《〈红楼梦〉研究》。中国解放初期,先是由山东大学两位年青人李希凡、蓝翎发难,对研究中所表现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和方法”进行批判,跟着引起整个文艺界的反响,在俞平伯来说,则是始料不及的了。但无可否认的是,俞平伯对《红楼梦》的研究容或有所偏颇,然而,却是卓有成绩的,尤其是对一些问题的精心论述,仍然是受到人们的重视的。

曾询问过他对近年“红学”研究的意见,他答道:“我对于近来‘红学’的看法,觉得有些过于拘执,如大观园地点的考证。”这对于那些喜往牛角尖钻的人,无疑是一服清凉剂。

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

俞平伯长于书香世家,但他对滚滚世纪洪流并没有畏避,1919年当他在国立北京大学读文科时即参加五四运动。他的文化活动比这还要早,还在他的大学时期便开始,他最近在一封答问信中说:“我在1917—1918,因受《新青年》影响,偕同学办《新潮》杂志,开始写白话诗文,第一篇论文是谈新旧道德问题,题目已不记得,我的第一首新诗,登在《新青年》上,比《冬夜之公园》更早。”

除《新潮》外,俞平伯还先后加入了当时影响重大的文学团体,例如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直接参与白话文的运动,提出了不少积极而有意义的主张。

俞平伯在新诗上的建树颇大,他不但出版过不少新诗集,如《冬夜》、《西还》、《忆》和《雪朝》(与朱自清等同人合集),还提倡“诗的平民化”,“要恢复诗的共和国”,并著文《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同新诗歌运动的激烈反对者进行过斗争。与此同时,他还于1922年1月1日,和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刘延陵几个人创办了《诗》杂志,引起广泛的重视。

诗作的三大特点

俞平伯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他的新诗被称誉兼备三大特点:用字精当、音节谐适、说理深透。《冬夜自序》一文,很能体现他对新诗的主张,这就是“只愿意随随便便的活活泼泼的借当代的言语表现出自我——在人类中间的我,为爱而活着的我。至于表现的是诗不是诗,这都和我的本意无关,如要顾念到这些问题,根本上无意作诗,且亦无所谓诗了”。这是突破诗的规格的做法,在当年是颇为大胆的建议。兹择他的两首小诗,以做说明:

敲罢了三声晚钟,把银的波底容,蓝的山底色,都销蚀暗淡了,在这冷冷的古梵音中。

暗云层叠,明霞剩有一缕;但湖光已染上金色了。一缕的霞,可爱哪!更可爱的,只这一缕哪!太阳倦了,自有暮云遮着;山倦了,自有暮烟凝着。人倦了呢?我倦了呢?

——《暮》

这是作者在深秋游苏州寒山寺时的怀恋之思,作者在附记中说:“夫寒山一荒寺耳,而摇荡性灵至于如此,岂非情缘境生,而境随情感耶?此诗之成,殆吾之结习使然。”俞平伯给这首诗注入旧体诗特有的凄清意境。此外,在这首诗,还可以看到作者的笔触中,具有哲理的深度和深邃幽远的况味。

如果要说到“诗的平民化”,则可以他的《到家了》为代表,这首短诗好在作者在漫不经意中,注入诗境;北平深夜特有的风味和归客倦慵的心情,一览无遗:

卖硬面饽饽的,在深夜尖风底下,这样慢慢的吆唤着,我一听到,知道“到家了”。

俞平伯的小诗是很有特色的,胡适虽然诟病他长诗晦涩艰深,但对他的小诗也不得不称赞,以下的两首小诗,也是一例:

骡子偶然的长嘶,鞭儿抽着,没声气了。至于嘶叫这件事情,鞭丝拂他不去的。

——《冬夜》第240页

颠簸的车中,孩子先入睡了。他小手抓着,细发拂着,于是我的头频频回了!

——《冬夜》第230页

这种有情有境、不涩不滑,恰到妙处的小诗,就连胡适也要赞好,认为“很有意味”了!俞平伯小诗的音节,兼有自然与艺术之美,很有令人吟徊的余地。例如《凄然》一首:

明艳的凤仙花,喜欢开到荒凉的野寺;那带路的姑娘,向花丛去掐了一握。他俩只随随便便的,似乎就此可以过去了;但这如何能,在不可聊赖的情怀?

这首诗是很有韵味的,也使人看到俞平伯新诗的独特风格。

典雅洒脱的散文

俞平伯除新诗外,散文写得典雅流丽,自成一家。曾探询他在过去众多的著作中,最喜爱的是哪一部,他回答道:“过去我写的,现在都不喜欢。比较喜欢的是《燕知草》(开明版)。”

关于《燕知草》,王瑶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有这样的评价:“《燕知草》写的全是杭州的事情,是回忆中的景色与人物的追摹。他的文字不重视细致的素描,喜欢‘夹叙夹议’的抒写感触,很像旧日笔记的风格。文言文的词藻很多,因为他要那点涩味;絮絮道来,有的是知识分子的洒脱与趣味……”

俞平伯散文很洒脱,那几乎是公认的了,他的那点“涩味”,正是知识分子所欣赏的。

从香港语文课本收入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可以明显地看到俞平伯的散文特色。这篇散文被曹聚仁誉为散文诗,是颇中肯的。因为,通篇散文意趣俊逸,诗意酣浓,充满了灵气和朦胧的美感,选择其中一段以见其余:

“我们,醉不以涩味的酒,以微漾着,轻晕着的夜的风华。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怪异样的朦胧。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美——这么淡,那么淡的倩笑,淡到已不可说,已不可拟,且已不可想;但我们终久走眩晕在它离合的神光之下的。我们没法使人信它是有,我们不信它是没有……”

这种朦胧幽深的境界,如一帧逸远空濛的水墨画,有一种“人如风后入江云”的洒脱,那种动人的情致,直令人醉倒!

俞平伯对散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说:“文章事业的圆成,本有一通例,小品文字的创作,尤为显明,我们与一切外物相遇,不可着意,着意则滞;不可绝缘,绝缘则离。记得宋周美成的《玉楼春》里,有两句最好:‘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这种情味,正在不即不离之间。文心之妙复如是。”

其实,俞平伯在这里所要指出的,是写文章不要太显露,要重意境,委婉蕴藉,然后才深得“文心之妙”,这与写意画重韵味、重内涵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俞平伯的散文每有令人吟诵回味的余地,如一埕佳釀,芳香醇美!

俞平伯的其他散文著作有:《剑鞘》(1924年,朴社)、《杂拌儿》(1933年,开明书店),《杂拌儿之二》(开明书店)、《燕郊集》(1936年,良友图书公司)、《古槐梦遇》(1936年,世界书局)。

俞平伯的小说

俞平伯早年曾写小说,这是鲁迅将他的《花匠》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部分后,才引起人们注意的。鲁迅在《现代小说导论》一文里曾经说过:“……从1919年1月(笔者按:指《新潮》)创刊,到次年主干者们出洋留学而消灭的两年中,小说作者就有汪敬熙、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欧阳予倩和叶绍钧……”同一篇文章鲁迅对俞平伯的《花匠》有这样的概括:“俞平伯的《花匠》以为人们应该摒绝矫揉造作,任其自然。”

关于俞平伯写小说的事,曾向他本人打听过,俞平伯回信道:“小说只写过两篇:一、《花匠》,二、《狗和褒章》,均载在《新潮》上。”

俞平伯写过一篇《狗和褒章》,用心理学的说法,来反对妇女守节,相信是许多人未曾知道的。

俞平伯的文学创作是绚烂多彩的,他除了致力于新文学运动,在旧诗词的创作方面,成绩也十分可观,尤其是旧诗词的探研,每多创见,例如他的《读诗经札记》(1934年,人文书店)、《读词偶得》(1934年,开明书店)、《清真词释》(1948年7月,开明书店)等,都是这方面的佳作。

在旧词之中,俞平伯对宋周邦彦的《清真词》是有偏爱的,有人说:“平伯精于旧词,诸家之中,独崇清真。或许就是周词中的那种‘暗柳啼鸦,单衣伫立’的凄清况味,最能与他的性格相近吧!”这一说法,是颇有根据的,但他的欣赏面还要更广。

俞平伯晚年仍致力于旧词的钻研,他的一本新作《唐宋词选释》,已于1979年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俞平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撰注一本《唐宋词选》,1965年只试印300本,在内部流传,现由俞平伯从中精选二百多首,汇编成此书。为俞平伯的力作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俞平伯还是昆曲专家。北京昆曲研习社,自1956年成立到1964年停止活动的8年间,始终是由俞平伯主持各项活动的。俞平伯夫人许宝驯,杭州人,早年定居北京,也是昆曲界的老前辈,他们夫妇曾合作谱写了不少曲子哩!

在“文革”期间,俞平伯的寓所北京老君堂曾被捣毁,他本人并被停职审查多年。1966年,俞平伯以望七之年,被迫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做打扫工作,后来又同比他还大四岁的夫人许宝驯一同下放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劳动。迄至1975年10月才恢复自由,却又不幸于一星期后患有右侧中风,迄未全愈,一直在家休养,行路时仍需人扶持。

虽在“文革”期间,俞平伯也没有停止学习和从事少量的研究工作。几十年他手不释卷,晚年眼力虽很差,但仍坚持每日读书,且范围很广,兴致好的时候,还作些小诗。不过依他自己说是靠碰运气,这大概就是灵感吧。

近年,内地一些出版社陆续整理了他的旧作,他参加了《唐宋词选释》的修订工作。1986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纪念他从事学术研究工作65周年纪念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向俞平伯道歉,并重申确定他在“红学”研究上的重大成果。俞平伯在会上破几十年不谈《红楼梦》的老例,提出了他对《红楼梦》研究的新的学术观点。此后,他在家中经常谈《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还出版他的《〈红楼梦〉论文集》。

1986年底,在笔者的奔走下,香港三联书店和中华文化促进中心曾合邀他来香港访问一周。俞老以86岁的高龄,在香港举行《红楼梦》的专题讲座,颇为轰动。

1979年7月脱稿

1987年2月修订

同类推荐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
  • 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

    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

    《图说世界名人: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介绍了,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尊称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 蒋介石全传(下)

    蒋介石全传(下)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作为旧中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和最高统治者,曾经统治中国22年,其后又统治台湾27年,前后近50年。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热门推荐
  • 埃里汪奇游记

    埃里汪奇游记

    这故事描述一个英格兰人的一次奇妙经历。为了发财而远寻一片合适蓄牧的荒地,历尽艰辛,主人翁最终到达一个名为埃里汪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法规和习俗与其他国家有许多分别,主人翁记下了埃里汪的风土人情和一些主要的观点,如对机器、未生人和死亡的看法。主人翁的遭遇使读者进入奇异的国度,惊讶万分。其实,作者在书中多用讽刺和颠倒逻辑的手法来反映维多利亚时代的现象。这趟旅程蕴含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和感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这也是最早提出机器作为一种生物会进化出自我意识的作品。
  • 寡妇三嫁

    寡妇三嫁

    推荐小悠自己的文:七岁小魔后邪医残宠我的调皮王妃【本文女强+美男无数+结局一对一】弑父果然是要遭天谴的啊,不过这雷也太给力了,一劈就把她劈成了……寡妇???本来想替她那心有所属的妹妹嫁人,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不要她。妈的,老娘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想她那二十一世纪堂堂总裁的一百八智商,还怕对付不了这些落后了上千年的老古董?她,一个寡妇!就是要把妓院开遍花街柳巷满城风流!就是要把赌场开得轰轰烈烈,人人尽皆知!就是要把酒楼开得累死那些酿酒的,乐死那些喝酒的!嘿嘿,在古代,就是要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才对得起自己嘛!他,一国之君,后宫三千佳丽,却独独喜欢她,老喜欢深情地痴情地钟情地望着她:“为了你,朕愿舍弃后宫,独宠你一人。”他,京城首富,性格冷漠跟冰块也似,女人从来都无法入得他的法眼,却偏偏看上了她,总是喜欢用那种刻骨的眼神盯着她:“你是我的,谁也不能把你从我身边抢走,不管他是神还是鬼!”他,江湖侠客,孑然一身半世漂浮,谁晓得一遇到她还就赖着不走了!“只要能留在你身边,就算只做一个下人,我也甘之如殆。”花片一“小姐,王家人的来向你提亲了。”小青在心里替王家公子悲哀。王语寒抬头面无表情的说:“把他赶出去。”“是。”看来王家公子没有希望了。“小姐,赵家公子来抢亲了。”秀香惊吓的跑来。王语寒再次面表情的说:“找人把他扔出去,抢什么抢都说了本小姐我不嫁。”“小姐,皇上来了。”小青心里叫着,你不会连皇上的面子也不给吧!“什么。”想她堂堂一个没有人要的寡妇,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要啊!不行,要跑,一定要跑。花片二“女人,你没有人要吗?为什么要纠缠着我。”天涯不屑的说着。“因为你是我宝宝的爹,我的相公,不纠缠你,我缠谁去。”语寒得意的把宝宝抱了起来给他看看。宝宝露出可爱的小脸笑眯眯的叫着:“爹爹。”【本文简介无能随时会修改,更多精彩尽在文中。喜欢的亲们请多多收藏。
  • 执行的效力(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执行的效力(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
  • 带着系统修炼

    带着系统修炼

    衍阴阳,捣星辰,持麒麟塌天地之土,扶摇直上九万里。
  • 两世人

    两世人

    一个自认为爹不疼娘不爱的姑娘,为了报复父母,采取了自认为高明的方式——自尽。可死后的她却后悔不已,阳寿未尽让她两世为人。终于,她又以一个全新的面孔,全新的身份,重新站在了亲人朋友的面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我的仙女老婆们

    我的仙女老婆们

    吃三手饭的齐天偷了根金链子,摊上了大事!被黑老大追杀不说,还蹦出来个猥琐老头,自称是老神仙,交给齐天一个泡妞任务。泡妞本是好事,可齐天要泡的却是天上的仙女!真正的女神!这该如何逆袭?本站已有二百万字完本作品,请放心收藏阅读。喜欢的读者请点击封面下面的【加入书架】按钮,收藏支持,谢谢大家。书友群号:148677957
  • 我们在一起,等于全世界

    我们在一起,等于全世界

    沈蜜不经意间与少女时代的男神肖逸重逢。一场变故使肖逸从众星捧月的医学院学霸沦为鬼屋工作人员,而家道中落的沈蜜从不可一世的千金小姐变成一名不文的穷人,缠着肖逸请她吃饭。肖逸因当年的一场误会对沈蜜怀恨在心,趁机恶整了她一番,让她吃尽苦头。当误会解开,两人冰释前嫌,肖逸因内疚而对她照顾有加,渐渐地两颗漂泊的心有了依托。肖逸堪称完美男友,总在花式秀恩爱。肖逸为了给沈蜜一个有保障的未来,重考医学院,多年后成为一名男神医生,而沈蜜凭着自己的厨艺开了一家受欢迎的餐厅。爱情使他们变成最好的自己。
  • 无极大陆之百宗争霸

    无极大陆之百宗争霸

    无极大陆密文所撰:道初极,雄东方,四朝拜,称天国。道末极,龙落天,四分裂,四关破,五族乱。。。仙法末期四大仙们一统,圣唐宗盛世而立,名道法初期,周围各大部族相继称臣,世间各种族流传,东方有一天国,人可飞天遁地,以可创建一方世界,甚可与天同寿。。后异族入侵,圣唐宗第五任宗皇,倾全宗之力,陨落殉道,然最恐怖的地方是,群龙无首,百方势力权利欲望,也相继爆发齐齐举旗直立宗门。。。一时之间。。繁华照漏。。。如天国般的圣唐宗直线衰败。。。
  •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