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4100000002

第2章 笔耕逾半个世纪的叶圣陶

卧病仍关心教育

中国现代文学有许多成就辉煌的作家,叶圣陶是其中的一位。他比郭沫若小两岁,比茅盾大两岁,以94岁的高龄,成为我国年纪最长的文坛健将之一。(1989年初逝世)说是文坛健将,因叶圣陶进行了逾半个世纪的笔耕,并且长期关心着教育问题和对青少年的培训,晚年仍坚持不懈,1978年他还发表两篇引人注目的文章,提出不少关于教育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其一为《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对中国所存在的语文教育弊病,提出了改进办法;其二是《谈谈文风问题》,就新闻人才的培训,提出不少深刻的见解,在这篇文章里,叶圣陶针对国内新闻从业人员水平的低落,指出:“咱们干动笔写东西的工作,总要尽可能有丰富的知识。”他又指出:“我说,咱们要争取做个杂家,唯其杂,才能在各方面运用咱们的知识,做好报导,写好文章。”这是叶老对文化工作者的一番饶有深意的教导和期待。

叶圣陶于1978年7月上旬曾经动过手术,割除胆石,直到10月上旬才出院。他开刀后不久,听说大学统一入学考试的语文试题中没有命题作文,他非常兴奋,认为是一大改革,对家人说了好几遍,还托人把他的意见转告教育部负责人;9月初,少年儿童读物出版社工作座谈会在庐山召开——他躺在病床上嘱其长子叶至善笔录他的祝词送去,希望大家郑重其事地为孩子们出好读物。1979年末到1980年初,又为上海《文汇报》撰写《晴窗随笔》,主要谈对教育工作的意见。自施手术后,叶圣陶一直在休病中,听须用助听器,看书则用二镜,眼镜与放大镜。虽是大病初愈,平日仍孜孜不倦阅读海内外书报,甚至对海外个别杂志上的谬误地方,也能一一指出,并通过朋友辗转告知有关杂志,以期得到明白更正,这种对待文化事业的热诚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是感人至深的。

当代的教育家

生活在本世纪的人,相信没有读过叶圣陶作品,接受过叶圣陶教育的人很少,不说抗战前开明版小学国语教科书,是他亲力撰写的,就是在今天,很多海内外的中小学教科书,都收有叶圣陶的文章。

叶圣陶六十多年的文化活动,很大一部分是与教育有深切关系的,我们从他的简历也可以见其大概: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1894年生。1911年中学毕业后,当过10年小学教师,1921年起先后在中学任教。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成立,他是该会12个发起人之一。1923年起,主要担任编辑工作: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8年,曾经代替郑振铎编过《小说月报》,还编过《妇女杂志》等多种杂志。1931年改任开明书店编辑,与夏丏尊合编开明书店的《中学生》、《新少年》。此外,还编辑《光明》、《苏州评论》、《中国作家》等(关于后面几本杂志,由于期数无多,知者甚少。这是叶圣陶在1979年5月答复笔者询问时透露的),这种编辑工作,一直延续到1948年。抗战中曾一度去大学任教。解放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近年叶圣陶除了担任“教育部顾问”,还被推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从上面资料可知,叶圣陶自1930年以来,便把主要精力献给语文教育工作,他主办的《中学生》,在青少年中间影响很大,下面援引的女记者和作家彭子冈一段话,可以作为注脚:

“为什么我要称叶老为老师呢?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我们向《中学生》等杂志投稿,叶老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之余,还亲笔和投稿人通信,在苏州、上海,后在重庆,颇多往还,他热心和我们谈文章得失,就像他在《文章病院》中分析某些文章的毛病一样。解放以来他时常为各单位作讲演,或先印发文章,然后剖析,听众多为工农兵及干部。有时他谈到某些作家作品,时常自愿提意见,虽读几十万字一部也不怕吃力。”

叶圣陶过去对年青作家的扶掖和支持,是不遗余力的。当代驰名的女作家丁玲,也是在他的鼓励下,然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丁玲的第一篇小说《梦珂》,当时就是投给叶老主编的《小说月报》而被录用的。1979年5月20日,丁玲去探望叶圣陶的时候,对叶老说:“叶老,我常常告诉年轻的编辑同志,你当时怎样给我提意见,指点我怎样修改自己的小说……”

叶圣陶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是功不可没的,所以我们称之为教育家,是十分贴当的。

子冈:《叶圣陶访问记》(《大公报》,1979年11月13日)。

新发现的小说

叶圣陶在中国现代文化园地上,进行了长期而辛勤的耕耘,影响是至深且巨的。

过去,一直以为叶圣陶第一篇小说,是发表在1919年傅斯年、罗家伦等主办的《新潮》杂志上的《这也是一个人!》。直至最近,根据叶圣陶的透露,才知道他的开始写小说,比这还要早,那是1914年,当时20岁的他,向上海一份叫《礼拜六》的周刊,投寄第一篇小说,并获刊载。而最近有人新发现叶圣陶另两篇写于1914年的小说,篇名为《玻璃窗内之画像》和《贫女泪》,均是以文言文写的,发表在徐枕亚主编的《小说丛报》上;此外,又有人查出当时上海《小说海》,也刊登过叶圣陶的两篇小说,分别是《倚闾之思》和《旅窗心影》。

叶圣陶的创作期,以1926年为分水岭,大抵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期的作品包括《隔膜》、《火灾》、《线下》、《城中》;后一期的作品,有:《未厌集》、《四三集》、《倪焕之》;此外,还有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其中长篇小说《倪焕之》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可视为叶圣陶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中的小学教员倪焕之和校长蒋冰如两人同在乡村中试验教育,写出了自五四起,迄1927年止的中国知识分子生活变化的面貌,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侧面,歌颂了进步力量。叶圣陶在《倪焕之》重版《后记》中指出:“……当时的青年要寻找真理多么难啊!倪焕之是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免不了软弱和动摇。他有良好的心愿,有不切实际的理想,找不到该走的道路。在那大变动的年代里,他的努力失败了,希望破灭了,只好承认自己不中用,朦胧地意识到:将来取得成功的‘自有与我们全然两样的人’。”

至于叶圣陶前一期的作品,茅盾已有精当而概括的评析了,他在《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指出:“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的、写实的描写着灰色卑琐人生的,是叶绍钧。他的初期作品大多有点‘问题小说’的倾向,如《一个朋友》、《苦菜》和《隔膜》。可是当他的技巧更加圆熟时,他那客观的写实的色彩便更加浓厚。”

创作上的重大改变

叶圣陶于1921年元旦,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提出文学“为人生”的主张,自此以后,他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严格、认真地执行了这个信条,这就是“一面生活,一面吟味生活”,并且追求“自由”和“爱”,这在前一期的作品中可以得到明证。他在这里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在灰色的社会中过着醉生梦死的灰色生活的人。他被称为文学研究会作家里面成绩最大的一个。

叶圣陶创作上的重大改变,是在经历了五卅运动以后。随着运动的发展,他的作品也不再局限于暴露和讽刺,对未来光明有了热切的追求。他在一篇抒写五卅惨案后,踯躅街头时的激动心情的散文,很明确地指出:“不要紧,我想。血总是曾经淌在这地方的,总有渗入这块土的吧。那就行了。这块土是血的土,血是我们的伙伴的血,还不够是一课严重的功课么?血灌溉着,血温润着,行见血的花开在这里,血的果结在这里。”“血灌溉着,血温润着,行见血的花开在这里,血的果结在这里。”这是对正义事业必胜的预见。作者因为对祖国有深沉的爱,所以在五卅的血案中,更激起了对敌人强烈的憎恨,使他迫切地要为同伴报仇,并号召人们起来战斗。而作为长篇小说的《倪焕之》就标志作者思想上的这一飞跃,在这本书中,主人翁已经直接参加到五卅运动。

丁玲所推崇的童话

叶圣陶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童话的创作,他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创作童话的作家,成就丰硕。其实他的童话集寓意深刻,每每包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正如丁玲所说:“这种作品,的确会使人看过要去思索一些问题,而不仅当作故事,看得热闹或兴奋而已。”《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就是这方面的翘楚。

《稻草人》是20世纪30年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动妇女的写照,稻草人在一个夜晚看到了三个妇女的悲惨命运:一个是遭遇虫灾而临饥馑的农家老妇人;一个是为了一家活命,抛下重病孩子于不顾,夤夜在小河里捕鱼谋生的渔妇;一个是为了不愿被丈夫卖掉而悲愤地投河自尽的妇女。这三个妇女都有其代表性,她们的遭遇,无疑是对欺压中国广大妇女的“三座大山”的强烈控诉!

《古代英雄的石像》描绘的是代表古代英雄的石像,因为他感到自己的高贵和荣耀,便鄙视本来是同一块大石头凿出来的、垫在它脚下的石块,它自以为地位至高无上,无视自己的同类,从而感到品种孤绝的“空虚感”。后来,有一天晚上,石像忽然坍圮了,和基台的石块一样,碎成小块了,而所有这些石块又都被用作铺设道路。它们终于达到真正平等和“毫无空虚”的境界。这个童话对一些身居要职的大人物,具有发聩振聋的作用!

叶圣陶还有一篇精彩的童话《皇帝的新衣》,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忽视,其实就艺术技巧和思想内涵而论,决不在《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之下,而且今天看来,仍然有着极大的讽喻性和启发性。

安徒生也有一个《皇帝的新衣》,而且早已脍炙人口,叶圣陶这一篇《皇帝的新衣》,就是安徒生那篇的延续,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人想得更深更广,与安徒生的一篇堪称配搭佳妙,天衣无缝。安徒生写到皇帝穿着“新衣”出巡,被孩子点破真相,皇帝至此知道自己上当。写到这里,安徒生便戛然而止,没有再写下去。叶圣陶就按着这个故事的情节发展下去,说是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明知被愚弄,还一意孤行,颁下法律,不准人们说他没穿衣服,他不但宣布要永远穿这一套“新衣”,而且勒令“谁故意说坏话就是坏蛋,反叛,立刻逮来,杀!”并且说这是“最新的法律”。后来事情发展下去,皇帝不但滥杀无辜,就是连他宠爱的妃子、大臣也不放过,只是为了所谓说“错话”,便要“正法”,弄到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后来“老成的人”,觉得皇帝太过分了,大伙儿便联合向皇帝请愿,忠诚地提出如下的要求:“我们请求皇帝,给我们言论自由,给我们嘻笑自由,那些胆敢说皇帝、笑皇帝的,确是罪大恶极,该死,杀了一点儿也不冤枉。可是我们决不那样,我们只要言论自由,只要嘻笑自由。……”

你看这个皇帝怎样回答:“自由是你们的东西吗?你们要自由,就不要做我的人民;做我的人民,就得遵守我的法律。……”多么蛮横无理,所谓官逼民反,当这位暴君走得太远,尽失民心的时候,人民在走投无路之下,终于发出“撕掉你的空虚的衣裳”的怒吼,涌向皇帝,这时连他的兵士和大臣也跟群众笑和喊,皇帝最后众叛亲离,失去所有依恃,威风扫地。正如这篇文章结尾所指出:“你猜皇帝怎么样?他看见兵士和大臣们也倒向人民那一边,不再怕他,就像从天上掉下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地上。”

“中国的莫泊桑”

叶圣陶这篇文章写于1930年,最近上海出版的《童话选》把它收入,无疑说明了该文深刻的现实意义。

叶圣陶文笔练达,文章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不愧为语言大师。

过去曾有人说他是“中国的莫泊桑”,大概是就文笔而言吧。若从写作手法来看,他似乎更接近巴尔扎克。最近笔者曾探询他:在外国作家中,最喜爱和最受影响有那几个。他回答说:“……翻译之作看得不少,林译与周氏兄弟所译皆所喜,傅雷所译巴尔扎克之作几乎全看,好之尤深。……”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叶圣陶的写实手法,也曾从巴尔扎克的作品得到启发。

叶圣陶在文艺界地位是很高的,但是他对人真诚、谦逊,尤其是对青年一代,态度总是热情亲切的,受到广大读者拥戴,就是“文革”期间,群众也没有给予大冲击,照他所说是:只是“偶有几张大字报而已”。记得还曾询问过他:对过去著作,他最感满意是哪一部?所获的答复是:“自以为皆平平,恕不能举‘最喜欢者’。”这种虚怀若谷的精神,是很令人钦服的。叶圣陶是有高风亮节的长者,他过去恒守着“一个人应该有所不为”的信条,他在《答复朋友们》一文中,指出:“一个人当深入生活的底里,懂得好恶,辨得是非,坚持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践着如何尽职,不然就是白活一场。对于这一层,我现在似乎认得更明白,愿意在往后的小半截路上,加紧补习。”对此,叶圣陶是身体力行的,他的这种行动,经受了历史和时间的考验。赵景深早年对叶老的这些高尚的品质,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将叶老喻为“一株直挺挺地立着的柏树”,“那‘是一种超然不群的象征’,不怕霜雪的欺凌,愈是严寒的冬天,愈显出它那青春的郁茂”。

这并不是谬赞,叶老的劲节不拔、风骨嶙峋,是令人钦敬和值得学习的!

1979年6月20日脱稿

1979年12月22日修订

1990年2月12日再订

同类推荐
  • 邵氏佳人录:你应该是一场梦

    邵氏佳人录:你应该是一场梦

    著名影星郑佩佩、杨恭如联袂推荐。豆瓣、知乎、天涯、新浪四大网站知名作家、影评人联袂撰写。电影王国里最美丽的记忆,珍藏在胶片里的风言影语,她们秀雅/聪慧/才艺双馨/像一场梦,辉煌了半个世纪。3代影后的荣耀与陨落,22位巨星风光背后被时光掩盖的情史。每一种美,都诠释着不同的结局,星光或尘埃全凭自己。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作者以杜月笙的生平为主线,查阅大量海内外档案、史料,真实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一生:一个来自乡下的孤儿,单枪匹马闯入上海滩,一路扶摇直上成为上海滩的黑帮大亨,而且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新闻报业、教育等领域,成为当时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与蒋介石称兄道弟,与宋子文交往甚密,与戴笠义结金兰……杜月笙说:“钱财用得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人情。”杜月笙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多棱镜,稍微旋转一下,就能展示出截然不同的色彩。生意场上,他机灵诡诈;社交场上,他长袖善舞。
热门推荐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上)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上)

    《明史演义》是“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中的一本,讲述明代的历史事件与纷纭人物,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是史学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经典书目。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到“第五十回 觅佳丽幸逢歌妇 罪直谏杖毙言官”的历史。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登基,年号洪武,国号明。至此,元朝灭亡。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一系列的动作,历来受到众多评议:杀功臣、废宰相、建立秘密特务组织等。太祖崩,而后有仁宣之治、弘治中兴、隆庆新政……
  • 萌狐在上:卯年卯月兔成精

    萌狐在上:卯年卯月兔成精

    what?方墨,堂堂一只修炼了千年的狐狸精,一等一的大妖怪,渡个劫竟然莫名其妙的渡成了一只兔子?还被人三十块给卖了身?!是可忍,孰不可忍?!
  •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

    身为皇长女,因皇后早逝、外祖家被贬,阿凤十三岁了连封号也没有。江老夫人“最疼爱的儿子”江铭立下泼天大功,却因先皇后指婚成了阿凤的准驸马。一个想借着大婚出宫开府,一个谋算借公主摆脱“江家太上皇”,没料到条件还没有谈好,准驸马居然就被公主姐妹看上,有明抢的有暗夺的,还有那贵勋千金来说什么青梅竹马...
  • 甜心追击,抱抱恶魔男神

    甜心追击,抱抱恶魔男神

    如果在外面,有人问她的男神是谁,某只白兔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韩以熙。”如果是在家里,唔……“我要吃水果。”某笙坐在沙发上对着一旁刚刚坐下来的某位大少爷使唤道。大少爷毫不犹豫,“来了宝贝。”“我要喝酸奶。”“来,慢点喝,别噎着。”“我要去看男神走秀!”某笙丝毫没有注意到一旁的大少爷猛然黑下的脸。咦?她不是在房间里么?天怎么黑了?某笙抬头,一张放大的俊脸猛然压下,“笙宝,乖,你的男神只能是我,要看秀,也只能看我。”感受唇上的啃咬,楚笙笙欲哭无泪,自从认识这个专制蛮横的大少爷以后,自己怎么就天天被欺负?她要退货,要反抗,要去找男神!大少爷表示,晚了!
  • 落魄千金:凌少宠妻入骨

    落魄千金:凌少宠妻入骨

    一觉醒来,她把所有的事情都忘了个干净。紧接来的车祸,她“意外”的成了冉氏大小姐,并且,收货了个帅气多金的老公。可是,她怎么觉得他似一只披着羊皮的狼?阿勒,虽然你是我老公,但是,我现在不认识你耶!你干什么?公司的事你帮我?好累啊,这么大一个公司你还是帮我保管着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希利尔讲世界地理

    希利尔讲世界地理

    这是一本绝佳的地理启蒙读物,在书中,“地理”已经不再是个干巴巴、硬邦邦的字眼儿,而是听上去跟“历险”更沾边儿些。 希利尔以地理知识与旅行见闻为素材,精心绘制了一张生动的“地图”,让这本书变成了孩子环游世界旅行的指南——从北美洲到南美洲,从欧洲到亚洲,最后是非洲、大洋洲。 希利尔将精彩的世界藏在每张书页中,所以当孩子们翻开这本书时,他们并不是简单地阅读,而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
  • 医妃倾城:王爷请自重

    医妃倾城:王爷请自重

    她是身负克夫传言的将军府废材嫡女,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病弱暴虐王爷。洞房花烛,他嫌弃她:“一个人尽可夫的女人有什么资格做本王的王妃。”21世纪特种兵部队的女军医,一朝穿越,废柴嫡女大翻身,斗小三,抗渣男。倾城的容颜,绝世的医术,明艳四方。暗害我者死,迫害我者亡。将需渗汤吊命的夫君从鬼门关拉回来后,却对他说:“一个什么车都上的男人有什么资格做我夫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 人海之中拥抱你

    人海之中拥抱你

    【正文已完结】一尸两命,他却在为情人庆生。当灵魂漂浮的时候才得知,原来养父一家当年的死,她和孩子的死并不是意外,都是人为的谋杀。她带着愤怒和绝望而死,却意外重生回到十八岁,这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开始……既然上天重新洗牌给她机会再来一次,她誓要手撕渣男,脚踢小三,虐渣渣,走上人生巅峰!夺得神戒,钻研医学,她一举成了远近闻名的神医。开网店,做电商,财源滚滚!她只想远离上世的纷争,悬壶济世,保护自己的亲人。不曾想,却莫名的招惹了一个神秘而又尊贵的男人。她只想过平静而又简单的生活,然而,当男人身份掀开时,不由的惊呼!“什么!他居然是……”
  •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的舍与得》内容简介: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一个人对于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