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6700000026

第26章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忆江西农村改革报道的往事

高新庆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放牛娃出身的记者,与农民有一种血脉相连的联系,所以对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特别关注。

中国农民既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也是发端于农村,从农村起步,风起云涌,推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经济基础延伸到上层建筑。

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曾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的苦难,这是人生的大不幸;我们又目睹了30年的改革开放巨变,我们是其参与者、宣传者、鼓动者,这又是人生的大幸。

但中国改革并不是风平浪静的,特别是农村改革,遇到了极“左”思潮的干扰,其激烈程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1981年,我奉命去江西筹建《人民日报》驻江西记者站,开始叫记者组。出发前,我找到农村部主任李克林大姐,她告诉我,农村改革问题上斗争很尖锐,具体就是围绕农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究竟是“社会主义阳关道”,还是“资本主义独木桥”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老大姐嘱咐我,下去以后一定要头脑清醒。

当时的江西,围绕农村改革会上会下争论尤其激烈。无论白天黑夜,有很多人找我谈话,反映情况,我的方针是只听不说,只采访不表态。这年5月初,我经抚州到吉安再到赣南采访一个多月,跑了十多个县市,特别是在吉安呆了近20天,采访了吉安地委、八个县委和众多生产队,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促膝交谈。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后,我心里有底了,决心用手中的笔,坚定鲜明地支持农村搞以“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于是在吉安连夜写稿子。当年6月13日,《人民日报》登载了我写的长篇通讯《跟上群众前进的步伐——吉安地区干部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中的思想变化》。这是江西省第一篇明确支持“双包”责任制的新闻报道,在全省引起了很大反响。《江西日报》总编辑姜惠龙说:“老高,文章写得好,我想全文转载,鉴于形势,又不敢。”为什么不敢?因为江西(包括省委内部)围绕“双包”责任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双包”责任制,真正使农民有了种田的自主权,使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利益相结合,深受农民欢迎,所以发展势如破竹。一种意见则认为“双包”是分田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于是省和一些地区采取“压”和“堵”的办法。江西省委也几次派工作组去赣南、吉安等地区“纠偏”。赣南有个会昌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曾10次到会昌,邓小平同志曾任过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第五次反“围剿”时,毛主席在这里写了壮丽的《清平乐·会昌》。就是这个会昌,群众搞“双包”积极性高着哩!有关方面派工作组去“纠偏”,工作组下午一走,晚上又恢复了,前后派了五次工作组,规定“五清五不允”,即凡搞“双包”的队或户,清理乱砍滥伐,清理投机倒把,清理副业单干,清理超支欠款,清理归还农贷;一不允许分给土地,二不允许子女上学,三不允许享受政府物资供应,四不允许亲属在社队企业工作,五不允许入党。群众把这五次“纠偏”和“五清五不允”称为对“双包”责任制的“五次围剿”。像这种“五次围剿”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所以,江西新闻界,对“双包”责任制“噤若寒蝉”并不奇怪。

但作为中央党报驻省记者,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支持农民的改革呼声,支持农民的改革实践和改革创新,用自己的笔宣传、推动农村“双包”责任制的发展、巩固和完善,这是自己的政治和职业责任。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通讯在江西从上到下引起强烈反响。在省委一次常委扩大会上,一位领导同志站起来发言说,当记者,就要像《人民日报》高新庆同志那样,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支持群众的创造,支持新生事物。当时,这位领导同志还不认识我,当知道我在场时,特意跑过来跟我握手。这年10月,我随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白栋材(不久后任省委书记)去吉安时,吉安地委书记王书枫(以后调任江西省委副书记,主管农业)一见面就紧紧握着我的手说:“老高,真诚地感谢《人民日报》,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你们支持了我们。”原来,当时省委一位主要负责同志五六月间去吉安视察,严厉批评吉安搞“双包”,一时人心惶惶,思想波动。王书枫说:“在我们挨批时,你的文章登出来了。大家说《人民日报》代表中央说话,‘双包’没有错,‘双包’责任制于是巩固下来。”停顿一下,他又神秘地说:“你知道我们今年夏粮增产多少?”他伸出两个指头说:“两个亿呀!”他拍拍我肩膀说:“这两个亿,有《人民日报》的功劳,有你一份功劳!”

从1981年10月5日开始到11月初,我随白栋材考察吉安、赣州地区,主要是考察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特别注意“双包”责任制在发展中如何巩固、完善的问题,基本是白天陪同考察,晚上写稿,在《人民日报》一版至四版发了一系列新闻、通讯,回到南昌又连夜突击,以白栋材视察讲话的形式,全面阐述如何巩固、完善责任制的问题,《江西日报》一版头条全文发表,《人民日报》一版摘要发表,这样使江西各地托底了,推动江西全省农业生产责任制从发端、发展,走向稳定、巩固、完善的阶段。

1982年7月,我陪同当时报社主要领导在江西调查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当时对“双包”责任制责难很多,什么“分田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挖社会主义墙角”等等。还有些原来反对“双包”的,现在拼命主张联合。因为小平同志说过,“双包”是治穷的好办法,有人认为富了就不能搞“双包”了。我们就是要通过调查,以事实回答这些责难,富了能不能搞“双包”?多搞几年有什么问题?农村“双包”责任制要长期坚持。

吉安地区当时90%以上生产队都建立了大包干责任制,并且从农业发展到林业和多种经营,去年取得了大丰收,今年又战胜了特大洪灾。我们对大包干夺取大丰收以后,农民更加想集体、想国家,把国家、集体利益摆在第一位,以及大灾面前展现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舍家救人,亲帮亲、邻帮邻的大爱精神和干群团结,共渡危难的新气象特别感兴趣,写了一篇新闻和一篇评述性通讯,还配发一篇评论《用新眼光认识新问题》。新闻和评论登载在1982年7月13日《人民日报》一版重要位置,通讯登在同日《人民日报》四版。主要回答大包干以后,农民是不是更自私?“大难临头”是不是各自飞的问题。评论特别指出:大包干责任制“是一种适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简便有效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好责任制”。“在这次战胜特大水灾的斗争中,大包干责任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崇高的精神力量,怎么能说大包干是最低级最危险最缺乏生命力的分田单干呢?”

在赣南调查时,赣南地委书记杜昭介绍说:所有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最难,有的群众说,计划生育让我断子绝孙,抵触情绪大着哩!这里有个别强迫命令问题,也有政策问题,过去按人口分粮,人越多,粮越多,不利于计划生育。现在人增,承包田不变,他自己就不愿多生。我们又写了一篇评述性新闻,并配了评论。稿件登在1982年7月29日《人民日报》一版。评论不仅全面回击了对大包干的各种责难,而且肯定它是群众的伟大创造,是被实践证明,深受群众欢迎的生产责任制。评论指出,这种责任制并不是十全十美,需要继续健全,继续完善。但是广大农民和干部当前最大的顾虑是怕变,生怕刚刚好了又改变,要求肯定它。因此,健全和完善要在肯定的前提下进行,健全和完善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包干责任制更加稳定,更加发挥它的优越性,而不是损害它的优越性;不要强行把它改变成另一种责任制,或人为地“提高”到什么“更高级”的责任制。这段文字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评论最后两段指出:“大包干的优越性最主要的是社员真正做了主人,真正有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我们就要尊重这种自主权,如何进一步健全,如何进一步完善,只能尊重农民的意愿。那种总是按老框框想问题,总想按老路子办事的办法,那种好心好意的强迫命令和主观随意性的东西,千万不能再搞了。”“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系列的农村政策得到全国农民的热烈拥护,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争取生产自主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包干就是广大农民贯彻执行三中全会政策的一个伟大创造。”

万里同志在一次全国农业书记会上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哪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广大农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它是纠正“左”的错误,拨乱反正的成果,是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产物。中央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及时集中群众的智慧,总结群众的经验,推动责任制不断发展,逐步完善。回顾三年来从不联产到联产,从包工到包产再到包干,并且成为全国大部分地区主要的责任制形式,这个变化多大呀!这是一个政策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集中群众意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过程。

万里同志这个总结非常准确、到位。

列宁有句名言:“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以大包干为主体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亿万农民群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指引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改革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它是有生命力的,是生气勃勃的。不但引起了农村的巨变,而且带动了各个部门、各领域的改革、发展,引起全国发生史无前例的巨变与进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就是说要在稳定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上,允许土地合理流动,允许农民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这是一个使农民从小康走向富裕小康的大政策;也是一个加速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步消灭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大改革。这个改革的要旨,是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流转权益切实得到保护,从而更加有力地激发农民的创业积极性,更加有力地解放农业生产力。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相信中国农民还会有许多新的创造,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勃勃前行。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回答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路线指引下,是农民,是亿万勇于改革创新的中国农民!

〔高新庆:人民日报社退休干部、高级记者〕

同类推荐
  •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在系统梳理我国对外报道业务变革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报道机构及其规制、对外报道的外部环境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实务操作层面探讨对外报道的方式、策略,内容采集与制作,信息加工与整理,对外报道的策划与组织,对外报道的受众策略及效果评价,网络时代对外报道业务的演进与变革等问题。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热门推荐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匆匆,太匆匆

    匆匆,太匆匆

    我不敢怨恨上帝,不敢怨恨命运,只是不懂,真的不懂,为何如匆匆地带去了我的驼驼,这是韩青和驼驼真实而凄凉的爱情故事,年轻的生命;许以生生世世相守的爱恋;单纯不曲折的故事,却如此结局,怎不令人扼腕?令人叹息?也许把握现有的,珍惜身边的一切,人生可以不怨恨、不后悔;匆匆,太匆匆!匆匆,太匆匆!
  • 林老板的枪

    林老板的枪

    本丛书的每本作品集中,均附有作者照片、个人小传、主要作品目录及创作随感,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家及作品。继已推出的作品集外,今后我们将陆续出版符合入选标准的其他作家作品,以使这套丛书更加完善。《小说月报新大陆丛书》的出版,也是对《小说月报》系列出版物,如“《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小说月报》历届百花奖入围作品集”及“《小说月报》年度精品集”的补充和丰富,相信这是为广大读者朋友奉上的又一道精神盛宴。
  • 刺杀李鸿章

    刺杀李鸿章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与阴影构成的。1896年,李鸿章应邀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此行实为商谈《中俄密约》,达成中俄联盟,以遏制日本在远东势力的过分膨胀。临行前夕,李鸿章做了一个恶梦,梦见自己深陷狼群,四面楚歌。大清外交官陆云起受命先行前往俄阔,为恩师李鸿章扫除危险与障碍,却不幸遭人嫁祸,陷入绝境,受到狼群与俄国警方的双重追击。在他逃亡与追逐的途中,各方势力交错对抗,一个隐藏在西伯利亚深处的狼人帝国,一个刺杀李鸿章的阴谋赫然浮现。
  • 魔神乐园

    魔神乐园

    剑扫神州七日夜,纵横星空九万里。上斩圣佛,下斩妖魔,扫尽心中不平事。
  • 花醉三千

    花醉三千

    中渊国九公主蔚景,大婚当日,倾心三年的男人如同天神一般策马而来,为的却不是她,而是她的家。那一夜,血光冲天、哀鸿遍野。那一夜,王朝覆灭、新帝登基。悬崖边,男子衣发翻飞,朝她伸出手,笑若春风:“恨吗?那就去夺回来。”烟花三月,繁华京城,她背负着家仇国恨而来,寻找男子口中的她可倚仗之人。风月楼里,他轻抚她脸:“头牌就是头牌,果然倾国倾城。”“那么,带我离开。”她水眸潋滟。他淡抬眉眼:“可惜美貌于我,只欢不爱。”“美貌却可帮你倾人家国、倾人家城,”她吹气如兰。他笑,魅惑众生:“成交!”霸业之争、情海浮沉,谁人能置身事外,谁人又能独善其身?
  • 重生灼华

    重生灼华

    【新书《重生之法神是女王》已发,求收藏啦~】“第一,不许和别的女人太亲近,男的也不行,第二,你是我的,任何人请你出去,都不允许,第三,你是我的,第四,你是我的,第五,你……”“停!那如果是你呢?”叶小姐的话还没说话,程先生就直接了当的喊停。叶小姐低眸流转,嗔怪的看了他一眼,“讨厌,人家人都是你的了~”
  • 智慧故事

    智慧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纪委书记

    纪委书记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位高权重。所过之处,贪官们噤若寒蝉,惶惶不可终日。但同样,他们也是腐败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慈不掌兵,善不执纪,他们是纪委书记。这张笼罩县、市、省,聚敛无数人利益金钱的黑网到底有多大?隐藏在黑网最深处的‘保护伞’究竟是谁?面对腐败黑洞的肆意猖狂,面对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男主角于清风陷入了政治道德和人格良知的双重考验。一线厮杀、内线交锋、高层博弈,当你踏上纪委这条战线,就意味着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里,每一次的交锋都是一场人性道德良知的考验,个中滋味五味杂陈,只有真正的纪检人员才能体会。
  • 赏金佣兵团

    赏金佣兵团

    人总要牺牲掉一些什么东西,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努力的活下去。可是当牺牲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成为别人拿来任意挥霍使用的玩具,并且拒绝支付报酬。那么:赏金佣兵团不介意亲自动手,并且在其中收取他们应付的利息!