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6200000006

第6章 立志(2)

纵观历史,凡成功者均会立长志,即立大志。岳飞,从小就立下“精忠报国”的志向,纵使英年早逝,也成就了尽忠国家的夙愿;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并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位卓越的领导人,为振兴中华献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向上,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一百多年前,在广东香山翠亨村的一棵大树下,一位老人正在给一群孩子讲太平军的故事。故事刚讲完,就有一个孩子站起来,攥紧拳头,称赞太平军首领洪秀全是反清大英雄,并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这个从小立志的孩子,就是后来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同盟会的首领孙中山。

为了救国民于水火,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无数个孩子听过太平天国的故事,唯有少年孙中山提出了做“洪秀全第二”的梦想,并为之奋斗终生。他实现了这个理想,并大大超越了这个理想:洪秀全实现了皇权之梦却没有改变社会,而孙中山,为千年古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如果你想要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就要像王阳明、孙中山等志士、伟人一样早立志、立大志。正如中国科学院吴传钧院士所说:“人生短暂,工作为志,乐观为勤。不仅要早立志,而且要立大志,发愤图强,贯彻其中,必有收成。”

盲目的偶像崇拜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

王阳明曾经对学生徐爱说:“子夏虔诚地相信圣人,曾子却反省探求自己。相信圣人固然不错,但远没有自己反省探求理解得深刻。你现在既然没有搞清楚,怎么能因循旧说,而不探求正确的答案呢?就拿朱熹来说,他也尊崇相信程子,但是他对心中不明白的地方,却从来不盲从。”由此可见,王阳明是不赞成人们过于崇拜圣人的,认为这样容易禁锢自己的头脑,在“因循旧说”中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

崇拜圣人,也就是所谓的“偶像崇拜”。偶像崇拜自古有之,但偶像的含义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就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而言,更多的是指人们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这种象征物,既可以是塑造成形的佛像,也可以是活生生的人物。就其本质而言,偶像具有供人仿效、提供精神力量的积极作用。然而,它也可能导致崇拜者自主意识的迷失。

我们崇拜偶像是为了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从而完善自我。被视为偶像之人,他们以自身的成就为世人树立了榜样,并非要压倒众人而独占鳌头,而是希望后继之人大胆超越,有所创新。若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盲目模仿他人,将永远生活在偶像的阴影之中。

王阳明所言“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指出圣人与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都可以为我所用。因此,对于心中崇拜的偶像,我们可以借鉴其思想,却不应盲目迷信他们。盲目的偶像崇拜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而有所选择、取其精华的偶像崇拜,才能铺平成功的人生之路,激发出于后世有益的人生智慧。这一点,几百年前的丹霞禅师就已参透。

一个寒冷的冬天,丹霞禅师云游到洛阳。一日,天空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丹霞禅师便走进附近的惠林寺避寒。天气实在太冷,丹霞禅师看到佛殿上供着很多木佛像,佛像前还供着香火。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拿起一个木佛像,将其点燃,生火取暖。

正在这时候,寺庙里的住持回来了。看到丹霞禅师在烧佛像,住持又惊又怒,立即大声斥责道:“你这个和尚,疯了吗?竟然敢烧佛像!”

丹霞禅师用木杖拨了拨灰烬,慢条斯理地说道:“我想烧了这木佛像之后,取它的舍利子。”

住持大怒:“果真是个疯和尚,木佛像怎么会有舍利子?”

丹霞禅师淡淡一笑,平静地说:“你也知道木佛像没有舍利子,那就让我再拿几个木佛像来烧吧!我实在太冷了!”

丹霞禅师对佛祖的尊敬不亚于寺庙的住持,却不因佛经的智慧而畏惧眼前的木佛像,敢于在寒冷的冬天用其生火取暖,适时地物尽其用,正是超越偶像的表现。

诚然,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几位令自己无比佩服、无比崇拜的偶像。在树立人生志向的时候,多以偶像为目标,为人处世则以偶像的作风为参照。这样做往往容易忽略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要知道,偶像所具备的不一定都适合自己,盲目模仿只会适得其反。

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他崇拜朱熹,认真钻研朱子学说的同时,还仿照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格竹”,结果没有悟出竹子的道理,反而落得一身病痛。这次体验,让王阳明对朱子学说产生了疑惑,为他走上自己的学术探索之路打下了基础。

因此,对于圣人、偶像,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欣赏、借鉴,以其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激发前进的斗志,实现智慧的解脱。绝不能过分盲目地崇拜圣人,使自己的思想、行动以及丰富的创造力受到束缚,最终成为圣人思想下的心灵奴隶。

切莫好高骛远害了自己

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在王阳明看来,后世儒生大多不明白圣人的学说,不知道在自己内心的良知良能上去体察扩充,反而去追求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去做自己不能做、做不好的事情,一味地好高骛远、爱慕虚荣。这就好像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有桀、纣的心地,却动不动想要做尧、舜的事业,这怎么可能呢?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年到头忙忙碌碌直到老死,却不知道干了什么,这样的人真是可怜啊!

这其实是在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在确立人生方向时不好高骛远,要量力而行,这样才不至于招致失败。

许多人在确定人生方向时好高骛远,给自己定了异常远大、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不但违反自然规律,而且会使自己寸步难行,最后只会加深失望,加深挫折感。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超过极限的事,是难以做成的。

在一座深山中有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好多人慕名千里迢迢赶来寻找他,有的人想求大师指点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学一些武功。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回来。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得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拉出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新打水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只见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像上文中那个打了两满桶水的人一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很难达到目的。道理固然简单明了,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和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只因大多数人都希望成为不平凡的人,他们梦想成功,希望自己的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希望拥有名誉、地位、财富。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总是少数。因为,大多数人不能量力而行,总是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陷进了好高骛远的泥潭里。

很多时候,量力而行不仅需要量己之力,还要量时势之力。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但如果没有能够将人的能力推向极限,甚至是超出极限的环境,英雄也就是一个凡人。如果汉高祖刘邦不是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如果不是因为押送徒役去骊山的途中大多徒役逃散,刘邦也不会被逼起义,并最终打败项羽成立西汉王朝。要知道,在刘邦起义反秦前,人们都认为刘邦胸无大志,既不能治理商业,也不能下地干活,实在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小人物。和刘邦相比,项羽可谓能力超强,却最终因未能抓住时机而战败自刎。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懂得顺应时势做出改变,终究也成不了英雄。

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轻了容易自卑,重了则容易自大;只有把握准确,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因此,我们在确定人生方向的时候,要时刻掂量自己,时刻认清自己是谁,时刻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有几分力量,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德行和力量,不可以好高骛远。量力而行,才能选对方向,获得成功。

同类推荐
  • 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南怀瑾先生将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西方哲学与诸子百家智慧融合,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讲述人生大得大失间的成败智慧。大师之言,字字珠玑;大师之语,意蕴无穷。平实的话语挥洒如诗,智慧的箴言豁达飘逸。仿佛一泓清水,清明透彻又无边无底。沉浸在国学大师思想的汪洋中,渡光浮动,光华闪现,无价的瑰宝呈现在你我眼前。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孟子七讲

    孟子七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本书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热门推荐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受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受食日月皇华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明地名纵横

    三明地名纵横

    市方志委编纂的“三明地情丛书”之《三明地名纵横》从行政地名、自然实体地名、人工建筑地名等方面,真实地反映出三明地名的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
  • 废物娘亲的倾世田庄

    废物娘亲的倾世田庄

    嫡女也废柴?还落魄到爹不疼,娘不爱,妹妹欺辱行陷害的地步!未婚夫退婚也就罢了,还要把她赶出家门?哼!你们等着瞧!乱世创个业,娘亲管田,儿子经商,母子二人齐心协力,跨国企业那还不是小case。五年后,她左手天才宝贝,右手酷帅夫君,背后的强大势力,看不闪瞎你们的狗眼!
  • 易经诀

    易经诀

    一个关于如何摆脱自我的,大侠的传说···
  • 误惹无情冷总裁(全本)

    误惹无情冷总裁(全本)

    出差提前回来,看到两个人--一个是即将与自己举行婚礼的未婚夫,另一个则是同窗七年的好朋友。痛彻心肺又如何,日子还是一样的要过。用堆积如山的公事,把自己的伤心摒弃在心门之外。却在因为抢着拿全勤奖的时候,错坐了总裁的专用电梯。难道她把那位传说中的冰山总裁惹毛了吗?MYGOD,她不是故意的!可是这位总裁先生却在拒绝了无数名门淑女之后,挑中了她,荣登--总裁情人的宝座。既然是我的,就不许你再和别的男人有什么纠葛!冰山总裁冷冷地宣布守则第一条……=================================================
  • On Dreams

    On Drea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好的心路历程(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美好的心路历程(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当冬日的寒气渐渐散去,让我们在春天的脚步声中设计心灵之路。带着目标出发,可以淘汰路程上的其他诱惑;有谋略的行动,汗水才能穿成珍珠。怎样让你的心灵经历一条美好的历程呢?每个人都很想揭开这个谜底。《美好的心路历程》带您踏上寻谜的历程!
  • 以爱之名,见血封喉

    以爱之名,见血封喉

    三年前,他说,“欣然,如果活着回去,我们就结婚。”三年后,他们结婚,她却成了他最厌恶的女人,他说:“穆欣然,就算结婚,你永远别妄想我会爱上你!”她在婚姻的围城中苦苦坚持,得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伤害。当她终于提笔签下离婚协议书的时候,他却亲手打破,只为把她留在身边,“穆欣然,这辈子,你都别想离开我!”
  • 医女倾国

    医女倾国

    她是丞相府中不起眼的庶女,生性懦弱,被自己的爹当做一颗棋子送入皇宫当皇后,又因其他妃子的争风吃醋,被她只见一面就倾心的皇上打入冷宫。她是二十一世纪医术高超的医生,仁心仁术,却被失去理智的病人家属开车撞死,灵魂飘入异世,重生在只有美貌的燕国皇朝冷宫皇后身上。看着家徒四壁的冷宫,凌墨嘴角噙着冷笑,心里却在疯狂流泪,要是她知道自己学医的最终下场是在医院门口被人开车撞死,她一定会连医院的门都不踏进半分的,可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到底要怎样才能离开冷宫这个鬼地方!终于离开,她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每天在医馆医治病人,而更多的时候是化身为男子每天乐的逍遥。什么都不知道的她本想就这样平淡的过完一生,却被卷入一个又一个麻烦之中。因为医术高超被召进皇宫?好吧,她可是好不容易才逃出去的,怎么可能回去?却因迟走了一步被皇宫来的人包围,没办法,还是易容吧,女儿身怎么办?不用慌,办成男子就是了。可是要不要这么惊险,要上战场啊。医者父母心,不忍心看着战场上的生命一个一个消失,她上战场救伤兵,却悲催的被敌军俘获。什么?敌军的太子竟然看上了她,要她做太子妃,有没有搞错,她可是个‘男’的。另一边,冷血皇上在她被抓走后,每日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以前她都是睡在龙塌之下,没有她每日的嬉笑,他觉得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一样。偶遇巫族皇子,被预言成可兴亡天下的圣女,从此展开了六国之间的争斗,连巫族皇子也要来插一脚。拜托,这天下管她什么事,她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子民。翻了翻白眼,她气定神闲的走入一个又一个皇宫。那些妒妇还想陷害她,微微一笑,皇帝皇子大手一挥,陷害她的女人统统遭受酷刑,被逐出皇宫。在追逐与被追逐之间,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有趣事情呢?她始终在逃,他们也跟着追。最终,还是他俘获了她的心,让她成为世上最尊贵的女子,一起看江山的秀丽。
  • 孤女宅斗手札

    孤女宅斗手札

    被大房算计产业,被三房算计嫁妆,被王爷看上,被太后嫌弃:这是青蕴出嫁前。被小妾使绊子,被宫里人来回折腾,被丈夫宠上了天:这是青蕴出嫁后。孤女——王妃——国夫人,这是青蕴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